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原文及翻译

第1篇:六祖坛经原文及翻译

机缘·第五节

作者:佚名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经》十载有馀,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师曰:“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师曰:“汝作么生疑?”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身法身也。*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身者,*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无上大涅??,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译文

僧人志道,广州南海人,他来见大师请教说:“弟子自从出家以来,阅览《涅??经》十年多,也没有明了其中的大意,请和尚不吝赐教。”大师问:“你什么地方不明白?”志道说:“《涅??经》中有一首偈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对它疑惑不解。”大师说:“你为什么疑惑?”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两个身体,就是所谓*身和法身。血肉之躯的*身变化无常,有生有死;佛法所成的法身永恒不变,但没有知觉。佛经上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超脱了生死轮回,就是快乐境界。)我不知道是哪个身体寂灭,哪个身体享受快乐?如果说*身,那么在*身死灭时,地、水、火、风的四大就分散了,这都是痛苦,不能说是快乐。如果说是法身寂灭了,那就像草木瓦石一样没有感觉,那是谁享受快乐呢?再说法*是生灭的本体,*、受、想、行、识这五蕴是生灭的表现,一个本体五种表现,生和灭是永恒的变化。如果有生,那么就会从本体中产生这五种表现;如果要灭,那么五种表现就会返回本体。如果听任它反复重生,那就是有情有感的众生,生死循环无穷无尽;如果不再重生,那就永远归于寂灭了,就等同于瓦石等无情之物了。如果是这样,那么一切佛法都被涅??所束缚,连重生都不再可能,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大师说:“你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怎么学了外道的关于生死的偏见来议论最上乘的佛法?照你所说的,在*身之外还另外有法身,脱离生死而追求涅??,还要推论涅??的快乐,说有身体来享受它。这是执著于生和死,耽溺于世俗的享乐。你现在应该知道,佛正因为尘世愚迷之人把五蕴和合暂时构成的肉体当做自体的真实本相,把各种外界的表相作区分而当真,因此贪生怕死,念头接着念头没有止境,不明白那一切其实都是梦幻一般虚假,徒劳地堕落于轮回之中,把永恒的涅??快乐,反而当做是苦痛,因此终日在红尘中劳碌追逐。佛对此感到怜悯,于是把涅??的真正快乐显现出来,在刹那间没有生的现象,也没有灭的现象,当然更没有生和灭本身可以消灭了,这样那真正的寂灭才呈现出来,当这种时刻,也没有什么量度来衡定这种呈现,这才叫永恒的快乐。这种快乐没有承受者,也没有不承受者,岂有什么一体五用等名目?何况你还说什么涅??束缚了一切佛法,让其永远不会再生,这实在是毁谤佛和佛法。你听我的偈语:无上大涅??,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诘问林仙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听了偈语后,终于觉悟,高兴得手舞足蹈,向大师行礼后退出。

注释

①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意思是你不要随意乱说,自负还懂点佛法。

第2篇:《六祖坛经付嘱第六节》的原文及翻译

师入塔后,至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索声,众僧惊起。见一孝子从塔中帝释献衣走出,寻见师颈有伤,具以贼事闻于州县。县令杨侃,刺史柳无忝,得牒切加擒捉。五日,于石角村捕得贼人,送韶州鞫问。云:姓张,名净满,汝州梁县人,于洪州开元寺,受新罗僧金大悲钱二十千,令取六祖大师首,归海东供养。柳守闻状,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问师上足令韬曰:“如何处断?”韬曰:“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但以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况彼求欲供养,罪可恕矣。”柳守加叹曰:“始知佛门广大。”遂赦之。上元元年,肃宗遣使就请师衣钵归内供养。至永泰元年五月五日,代宗梦六祖大师请衣钵。七日,敕刺史杨缄云:“朕梦感能禅师请传衣袈裟,却归曹溪,今遣镇国大将*刘崇景顶戴而送。朕谓之国宝,卿可于本寺如法安置,专令僧众亲承宗旨者,严加守护,勿令遗坠。”后或为人偷窃,皆不远而获,如是者数四。宪宗谥大鉴禅师,塔曰元和灵照。其馀事迹,系载唐尚书王维、刺史柳宗元、刺史刘禹锡等碑,守塔沙门令韬录。

