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林秀贞事迹 林秀珍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林秀贞事迹5篇

如今,已迈入古稀之年的林秀贞,仍没有停下扶危济困、奉献爱心,身体力行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脚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林秀贞事迹,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林秀贞事迹

林秀贞 女,汉族,中共党员。1946年出生,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村民。

林秀贞视社会责任为己任,模范地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她30年如一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及家庭成员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用真情温暖社会,在精神和物质生活等各方面对6位老人给予了儿女般的照料和孝心。她学科技、学经济,带头创办个体企业,并把企业作为扶贫济困奉献社会的基础。多年来,她为8位残疾人传授了玻璃钢和橡胶生产技术,不但在自己的企业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婚姻、治病等许多生活困难。她热心社会公益,积极捐款为村里修路、打机井,支持文化娱乐队伍建设。她还关心乡村教育事业,出资4万多元改善乡村教育条件,还资助本村和邻村14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专院校,救治并收养了一名出生仅40天的患病弃婴。她还帮助29名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困难群众走出困境,圆了他们的“家庭梦”、“求学梦”、“养老梦”、“就业梦”。她是中共x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感动中国林秀贞事迹

林秀贞,女,194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村民。从1976年起,开始赡养孤寡老人。31年,林秀贞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资助了14名贫困学生上学,在自家的工厂安排了8名残疾人。

林秀贞先后被评为枣强县、衡水市、河北省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2006年度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十大杰出母亲。

“咱不能眼看着他们没人管呀!”

林秀贞开始赡养朱书贵、刘秀焕老人,是31年前的事了。

那时村里干旱,家家要起早到井边排队打水,来晚了只能淘点儿泥汤子。林秀贞离朱书贵家20多米远,看到老两口一人提个瓦罐,好不容易淘点儿泥汤水,叮叮咣咣提到家只剩下了半罐,林秀贞十分难过。此后,她每天起五更,先给老人挑满缸,再给自家淘泥汤。做点什么好吃的,就给老两口送些。冬天的一天中午,林秀贞给老两口端去两碗饺子,一进门看见两位老人在吃早上的剩粥,锅边上还结着冰碴子,林秀贞的眼泪不禁掉了下来。

回到家,林秀贞就和丈夫朱金英商量:朱书贵是抗战时期的老党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挨家敲门报告敌情,组织群众躲鬼子。解放后,又当了几十年的好保管,咱不能眼看着他们没人管呀!

第二天,她去找生产队队长刘丙岩。刘丙岩一听就愣了,林秀贞才30岁,刚结婚3年,于是对她说:“照顾老人可不是一天半天,事稠着呢,你可得想好喽。”林秀贞说:“开弓没

有回头箭,你就放心吧!”

从此,两位老人的生活有了笑声和温暖,林秀贞夫妇的家务也平添了许多。

林秀贞的爱心没有止步。5年之后的1981年,村里实行大包干,看到疯傻老人朱书常和五保老人朱金林没了依靠,她又找到生产队长请求:“村里有困难,我是党员,就让我把他们管起来吧。”

刘丙岩当然明白林秀贞的好意,可林秀贞的儿子才7岁,女儿才5岁,照顾朱书贵两口已经够她忙了,就提醒她:“朱书贵两人还是正常人,朱书常可是个傻子啊,再说你看他那个样儿,风一吹就倒,恐怕活不了两三年,朱金林也是疾病缠身,可是一堆麻烦事。”

林秀贞说:“真有那一天,我给他们养老送终。”刘丙岩说:“秀贞啊,真难为你了。”

1988年,老党员朱淑芬的丈夫去世后,成了孤老太太;1996年,北臣赞村孤寡老人张振起小脑萎缩后,瘫痪在床,没人照顾,林秀贞也一一赡养了他们。

“既然挑起了这个担子,就不能半途而废!”

