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易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1

  易水歌

  赵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汤汤沙浩浩。

  送君迢遥西入秦,天风萧条吹白草。

  车骑衣冠满路旁,骊驹一唱心茫茫。

  手持玉觞不能饮,羽声飒沓飞清霜。

  白虹照天光未灭,七尺屏风袖将绝。

  督亢图中不**,咸阳殿上空流血。

  可怜*归一家,美人钟鼓如云霞。

  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

  翻译

  苍凉古道延伸在燕赵大地上,奔腾千年的流水仍是汹涌澎湃,尘沙飞舞。

  走不尽的路啊,我们送别**复仇的荆卿;枯瘦的白草在萧瑟的风中抖动。

  送行的车马挤满路旁,告别的歌声缓缓而起,壮士的心中一片苍茫。

  手拿精美的酒杯久久不愿饮尽,离歌的旋律慷慨激昂飞越在凛冽的荒原上。

  白虹贯日,喷射出耀眼光芒,那是上苍被壮士的精诚感动;暴君秦王面临短兵相接的处境,他仓皇奋甩衣袖越过屏风。

  督亢图穷而未能报仇雪恨,咸阳殿上洒下一腔热血,可叹一片精诚。

  上下四方何等广大,美人钟鼓多如云霞,只可惜,到后来尽为秦王独霸。

  荆轲壮烈**,渐离已死,但过些时日,还会有勇猛的力士与秦王相遇在博浪沙!

  注释

  易水:古河流,在今河北省西部。荆轲曾西刺秦王,出发时与燕**丹诸人于此告别,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其情景十分悲壮。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骊驹:送别之歌。

  羽声:五音之一,其声激昂慷慨。

  飒沓:盛大的样子。

  七尺屏风袖将绝:指秦王被荆轲抓住,奋袖越过屏风才得以逃脱。

  督亢图中不**:**丹派荆轲入秦,以献督亢之地及秦亡将樊於期之头为名,藏匕首于地图中,谋刺秦王,未遂。督亢,地名。

  *:指上下四方。

  庆卿:即荆轲。

  赏析

  此诗拓展古意而成哀悼诗声,先写送荆轲的时间和地点,再写送别时壮观的场面,然后写刺秦王的经过,最后写秦王一匡诸侯***后天下宝物都集秦宫且美女钟鼓繁若云霞。

  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写送荆轲的时间和地点。易水河畔原为古老航道,背燕面赵,襟带二邦,河水浩荡,*白沙无垠,足为送别开拓寥廓宏大背景。又时值天风萧瑟、草木零落暮秋季节,北国天空尤为高远幽旷,浩浩江水,茫茫白沙,飒飒天风,萧萧草木,这些大自然奇特景观为全诗铺垫了慷慨悲壮基调。“送君迢遥西入秦”一句点明送谁去何处。其中,“迢递”一词既写征途之遥,复含任重而道远深意。

  紧接着四句为第二层,写送别时壮观的场面,以“骊驹一唱心茫茫”渲染悲壮场面,既为赞古代英雄荆轲,更为颂现实生活左懋第北上议和壮举。

  之后四句为第三层,写刺秦王的经过,借荆轲悲剧重演以痛悼左懋第遇害。

  最后四句为第四层,写秦王一匡诸侯***,天下宝物都集秦宫,美女钟鼓繁若云霞。**战胜正义,如同清朝灭明朝。但荆轲、高渐离虽亡,而博浪沙椎击秦王的张良终将再度出世。篇终“浩茫”之思,幽深婉曲地传达出陈子龙救亡图存的坚定决心。

  全诗构制宏伟,用思深沉,立意深沉含蓄,风格慷慨悲凉,融合写景、叙事、议论于一体而浑化无迹:写景在于创造情感氛围,叙事在于抒**感,全诗叙事都隐隐荡漾着郁勃的情思,结尾的议论又将这种情感推向**,故全诗写景、叙事、议论都**在总体的情感节奏中。


易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扩展阅读


易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扩展1)

——易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易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

  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古诗简介

  《易水歌》一作《渡易水歌》,是战国时期荆轲将为燕**丹去秦国刺杀秦王在易水饯别之际所作的一首楚辞。这首辞前句通过描写秋风萧瑟、易水寒冽,一上一下极天地愁惨之状,渲染了苍凉悲壮的肃杀气氛,渗透出歌者激越澎湃的感情。后句表现主人公大义凛然、义无反顾、抱定必死决心深入虎穴的献身精神。全辞语言简洁、直白,情景交融。

