早教对宝宝有哪些好处

早教对宝宝有哪些好处

  1、宝宝具有早期认字的潜能。

  对婴幼儿来说,外面的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对任何事物他都有浓厚的兴趣。对他进行多次的教导,他很轻松地就能记住 喵喵叫唤的是“猫”;同样,只要有了足够多的刺激,宝宝也能兴趣盎然的记住卡片上的字念“猫”。

  2、对宝宝来说,长大了再认字是很痛苦的事。

  家长们普遍认为3、4个月的宝宝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可能学会,都想等到宝宝再大一点才教认字。其 实认字对于小宝宝来说,只是一个个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而到了3、4岁才开始学认字的幼儿往往会觉得认字乏味、枯燥而极不配合。这也许 是因为此时他已经过去了对任何事物都深感兴趣的年龄段,看看自己周围有多少厌学的一年级学生就明白了。

  3、认字及早,更能节约时间。

  认字越早,宝宝的独立阅读能力就能越早培养出来。对小宝宝进行早期认字教育,每天都可以随意进行,而不需要划出固 定的时间加以联系,更不需要固定场所,即兴往往比刻板学习更有效。这样到了两三岁时,宝宝已经能独自阅读短篇的故事,不再需要父母的陪伴。而没有进行早期 识字训练的孩子,可能到了6岁仍然需要大人的陪伴完成功课。因此及早认字不但让宝宝尽情发挥了潜能,锻炼了他的自立能力,还能节约父母因追赶滞后教育而需 要加倍付出的时间。

  小编总结:不要强迫或勉强宝宝去认字,不加以节制的强行灌输宝宝知识是种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多培养孩子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尽可能的让宝宝自己 喜欢学习认字。

  早期的注意事项

  早期教育不等同于教育训练

  早教不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额外强加给孩子训练,家长要做到“以情为先”、“以养为主、教养结合”,每天至少花一小时与孩子语言交流,与他们在生活和游戏中良好互动等。

  专家指出,婴儿从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家长要关注并培养其身体、情感、认知、社会活动能力等。

  早教需顺应孩子发展规律

  进行早教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关的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过早的早期教育开发只能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无端给孩子今后的发展增添压力。因此建议家长谨慎选择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模式。

  早教应以安全第一

  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或教员应以安全为第一。不可为了达到某个课程目的而不考虑安全隐患。

  早教的误区有哪些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7、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想吃麦当劳,父母一定要满足他吗?不一定。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宝宝觉得一切太顺利,而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没了。

  正确做法: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对他说,假如坚持一周都去幼儿园,妈妈就买给你。要是宝宝想吃麦当劳,可以告诉他生日的时候在这里开生日PARTY。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追求的愿望。父母要注意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能骗宝宝。

  8、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对于以上列举的误区,家长们可要注意了,千万别在早期教育的这关键的一步上对孩子造成了阻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