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第1篇: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其父事庄宗,为岢岚*使,私畜勇士百余人,庄宗疑其有异志。召之,惧不敢行。全斌时年十二,谓其父曰:“此盖疑大人有他图,愿以全斌为质,必得释。”父从其计,果获全,因以全斌隶帐下。

及庄宗入洛,累历内职。同光末,国有内难,兵入宫城,近臣宿将皆弃*遁去,惟全斌与符彦卿等十数人居中拒战。庄宗中流矢,扶掖至绛霄殿,全斌恸哭而去。明宗即位,补禁*列校。后数立战功,屡迁官职。

宋初,李筠以潞州叛,全斌与慕容延钊由东路会大*进讨,以功拜安*节度。诏令完葺西山堡砦,不逾时而就。建隆四年,与洺州防御使郭进等率兵入太原境,俘数千人以归,进克乐平。

乾德二年冬,又为忠武*节度。即日下诏伐蜀,命全斌为西川行营前*都部署,率禁*步骑二万、诸州兵万人由凤州路进讨。召示川峡地图,授以方略。

乾德四年,成都平,命参知政事吕余庆知府事,全斌但典*旅。会有诉全斌及彦进破蜀日,夺民家子女玉帛等不法事,与诸将同时召还。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虽犯法不欲辱以狱吏但令中书问状全斌等具伏。上欲含忍,而衔冤之诉,日拥国门,称其隐没金银、犀玉、钱帛十六万七百余贯。遂令中书门下召与讼者质*其事。而全斌等皆引伏。其令御史台于朝堂集文武百官议其罪。”

于是百官定议,全斌等罪当大辟,请准律处分。乃下诏曰:“尚念前劳,特从宽贷,止停旄钺①,犹委藩宣②。我非无恩,尔当自省。”

开宝末,车驾幸洛阳郊祀,召全斌侍祠,以为武宁*节度。仍以银器万两、帛万匹、钱千万赐之。全斌至镇数月卒,年六十九。赠中书令。

(选自《宋史·王全斌传》有删改)

注:①旄钺:节度使。②藩宣:藩镇宣政,官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惟全斌与符彦卿等十数人居中拒战拒:抵抗

b.不逾时而就就:赴任

c.请准律处分准:依照

d.特从宽贷贷:宽恕

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虽犯法/不欲辱以狱吏但/令中书问状/全斌等具伏

b.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虽犯法不欲辱/以狱吏但令/中书问状/全斌等具伏

c.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虽犯法/不欲辱以狱吏但/令中书问状/全斌等具伏

d.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虽犯法/不欲辱以狱吏/但令中书问状/全斌等具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全斌忠勇仁义,当国家有内乱的时候,一直抵抗敌贼、守护庄宗,不得已才离开。

b.王全斌率*伐蜀前皇帝召他来看川陕地图,告诉他战略方针。

c.王全斌深得宋皇宽容爱护。当百官议定他当处死刑时,皇帝只让其反省,不做处理。

d.王全斌从12岁开始担任官职,先后被庄宗、明宗、宋太祖重用。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此盖疑大人有他图,愿以全斌为质,必得释。(4分)

②成都平,命参知政事吕余庆知府事,全斌但典*旅。(4分)

参考*

4、b

5、d

6、c

7、(1)这大概是(因为)怀疑大人有别的图谋(才召见您),希望您让我去作*(您用我作为*),一定会消去怀疑。“盖”、“以----为”各1分,句意1分。

(2)成都平定后,朝廷命令参知政事吕馀庆主持(执掌)府里事情,全斌只管理(主管)*队事务。

“知”、“典”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其父奉事庄宗,任岢岚*使,私下畜养一百多名勇士,庄宗怀疑他心存异志,召见他,他害怕不敢去。当时全斌十二岁,对他的父亲说“:这是因为怀疑大人有别的图谋才召见您,希望您让我去作*,一定会消去怀疑。”他的父亲照计行事,果然得以保全,于是庄宗把全斌收用在*中。

