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现代性探寻论文(通用7篇)

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现代性探寻论文(通用7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现代性探寻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现代性探寻论文 篇1

  摘 要:京派作家的审美现代性首先表现于文学观念上,他们均把关作为文学的中心。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侧重于对现代文明乃至启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废名则执着于审美乌托邦的建构。京派作家对审美现代性的自觉追求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京派;审美现代性;启蒙理性

  关于审美现代性问题,其在文艺学、哲学及思想史领域所受到的关注比在文学研究领域似乎更为普遍一些。刘小枫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专章探讨了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并在与西欧审美主义的对照中指出中国审美主义话语具有的双重冲突症候——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和中西思想理念冲突。张辉的《审美现代性批判》重点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在界定审美现代性的前提下,探讨了中国审美思想现代化过程中期待视野的不同形式、审美独立与现代性以及审美现代性的内在矛盾结构诸多问题。杨春时考察了审美现代性在中国的成长过程,他认为审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超越与否定,并指出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作为审美现代性的感性与理性形式对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积极作用。周宪从审美的表意实践角度深入讨论了审美现代性对世俗的救赎、拒绝平庸、对歧义的宽容、审美反思性等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功能,进而分析了审美现代性自身的复杂特征和暧昧性。吴晓东较早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他从反思现代性自身的理论预设人手,反省由线性的价值理念所导致的单一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取向,重新回到原初的文学史图景以期揭示现代文学多元繁复的美学景观,并以沈从文、张爱玲的小说文本为例,分别从寓言诗学、意象化空间、挽歌情怀的角度剖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视阈与现代性问题的复杂关联。周仁政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审美理想主义作为浪漫主义的逻辑延续,包含了消极价值倾向和积极价值倾向两种不同生存形态,在对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理解中形成了具有独立品格的中国审美主义文学传统。顾怡从20世纪的宏观视角对中国文学的审美现代性作了全景式的评述,他认为从30、40年代日常生活的诗意化书写到80年代日常生活的迷乱化梦呓再到90年代日常生活的仿真化描摹,审美现代性有了越来越多的功利化倾向。刘悦笛从审美主义的视角出发,审视中国美学20世纪20、30年代的断代史,立足于中西文化一美学比较视角,考察审美主义在中国的系统化形成,探寻了审美主义在中国的接受机制、建构特点和发展理路。

  以上研究从不同路径拓展了审美现代性的研究视野,不论从审美现代性的概念及理论还是从现代文学自身均深化了对于审美现代性的理解。我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京派作家沈从文、废名的小说为例,试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现代性进行历时的描述与共时的探寻,从文学观念与时间意识角度探讨了京派作家对于启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以及审美乌托邦的想像和建构,并进一步指出京派作家对审美现代性的自觉追求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多元化发展做出的独特的贡献。

  一

  从现代性的起源和发展来看,现代性一直存在着两种非常复杂而又难以割舍的对抗关系,一种是社会的现代性(主要是制度层面、物质科技层面),表现为和社会的现代化与工业化进程相关的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诸如启蒙主义、工具理性、科技万能观念等等,尤其表现为对理性的顶礼膜拜;另一种是审美的现代性,它是现代性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美学或艺术领域对人的情感、本能的强调,一方面从感性生命的角度对人的主体性加以捍卫和肯定,同时又包含着对现代科技文明与理性进步观念的怀疑、批判乃至否定,它既是现代性自身认同的力量,又是现代性自身的异己与反抗力量。审美现代性在其本质上指称的是这样一种思想艺术特性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文化效应——“它通过强调与科学、伦理相对的审美之维(或与之相关的艺术价值),以生命与感性的原则在现代知识谱系中为主体性立法,从而达到反对理性绝对权威的……目的”。审美的现代性重视艺术的审美原则,其极端形式即是审美主义,以审美的原则代替一切其他的精神与社会原则,把审美视为最高价值。关于两种现代性的划分以及二者之间的张力结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比较文学教授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有过精到的论述:

  可以肯定的是,在19世纪前半期的某个时刻,在作为西方文明史一个阶段的现代性同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之间发生了无法弥合的分裂。(作为文明史阶段的现代性是科学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带来的全面经济社会变化的产物。)从此以后,两种现代性之间一直充满不可化解的敌意,但在它们欲置对方于死地的狂热中,未尝不容许甚至是激发了种种相互影响。

  与卡林内斯库的观点类似,法兰克福派的传人魏尔曼(Albrecht Wellmer)则将现代性区分为“启蒙的现代性”和“浪漫的现代性”,前者按照启蒙理性的法则,试图将人从所谓愚昧、迷信及黑暗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只是这种启蒙的规划并未能如愿以偿,工具理性、官僚科层化以及唯科学主义的普遍蔓延造成了对人的存在的新的宰制,出于对理性压抑的反叛,而“浪漫的现代性”,则成为一种“反抗的力量”,“反对作为合理化过程的启蒙形式”。不论是卡林内斯库还是魏尔曼,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指出现代性的双重特征,尤其是审美现代性与理性的现代性所构成的现代性内部的张力结构。

  近年来致力于现代性研究的刘小枫曾指出审美现代性的三项基本诉求:

  (一)为感性正名,重设感性的生存论和价值论地位;

  (二)艺术代宗教,艺术成为新的宗教和伦理;

  (三)对世界的审美态度,游戏心态。

  二

  以此为理论参照,那么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京派文学其审美现代性的具体呈现和独特内涵是什么呢?

  其实,关于审美独立的问题近代以来已经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王国维在1904年发表的《〈红楼梦〉评论》中谈到艺术具有超然忘我的功用,在无利害超功利的审美之境中,方能摆脱生活之欲带来的苦痛:“然物之能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者,必其物之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后可,易言以明之,必其物非实物而后可。然则非美术何足以当之乎?”在另一篇文章中,王国维进一步指出:“美之性质,一言以蔽之曰: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是已。虽物之美者,有时亦足以供吾人之利用,但人之视为美时,决不计其可利用之点。其性质如是,故其价值亦存于美之自身,而不存乎其外。”在王国维这里,审美已不是简单的精神的愉悦与艺术的陶醉,而是一种离开生活之欲、达到解脱之途的生命的存在方式。借此,王国维试图以审美的原则来面对、化解人生的 现实问题。王国维甚至要把艺术与审美提升到宗教的层面:“美术(也即艺术,笔者注)者,上流社会之宗教也……此等感情上之疾病,故非干燥的科学与严肃的道德之所能疗也。感情上之疾病,非以感情治之不可。”借助于艺术的宗教对于人的情感的疗治,审美的原则已经高于科学与道德的原则,并与人的存在问题密切相连,艺术和审美的存在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王国维说“美术之知识全为直观之知识,而无概念杂乎其间,故叔氏(叔本华,笔者注)之视美术也犹重于科学”,这也是王国维的夫子自道。