译文

大师葬入塔后,到开元十年,岁在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然听到塔中有像拉拽铁链条的声音,寺院内的僧人们都大吃一惊,赶紧起来搜寻。看见一个穿孝衣的人从塔里走出来,然后见大师的真身脖颈上有伤痕,于是向州县衙门报告贼情。县令杨侃,州刺史柳无忝,下公文紧急捉拿罪犯。到了八月五日,在石角村抓到了贼人,押送到韶州衙门审问。审判结果说:罪犯姓张,名净满,是汝州梁县人,在洪州开元寺接受新罗僧人金大悲的二十千钱,让把六祖的头颅偷取出来,带回海东新罗国供养。柳太守听了招供,没有立即判罪行刑,亲自去曹溪,问大师的高足弟子令韬说:“该怎样判处断案呢?”令韬说:“如果按照国家法律,理所当然应该判杀头罪,但从佛教讲慈悲的宗旨说,冤家和亲人本质上也没有区别,何况盗贼的本意是想供养大师的头颅,这样说他的罪供养就可以宽恕了。”柳太守感叹说:“这才知道佛门真是胸怀广大啊!”于是赦免了罪犯。诣菩提场上元元年,唐肃宗派遣使者迎请大师的衣钵到宫廷内供养。到了永泰元年五月五日,唐代宗梦见六祖大师请求归还衣钵。七日,下圣旨给刺史杨缄说:“朕梦见慧能禅师请求将传法袈裟归还曹溪,现在派遣镇国大将*刘崇景庄严送回。这是朕的国宝,你可以在原寺院内妥当安置,并专门指派得大师宗旨真传的僧人们严加看守护卫,不要让它遗失。”后来又被人偷窃,都是贼人还没有逃走多远就被抓回了,像这样的情况一共有四次。唐宪宗封给慧能大鉴禅师的谥号,灵塔敕封为“元和灵照”。大师的其他事迹,都记载在唐朝尚书王维、刺史柳宗元、刺史刘禹锡等撰写的几块碑文内,守护灵塔的僧人令韬记录。

注释

①开元十年: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开元十年是公元722年。

②上元元年:上元是唐肃宗的年号,上元元年是公元760年。

③永泰元年:永泰是唐代宗的年号,永泰元年是公元765年。

第3篇:六祖坛经付嘱第三节原文及翻译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馀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何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若吾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作偈,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入生死。”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皆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妙果。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译文

大师在太极元年,岁在壬子,延和七月,让门徒们去新州的国恩寺建塔,并督促尽早完工。第二年夏末塔落成。这年七月一日,大师召集门徒们说:“我到了八月,就要离开人世,你们要有什么疑难问题,趁早来问,我还能为你们解疑答难,让你们的迷惑得以消除。我走了以后,再没有人教导你们了。”法海等门徒听了后,都哭泣起来。只有神会,不动声*,也没有哭泣。大师说:“神会小师,只有你达到了无善无不善,毁誉不惊,哀乐俱不动心,其他人都没有达到。你们在山里修行了好几年,到底修得什么佛道呢?你们现在悲哀哭泣,是为谁感到忧伤呢?如果担忧我不知何往,我自己是知道我要到什么地方去的。如果我不知道我去哪儿,也就不会预先告诉你们了。你们悲哀哭泣,是因为不知道我将去哪儿,如果知道我的去处,就不应该悲哀哭泣。佛法的本质本来就是讲究既没有生也没有死,既没有去也没有来。你们都坐下,我给你们念一篇偈语,名叫《真假动静偈》。你们记诵这篇偈语,就会和我心心相印,照它修行,就不会失去本门的宗旨。”众位僧人都向大师行礼,请求大师作偈语。这篇偈语说:“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入生死。”当时众门徒听了偈语后,大家都礼赞不已,体会了师父说的微言大义。各自都收摄浮躁心情,依照佛法修行,再不敢有所争执了。大家知道大师不会久留世间了,首座法海又向大师叩问:“和尚圆寂以后,衣牧女献糜钵教法将交付给什么人?”大师说:“我从在大梵寺讲说佛法开始,一直到今天,讲说的内容被世上抄录流行,名叫《法宝坛经》。你们要谨遵这部经典,代代相传,超度众生。只要依据这部佛经修行,就是正确的佛法。我现在为你们讲说佛法,不再传授袈裟了。因为你们信仰的根基已经很牢固,不再有任何动摇,可以担当弘法大任。根据先祖达摩大师传授偈颂的意思,袈裟也不应该再传下去了。那首偈语说: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要各自清净自己的心,听我讲说佛法:要想成就佛法,必须通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如果能够在任何处境都不执著于表面现象,不对那种表面现象产生憎爱之情,也没有取此舍彼的倾向,不考虑利益得失等事情,总是安闲宁静,超然淡泊,这就叫一相三昧。如果能在一切情况下,无论行、住、坐、卧,都能保持一种纯洁正直的心境,那么你的心就是一个永恒的道场,真正的净土世界,这就叫一行三昧。如果一个人具有这两种三昧,就像土地中播下了种子,在地底发育,破土而出继续生长,最后成熟结果。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的道理,也是如此。我现在讲说佛法,好像及时春雨,普遍润泽大地,你们的佛*,就像种子,遇到了雨露滋养,都发芽生长。凡是继承我的宗旨的,必然会获得智慧,依照我的教导修行的,肯定成就妙谛正果。听我再念一首偈语: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大师念完了偈语,又说:“佛法没有两法,心也一样,它的本质是清净的,也没有各种表相。你们要谨慎,不要有意沉溺于静止和空无的境界,要知道这颗心本来就是清净的,没有什么可取和可舍的。你们各自努力上进吧,各随缘法好自为之吧。”当时众门徒听了以后,向大师行礼退下。

注释

①太极元年壬子:太极是唐睿宗的年号,太极元年是公元712年,那一年的农历纪年是壬子。

②延和七月:延和也是唐睿宗的年号,公元712年五月以前为太极,五月以后*延和,说到七月故名延和七月。

③小师:受了具足戒还没有满十年的僧人称小师,也是师傅对弟子的称呼。

文言文翻译汉书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终制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归心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省事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勉学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后娶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杂艺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养生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涉务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慕贤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兄弟篇原文及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