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论文
关于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论文
论文摘要:自1999年研究生大规模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激增,研究生“天之骄子”的地位不复存在。如何有效面对这种新形势,做好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推动和促进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已经成为众多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就业指导机构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新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新形势下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对这种“就业难”局面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就业质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研究生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及时地进行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幅度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有效增加了人才的供给。但是,随之也引发了研究生就业竞争的加大,“天之骄子”的地位不复存在。如何有效面对这种新的局面,较好地做好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完善高校教育和服务职能,已经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及众多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生就业现状
1、人才相对过剩
2003年,北京首场研究生“双选会”l0月30日在大学生就业之家举办。这场只有45家用人单位的招聘会竞吸引了近3000名研究生参加,几百名没有预订到门票的学生一度挤开了招聘会的大门。尽管这只是近两年来研究生就业市场上的一个缩影,却已经说明研究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日益激烈。据统计,1999年研究生招生比上年增~[127.2%,2000年比上年增加39I4%,2001年则增加28.6%,2002年又增加22.6%,200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26.89万人,比上年增长32.72%,2004年约94.5万人报考,录取人数33万人,实际招生约增长20%。目前,在读研究生总数达79.45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l4.35万人。可以预料,大量研究生争夺一个职位的现象将不再奇怪。尽管研究生扩招已经引发了激烈的就业竞争,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生总量存在着严重过剩。近日由江苏省教育厅正式公布的(2003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显示:截至2003年l2月31日,江苏省培养的9653名毕业研究生共有9503名已顺利就业,就业率达到98.45%,比上年提升了0.25个百分点。研究生就业率不降反升,表明国家对人才的总体需求仍属于上升趋势,研究生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应该说,就业结构、区域流向不合理,是导致人才相对过剩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允许毕业研究生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供需双方的“双向选择”,研究生择业的自主性增强,劳动力供求双方之间形成了竞争的、公开的、公平的双向选择关系,毕业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有了提高。但是,由此也引发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研究生就业的地区更多集中于沿海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欠发达或经济环境不理想的地区却是门可罗雀。以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至2003年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流向统计结果为例,四年来,机械工程学院共培养出173名全脱产的硕士研究生,其中65%的学生来自广东省以外的内陆省份。最后毕业的去向是,90.8%的人到了广州、深圳及珠江三角洲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工作,而到内地等其他地区就业的仅占9.2%。博士生的就业去向更是集中,有90%以上都留在广州、深圳两地。尽管沿海发达城市市场容量大,人才需求旺盛,但是,全国大部分高校毕业研究生都涌向这里,僧多粥少,在某种程度上自然出现供需矛盾。相反,内陆城市由于软、硬条件都缺乏吸引力,不仅难以留住人才,还出现人才大量流失的现象。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1998至2002年,焦作市通过各种渠道引进的中高层次人才仅301人,而同期流失的人才达1038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469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550人,高层次人才总体上流进少于流出。从区域上看,越往县(市)区,人才引进和留住更难。焦作市下属的一经济实力较强的县级市,近三年来流失各类高层次人才达127人,占引进人才总数的50%之多,其他经济较弱的县区,人才流失可见一斑。同样,地处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一方面,人才大量流失而且引进困难;另一方面,高层次创新人才又得不到应有的补充和更新。据(2000年甘肃省非师范类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提供的数据表明:“全省各类研究生需求千余人,而能供配置到位的仅200余人”。”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生人才过剩仅是一种局部的、相对的过剩,这种过剩是相对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对研究生的容纳能力来说的。相反,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却因自身培养的人才外流,而本身因条件限制又难以吸引外部人才,导致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而出现了人才匮乏的现象。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后面并非人才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
2.人才供需失衡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就是价格围绕价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涨跌。研究生大量扩招的`结果,自然在总量上使得市场上人才供给大大增加。尽管没有达到供过于求的情况,却也为许多用人单位提供了宽广的选择余地。我们国家刚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下转变过来,对人才市场的运作方式、管理模式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尤其是人才培养单位对市场经济下自身的主体地位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危机感,这就导致买卖双方的脱节,人才供需失衡,就业竞争的局面被无端拉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与毕业生就业去向的选择存在偏差。目前研究生流向不尽合理:在地区流向上,多倾向于京、沪、穗等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及沿海开放地区,而中小城市及广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则无人问津;在行业分布上,多倾向于党政机关、金融、电讯、外贸以及外资企业等部门,而农林、煤矿、地质、中小型民营企业等则吸引不了人才。据南方人才市场有关统计,由广州市人事局和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0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见面会上,到场的近600家企业中有68%是民营、私营企业。招聘过程中,广州地铁、华阳集团等大公司面前门庭若市,而一些小的私营企业前则冷冷清清。不少学生表示小企业不可靠,而且发展前途有限,他们宁可到大企业当“凤尾”,也不愿意到小企业去当“鸡头”。(2)用人单位薪资标准与毕业生期望值存在偏差。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04年应届毕业生招聘会研究生专场”中用人单位只有近250家,却有约10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场求职。很多用人单位给刚毕业的研究生开出的工资仅1000多元,高一点的也就2000元。(63而2002年有关调查显示,48%的硕士生对薪水的期望值为3000--5000元,38%期望值为5000--8000元;博士生中,49%的人对薪水期望值为5000-8000元,26%期望值为8000元以上。只有26%的硕士生和19%的博士生表示,“愿意在达不到期望值时降低标准”。实际薪酬标准落差如此之大,许多研究生自然难以接受。