  倘若审美独立对于王国维所讲的上流社会来说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宗教救赎功能的精神慰藉,而对于蔡元培来说却是寻求到了一种可以取代宗教的新的精神资源。蔡元培认为“宗教所最有密切关系者,惟有情感作用,即所谓美感”,美育是自由的、进步的、普及的,因而主张“以审美代宗教”,蔡元培的这一学说力图让审美在最终意义上成为一种新的生命与生活哲学,倡导审美化的人生。到了20世纪20年代,当科学与人生观问题在知识界热闹非凡地讨论之时,宗白华力倡一种理想的“艺术的人生观”,何谓艺术的人生态度呢?“这就是积极地把我们人生的生活,当作一个高尚优美的艺术品似的生活,使他理想化,美化”。他甚至要以唯美的艺术眼光去化解人生的烦闷,“唯美的眼光,就是我们把世界上社会上各种现象,无论美的,丑的,可恶的,龌龊的,伟丽的自然生活,以及鄙俗的社会生活,都把他当作一种艺术品看待”,主张“要持纯粹的唯美主义,在一切丑的现象中看出他的美来,在一切无秩序的现象中看出他的秩序来,以减少我们厌恶烦恼的心思,排遣我们烦闷无聊的生活”。应该说宗白华以纯粹唯美的眼光观照人生、化解痛苦的方式是把王国维倡导的无利害超功利的审美之境落到了生活的实处,这种对世界所持的审美的人生态度正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主义,或曰审美现代性的思想理路。

  宗白华热切倡导的“艺术的人生观”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共鸣者不乏其人,京派文学前期的理论家周作人即是其一。五四初年以思想启蒙与文学启蒙面目出现的周作人尽管曾提出过“人的文学”及“平民文学”的口号,但不久他却表现出对五四式启蒙理性的持续怀疑,他于1922年发表的《自己的园地》已经开始摆脱人生派文学“为人生的艺术”的功利性目的,主张“以个人为主人,表现情思而成艺术……有独立的艺术美与无形的功利”,这是其人生的艺术要点所在。在此,他力图在“为人生派”和“为艺术派”之间寻求一种新的平衡,并在超越启蒙理性的意义上建构自足的文学本体论观念。四年之后,他更为明确地提出放弃早年的思想启蒙与文学启蒙理念的自觉努力,自称他收进《艺术与生活》的1924年以后的文章,“与以前的论文便略有不同,照我自己想起来,即梦想家与传道者的气味渐渐地有点淡薄下去了”,明确主张文学的趣味化,认为文学“虽然满足自己的趣味,这便已尽有意思,足为经营这些生活或艺术的理由”。文学的趣味化与生活的艺术化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因而周作人慨叹“生活不是很容易的事”,要倡导其“生活之艺术”,“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

  到了30年代,这种把生命艺术化的审美主义的人生态度在京派的文艺理论家朱光潜身上同样有典型的体现。1932年其在《谈美·十五》中明确提出“人生艺术化”的思想,他认为人生本来就是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并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指出“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他以尼采“日神”式静观的欣赏态度观照生活,“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这种对人生“慢慢走,欣赏啊”的生命态度既有西方化的感性化内涵,又有中国传统文化重趣味、谈闲适的底蕴。静穆的观照带来的是人生的艺术化,进而,朱光潜赋予艺术化以“情趣化”的中介,不仅要求艺术与人生妙处惟在不即不离,而且又以泛审美的眼光看世界,把宇宙加以人情化。

  通过以上简要的梳理与考察,可以略窥审美主义问题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简单呈现。借此,我们可领略到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独特内涵——对于艺术“无所为而为”的非功利的审美态度,不管是周作人的“生活之艺术”、朱光潜“日神”式的“情趣化”人生,还是宗白华的“艺术的人生观”,他们都是对“实用人生”的拒斥。当他们把“感性的审美”与“至动的生命”相融通,将“个体的生命”与“艺术的人生”视为同一,其实质是以“感性化生存”诉求于生命的艺术化——也即日常生活的诗意化。

  三

  对于京派作家来说,这种审美现代性的具体呈现首先表现于文学观念上,他们均把美作为文学的中心。

  沈从文曾引用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的话说道,“叙述美而不真之事物,乃艺术之正务”,“文学之美妙,即在于能使不生存的人物能生存”。沈从文把美作为自己创作的中心,对此他曾拟设过一场内在心灵的自我质询与对话:“什么叫作真?我倒不大明白真和不真在文学上的区别,也不能分辨它在情感上的区别。文学艺术只有美和不美。”“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些!”

  在小说创作上,沈从文对艺术之美孜孜以求,赋予艺术以救赎的宗教功能。请听一听沈从文的表白:我觉得我应当努力来写一本《圣经》,这经典的完成,不在增加多数人于天国的迷信,却在说明人力的可信……希望个人作品成为推进历史的工具,这工具必须如何造作,方能结实牢靠,像一个理想的工具。

  沈从文立意在“神之解体”的时代在文学中创造一尊“艺术之神”,并希望“用这个抽象的神,阻止退化现象的扩大,给新的生命一种刺激启迪”。沈从文的确是在创造一种新的艺术之宗教,并用这一宗教反抗由病态的现代文明造成的人的异化。他呼吁道:我们实需要一种美和爱的新的宗教,来煽起更年青一辈做人的热诚,激发其生命的抽象搜寻,对人类明日未来向上合理的一切设计,都能产生一种崇高庄严感情。

  沈从文的这一艺术追求固然有蔡元培“美育代宗教”的回声,同时更重要的是沈从文自身对审美现代性的自觉追求。当有人间起沈从文为什么要写作,他不无自矜地说道:“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这点情绪同宗教情绪完全一样。这点情绪促我来写作,不断的写作,没有厌倦。”写作和审美成了沈从文的宗教。沈从文的这种自觉便是决心为了艺术的原则“超越功利得失和贫富等级”,“去处理生命与生活……让人生至少还容许用将来重新安排一次”。沈从文通过艺术的方式再造情感与再造生活,建构审美的乌托邦世界。

  废名更是对“文章之美”孜孜以求,他说:“有一个好意思,愿公之于天下同好……那个意思其实只有一句话:我们总要文章做得好。”对于废名的小说,周作人诚恳地说道:“我觉得废名君的著作在现代小说界有他独特的价值者,其第一的原因是其文章之美。”那么,如何才是好文章呢?在废名看来,浸润着厌世观的文章才会美丽,“我喜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喜读哈代的小说,喜读俄国梭罗古勃的小说,他们的文章里都有中国文章所没有的美丽,简单的一句,中国文章里没有外国人的厌世观”。他是以美作为其评判艺术价值高低的尺度的,他的《梦》一诗是其艺术观的集中表达:“我在女子的梦里写一个善字,我在男子的梦里写一个美字,厌世诗人我画一幅好看的山水,小孩子我画一个世界。”废名甚至直言不讳地承认“美是我写作《桥》的哲学”。废名无论对“文章之美”的独特追求,还是对悲苦人生的唯美目光均深刻体现了京派小说的审美现代性。作为一个“厌世的画梦”者,废名虽然没有跌进游戏人生、及时行乐的泥淖,但他对世界所采取的达观超脱的审美态度正是审美现代性的基本诉求之一。