31年来,林秀贞先后照顾朱书贵、刘秀焕8年,照顾朱金林14年,照顾朱淑芬5年,照顾张振起7年,照顾朱书常26年,5位去世的老人大都活到了九十岁。目前只有朱书常健在,他已经77岁,身子骨依然硬朗。

30多年来,谁也说不清林秀贞为这几位老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花了多少钱,受了多少累。林秀贞始终无怨无悔:“既然挑起了这个担子,就不能半途而废!”

1977年春天,朱书贵家的土坯房山墙塌了半截。为了给老人修房,林秀贞夫妇推着土车子到处捡砖头,推土和泥,垒墙修缮。房子修好了,林秀贞也累倒了。在此后的8年中,每年雨季前,他们都要把老人的房子维修一遍。

1983年冬天,86岁的朱书贵和84岁的刘秀焕都瘫痪在炕上。这个要解手,那个要喝水,这个要吃药,那个要擦洗,日夜需要人照顾。林秀贞夫妇就搬到这里,沿着炕边搭上木板,丈夫和朱书贵一块睡,林秀贞和刘秀焕一块睡。两位老人大小便失禁,夫妇两人端屎端尿,尽心侍候。一次,林秀贞估摸着朱书贵该大便了,几次问他,他都摇头。林秀贞闻到有臭味,就伸手掀他的被子。朱书贵紧紧抓住不放,林秀贞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说:“我把你们当亲父母,你们也要把我当亲闺女,当着自个儿的亲闺女有啥不好意思的?”老人含泪松开了手,林秀贞毫不嫌弃地给老人清理、擦洗、换尿褯子。老太太感动地说:“这辈子俺无法报答你了,下辈子托生个小鸡给你下蛋。” 老头说:“俺托生个牛马给你干活。”

林秀贞准备了四五十个尿褯子,在院子里拉了几根铁丝晾晒。当时,村里没有自来水,井里也没了水,为了洗尿褯子,夫妇俩每天到坑塘凿冰淘水;家里没有洗衣机,如果不用劲搓洗,渗进布丝里的粪便就洗不干净,晒干后就发硬,老人垫着就不舒服。寒冬腊月,林秀贞满手都是血口子,钻心地疼。

这年冬天,两位老人先后去世了。按照当地风俗,林秀贞夫妇为老人披麻戴孝办了丧事。在两位老人从生病到去世的74个日日夜夜,林秀贞没有脱过棉衣棉裤,没有睡过囫囵觉。老人的丧事办完了,她瘦了10多斤,家里还欠下了370元债务。

朱金林老人不慎摔断了腿,在医院里一住就是3个月。丈夫在医院陪病人,林秀贞在家干农活,还得忙筹钱。丈夫5天回来拿一次钱,可家里哪有呀?幸亏,种的3亩棉花开始吐絮了,林秀贞就每天摘棉花到集上卖,就这样,靠3亩棉花治好了朱金林的伤。

“不光要让老人吃饱穿暖,还得让他心里高兴!”

这是林秀贞常说的话。她深知,百人百脾气,一定要摸清老人的脾性,让他们感受到亲情和温暖。

一有机会,林秀贞就给老人做好吃的,可有时并不对老人的胃口。林秀贞给老人炖了活鱼,老人却说还是当年的咸鱼好吃;林秀贞买来了奶粉,老人却说还是过去的藕粉味好;林秀贞给老人吃蛋糕,老人却想要天津的小八件点心。林秀贞明白了,老人们总爱回想当年吃过的好东西,于是就想尽办法满足老人的要求。

回忆过去,林秀贞特别欣慰,“对几个孤寡老人,我心里没愧疚,没遗憾,没后悔。他们在世时想吃什么,想要什么,我都满足了。在他们去世时,我和丈夫都守在身边,在他们去世后,我们每个忌日都给他们上坟。”

林秀贞赡养朱书常时,朱书常已经50岁,但只有3岁的智商。除了知道自己是属羊的,什么农活也不会干。为了让这位疯傻老人安度晚年,林秀贞可费尽了心思。

1996年冬,林秀贞在自家门前盖了3间房让朱书常住。但朱书常却大闹一场,不愿往里搬。林秀贞和丈夫就买来建筑材料和门窗,雇了人,给他翻盖旧房子。朱书常一看要拆他的房子,立刻发了疯,抓起砖头就撵林秀贞,林秀贞赶紧跑。几个人抱着朱书常,他还是把砖头砸来,差一点砸到林秀贞头上。林秀贞“咕咚”一声倒在地上,心脏病也犯了。

很多人劝她:“你还管他个啥呀?!”可林秀贞记着她娘的一句话:“不能跟小孩一个样,不能跟傻子一个样,不能跟老人一个样。咱要跟他一个样,咱不也傻了?!”

