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教案设计及反思 国学诵读教案设计(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国学经典选读》教案设计及反思 国学诵读教案设计篇一
1.《尚书正义》的作者是()
? ? ? ?
2.杨伯峻 孔颖达 孙星衍 朱熹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
? ? ? ?
3.经 史 子 集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 ? ? 《论语》 《周易》 《诗经》 《孟子》
4.战国后期以至秦汉,诸子学说开始融合,形成了()两大学派。
? ? ? ?
5.黄老和墨学 黄老和道家 儒学和墨学 黄老和儒学
唐宋至明中叶是中华文明形成的()。
? ? ? ? 萌芽期 形成期 成熟期 转型期
6.衡量一个学术研究是否有生命力要看下列几个因素:()
? ? ? ? 有无丰富的研究对象 有无系统的研究方法 有无开阔的研究前景 有无充足的研究人员
7.儒学的精神追求体现在()几个方面。
? ? ? ?
8.经世致用的精神 政治批判精神 现实主义精神 积极开放的精神
对人本身的尊重是孔子思想的着眼点。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实践,使()成为后代士人的基本气质。
? ? ? ?
9.关注现实 注重修养 参与社会 积极进取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的总结。
? ? ? ?
10.思想体系 文化观念 精神追求 学术方法
儒学的思想倾向体现在()几个方面。
? ? ? ?
11.法治思想 人本思想 王道思想 德治思想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和“伪尚书”。
? ? ? ? 《今文尚书》 《尚书正义》 《古文尚书》 《古文今古文注疏》
12.“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说法是孔子提出来的。
? ?
13.√ ×
孟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广开私学。私学的普及,促成了春秋时期士阶层的形成,促进了学术的全面发展。
? ?
14.√ ×
《周易》的六十四卦全部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阴爻被称为“九”,阳爻被称为“六”。
? ?
15.√ ×
“国学”这个词,最初指国立的学校。
? ?
16.√ ×
礼制规定的是礼仪活动中所使用的器物的形制和数量,包括礼器和礼数。
? ?
17.√ ×
礼义讨论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对礼仪和礼制调整的尺度。
? ? √ ×
18.《诗经》的“三体”指的是风、雅、颂三种体式。
? ?
19.√ ×
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家属古文经学,毛诗属今文经学。
? ?
20.√ ×
明中叶以后是中华文明形成的转型期。
? ?
21.√ ×
《诗经》的颂是祭祀用的乐舞,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 ? √ ×
魏晋南北朝儒经转型期的标志是什么?
答:魏晋是经学的转型期。这一转型期的标志有两个: 一是今古文经学的融合。二是经学玄理化。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是通过给人物立传记的方式来记叙历史的。
? ? ? ?
2.政书
纪事本末体史书 纪传体史书 编年体史书
《宋书》最有价值的是()这一部分。
? ? ? ?
3.本纪 志 表 列传
()也被称为《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本是一部先秦编年体古书,但到战国以后就不见流传。
? ? ? ? 《竹书纪年》 《春秋》 《国语》 《左传》
4.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的注文。
? ? ? ?
5.陈寿 欧阳修 裴松之 宋祁
《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采用的表达手法是()。
? ? ? ?
6.赋 比 兴 夸张
被称为“太史公书”的史书是()。
? ? ? ?
7.《史记》 《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历代的“起居注”及“实录”是按年叙述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在体例上属于()。
? ? ? ?
8.编年体史书 纪传体史书 政书
纪事本末体史书
被合称为“三通”的三部史书是()。
? ? ? ?
9.《史通》《通典》《通志》 《通志》《通典》《资治通鉴》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通典》《通志》《通鉴纪事本末》
()是我国最早的断代政书。
? ? ? ?
10.《唐六典》 《会要》 《续会要》 《唐会要》
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体式始创于袁枢的()。
? ? ? ? 《资治通鉴》 《通鉴纪事本末》 《宋史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1.史书研读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等。
? ? ? ?
12.明大势 知得失 审源流 阐幽微
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属于史评史论类的有()。
? ? ? ?
13.《过秦论》 《汉书》 《读通鉴论》 《六朝通鉴博议》
《孝经》主要阐述孝道观念,其中讲述了天子、()这几种不同等级的孝道是如何体现的。
? ? ? ?
14.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下列典籍属于“二十五”史的有()。
? ? ? ?
15.《三国志》 《汉书》 《新唐书》 《春秋》
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 ? ? ?
16.《后汉书》 《晋书》 《南齐书》 《梁书》
《尔雅》具有下列鲜明特点:()。
? 以标准语解释方言
? ? ? 用当代的语言解释古语 用常用字解释生僻字 用简化字解释繁体字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7.感兴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中国诗歌乃至世界诗歌所能生发的心理基础。
? ?