到庄宗入洛时,历任宫内职务。同光末年,国家有内难,乱兵攻入宫城,近臣宿将都弃*逃走,只有全斌与符彦卿等十几人在宫中抵抗。庄宗中了流箭,全斌等扶他到绛霄殿,全斌痛哭而去。明宗即位,补任他为禁*列校。之后,他多次立了战功,多次升任官职。

宋初,李筠占据潞州叛乱,全斌与慕容延钊由东路会合大*进讨,因战功授任安*节度。诏令他修葺西山堡塞,不到限期就完成了。建隆四年(963),与洛州防御使郭进等人率领*队攻入太原境内,俘获敌人数千人而归,进克乐平。

乾德二年(964)冬天,又任忠武*节度。当天朝廷下诏征伐蜀地,命全斌任西川行营前*都部署,率领禁*步兵骑兵二万人、各州*队一万人由凤州路进讨。皇帝召他来看川陕地图,并且告诉他战略方针。

乾德四年,成都平定后,朝廷命令参知政事吕馀庆主持府事,全斌只管理*队事务。

正遇有人告发全斌及彦进攻破蜀时,抢夺民家子女玉帛等违法之事,全斌与诸将一起都召回来。太祖认为全斌等人初立功,虽然犯法,不打算让狱吏污辱他,只令中书省问清罪状,全斌等人都供认了。太祖想含忍不究,但衔冤之人每日拥在国门告状,说他隐藏金银、犀玉、钱帛十六万七百余贯。于是下令中书门下召他与告状者质*此事,而全斌等人都供认。下令御史台在朝堂*文武百官定他的罪。于是百官议定,全斌等人罪当处斩,请求按律处理。于是下诏说“:尚且顾及以前的功劳,特别给予宽大,只停任节度,仍然委任藩镇宣政。我不是没有恩惠,你们应当自己反省。”

开宝末年,太祖到洛阳举行郊祀,召全斌侍候祭祀,任命为武宁*节度。仍然赐给他银器万两、帛万匹、钱千万。全斌到镇后几个月就去世,终年六十九岁。追赠中书令。

第2篇:王轨太原祁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范文

王轨,太原祁人也,汉司徒允之后,世为州郡冠族。父光,少雄武,有将帅才略。频有战功,周文帝遇之甚厚。

轨*质直,起家事辅城公。及武帝即位,累迁内史下大夫,遂处腹心之任。*国之政,皆参预焉。从平并、邺,以功进位上大将*,进爵郯国公。

及陈将吴明彻入寇吕梁,徐州总管梁士彦频与战不利,乃退保州城。明彻遂堰清水以灌之,列船舰于城下,以图攻取。诏以轨为行*总管,率诸*赴救。轨潜于清水入淮口,多竖大木,以铁锁贯车轮,横截水流,以断其船路,欲密决其堰以毙之。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得免。明彻及将士三万余人并器械辎重并就俘获。陈之锐卒,于是歼焉。进位柱国,仍拜徐州总管。轨*严重,善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

宣帝之征吐谷浑也,武帝令轨与宇文孝伯并从,*中进趣,皆委轨等。时宫尹郑译、王端并得幸于宣帝。宣帝*中颇有失德,译等皆预焉。*还,轨等言之于武帝。武帝大怒,乃挞宣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宣帝遂大衔之。及宣帝即位,追郑译等复为近侍。轨自知必及于祸,谓所亲曰:“吾昔在先朝,实申社稷至计。今日之事,断可知矣。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易同反掌。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大象元年,帝使内史杜虔信就徐州杀轨。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切谏,帝不纳,遂诛之。轨立朝忠恕,兼有大功,忽以无罪被戮,天下知与不知皆伤惜。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b.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c.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d.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b.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

c.辎重是指行*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轨的父亲王光年少就英雄威武,有将帅的才干谋略,多次立有战功,周文帝对他很好。

b.王轨善于谋略,在吕梁之战时,他暗施妙计,横截河流,断绝陈朝*船的退路,最终全歼敌*,大获全胜。

c.出征吐谷浑时,武帝把*队的进止攻取都交给了王轨等人,而出于国家社稷的考虑,王轨回来后还向武帝奏报了宣帝在*中失德的事情。

d.宣帝出于个人仇怨而执意杀害王轨,即使御正中大夫颜之仪恳切进谏劝阻也没有用处,天下人都替王轨悲伤惋惜。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轨*严重,善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5分)

