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红茶像风在抚摸耳朵
午后红茶像风在抚摸耳朵
像随着一卷卷舒张的茶叶,时间一幕幕倒退,老友重逢的味道油然而生。这就是“发烧歌手”刘悦专辑《午后红茶》给我的感觉。从专辑第一首同名主打歌《午后红茶》开始,民谣吉他和钢琴的间奏回旋当中,裹挟在尘埃里的纷繁世事,就被明丽澄清的声音所沉降,晴朗的午后,所有的往事都凝成茶中的余味。
《午后红茶》作为一张一半翻唱,一半原创的专辑,制作人的用心都在朝两边进行跷跷板式的平衡。原创曲目,力求做到用心、自然,翻唱曲目力求做到余情未了,犹如茶杯初启,具备一种耐人回味的特色。专辑第二首曲目《Melody》翻唱自R&B王子陶喆的经典曲目,为了去除原曲中“一波三折”的节奏蓝调唱法。编曲上重新进行了改装,一开篇的日本冲绳三味线琴作为引子,古朴苍劲,之后的古筝、笛子,强化了浓郁的民族风味。
《离人》一曲,源自于张学友1998年专辑《不后悔》,之后被林志炫2001年的翻唱专辑《擦声而过》收录。若要挑战两位重量级唱将,得掂量自己的声线。刘悦的这次翻唱,丝毫没有受两位唱将的影响,情绪从苦情歌的路线上突围,变成一种写景意味很浓的抒情诗腔调。从开始的点拨,中间的融化,到结束升华,然贯穿全曲的三个钢琴段落,行云流水。笛子则强化了清越舒缓的背景。以一杯红茶做比喻,这是喝了三分之一时,饮者颔首自斟的阶段。
要把音乐唱出色彩,要让听者从音乐中听出色彩。就要求制作人对乐器选择要独具匠心,编曲要富于线条感,营造参差错落的效果。而在人声选择上偏旖旎,则显得靡靡;偏硬,则会太刚硬,真要体现“发烧音乐”的HIFI感觉,人声的可塑性,一定要强于乐器,能适应任何乐器配合,实现另辟蹊径的圆融,还要自成一体。很多发烧音乐,败就败在这一点上,结果是不伦不类,不中不洋,不忍细听。
刘悦的人声在一堆“发烧女声”中让人记住,是她的轻柔可以像风一样抚摸耳朵,清澄到一眼见底,却总有娓娓而来的起伏,清晰得似乎耳边萦绕,真要循声张望,却只见落地窗下遗漏的阳光,不见美人红裙。这么近,那么远,只有手中握着的红茶杯,能证明这个人的声音,具有和杯中绯红液体一样的迷人效果。可以走神,可以思考,可以闭目养神,可以起身练瑜伽。
为了从太过安静舒适的氛围里游出来,翻唱胡彦斌的《红颜》时,中间段落突然加入了电吉他,鼓点的节奏也显著加重,有一些轻摇滚的味道。不过一直环绕翩跹的二胡、古筝却暗示着这是欲擒故纵的小把戏,绵长的音高,实际上是民族唱法的延伸。《找你的微笑》这样的曲子,会让人不自觉的想起杨钰莹的《晚霞中的红蜻蜓》,韩宝仪《知道不知道》、黄莺莺的《哭砂》这些古旧的经典曲目,甜蜜中夹杂一些哀愁,江南小调式的唱法,都是为了配合小提琴的渲染。
专辑后半段翻唱自齐秦的《夜夜夜》,林俊杰的《一千年以后》、许志安的《上弦月》都是在传统民乐的营造下,进行声音的铺陈,最大的亮点还是刘悦可塑极强的人声。不过在《夜夜夜》的编曲上面,可谓华丽大气,前奏的排箫介入,紧接着的合成器营造的世纪音乐氛围,都体现出恢宏开阔的格局。不过,高潮部分的转折,还是没有摆脱原作的影子。《上弦月》编曲也很有特色,俏皮跳跃的弦乐组合,滴滴答答的让人眼前一亮,悠扬的口琴也来得真及时。
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在聆听这盘温和适中的专辑时,难免会多去留意那些被翻唱的经典曲目,而忽略了数量不少的原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路可退》、《叶落》、《蜡烛》等原创曲目,还是有轻灵流畅的可听性,没有把整张的品质往下拉,抹杀作者的才华。作为一张以茶命名的专辑,听着《午后红茶》,漂泊的心能暂时安静下来,被很有画面感的声音吸引,品咂着茶之味,一首歌的时间里,因为漏下来的时光太过明亮,所以约等于一杯茶的安慰。
茶与壶的三大关系
壶质影响泡茶的效果,主要是就密度而言。密度高的壶,泡起茶来,香味比较清扬;密度低的壶,香味比较低沉。密度与陶瓷茶具的烧结程度有关。