18.√ ×
《春秋》在“十三经”里不是独立成书的,而是以“春秋三传”的形式出现。
? ?
19.√ ×
《周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派六宗。两派分别是指象数派和考据派。
? ?
20.√ ×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开篇提出“六经皆史”的观点,并深入地讨论了经学与史学的关系。
? ?
21.√ ×
《后汉纪》是编年体的西汉史。
? ?
22.√ ×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
? ?
23.√ ×
史评史论类著述不是以历史叙述为主,而是以历史评论为主的史书体例。
? ?
24.√ ×
东汉经学大师班固为“三礼”作注,广泛地吸取了古文经和今文经的成果,使“三礼”并称,成为礼学著作的基础。
? ? √ ×
25.班固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 ?
26.√ ×
“春秋三传”大都成书于战国后期,而《毂梁传》成书最晚,到汉宣帝时才整理完成。
? ? √ ×
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存天理,灭人欲”是著名哲学家()提出的观点。
? ? ? ?
2.周敦颐 朱熹 王阳明 程灏
哲学家()宣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把天人合一说法发挥到了极致。
? 张载
? ? ?
3.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记载了纵横家所崇尚的权谋策略和言谈辩论技巧,可以看做是纵横家理论的阐述和概括。
? ? ? ?
4.《始终》 《大圣》 《鬼谷子》 《淮南子》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为代表的。
? ? ? ?
5.惠施 公孙龙 庄子 老子
墨家以兼爱、非攻为其()。
? ? 行政学说 政治学说
? ? 经济学说 逻辑体系
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6.《白虎通》的哲学意识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 ? ? ?
7.用五行论政治 用天命论成败 用三统论历史 以因势利导释无为说
先秦子学三晋派注重质实而简易的学术,其代表人物是()。
? ? ? ?
8.老子 商鞅 慎到 韩非
先秦子学燕齐派的代表人物是()等。
? ? 孟子 荀子
? ?
9.邹衍 淳于髡
元康玄学的代表人物是()。
? ? ? ?
10.郭象 王弼 向秀 阮籍
()对天人关系的讨论,基本上可看做中国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总结。
? ? ? ?
11.韩愈 李翱 刘禹锡 柳宗元
墨家以()为其宗教思想。
? ? ? 天志 明鬼 尚贤
? 非命
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2.先秦时期,讨论名实仅是名家的专利。
? ?
13.√ ×
玄学的学术基础是对《论语》和《墨子》等经典的解释。
? ?
14.√ ×
庄子的修养立足于两个基点,一是心斋,二是坐忘。
? ?
15.√ ×
荆楚派主要分布于今湖南、湖北、河南南部一带,以尚道、守雌、虚无为旨,荀子和庄子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
? √
?
16.×
正始玄学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 ?
17.√ ×
朱熹和陆九渊同为南宋重要的哲学家,但二人的逻辑不同,陆九渊认为心即理,被称为理学;朱熹认为性即理,被称为心学。
? ?
18.√ ×
清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学术的传入,子学有所变化,开始逐渐向现代转型,显示出注重实学的倾向。
? ?
19.√ ×
“白马非马”是先秦名家合同异派的标志性观点。
? ?
20.√ ×
邹鲁派主要分布于今山东半岛一带,主要讲仁、义、礼、教化等,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
? ?
21.√ ×
王阳明将陆九渊心学理论进行完善和总结,并仿照朱熹的“求理于物”,提出了“求理于心”的观点。
? ?
22.√ ×
由子学看中西哲学的方法差异是什么?
答:
视角决定内容,内容决定方法,中西哲学之间的方法差异也是非常鲜明的。一是求道理与求知识的不同。西方哲学注重追求对知识性的掌握,而中国哲学追求的是道理,即侧重探讨天地运行和社会运行中所蕴涵的伦理和道德。西方哲学求知识是注重研究客观规律,而不甚关注这些规律的文化意蕴和伦理意义,在思考的时候强调细部分析;而中国哲学追求的是整体的观照。
二是主体化和对象化的不同。中国哲学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常常是将对象主体化。西方哲学常常采用对象化的方法,把要分析的事物作为客体,即把它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加以思考。三是重整体和重个体的不同。中国哲学或者中国学术对万物进行讨论的时候是从整体着眼的。重视整体的圆融观照,更关注物与人、天与人、人与人交际的领域,并将各种关系作为讨论的焦点。
四是重变异和重概括的不同。西方学术强调使用计量的方法来分析,而后通过归纳或演绎将各种现象概括出来,并通过形而上来概括描述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这种概括更多是看到了事物的不变性。而中国哲学看来,天下万物都在变化,变化的事物是无法概括的。中国哲学不追求对一个事物进行准确的概括,而侧重用通变的观点来审视事物的演进。
04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所说的“诗言志”,是说诗歌要表达自己的志。
? ? ? ?