2002年,88岁的张振起又一次病倒在炕上。故土难离,穷家难舍,他闹着要回自己家。没办法,林秀贞就和丈夫把他放到木板车上拉到屋外转一圈,告诉他到家了,老人才安静一会儿。过几天,他又闹着回家,林秀贞就再拉他转一圈。时间长了,这一方法不灵了。林秀贞就让丈夫套上牛车,拉着他在街上叮叮当当走一圈,然后再送到屋里,这样又消停几天。村里人笑着说:“秀贞两口哄孩子哩!”

“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比什么都强!”

林秀贞深知,孤寡老人最怕受歧视,本来让别人侍候都不乐意,如果觉出有一点嫌弃,在家里待得就不踏实了。

在日常生活中,林秀贞特别注意掌握老人这种微妙的心理。几个孤寡老人都上了年纪,有的还傻,爱流鼻涕,淌口水。林秀贞和这些老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有的老人把鼻涕一甩,往裤腰上一擦就伸手拿馒头。

对于这种事,亲生儿女可以抱怨,但林秀贞不能。她慢慢开导,给老人发毛巾、手绢,用脏了勤换洗。同时还教育孩子,人人都会老,决不能因此嫌弃老人。

“我娘说了”是林秀贞的口头禅。林秀贞的母亲,是抗战时期的妇救会员,淳朴厚道,乐善好施。林秀贞赡养孤寡老人,她全力支持,帮着做了四五十个尿褯子。

在这种淳朴家风的熏陶下,一大家子人都力所能及地帮助林秀贞。

“我和妹妹小时候多是在姥姥家过的。”在儿子朱新宇的童年印象里,妈妈一天到晚不在家,很少顾得上他和妹妹。1984年冬天,看着母亲整天淘冰洗尿褯子,手上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子,朱新宇和妹妹也很心疼,就想做次焖饼让母亲高兴一番。哪知道,7岁的妹妹太小,端不动铁锅,一下倒扣到了脚上。兄妹俩以为闯了祸,躲出家门不敢回来。后来,母亲找到了孩子,问清缘由后,娘几个抱在了一起。

谈起这件往事,林秀贞泪流满面,“哪有母亲不疼孩子的,哪有孩子不想娘的,这是人的天性,可孩子没渴着、没饿着,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比什么都强!” 这就是林秀贞,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农妇的故事。

感动中国林秀贞事迹

为隆重庆祝中国改革开放x周年纪念,学习培训英雄人物事迹、发扬努力精气神、培养时期新手,中央宣传部、中组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政府和国家机关工委、中央政府党的发展历史和参考文献研究所、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管理劳动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决策,授于张富清等278名本人、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热爱祖国努力优秀人群等22个团体“美丽奋斗者”头衔。

此前,在全国性“美丽奋斗者”表彰会上,枣强枣强县南臣赞村、年过七旬的林秀贞被授于“美丽奋斗者”头衔。

9月29日,新闻记者赶到得到“美丽奋斗者”殊荣的林秀贞的家里,现场掌握采访林秀贞的感人故事。

43年里,南臣赞村旱灾少水,五保户朱书贵和刘玄焕老两口,一大早拎着淘水的破陶罐,颤颤巍巍地历经林秀贞家,林秀贞看见辛酸,此后每日五更醒来,先给老人挑满缸,再给自己抬水。一天下午,她搞好了水饺给老两口端到家中,却看到老两口正缩着在炕头喝带冰碴的剩白米粥。那天晚上,林秀贞流着泪和老公商议,把这俩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养起来”。这“重担”一挑就是说近8年。最终的一年,二老偏瘫在床,林秀贞夫妻果断怀着被子搬去住在一起,每日端屎端尿,尽心竭力伺候,直至二老含笑离逝。