谈到茶与壶质的关系,壶内不上釉的,这层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但“得”、“失”就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是我们使用同一把壶在同一类茶上,用久了,“茶”、“壶”间会有相辅相成的效用,使用过的茶壶比新壶泡出来的茶汤,味道要饱和些。但壶的吸水性不能太大,否则吸了满肚子的茶汤,用后陈放,容易有霉味。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使用内侧不上釉的茶壶冲泡不同风味的茶,则会有相互干扰的缺点,尤其是使用久了的老壶或是吸水性大的壶。有次茶道教室的泡茶考试课上,一位同学使用了一把久泡重火乌龙茶的未上釉陶壶冲泡当天的考试茶─白毫乌龙,第一泡几乎喝不出是什么茶来。如果只能有一把壶,而要冲泡各种茶类,最好使用内侧上釉的壶,每次使用后彻底洗干净,可以避免留下味道干扰下一种茶。所以评茶师用以鉴定各种茶叶的标准杯,都采用内外上釉的瓷器。
如果将茶器的质地分为瓷、火石、陶三大类,瓷质茶器的感觉是细致、高频的,与不发酵的绿茶、重发酵的白毫乌龙、全发酵红茶的感觉颇为一致。火石质茶器的感觉较为坚实阳刚,与不发酵的黄茶、微发酵的白茶、半发酵的冻顶、铁观音、水仙的感觉颇为一致。陶质茶器的感觉较为粗犷低沉,与焙重火的半发酵茶、陈年普洱茶的感觉颇为一致。
再就茶器的颜色而言,茶器的颜色包括材料本身的颜色与装饰其上的釉色或颜料。白瓷土显得亮洁精致,用以搭配绿茶、白毫乌龙与红茶颇为适合,为保持其洁白,常上层透明釉。黄泥制成的茶器显得甘饴,可配以黄茶或白茶。朱泥或灰褐系列的火石器土制成的茶器显得高香、厚实,可配以铁观音、冻顶等轻、中焙火的茶类。紫砂或较深沉陶土制成的'茶器显得朴实、自然,配以稍重焙火的铁观音、水仙相当搭调。若在茶器外表施以釉药,釉色的变化又左右了茶器的感觉,如淡绿色系列的青瓷,用以冲泡绿茶、清茶,感觉上颇为协调。有种乳白色的釉彩如“凝脂”,很适合冲泡白茶与黄茶。青花、彩绘的茶器可以表现白毫乌龙、红茶或熏茶、调味的茶类。铁红、紫金、钧窑之类的釉色则用以搭冻顶、铁观音、水仙之属的茶叶。
茶叶末、天目与咸菜色系的釉色,就用来表现黑茶。就视觉效果而言,茶具的外形应与茶叶相搭配,如用一把紫砂松干壶泡龙井,就没有青瓷番瓜来得协调,然而紫砂松干泡起铁观音就显得非常够味。但就泡茶的功能而言,壶形仅显现在散热、方便与观赏三方面。壶口宽敞的、盖碗形制的,散热效果较佳,所以用以冲泡需要七八十度(摄氏)水温的茶叶最为适宜。因此盖碗经常用以冲泡绿茶、香片。壶口宽大的壶与盖碗在置茶、去渣方面也显得异常方便,很多人习惯将盖碗作为冲泡器使用就是这个道理。盖碗或是壶口大到几乎像盖碗形制的壶,冲泡茶叶后,打开盖子很容易可以观赏到茶叶舒展的情形与茶汤的色泽、浓度,对茶叶的欣赏、茶汤的控制颇有助益。尤其是龙井、碧螺春、白毫银针等注重外形的茶叶,这种形制的冲泡器,若再配以适当的色调,是很好的表现方法。
郎咸平说茶(二):一方水土一方人
中国拥有悠久茶史、茶叶发源地(很有可能,学界尚无定论)、顶级茶叶出产地不是没有原因的。就像法国等旧世界国家和美国、澳大利亚等新世界国家的好酒产区,都是倚赖天成的自然条件,以此为基础培养最适合当地的酿酒葡萄,才能酿造出好酒。中国也一样。如果说上帝给了法国最好的自然环境来种植葡萄以制佳酿,那上帝无疑也给了中国最好的自然环境来种茶树制好茶。
茶树生长对土壤条件、生态环境、降雨和温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从温度来看,茶树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摄氏度,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摄氏度以上。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茶树主要在北纬6~22度之间分布最集中,而中国国土在这个纬度范围内面积十分广大。