2.《尚书?尧典》 《文赋》 《诗经》 《楚辞》
在声律上,()诗歌日趋重视平仄的搭配,并初步出现了暗合后世格律诗的律诗。
? ? ? ?
3.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唐代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的著名诗句。
? ? ? ?
4.阮籍 王粲 谢灵运 谢脁
南方祭歌以()为代表,这种祭歌打开了中国歌诗的想象大门。
? ? ? ?
5.《风》 《雅》 《颂》 《楚辞》
()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魏晋南北朝文论的集大成著作。
? ? ? ?
6.《诗品》 《照明文选》 《文心雕龙》 《玉台新咏》
教材《国学通论》说的元曲主要是()。
? ? ? ?
7.元散曲 元杂剧 元小令 元套数
()叙述了屈原自己一生的理想、抱负、遭遇,并思考自己的出路。
? 《天问》
? ? ?
8.《离骚》 《国殇》 《招魂》
汉代辞赋继承了()讲究辞藻、注重修辞的特点,使文辞无以复加。
? ? ? ?
9.《诗经》 《左传》 《战国策》 楚辞
()和感兴是中国诗歌构建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手法。
? ? ? ?
10.赋 比 象征 联想
()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形式得到了文学意义上的确认。
? ? 三言诗 四言诗
? ? 五言诗 七言诗
04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1.《四库全书》的集部综合了各个时期的分类方法,把集部分为楚辞、(? 别集 ? 总集 ? 诗文评 ? 词曲
12.别集按照内容可分为()。
? 全集 ? 体裁集 ? 选集 ? 分期别集
13.唐诗的风采和神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阔大的意境 ? 少年精神)几大类。
? ?
14.刚健气息 优美情调
中国文学的特质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 ? ? ?
15.诗歌重抒情而轻叙事 小说重情节而轻人物 戏曲重写意而轻情节 文论重参悟而轻分析
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诗文评”序,可将诗文评类著作大致分为()。
? ? ? ?
16.理论专著类 传中夹评类 文中批点类 评兼考校类
中国戏剧的写意性表现在:()。
? ? ? 程式化 抒情性 虚拟性
? 综合性
04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7.传中夹评类著作,是选取作家作品,并对作者生平、作品得失进行概括。
? ?
18.√ ×
诗文评主要是关于诗歌和文章的评论性著作,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学理论著作。
? ?
19.√ ×
词具有结构曲折的特质,指的是词作者习惯翻来覆去地把内心的感受写出来,把感情抒发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 ?
20.√ ×
文人诗的真正形成,形式上的解放还只是开始,而内容和技法的成熟,才标志着文人诗的完全成熟。
? √
?
21.×
西方话剧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中国戏曲也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但中国的戏曲要比单纯的话剧、歌剧更具有综合性。
? ?
22.√ ×
词和曲有很大区别,在风格上,词风尚高,曲风通俗;在手法上,词笔尚曲,曲笔直露。在笔法上,词法朴拙,曲法工巧;在技法上,词重比兴,曲重铺陈;在意境上,词境绰约,曲境直率。
? ?
23.√ ×
别集按照编定者可以划分为自编、他编、辑集、选集。
? ?
24.√ ×
情景理的融合,形成了中国诗歌一种特有的美感。
? ? √ ×
25.评定考校类著作是将评定、考证、校对三者结合起来。
? ?
