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音乐

新古典主义音乐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音乐中一方面出现了 新古典主义,主张音乐创作不必去反映紊乱的社会和政治,主张采取“中立或“艺术至上”的立场,下面一起来探寻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发展之路吧。

  一、新古典主义音乐简介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是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力图复兴古典主义或古典主义以前时期的音乐风格和 特征。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Fermccio Busoni,1866-1924)在1920年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新的古典主义》,其中提到“我所理解的新古典主义,就是掌握、选择和利用以往经验的全 部成果,以及这些成果所体现出来的坚实而优美的形式。”他认为新古典主义的主要特征是:风格的统一、复调的高度发展和明朗的客观性气质。这封信实际上成了 新古典主义的宣言书。不过,在此之前,有几部作品已被认为预示了新古典主义风格,如普罗科菲耶夫的《古典交响曲》(1917)、德彪西和拉威尔后期的钢琴 曲,如拉威尔的《库普兰之墓》(1917),以及萨蒂的《官僚小奏鸣曲》(1917)等。

  二、新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

  新古典主义作为音乐运动真正开始是在1920年,代表人物是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以他的第一部新古典主义作品、舞剧《浦契涅拉》的首演为标志。《浦契涅拉》的剧情取自意大利18世纪一位喜剧人物浦契涅拉的传 说,以意大利18世纪上半叶作曲家帕格莱西(GiovanniPergolesi,1710-1736)的音乐为基础,有些段落几乎原样不变。当时,人们 习惯的是当代作曲家创作的浪漫主义音乐,如斯特拉文斯基本人创作的《春之祭》。突然,他180度大转弯,音乐界和听众对他的新作都感到很惊讶。但实际上, 这是一种新风格、一种后来有很大影响的新流派的诞生。与新古典主义有联系的作曲家俄国的斯特拉文斯基以外,还有德国的兴德米特、意大利的卡塞拉(Alfredo Casella,1883-1947)、马利皮埃罗(Gian Malipiero,1882-1973)、皮采蒂(Ildebrando Pizzetti,1880—1968)、瑞士—美国的布洛克(Ernest Bloch,1880-1959)、捷克的马蒂奴(Bohuslav Martinu,1890-1959)、西班牙的法雅(后期)、法国的六人团以及美国的辟斯顿、汤姆森、科普兰等。

  三、新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在这里,新古典主义中的“古典”二字的含义并不是很明确的。有的是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古典主义,即18世纪下半叶严格意义上的古典乐派;有的是指 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上半叶,即音乐史上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如巴赫、亨德尔、库普兰、维瓦尔弟、斯卡拉蒂、普塞尔等人的作品;也有的是指巴洛克以前, 即文艺复兴时期如帕莱斯特利那、蒙特威尔第等人的音乐。新古典主义作曲家经常从他们的创作中汲取灵感,寻找自己要表现的材料。总之,“古典主义”表示被 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放弃或不重视的任何东西。

  它的基本特征在美学方面:要求艺术整体的各个方面的均衡、完美、稳定。在情感表现方面:追求适度、有控制的、理智的、普遍的感情,而不是强调个人的、主观 的、像浪漫主义那种过浓的、过激的、甚至不加约束的感情。在形式结构方面:复兴浪漫主义以前的曲式,如早期的组曲、托卡塔、大协奏曲、赋格、帕萨卡利亚、 恰空等;提倡复调音乐,用线条织体替代浪漫主义的和弦织体;调性明确,以七个自然的自然音阶为基础,避免瓦格纳以后的半音音阶;节奏匀称;配器清晰、透 明,不像浪漫主义那么浓郁,也不像印象主义那么讲究色彩。在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方面:提倡“纯音乐”,尽量使听众集中注意力于音乐本身,而不是借助音乐 以外的手段,如文学、绘画等。因此,新古典主义更注重器乐体裁,不像浪漫主义那么重视声乐,有时,甚至连标题也认为是多余的。

  这些特征,其实都是古典主义早期或巴罗克时期所具备的。20世纪作曲家采用它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个性,或多或少地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同时使用 现代作曲技法,从而对古典音乐进行再创造。例如,旋律和结构布局可能是古典的,但和声复杂、配器音色多变,又是现代的`。有时采用双重调性、多调性、复节 奏、复拍子等,出现20世纪音乐特有的那种尖锐、新颖、不协和的音响效果。

