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

  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不。

  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

  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

  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穷巷:偏僻的里巷。鞅(yāng):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白日:白天。荆扉:柴门。尘想:世俗的观不。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不。

  时复:有时又。曲:隐僻的地方。墟曲:乡野。披:拨开。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但道:只说。

  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霰(xiàn现):小雪粒。莽:草。

  赏析: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就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句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片自得之意,那正是摆脱了官场的机巧,**了尘俗的应酬“复得返自然”之后的深切感受。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

  诗人的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柴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里人。墟曲,墟里、乡野。曲:乡僻。披:拨开。这两句是说,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这两句是说,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麻桑,可见他在劳动中同农民也有了共同语言。在诗人看来,与淳朴的农人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充满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土:指被开垦的土地。这两句是说,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霰:小冰粒。草莽:野草。莽:密生的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降临,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庄稼一天一天生长,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遭到自然灾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里的一喜一惧,反映着经过乡居劳动的洗礼,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纯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以及心境的恬静。全诗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阅读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1)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1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

  ①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②穷巷:偏僻的里巷。鞅(yīng央):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③白日:白天。荆扉:柴门。尘想:世俗的观念。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④时复:有时又。曲:隐僻的地方。墟曲:乡野。披:拨开。这两句是说有时拨开草莱去和村里人来往。

  ⑤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但道:只说。这句和下句是说和村里人见面时不谈官场的事,只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

  ⑥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⑦霰(xiàn现):小雪粒。莽: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来临,使桑麻如同草莽一样凋零。其中也应该含有在屡经战乱的柴桑农村还可能有风险。

  鉴赏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诗人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之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所以他非常轻松地说:“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的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诗人的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不过,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他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人披草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人事”;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绝对不同于计较官场浮沉,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所以,不管是“披草共来往”,还是“但话桑麻长”,诗人与乡邻的关系显得那么友好淳厚。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惧。“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庄稼一天天生长,开辟的荒土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毁于一旦,心怀恐惧。然而,这里的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正反映着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而在这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2)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2篇)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

  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不。

  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

  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

  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穷巷:偏僻的里巷。鞅(yāng):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白日:白天。荆扉:柴门。尘想:世俗的观不。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不。

  时复:有时又。曲:隐僻的地方。墟曲:乡野。披:拨开。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但道:只说。

  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霰(xiàn现):小雪粒。莽:草。

  赏析: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就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句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片自得之意,那正是摆脱了官场的机巧,**了尘俗的应酬“复得返自然”之后的深切感受。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

  诗人的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柴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里人。墟曲,墟里、乡野。曲:乡僻。披:拨开。这两句是说,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这两句是说,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麻桑,可见他在劳动中同农民也有了共同语言。在诗人看来,与淳朴的农人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充满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土:指被开垦的土地。这两句是说,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霰:小冰粒。草莽:野草。莽:密生的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降临,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庄稼一天一天生长,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遭到自然灾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里的一喜一惧,反映着经过乡居劳动的洗礼,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纯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以及心境的恬静。全诗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

  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不。

  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

  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

  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穷巷:偏僻的里巷。鞅(yāng):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白日:白天。荆扉:柴门。尘想:世俗的观不。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不。

  时复:有时又。曲:隐僻的地方。墟曲:乡野。披:拨开。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但道:只说。

  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霰(xiàn现):小雪粒。莽:草。

  赏析: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就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句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片自得之意,那正是摆脱了官场的机巧,**了尘俗的应酬“复得返自然”之后的深切感受。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

  诗人的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柴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里人。墟曲,墟里、乡野。曲:乡僻。披:拨开。这两句是说,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这两句是说,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麻桑,可见他在劳动中同农民也有了共同语言。在诗人看来,与淳朴的农人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充满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土:指被开垦的土地。这两句是说,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霰:小冰粒。草莽:野草。莽:密生的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降临,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庄稼一天一天生长,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遭到自然灾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里的一喜一惧,反映着经过乡居劳动的洗礼,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纯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以及心境的恬静。全诗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3)

——归园田居·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魏晋]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开山川湖泽而去做官已经很久了,今天有广阔无边的林野乐趣。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丛生的草木寻访废墟。

  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

  房屋的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

  上常向在这里打柴的人打听:这里过去的居民迁往何处了?

