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长对老师的话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一年级家长对老师的话,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能做大家孩子的老师,我们感到荣幸。为了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在此与各位家长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与家长们沟通。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在教学环境、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作息习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为让孩子开学后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进入学习状态,家长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学前准备

你的爱似那园中的花蕾,素艳相宜,暗香微度,愿花常开不败


一、心理准备
从幼儿园生活到小学学习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大的转折,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比如,与孩子聊天时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学校的事情,要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成长的自豪,从而增强自信心,内心产生羡慕小学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你再不听话,让学校的老师管你。”“学校的老师可厉害了。”家长这种恐吓的话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心理压力

喜到门前,清风明月;福临宅地,积玉堆金。

。切忌以学习十分辛苦、小学的学习生活非常紧张来影响孩子,使其对入学产生恐惧。
家长抽出时间带孩子到小学去看一看,让孩子熟悉一下学校的校园环境。如果孩子自己上学,家长可以让孩子熟悉去学校的路,帮助孩子记住一些比较明显的标志,再告诉孩子一些交通规则。切忌在路上边走边玩,如玩球、追逐等等。还可以让孩子单独走几次,暗地里进行观察,看看到孩子是否真的知道。
父母可与孩子坐下来开个“家庭座谈会”,认真地与孩子做一次交谈。告诉孩子从上学起,就要努力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告诉孩子养成以下的学习习惯;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再玩;按时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学会预习明天将要教的内容;做作业前先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做作业时仔细读题目;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一遍;作业做错后及时订正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您的孩子不需要您抱着他走,需要的是您的扶持和鼓舞,别说忙!别做后悔的事!每天找一点时间,蹲下来听听他的声音,搂搂他、抱抱他。别让他对新环境恐慌,别让他对新学习课程排拒,陪伴他勇敢的、快乐的走过新阶段的学校生活,为人生马拉松的学习生涯奠下良好基矗
二、健康准备
很多父母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孩子不发烧、不生病就是身体健康。其实,暂时的没有病并不一定代表孩子一切正常,许多病都有缓慢起病过程,如铁缺乏到一定程度方可引起贫血,但对儿童危害在铁缺乏早期即已存在,儿童多动症在孩子未进入小学前往往被忽视。
家长在给孩子报名后,首先要带孩子到医院儿童保健机构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儿童体格发育、视(听)力、注意力状况等,对在学校面试困难的儿童必要时进行智力测验,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影响儿童学习的潜在因素,如贫血、微量元素缺乏、铅中毒等可导致儿童体质差、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的孩子应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等问题。如果发现孩子视力有问题,及时和班主任沟通,以便班主任在分排座位时,给予孩子适当的照顾。如果孩子的听力有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听课效果,而听课是学习最关键的环节。
三、能力准备
1.集中注意力的培养
小学老师的语速普遍要比幼儿园的老师快,内容的教授次数也较少,不会一遍遍的重复,因此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关注老师的要求;小学新生的座位有前后的顺序,不再像幼儿园里围成半圆坐,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另外,小学每节课时间为40分钟,较幼儿园延长,因此,对孩子的注意力要求高。所以家长可尝试着给孩子布置任务,比如给父母讲故事、绘画等,并要求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以增强孩子的时间意识和约束力。对于注意力集中困难的孩子到医院儿童保健机构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进行训练和治疗。
2.独立意识的培养
学校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生活护理是很精细的,孩子的学习也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一天的生活是松散型的。而上小学以后,学习的模式成为课堂教学,课间休息时要自己整理书本,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等,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因此,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
3.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并能按老师的要求制作简单的玩教具等。
四、行为习惯方面的准备
建议家长们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1、在家里为孩子布置一个学习的小天地。书桌、椅子的高度要适中,在桌子上摆上课程表、小台灯、小闹钟、地球仪等,为孩子创设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和优美的学习环境。
2、刚入学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时间较短,稳定性也差。所以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是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发展阅读的兴趣

