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3篇

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

  【汉语注音】:yǐ yì dài láo

  【成语出处】:春秋。孙武《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指作战、工作等方法。

  【以逸待劳的意思】:逸:安闲;劳:疲劳。作战时做好准备,养精蓄锐充分休息,等待奔波疲劳的敌人进犯时有力地给予出奇制胜的回击。比喻要保存实力。这一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四计。

  【以逸待劳的近义词】:养精蓄锐、一张一弛、有劳有逸;

  【以逸待劳的反义词】:疲于奔命;

  【以逸待劳的故事】

  汉朝时期,大将军冯异派兵去攻打一座城池,另一个部队派出更多的兵力向这座城池进军,也想占领这座城池。冯异的军师这时侯劝他说:“敌人兵力强大,不如我们撤兵吧。”冯异说:“我们只要在敌人到城池之前赶到,然后安营扎寨士兵们养精畜锐,等敌人刚来的时侯趁他们还很疲劳,我们就能把他们一举奸灭。”于是冯异下令**快速行军,在敌人之前便赶到了这座城池。他叫士兵把城门关好,不准走漏半点风声,以免打草惊蛇,并让士兵们吃饱喝足,好好休息,等待敌军的到来。果然,第二天敌军到城池的时侯士兵们累得都东倒西歪了。他们看到城池里没有丝毫动静,便准备进城休息,这时侯城里战鼓突然响了起来,冯异带着千军万马冲出城池,一骑精锐之师势如破竹把疲惫的敌军杀得四处乱逃。

  【以逸待劳例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孔明笑曰:‘何其愚也!吾令汝等去,自有主见:吾昨夜仰观天文,见毕星廛于太阴之分,此月内必有大雨淋漓;魏兵虽有四十万,安敢深入山险之地?因此不用多军,决不受害。吾将大军皆在汉中安居一月,待魏兵退,那时以大兵掩之:以逸待劳,吾十万之众可胜魏兵四十万也。’”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十八回:“老师的事情,门生还有不竭力的吗?但有一件,我们也只可以逸待劳,以静待动,等他们来请教我们。”

  【以逸待劳造句】

  1、在股市里频繁交易往往力不从心,倒不如以逸待劳寻找最适合的机会再介入。

  2、每次热血传奇攻城的时侯我们都以逸待劳,等他们打得精疲力尽我们再卷士重来打得他们狼狈不堪。

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2

  以逸待劳原文: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文

  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用直接进攻的**(而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

  注释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刚柔相推,而主变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则。

  以逸待劳典故: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以逸待劳解析:

  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以逸待劳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3篇扩展阅读


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3篇(扩展1)

——常用成语故事及解释3篇

常用成语故事及解释1

  咄咄怪事

  【成语故事】东晋扬州刺史殷浩与大将桓温不合,王羲之劝他大敌当前应以国事为重,殷浩不但不听,领兵北伐,屡战屡败,被废为*民,流放到信安,他整天无忧无虑地读书吟诗,老是在纸上写“咄咄怪事”四个字来表示心中的不*。

  【出处】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

  【释义】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用法】作宾语;与“岂非”、“真是”等连用

  【近义词】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相反词】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天经地义

  【其它使用】

  ◎ 就在这样一个动人的地方,竟然发生了大敌当前、同室操戈的历史惨剧,实属民族史上的咄咄怪事。

  ◎ 时的咄咄怪事——打电话去向上级报喜:“为庆祝最新指示发表,我们所抬了五个里程碑,载歌载舞。

常用成语故事及解释2

  大公无私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公问大夫祁黄羊谁担任南阳县令合适,祁黄羊推荐解狐,晋*公问他怎么推荐仇人,他说任人唯贤,解狐不负众望。朝廷缺一个军中尉,祁黄羊推荐儿子祁午,祁午也干得相当出色。孔子说祁黄羊推荐人才真是大公无私。