二.研究生就业矛盾凸现的内因
1.研究生培养单位市场意识不足
自从国家放开就业市场,实行用人单位与择业者供需双方的“双向选择”以来,人才的供求关系已经由市场来控制。就业市场情况将直接反映某一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人才培养满足社会的程度等。研究生培养单位作为国家高层次、创新性人才成长的摇篮,担负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民族复兴的重任。他们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社会进步的快慢。如果对市场上人才的需求缺乏全面而有效的认识,对自身所承担的任务和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没有明确的界定,那么,研究生培养单位,尤其是高等学校将难以为社会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影响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阻滞了许多科研单位在高、精、尖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如果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他们将需要更多的培训,这在某种程度上浪费了社会资源,也耗费了求学者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学科设置既要照顾基础研究,又应理性分析社会需求,必须提高办学的前瞻性。特别是在考研热潮和扩招形势下,更应冷静分析社会需求的当前性与长远性。根据教育自身发展规律,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既要采取措施对一些基础的、重点的学科实行倾斜,又要避免低水平重复。为了了解就业市场上对人才的有关要求,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同教育部有关部门,对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及其就业后的适应状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其中得到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种因素的重视程度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学历层次最为关注,这为培养部门在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和进行课程设置、专业安排、教育内容设定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作用和指引。
2.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落后
研究生大规模扩招使得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备受社会关注。从表面上看,培养单位师资、教学设施、科研设备、人文环境等等还没有跟上招生规模是主要原因。实际上,研究生培养机制才是决定研究生质量的关键因素。从根本上说,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已经难以适应社会亟需大量研究生学历人才的现实。什么是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生培养机制,就是管理和教育研究生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传统上,各个培养单位都沿用导师对学生负责的制度。学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和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主要工作。在研究生作为精英教育的情况下,确实有利于导师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培养出能独立承担大型科研项目的专业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这一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局面。现今科学技术发展瞬息万变,光靠导师一个人指导,已无法紧跟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知识更新的步伐;加之导师带的学生数量增多,必然无法面面俱到。因此,部分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甚至达不到培养要求已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此外,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教师创新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一些教师上课态度随意,课堂教学内容陈旧专业课的考试和评分缺乏规范,随意性很大。学校缺乏对研究生人生规划、职业生涯及人生理想的教育和指导,对研究生的自身定位问题重视不够。功利主义至上的风气也席卷高校,有的导师既歼公司办实业,又搞科研,挂名带研究生。研究生成了老师不付报酬的“高级打工仔”,敢怒而不敢言这种情况下,提高研究生质量谈何容易。因此,主要问题终归为现行体制的不完善和陈旧过时。
3.研究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目前,研究生就业形势逐渐严峻,与研究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大的关系。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1)研究生择业存在误区,期望值普遍偏高,个人理想主义严重功利倾向明显。一份对研究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人员结构是来自沿海城市的占39.5%,内地省市的占47.7%,边远省区的占12.8%),研究生心中最理想的就业地区依次为上海、深圳、杭州、北京,选择这些地区的比例分别为37.8%21.2%、18%和l6.6%。由于多数研究生择业集中在热门专业和大城市一些待遇优厚的行业,从而导致局部供过于求。毋庸讳言,研究生属于社会高层次人才,知识结构较为完善,具有较好的独立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同时,通过多年的学习,经济上的花费以及机会成本等远高于本科生及其它低学历的学生,故而研究生在择业时的期望值较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随着研究生总量的增加研究生的稀缺性下降,对单位薪水待遇、工作岗位层次、专业的对口度、工作的稳定性、工作环境及发展潜力等等的要求越高,可供选择的岗位就越少,找到理想工作岗位的难度就越大,就业竞争自然激烈。(2)研究生对自身认识不足。整体来说,研究生综合素质较高,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但也不可否认,一些没有离开过学校的研究生和非应用型专业的学生,学历虽然高,但工作经验不足,难以适应中高层技术、管理岗位,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地。另外,出于缓解就业压力的目的,许多并不适合进一步深造的本科生跻身到了研究生队伍中来。由于他们纯粹把研究生学历当作“敲门砖”,故进入学校后并不把学业放在心上,或混日子或到校外揽兼职,挣外快。他们学术功底薄弱,部分学生甚至难以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目的非常功利,学风浮躁而浅近,研究风气淡薄,缺乏真才实学。加之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有放任自流之嫌,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使得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因此,从这一方面上说,研究生就业难不可避免。