  翻译/译文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注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创作背景

  战国后期,秦国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自公元前230年始,相继攻韩,克赵,击魏,破楚,弱小的燕国危在旦夕。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失去故国的荆轲(小小的卫国早已被兼并),正在燕国作**丹的门客。为阻止秦国的进攻,燕**丹请荆轲谋刺秦王赢政。为报国仇,亦为了答谢**丹的知遇之恩,荆轲慨然应允,准备以秦叛将樊於期的首级和献燕督亢地图为由,接近秦王而刺之。出发时,燕**丹同众宾客送荆轲至易水河畔,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筑(一种形状似筝的古代乐器),荆轲高声地吟唱出这首短歌。

  赏析/鉴赏

  这首辞仅两句,乍一看,浅近易懂,直白如话;细细品味,却意蕴深长,正气凛凛,而且颇具艺术功力。

  全辞仿拟《诗经》“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首先以西风易水起兴,进而引出勇士的壮志情怀,一气贯通,颇有气势。

  首句交待了出征的时间、地点。萧萧秋风,寒冽易水,皆自然景物,本无情感可言,而荆轲在此寄心中之情志于眼前之景物,情满于风,意溢于水,使其带上浓郁的感**彩。象声词“萧萧”和形容词“寒”的选用,十分独到精彩。前者诉诸听觉,后者诉诸触觉,营造出一片肃杀、愁惨、悲壮的自然氛围和社会氛围,为下句主旨的出现作好了艺术铺垫。

  末句紧承首句。点明本诗主旨。因前句蓄势充足,故此句直抒胸臆,高唱出壮士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豪迈而凝重的情怀。荆轲深知,以自身微薄之力,去与执掌千军万马,自幼熟习剑术的秦王对阵,无异乎以卵击石,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大敌当前,国运未卜,悲哉;以弱敌强,胜负难测,愁哉;知难生还,慷慨赴死,壮哉!荆轲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之举,倘若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胆魄,怎能做到。因此,虽然他“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唱出便嘎然而止,无复他言,却仍使送行者“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见《史记》)。

  这首不假修饰,质朴无比的歌辞,“能写出天地愁惨之状,极壮士赴死如归之情“(《岁寒堂诗话》)正是因为荆轲情动於中而行於言,使之具有了感秋风,动易水,惊天地,泣鬼神,慷慨激越,呈现出回肠荡气的巨大魅力。

  这首辞语言十分*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

易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荆轲歌,渡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还 一作:复反)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译文: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指。

  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丹最后被彻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

  注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赏析:

  这首短歌,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有人把意思翻新,用以表现**者以身赴敌的英雄气概。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曾引用这句诗,激励**战士对敌**的勇气,渲染为人民而战斗的一种慷慨悲壮气氛。

  这个历史被编写成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就是《秦时明月——荆轲外传》这本书,其中写了荆轲与丽姬的美丽故事,语言生动优美,值得一览。

易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

  易水歌

  赵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汤汤沙浩浩。

  送君迢遥西入秦,天风萧条吹白草。

  车骑衣冠满路旁,骊驹一唱心茫茫。

  手持玉觞不能饮,羽声飒沓飞清霜。

  白虹照天光未灭,七尺屏风袖将绝。

  督亢图中不**,咸阳殿上空流血。

  可怜*归一家,美人钟鼓如云霞。

  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

  翻译

  苍凉古道延伸在燕赵大地上,奔腾千年的流水仍是汹涌澎湃,尘沙飞舞。

  走不尽的路啊,我们送别**复仇的荆卿;枯瘦的白草在萧瑟的风中抖动。

  送行的车马挤满路旁,告别的歌声缓缓而起,壮士的心中一片苍茫。

  手拿精美的酒杯久久不愿饮尽,离歌的旋律慷慨激昂飞越在凛冽的荒原上。

  白虹贯日,喷射出耀眼光芒,那是上苍被壮士的精诚感动;暴君秦王面临短兵相接的处境,他仓皇奋甩衣袖越过屏风。

  督亢图穷而未能报仇雪恨,咸阳殿上洒下一腔热血,可叹一片精诚。

  上下四方何等广大,美人钟鼓多如云霞,只可惜,到后来尽为秦王独霸。

  荆轲壮烈**,渐离已死,但过些时日,还会有勇猛的力士与秦王相遇在博浪沙!