从降雨量和湿度来看,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为佳。在世界同纬度热带、亚热带地区很多为荒漠或草原,温度条件符合了,水量却不足。幸运的是,我国就正因地形和海陆位置因素,受季风影响显著,因此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在高温季节降水丰沛,气候温暖湿润,茶树才得以生长。
此外,茶树还有耐阴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有树阴的遮蔽或云雾的散射)。也就是说,不仅要有热、有水,光还得恰恰好,这正是为什么有“高山产好茶”一说——因为高山集合了各种适宜的自然因素:多云雾,温差大,漫射光多,曰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但并不是山越高越好,而平地也有产好茶的。重点在于是否有综合适宜的自然环境)——我国山地、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
茶树喜欢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要低)、呈酸性或微酸性反应的砾质、砂质土壤。知道我国的一个显著地质特点吗?古代红色风化壳分布范围很广。呈红色是因为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这样的土壤呈酸性。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确实很多地方拥有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而这正是做高端好茶的前提。以下以竹叶青、西湖龙井和安溪铁观音产区的自然环境为例说明。
竹叶青属绿茶类,产区位于“三峨之秀甲天下”的峨眉山,茶园主要位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山中。气候方面,峨眉山以多雾著称,常年云雾缭绕,雨丝霏霏,存在着被世界气象气候学界称奇异的“华西雨屏”气候现象。同时,8.5亿年的地质生长史,再加上相宜的气候、生物条件,因而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天然肥沃。峨眉山为世界自然遗产,远离现代工业污染和辐射,拥有多达5000余种野生植物组成的庞大的植物基因库配置的生态链,物种丰富,构成完整复杂没有污染的峨眉生态圈。也因为有如此的自然,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于唐代就有白芽茶被列为贡品。明代峨眉山白水寺(今万年寺,也就是竹叶青茶园所在〉种茶万株,采制入贡。唐代学者李善在其所著的《眧明文选注》中记载:“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
又好比居中国名茶之冠的西湖龙井,龙井茶区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岭之上。茶区里傍湖依山,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结构疏松、上质肥沃,因而茶树根深叶茂,常年莹绿。这西湖群山产茶巳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