26.√ ×
总集是作家的作品集。
? ? √ ×
《国学经典选读》教案设计及反思 国学诵读教案设计篇二
第1课时 卫灵公第十五
(一)第 1节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卫灵公第十五15.1-15.15。
教学目标:1.会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节
奏和韵味。
2.会说:理解课文,说一说从中受到的启迪和教育。3.会背:熟读成诵,积累内化名言佳句。4.会用:能结合具体的语境恰当地学以致用。教学重点:读文、背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孔子在卫国住的时间最长,一度想在卫国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卫灵公是一个无道之君,贪恋女色,无心政事,孔子最终还是离开了卫国。本篇以卫灵公为主角,主要是讲现实生活中,如何通过与人相处,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悟道里仁,从而做到穷通不移。
二、新课。
1.粗知大意。
第1-5章,讲孔子所通达的是道,不是世间人所追求的知识和富贵。卫灵公问陈而不对,孔子在陈绝粮,表面看似乎孔子的学问没有通达,也为世人所不容。接着孔子说其道一以贯之,那么他通的是什么?是德!是清净无为之道体,其至关重要却鲜有人识。
第6-10章,讲与人相处只有自己能“仁”,才能通达。言忠信、行笃敬,能行天下,这也是孔子与人相处的学问。史鱼、蘧伯玉之直,都是可取的。象蘧伯玉那样有智慧的人,既能不失人,又能不失言。象史鱼那样的勇者,可杀身以成仁。对我们来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行天下的根本还是自己先成就仁。欲得仁就要亲近贤者、仁者,这就是“以友辅仁”的意思。第11-15章,讲与人相处中如何择善从德,而获得长远利益,即立德的重要性。借颜渊问政来表达个人修养与治理国家的关系,守礼乐、勤劳简朴以及放郑声、远小人便是修德。凡事立足长远,才能没有近忧。好色、知贤而不与立,就是道德不修、缺乏长远考量的行为。相反,修德于人生有大利益,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与人相处时就能远离怨恨。所以立德的利益远、利益大。2.指导诵读。
a.录音领读,正音示范
打开书第11页,请同学们先跟着录音来读,注意听清每一个字的读音以及句中的停顿。(播放录音)
b.小组练读,读通读顺
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练读,比一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合作要求:自由练读——组长领读——自愿领读——三人对读——小组齐读(小组自由练习读)
效果检测:
(1)读句子:(读得真认真,现在老师考考你们,看能不能把课文中比较难读的句子读正确。)
(2)读课文:(难读的句子读好了,读课文肯定就没有困难了,哪个小组来读给大家听?)
指名小组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和读。)
齐读课文:(下面我们齐读课文。读后评价:字正腔圆,自然流畅。)c.变式朗读,激发兴趣
如果老师给课文变个模样,你们还有能力读好吗?古人写文章是竖着排列,而且没有标点符号,要靠读书人自己的理解来断句,难度很大哦!(出示没有标点课文)先自己练一练。
效果检测:指名三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轻声和读。(看来用古人的方式读书对你们来说也没有困难)
d.配乐朗读,读出韵味
如果配上音乐,我们就更能读出文言文的感觉和韵味。老师范读、练读、指名读。(有节奏有韵味,读古文就是这种味道)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2课时 卫灵公第十五
(一)第 2节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卫灵公第十五15.16-15.30。
教学目标:1.会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节
奏和韵味。
2.熟读成诵,积累内化名言佳句。3.能结合具体的语境恰当地学以致用。教学重点:读文、背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出大意。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二、新课。
1.粗知大意。
第16-20章,讲与人相处时应以礼义为准绳,播种善良德行。那些遇事不问“如之何”、不理智思考的人,以及群居终日而言不及义、好耍小聪明的人,真是难办。相反,君子懂得以义为本,礼以行之,谦虚表达,诚信推进。君子所担心的是自己没有德能,死后没有好名声,对其他的名利方面就不必过分看重了。
第21-24章,讲与人相处时怎样克己复礼以成仁。君子求诸己是“克己”,内求仁义。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是“复礼”。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是在待人处事中“天下归仁”。一个字概括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礼”的纲目。第25-30章,讲“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的实事求是的心态,侧重在“忠”。对人赞或毁,都要有所考核才行。好比修史阕文留白,有马借人乘驯一样实事求是。与人相处中注意小的细节,避免巧言乱德。对众人所好、恶要有所考察。在学道时,要落实于言行,而不是装个修道的样子,对自己的过错则认真改正。
2.指导读文。a.重点指导读准字音。b.听录音,正音示范。c.小组练读。
《国学经典选读》教案设计及反思 国学诵读教案设计篇三
国学经典选读试题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氓》:“送于涉淇,至于顿丘。”淇,指淇水,在今(a)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山东省 2.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b)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3.《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c)
a.《伐檀》 b.《七月》 c.《硕鼠》 d.《君子于役》 4.主张“兼爱”、“非攻”的先秦诸子是(b)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荀子 5.成语“退避三舍”出自(b)
a.《曹刿论战》 b.《晋楚城濮之战》 c.《烛之武退秦师》 d.《冯谖客孟尝君》
6.《楚辞章句》的作者是()
a.洪兴祖 b.刘向 c.刘安 d.王逸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