  注释

  易水:古河流,在今河北省西部。荆轲曾西刺秦王,出发时与燕**丹诸人于此告别,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其情景十分悲壮。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骊驹:送别之歌。

  羽声:五音之一,其声激昂慷慨。

  飒沓:盛大的样子。

  七尺屏风袖将绝:指秦王被荆轲抓住,奋袖越过屏风才得以逃脱。

  督亢图中不**:**丹派荆轲入秦,以献督亢之地及秦亡将樊於期之头为名,藏匕首于地图中,谋刺秦王,未遂。督亢,地名。

  *:指上下四方。

  庆卿:即荆轲。

  赏析

  此诗拓展古意而成哀悼诗声,先写送荆轲的时间和地点,再写送别时壮观的场面,然后写刺秦王的经过,最后写秦王一匡诸侯***后天下宝物都集秦宫且美女钟鼓繁若云霞。

  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写送荆轲的时间和地点。易水河畔原为古老航道,背燕面赵,襟带二邦,河水浩荡,*白沙无垠,足为送别开拓寥廓宏大背景。又时值天风萧瑟、草木零落暮秋季节,北国天空尤为高远幽旷,浩浩江水,茫茫白沙,飒飒天风,萧萧草木,这些大自然奇特景观为全诗铺垫了慷慨悲壮基调。“送君迢遥西入秦”一句点明送谁去何处。其中,“迢递”一词既写征途之遥,复含任重而道远深意。

  紧接着四句为第二层,写送别时壮观的场面,以“骊驹一唱心茫茫”渲染悲壮场面,既为赞古代英雄荆轲,更为颂现实生活左懋第北上议和壮举。

  之后四句为第三层,写刺秦王的经过,借荆轲悲剧重演以痛悼左懋第遇害。

  最后四句为第四层,写秦王一匡诸侯***,天下宝物都集秦宫,美女钟鼓繁若云霞。**战胜正义,如同清朝灭明朝。但荆轲、高渐离虽亡,而博浪沙椎击秦王的张良终将再度出世。篇终“浩茫”之思,幽深婉曲地传达出陈子龙救亡图存的坚定决心。

  全诗构制宏伟,用思深沉,立意深沉含蓄,风格慷慨悲凉,融合写景、叙事、议论于一体而浑化无迹:写景在于创造情感氛围,叙事在于抒**感,全诗叙事都隐隐荡漾着郁勃的情思,结尾的议论又将这种情感推向**,故全诗写景、叙事、议论都**在总体的情感节奏中。


易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扩展2)

——《于易水送人》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于易水送人》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古诗简介

  《于易水送人》是初唐诗人骆宾王所写的五言绝句,亦叫《于易水送人一绝》。易水是地名,本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翻译/译文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注释

  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

  此地:指易水岸边。燕丹:指燕**丹。

  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冠:帽子。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头发上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

  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没:死,即“殁”字。

  水:指易水之水。

  赏析/鉴赏

  清人陈熙晋说:“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骆临海集笺注》)。这四句话大致概括了骆宾王悲剧的一生。骆宾王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对武则天的**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一绝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写易水送别之事,也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即荆轲。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丹复仇,奉命入秦,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丹及众宾客如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临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昔时人即指荆轲。没,**。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陶渊明曾有《咏荆轲》诗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达了对荆轲的崇敬与惋惜之情。宾王此诗,同陶诗交相辉映,但在意境的创造上更为含蓄有味。“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观的写景。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对历史的反思。荆轲这样的古代英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起敬,诗人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荆轲其人虽然早就不复存在了。可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河还在。诗人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别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复次,“寒”也是对现实的概括。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咏怀》)的骆宾王,有着远大志向,他愿洒满腔热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现实是“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夏曰游德州赠高四》),生不逢时,沉沦寂寞,诗人心中充满孤愤不*之气,如易水河一样,悠悠不尽。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说:“象者,出意者也。”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全诗纯为咏史抒怀之作。但吟诵全诗,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眼前。因为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全诗融为一体。一古,一今,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最后**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读者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爱国之志无从施展。他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写易水送别一事,慷慨悲壮,气概横绝,尤其是“水犹寒”三字,虽古人已去,而英风壮采,懔烈如生;使人仿佛听到风儿萧萧,犹如听到人声呜咽,顿生感慨。全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易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扩展3)

