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涉及的文言文常见虚词
第1篇:中考涉及的文言文常见虚词
文言文阅读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而不是对零碎的词法、句法等知识的记忆程度。
常见的考点有:
1.把握文言虚词;【乎】【矣】【乃】【且】【因】【焉】【也】【者】【则】
【而】【于】【以】【其】【之】【所】【遂】【哉】【夫】【故】【然】
2.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3.文言文语句理解和翻译;
(1)文言文句式理解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2)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察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
(3)文言文语句翻译:文言文翻译一般都是给定句子要求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呈现形式是主观题。
4.整体感知文章或段落的内在联系与内容;
5.朗读、背诵的基本能力;
6.问题探究能力。常见的考查方式是阅读答题,一般有5个小题,
题目类型主要有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拓
展延伸及综合*实践类题(如:评析类、生活互联类、策划创意
类等)。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和试题练习
湖心亭看雪①
--明张岱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矣,余??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⑨!"拉余同饮。余强⑩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
①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
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浙*绍兴)人。原居杭州。
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
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琅?治募?贰度?恍嗤荚蕖贰兑购酱?贰栋籽蟪薄返染??难????/p>
②【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是日更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④.【??(ráo)】即"桡",撑(船)。
⑤【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乘船。毳衣,用毛
皮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⑥【雾凇沆砀】雪夜寒气弥漫。雾凇,云、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
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这时因为天寒,凝成
*花。曾巩《冬夜即事》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
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
子。沆,形容大水。
⑦【上下一白】天*湖光全是白皑皑的。一白,全白。一,全;都。
⑧【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
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⑨【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⑩【强(qiǎng)饮】尽力地喝。强:痛快。强饮:痛快的喝。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客此】客,做客。在此地客居。
【舟子】船夫。
【喃】象声词。
【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更】还。
【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傻,
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第2篇: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孟子〉二章》)
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第3篇:高中常考文言文虚词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有关高中常考文言文虚词,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安an
1.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例解]用作疑问副词。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
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4.沛*在?(《鸿门宴》)
[例解]用作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相当于“什么”“哪里”。
而er
1.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例解]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例解]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例解]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例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例解]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例解]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8.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例解]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9.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例解]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尔er
1.尔何知!(《?ブ?健罚?/p>
2.中寿,尔墓之要拱矣!如有营,(《?ブ?健罚?/p>
3.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
4.胡瞻尔庭有县?兮(《伐檀》)
[例解]用作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5.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
7.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例解]指示代词,相当于“此”“如此(这样)”“那”。
8.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例解]用作副词,用来修辞动词,相当“这样(地)”。
9.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
10.子路率尔而对曰:……(同上)
11.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祭妹文》)
1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例解]用作助词。作形容词、动词的词尾,和“然”的用法相似:相当于“的”“地”“着”。
1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
[例解]?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而已”。
14.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例解]?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同虚词“耳”的用法相同。表叙述语气,相当于“了”或不译。
夫fu
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例解]用作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或在“这”后加适当的量词。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4.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例解]用作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或在“那”后加适当的量词。
5.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6.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问说》)
[例解]用作助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称为“发语词”,也可用复音虚词“且夫”,不必译出。
7.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
8.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问说》)
9.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例解]用作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或“了”。
盖gai
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2.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例解]?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3.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与妻书》)
[例解]表示这种意思的“盖”,也有用于句中的。
4.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5.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雁荡山》)
[例解]用作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
故gu
1.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例解]用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有时用“是故”“以故”。
4.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史记·刺客列传》)
5.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例解]用作副词。有“从前”“故意”的意思。
何he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例解]?用作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4.大王来何*?(《鸿门宴》)
[例解]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5.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6.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例解]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7.何不按兵束*,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8.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解]用作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9.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例解]?用作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10.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11.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12.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例解]“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13.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14.何以战?(《曹刿论战》)
[例解]“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或huo
1.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3.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例解]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例解]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
5.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6.蛟或浮或没。(《周处》)
[例解]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