  具体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侧重于对现代文明乃至启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废名则执着于审美乌托邦的建构——以日常生活的诗意化对抗现实境遇中的生存焦虑。

  沈从文的小说《知识》是一个带有隐喻色彩的反思启蒙的文本。小说开始对知识者张六吉的叙述带着嘲弄和反讽的语调。在哲学硕士张六吉看来,家乡是一片野蛮之地,想到家乡那些“毫无教育”的乡下人,他不时觉得有一种尼采“超人”般的忧郁。然而,一旦踏上家乡的土地,他原有的观念完全改变了。老农夫一家对待苦难与死亡的平静态度和旷达情怀深深感染了张六吉,于是张六吉烧掉了所有书籍,“跟乡下人学他还不曾学过的一切”。沈从文并非想让还乡者张六吉以批判的目光打量着乡野的陋俗和愚昧,或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发出“改造国民性”的呐喊,而是让知识者认同这种顽强而坚忍的生命方式。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不是知识者用自己的一套文化观念和知识理性去改造原始的乡野,而是让乡民的生存方式及生命形式改造了知识者。沈从文是要人们逼近与认同这样的生存方式,他曾明确地指出,“想教育乡下人,得先给乡下人学学”。

  《凤子》即是写一个都市人被乡下“改造”的故事。沈从文一方面让都市人惊叹于湘西风景的奇异、民风的古朴、妇人的美丽与爱情的大胆;一方面通过总爷的口直接批判病态的都市文明乃至都市人,“我先向你告罪,当到(着)你城里人我要说城里人几句坏话。我以为城里人是要礼节不要真实的,要常识不要智慧的,要婚姻不要爱情的”。乡下人那么自信地批判城市人在于其道德与自然人性上的优势,他们信仰“神”,“神的意义在我们这里只是‘自然’”,“是正直和诚实和爱”。这里,是道德的理想国,是审美的乌托邦,是爱的伊甸园。这种桃花源般的境界使这个城市中人忘掉了都市的生活、习气与道德,这一偏远环境终于“征服了这个城市中人,另外那一个人,却因为他的言语,把城市中人观念也改造了”。城市人观念的改造源于乡村文化的优势与魅力。在城市/乡村这一地域空间的二元表达中,如果我们从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学的或日历史主义的立场观之,城市之于乡村似乎永远是一种进步。但如果从审美主义、道德理想、永恒人性等非历史主义的立场观之,城市/乡村的关系就会发生逆转。沈从文即是从自然人性的价值立场来评判城市与乡村这两个空间实体,从而乡土人生的道德以及乡土的文化、审美意蕴也被呈现出来。乡土不再是蒙昧、落后、丑恶的所在,而是承载着自然文化、涌动着生命强力、张扬着健全人性、充满着神奇魅力的地方。正是在这一点上,京派作家与鲁迅及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形成了不同的审美风格。一个是认同乡村,把湘西民间作为重构民族品德的文化基地,重在颂扬人性之美;一个是改造民间,着意于描绘农村的颓败及陋风恶习(冥婚、冲喜、械斗),重在批判乡民的愚昧麻木。鲁迅及其追随者以现代启蒙理性的目光反观农村,发现了它的封闭落后;而沈从文则是以“乡下人”的目光打量城市,以乡村文化对抗都市文化,从审美主义的视角对五四以来的启蒙理性传统产生了疑虑与反思。

  废名对艺术具有宗教般的救赎功能颇有神会,他在自传色彩极为浓厚的小说《莫须有先生传》中指出:“莫须有先生做小孩时当太平之世,在县城自己家里看放猖,看戏,看会,看龙灯,艺术与宗教合为而一,与小孩子的心理十分调和,即艺术与宗教合为而一了。”正是看重艺术的宗教功能,废名小说善于从民间节日、庆典及日常礼俗中汲取诗意。在《莫须有先生传》中讲到黄梅“过桥”风俗,临时在东岳庙山上架起代表地狱的奈何桥,如果老太太们生前过了这座桥,则死后就可免过这极难通过的地狱之桥。废名详述了三年一次热闹非凡的“过桥”盛况,“桥诚有过桥之意”,桥下并无水,力大者背着老母亲争先恐后而过,“殊为天真可爱”。在这具有宗教色彩的民俗仪式中,废名看到了美丽、天真与可爱,他认为这是“艺术与宗教合而为一”的活动,使沉沦于庸常生活之中的人们得到暂时的狂欢与宣泄,废名以一种艺术的诗性的目光取代了五四启蒙乡土作家的文化批判的理性目光。

  《桥》的世界到处充溢着田园牧歌的情调,类似于沈从文在《凤子》中所展现的桃花源般的境界。在对小林、琴子、细竹三人的描写中,作为乡村的儿女,人们见不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劳作与艰辛,整天习字做画、采花折柳、看山赏塔,这都是超越庸常生活的诗意的生存方式。这里展现的不是日常的生活世界,而是一个审美的乌托邦。20世纪30年代的评论者阅读《桥》时曾指出:“这本书没有现代味,没有写实成份,所写的是理想的人物,理想的境界。作者对现实闭起眼睛,而在幻想里构造一个乌托邦……这里的田畴,山,水,树木,村庄,阴,晴,朝,夕,都是一层缥缈朦胧的色彩,似梦境又似仙境。这本书引读者走人的世界是一个‘世外桃源’。”这种审美的乌托邦世界更得益于废名在乡土的日常生活和民俗节庆中提取诗意。琴子和奶奶在树阴下牧牛,小林为琴子在树藤间掐花,村妇们于小河边洗衣,琴子和村童一起放风筝,清明节上坟,河岸边“打杨柳球”,三月三野外看鬼火,上花红山折映山红,深夜和史家奶奶看“送路灯”……这些日常生活的诗意描写和民俗细节的展示无不充满着田园牧歌的情趣。