(2)武帝大怒,乃挞宣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宣帝遂大衔之。(5分)

参考*

4.c(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5.a(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6.b(“全歼敌*”错误,原文是“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得免”。)

7.(1)王轨*情严肃庄重,擅长计谋,加上吕梁大捷,他的威望震慑敌境,陈朝人都很害怕他。(“严重”、“善”、“振”、“惮”各1分,句意1分。)

(2)武帝大为恼怒,于是鞭打宣帝,免去郑译等人的官职,并加以痛打,宣帝于是非常怨恨王轨。(“挞”、“捶楚”、“遂”、“衔”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王轨,太原祁地人,汉代司徒王允的后代,世代都是州郡的大族。父亲王光,少小就英雄威武,有将帅的才干谋略。多次立有战功,周文帝宇文泰对他很好。

王轨秉*正直,初入仕时事奉辅城公。等到武帝即位,多次升迁至内史下大夫,于是就处于心腹的地位。*务国政,他都参与决策。随从平定并州、邺城,因功进位上大将*,进爵位为郯国公。

当南陈将领吴明彻入侵吕梁时,徐州总管梁士彦多次与陈*作战都失利,于是退守州城。吴明彻便堵截清水河的水用来灌城,排列船舰于城下,用来攻取城池。朝廷任用王轨为行*总管,率领*队前去救援。王轨暗中派人在清水河的入淮口,竖立许多大木椿,用铁链连结车轮,横截河流,断绝陈*船只的退路,想偷偷掘开堤堰放水而将他们困毙。只有骑兵将领萧摩诃率二十名骑兵率先逃跑,才免于一死。吴明彻和三万多将士,连同器械辎重全部被俘获。陈朝的精锐部队,这次被歼灭殆尽。进位柱国,随即授徐州总管。王轨*情严肃庄重,擅长计谋,加上吕梁大捷,他的威望震慑敌境,陈朝人都很害怕他。

宣帝征讨吐谷浑时,武帝命灵王轨与宇文孝伯一起跟从,*中的进止攻取,都委托给他们。当时宫尹郑译、王端都受宣帝宠幸。宣帝在*中颇有些失德的事情,郑译等人都参与其事。*队回来后,王轨等人向武帝奏报了这事。武帝大为恼怒,于是鞭打宣帝,免去郑译等人的官职,并加以痛打,宣帝于是非常怨恨王轨。等到宣帝继位,重新恢复郑译等人的职务,作为自己的近侍。王轨知道自己必有灾祸,对亲近的人说:“我过去在先帝在世时,实在是为了国家的大计。今天事情的后果,很容易判断。我所管辖的徐州紧靠淮南,与敌国相邻。要想为自己打算,易如反掌。但忠臣的节义,不可损辱。更何况蒙受先帝的厚恩,常想着以死报效,怎么能因为获罪于宣帝,便去背叛先帝呢?我只能够在这里等死,决不作其他打算,希望千载之后人们能了解我的忠心。”

大象元年,宣帝派内史杜虔信到徐州将王轨杀害。御正大夫颜之仪恳切进谏劝阻,宣帝不采纳,仍然将他诛杀。他对朝廷忠贞,又立有大功,忽然无罪被杀戮,天下人不管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都很悲伤惋惜。

第3篇:王琚怀州河内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王琚,怀州河内人。少孤,敏悟有才略,明天文象纬。时年甫冠,见驸马都尉王同皎,同皎器之。会谋刺武三思,琚义其为,即与周璟、张仲之等共计。事泄亡命,佣于扬州富商家,识非庸人,以女妻之,厚给以赀,琚亦赖以济。睿宗立,琚自言本末,主人厚赍使还长安。玄宗为太子,间游猎韦、杜间,怠休树下,琚以儒服见,且请过家,太子许之。至所庐,乃萧然窭陋。坐久,杀牛进酒殊丰厚,太子骇异。自是每到韦、杜,辄止其庐。

