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诗原文及赏析

第1篇:《荷花》诗原文及赏析

荷花诗赏析,由收集,希望有关于荷花诗赏析的文章荷花诗赏析能对您有所帮助!?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秘书。

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第2篇:《醉花*》古诗原文及赏析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茱萸少一人”,怎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吧,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醉花*》古诗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第3篇:《落花》古诗原文及赏析

【诗句】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出处】唐·李商隐《落花》。

【意思】诗人以无限的感慨抒写了用生命打扮春天的花朵,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所得只是飘落凋残、沾人衣裙的凄凉结局。两句诗语意双关、凄惋悲伤,也映照了诗人自身的经历。咏物与身世之慨结合得天衣无缝,表现的情感哀怨动人,可见出诗人的大家手笔。

【全诗】

《落花》

.[唐].李商隐

高*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释】

①二句意谓居于高*的客人竟然离去了,小园中的落花正杂乱地飞落。②花朵高低不齐地纷纷落下,连续覆盖小径曲陌,临空飞舞似遥送夕阳斜晖。参差(cenci):高低不齐貌。曲陌:弯曲的小路。迢递(tiaodi):远貌。③二句意谓落花委地使多情人肠断而不忍扫,望穿双眼,望春和人留下,但却都无情地归去了。④二句意谓有情的芳心(花心、人心)随着春尽而完结,只剩下泪下沾衣而已。

【赏析】

诗的首联写客人离去,花已落下,极为平淡,然而妙就妙在诗人把两件本来不相干的事物硬是拉拢在一起,如此一来,“连落花亦看作有情矣!”(《李义山诗集笺注》)。如此写法看似无理实则有理,这便是触景伤情,因情而写物。

颔联承接上联,进一步描写落花“乱飞”情状。“参差”为所见落花惨状,是客观现实,“迢递”是拟人手法,是因情而写。落花参差与曲陌而“连”,仿佛与诗人情绪相通;“迢递”而“送”竟是让人留恋的太阳,这两个字用的很好。也正是这两个字才把作者的情绪传给所咏之物,又把所咏之物的伤感带给诗人。落花已不再是普通落花,而是作者感情传达的对象,因而诗人“断肠”而“不忍扫”,诗人希望花不要再落,可是“眼穿”了,花“仍欲稀”,作者此时心情自然无比悲伤。

尾联是作者对落花的感慨,更是诗人对自己身世的哀凄自怜:花以生命点缀春天,最终却凋零残损,沾人衣裙。诗人空怀壮志,而屡遭挫折,施志无门,只有悲哀,泪落沾衣而已。

李商隐善于以己之情体察外物情感,再以充满情感之笔抒发出来,在看似无理之中道出自己的凄情,此诗也正是这种以物咏情诗中的一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