  从时间意识的角度观之,京派作家同样表现出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现代性的时间观念是一种线形与不可逆的、乃至不可抗拒地向前流动的进化论时间观念。废名公开宣称他对进化论的怀疑:“我确是做了一个‘真理’的隐士,一年有一年的长进,我知道我将在达尔文进化论之后有一番话要向世人说,叫世人迷途知返,真理终将如太阳有拨云雾而现于青天之日,进化论乃蔽真理之云雾也。”沈从文对历史进化论时间观也有同样的反省,“我们原来还是活在中古时代,而且历史还正在倒退,使人对于中国明日的一切,有点茫然了。历史如果像一个环,那么,再过十年,倒回来的是个什么世界”?基于这样的时间意识,沈从文把美好的事物赋予逝去的时间,并向过去频频地深情回首,流露出原始主义的思想倾向——以原始的态度批判现代文明,以人性的尺度批判文明的进步对人性的戕害,这是对乐观的进化论思想的警醒与反动。废名甚至借莫须有先生之口对现代科学也要进行一番反思与批判:“莫须有先生的家训可以教人信佛教,可以教人学孔子……比教儿子信科学还要合乎理智。教儿子信科学实在不如信基督教。可惜这个道理一时还不容易使人明白。”虽然废名对现代科学的批判不无偏至,但京派作家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却是共通的:不管是沈从文以健全人性为价值尺度对都市文明病的批判,还是废名以佛教的“心外无物”批判科学的“唯物说”,并执着于审美乌托邦的理想建构——以唯美的诗性目光对日常生活的观照,他们对现代文明病的批判构成了其审美层面的现代性。

  总之,京派作家对审美现代性的自觉追求承继着王国维、蔡元培、宗白华、周作人等人的思想理路,即使是在参与社会与文化的改造上也与启蒙作家判然有别——启蒙作家大都以现实主义的笔触,要么揭示人生的痛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并夹杂着对病态国民性的批判,要么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表现社会制度的黑暗与腐败,鼓励反抗和斗争,强调文学对社会生活的直接干预,重视文学的工具性和宣传性。而京派作家则以审美为中介,侧重于艺术审美的角度拯救世道人心,是在国民审美熏陶的前提下从人生的艺术化出发追求民族的现代化或曰现代性的。“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一定要从‘冶情养性’做起……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这是京派理论家朱光潜在30年代基于对社会的诊断所开的一副审美的药剂,当启蒙作家正极力张扬对不公正社会制度的批判与改造时,朱光潜却认为“不完全是制度问题”,试图通过“人生美化”的途径达到对社会的改造。沈从文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根治“社会的拙象和人的愚心”的根本途径在于用文学提供一种美的人生,“一个好的文学作品,照例会使人觉得在真美感觉以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我说的‘向善’,这个词的意思,并不属于社会道德一方面‘做好人’的理想,我指的是这个:读者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的理解”。京派作家对审美现代性的自觉追求与现代其他作家对启蒙现代性的追求构成了一种张力,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多元化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现代性探寻论文 篇2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明确规定,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那么,如何联系中学外国文学作品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积累审美经验

  中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对教材深入研究,积累审美经验,领悟文中之美,进而把握审美重点,为学生建立审美联系网点。20篇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点可分两方面:

  1.现实美(包含人性美、情操美,即爱国美、理想美、创造美、环境美等)

  (1)爱国美爱国美是现实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体现爱国美的名篇。它在悲壮的气氛中,渲染了法国人民爱国感情的崇高美。通过此课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人类社会中的爱国行为是一种美。这不仅培养了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情操美伏契克《二六七号牢房》(节选自《绞刑架下的报告》)蕴含着伏契克无产阶级和国际主义的革命情操美,这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审美作用,并将鼓舞他们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忘我地学习和工作。

  (3)劳动美生产斗争是劳动美在社会实践中的一种表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筑路》(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从侧面反映自然环境的恶劣,突出筑路的艰难,歌颂保尔及战友们忘我劳动的崇高美德。通过歌颂劳动,赞美劳动者的本色,使学生增强感受劳动美的能力。

  俄国伟大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美与道德是亲姊妹。说明社会美与高尚优美的思想感情、精神品格紧密相连。对社会美的鉴赏,可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对社会中是非、善恶、美丑的审美评价能力。

  2.艺术美(含结构美、象征美、语言美等)

  现实美是艺术美的基础,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升华。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它是作家在描写自然、反映社会时,从其审美观点出发,采取最美的艺术形式把客观存在的美和自己的审美情趣融为一体。因此说艺术美最有魅力,最能唤起读者的共鸣。结合中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引导学生对文中的艺术美进行评价、赏析,不仅有助于把握艺术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1)形象美艺术形象渗透着作家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因而艺术美首先表现在作家所塑造的生动、深刻的艺术形象中,形象要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母亲》(节选自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小说的中心人物尼洛夫娜在儿子和同志们的启发下,走上革命道路,献身于党的事业。巴威尔在法庭上的演说和斗争,更加提高了母亲的觉悟。母亲是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她充分体现了艺术形象美,会使学生受到革命意志美的陶冶。

  (2)结构美《项链》是莫泊桑脍炙人口的名篇。小说按事件的自然过程展开,把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情节组成故事,加上戏剧性结尾,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充满着传奇色彩的结构美,永远给人以艺术美的感受。

  (3)象征美高尔基的《海燕》中,运用海燕象征无产阶级,用雷电乌云象征以沙皇当局为代表的反动势力,海洋象征革命高潮时期的广大人民群众,选用海鸥、海鸭等象征资产阶级自由派、机会主义者。作者把革命的情势和斗争中的各阶级的表现,用生动形象的象征手法展示出来,给人以象征美的感受。

  (4)语言美在《项链》中,作者为促使人们接受路瓦栽夫妇的惨痛教训,在篇末写道:“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富有哲理的语言,在结尾回荡,使人流连,千万不要因小失大,白白蹉跎青春和精力。

  同样,在《变色龙》和《守财奴》中,也会使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和葛朗台可憎可笑的丑态,引导学生从反面形象体会作家所寄寓的美学理想和审美价值,深刻理解对假、恶、丑的揭露,实际是肯定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而提高鉴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

  对艺术美的欣赏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教育活动,也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审美经验的积累也是中学语文教师十分必要的。其次,教师示范引路,是审美经验积累的关键环节。

  1.精心设计导言

  导言,是教师讲课前的引子、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发出的第一条信息,以导入新课。导言开得好,使学生产生愉悦与共鸣,从而获得美感享受。从审美角度来看,对语言的感受是审美能力培育的重要标志之一。讲《威尼斯商人》,导言可这样设计:中世纪幽灵已经覆灭,从公元14至16世纪欧洲各国兴起了文艺复兴。它以《十日谈》的嘹亮号角揭开了序幕,以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之花吐露着袭人的芳香。而《威尼斯商人》是莎氏喜剧中最鲜艳的花朵。教师的导言,犹如序幕中的朗诵,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又犹如一支支优美的乐曲弹奏得动人心弦,使学生得到美感。

  2.板书直观教学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也是教师在教材基础上的艺术性创造,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工整、醒目的板书,除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智力,引导思考,加强记忆之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情趣,从优美的字迹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在设计板书时,力求做到内容的完善美,语言的精炼美,构图的造型美,字体的俊秀美,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直观教学效果。