a、孔融 b、曹植 c、曹丕 d、王粲 8.《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
a.《乐府诗集》 b.《玉台新咏》
c.《文选》 d.《古诗源》
9.秦罗敷是汉乐府()一诗中的主人公。
a.《有所思》
b.《行行重行行》 c.《十五从军征》 d.《陌上桑》
10.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
a.《短歌行》 b.《蒿里行》 c.《观沧海》 d.《龟虽寿》
11.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a)
a.《咏荆坷》 b.《饮酒》 c.《归园田居》 d.《桃花源记》 12.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唯一作对偶名的一联是(b)a.循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b.衾枕昧节候,褰开斩窥临 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篱 d.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13.“初唐四杰”是指()。
a.沈全期、宋之问、王勃、杨炯
b.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c.王勃、杨炯、杜牧、李商隐
d.王维、孟浩然、卢照邻、骆宾王
14.被后世誉为 “ 孤篇横绝 ” 的七言歌行是()。
a.骆宾王的《帝京篇》 b.陈子昂的《感遇》 c.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d.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1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
a江水的流动过程
b月亮的升落过程
c花林的空间变换
d白云的飘浮显隐 16.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a、《卖炭翁》 b、《琵琶行》 c、《长恨歌》 d、《钱塘湖春行》
17.初唐时期力反齐梁诗风,标举“风雅寄兴”和“汉魏风骨”,在复古旗帜下进行诗歌内容革新的著名诗人是(d)
a王勃
b卢照邻
c沈期
d陈子昂 19.孟浩然《过故人庄》是一首著名的(c)a山水诗 b边塞诗 c田园诗 d哲理诗
20.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所用典出自(b)a.《诗经》 b.《楚辞》 c.《论语》 d.《庄子》 21.《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指(c)a.华山 b.嵩山 c.泰山 d.恒山
2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出自()。
a.《李凭箜篌引》 b.《金铜仙人辞汉歌》
c.《长恨歌》 d.《雁门太守行》
23.标志着古代文言小说走向成熟的是()。
a.志怪小说 b.志人小说 c.唐代传奇 d.章回小说
24.柳永《望海潮》词写的是钱塘的景象,这“钱塘”就是现在的()。
a.南京 b.杭州 c.上海 d.合肥 25.据考证,“三国周郎赤壁”应该是()。
a.黄州赤壁 b.武昌赤壁 c.蒲圻赤壁 d.九江赤壁
26.下列作品中,开宋代豪放词先声的是(d)a.《桂枝香》(登临送目)b.《踏莎行》(候馆梅残)c.《雨霖铃》(寒蝉凄切)d.《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27.《前赤壁赋》:“壬戌人秋,七月既望。?”既望“是指阴历(b)a.十五 b.十六 c.十七 d.十八
28.”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是指(d)a.孙权 b.刘备 c.周瑜 d.刘裕 29.孙富这个人物出自小说(c)
a.《柳毅传》 b.《错斩崔宁》 c.《社十娘怒沉百宝箱》 d.《席方平》 30.元杂剧作家中被王国维推为“元人
4.《荀子》的基本思想有()4.(bf)
a.自然无为 b.礼法兼用 c.相对主义 d.兼爱非攻 e.性善论 f.性恶论 5.《楚辞》中屈原的作品有()5. abdf)
a.《离骚》 b.《九辩》 c.《天问》 d.《九歌》 e.《九叹》 f.《九章》 6.汉初政论文的代表作家有()6.(bc)
a.李斯 b.贾谊 c.晁错 d.刘安 e.桓宽 f.刘向 7.汉代咏物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有()7.(de)a.《七发》b.《子虚赋》c.《上林赋》d.《归田赋》e.《刺世嫉邪赋》 8.《汉书》与《史记》的主要区别有()8.(abde)
a.儒家思想 b.断代记史 c.纪传体例 d.废去世家 e.改书为志 f.收录著述 9.汉乐府民歌以战争为题材的代表作品有()
a.《战城南》b.《平陵东》c.《东门行》 d.《妇病行》e.《十五从军征》 10.《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有()10.(bcdef)
a.叙事性强 b.抒情性强 c.用典自然 d.寓情于物 e.寓情于景 f.五言句式
11.南朝民歌《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有(bcd)。
a.比喻 b.对偶 c.谐音 d.顶针 e.夸张 12.下列作家中,属于盛唐边塞诗派的有()。
a.王维 b.高适 c.岑参 d.孟浩然 e.陈子昂 13.下列作家中,积极参加唐代新乐府运动的有(ac)。
a.白居易 b.李贺 c.元稹 d.李商隐 e.杜牧
14.辛弃疾的下列词作中,抒发了壮志难酬的忧愤的有(ab)。
a.《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b.《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d.《清平乐》(村居)
15.下列词作中,属于豪放词的有(ad)。
a.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b.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c.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d.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e.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6.下列诗篇中同属于“魏风”的是(bc)
a.《七月》 b.《伐檀》 c.《硕鼠》 d.《蒹葭》 e.《君子于役》 17.下列作品中以今江苏南京市为背景的有(cde)a.《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b.《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c.《乌衣巷》 d.《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e.《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18.下列作品中属于柳宗元《永州八记》的有(acd)a.《钴鉧潭西小丘记》 b.《游褒禅山记》 c.《小石谭记》 d.《始得西山宴游记》 e.《墨池记》 19.下列作家属于桐城派的有(abd)a.方苞 b.刘大櫆 c.归有光 d.姚鼐 e.袁枚