——荆轲歌/渡易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2篇)

荆轲歌/渡易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荆轲歌,渡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还 一作:复反)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译文: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指。

  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丹最后被彻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

  注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赏析:

  这首短歌,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有人把意思翻新,用以表现**者以身赴敌的英雄气概。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曾引用这句诗,激励**战士对敌**的勇气,渲染为人民而战斗的一种慷慨悲壮气氛。

  这个历史被编写成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就是《秦时明月——荆轲外传》这本书,其中写了荆轲与丽姬的美丽故事,语言生动优美,值得一览。

荆轲歌/渡易水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译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注释: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兮:语气助词。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赏析:

  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易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扩展4)

——敕勒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敕勒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

  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注释

  ①《敕勒歌》:这是南北朝时代敕勒族的一首民歌。

  ②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甘肃、内蒙一带。川:*川、*原。

  ③阴山:一条山脉的名称,在*****区的北部,又叫“大青山”。

  ④穹庐(qióng lú):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笼罩;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野茫茫:草原无边无际。

  ⑧见(xiàn):显露,露出来。

  赏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敕勒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

  译文

  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注释

  ①《敕勒歌》:这是南北朝时代敕勒族的一首民歌。

  ②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甘肃、内蒙一带。川:*川、*原。

  ③阴山:一条山脉的名称,在*****区的北部,又叫“大青山”。

  ④穹庐(qióng lú):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笼罩;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野茫茫:草原无边无际。

  ⑧见(xiàn):显露,露出来。

  赏析

  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从中我们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赞美之情。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首民歌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敕勒人的豪情。

敕勒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

  小虫在窃窃私语,

  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

  只见皎洁的月光

  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

  满地的荞麦花

  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

  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易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扩展5)

——《大风歌》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大风歌》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释

  ①刘邦*黥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汉朝人称这篇歌辞为《三侯之章》,后人题为《大风歌》(始于《艺文类聚》)。

  ②“海内”,四海之内,就是“天下”的意思。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四周大海环绕,**则荒不可知。“兮”表示语气的词,类似现在的“啊”。

  ③安得:怎样得到。

  ④威:威力;威武。加:凌驾。

  ⑤“守四方”守卫祖国的边疆。

  译文

  大风刮起来了,

  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

  威武*天下,荣归故乡。

  怎样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

  汉高祖刘邦是建立汉**的***君主,史称“匹夫崛起而有天下者,自高祖始。”他的《大风歌》激越慷慨,气势沉雄,开汉代楚辞体诗歌的先河。

  据《史记·高祖本纪》所载,刘邦在他**后的第十二年(即前195年)十月,*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反叛,返回时途经故乡沛县(今江苏沛县以东),在沛宫设置酒宴,邀请款待父老子弟,当酒喝得十分畅意的时候,他***击筑伴奏,乘兴唱出了这首历久交赞不衰,被后人称许的《大风歌》。

  第一句是起兴,也是象征,它高度地浓宿了刘邦扫除群雄,建功立业的不凡历史和他奋其智勇的风云际会,生动地描绘了目下创业初定的一片胜利气象和他又奏凯旋,衣锦还乡的愉悦心理。大风吹起来啊云彩飞扬,这局势的发展、变幻是可等的快速而尽如人意呀!

  第二句是言志,也是纪实,《高祖本纪》中曾写道:“高祖常徭咸阳,从观,观秦**,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青年时代的刘邦就羡慕秦始皇,怀有征服天下的大志。这里的海内,即天下,古人误为*四面是海,故称*为海内。威,指威力,武力。加,强加,凌驾。威加海内的大志,如今已经实现,回想当年的斩蛇**,**洛阳,四年来的楚汉之争,缓和*息匈奴的侵扰,为巩固******而断然铲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接着又*定了英布的反叛,真是威镇天下,荣归故里啊。此句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的开国君主对大业已就的踌躇满志,对回归故乡的炫饰和对未来励精图治的笃信,这一句简质雄浑,气魄博大,非同凡响。