  这样板书,可使学生通过板书的直观教学,获得审美把握,得到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美感享受,进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3.推荐赏析文章

  能够感受美,才能得到鉴赏美,要想鉴赏美,就要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只有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中学教学中,要经常推荐外国文学作品的赏析文章。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使之具有文学批评的鉴赏力,以适应中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二、开展审美创造

  审美教育不单是提高学生的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因为只有通过审美创造,才能使客观的审美对象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学生将来在自己的生活中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这才是审美教育的目的所在。

  1.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导言内容,促使学生搜集优美词汇,锻炼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2.从朗读中锻炼。让学生以充沛的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准确传神地读出文中内容,是一种美的创造。结合中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可组织诗歌朗诵会,散文朗诵会等形式,激励学生饱赏诗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并引导他们去创造美。

  3.通过作业训练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布置分析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美与艺术美的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坚持联系外国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美、艺术美,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失为一种好途径。

  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现代性探寻论文 篇3

  摘要:研究汉语言审美问题能够让汉语言这门学科发展前景变得更好,能够让汉语言文学特点等充分掌握,对于汉语言的文学进行了解析,比较仔细的讲解汉语言文学中特点进行了分析,也分析的古代文学的中审美特点,还对于在新时代下,传媒汉语言文学有哪些特点。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审美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所包括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多,其中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在这个时候,汉语言文学表现出来的没一个特点,都是世界的,很多国家都开始重视学习汉语,也就表明汉语的魅力非常大,本文就是具体的分析汉语文学其中的审美。

  1汉语言文学的特性

  汉语言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主体,对于中国来说。汉语言是我们的母语,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热爱自己的母语,汉语言文学就像语文一样,是为了培养我国良好素质的人才,让语言文化得到发展,目前,汉语言教育是一个门比较重要的学科。中国文学、世界华文文学、汉民族文学这三个组成了汉语言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研究主要是重视文学的发展多样化、对于汉民族文学来说主要研究的就是历史中出现过的文学,大多是传统的文化具有民族特性。世界华文文学就是在世界上汉语表现出来的特点。通过这些,让汉语言文化再进步一些,作为一个人文学科,要把握其特点特性,感受当中的文学魅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汉语言文学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古汉语言文学的审美

  在古代,要想在实际创作中表达美的感受,是一件非常难得事情,因为在古代,容易把语言和审美分开来看,经常顾此失彼,要么特别重视一方面,另一方面完全不管。比如法家的作品,教育的就是人们要懂得用法,比较强调的是法的重要性,但是这些文章毫无美感,让人没有读下去的欲望,就好像现在的教学一样,一味的传授知识,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有一种就是只注重文学上面的美感,一点实用性都没偶,写一些看着比较美的文字,但是实际上不能让人获得什么启示。

  2.1古汉语来源生活

  在学习古代汉语言文学的时候,就会研究文学中想表达的时候内容,有什么样的意境,但是在这些意境背后,都是从生活中来源的灵感,在经过作者的渲染,往往能表达出想表达的情感,古代的时候创作经常是要仔细观察身边的生活,然后表达自己的感情,让文章有作者自己的审美和意境,这样的创作会让文章变得在有美感的同时也会让人们有所启发,所以在解读古汉语言文学的时候,要善于思考其中的意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所渲染的气氛就是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件事物都是不一样的,作者通过一波三折的描写,让读者有了想读下去探讨其中缘由的意愿,同时这种氛围还让读者领悟了道理,是文学与审美的结合。汉语言文学就是通过身边的事情来阐述一些道理,让读者有所思考,从而得到道理。

  2.2古汉语言可以侧面描述内心观点

  在古代的诗歌中,常常会发现作者通过诗歌侧面的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描写的非常形象,用这种描写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这就说明了古汉语言能够全面的作者表述内心,在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的诗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他心中所想,所发出的感慨,比如《早发白帝城》就抒发了自己流放途中遇赦返的心情。通过景物的描写,能够让读者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能够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就此我们就能看出来,古汉语言的美感表现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烘托出氛围。

  3传媒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审美

  因为时代不同了,导致创作文学的环境也变了。表达的形式也开始不一样,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对于文学的审美也会有所影响,在一九八零年那个时代,由于五四运动的兴起,人们开始进行沉思,对于文学审美、人性、等等都开始思考,在那个政治混乱的年代,作家以及诗人都在思考历史,揭露当代社会的黑暗,这种沉思和揭露思想,像大海中引航的船,让我们有许多思考的东西,也引领我们在文学中研究思考,再对现实进行沉思的时候,让文学更加有了力量,也更多的抒发了群众的新生。在那个年代对于文学的审美,可以将沉思当作主题,那个时代人们向往于追求人生的解放,面对复杂的人生,总是会进行深刻的沉思,这样才会使一九八零年代的文学呈现出一定的特性,而这些特性中,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定的理性,审美的色彩,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这样才会使作家将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4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审美

  4.1汉语口语的审美汉语文学中最重要的还要数语言的审美,因为不同的地区的汉语拥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正是由于汉语言文学的学科属性,致使学习汉语言的学生的文学能力以及文学素养都会拥有很高的造诣。在汉语言的应用过程中,语言的运用拥有很强的规律性。正是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少数民族之间的语言有所不同,不同地方的语言也是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普通话是所有国学语言的标准,汉语的审美要与普通话靠拢,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南方区域很难分清卷舌,就会分不清许多读音,讲很多的读音都说成一个;而与之不同的是,北方区域的普通话虽然较之南方较强一些,但是由于北方人们对于卷舌不是特别敏感,也使发音不够标准,就不能准确的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所以,在口语方面的审美,就存在着地方差异。

  4.2汉语书面语的审美汉语言文学中的代表就是古代的诗歌,因为这些诗歌一般都是朗朗上口、对仗工整,并且还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感情。往往是人都会采用一些华丽的语言来描写景物,或者是运用白描的方式,来真实的描绘景物,有的诗词则是用词鲜活,不会随波逐流,有的诗词则是简单明了的表达含义,一语中的,道出重点,有的诗词则是在其中蕴含深刻的道理,通过正面描写景物,或是通过侧面的描写,来衬托出自己的心中所想。有些古诗中的悲剧描写并不是真正的悲剧,而是会为读者带来更深的震撼,而非悲伤;而有些古诗中的喜剧则不尽然是读者的趣味所在,而这种戏剧往往是一种反讽,来揭露一些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这就充分体现出了诗歌的审美的另一种形式,帮助一些汉语言文化的研究者们更深层次的领悟到汉语文学的真谛,能够审查到汉语文学中的美感,弄清楚汉语言文学的审美标准。

  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处在不一样的时代会有不一样的审美,在通过对汉语言文学进行解析的时候,就会发现我国很多学者正在积极创新探索,但是其中避免不了一些错误,但是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一问题,为了让汉语言能够让世界所接受所宣扬,就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探索汉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薛学共今译.礼记[M].新疆人民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2002:294.