很多年来,林秀贞责任抚养了6位无一切亲属关系的独居老人,她在自己创立的公司按置20名农户员工,支助14名贫困学生儿女踏入大中专院校……这些年,她也得到了多种殊荣,全国性优秀党员、全国性“三八”红旗手、全国性十大优秀妈妈、“感动中国”十大角色、全国道德模范……

“我要再接再厉领着更几十人做对社会发展、国家有利的事。”应对殊荣,林秀贞感觉,自身做的还不足,也要再次努力,要是努力就会永保年青。他说,“做为一个奋斗者,我觉得人们今天的幸福衣食住行既并不是天上掉出来的,也并不是土里长出去的,是在我党的领着下,人们用两手干出去的”。“国家授于我这种殊荣,我想做得更强,应当作出大量的奉献,才可以无愧于党中央。”林秀贞表达,她每日能看《学习培训大国》,让自身的观念能紧跟党中央的现行政策。

“每个人管闲事,世界上没烦心事。每个人都帮人,世界上没穷光蛋。”很多年来,林秀贞一直是那样说的,它是她从妈妈手上学得的。另外,她也一直是那样做的。“见到他人过得不太好,我心里不舒服。只能他人幸福快乐了,我内心才开心。”从1976年迄今的40多年里,林秀贞沒有分毫保存,用她所有的善解人意与真情,不求回报与激情,阐释着“共产党人”的真实内函。

感动中国林秀贞事迹

3月4日,经过多日筹备,今天终于成行了。我们青少年活动中心全体人员、优秀学员代表及部分家长代表,一行30多人乘车前往枣强县南臣赞村,去参观林秀贞事迹展览馆,学习这位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车行驶在乡间小道上,我给同行的家长和孩子们简要介绍着林秀贞的事迹,心中却有些许遗憾,因为林奶奶去北京开会了,今天我们不能亲眼看一下她那慈祥的面孔,亲耳聆听她那质朴的话语……

近1个小时的颠簸,车停在林秀贞展览馆门前,我第一个走下车,往车后一看,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向我们快步走来,这不是林秀贞同志吗,虽然我是第一次见到她,但从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她的形象已深深扎根于我的心中,没错,就是她!

我连忙跑向她,捧住她那双满是沧桑的双手,“林大妈,您不是去北京开会了吗?”。

“我中午1点赶回来的,专门接待你们,我在门口等了半小时了。”

要不是强忍着,眼泪早就流出来了。林秀贞现在太忙了,开会、做报告、经营生意,照顾老人,当听说我们来时,居然从北京专程赶回来接待我们,真是让我们有些承受不起呀。

林秀贞与前来的同志们一一握手,与每一位小学员们或拉拉手,或摸摸头,或拍拍背,或亲热的贴贴面,还不时问着:“冷不冷”、“累不累?”。

在讲解员讲解完后,林奶奶又向孩子们祥细讲述了他们感兴趣的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物品背后的故事,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动人之处更是令现场的人们哽咽。

因为家中有事,家人多次催促她回家,她还是在满足了一行人一个个合影的愿望后,才与我们依依惜别。

我为我们衡水市出现这样的模范人物而骄傲,更是由衷地感到自豪。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林秀贞同志就是“一辈子做好事”的那种人,她三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孤寡老人,帮助残疾人和困难群众,她不愧为是时代的'楷模,不愧为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从她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颗扶贫济困的善良的心,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