又比如铁观音产地安溪县。戴云山支脉从漳平市延伸安溪境内,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县内多山,3000多平方公里,80%为山地,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00多座。温润的海风从东面吹来,给安溪带来了充沛的降雨。全县24个乡镇,大部分都属于内安溪山区。这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季节性变化明显,具有相对低温、高湿、多雾的气候特征,为优质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更难得的是,安溪虽近海,却有崇山峻岭相阻隔,不受海风侵扰。在整个小气候区内,茶区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没有污染。香气好的铁观音多是生长在高海拔的内安溪山区,那里云雾多,曰光漫射,紫外线强。茶叶部积累较多芳香物质,茶叶叶质厚、柔软、嫩性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使安溪成为一个纷繁复杂、琳琅满目的茶树品种宝库。现在县内仍生长着许多野生茶树品种宝库。
祖国大好河山,名茶遍布大江南北,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毫无疑问我国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拥有出产高端好茶的自然基础,但这仅仅是前提条件而已,让我们来看看中国茶人们做了些什么。
郎咸平说茶(十):中低端茶总结
有数据显示,80后近70%不喜欢喝茶,90后不爱喝茶者更是高达95%。但那大概不把立顿计算在内。有多少80后、90后没喝过立顿的茶饮料?没用过立顿茶包?不要不屑立顿的“茶末末”。联合利华(立顿所属集团)在2008年就购买了世界12%的红茶,而世界红茶产量占茶产量的70%以上。你是中国茶商的话,你不想要这个市场?不要瞎吹中国茶有多好,我们当然有世界顶级的好茶,但一说到中国茶就夸那确实是不合理的。中国年产茶百多万吨,全都是好茶?全都能内部消化?真的都是好的留国内,坏的出国门?
而且中国中低端茶叶的安全、质素确实良莠不齐、令喝茶人担忧,价格也是迷雾重重,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相熟茶店可以买到性价比比较高的茶。一个只有靠“人情”才能办成事的市场在现代确实太容易被规范、可靠的品牌商占领;与此同时,很多茶农们过得十分艰辛,为了提高产量多卖些钱而喷过多农药、施过多化肥,砍去本地生的茶树转而栽种产量大的茶种,这些都造成茶叶质素的再度下降,收入不见显著增加,又必须再采取投机取巧办法提高收入,造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这样的行为也会使质素极低下的茶流入市面,损害中国茶的声誉、恶化消费者对中国茶质素的怀疑和降低其消费茶的欲望。
我们当然也有很多始终支持中国茶叶的人们,中低端茶中也有性价比很高的茶。但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喝慢茶的主要人群正在老去,将占据社会主流的就是那些不想喝或没时间、没心思喝中国“慢茶”的青年人。我们既然有那么多远胜于立顿的且价格可接受的茶,为什么不稍微改变自我,提供给广大尚未懂得欣赏中国茶的人们呢?
这已经不再是中国中低端茶商死撑、维持本色也能优哉游哉的时代了。好在我们也看到许多中国茶商也正在改变,开始推出袋装茶、推出各种口味、稳定化质量和口味,进行宣传(但要找准方向,别老走“奢华”、“文化”风),但出招仍显混乱,大多是亦步亦趋和一窝蜂,就是因为没有找准方向。
要想在中国中低端茶市场成功,就必须放下架子,改造自然迁就人的各种需要,主动拉近自然与人的距离。
茶·酒·女人
有一种茶,叫作“雀舌”,清香甘甜;有一种酒,称作“女儿红”,芳香馥郁。有一些女人如茶,清澈透明;有一些女人似酒,丰盈醉人。
