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侨为琴》原文及译文
第1篇:《工之侨为琴》原文及译文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①。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②。使国工③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④,作古窾⑤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⑥,不知其所终。
(选自明·刘基《诚意伯文集·郁离子》)
【注释】
①金声而玉应:形容琴声像敲击金玉发出的声响一样清亮悦耳。②太常:官名,掌管宗庙礼乐。③国工:全国第一流的琴师。④篆工:刻字工匠。⑤古窾:古代钟鼎器上铸刻的文字。窾,通“款”。⑥宕冥之山:作者虚拟的山名。宕冥,高深的样子。
【文学常识】
《郁离子》作者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事家、*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郁离子》的“郁”指有文采的样子;“离”是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译文】
工之侨得到了一段很好的桐木,经过砍削后做成了一架琴,装上弦*了一下,它的发声和共鸣好极了,像金玉的声音一样清亮动听。工之侨自认为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它献给太常寺。(太常寺的主管人)让最优秀的乐师来鉴定,大家都说:“这不是古琴。”把琴退给了工之侨。工之侨带着琴回到了家,请漆工帮着出主意,在琴面绘制了断裂的纹理;又请刻篆字的工匠帮忙,在琴上刻了古代的款识,然后把琴装在匣子里埋起来。过了一年把它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去卖。恰好一个大官从集市路过看见了这架琴,用一百金买了下来,并把它献给朝廷。乐官们传递着看了以后,都说:“这可是世上稀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到了,慨叹地说:“这样的世道真可悲啊!难道只是这架琴有这样的遭遇吗?世上的事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啊!如果不早作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进入到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斫②弦③美④匣⑤适⑥希⑦图⑧其
2.翻译:
①又谋诸篆工
②易之以百金
3.这个故事讽刺了怎样一种社会现象
【参考*】
1.(1)砍削(2)用作动词,装上琴弦(3)用作名词,美器,美琴(4)用作动词,装进匣子里(5)往,到(6)同“稀”(7)打算(8)表推测的语气助词
3.居高位者没有见识,只重虚名;世道不辨真伪
第2篇:《工之侨献琴》原文及译文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注释】
工之侨:名字叫做侨的技艺工人。是虚构的人物
斫(zhuó):砍削
使:让
弦而鼓:装上弦*奏。弦、鼓,都是名词作动词用。鼓,打鼓;这里指*奏
良桐:上等桐木,即泡桐,木质疏松,轻而不曲,是制作乐器的好材料。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金声而玉应: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
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
国工:最优秀的工匠,这里指乐师
篆工:刻字的工匠。刻字多用篆体字
古?(kuǎn):古代的款式。?,同"款",款式
贵人:大官
稀世:世上少有
乐官:掌管音乐的官吏
弦:琴弦。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
匣:装在匣子里
谋:谋划
莫:没有什么
期(ji)年:第二年
易:换,交易
诸:兼词,之于
传视:大家传地看着
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
悲哉世也:这个社会真可悲啊
独:只
图:打算,计谋
美:好
适:到……去
弗:不
莫不然矣:然:如此
【译文】
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第3篇:工之侨献琴原文及翻译
《工之侨献琴》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小编收集了工之侨献琴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工之侨献琴原文: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工之侨献琴全文翻译:
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象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注释
1.工之侨:虚构的人名。
2.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质理疏而坚,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3.斫(zhuó):砍削。
4.弦而鼓:装上弦*奏。弦、鼓,都是名词作动词用。弦:琴弦。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鼓琴,指*奏古琴。
5.金声而玉应:发声和应声如金玉碰撞的声音。
6.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美:美琴,形容词作名词用。
7.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
8.使:让。
9.国工:最优秀的工匠,这里指乐师。
10.弗:不。
11.谋:谋划。
12.诸:兼词,之于。
13.篆工:刻字的工匠。刻字多用篆体字。
14.古?(kuǎn):古代的款式。?,同"款",款式。
15.匣而埋诸土:(把它)装在匣子里并埋在泥土中。匣,装在匣子里。而,递进连词,并且。诸,兼语词,之于。
16.期(ji第一声)年:第二年;满一年。
17.适:到……去。
18.贵人:大官。
19.易:换,交易。
20.乐官:掌管音乐的官吏。
21.传视:大家传递看着。
22.希:同“稀”,稀世:世上少有。
23.悲哉世也:这个社会真可悲啊。
24.岂:难道。
25.独:只。
26.莫:没有什么。
27.然:如此。
28.其:大概,表推测的语气副词
29.其:代词,代指工之侨
30..珍:珍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