  [2]司马迁著.韩兆琦译.史记[J].北京:中华书局,2008,1:34.

  [3]张法.文艺与中国现代性[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现代性探寻论文 篇4

  电子媒介构建了文学存在的公共空间。在新的场域空间,文学的生产机制、存在方式、审美追求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

  一、媒介形态变化与文学审美的迁移

  媒介作为文学载体是文学的物质存在形式,文学的诞生、发展与媒介相辅相成。“媒介作为载体,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的状况和特点对文学的影响更具有根本性意义,它决定了文学存在的基本物化形态、文本形式及与此关联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活动特点等。”从传播发展历史来看,人类传播活动先后经历了口语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几个传播阶段。考察媒介与文学的互动关系,我们会发觉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对文学发展态势产生深远影响。从远古时期的口头文学诞生开始,文学的发展就与媒介始终相伴,上演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文学的审美走向与其赖以传播的媒介更是密不可分。在口语传播时期,文学的创作与传播依靠的是声音、表情及各种肢体语言。因此,最初的文学语言在美学追求上表现为口语化,亲切、生动、形象、朗朗上口,讲究押韵,非常适合传唱。散落于民间的以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各地民歌等为代表的远古时期的文学无不如此。印刷媒介的繁荣在古代文学历史及现代文学历史过程中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意义。“‘自报章兴,吾国之文体,为之一变’……不过,这里所谈论的‘文体’,必须扩大范围,涵盖及于整个中国文学。不仅仅是狭义的文章(散文),现代中国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无不受‘报章兴’这一历史变革的深刻影响。”五四时期报刊的兴起及其文学的发生就是最好的例证。那个时期具有广泛影响的《小说月报》、《申报》对中国现代小说和现代散文的诞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说月报》、《申报》为代表的文学期刊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形势、文体特征、主题表达、文学流派、语言形式等等,不仅造就一大批蜚声文坛的大文学家,而且深刻地影响到了作家的文学理想、写作使命、审美追求、表达方式等等。印刷媒介的诞生给文学发展带来的变化主要两个方面。一是开启了文学传播的大众化时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印刷品的大量出现。普通大众也有了接触文学作品的机会。封建社会形成的文化垄断被打破,印刷媒介极大地推动了文学的普及与繁荣。文学欣赏的主体发生质变。二是印刷媒介使文学作品可以脱离作者而独立存在。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则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反复阅读、揣摩、思考,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文学创作者可以借助文字进行冷静的思考、表达。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使人类理性得以凸显和提升,文学创作的审美主题更加深刻与丰富,也正是这个原因,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

  二、电子媒介背景下文学审美的主要变化

  电子媒介出现之后,又将文学带到了多元化发展时代。特别是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文学书写、存在及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文学理念、价值体系、审美标准。文学的传播介质和载体发生了变化,文学的题材、形式、内容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审美不同于印刷媒介时期。电子媒介比印刷媒介的传播手段更加丰富,有绚丽多彩的图像,有悦耳动听的声音,文学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和生动。此时的文学审美出现了新的美学特征。

  (一)文学创作主体审美追求的变化

  这里所说的文学创作主体,即文学创作者。从文学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媒介是连接作家和读者的纽带,也是连接着出版机构和市场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的思维方式、传播方式、文本形式、风格特点,构成文学领域重要的话语体系。从早期的广播剧、评书到影视剧的繁荣,再到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无不彰显着电子媒介对于文学创作及传播的深刻影响。媒介对作家的影响主要在于审美追求的变化,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引导作用。二是文学风格的形成。作家写什么以及如何写都与媒介关系密切。因为读者的喜好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带有倾向性的引导。面对读者的需求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文学创作。我们反对一般意义上的迎合和献媚,也排斥完全商业化的急近功利。但文学创作需要作家根据读者和现实生活的需求不断调整创作方向、价值取向及审美追求。读者对某一类作品和某种叙事风格的追捧会激发作家更多的创作热情,从而形成比较固定的文学表达模式,发展成有鲜明美学特征的文学作品。关于电子媒介对创作主体的审美影响,我们可以广播剧及影视文学为例略作分析。广播评书的出现基本上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主体主动靠近广播媒介,适应形势,满足普通读者文学需求的直接结果。广播在传播上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广播主要是利用声音符号诉诸于人的听觉系统进行信息传播,在传情达意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既声情并茂又真实感人。广播还可以使用音乐和音响增加传播内容的空间感、现场感和亲切感,感染力极强。在文学创作方面,文学创作者主动接近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媒介特点,但又不失文学自身的审美追求,创造出“广播评书”这样的文学样式,风靡全国,涌现出《三国演义》、《岳飞传》、《夜幕下的哈尔滨》、《白眉大侠》、《三侠五义》、《武松打虎》、《隋唐演义》等一大批通俗易懂的文学读本。这类文学作品注重故事情节,语言表达口语化,情感色彩浓厚。深受普通百姓欢迎。再来看看电视。电视是视听合一型媒体。有非常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传播手段。视听兼用可以让受众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也更具有吸引力。电视无与伦比的画画效果在故事演绎和视觉传达方面独具优势。更多的作家将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走进千家万户,获得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文学的启蒙作用和审美意义在电视时代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当今文学界活跃着一大批横跨影视界的畅销作家。

  (二)文学接受主体审美体验的变化

  电子媒介时期,文学接受主体的审美体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我们可以网络文学为例来分析。首先是阅读体验和书写体验融为一体。网络媒介的开放性特点模糊了读者和作者的界限,降低了文学进入的门槛,普通读者既可以是读者,也可以是作家、评论家。在印刷媒介阶段,因为文学编辑部门和出版机构的种种限制,文学基本上是属于文化精英的领地,普通读者很难跨进文学的大门。但是网络开放与包容的个性打破了文学创作和作品发布的限制,为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极大的书写空间。瞬间,文学脱下神圣而崇高的外衣,走进了读者的日常生活,文学主体的审美体验与审美表达融为一体。读者在阅读作品的同时,可以通过跟贴、即时聊天软件等信息传播平台,对任何一部作品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评价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对作者的创作产生影响。这种阅读体验和书写体验是印刷媒介时期难以实现的。其次是文学阅读注重感性享受。和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相比,网络可以说是博采众家之长,集声音、图像、色彩等符号元素于一体,表现手段更加丰富有声音、画面、语言、文字等,基于此,网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文学的存储方式和读者的审美感受。电子媒介的飞速发展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标准。“人们阅读时的独处、沉静,享受着淳厚的美感愉悦,被声色震撼、感官冲击所取代。”伴随印刷时代高度发达的人类理性在电子媒介面前受到了挑战。转瞬即逝的画面和声音让人们应接不暇,在信息接收过程中来不及回味和记忆。通俗的文字和浅显的叙事再也不需要反复的咀嚼与思考,五颜六色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声音消解了文本存在的意义。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的审美需求在电子媒介时代被阅读的快感替代。那种以提高文学素养,享受文学滋养的阅读极少存在,更多是打发时间,休闲娱乐。崇高的主题和宏大的叙事在当下显得苍白无力。轻松、愉悦、诙谐等娱乐化内容和娱乐化体验受到追捧。