  第三句是真实的体验,也是精心的部署。安得,怎能得到。猛士,英勇的将士。全句说,怎得英勇将士啊守卫四方!进一步表明作者并没有满足了已取得的胜利,没有一味陶醉在衣锦还乡的酣梦里,他希望所有英勇的将士能守卫住四方,以防止一切坏人的谋图不轨。创业难,守业更难,汉高祖刘邦深深懂得了夺取*的艰辛和进一步巩固*的重要。这是他对未来的忧患思虑和对群臣、子弟的再三叮嘱,一个有能力的封建帝王的韬略和雄姿,至此全面地绘形绘声地刻画出来了。

  这首诗写得气势轩昂,笔力雄健,第一句的起兴,使诗的意境升腾向上,又在内涵上与下两句紧相绾接,他赞叹大业的荣耀,期盼贤臣良将巩固大业,将开国君主的胸襟、奋力向上的大风的意蕴相交融,构成了一首旋律高昂、节奏明快、风格独异的短歌。

  《大风歌》是汉朝刘邦所作的诗歌。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这当然使他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这首《大风歌》就生动地显示出他矛盾的心情。

  赏析

  刘邦得以战胜项羽,是依靠许多支**的协同作战。这些**,有的是他的盟军,本无统属关系;有的虽然原是他的部属,但由于在战争中实力迅速增强,已成尾大不掉之势。项羽失败后,如果这些**联合起来反对他,他是无法应付的。因此,在登上帝位的同时,他不得不把几支主要**的首领封为王,让他们各自**一片相当大的地区;然后再以各个击破的策略,把他们陆续消灭。在此过程中, 不免遇到顽强的抵抗。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由于其英勇善战,军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最后并由其部将把英布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而且还慷慨起舞,伤怀泣下(见《汉书·高帝纪》)。

  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对于人的渺小的感伤对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见汲古阁本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八)这是对的。“群雄竞逐而天下乱”,显然是指秦末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情状。“群雄竞逐”的“雄”,《文选》的有些本子作“凶”。倘原文如此,则当指汉初英布等人的反乱。但一则这些反乱乃是陆续发动的,并非同时并起,不应说“群凶竞逐”;再则那都是局部地区的反乱,并未蔓延到全国,不应说“天下乱”。故当以作“雄”为是。下句的“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则是说自己在这样的形势下夺得了帝位,因而能够衣锦荣归。所以,在这两句中,刘邦无异坦率承认:他之得以“威加海内”,首先有赖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但是,正如风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这种局面也不是刘邦所造成的,他只不过运道好,碰**这种局面而已。从这一点来说,他之得以登上帝位,实属偶然。尽管他的同时代人在这方面都具有跟他同样的幸运,而他之终于获得成功乃是靠了他的努力与才智;但对于刘邦这样出身于底屋的人来说,若不是碰上如此的时代,他的努力与才智又有多少用处呢?所以,无论怎么说,他之得以当**,首先是靠机运,其次才是自己的努力与才智。他以当进的人对之根本**为力的自然界的风云变化,来比喻把他推上**宝座的客观条件,至少是不自觉地显示了他的某种心理活动的吧!

  姑且不论刘邦把他的这种机运看作是上天的安排抑或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但那都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换言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但这一切到底有多大效果,还得看机运。作为**,要保住天下,必须有猛士为他守卫四方,但世上有没有这样的猛士?如果有,他能否找到他们并使之为自己服务?这就并非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了。所以,第三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他是希望做到这一点的‘但真的做得到吗?他自己却无从回答。可以说,他对于是否找得到捍卫四方的猛士,也即自己的天下是否守得住,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不安。也正因此,这首歌的前二句虽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假如说,作为失败者的项羽曾经悲慨于人定无法胜天,那么,在胜利者刘邦的这首歌中也响彻着类似的悲音,这就难怪他在配合着歌唱而舞蹈时,要“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汉书·高帝纪》)了。


易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扩展6)

——垓下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垓下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