  【出处】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

  【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歌颂人的品德

  【相近词】舍己为公、铁面无私

  【反义词】****、****、利欲熏心

  【成语造句】

  ◎ 把银行里面的**分子**出去,是不会影响银行的.信誉的,能秉公办事,大公无私,敢于处理,信誉还会提高。

  ◎ 无产阶级是大公无私的,敢于面对客观的真理,所以我们研究历史能够作到高度的科学性。

  ◎ 只有人:才有纯粹的、理智的、大公无私的快乐和热情--只有人,才过理论上的视觉节日。

  ◎ 一个单位的**者大公无私,以身作则,他下达的工作意见,就容易被职工接受。

  ◎ 和大生产相联系的无产阶级,把大公无私的思想,提高到新的高度。

常用成语故事及解释3

  东床坦腹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年轻时很有才华,太尉郗鉴很器重他,想把女儿嫁给他,于是派人向王羲之伯父王导求亲。王导领来人到东厢房去看,只有王羲之独自敞着衣服,露着肚子躺在东床上吃东西。来人回去向郗鉴汇报说东床坦腹的就是。

  【典故】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释义】指女婿。

  【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指女婿

  【近义词】乘龙快婿、东床娇客

  【成语示列】我是李府中**的保母,因老爷、夫人要聘公子东床坦腹。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六回


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3篇(扩展2)

——不贪为宝的成语故事及解释3篇

不贪为宝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

  鲁襄公十五年,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宝玉,将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

  宋人说:“我把它给玉工鉴定,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我敢献给您。”

  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你把宝给了我,当然丧失了宝;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丧失了不贪这个宝。这样,双方都丧失了宝。不如各守其宝。”

  宋人见子罕坚辞不收,只得实言相告道:“小民若是留下宝玉,会不得安宁,所以特地到都城来献给您。”

  于是,子罕命一位玉工对这块宝玉进行了雕琢,送到市场上卖掉,把把卖玉的钱交给宋人,然后派人护送他回家。

  成语“不贪为宝”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出处:《左传 襄公》)


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3篇(扩展3)

——海枯石烂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海枯石烂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

  【汉字书写】:海枯石烂

  【汉语注音】:hǎi kū shí làn

  【成语出处】:金.元好问《西楼曲》:“并刀不剪东流水,湘竹年年泪痕紫。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重城车马红尘起,乾鹊无端为谁喜?镜中独语人不知,欲插花枝泪如洗。”

  【成语语法】:联合式;含褒义;作谓语、宾语、分句。多用于形容男女两个人的感情。

  【海枯石烂的意思】:枯:干枯;烂:朽烂;海水干枯,石头粉碎,形容经历的时间久远,也形容意志坚定,永不改变。表示坚贞爱情所立下的誓言。

  【海枯石烂的近义词】:矢志不移、海誓山盟、地久天长、天荒地老;

  【海枯石烂的反义词】:弹指之间、朝秦暮楚、见异思迁、朝三暮四、一朝一夕;

  【海枯石烂的故事】

  流传到今天的**外的经典的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几乎所有都是在**社会至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时期所出现并流传后世的。如果说一对情侣厮守一生永不变心的话,那么无论古代还是现在都是数不胜数。然而这些从一而终的爱情都是在很*常的.环境存在的,爱情发展很顺利,并没有经过什么曲折考验,所以没有成为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对象。

  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海枯石烂的故事,重庆有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妇,为了躲避封建礼教的**,隐居在高山之上50年。在20xx年的时候一个偶然才被探险队发现。这对老人女的叫徐朝清,男的叫刘国江。50年前,19岁的刘国江和比他大10岁的寡妇徐朝清相爱,招来村民闲言碎语。为了那份不染尘垢的爱情,两人携手私奔至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远离一切现代文明,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为了让爱人出行安全,刘国江在悬崖峭壁上凿下石梯,一凿就是半个世纪,一共凿了6000多级。探险队将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带下山,并给石梯命名为“爱情天梯”。入选为当代经典爱情,不少人慕名而来,感受一下“爱情天梯”见证下的那份坚贞爱情。

  【海枯石烂例句】

  金.元好问《摸鱼儿》:“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

  明.汤显祖《紫箫记.胜游》:“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永刼同灰,无忘旦旦。”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你若执迷不悟,凭你石烂海枯,此中不可复出了。”