林秀贞同志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好事做善事不分职位高低,不分条件好坏,不管收入多少。林秀贞能做的,很多人也能做到,正如她所说的,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人人管闲事,世上无难事。我们的国家,需要千千万万像林秀贞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大力弘扬林秀贞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林秀贞同志不愧为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杰出代表,不愧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她以服务为荣、以奉献为荣,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将全部感情倾注给了他人,社会主义荣辱观已经化为她自觉的道德追求,在她身上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崇高道德境界。伟大与平凡在林秀贞同志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做的每件事看似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在她身上得到了和谐统一,她的事迹,既是中华文明中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助人为乐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生动反映,林秀贞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继承和发扬在她身上得到全面展示,林秀贞继承了母亲的正直和善良,又把这种善良发扬广大,传递给了儿女,传递给了村民,传递给了社会,她的人格魅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她的精神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宝贵的道德资源。

感动中国林秀贞事迹

林秀贞,女,1946年出生,河北省枣强县南臣赞村一名普通的农民党员,1963年初中毕业,1971年入党。30多年来,她时刻牢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责任,自觉践行“_”重要思想,在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共义务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收养了一名出生仅40天就被父母抛弃的患病婴儿。在致富之后,在继续赡养孤寡老人的同时,又无偿资助了17名贫困学生;为8位残疾人免费传授了玻璃钢、橡胶生产技术,并在自己办的工厂为他们安排就业;她先后捐款2万多元用于改善乡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水利、道路等公益事业。她不为名、不图利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1999年被评为枣强县首届“巾帼十杰”,2000年被评为枣强县“十佳尊老敬老模范”、“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衡水市“三八”红旗手、衡水市“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2004年被衡水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衡水市十星级文明家庭“标兵户”,2001年被河北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4年6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双十佳文明市民”称号、2005年9月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五好家庭”、“2005年感动河北十大人物”,2006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中央、省及地方新闻媒体也多次报道她的事迹。在省委组织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她的事迹报告赢得了一次次的热烈掌声,受到了省领导的称赞。中共衡水市委做出了《关于开展向林秀贞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衡水市妇联向全市广大妇女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广大妇女迅速掀起学习林秀贞的热潮。今年中央召开“七一”表彰大会,她作为全国确定的50名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之一,光荣地参加了会议,受到了__的亲切接见。此前,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在《东方之子》栏目中对她的事迹进行了采访报道,之后她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无数观众打来的电话,对她的精神表示衷心的赞誉和敬佩。

一、共产党员就是要讲奉献

“我是党员,党员就要讲奉献”,她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一做就是30年。1976年冬天,本村的孤寡老人朱书贵、刘秀焕夫妇都七十多岁了,生活非常艰难。那年冬天一连下了几场大雪,天气特别冷,当时靠拾柴做饭取暖的老两口,有时连饭都做不熟。有一次,林秀贞到两位老人家里后,看到两位老人正在冰冷的屋子里,吃着带冰碴儿的稀饭,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回到家里心想: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每位老人都应当老有所养,何况朱书贵老人还是一位参加过抗日的共产党员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为群众分忧,有责任让老人安享晚年。于是她和丈夫商量了一下,找到村里的负责人,要求把照顾两位老人的担子接下来,当时她们两口子都在原臣赞综合厂上班,每人每月工资只有30元,林秀贞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未成年的两个孩子,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她始终坚定一个信念,哪怕再苦再累,也要让两位老人得到亲生儿女一样的关心和照顾。从此,她天天帮老人做饭,拆洗衣服,整理房间。冬春时节,老人爱吃羊肉,她让丈夫到集市上给老人买点羊肉。冬天到了,又为老人送去棉衣、棉鞋。老人有天凉就闹肚子的毛病,她每年都买不少红糖供老人饮水用。朱书贵的房子是1957年盖的,年久失修,下雨时夫妻俩怕出危险就冒雨去查看。每逢春节,当别人全家欢聚的时候,她就和丈夫背着白面和大米,到朱书贵家打扫卫生、帮着包饺子,看着老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她的心才觉得踏实。从那以后,她又相继义务赡养了孤寡呆傻老人朱书常、朱金林、朱淑芬、张振起。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这些老人生活得十分快乐,其中朱淑芬在全身瘫痪3个月后,居然又站了起来,神奇地康复了。88岁的张振起老人在全身瘫痪四十九天后,也渐渐能慢慢坐起来吃饭了,身体状况恢复得相当好。