三、理解简析题
1.《诗经》民歌作品有哪些主要艺术成就? 答案要点:
①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用朴素的笔调和朴实的语言书写现实的生活,抒发真实的情感; ②创造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或直言其事、直抒其情,或以彼物比此物,或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成为中国后世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
③配合音乐的反复演奏,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回肠荡气,深化情感; ④诗句以四言为主,辅以少量的杂言诗,都具有强烈的节奏感。2.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答案要点:
(1)名词和动词的丰富多彩和具象化。(2)擅长运用重言或双声叠韵词来摹声摹形,大大增强了表现力,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3)二节拍的节奏韵律和语言的音乐美,《诗经》的主体是二节拍的四盲诗,带有很强的节奏感;而《诗经》的押韵也为后世诗歌的韵律形式奠定了基础。(4)重章复沓的章法和中心词语的多种形式的锤炼。重章复沓是短章民歌常用的形式,这种形式使《诗经》中形成了一些套语;也影响了《诗经》的遣词造句。3.《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的人物各具何种性格? 答案要点:
①孔子:治国以礼,评人以礼;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偶然也有消极情绪;
②子路:坦率直爽,快言快语,敢于大言,不够知礼; ③冉有:谦虚谨慎,谨小慎微,擅长理财,不善礼乐; ④公西华:谦虚好学,少年老成,熟知礼仪; ⑤曾晳:超然物外,不图功名,喜好自由,爱好音乐。4.《庄子·逍遥游》有何主要艺术特色? 答案要点:
①用寓言说哲理,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消极出世,具有消极浪漫主义特色;(4分)②寓言想象奇特,不受生活真实的束缚,赋予万物以思辨功能和个性特点;(4分)③奇特的想象与极度的夸张相结合,使寓言形象的大小寿夭等超越极限;(4分)④排比博喻层出不穷,变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常含有辛辣的讽刺;(3分)5.说明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个部分的思想内容。答案要点:
①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壮志难酬的感慨,忧国忧民的情怀(5分)②一路所见所思,统治者的荒淫生活,贫富悬殊,担心国事(5分)③到家情景,家庭遭遇悲剧,想到人民苦难,忧思万状(5分)1.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了亲人们哪些细节?分别表现了她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1.答案要点:
①母亲以拐叩扉,极其关心爱护子女(5分)②祖母送芴,对后辈充满期望(5分)③妻子常来轩中,夫妻恩爱(5分)6.《左传·晋楚城濮之战》的战争描写有何特色? 答案要点:
①重点写战前的外交活动,其次是战后的会盟和补写楚军失败的原因等;(4分)②战场上的战斗经过写得比较简略,但层次清晰,并不粗疏;(4分)③晋国不战则不能定霸,好战则不能取威,尽力促成战争,表面避免战争,(4分)形成欲战又和,将和又战,战和之间,久经不绝,文章写得有张有弛; ④注重揭示晋国内部的步调一致和楚国内部的矛盾重重,点明胜败原因。(3分)
7.简析“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中的项羽形象。
答:通过垓下之围、乌江自刎的描写,表现了项羽的性格特征:
(1)儿女情长 英雄气短(率真多情)
(2)沉猛善战 刚强英勇(冲锋陷阵 所向披靡)
(3)重情知耻 无颜回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而见之 缺乏策略)
(4)执迷不悟 迷信天命(天之亡我 我渡何为)8.分析杜甫七律《登高》情景交融的特点。1.答案要点:
诗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既具有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季节特征,同时也饱含着诗人特殊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诗人特定的心情。(5分)啼猿作为一种动物,本身并不具有人的感情,但在“艰难苦恨”中的诗人听来,猿啼声却充满着一种凄哀的情调。同样,那滚滚的长江,萧萧的落木,盘旋的飞鸟,冷清的小渚,也无一不起着渲染环境气氛、烘托诗人情绪的作用。(5分)“自然更使得诗人触景生情、引起相应的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了。而这种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又反过来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所以诗中的景物已不同于自然的景物,它是诗人主观化了的客观景物。(5分)
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句出自什么时代,是哪位作者的哪一篇作品,并结合创作背景写出你对这些句子字面表义与内在涵义的理解。答案要点:
①本诗句出自建安诗人曹操的《短歌行》。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5分)
②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5分)
③最后四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作者希望天下贤才归心于己,与之共建大业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形容招纳贤才,多多益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两句,曹操所自己要以周公“一饭三吐哺”的精神虚心对待贤
才,塑造自己礼贤下士的明主的形象,就会得到天下人得衷心拥戴,天下归心。(5分)
四、论述题
1.《左传》的文学特色 要点:
长于叙事,故事具有完整性。编年叙事,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分布在若干年,前因后果,犹能严密照应,表明材料使用有严谨的组织安排;运用多种多样的叙事方法,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追叙等,将某些长故事相对集中;善于描写战争,每次战争描写的侧重点不同,全书描写大小凡四百多次战争,都各具特色,绝少雷同。行人辞令之美;温文尔雅,委婉含蓄,贵曲忌直,柔中有刚,往往耐人寻味,并在叙事中刻画出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 要求:以基本要点为论点,列举作品实例,展开分析论述。注重说理的逻辑联系。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
2.试分析《长恨歌》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参考答案:《长恨歌》一诗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一方面通过事件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感情,另一方面通过描写人物心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成功地塑造出丰满感人的艺术形象。对于李隆基,突出了他早先的沉迷逸乐和晚来对杨玉环的苦苦相思;对于杨玉环,则侧重描绘她的美丽身姿和身登仙境后依然忠贞不渝。诗篇对男女主人公的刻画主要依靠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呈现,时变、事变、景变、情亦变,“渔阳鼙鼓”使二人的情感,由最初的“重色”转变为缠绵而凄凉的相思。随着外界情况的变化,人物的情感逐步深入,表现细腻而真实,写出特定身份的人物的情感和个性。另外作者的笔触深入人物内心,充分发挥艺术想象,从精致地刻画心理活动来丰富人物形象,即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等句非常细腻地抒写了李隆基的相思之情,而“揽衣推枕起徘徊”、“花冠不整下堂来”亦细致地刻画杨玉环的心理感受。二人的形象在精细的刻画中,真实丰满,生动感人。
3.试析《项脊轩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思想内容: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
风,发扬了唐宋古文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在文学上,以散文创作为主,与拟古主义者对抗,力矫前后七子“文必秦汉”之论,并且取得较高的成就,使当时的文风有所转变,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项脊轩志》可为代表 , 作者睹物思人,追忆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庭琐事,委婉而又深挚地抒发了失去亲人后的痛楚,表明不争名利但又未失显达之念的情怀。艺术特色:
这篇文章鲜明地体现了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如下:
(1)形散而神聚的艺术结构。文章既无奇特的内容,也无曲折的情节,而都是一般的日常生活。看似信手拈来,散漫无章,其实,作者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是巧妙的地以项脊轩的变迁为线索来展开的。项脊轩是作者回首往事、触发感情的媒介,用它将一系列细小的生活碎片串在一起,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可谓形散而神不散。
(2)注重人物活动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虽寥寥数语,给人的印象却十分深刻。如写对母亲的怀念,借老妪之口,引述母亲的话:“儿寒乎?欲食乎?”语极平常,却描绘出母亲温柔、凝视的神情。再如母亲问话时“以指扣门扉”的动作描写,其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读之倍加真切动人。写对妻子的回忆,用“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的细节,揭示出夫妻感情的深笃,等等。
(3)在写景、叙事、议论时,饱含浓厚的感情。作者选取感受最深的生活细节,在生动具体的描绘中倾注自己的深情,“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王锡爵《归公墓志铭》)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也是归有光散文的基本特色。特别是最后写了一颗枇杷树,以树的“亭亭如盖”寄托对亡妻的思念,抒发了人亡物在,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耐人思索,余味无穷。
另外,文章的语言清新凝炼而又通俗自然,“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有很多地方运用叠字,如“庭界寂寂”、“珊珊可爱”、“呱呱而泣”、“默默在此”、“亭亭如盖”等等,对渲染气氛,增强文章的情韵,起了一定的作用。
《国学经典选读》教案设计及反思 国学诵读教案设计篇四
国学教案设计
郑小
方云
教学内容:《声律启蒙》上卷“齐”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声律启蒙》上卷“齐”篇,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3、学习诗词技巧,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熏陶,感受国学瑰宝之魅力。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其中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感受天地之道、人文之胜、生灵之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复习导入 ⑴出示卡片
铢对(),只对(),华岳对()
——(?韵)岩对(),涧对(),远岸对()
——(?韵)窗前(),帘外()
——(?韵)⑵师:先完成对对子,并说说各属于《声律启蒙》中的哪一韵? ⑶小结:第二句韵文属于《声律启蒙》中的齐韵,今天我们又来学习
“齐”篇对韵歌,请大家看
2、出示韵文(听录音)
二、品读对韵
1、读准字音
自己轻声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再同桌互读。
2、品读对韵
⑴找一找:韵文里藏着的对子可真不少,你能找出来吗? ⑵生汇报(说说是几言对?韵脚是什么?)⑶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师:简单的对子要读得干脆利落,多字对读起来既要流畅,又要让大家听出清晰的节奏,这样会更好听,不信,你们试试看?(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轮读)