  (三)文学欣赏从文字阅读转向图像视听

  如果细分的话,印刷媒介又可以分为:书籍和报刊。在印刷媒介时期文学使用的语言体系先是文言文,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现代报刊的推动下,文学语言逐渐摆脱了文言文的束缚,适合普通百姓表达思想、情感、心理的白话文逐渐推广开来。文字是作为一种文学存在和话语方式,塑造出许许多多鲜活、生动、形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文学流派。但是到了电子媒介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文学表达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图像、声音、色彩等等,印刷媒介的浓浓的墨香味被冰冷的电子屏幕取代。诚然,广播剧(评书、小说连播、电影录音剪辑等)语言的抑扬顿挫和声情并茂;电影文学语言的丰富色彩及画面质感等都为文学的语言表达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电子媒介对文学语言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是“文学阅读和文字表达越来越多地受机器语言的影响,文字的逻辑性和解读的严谨性受到破坏……”逐渐强调华丽、俏皮、娱乐。文学阅读被“看”和“听”代替。“以广播、电影、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通过制造生动形象,恢复了人类最初具像的认知方式,使信息的获得轻松、便捷,可是又浮光掠影,渐成了一次性快餐,摒弃了深度模式,淡化了意义追寻和终极关怀。”相比于图像和声音,文字符号是简单的,不附着任何东西。读者阅读文字作品必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去想象。所以对于同一部作品,同一个人物形象,每个的审美体验是不同的。但是图像就完全不同。图像给读者提供了既定的形象,信息的呈现是平面的,直白的,显而易见的。不需要深度的思考和品位,就能捕获作品信息内容。所以,读图时代的文学阅读审美完全不同于印刷媒介时期。

  (四)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表达

  什么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打破艺术与生活的原有界限,以艺术的精神来改造和美化生活———无论主体周遭的生活空间,抑或个人外在的服饰装扮或行为举止、生活趣味等,都努力追求风格化效果,张扬艺术旨趣,进而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媒介的发达,特别是电子媒介的发展造成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文学性的交叉、融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这就是从纸媒质的印刷媒介向电子、数字媒质的电视、网络媒介文化的巨大转变。媒介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影响、改变、形构着我们日常工作、交往、休憩、娱乐以至内在心理世界的活动方式。也改变了文学与艺术的存在方式。”[5]为什么电子媒介的兴起能引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其根源在于电子媒介带来的视觉文化盛宴。在电子媒介时期,影像表达几乎无所不在,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影像在消费社会中所承担的功能愈益重要,因而随着其生产的逐步增多、密度不断加大,以至于影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甚至构成生活现实本身。而影像的虚拟性与仿真性又极易抹平其与现实的差别,导致现实的非现实化和幻觉化。不仅如此,由于艺术对影像生产过程的主动参与,使得影像所具有的艺术美感常常令现实被审美光晕所笼罩。”[4]所以,视觉影像模糊了日常生活和审美的界限,视觉文化逐渐占据日常生活的核心,而日常生活也渐渐成为审美内容。作为反映现实的文学创作自然也就成为书写日常生活美学法则的重要手段。

  三、关于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审美转向的认识

  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审美呈现出矛盾而复杂的局面。文学的创作主体发生了裂变,文学自身的形态也出现了新的状态。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对自我身份地位的关注较为平淡。他们在写作中更多的出发点是商业利益以及书写的快感。传统期刊的审核制度和对文学的严格要求让很多怀揣文学梦想的热血青年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网络的自由为他们提供了宽阔的平台。“网络文学的制造主体有别于传统文学作者有名份有地位,或者关注名份地位的特点(这里主要指媒体的要求而言,否则没有真实的姓名、地址,作品无法发表,稿酬也无法兑现)。网络文学的制造者们则显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为的是传播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或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不是为了名利,有署名‘断桥残雪’‘、江南游子’为证。”文学成为个人经验和体会的肆意妄为的宣泄而不是为了关爱人生,宣扬审美意义,文学的历史使命在现代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网络时代的文学让审美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写作的随意性和个性化,人们常常陷入审美的陷阱和疲惫。这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高度自由开放导致其信息的极度膨胀,且真假难辨、良莠不分,真实性、权威性遭到怀疑,加重了人们选择和判断的难度。……文学就是在这种媒介的矛盾、互补、共存的状态中变化着,各种文学关系在进行重新整合。”[1]在声讨媒介给文学审美带来种种负面影响的同时,我们不能否认,在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审美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不管我们愿不愿意,这种变化似乎已经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又如何来认识这种变化呢“?对于电子媒介已经影响和改变了文学形态和本质这样的事实,无论是毫不妥协地坚持文学神圣和不可侵犯,还是旗帜鲜明地断言文学终结,都不符合事实本身,也有违科学的研究态度。我们要做的应该是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冷静深入地分析电子媒介在什么程度上并以何种方式影响和改造了文学;二是客观全面地梳理在电子媒介一统天下的形势下;文学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

  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现代性探寻论文 篇5

  前言

  文学作品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达爱情,有的表达亲情,有的忧国忧民,有的托物言志等等,每一类的文学作品自身的都蕴含着审美价值,所谓审美价值指的就是人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够深刻感受到的其中客观美,这种美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每一位读者对文学作品朗读虽然有不同的主观感受,但是其中的内在美确是一致的,这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审美价值的体现。

  一、不同风格文学作品体现的审美价值存在差异性

  文学的意义在于情感的表达,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着自身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有的表达可能是直抒胸臆,有的表达确是含蓄委婉,虽然不同的作品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在表现手法上也会存在不同的地方,然而,审美价值确伴随着文学作品的始终。文学作品因为其情感表达的不同审美价值的风格也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主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是郁郁不得志,心中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情怀,因此,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大多数展现在语言表达上面,让人在赏析其作品时感受到作者当时心中所想所念,感同身受,切实感受到作品中那种凄凉的美及人生的无奈。再例如,辛弃疾的诗歌往往苍劲有力,心中豪迈之情跃跃欲出,他既有词人的气质,又兼具军人的豪情,爱国主义情怀浓厚,豪放词是他词作中的主导风格,雄奇开阔的境界、生动夸张的语言、悲而不颓的精神,构成其词雄深雅健的风格,审美价值的风格雄伟壮丽,让人心中感慨万千,精神抖擞。当代文学而言,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对封建恶势力的批判,揭示封建旧思想对人们的束缚和糟践,表达出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痛苦,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大多数集中在一些细节的表述上,细节之处表达情感和思想是其作品的核心理念,因此,文学作品风格的不同,情感表达存在的差异,所展现出来的审美价值也是不同的。