二、讲奉献就要甘当“傻子”

林秀贞常讲,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模范作用来体现,党员的先进性要通过讲奉献来体现,讲奉献就是要比群众多吃苦、多受累。她多年来精心照顾孤寡老人,充分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回答了一名普通党员如何忠实践行“_”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个重大课题。30年来,为了照顾这些老人,她付出了比其他农村妇女多出几倍的心血和汗水。吃尽了苦、受尽了累。随着她照顾的这些老人年龄的增大,生活上的困难也越来越多,照顾他们的担子也越来越重,然而她仍然想尽一切办法,让老人安度晚年。1983年10月,86岁的朱书贵不小心摔了个大跟头,从此老人卧床不起,84岁的刘秀焕见老伴病得厉害,也因忧愁过度而病倒。一下子添了两个病号,在照顾过程中,往往一个要喝水,另一个却要吃饭,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她拉着丈夫抱着铺盖住到了老人家的小屋里,日夜不离地照顾他们。炕太小躺不下,她们就在炕边上加一条木板,凑和着睡。白天有时出门办事,怕丈夫粗心照顾不好老人,她就把谁什么时候该喂水、多长时间解一次大小便等细节,都详细写在了一个本子上交给丈夫,嘱咐再三后才放心出门。1984年朱书贵、刘秀焕先后病逝。在两位老人弥留之际,他们还不停地喊着林秀贞和她丈夫的名字。那年农历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可她们两口子忙着为刘秀焕老人发丧。在老人病倒的近一年时间里,为给两位老人治病、料理丧事,不仅花光了自家的钱,还借了370元外债。为此有人说她傻,可她觉得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为了方便照顾这些老人,让他们能得到及时的看护治疗,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在患病时,她都是把老人们接到自己家住。6位老人中,最短的在她家住过一年半,最长的朱金林老人一住就是14年。她从来没喊过苦、嫌过烦。有人对她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些老人与你不沾亲不带故,你一伺候就是十几年,图的是什么?”她总是答道:“共产党不就是为千千万万人民谋幸福的吗?如果我只顾自己,那还能叫什么党员!”所以这些年来,只要是老人们高兴的事,她都想法去做。1995年夏天由于连降大雨,呆傻老人朱书常两间破土房已成危房,她怕出事,就将他接到自己家住,与老人一日三餐同桌吃饭。老人过年有往家请神祭祖的习惯,为满足老人这一意愿,在1996年底她花了3000元买了砖、木料,给他翻盖房子。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1997年春节前使老人搬回翻盖一新温馨如春的自家新房安心过年。现在,75岁的朱书常老人吃喝等问题仍由她承担着,生活非常愉快。