师:刚才读了多遍对韵歌,想不想再读读文中的对韵古诗,看谁最优秀?(指名读)
师:通过朗读对韵歌、诗,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压韵了,语言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如唱歌般。⑷朗朗诵读
小结:《声律启蒙》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此外,书中还融入了大量的神话和历史故事,许多常见的典故和俗语。
三、入文赏析
1、自主学习
⑴你想知道韵文的意思吗?(在小组长的组织下结合注释学习)⑵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吗?(小组内交流交流)
2、质疑解惑
⑴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教师相机点拨。⑵教师补充文中的典故
3、美文欣赏
天地之道
如:星拱月,月流西,汉露对汤霓
生灵之美
如:芍药丛中蝴蝶舞,海棠枝上子规啼
人文之胜
如:叔侄去官闻广受,弟兄让国有夷齐
四、大显身手小舞台
(温馨提示:嘴角翘起来,表情美起来,手儿拍起来)
1、比一比
①看谁读得最熟练(选择自己喜欢的韵文小节读)②看谁记得多又多(师生对读,小组对读)③看谁聪明顶呱呱(学生试对对子)
2、谈一谈
学习了《声律启蒙》“齐“篇,你有什么体会、收获吗?
五、拓展延伸 我想做:
1、与父母学对对子。
2、把今天所学的典故说给家人听。
3、背诵“齐“篇韵文。
《国学经典选读》教案设计及反思 国学诵读教案设计篇五
《弟子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
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感受孝心的魅力。2.联系实际,抒发孝心。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弟子规》知识抢答赛。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弟子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关于《弟子规》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赛。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2.《弟子规》分为几个部分? 3.《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4.《弟子规》的意思是什么?
二、热情诵读,齐诵《弟子规》——入则孝。1.读书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吗?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2.齐诵《入则孝》部分。3.小组比赛读。
三、进入主题,讲解“亲有疾——不离床”部分。讨论:
1.怎样做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生病的时候你最希望身边的人怎么照顾你?
3.父母生病的时候会怎样想,他们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怎样做呢? 4.古时候,孝顺的儿女是这样做的(出示ppt: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生说,教师补充)
5.感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药先尝,不离床)父母心中会怎样想呢?
四、情景体验,感悟孝道。
古时候子为父母尝药,是为了为父母试探药的温度。可是现在我们不能为父母尝药,因为乱吃药是危险的。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到讲台上表演。(一个扮演生病的母亲,一个扮演儿子)请大家给出建议和意见。给予鼓励。五、积极讨论,解决问题。
1.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2.讲述故事:“小明想跟妈妈学家务,可是妈妈说只要专心学习就好了。小明要怎样做?” 同学发言。
3.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们觉得说服妈妈要注意哪几点?(礼貌,有道理,恭敬)
4.如果妈妈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该怎么办?(找机会再和妈妈讲)
六、情景表演,小组活动。
如果遇到下列问题的时候,你会解决吗?
讲述:小明的爸爸随手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小明该怎么劝说呢?小组活动,然后展示。七、总结升华,神情寄语。
孝心是最美的品质,孝顺的孩子是最可爱的孩子。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齐诵《入则孝》部分,结束本课。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滕晓荣
一、活动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活动: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活动课时:三课时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五、活动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高思辨能力。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改创诗文,培养创作爱好。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改创诗文。学生把对经典诗文的喜爱倾注在各种活动之中,表达于他们精心设计的手抄报以及精心撰写的读后感上。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校园内到处可以听到朗朗的诵读声
六、活动总结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引导师生养成了爱经典诵诗文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诵读的兴趣,增加了小学生对中华经典诗文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开启学生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我还要把这项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力争取得更好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