健康是最佳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财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孩子不是学您说的,是学您做的,手不释卷的妈妈不会有不爱看书的孩子,看书习惯养成,一辈子改不掉。博学多闻多半得自广泛阅读,知识丰富的孩子,学校功课大体也都优秀。不如我们大家都来做到一句话:关掉电视,打开书本。
家长在旁边看书学习,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久而久之,对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便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家长尽量多用温和的语气,引导性的话语与孩子交流,避免粗暴和简单的惩罚与对话。尤其在外人面前更该对孩子温言软语但不纵容,以免对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幼儿园往往有加餐时间,上小学后没有课间加餐,应逐渐养成儿童按时进餐,每餐尤其是早餐要吃饱、吃好的良好饮食习惯,养成上课不喝水、不上厕所的习惯

因为懂得、所以格外珍惜


不少孩子早晨起不来床,甚至来不及吃早饭,饿着肚子去上学,结果到了第三节课,精力不充沛,以致头晕、肚子疼。
二是书包里的书本文具要让孩子自己收拾。
过分包办会让孩子形成依赖的错误思想,应当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成为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的习惯。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比如第二天上什么课,头天晚上要把书装好,铅笔削好,本子放好。教会孩子整理书包,告诉他书应该怎么放(比如大书横着放,小书竖着放两本),放哪里;记作业的本子放哪;文具和学具盒放哪;卫生纸放哪

房花烛交颈鸳鸯双得意,夫妻恩爱和鸣凤鸾两多情

。这一点非常重要

新春伊始,福寿即来

。因为若家长代劳,孩子第二天到校后很可能会不知学习用品放在何处,经常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建议家长为孩子制作一张作业正确率统计表,鼓励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全对的,给孩子画一颗星,不要养成家长代孩子检查作业的不良习惯。家长可以每周或每个月与孩子共同进行小结,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准备一个记事本,让孩子专门用来记当天的作业或第二天要带的物品,也可以作为草稿本用。
三是教会他们看课程表,不要以为小朋友就不懂,其实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多教几遍就会自己看了,对于以后他们自己整理书包,检查作业都有好处。
(三)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好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决定孩子前途和命运。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广大父母及教师的神圣责任。父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针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小朋友,我们应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如:按时上学、遵守纪律、与同学和睦相处、乐于助人、文明有礼、诚实守信、认真学习、上课专心、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有一个较难的学习转变过程,为了帮助孩子顺利完成这种转变,下面告诉家长一些有益的提示意见,供参考:
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和他谈论有关学校的事儿,坚持每天询问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情况。
对学校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与孩子谈些学校里发生的好事儿,也可以多告诉孩子一些你上学时愉快的经历,使他对学校充满美好的向往。
给一个固定空间给孩子学习,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你对孩子家庭作业的督促和关心是帮助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对孩子在学校可能会面对的压力要有心理准备,比如考试压力,朋友影响,作业压力等等。如果他告诉你自己遇到了困难时,应当对孩子表示理解,并尽可能帮忙。
孩子对你说学校里的事情时,要仔细听。有的时候孩子讲自己的学校生活会对你了解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对你说,并且注意孩子说的话。
了解学校的情况。比如孩子的课程安排,学校管理、纪律,学习的具体要求,孩子的各个科任老师,并主动与班主任、任课老师保持联系。
表扬孩子的好行为,尤其是要关注他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
科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比不上别家的孩子懂事、争气,恨铁不成钢。 “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现在的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也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共同配合,在平时就注意加以培养

看着这明媚的春光,我不愉快的心绪渐渐消散了。我依然前行着,不知不觉来到了田间,我反思自己。

。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有害终身。”一切的琐事都是为了孩子们有更美好的明天,请记住:好习惯从小事做起。
五、物质准备
家长要陪孩子购买必需的学习用品。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列一个单子,比如书包、铅笔盒、铅笔、橡皮、削笔器、作业本、水壶等。然后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购买,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上学的欲望和对上学的期盼。在购物的过程中,家长要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选择他们满意、喜欢而又实用的文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