  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注释

  垓(gā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

  兮:文言助词,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骓(zhuī):意为顶级宝马。

  虞:即虞姬。

  奈何:怎样;怎么办。

  奈若何:拿你怎么办。若,你。

  赏析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项羽概括了自己叱吒风云的业绩。项羽是将门之子,少年气盛,力能扛鼎,才气超群。他胸怀大志,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于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投入**的大潮,成了诸路**首领中的佼佼者。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与几倍于己的秦军进行浴血奋战,奇迹般地灭了秦军主力,被各路诸侯推举为“**军”。此后,项所向披靡,直至进军咸阳,自封为西楚霸王。但从这一句诗中也可以看出,项羽夸大了个人的力量,这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时不利兮骓不逝”,天时不利,连乌骓马也不肯前进了。项羽不是新时代的骄子,而是旧**的***。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之中,他虽然与汉军大战七十,小战半百,打了不少胜仗,但仍是匹夫之男,既不善于用人,更不会审时度势,他的失败根本不是什么天意,全是咎由自取。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项羽被汉军追及,撤至垓下,陷人汉军重围,以致众叛亲离,帐内只剩下他心爱的虞美人。他夜不能寐,与虞姬悄然相对,借酒浇愁。突然,四面传来阵阵楚歜,项羽愕然失色,惊呼“汉皆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项羽知道自己的**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无比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虞姬也很悲伤,眼含热泪,起而舞剑,边舞边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项王歌》)歌罢,自刎身亡,非常悲壮。

  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令人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

  创作背景

  项羽被困,误认为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全占领了,他慌张地从床上爬起来,饮酒消愁。看着即将永别的美人,看着心爱的骏马,忍不住唱出了这首慷慨悲凉的《垓下歌》。作诗之后,项羽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他是*军事思想“勇战派”**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秦二世**(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江段西)边自刎。项羽至今为止一直被评为*历史上最为勇猛的著名武将,称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垓下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垓下歌

  朝代:两汉

  作者:项羽

  原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可比。

  可是这时代对我不利,我的乌骓马再也跑不起来了。

  乌骓马不前进我能怎么办?

  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办呢?

  赏析: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项羽概括了自己叱吒风云的'业绩。项羽是将门之子,少年气盛,力能扛鼎,才气超群。他胸怀大志,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于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投入**的大潮,成了诸路**首领中妁佼佼者。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与几倍于己的秦军进行浴血奋战,奇迹般地灭了秦军主力,被各路诸侯推举为“**军”。此后,项所向披靡,直至进军咸阳,自封为西楚霸王。但从这一句诗中也可以看出,项羽夸大了个人的力量,这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时不利兮稚不逝”,天时不利,连乌骓马也不肯前进了。项羽不是新时代的骄子,而是旧**的***。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之中,他虽然与汉军大战七十,小战半百,打了不少胜仗,但仍是匹夫之男,既不善于用人,更不会审时度势,他的失败根本不是什么天意,全是咎由自取。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项羽被汉军追及,撤至垓下,陷人汉军重围,以致众叛亲离,帐内只剩下他心爱的虞美人。他夜不能寐,与虞姬悄然相对,借酒浇愁。突然,四面传来阵阵楚歜,项羽愕然失色,惊呼

  “汉皆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项羽明白自己到了穷途末日,绝望的痛苦**着他。王位、天下,得而复失,连自己心爱的女人和战马都保不住了。项羽关心他们的命运,不忍弃之而去。虞姬也很悲伤,眼含热泪,起而舞剑,边舞边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歌罢,自刎身亡,好不悲壮!

  读完《垓下歌》,掩卷回味,使人悟出无论是谁,无论他曾经怎样的不可一世,煊赫一时,如果他办事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抬的地步,到那时,即便有移山倒海之力,也不可避免地要走上失败的道路。


易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扩展7)

——垓下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

垓下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

  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注释

  垓(gā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南沱河北岸。

  兮:文言助词,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骓(zhuī):意为顶级宝马。

  虞:即虞姬。奈何:怎样;怎么办。

  奈若何:拿你怎么办。若,你。

  赏析: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项羽概括了自己叱吒风云的业绩。项羽是将门之子,少年气盛,力能扛鼎,才气超群。他胸怀大志,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于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投入**的大潮,成了诸路**首领中的佼佼者。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与几倍于己的秦军进行浴血奋战,奇迹般地灭了秦军主力,被各路诸侯推举为“**军”。此后,项所向披靡,直至进军咸阳,自封为西楚霸王。但从这一句诗中也可以看出,项羽夸大了个人的力量,这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时不利兮稚不逝”,天时不利,连乌骓马也不肯前进了。项羽不是新时代的骄子,而是旧**的***。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之中,他虽然与汉军大战七十,小战半百,打了不少胜仗,但仍是匹夫之男,既不善于用人,更不会审时度势,他的失败根本不是什么天意,全是咎由自取。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项羽被汉军追及,撤至垓下,陷人汉军重围,以致众叛亲离,帐内只剩下他心爱的虞美人。他夜不能寐,与虞姬悄然相对,借酒浇愁。突然,四面传来阵阵楚歜,项羽愕然失色,惊呼“汉皆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项羽知道自己的**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无比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虞姬也很悲伤,眼含热泪,起而舞剑,边舞边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项王歌》)歌罢,自刎身亡,非常悲壮。

