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赫尔德的历史发展观论文

浅谈赫尔德的历史发展观论文

  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尔德(1744-1803)是18 世纪德国伟大的哲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他在德国18 世纪文学复兴及“狂飙与突进”时代,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赫尔德被认为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史学思想影响巨大。赫尔德的晚年孤独,他对康德长期的论战以及在美学上坚持过于严峻的态度使得众多曾经从他的作品中汲取过教益的浪漫主义者疏远了他。在赫尔德逝世后不久,他的影响便逐渐消失,他的地位也微乎其微,曾一度被遗忘,直到19 世纪末才逐渐恢复。然而,赫尔德的思想遗产却在唯物主义者中受到了热烈的追捧。

  马克思主义者梅林曾高度评价赫尔德:“如果没有赫尔德,既不能设想德国的启蒙运动,也不能设想德国的浪漫主义,也不能设想我们的古典文学,也不能设想我们的古典哲学……它属于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但是,使他在启蒙运动者眼里变得讨厌的东西,正好使他在我们的眼里具有价值。”

  赫尔德的主要贡献在历史哲学领域,他不是专门的历史学家,但在他的著作中,尤其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问题上,是具有深刻的历史主义思想的。赫尔德的社会历史观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在普遍联系、发展的思想基础上,他把社会看作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关注人、人类社会和历史。在赫尔德的历史观的许多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唯物精神,如历史主义观点、进步的思想、“以人为本”、“历史发展观”、“和谐社会”、民主社会、民族精神,和平共处原则等等。赫尔德在社会历史主义的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重要的一步,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他对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观点,体系庞大且内容丰富。

  一、人的发展

  赫尔德认为人也像自然界一样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要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要了解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对赫尔德来说,人类的自然发展和它在历史上的发展都是处在不断地合乎规律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状态之中。

  赫尔德在《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一书中论述地球作为行星存在,生命完全是通过自然的途径产生于水中的。“可燃物空气、燃素把卵石变成了石灰,而达到一定量就形成了以海洋为住所的第一批生命物质———软体动物,在整个世界,物质存在于有机的生命形式之先。”通过一系列不断上升的组织形式,生命从无机世界向生命物质,向植物、动物,最后向人过渡。人以最完善的方式把一切自然物质,自然力量和潜能结合起来,关键的一步则是直立行走。双手由于身体直立姿势而得到解放,用它们可以做出最精致的东西,不断地摸索出越来越新鲜、越来越清楚的观念。直立行走使人的视野扩大,使人的发音器官逐步改善,从而为语言以及理性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生理条件。他虽然没有提到劳动的决定作用,但在这方面已经有所暗示。赫尔德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最高产物,人的完善是无止境的,其动力就是物质内在固有的使物质具有灵魂的那些看不见的有机力量。他还假定只要太阳系的其它行星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那里出现动物和人类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见,赫尔德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合乎规律地经过完全确定的阶段。发展是无止境的,在地球上人是有机组织的顶峰,赫尔德的想象力正在向超感性世界进一步发展……赫尔德可算作是一位伟大的进化论的先驱。

  二、语言与文化的发展

  人不可能独立存在,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人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人是有理性的,他具有语言的天赋,是自然的力量创造了人的语言,语言是赫尔德人类学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对赫尔德来说,语言不单纯是理性的工具,它是人与人联系的环节,语言在社会的形成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他把人看成“语言的动物”。在语言发展过程的理论上,也表现出赫尔德独特的历史主义思想。

  赫尔德认为,人的语言是一种历史上发生的现象。语言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的发展没有止境,语言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赫尔德以人类自身为出发点,以日常事实为依据探索语言的起源。为了创造语言,人必须拥有某种并非本能的内在力量,即“悟性”。悟性是一种先定的认识倾向,一种观念、印象进行区分和组织的自然禀赋。语言是悟性初次意识行为的产物,悟性是发明语言的先决条件。由于整个人类不可能始终是一个群,它不可能保持一种语言,因此,形成各种不同的民族语言便成为一种必然。正如一种语言是一个整体一样,人类的所有语言则构成一个统一体。由于有语言,各个部分的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类才逐渐学习思维、说话,因而产生出不同的文明与文化。

  在赫尔德看来,“生气勃勃的人的力量,这就是人类历史的推动力。历史是不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人类能力的自然产物。”而人之所以能形成社会有机力量,就在于文化。“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是人们活动的刺激物。” “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赫尔德企图用诸事件的自然进程,首先是满足迫切需要来解释文化的形成。在他看来,“需要、情势、机会”就是推动人们沿着文明大道前进的东西,即是文化进步的动力。赫尔德第一次提出了关于文化发展中的继承性问题。在他看来,人类历史是一些完全确定的依次相继的文化发展阶段。他把人类社会历史分为三个递进衔接的发展阶段:最初的.是“诗歌时代”,这是人类的童年时期;其次是“散文时代”,这是人类的青年时期;最后是“哲学时代”这是人类的成熟时期。在赫尔德那里,人类历史运动的“螺旋形”特征被阐明的更加明确。