  砍柴之人对我说到:全都已经去世了再无后人。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

  注释

  去:离开。游:游宦。

  浪莽:放荡、放旷。

  试:姑且。

  榛(zhēn):丛生的草木。荒墟:废墟。

  丘垄(lǒng):坟墓。

  依依:思念的意思。

  杇(wū):涂抹。这两句是说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

  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焉如:何处去。

  没(mò):死。一作“殁”。

  一世:三十年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

  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

  赏析: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归田园后偕同子侄、信步所之的一次漫游。

  首句“久去山泽游”,是对这组诗首篇所写“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的回顾。次句“浪莽林野娱”,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作者在脱离“尘网”、重回“故渊”,飞出“樊笼”、复返“旧林”后,投身自然、得遂本性的喜悦。这句中的“浪莽”二字,义同放浪,写作者此时无拘无束、**自在的身心状态;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释此二字为“形容林野的广大”,似误。句中的一个“娱”字,则表达了“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对自然的契合和爱赏。

  从第三句诗,则可见作者归田园后不仅有林野之娱,而且有“携子侄辈”同游的家人之乐。从第四句“披榛步荒墟”的描写,更可见其游兴之浓,而句末的“荒墟”二字承上启下,引出了后面的所见、所问、所感。

  陶诗大多即景就事,*铺直叙,在*淡中见深意、奇趣。这首诗也是一首*铺直叙之作。诗的第五到第八句“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紧承首段的末句,写“步荒墟”所见,是全诗的第二段。这四句诗与首篇中所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那样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适成对照。这是生与死、今与昔的对照。既淡泊而又多情、既了悟人生而又热爱人生的作者,面对这世间的生与死、时间的今与昔问题,自有深刻的感受和无穷的悲慨。其在“丘垄间”如此流连徘徊、见“昔人居”如此依依眷念、对遗存的“井灶”和残杇的“桑竹”也如此深情地观察和描述的心情,是可以想象、耐人寻绎的。

  诗的第九到第十二句是全诗的第三段。前两句写作者问;后两句写薪者答。问话“此人皆焉如”与答话“死没无复余”,用语都极其简朴。而简朴的问话中蕴含作者对当前荒寂之景的无限怅惘、对原居此地之人的无限关切;简朴的答话则如实地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而在它的背后是一个引发古往今来无数哲人为之迷惘、思考并从各个角度寻求答案的人生问题。

  诗的第十三到第十六句“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是最后一段,写作者听薪者回答后的所感。这四句诗参破、说尽了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样一个无可逃避的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诗句看似**淡淡,而所包含的感情容量极大,所蕴藏的哲理意义极深;这正是所谓厚积而薄发,也是陶诗的难以企及之处。读陶诗,正应从中看到他内心的境界、智慧的灵光,及其对世事、人生的了悟。

  有些赏析文章认为作者此行是访故友,是听到故友“死没无复余”而感到悲哀。但从整首诗看,诗中并无追叙友情、忆念旧游的语句,似不必如此推测。而且,那样解释还缩小了这首诗的内涵。王国维曾说,诗人之观物是“通古今而观之”,不“域于一人一事”(《人间词话删稿》),其“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是“人类全体之性质”(《红楼梦评论·馀论》)。这首诗所写及其意义正如王国维所说。作者从“昔人居”、耕者言所兴发的悲慨、所领悟的哲理,固已超越了一人一事,不是个人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间悲剧。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4)

——《归园田居·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归园田居·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1