  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令人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

垓下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垓下歌

  朝代:两汉

  作者: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翻译: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可比。可是这时代对我不利,我的乌骓马再也跑不起来了。乌骓马不前进我能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办呢?

  赏析:

  项羽是在秦末与叔父项梁一起举兵反秦的。由于其辉煌的战功、无双的勇力、杰出的才能,实际上成为反秦群雄的**,在**暴秦的**中起了主要的作用。

  秦亡以后,长达五年的时间内项羽与刘邦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战争。但由于坑杀20万秦国降卒,迸咸阳后又再烧杀抢掠,项羽早已失去民心,就只他分封诸侯的作法,就完全背离了黎民百姓渴望安定**的愿望。项羽终于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南沱河北岸)陷入刘邦的重重包围之中,损兵折将,粮草吃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在一个黑沉沉的夜里,项羽忽然听到从四面刘邦的军营中传来一阵阵楚国的.歌声,项羽大吃一惊,误认为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全占领了,他慌张地从床上爬起来,饮酒消愁。项羽身边有一个美人,名叫虞姬,十分宠爱,多年来一直跟随左右,与他形影不离;还有一匹毛色青白相间的骏马,项羽经常骑着它行军打仗。项羽看着即将永别的美人,看着心爱的骏马,忍不住唱出了这首慷慨悲凉的《垓下歌》。

  作诗之后,项羽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垓下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注释

  (1)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

  (2)奈何:怎么办

  (3)奈何:怎样;怎么办

  (4)若:你

  「翻译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但时局对我不利啊,乌骓马跑不起来了。

  乌骓马不前进啊,我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赏析

  《垓下歌》别名《力拔山兮》,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吟唱的一首绝名诗,是足以惊神泣鬼的一首壮歌。抒发了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刘邦的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种充士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垓下(亦称垓下之战),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

  《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千百年来,它曾经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其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

  《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诗歌的第一句,“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项羽概括了自己叱吒风云的业绩,就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在我国古代,“气”即源于人的先天禀赋,又能赖于后天的培养;人的品德、能力、风度等等均取决于“气”。所谓“气盖世”,是说他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

  项羽是将门之子,少年气盛,力能扛鼎,才气超群。他胸怀大志,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于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投入**的大潮,成了诸路**首领中妁佼佼者。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与几倍于己的秦军进行浴血奋战,奇迹般地灭了秦军主力,被各路诸侯推举为“**军”。此后,项所向披靡,直至进军咸阳,自封为西楚霸王。但从这一句诗中也可以看出,项羽夸大了个人的力量,这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诗的第二句“时不利兮骓不逝”,天时不利,连乌骓马也不肯前进了。项羽不是新时代的骄子,而是旧**的***。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之中,他虽然与汉军大战七十,小战半百,打了不少胜仗,但仍是匹夫之勇,既不善于用人,更不会审时度势,他的失败根本不是什么天意,全是咎由自取。

  诗的第三句“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项羽被汉军追及,撤至垓下,陷入汉军重围,以致众叛亲离,帐内只剩下他心爱的虞美人。他夜不能寐,与虞姬悄然相对,借酒浇愁。突然,四面传来阵阵楚歜,项羽愕然失色,惊呼“汉皆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项羽明白自己到了穷途末日,绝望的痛苦**着他。王位、天下,得而复失,连自己心爱的女人和战马都保不住了。项羽关心他们的命运,不忍弃之而去。虞姬也很悲伤,眼含热泪,起而舞剑,边舞边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自刎身亡,好不悲壮!

  读完《垓下歌》,掩卷回味,使人悟出无论是谁,无论他曾经怎样的不可一世,煊赫一时,如果他办事不遵循王者之道而失去民心,使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抬的地步,到那时,即便有移山倒海之力,也不可避免地要走上失败的道路,正如项羽在垓下之战中一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