茶分种类,酒有浓淡。花茶芬芳,绿茶清新;红茶厚重,砖茶浓烈。所以,女人虽如茶,但盏盏皆不同。米酒醇厚,果酒甜淡;白酒性烈,黄酒绵长。所以,女人虽似酒,但杯杯有乾坤。
茶宜晨饮,酒要夜酌。茶禅本一味,酒醉目迷离。所以,如茶的女人心清志明,柔软而固执。总是坚持只在早茶的清朗和下午茶的闲适中释放自己,即使这坚持有时会让人绝望到落泪,也无忧无惧。而似酒的女人聪敏细致,暧昧而温婉。总是会将密密的期盼和无尽的心思酿成一杯浓淡相宜的美酒,在模糊的夜色里,醉了别人,成就自己。
茶要保鲜,酒要窖藏。茶乃树之叶,叶之尖。吸天地之精气而生,纳人间之百味而亡。所以,如茶的女人敏感而娇嫩,一定要有最温柔的呵护和最细致的对待,方才不致轻易就失了颜色,散了芬芳。而酒为花之果,果之浆,酿于内而溢于外。所以,似酒的女人细腻而丰富,一定要有恒久耐心的守候和适度空间的珍藏,方才可能成就丝缕的幽香盈怀。
茶不过三遍,酒却可以五味。一道苦,二道甜,三道淡。再好的茶都禁不住三遍的冲泡。所以,如茶的女人清醒而淡定,简单而纯粹。而酒却是五味俱全。忧时饮,乐时饮,忧乐参半更须饮。所以,似酒的女人妩媚而善变,飘忽而迷醉。
茶是新的好,酒却是陈的妙。虽然“从来佳茗似佳人”,但佳人有期,总有“新桃换旧符”。所以,如茶女人最大的幸运,就是可以在有限的佳期里遇上最上乘的水质,然后在最适宜的温度里释放自己,从而成为一盏沁人沁己的香茗。而酒则需历藏经年方为佳酿。所以,似酒女人的最大幸福,就是能在悠长的岁月里从容地发酵自己,将青春的容颜和不老的光阴酿成一杯醉人醉己的陈酿。
茶滋于水,而酒酿自水。如果说如茶是女人无法决定的青春,那么似酒则应该是女人最好的归宿了。如水的光阴滋养了如茶的女人,而水样的年华成就了似酒的女人。所以如茶似酒的女人即使已在热烈如茶的青春里渐渐冷却,但一定还会在夜色的美酒中慢慢沸腾。
一片一茶叶 一味一世界
茶圣陆羽讲究“天人合一”的意境,轻轻地煮茗,缕缕清香飘起,当我穿过时空的隧道,同茶圣一起品味芬芳,总能品味出人生的酸甜苦辣。
我许多年与茶结缘,品味茶馆的最大收获,就是能遇到很多的不相识的茶客朋友,茶馆里的常客能够与我真诚地交流,久之都成了朋友,每次都能学到很多知识。而我一坐到茶馆里,内心就无比欢喜。逐渐地,人有了变化,从浮躁变得平和。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好斗茶。有时自己也发现,滚烫的开水一任冲下去,茶会在有限的环境中翻滚着、飘荡着,但始终不忘把自身浓郁的芳香带给人们,用它特有的香气,让我们回味,让我们在现代浮躁喧嚣的社会中找到一个专属于自己心灵的家,在那氤氲的暖香中,永远留存着最幽静的茶之记忆。这其中境界是超然脱俗的,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这是一种意境的追求。
品茶的内涵就悟出了人的质地。其实,品茶就是品人。没有泡好的茶,会有一些散散的浮在上面,会将它轻轻的吹开,也会因匆忙而将它吸入口中,咀嚼它;来品尝它的苦、它的涩,给以生活的调剂。茶苦,人更苦。但“香茗”确不假,再苦的茶也能嗅出个“香”来。这香就预示着人生的五彩缤纷了吧。或是柠檬茶,或是雨花茶,或是碧螺春茶,或是西湖龙井茶,或是乌龙茶,或是祁门红茶,或是银针白毫茶。不同的茶叶代表着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天性。出生的环境犹如沏茶之水,这水或许是泉水、井水、江水、山雪,不同种类的水沏出的茶的味道也不一样。岁月的修饰也会让茶的味道有更多的变化。久经磨砺的茶味道会苦,但绝对香醇。不经世事的茶也许会变质,失去了茶的味道。
人总是要回归的,复杂回归简单,喧嚣回归淡定。一片茶叶就是一个世界,我找到了自己的世界,我是幸福的!人喝茶、品茶,从茶中品出了人生哲学。那茶香的品质才是人一生的追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