琚补诸暨县主簿,过谢东宫。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琚怒曰:“在外惟闻太平公主,不闻有太子。太子本有功于社稷,孝于君亲,安得此声?”太子遽召见,琚曰:“韦氏躬行弑逆,天下动摇,人思李氏,故殿下取之易也。今天下已定,太平专思立功,左右大臣多为其用,天子以元妹,能忍其过,臣窃为殿下寒心。”太子命坐,且泣曰:“计将安便?”琚曰:“昔汉盖主供养昭帝,其后与上官桀谋杀霍光,不及天子,而帝犹以大义去之。今太子功定天下,公主乃敢妄图,大臣树党,有废立意。太子诚召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计之,忧可纾也。”太子曰:“先生何以自隐而日与寡人游?”琚曰:“臣善丹沙,且工谐隐,愿比优人。”太子喜,恨相知晚。翌日授詹事府司直、内供奉,兼崇文学士。日以诸王及姜皎等入侍,独琚常豫秘谋。不逾月,迁太子舍人,兼谏议大夫。太子受内禅,擢中书侍郎。

帝于琚眷委特异,豫大政事,时号“内宰相”,每见*中,视日薄乃得出。遇休日,使者至第召之,而皇后亦使尚宫劳琚母,赐赉接足。琚自以立勋,至天宝时为旧臣,*豪侈,受馈遗至数百万,侍儿数十,宝帐备具,阖门三百口。既失志,稍自放,不能遵法度。每徙官,车马数里不绝,从宾客女伎驰弋。右相李林甫恨琚恃功使气,欲除之,使人劾发琚宿赃,削封阶,贬*华员外司马。又使罗希奭深按其罪,琚惧,仰*,未及死,希奭缢之。时人哀其无罪。

始,琚为中书侍郎,母居洛阳,来京师,让琚曰:“尔家上世皆州县职,今汝无攻城野战劳,以诌佞取容,海内切齿,吾恐汝家坟墓无人复扫除也。”琚卒不免。宝应元年,赠太子少保。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琚义其为义:以……为义b.侍卫何止曰何:呵斥

c.太子喜,恨相知晚恨:遗憾d.从宾客女伎驰弋从:跟从

5.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王琚“敏悟有才略”的一组是()

①至廷中,徐行高视②独琚常豫秘谋③太子喜,恨相知晚④琚惧,仰*,未及死,希奭缢之⑤太子本有功于社稷,孝于君亲,安得此声?⑥太子诚召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计之,忧可纾也

a.①②⑤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②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琚年轻时被权贵赏识,和周璟、张仲之密谋刺杀武三思,事情泄露后假扮成佣人躲在一个富商家,后来富商给予他很多帮助。

b.王琚回长安后,和当时还是太子的玄宗交往甚密,每次到韦、杜间游猎,都会住在他家。

c.后太平公主谋逆,王琚劝太子先事诛之,荐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与决议。玄宗继位后,提拔为中书侍郎,备受玄宗信任,时号“内宰相”。

d.晚年的王琚自恃功高,生活极尽奢侈,他的母亲之前曾经对他有所劝诫,但他没有放在心上,最终被权相李林甫倾轧缢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事泄亡命,佣于扬州富商家,识非庸人,以女妻之,厚给以赀,琚亦赖以济。

②帝于琚眷委特异,豫大政事,时号“内宰相”,每见*中,视日薄乃得出。

参考*:

4.d从:使……跟从

5.b①显示他气度不凡③表现太子对他的器重④表现他对**的无奈

6.b原文有“自是”。

7.①事情泄露逃亡,在扬州一个富商家当佣人,(富商)认为(王琚)绝不是一般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给了他丰厚的嫁妆/财货,王琚也能依靠这些来补充生活所需。