4.用人单位的人才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随着高学历人才的增多,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要求也相应的水涨船高,提供的待遇却呈下降趋势。众多企业都认为,毕业研究生的“稀缺性”在下降;人才高消费将导致高学历人才被放到不合适的工作岗位,人员跳槽严重,得不偿失;硕士与学士没有完全体现出层次上的差异性,与其用高工资养一个硕士或博士生,倒不如用低工资招几个优秀的本科生。其次,部分单位认为研究生可塑性不如本科生,在许多方面没有本科生富有干劲,缺乏相应的吃苦精神和创造精神。目前,社会上甚至流行,工作起来“研究生不如双学士,双学士不如本科生”的以偏概全的说法。显然,这些都是影响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这也在另一层面说明了研究生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发生了脱节。
三、改善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有效措施
1.树立市场主体意识
根据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顾客是商家的上帝,商品好不好完全由顾客来评定。高校及其它研究生培养单位是研究生的培养者、教育者,研究生就好比他们加工出来的商品,这个商品的质量如何应该由市场来评定。面对这种局势,高校必须改变以往的思想观念,树立市场主体地位的意识,灵活机动地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保持协作,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保证为他们输送合格和紧缺的人才。现在,许多高校正在尝试的产学研培养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为企业、社会输送理想的人才,也加快了研究生培养的进程。此外,面对日益紧张的就业形势,各个高校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机构,根据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研究和探讨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时地改变、甚至取消部分专业。
2.改善教育管理体系
有关人士认为,应对扩招带来的研究生质量下滑的办法就是“卡”:宽进严出,末位淘汰。这种办法如能切实执行,那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但是,限制这一方法施行的瓶颈就是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生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种管理不仅包括对学生的管理,也包括对导师、甚至试验设备的管理。研究生的培养不应该单纯由导师说了算,而应该进行相互之间的监督。可以施行学生给导师打分的措施,如果学生觉得自己的导师不适合教导自己,应该允许学生在大专业范围内另找导师。研究生的学位指导也可以实行一个导师,与多名副导师的形式;导师团拥有对学生学业情况的最终评定权和解释权。同时,为了协调导师和学生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还可以建立一个督导机构,由专门人员对导师和学生进行不定期的考察监督。其次,要建立严密的学生学业管理制度,允许学生在大的学科门类里选择学位课程,并增加人文、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课程教学和毕业论文评选考核条例,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决不手软,并杜绝人情关系。
3.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尽管研究生已经历经了本科毕业时择业的困难局面,认识到就业市场的风云变幻。但是,加强对研究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让他们作好各方面的心理准备仍然很有必要。尤其是加强对研究生新生的入学教育,敲响就业的警钟,对研究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和理想的树立,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刚人校的研究生存在一种盲目乐观的心理,认为“皇帝女儿不愁嫁”,心理自我暗示良好,处于一种全面放松的悠闲状态。这时,如果能适时地召开新老生交流会,讨论学习、科研经验和面临的就业形势,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开展模拟面试、模拟职场等,请知名公司老总或人事经理现身说法。
这些活动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将是十分有利的。其次,对研究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消除异常心理,达到心理平衡至关重要。一般而言,研究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多种心理误区,表现为:“非我莫属”的自负心理;“守株待兔”式的散漫心理;“畏首畏尾”的忧虑心理;“唯利是图”的功利心理。这些心理都不利于研究生的正常择业。主动开展研究生职业心理咨询工作,撇弃各种理想的或过于悲观的想法,对研究生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也是十分必需的。最后,要抓好毕业教育。毕业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人才培养的最后一课。必须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国家相关政策进行认真分析,借以指导学生。并需要告诫学生做好择业前的心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教会他们注意“双向选择”的技巧。可以通过报栏、网络、宣传册、讨论会等形式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国家相关政策和需求信息,协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
4.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无法要求每个研究生无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还是在学术上,都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但是我们有必要教育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认清自己的目标。个人的远大理想应与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主流相一致,应认清国情,了解国家的困难,不要一味强调个人的利益。尽力培养研究生更为敏锐、理性的思维和对真理、真知的自觉的追求意识,踏踏实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抛弃“眼高手低,目空一切”的自以为是的心理。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化氛围,切实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纪律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观念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精神,为集体奉献的精神。同时针对社会和学校所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适时地教育学生养成求真务实、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良好的道德风尚。
四、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社会信息化程度和知识成分的提高,社会对所需人才的层次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及这种形势下怎样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是研究生教育正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新的重大课题。从就业市场看,研究生扩招已经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竞争。因此,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步伐必须加快,应转换到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及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立法和管理,而不再是如何增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尤其是博士生的数量应该严格控制,达到出精品、出高级人才的目的。
尽管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需要国家在宏观上调控研究生的就业流向,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总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就业环境的改善,相信研究生教育一定会进入一个稳步发展的黄金时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