  【海枯石烂造句】

  正处于相恋的人都会乐此不疲不停地跟对方说:“我将爱你直到海枯石烂。”

  我要与你同甘共苦,我要你就这样永远依偎在我的身旁,直到海枯石烂直到地老天荒。


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3篇(扩展4)

——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及解释3篇

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

  【汉字书写】:

  半途而废

  【汉语注音】:

  bàntúérfèi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做事有头没尾。

  【半途而废的意思】:

  废:停止;中途停止,使工作没有完成;比喻做事不能有始有终,坚持到底。

  【半途而废的近义词】:

  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浅尝辄止、有始无终、一噎止餐、因噎废食、虎头蛇尾;

  【半途而废的反义词】:

  善始善终、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知难而进、有始有终;

  【半途而废的故事】

  战国时期,河南有个非常贤惠的女人,大家只知道她是乐羊子的老婆。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捡了一块金子,回到家里把它交给妻子。妻子对他说:“我从前听人说‘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路上捡来的金子怎么可以拿回家来呢?”乐羊子听了非常羞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出门拜师求学。一年以后的一天,乐羊子突然回来了,妻子很惊讶地问他:“你的学业这么快就完成了?”乐羊子说:“我在外面很想家,所以回来看看,学业还没有完成。”他的妻子听了以后走到织布机上拿起一把剪刀,把已经织好的布剪断,然后对乐羊子说:“这织布机上的`绢帛产自蚕茧,是一根丝一根丝累积成尺、成丈、成匹的,如果我把它剪断了,就是前功尽弃,白白浪费了时间。你读书求学,不是也和我纷线织布一个道理吗,每天如饥似渴地获取新的知识,怎么可以半途而废呢?”乐羊子很渐愧,立刻离开家,继续去拜师求学,从此废寝忘食地努力完成学业,直到学成方才归来。

  【半途而废例句】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途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半途而废,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

  姚雪垠《***》第一卷第一十四章:“不管冒多大风险,决不能使**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造句】

  做任何事情都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如果不坚持半途而废的话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我们总结无论做什么事情最终导致功败垂成的诸多原因当中,最普遍的一个原因就是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及解释2

  【汉字书写】:

  半途而废

  【汉语注音】:

  bàntúérfèi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做事有头没尾。

  【半途而废的意思】:

  废:停止;中途停止,使工作没有完成;比喻做事不能有始有终,坚持到底。

  【半途而废的近义词】:

  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浅尝辄止、有始无终、一噎止餐、因噎废食、虎头蛇尾;

  【半途而废的反义词】:

  善始善终、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知难而进、有始有终;

  【半途而废的故事】

  战国时期,河南有个非常贤惠的女人,大家只知道她是乐羊子的老婆。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捡了一块金子,回到家里把它交给妻子。妻子对他说:“我从前听人说‘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路上捡来的金子怎么可以拿回家来呢?”乐羊子听了非常羞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出门拜师求学。一年以后的一天,乐羊子突然回来了,妻子很惊讶地问他:“你的学业这么快就完成了?”乐羊子说:“我在外面很想家,所以回来看看,学业还没有完成。”他的妻子听了以后走到织布机上拿起一把剪刀,把已经织好的布剪断,然后对乐羊子说:“这织布机上的绢帛产自蚕茧,是一根丝一根丝累积成尺、成丈、成匹的,如果我把它剪断了,就是前功尽弃,白白浪费了时间。你读书求学,不是也和我纷线织布一个道理吗,每天如饥似渴地获取新的知识,怎么可以半途而废呢?”乐羊子很渐愧,立刻离开家,继续去拜师求学,从此废寝忘食地努力完成学业,直到学成方才归来。

  【半途而废例句】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途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半途而废,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

  姚雪垠《***》第一卷第一十四章:“不管冒多大风险,决不能使**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造句】

  做任何事情都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如果不坚持半途而废的话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我们总结无论做什么事情最终导致功败垂成的诸多原因当中,最普遍的一个原因就是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及解释3

  解释:

  半路上停下来不再前进。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即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慧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

  故事: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3篇(扩展5)