  可见,赫尔德在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发展的观点上虽然坚持了演化的观点,把语言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看作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坚持了唯物主义和历史主义的观点,但他提出人的悟性等却被神秘的突破论所困。

  三、民族主义观

  人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中,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因而产生出不同的文化,特别是长期居住在某一特定地域的人们,相互影响,逐渐就形成了民族。赫尔德认为民族应该是一种有机的、自然的共同体,它的基础是精神的和文化的,并且贯穿在他的民族主义的思想理论之中。

  每一个民族都存在着一种天然的代代遗传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创造和调节着这个民族的生命周期和形式,赫尔德把这种力量称为“民族精神”。英国思想史学家以赛亚·柏林说:“民族精神这个词是赫尔德发明的,把德国哲学家和诗人赫尔德称为‘民族主义、历史主义和民族精神之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思考世界的方式,一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这些便构成了这个民族的传统。这个传统是使一个民族有别于其它民族的标志,是民族独特性的体现。同时,每一个民族将按照它们自己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及内在本性去发展自己,它们自身有着衡量他们自己进步和完善的标尺。正因如此,赫尔德大声疾呼,要培植本民族的特性,发展本民族的禀赋,高扬本民族的精神,不要使这个民族因为服从于人工的规则和模仿其它民族而受到摧残凋零。他认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各自发展的权利,人类大花园中所有的花卉都能和谐地生长,各种文化都能相互激励。他同时宣称“: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它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创造一切,理解一切。”

  人类的历史是一系列民族有机体的连续交替。“各族人民的发展仿佛构成一个统一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必然是与前一个环节和后一个环节相联系着的。每一个民族都利用自己前辈的成就并且为继承者准备基础。” “文化传统从一个民族传到另一个民族。一切时代的一切民族都为建立人类文化大厦而进行过劳动。”为民族做贡献是一个人的伟大美德,已丧失民族精神的人也就丧失了他自己和与他紧密联系的整个世界。

  同样,对于由民族组成的国家,在赫尔德看来,作为一个国家,必须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是一个自然的有机发展起来的国家,是一个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特征和民族精神的国家,这样的民族国家不服从于人工设计的限制,也绝不臣属和模仿任何外国文化。

  基于对民族的深刻理解,赫尔德对欧洲中心主义的偏见十分反感。他公开宣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是精选的民族。欧洲文化是不可能被当作人类的善良和价值的标准的,他强调要拒绝文化史上的中心论,把人类历史比作从东方开始向西方走去的一次漫长的旅游。赫尔德希望各民族在人类文明中作出的贡献能够得到尊重。他对各民族权利平等的深刻信念使他仇视欧洲专制者对落后民族的殖民统治。这充分显现出赫尔德和平纲领的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观。

  四、社会发展观

  赫尔德的理论兴趣总是被吸引在社会发展的问题上,他是德国最早论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的人。在他看来,自然界是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自然界的发展不需要外在的干预,它是靠自身的力量而产生出越来越复杂的构成物的。社会历史与自然历史直接相连,并与之融成一片。人类的自然发展和它在历史上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自然的性质,人类经历一些完全确定的依次相继的文化发展阶段,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规律。赫尔德承认历史是不断前进的,同时也认识到历史前进的曲折性。历史上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而不仅仅是达到后一个阶段的手段。整部人类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不断完善着的“发展链条”。

  赫尔德还把历史主义引进美学和文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历史和文化都不是凝固的,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同样,人类的美感和艺术创作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人类历史是一部文化史。同时,他强调指出:由于各个部分的人类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这个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人类精神”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不同的民族特性;不同的民族特性和不同的生存环境产生出了不同的文明与文化,从而使得各民族和各地区的历史进程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变化。世界历史正是由各个独特的民族个体和文化个体构成,所以说人类的历史进步也就不可能沿着共同的轨迹、按着统一的模式齐头并进,各个民族的历史都沿着各种不同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速度前进。

  赫尔德企图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外部因素,即外部的自然力量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内部因素,即所谓的人类精神;二者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演化与进步。赫尔德在承认外部因素的意义时,还是把内在的有机的力量看作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因,认为这些力量的作用要比外部条件的影响大得无可比拟。可惜的是赫尔德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归结为“人性”或者“理性”的自然规律。然而,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人类具有那样的自然规律呢?他无法作出证明,只能归于上帝。

  赫尔德虽然不是唯物主义者,但他很清楚广泛地表达这样的观点:人是为社会而生的,人是历史的产物;人类社会中发生的变化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前进、日益完善,合乎规律的自然过程。他虽然有时夸大人性及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这使他在自己的历史观结论及性质上有时还未能摆脱旧的基督教创世观念和神秘的突破论以及循环论的束缚,但他能敏锐地看到社会历史发展辩证的性质是难能可贵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