  归园田居·其四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译文

  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

  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

  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

  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

  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

  “二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难免泯灭空无。

  注释

  ①去:离开。游:游宦。这句是说离开山泽而去做官已经很久了。

  ②浪莽:放荡、放旷。这句是说今天有广阔无边的林野乐趣。

  ③试:姑且。榛:丛生的草木。荒墟:废墟。这两句是说姑且携带子侄,拨开丛生的草木,漫步于废墟之中。

  ④丘垄:坟墓。依依:思念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在坟墓间徘徊,思念着从前人们的居处。

  ⑤杇(wū):涂抹。这两句是说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

  ⑥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焉如:何处去。

  ⑦没(mò):死。一作“殁”。

  ⑧一世:二十年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这种地方为众人所注视,现在却改变了,所以说“异朝市”。这是当时的一句成语。这句和下句是说“一世异朝市”这句话真不假。

  ⑨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这句和下句是说人生好像是变化的梦幻一样,最终当归于虚无。

  鉴赏

  公元406年(东晋安帝义熙二年),亦即是陶渊明由彭泽令任上弃官归隐后的第二年,诗人便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当时诗人四十二岁。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只做了八十多天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已实在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他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且从此终身不再出仕。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也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

  作者之所以毅然弃官归田,并在这组诗的第三首《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中表达了只求不违所愿而不惜劳苦耕作、夕露沾衣的决心,为的是复返自然,以求得人性的回归。这第四首诗的前四句写归田园后偕同子侄、信步所之的一次漫游。首句“久去山泽游”,是对这组诗首篇《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所写“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的回顾。次句“浪莽林野娱”,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作者在脱离“尘网”、重回“故渊”,飞出“樊笼”、复返“旧林”后,投身自然、得遂本性的喜悦。这句中的“浪莽”二字,义同放浪,写作者此时无拘无束、**自在的身心状态;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释此二字为“形容林野的广大”,似误。句中的一个“娱”字,则表达了“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对自然的契合和爱赏。从第三句诗,则可见作者归田园后不仅有林野之娱,而且有“携子侄辈”同游的`家人之乐。从第四句“披榛步荒墟”的描写,更可见其游兴之浓,而句末的“荒墟”二字承上启下,引出了后面的所见、所问、所感。

  陶诗大多即景就事,*铺直叙,在*淡中见深意、奇趣。这首诗也是一首*铺直叙之作。诗的第五到第八句“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紧承首段的末句,写“步荒墟”所见,是全诗的第二段。这四句诗与首篇《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中所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那样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适成对照。这是生与死、今与昔的对照。既淡泊而又多情、既了悟人生而又热爱人生的作者,面对这世间的生与死、时间的今与昔问题,自有深刻的感受和无穷的悲慨。其在“丘垄间”如此流连徘徊、见“昔人居”如此依依眷念、对遗存的“井灶”和残杇的“桑竹”也如此深情地观察和描述的心情,是可以想象、耐人寻绎的。

  诗的第九到第十二句是全诗的第三段。前两句写作者问;后两句写薪者答。问话“此人皆焉如”与答话“死没无复余”,用语都极其简朴。而简朴的问话中蕴含作者对当前荒寂之景的无限怅惘、对原居此地之人的无限关切;简朴的答话则如实地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而在它的背后是一个引发古往今来无数哲人为之迷惘、思考并从各个角度寻求答案的人生问题。

  诗的第十三到第十六句“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是最后一段,写作者听薪者回答后的所感。这四句诗参破、说尽了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样一个无可逃避的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诗句看似**淡淡,而所包含的感情容量极大,所蕴藏的哲理意义极深;这正是所谓厚积而薄发,也是陶诗的难以企及之处。正如朱光潜在《诗论》第十三章《陶渊明·他的情感生活》中所说,一些哲理,“儒、佛两家费许多言语来阐明它,而渊明灵心进发,一语道破。读者在这里所领悟的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情趣、一种胸襟、一种具体的人格”。读陶诗,正应从中看到他内心的境界、智慧的灵光,及其对世事、人生的了悟。