②皇帝对王琚特别眷顾,(让他)参与重大政事,当时号称“内宰相”,每次在内*被召见,看到太阳落山才能够出来。

参考译文

王琚,是怀州河内人。年少时成为孤儿,聪明而且有才干谋略,明晓天文星象之学。刚刚成年时,见到驸马都尉王同皎,王同皎非常器重他。谋划刺杀武三思,王琚认为他的做法是符合正义的,就和周璟、张仲之等人共同谋划。事情泄露逃亡,在扬州一个富商家当佣人,(富商)认为(王琚)绝不是一般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给了他丰厚的嫁妆/财货,王琚也能依靠这些来补充生活所需。唐睿宗登基,王琚自己把谋刺武三思的事情告诉了富商,主人又给他丰厚的资助,让他回到长安。当时唐玄宗还是太子,在韦、杜之间微服游猎,累了在树下休息,王琚穿着儒生的服装来见,而且请太子到他家里,太子答应了。到了王琚所住草庐,(草庐)贫穷简陋。坐了很长时间,王琚进献异常丰盛的酒肉,太子也很惊异。从此,每次到韦、杜,就会在他的草庐停留。

王琚补诸暨县主簿之缺,到东宫感谢太子。到了宫中,慢慢地走并且抬头仰视,侍卫大声呵斥阻止他说:“太子就在这里!”王琚怒气冲冲地说:“在外只听说有太平公主,没有听说有太子。太子原本对国家有功,对君主孝敬,怎么会有这种名声?”太子马上召见了他,王琚说:“韦氏亲身实行谋逆之事,天下为之动摇,百姓思念李氏,所以您取得天下是非常容易的。现在天下已定,太平公主只想建立功勋,身边的大臣都被她所用,皇上因为她是自己的妹妹,能够忍让她的过错,臣私下里为您感到寒心。”太子让他坐下,而且抽泣着说:“应该怎样谋划呢?”王琚说:“过去汉代盖长公主供养汉昭帝,后来却和上官桀谋杀霍光,虽然没有涉及天子,但是昭帝仍然从天下大义出发逼死盖长公主。现在太子功盖天下,太平公主却敢图谋不轨,结党营私,有废立皇帝的打算。太子如果真的召集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人共同谋划,您的担忧就可以化解。”太子说:“先生有什么能够隐匿身份并且每天和我交游的(技艺)呢?(注:参考《旧唐书》相关段落翻译)”王琚说:“我擅长炼丹,而且精通玩笑谜语,可以比肩倡优。”太子非常高兴,遗憾相知太晚。第二天就授予王琚詹事府司直、内供奉,兼崇文学士的职务。每天和诸王以及姜皎等人入宫侍奉太子,只有王琚常常参与密谋。不到一个月,升为太子舍人,兼谏议大夫。太子接受禅位之后,又提拔为中书侍郎。

皇帝对王琚特别眷顾,(让他)参与重大政事,当时号称“内宰相”,每次在内*被召见,看到太阳落山才能够出来。遇到休息日,皇帝也会派使者到王琚府第召见他。而皇后也派遣女官慰劳王琚母亲,赏赐的物品不计其数。王琚自认为立下功勋,到天宝年间已经成为老臣,*格豪放奢侈,接受馈赠达到数百万钱,侍儿有数十人,宝帐全都有,全家上下三百口人。失去宠信之后,慢慢放纵自己,不能遵守法度。每次换地方当官,车马绵延数里不断绝,让门客侍女跟从驰*。右相李林甫恨王琚倚仗功劳恣逞意气,想要除掉他,就让*劾说发现王琚过去的赃款,削去他的封号官阶,贬为*华员外司马。又让罗希奭深入调查他的罪过,王琚害怕,喝下毒*,没等到死,罗希奭就把他勒死了。当时的人都哀叹他没有罪过。

起初,王琚担任中书侍郎的时候,他的母亲住在洛阳,来到京城,责备王琚说:“你家上代都是做州官县官的,现在你没有攻城野战的功劳,凭巧言谄媚取悦皇上,海内之士都切齿痛恨,我怕你家坟墓没有人再清扫了。”王琚最终没有免于被杀。宝应元年,赠给他太子太保封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