三、讲奉献就应该把爱奉献给遭受不幸的人

她常说,和我比起来,这些老人都是不幸的,无儿无女,如果再没个人照顾,就更不幸了,我怎么能看着这些不幸的人受罪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要帮助所有生活上遇到不幸的人。1987年,林秀贞家办起了橡胶厂和玻璃钢厂。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她花在老人们身上的钱也一年比一年多。为了更好地照顾好他们,她还专门为他们请来了保姆,可是每当老人闹灾闹病的时候,她不管多忙,都会寸步不离得守在他们身边。1996年,朱素芬老人因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失去了自理能力,瘫痪在床。林秀贞两口子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雇来保姆专门照顾。老人大小便失禁,一天拉尿好几回,林秀贞就把母亲给她做的5条棉裤全都拿给老人用。为给老人治病,两口子四处寻医问药,每次打针输液都亲自守在身边。1999年,林秀贞和丈夫到宁夏联系业务,一笔生意刚谈得有点眉目时,家里打来电话,说朱淑芬老人情绪不好,经常与保姆闹别扭,说不如秀贞侍候的好,为此不吃不睡。林秀贞和丈夫一听,顾不得再将业务谈下去,乘火车连夜往回赶,一笔16万元的生意告吹了。朱素芬老人经常对她说:“闺女呀,我虽无儿无女,可比有儿有女活得还风光,来世我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你,我做个小鸡给你下蛋吃,做个牛马给你耕地。”说着说着,两人不禁热泪盈眶。经过夫妻俩的悉心照料,瘫痪3个月的朱素芬居然又重新站了起来。老人病愈之后坚持要回自己的家,她怎么也劝不住,就一日三餐地给老人送饭,这一送就是4年多。如今,朱素芬老人虽不在了,但她给老人送饭时踩出的那条小路还在青草中依稀可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林秀贞的几个孩子都从小把这些老人当作亲爷爷亲奶奶看,晚上铺床、早晨倒尿盆抢着干,连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的新婚儿媳回来,也主动拿出自己的手帕纸给老人擦鼻涕。在她的影响下,1500多人的南臣赞村,几乎没有不孝敬父母的。村民们都说,你看人家林秀贞,不是自己的亲生爹娘还侍候的那么好,咱们有啥理由不好好照顾好自己的老人?林秀贞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专门为他们请了保姆,可她并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特别是老人们闹灾闹病的时候,她更是寸步不离,有时连自己的亲人得病了都顾不上。2001年4月,她在医院照顾生孩子的女儿,家里突然打来电话,说下肢瘫痪的张振起老人老年性脑萎缩病情加重,把被褥、水杯、药瓶等凡是够得着的东西用拐杖打了一地,谁劝也不听。她闻讯后只好把女儿和降生只有一天半的小外孙交给亲家母照管,风风火火赶回家,给张振起请来医生。一连七天,她日夜都守护在他身边。为了照顾这几位老人,她所办企业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前几年她就在县城买了房子,想把厂子迁进城,由于老人们恋家,至今县城的房子还闲着。这些年,厂子因此损失几十万元。

1998年1月林秀贞在合肥火车站等车时,一位怀抱婴儿的年轻妇女悄悄地走过来,主动和她搭讪后坐在了旁边。不一会儿,说要上厕所,把婴儿交给了她照看。哪知道,那妇女一去就再也没回来。林秀贞感觉到情况不妙,忙解开孩子身上的小被子,只见里面有张字条写着:请好心人收养这个孩子吧,他的生日是1997年农历10月21日,我将永远感谢您。林秀贞这时才明白,孩子遭到了亲生母亲的遗弃!无奈,林秀贞只好抱者婴儿上了火车,同行的人劝她说:“你50多岁的人了,哪还有精力养这么小的孩子,还是想法给别人算了。”林秀贞心里清楚:自己办的两摊企业令她整日忙得不可开交,自己又患心脏病多年,且经常复发。沉思片刻,她回答说:“孩子是无辜的,我要给他一个温暖的家。”从此,林秀贞和她的丈夫朱金英对这个非亲非故的婴儿倾注了亲生父母般的疼爱。孩子身体弱,他们买来最好的奶粉,用热水沏好,一勺一勺地喂;夜里孩子哭,他们就轮流抱着,哄着,舍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委屈。几十天的时间里,秀贞都是和衣而睡,一晚上起来三四次。50多岁的人了,哪里禁得住这么折腾,秀贞一下子瘦了10来斤。70多岁的老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贞儿,娘知道你心好,可也得顾着点儿自己的身子骨,这样下去,娘怕你受不了呀!”秀贞只说了一句“孩子命苦啊??????”就再也说不下去,眼泪顺着嘴角往下淌??????有一天,细心的她发现孩子哭时脸色有些青紫,急急忙忙抱着孩子赶到县医院。经诊断才知道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手术治疗。当时,厂子里的业务正忙。秀贞也顾不得这些,叫上丈夫,二话不说就去了北京。从此,夫妻俩把为孩子看病当成了家中的头等大事,来来往往地奔波于各大医院,直到孩子病情好转,他们那颗久悬的心才算是落了地。

在一家人的精心呵护下,病弱的孩子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孩子越来越离不开秀贞,常常要在秀贞的怀里才能睡得安稳。瞅着妻子熬得发红的眼睛,丈夫心疼得说“秀贞啊,连大夫都保不准这孩子能活下来,是你的好心感动了上苍啊,他跟咱有缘,就叫他欣逢吧”。就这样他们为孩子办了收养证和户口证,并把因自家企业经营突出上级奖励的农转非指标给了欣逢。如今7岁的小欣逢已幸福地坐在了书声朗朗的教室里。

