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科研项目管理
浅谈我国科研项目管理
一、什么是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的范围、组织、进度、质量等,项目管理活动贯穿于项目整个寿命周期并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效果评估等手段实现项目目标。对于科研项目而言,除了一般的项目管理要素和特点外,还包括以下几点不可忽略的要素。科研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是一个工作系统执行的过程,从项目申请开始、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鉴定检验、合同验收、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归档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管理。其目的是使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竞争力。
二、我国科研项目管理特点
通常在项目实施初期,管理者会通过下达科研项目实施计划的方法,将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初步的安排,项目承担单位需尽量按照工作计划安排实施。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风险,导致无法按照预定计划和节点完成。通过管理经验来看,科研项目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探索性:科研项目的目的在于探索未知,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任何科研项目无不处于探索之中。第二,创造性:创造各种新知识(新概念、新思想、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材料、新方法)是科研项目的本质要求。第三,不确定性:科研项目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决定了其具有不确定性。由于科研项目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科研项目自身的难度和复杂性,以及科研人员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的有限性,所以科研项目具有较大的风险性。(1)零部件设计。对于半导体分立器件而言,随着国外禁运及国家元器件国产化需求趋势,下达的科研项目基本都是替代国外产品的国产化项目,在进行产品研制时,不仅电参数需与国外一致,国外产品大多为塑料封装或者是灌封结构,产品的外形封装也要求与国外相同,必须达到完全替代的效果。因此,在进行产品开发时,研制单位不仅需对产品电参数特性进行研发攻关,在所使用的零部件方面,也需要重新开发设计。而许多零部件开模设计需与零件厂商协商,一般均需要6~10个月才能完成,但项目整体的研制周期仅有12~20个月,仅零件设计就花费了一半的时间,导致项目实施过程受阻。(2)测试检验方法。同前面提到的一样,在进行国产化替代项目研制时,用户往往要求产品测试和检验方法均需与国外产品美军标详细规范一致,但国内目前仍有许多参数无法进行测试,且按照国内常规标准也不需要进行测试。为了保证用户使用,虽然一些电参数不影响用户使用该器件,但用户要求必须进行测试的参数,工厂不仅要按照国内的测试要求对基本电参数测试,还要四处寻找可进行特殊参数测试的机构对这些参数进行摸底,导致产品测试检验周期较长,根据经验,一个产品的测试摸底周期在12~14个月,严重影响了项目研制周期。第四,表述困难与隐性:从事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的行为、科研项目的进展过程以及成果表述存在一定困难。研究人员的行为及产出不能用衡量一般项目员工的产出和工资等方法来测度。科研项目的成果并不直接,不同于一般项目那样有直接的工程进度或直接可用经济单位计量的效益,科研项目的成果是隐性的。
三、我国科研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企业发展。企业的成长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但也关系到区域和国家的经济能力的增加。企业的成长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企业的发展问题,也试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现实中,企业的成长表现出各种形式,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可分为快速增长和缓慢增长。科技项目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往往是决定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外研究主要内容集中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还在不断地改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因素是决定企业成功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应把重点放在可增长的内部资源和能力方面,通过科研项目进行科技创新来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在高新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密切地关注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结构情况,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时,要特别注重研发部门的设立,要配置专业的研发人员。有针对性地对科研项目进行对接与展开研发工作,这是企业科研项目能够取得成就,实现企业科技进步的组织保障与人力资源保障,在发展过程中,组织能力及人力资源所发挥出的作用是一种有特别核心竞争力专业的结构。会产生一种与组织成长与组织结构产生互动的关系,由于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的专业配置,可让高新技术企业发挥科技研发优势。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实现组织结构与人员的动态变化,可实现企业组织的静态到动态的有效的变化,同时实现组织的柔性发展。
2、科研项目管理就是在科研体系结构设计的基础之上,借助信息平台对科研进行的团队建设、流程设计、绩效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等活动。如果把知识看作是科学研究过程的一个不断发展的“流”,并跟踪剖析这个只是发展的过程。随着研究进程的深入,研究过程不断地提高和深化,直至得出最终的产品。可以看到,任何一个研究过程能用来产生最终产品,也可以用来产生另一个研究过程。科研的过程由一系列功能组成,这些功能相互作用,整个科研过程可以看作一条复杂的知识、信息通道,这条通道包括内部与外部的知识链接与沟通。研究与开发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项目团队的.组织能力与市场、科研的有效链接,在这一复杂得多阶段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不能形成有效的科研成果。而科研管理就是要确定科研体系结构,然后按照体系结构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设计合理高效的科研流程,借助合适的科研信息平台支持科研团队高效工作,用绩效管理调动科研团队的积极性,用风险管理控制科研风险,用成本管理使科研在成本预算范围内完成科研工作,用项目管理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科研管理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告诉人们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而且学会把事情做好。衡量科研管理优劣的三个关键指标是:质量、进度和成果推广是希望做得好(即质量高)、做得快(即时间少)而且能实现经济效益。如果出现三者难以同时兼得的情况,那么管理者一定要搞清楚质量、时间、成本之间的复杂关系,判断孰重孰轻,给出优化和折中的措施。
四、个人心得体会
本人从事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有两年的时间,从中也得到了不少的领悟,科研项目是国家给予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的一个支撑,在经费上和技术上均对企业有较大的帮助,企业通过国家的支持,借助科研项目的成果研究,扩展到其他的系列产品上,不仅提高了收益,通过项目的实施还积累了经验。通过项目管理,使项目完成率有所提升,但仍有不少需完善的环节。我认为企业的“科研项目”应以人为本,提升科研项目执行者的个人意识及工作理念。之所以将“人”作为项目整个实施的重点,是因为“人”是整个项目的执行者,贯穿于整个项目,人的能动性和个人工作理念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于企业而言,不像是院校机关和研究机构,更多的精力是花费在生产供货上,对于科研项目管理和实施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明显的不足,往往技术人员为了生产奖励、工厂利润等因素都会将“生产供货”摆在第一位,而“科研”就显得极为次要,以“生产优先”的态度进行“科研”,使得科研项目变成了有时间才能做的事情,大多技术员也是想着科研没有利润,也不能带给他们多少收益,忽略科研的实际意义。反之,在生产中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产品失效问题,难道没有人往“科研”方面着手,通过“科研”,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其实应该与科研项目并行,加强技术人员对科研项目的理解和热爱,加大对科技研究人员的奖励程度,让科研为生产服务,为生产经营保驾护航,才能使企业发展得更稳更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