  有些赏析文章认为作者此行是访故友,是听到故友“死没无复余”而感到悲哀。但从整首诗看,诗中并无追叙友情、忆念旧游的语句,似不必如此推测。而且,那样解释还缩小了这首诗的内涵。王国维曾说,诗人之观物是“通古今而观之”,不“域于一人一事”(《人间词话删稿》),其“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是“人类全体之性质”(《红楼梦评论·馀论》)。这首诗所写及其意义正如王国维所说。作者从“昔人居”、耕者言所兴发的悲慨、所领悟的哲理,固已超越了一人一事,不是个人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间悲剧。,而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间悲剧。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5)

——《塞下曲 其二》原文及翻译赏析

《塞下曲 其二》原文及翻译赏析1

  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古诗简介

  《塞下曲·其二》作于盛唐时期,作者为王昌龄。这首乐府曲以长城为背景,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描绘了战争的悲惨残酷,体现了诗人对不惜民力,穷兵黩武的反对情绪。

  翻译/译文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赏析/鉴赏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沙”谓沙漠之地。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旧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诗中所说的“长城战”,指的就是这次战争。“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这是众人的说法。对此,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足”是充满的意思。“白骨”是战死者的**。“今古”贯通两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里的“白骨”,包含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评析

  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6)

——归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归雁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

  原文:

  归雁

  唐代: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译文: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你为何如此轻易的从潇水湘水那样美丽的地方回来呢?那里溪水澄澈,沙石明净,岸边还有青苔可以供你觅食,你何故不肯呆了呢。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大雁答道:湘灵之神在月夜弹的瑟曲调太伤感了,我忍受不了那悲怨欲绝的曲调,不得不离开潇湘飞回到北方来。

  注释:

  潇(xiāo)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等闲:轻易、随便。苔,鸟类的食物,雁尤喜食。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shēng)清怨却飞来。

  二十五弦:指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胜:承受。

  赏析:

  这首《归雁》,虽写于北方,所咏却是从南方归来的春雁。

  诗咏“归雁”,雁是候鸟,深秋飞到南方过冬,春暖又飞回北方。古人认为,秋雁南飞,不越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它们飞到峰北就栖息在湘江下游,过了冬天再飞回北方。作者依照这样的认识,从归雁想到了它们归来前的栖息地──湘江,又从湘江想到了湘江女神善于鼓瑟的神话,再根据瑟曲有《归雁操》进而把鼓瑟同大雁的归来相联系,这样就形成了诗中的奇思妙想。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开头两句用的是倒置法。古人一般不大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认为它们飞到湖南衡阳县南的回雁峰,就不再南飞,到第二年****的时候,就向北返回。潇湘在洞庭湖南面,水暖食足,气候很好,古人认为是大雁过冬的好地方,所以诗人想象归雁是从潇湘飞来的。大雁作为一种候鸟,每当春来,由南返北本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但诗人偏要发问,连用两句设问,一反历代诗人把春雁北归视为理所当然的惯例,而故意对大雁的归来表示不解,询问归雁为什么舍得离开那环境优美、水草丰盛的湘江而回来。这突兀的询问,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思路引**诗人所安排的轨道——不理会大雁的习性,而另外探寻大雁归来的原因。

  作者在第三、四句代雁作了回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湘江女神在月夜下鼓瑟(二十五弦),那瑟声凄凉哀怨,大雁不忍再听下去,才飞回北方的。这两句化用了湘灵鼓瑟的传说。古传湘水女神善鼓瑟,瑟本来有五十弦,因女神弹得声调凄怨,上帝令改为二十五弦。诗人发挥丰富的想象并借助美丽的神话,为读者展现了湘神鼓瑟的凄哀意境,着意塑造了多情善感而又通晓音乐的大雁形象。那么诗人为什么将湘神鼓瑟写得如此凄哀?大雁为什么“不胜清怨”呢?实际上诗人笔下的大雁是从“楚客不堪听”敷演而来,作者是按照贬迁异地的“楚客”来塑造客居湘江的旅雁的形象的。旅雁听到湘灵的充满思亲之悲的瑟声,便乡愁郁怀,羁思难耐,而毅然离开优美富足的湘江,向北方飞回。诗人借助充满羁旅愁苦的大雁,委婉地表达了客居他乡的羁旅愁思。从归雁想到了它们归来前的栖息地,又想到了湘江女神善于鼓瑟的神话,再根据瑟曲有《归雁操》进而把鼓瑟同大雁的归来相联系,这样就形成了诗中的奇思妙想。