1993年,她儿子的一个同学因父亲早逝,他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他三个妹妹上学。这年他考上大学,却交不起学费,母亲又无处借钱,他整日为上学发愁。当时儿子把这件事告诉了她,她心里也替孩子难过,十年寒窗,却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而眼瞅着要辍学。就和丈夫商量,从自家拿出5500元钱帮助这名孩子交上了学费,帮他圆了大学梦。几年来,她先后出资2万多元,资助本村和邻村12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学、中专校园。他们当中现已有9人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帮助那些肢体残疾、听力残疾导致贫困的乡亲改变生活困难状况,近几年来她还无偿为裴风仙、仉长圣等8名残疾人免费培训玻璃钢、橡胶生产技术,安排他们在自己办的玻璃钢厂、橡胶厂就业,使8户残疾人家庭脱贫(年薪均在5000元以上)。为使这8名残疾人家庭能够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还在每年腊月二十六给他们每家送去20斤面粉和5斤猪肉,让他们高高兴兴过个年。

四、讲奉献就要把爱献给乡亲

在南臣赞村,秀贞家中安电话比较早,1991年那阵子,全村只有她家有一部电话,打电话的,接电话的,每天家中人不断,秀贞家从来不收钱。后来,连附近的霍庄、赵林等六七个村都有人去打电话,那时她家一个月的电话费最少1200多元。当时有的业务员出去跑活儿,把联系电话都写成了秀贞家的,有事就让秀贞转达。有时正吃着饭,来电话了,秀贞放下碗就去叫人,一刻也不耽误。有一年秋天正下着大雨,他们接到霍庄霍丙芳从山东临清打来的电话,事很急,秀贞穿上雨鞋就要出去。当时已是夜里9点多钟,外面风雨正猛,雷声紧跟着闪电一个接着一个。丈夫没在家,14岁的小女儿吓得哇哇大哭,秀贞一狠心,拽了件雨衣拉着女儿就出了门。夜黑风高,大地笼罩在风雨中,从臣赞到霍庄一路全是黑土地,一抬脚,鞋子就沾在了地上,娘俩就这样一步三滑,跌跌撞撞地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要找的人家。等到秀贞领着孩子回来,已是夜里一点多钟了。

冬去春来,又到了村民们该浇地的时候了,可村东头的流水口还坏着呢?林秀贞就掏出2000元,把流水口修好。第二年流水口还要检修,林秀贞就又掏出400元钱,检修流水口。南臣赞村有一条街原先是坑洼不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林秀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01年10月份,她自己掏了15000元和另外两家共凑了3万元,把土路修成了公路。公路通车那天,村民们掩饰不住兴奋的心情放起鞭炮,劈里啪啦的鞭炮声道出了村民的感激之情。

在有些人眼里,她总是很舍得大把大把地往外掏钱。可实际上林秀贞对自己却很抠门儿。丈夫朱金英不好意思地说,秀贞的衬衣只有领子还算是好的。袖子磨坏了被剪掉了,后背上还有一个大窟窿,就这样还舍不得为自己买件新的。孝顺的孩子看不过去了,就悄悄地给父母买点像样的衣服穿。

共产党员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每个党员通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林秀贞同志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以自己极为普通又极不寻常的行动回答了这一命题,她的所想、所做,充分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情怀和崇高精神境界,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衷心热爱。她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宣传后,一个向优秀人物学习、向模范党员学习的热潮在燕赵大地迅速掀起。林秀贞已成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她的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已成为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建功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生动教材,成为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荣誉,林秀贞同志深深感受到了党和人民以及各级领导对她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也更坚定了为党努力工作、为社会做更多贡献的信心。她表示今后要淡薄名利,从零开始,继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亲们办更多的实事、好事,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忠实践行“_”,继续为党旗增光添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