——司空见惯的成语故事及解释3篇

司空见惯的成语故事及解释1

  【汉字书写】:司空见惯

  【汉语注音】:sī kōng jiàn guàn

  【成语出处】: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刘(禹锡)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因见惯而不奇;常与“不足为奇”连用。

  【司空见惯的意思】:司空:古代一种官名。司空经常看到,不足为奇。指某种事情经常见到,不足为奇。

  【司空见惯的近义词】:屡见不鲜、见怪不怪、数不见鲜、****、不足为奇、家常便饭、无独有偶、层出不穷;

  【司空见惯的反义词】:绝无仅有、鲜为人知、盖世无双、少见多怪、千载难逢、闻所未闻;

  【司空见惯的故事】

  唐朝时期,刘禹锡和李绅,都是唐代的赫赫有名的文学家。李绅做过“司空”的官职,刘禹锡做过苏州刺史。他们两人是推心置腹的好朋友,情谊很深。刘禹锡因为**革新被贬职,司空李绅设宴款待他,席间命**着霓裳羽衣以歌舞劝酒。酒过三巡,刘禹锡感慨万千,诗兴大发,即席赋诗一首。诗中写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司空见惯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安公子是前度刘郎,何**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着十分羞涩,便举案齐眉,同吃了一顿饭。”

  郭沫若《**春秋.创造十年续篇》:“‘帝国**’这种字样,在现今已是司空见惯了,但在当年却几乎是一种讳名。”

  张扬《第二次握手》:“这种场景在她来说虽早已司空见惯,然而,这是一朵在**民族的广阔的土地上首次升起的蘑菇云。”

  【司空见惯造句】

  这种乐此不疲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才气无双的英雄,我行我素按自己方式行事的人越来越司空见惯。

  周围的人对他得意忘形地在闹市区附近招摇过市全部都无动于衷,看来这种场面是司空见惯的。

司空见惯的成语故事及解释2

  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出自唐代孟荣《本事诗·情感》,又见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

  刘禹锡,字梦得,唐时中山(今河北定县漂水的“中山”)人。他考上几进士,后来又考仁博学宏词科,做官一直做到集贤殿学士,他写的文章深刻,诗文流传至今。当时大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都是他的朋友。

  他到苏州做刺史的时候,当地有一个贵族叫做李司空的,因为仰慕他的才学,请他到家里去喝酒,并且把家里的歌姬都叫出来当场表演歌舞,又一个个地轮流给他敬酒。刘禹锡看着优美的舞姿,听着美妙的歌声,喝着芳郁的美酒,心里非常高兴,就马上写了一首诗,描绘当时的动人景象,并表达了自己沉醉的感情。那首诗为:

  “高髻(ji)云鬟(huan)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李司空被这首诗的后两句所感动,当即挑选了两个长得最美、唱得最好的歌姬送给刘禹锡。当时的人都把这件事当做新鲜有趣的故事,互相传说。

  后来人们就用“司空见惯”来形容对某种事物见得次数特别多,不足为奇。


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3篇(扩展6)

——四字成语故事及感悟3篇

四字成语故事及感悟1

  说春秋时候,越国有个名叫西施的姑娘,她非常美丽、漂亮,一举一动也很动人。他有心口疼的疾病,犯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紧皱眉头。因为人们喜欢她,所以她这副病态,在人们眼里也妩媚可爱,楚楚动人。 西施的邻村有个丑姑娘叫东施,总是想方设法打扮自己。有一次在路上碰到西施,见西施手捂胸口,紧皱眉头,显得异常美丽。她想难怪人们说她漂亮,原来是做出这种样子。如果我也做这个姿势,肯定就变漂亮了。于是她模仿西施的病态。结果人们见了原来就丑的她,现在变成这种疯疯癫癫的样子,象见了鬼一样,赶紧把门关上。

四字成语故事及感悟2

  战国时,秦国的**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援赵。

  *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四字成语故事及感悟3

  春秋时,有父子二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皙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再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

  公孙丑问:老师,脍炙(脍,细切的肉;炙,烤肉)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好吃啊,这世上没有哪一个人不爱吃脍炙的!