  二、文學作品中体现的审美价值稳定性较强

  文学作品从创作完成之时其审美价值就产生了,存在的审美价值呈现出十分稳定的特点,虽然经过时代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作品拥有的审美价值也不会发生变化,主要原因在于审美价值具有高度的客观性特点,并不以人们的主观臆想而转移,究其根本主要在于文学情感表达已经固定,所要表达的情感和风格已经成型,而审美价值正是依据于作品的情感和风格而存在的,因此,其稳定行特点十分明显,不会轻易发生变化。此外,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不会因为阶级、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不同的地域风俗习惯和人情世故都存在很大差异,不同阶级之间的生活方式、生活特点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无论阶级的不同还是地域的差异,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都不受这些因素影响,它可以超越时代、阶级、地域等限制。例如,李白的天才想象、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深沉冷峻、郭沫若的激情飞越、莎士比亚的格调高远,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一旦产生,虽然历经时代的变化,受到阶级因素、民族因素等的影响,其审美价值确是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客观存在的。

  三、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审美价值无价值高低、好坏之分

  不同的文学作品,其审美价值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更多的体现出风格上的差异和情感上的差异,审美价值本身并不高低、好坏之分,因此,不能随意进行褒贬。一般而言,对于审美价值评判高低主要原因在于评判者本身存在的主观差异和爱好,只是主观上的感受,不能因此就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高低的评判。例如,不同的文学作品,由于其情感表达和风格的不同,审美价值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审美价值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更无低劣的区分,无法进行具体评判,因为审美价值本身就是相对比较抽象的,缺乏具体的表现,无法进行比对,再者,审美价值也没有一个比对的标准,这些因素都使得审美价值本身无好坏之分,也无高低贵贱之别。

  结语

  从文学作品诞生开始审美价值就伴随始终,文学的审美价值也决定着自身价值的大小,审美价值也是文学作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学作品,其自身的审美价值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文学作品本身风格、情感表达做决定的,然而,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审美价值本身也无高低、贵贱之分,其稳定性特征明显,即使经历时代的变迁和不同文化的熏陶,这种稳定性仍然存在。此外,审美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通常借助于景色的描写、人物形象的表述、情感的表达等来展现,因此,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分析时应当把握这几种要素,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抓住作品的核心思想,把握作品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2][3]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选译[ M].北京:中华书局,1980.10.

  [2]亚里士多德.修辞学[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87.88.

  [3]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歌德.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39.

  [5]梁真译.别林斯基论文学[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234.

  [6]左拉.论小说[A].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八册)[C].126- 128.

  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现代性探寻论文 篇6

  一、传媒时代汉语言文学中的审美分析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学,虽说文学是作家对生活的思考与观察,但是,文化时代的不同,也会给文学的世界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景观。一九八零年代的中国文学是从对历史的沉思中走过来的。那个时代文学的主旋律就是沉思的审美。文学沉思了历史,沉思了人性,沉思意识形态,就连文学自身也沉思了。通过创作的角度可以看出,历史的沉思以及政治的拨乱反正是赋予文学创作的新的声音。

  作家与诗人对于伤痕都进行了揭露,对历史进行反思,发出思想拯救的呼声。尽管说在一九八零年代的十年中,有很多不一样的文学思潮相继出现过,但是,从整体来讲,文学的审美沉思也历经了十年,就像一盏灯一样,不但牵动着渴望的光明,也牵动着理想的心灵。不但作家与诗人在创作的实践中沉思历史,沉思现实,并且,文学理论家们也通过文学理论的角度对社会、人性进行了沉思,并且,对文学本身也进行了沉思。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九八零年代文学的审美沉思是向五四时期人的文学这一目标回归,与此同时,更离不开群体展开,作家的自我表现与社会群体的心声是相通的,通过讲真话,抒真情的方式对人民的心声进行了表达。文学依然处于意识形态的核心,每出现一次文学新潮都伴随着理论界的激烈争论,诗文并没有处在读者与作家的美感趣味的中心点,而是教化功能以及实用的政治功能的体现。例如卢新华的《伤痕》,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柯云路的《新星》等,在这些作品当中,作家的心是与大我的心燃烧在一起的。

  因此,一九八零年代的文学的审美沉思,不但是延续了五四以来人的文学,而且,也体现了意识形态观念的文学化。所以,沉思一词不但孕育了十年的文学,这十年的文学同样也在沉思中迈向前方。可以说审美沉思是一九八零年代文学的主题,正是由于对人生解放的追求,以及对复杂人生的直接面对的这种审美沉思,才使得一九八零年代的文学显出了其自身的特点,不但具有一定的理性,而且非常的凝重,审美的色彩有正剧,也有悲剧,把作家以及文艺理论家们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壮志展露出来。

  二、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特点的分析,以及不同时代中的汉语言文学中的审美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于汉语言文学我们正在试图进行一种更新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生失误是必然的。所以,我们也非常热诚的期望广大的学术界的朋友们参与到探索的行列中来,给予我们批评,同时也做出相应的指正。我们希望汉语言文学审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变得越来越成熟,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宽阔,成为我们国家学者们对世界美学园地的一份新贡献。

  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现代性探寻论文 篇7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站在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却又紧跟时代脚步的专业角度来看,汉语言文学具有比较强的审美教育能力,它能够通过专业的知识来反馈社会,同时也能够展现自我价值,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源远流长。

  但是在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情感理解较差等问题。很多学生无法明确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价值,只是为了学习甚至考试而学习,却忽视了汉语言文学的真正价值,使得汉语言文学课程很难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价值认知程度不足。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通过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一)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渗透审美教育,首先要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正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及认知能力,进行适当的教学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汉语言文学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可以通过将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方式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

  (二)挖掘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汉语文字本身便是一种美,是众多文学作家智慧的结晶。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不能仅仅的“照本宣读”,要注意挖掘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具体的内容和字眼,组织学生体会其中的内涵和延伸意义,观察作品中所使用的文学表现形式以及文学作品内在的结构、所渗透的情感态度等等。

  比如在李白的千古佳作《行路难》当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当中,借助云帆、长风以及沧海等词汇描述出了李白美好的愿景,云中忽隐忽现的云帆正在他眼中希望的影子。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细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将汉语言文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汉语言文学作品是作者对内心思想感情的物化和外化。所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一定的事物或者情境,使学生能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深刻的理解,并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所写的内容、所塑造的场景进行联想,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站在作者的角度进行遐想。

  三、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具有比较强的审美教育能力,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价值,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源远流长。但是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主要存在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情感理解较差等方面的问题。

  学校需要在明确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等方式灵活开展审美教育活动,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充分感受汉语言文学的人文魅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具备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