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词》唐诗赏析
第1篇:《鹧鸪词》唐诗赏析
李益——《鹧鸪词》
【年代】:唐
【作者】:李益——《鹧鸪词》
【内容】
湘*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近代曲辞》收录《鹧鸪词》三首,有李益的这首和李涉的两首。李涉诗云:“湘**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李益与李涉在诗中都用了湘*、斑竹、鹧鸪等形象来烘托气氛,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可见《鹧鸪词》在内容上均是表现愁苦之情的,而且都须用“鹧鸪”的飞鸣来托物起兴。也就是说,《鹧鸪词》中少不了鹧鸪,此外鹧鸪在诗中还有切题、破题的作用。
两首诗不同之点是:李涉的《鹧鸪词》由怀古兼及游子行客之情。他充分运用联想:看到湘*水深,想到屈原的沉*自杀;看到斑竹**,想到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听到鹧鸪的啼叫,触动自己羁旅的愁怀。所抒之情,并非集中于一点,而是泛咏愁情。李益的《鹧鸪词》,写一位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抒情较强烈,也更集中。
李益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湘*一带的女子。诗的开头写她怀远的愁情,不是用直陈其事的方法来正面描写,而是用“兴”的手法烘托和渲染,使愁情表现得更加含蓄而有韵致。
如前两句都是用兴的手法。首句“湘*斑竹枝”又兼用典。舜之二妃娥皇、女英,为舜南巡而死,泪下沾竹。这种染上斑斑泪痕的竹子,称为“湘妃竹”,又称“斑竹”。诗中人看到湘*两岸的斑竹,自然会想到这个优美而动人的爱情传说,连类而及,勾起自己怀念情郎的愁绪。正在这时,诗中人又看到引动她愁绪的另一景物,那长着锦*羽毛的鹧鸪,振翅而飞,且飞且鸣,其声凄清愁苦,听到鹧鸪的啼叫,更加重了她的愁绪。鹧鸪喜欢相对而啼,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大凡游子、思妇,都怕听鹧鸪的啼叫。看到听到鹧鸪的飞鸣,自然会使这位思妇的愁怀,一发而不可收了。
接着诗句自然地过渡到“处处湘云合”一句,以笼罩在湘*之上的*云,来比喻女主人公郁闷的心情。以*云喻愁怀,这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文镜秘府论。地。六志》引《赠别诗》曰:“离情弦上急,别曲雁边嘶,低云百种郁,垂露千行啼。”释曰:“……上见低云之郁,托愁气以合词。”《鹧鸪词》的“处处湘云合”,既是对实景的描写,又巧妙地比喻女子愁闷的心情。
诗的前三句,诗人用湘*、湘云、斑竹、鹧鸪这些景物构造出一幅有静有动的图面,把气氛烘托、渲染得相当浓烈,末句突然一转,向苍天发出“郎从何处归”的问语,使诗情显得跌宕多姿而不呆板。它写出了主人公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我们仿佛看到她伫立湘*岸边翘首凝望的身影,感觉到她盼郎归来的急切心情,人物与周围的环境达到*一致,绘出了一幅湘*女子怀远图来。
这首诗清新含蓄,善用比兴,具有民歌风味。抒情手法全靠气氛的渲染与烘托,很有特点。
第2篇:《鹧鸪天》诗词赏析
《鹧鸪天》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
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
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
拨金猊,
那时同唱鹧鸪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
不听清歌也泪垂。
赏析:
全词写秋夜怀思恋人。上片写秋夜听雨。首两句从视觉、感觉写秋夜的寂寞凄清。“梧桐”二句从听觉上写凄清,末了点明“别离”,离愁别恨全融合于景物之中,不见一点痕迹。下片追怀欢聚之乐。*琴,焚香,合唱情歌,何等温馨。结末两句再拽回思绪,又回到风雨凄凄的现实。昔与今,乐与哀反差强烈,更见情意深切。“不听”句呼应上片末句,更见抒情的婉曲与缠绵。
第3篇:鹧鸪词的唐诗鉴赏
这是一首乐府诗,收在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近代曲辞》中。这首《鹧鸪词》,写一位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抒情意味浓厚。
鹧鸪词李益
湘*斑竹枝,
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
郎从何处归?
李益诗鉴赏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湘*一带的女子。诗的开头写她怀远的愁情,不是用直陈其事的方法来正面表达,而是用兴的手法烘托和渲染,使愁情表现得更为含蓄而有韵味。
如前两句都是用兴的手法。首句湘*斑竹枝又兼用典。舜之二妃娥皇、女英,为舜南巡而死,泪下沾竹。这种染上斑斑泪痕的竹子,称为湘妃竹,又称斑竹。诗中人看到湘*两岸的斑竹,自然会想到这个优美而动人的爱情传说,联类想及,勾起自己怀念情郎的愁绪。正在这时,诗中人又看到引动她愁绪的另一景物,那长着锦*羽毛的鹧鸪,振羽高飞,边飞边鸣,其声凄清愁苦,听到鹧鸪的鸣叫,更加重了她的愁绪。鹧鸪喜欢相对而啼,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大凡游了、思妇,都怕听鹧鸪的啼叫。看到听到鹧鸪的飞鸣,自然会使这位思妇的`愁绪,一泻千里,一发而不可收。
接着诗句自然地过渡到处处湘云合一句,以笼罩在湘*之上的*云,来比喻女主人公郁闷的心情。
以*云喻愁怀,这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文镜秘府论·地·六志》引《赠别诗》曰:离情弦上急,别曲雁边嘶,低云百种郁,垂露千行啼。释曰:
..上见低云之郁,托愁气以合词。《鹧鸪词》的处处湘云合,既是对实景的描写,又巧妙地暗喻女子愁闷的心情。
诗的前三句,诗人用湘*、湘云、斑竹、鹧鸪这些景物营构出一幅有静有动的图面,把气氛烘托、渲染得十分浓烈,末句突然一转,向苍天发出郎从何处归的问语,使诗情显得跌宕多姿。它传递出主人公无可奈何的心情,我们仿佛看到她伫立湘*岸边翘首凝望的身影,感觉到她盼郎归来的急切心情,活脱脱描绘出一幅湘*女子怀远图来。
诗清新含蓄,善用比兴,具有民歌风味。抒情全赖气氛的渲染与烘托,颇具特*。
【鹧鸪词的唐诗鉴赏】相关文章:
1.《鹧鸪词》古诗鉴赏
2.唐诗鉴赏
3.杜甫《鹧鸪词》诗歌鉴赏
4.关于柳的唐诗鉴赏
5.《春雪》唐诗鉴赏
6.《过碛》唐诗鉴赏
7.《红豆》唐诗鉴赏
8.《山行》唐诗鉴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