  四、新古典主义音乐与战争

  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产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围绕着大战社会生活发生突变有关。严酷的现实粉碎了人们的梦想,反映到意识形态,使人们对音乐的要求和观念发生 变化。像晚期浪漫主义那种过分夸张的语言,人们感到厌倦;而对印象主义那种精美、虚幻的描写,也觉得不合时宜。于是,追求一种简朴、实在、理智的风格,并 从古典主义音乐中找到了样板。斯特拉文斯基在大战前后所写的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作品就是典型的例子。浪漫主义强调热情、奔放、激越。事情做到了头就要向反 面转化,就要冷静、理智、清醒。

  拓展知识:简述新古典主义音乐

  新古典主义是欧洲20世纪上半叶一场重要的音乐艺术运动,影响广泛,许多作曲家的音乐创作都反映出这一艺术的特征。新古典主义反对情感色彩浓厚的浪漫主义和朦胧缥缈的印象主义,主张运用古典形式来写作音乐,创作结构严谨、客观理性而又优雅明晰的音乐。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和斯特拉文斯基揭开了新古典主义的音乐帷幕。

  新古典主义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二十世纪20—30年代,他在欧美各国巡回演出。二战爆发后,斯特拉文斯基移居美国,接触了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的音乐,50年代以后他也采纳了十二音体系进行创作。

  斯特拉文斯基众多的作品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音乐领域,声乐、器乐及舞台音乐,他的艺术风格转变过程颇具戏剧性,涉足了20世纪主要的几个风格流派。早期创作的代表作,就是为贾吉列夫的芭蕾写作的三部芭蕾音乐《火鸟》、《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题材来自俄罗斯民间故事,使用了民间音调写作,这是斯特拉文斯基的俄罗斯音乐时期;1920年至1951年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创作时期,他从18世纪的音乐中汲取灵感,创作了大批调性明确、情感均衡、理性机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作品,如芭蕾舞剧《普尔钦奈拉》和《阿波罗》、《管乐八重奏》、《c大调交响曲》、歌剧一清唱剧《俄狄浦斯王》、《诗篇交响曲》及歌剧《浪子的历程》,其中芭蕾舞剧《普:尔钦奈拉》是新古典主义的音乐的开山之作,《管乐八重奏》为长笛、单簧管、小号及长号等8件管乐器而作,摒弃色彩性表现,强调突出乐器本真的音色,通过古典形式和对位织体构建作品,歌剧《浪子的历程》属于18世纪的“分曲”歌剧,宣叙调完全是不用乐队伴奏的“清宣叙调”.含有莫扎特与亨德尔音乐的因素,加上斯特拉文斯基独特的节奏型;1952年斯特拉文斯基转向十二音体系音乐的创作,1956年开始创作整体序列音乐作品,晚期代表作有舞剧《阿贡》、钢琴与乐队《乐章》、《安魂圣歌》等,尽管涉足最前卫的创作技术,但他的音乐中一直保持着特有的个性。

  由布索尼和斯特拉文斯基倡导的新古典主义,对许多现代优秀的作曲家都有深远的影响。法国六人团的A.奥涅格早期所写的《弦乐四重奏》和《第一小提琴奏鸣曲》以及后期的《室内协奏曲》、《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阿卡依组曲》等作品,在音乐的观念和结构上都有明显的新古典派特色。

  他的交响曲的深刻内容和高雅而富有理智的表现方法,都反映了古典的特色。六人团的另一作曲家D.米约,早期作品虽有后期浪漫派的影响,但其中的《钢琴奏鸣曲》(1916)、交响组曲《普罗德》、钢琴曲集《巴西的索达多》(1919~1920)、六首微型的《小交响曲》以及中后期的《春天协奏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单簧管、钢琴组曲》(1936)、《法国组曲》、第14~16弦乐四重奏,还有许多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都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的特征。F.普朗克中期的许多作品,例如《法国组曲》(1936)、《两架钢琴协奏曲》、《g小调乐队协奏曲》(1939)、《钢琴与管乐六重奏》、《钢琴、双簧管与大管的三重奏》都可以纳入这一范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