  短短四句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诗中的潇湘夜景和瑟声虽都是想象之词,但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却把雁写成了通晓音乐和富于情感的生灵了。这首诗表面上写大雁,实际上是写诗人在春夜的`感受。诗中没有直接说这种感受是什么。正因为没有明白说出,才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归雁》中的“不胜清怨却飞来”一句,原来是这首七言绝句构思巧妙新颖,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它以独特的艺术特色,而成为引人注目的咏雁名篇之一。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7)

——燕歌行·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燕歌行·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1

  燕歌行二首·其二 三国 曹丕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仰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鸽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燕歌行二首·其二》译文

  分手之日容易,岂料相见之日如此难,山长路远,天各一方。想念他以但忧思聚集,却不敢说出口,为解相思之情,想托飘荡之浮云寄去问讯的书信,但浮云一去而不见踪影。整日以泪洗面,使得自己的容颜很快老去。百忧在心,谁能不独自感叹啊!日有浅吟低唱怀人幽思的《燕歌行》,来聊自宽解一下,可是,欢愉难久,忧戚继之。夜深了,忧思煎熬难以入眠,只有披衣出去,徘徊于中庭。抬头看云间星绕月明,然而人却没有团圆。可怜晨雾中飞鸽发出阵阵鸣叫声,留恋徘徊不能慰存。

  《燕歌行二首·其二》注释

  会日:聚会的`日期。

  郁陶:忧思聚集。

  耿耿:犹言炯炯,耿耿不寐的意思。

  《燕歌行二首·其二》简析

  曹丕的《燕歌行》在诗史上久负盛名,但历来对其一“秋风萧瑟”篇分外垂青,而于此首却问津甚少。其实是双璧一对,两篇对观,更饶意味。前篇从“霜飞木落”、“燕雁南归”感物起兴。由时序涉及归鸟,再由鸟归而关联所思之人淹留他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曲曲道来。此首与其主题、情思相一,构思则另起炉灶,不假外物,直抒胸臆。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8)

——竹枝词·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竹枝词·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翻译

  ①楚水:泛指古楚地的河流。巴山:泛指四川境内的山。

  ②北客:当是作者自指。

  ③“回入”句:此句费解。回入纥那,四字不知何谓。旧解“纥那”是踏曲的和声(见《辞源》)。姑存疑。刘禹锡有《纥那曲》云:“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赏析

  诗歌,显示了文学创作中雅俗互补的重要意义。《山谷题跋》云:“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异曲也。昔东坡闻余咏第一篇,叹曰:‘此奔逸绝尘,不可追也。’”《诗辩诋》云:“刘梦得《竹枝》,所写皆儿女子口中语,然颇有雅味。”《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竹枝词》本始自刘郎,因巴渝之旧调而易以新词,自成绝调。”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9)

——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蜀道难·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1

  蜀道难·其二 南北朝 萧纲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蜀道难·其二》译文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蜀道难·其二》注释

  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蜀道难·其二》赏析

  诗文所写场景扩大。用“巫山”和“巴水”二词描画出整个长江三峡。巴水:此处指三峡之水,所谓“三回曲”言其迂回曲折。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说:“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称三峡全长七百里,此为古人估测之数。**后实测为一百九十三公里。

  后两句诗,在前面描画的场景之中,更是注入了声和情。江岸传来的笛声时低时高,悠扬婉转,猿声凄清,时断时续,山谷传响,长鸣不绝。点化古《渔者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句,意在抒写心中幽情,景、声、情三者融为一体,音律**,营造出—片清丽忧伤的新境界来,令人回味无穷。

  《蜀道难·其二》简析

  自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萧纲的'《蜀道难》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诗歌短小而凝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