  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肯定也都爱吃,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而只戒吃羊枣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原文是:‘脍炙,所同也’);羊枣的滋味确实比不上它,但羊枣却是曾皙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就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

  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脍炙人口这个成语就是从孟子所说的脍炙,所同也引申出来的,原意是指人人都爱吃的美食,后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3篇(扩展7)

——杞人忧天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杞人忧天的意思及成语故事1

  【成语】:

  杞人忧天

  【拼音】:

  [qǐ rén yōu tiān]

  【解释】:

  忧天:担心天会掉下来。老是怕天塌下来,以至于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比喻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

  【出处】:

  《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举例造句】:

  对生死却不是常常会产生恐惧感,不可思议的想象,杞人忧。

  【成语典故】:

  战国时代 列御寇 《 列子》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与郑缪公同时。今郑州市东30里圃田乡圃田村北有列子祠。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遗成《列子》一书,余者皆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子阳资助列子,以博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老婆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我却常常挨饿。**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老婆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这样的列子遗事至今郑州民间还在流传,康熙三十二年《郑州志》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列子贵虚尚玄,修道炼成御风之术,能够御风而行,常在春天乘风而游八荒。庄子《***》中描述列子乘风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他驾风行到哪里,哪里就枯木逢春,重现生机。飘然飞行,逍遥自在,其轻松自得,令人羡慕。唐玄宗天宝**(742年)李隆基封其为冲虚真人,其书为冲虚真经。

  据《左传》,鲁庄公七年(前687年)所言: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翻译: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国一带,落星砸毁半个国家,房屋焚烧,大火连烧三个月。故经历过此事的人,总是害怕天再塌下来。


以逸待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3篇(扩展8)

——狗的成语及解释

狗的成语及解释1

  1、土龙刍狗:土做的龙,草扎的狗。比喻名实不相副

  2、狗盗鸡鸣: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狗盗鼠窃: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

  3、狗吠非主:狗见到不是自己主人的人便吠叫。亦以喻臣奴事奉其主而拒事非其主者。语出《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4、狗吠之惊:谓小惊忧 狗苟蝇营:像狗那样苟且求活,像苍蝇那样营营往来。比喻不顾廉耻,到处钻营 狗急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行动。语出《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5、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6、狗拿耗子: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狗皮膏药:①中医外用膏药。将药膏涂在小块狗皮上制成,能消痞止痛。②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狗皮膏药来骗取钱财,因用以比喻骗人的货色?

  7、****:①像苍蝇一样到处钻营,像狗一样苟且求活。比喻为追求**,不顾廉耻,不择**。②借指无耻之徒

  8、狗尾续貂:亦作“狗续貂尾”。亦作“狗尾貂续”。①古代近侍**以貂尾为冠饰,任官太滥,貂尾不足,用狗尾代之。后以“狗尾续貂”讽刺封爵太滥。《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②比喻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学艺术作品。宋周必大《杨廷秀送牛尾狸侑以长句次韵》:“公诗如貂不烦削,我续狗尾句空著。”

  9、跖狗吠尧:意谓各为其主

  10、狗行狼心: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11、狗续侯冠:犹狗续金貂

  12、狗续金貂:比喻滥封的官吏

  13、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厉害

  14、狗咬吕洞宾:喻不识好歹。吕洞宾,传说中八仙之一

  15、狗仗官势:比喻坏人倚仗官府****他人

  16、狗仗人势:比喻**、走狗倚仗**的** 狗彘不若:犹言猪狗不如。形容品行极端卑劣。语出《荀子·**》:“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下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17、白衣苍狗: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后以“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嫁鸡随鸡,

  18、嫁狗随狗:比喻女子出嫁后,不管丈夫如何,都要随从一辈子

  19、苍狗白衣:犹白衣苍狗。喻事物变幻无常 打鸡骂狗: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个人的不满

  20、打落水狗:比喻继续打击那些已经失败了的敌人,不使死灰复燃

  21、飞鹰走狗:放出鹰和狗去追捕鸟兽。

  22、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实际上名不符实或做坏事

  23、狐鸣狗盗:旧时对**者的贬称 狐朋狗友:犹狐群**

  24、狐群**: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25、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反贻笑柄。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