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亡羊补牢的教学教案)

1、《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组成。《揠苗助长》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的人;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精、疲”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学生讲解题意:

“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课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2、《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1、讲读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体会其中寓意:懂得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1、收集古代的寓言故事。

2、制作动画课件或搜集两则寓言的动画片。

一、复习部分

1、上一课讲了《揠苗助长》,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2、《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你懂得一个什么道理?

二、引入部分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老师跟你们一样在课前认真预习了这篇寓言,大概知道这寓言讲的是什么内容,但是老师遇到了一个总想不通的问题:这个养羊人(示意学生看插图),他究竟是一个聪明人,还是一个糊涂人?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认真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帮老师解决这个别问题……

三、讲读悟理部分

1、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寓言故事内容(幻灯出示本课第一个问题:寓言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结果怎样?)──目的:培养学生“把一段话说清楚”。

2、看学生表演的哑剧《亡羊补牢》。

(过渡:听了课文录音,又看了哑剧,可能还有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找找寓言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我们一道解决。)

3、自学课文,通过“出问题考大家”的自学活动共同解难释疑。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丢第一只羊(1~3段)

第二部分:丢第二只羊(4~5段)

4、第一部分,估计学生所提的总是如下:

字词方面:

⑴ 从前是什么意思或它的近义词是什么?(以前)

⑵ 羊圈(juàn)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⑶ 窟;窿(尤其注意除部首外有几画)

⑷ 街坊是什么意思?(邻居)

⑸ 与“叼”最相似的字哪个?(叨)

内容理解方面:

⑴ 羊为什么会被叼走?

⑵ 街坊是怎样劝他的?

⑶ 养羊人怎样回答的?

⑷ 他的回答对吗?(注意:这个问题不必多讲,留下悬念后面解决)

第二部分,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字词方面:

⑴ 后悔是什么意思?

⑵ 劝告意思或近义词?

⑶ 从此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出一个和“此”最相似的形近字?

⑷ “从此”造句。

内容理解方面:

⑴ 羊为什么又少了一只?

⑵ 少了第二只羊后养羊人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⑶ 到回第一部分的那个问题(第4小题)接:他对街坊的回答对吗?(展开讨论)

老师引导疏通,让学生懂得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帮助学生悟出“亡羊补牢”的道理: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师生齐归纳,并板书)

5、到回老师上课前所提的问题:

他是聪明人还是糊涂人?(学生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

⑴ 糊涂人──因为他丢了一只羊又丢了一只,明知道被叼走第一只羊是因为那个破窟窿,他没有去修,真糊涂!

⑵ 聪明人──虽然丢了两只羊,但毕竟他知错了,还能及时改正,羊再没丢过,他知道“亡羊补牢”的道理,他应该是聪明人!

教师引导:甭管他是糊涂人还是聪明人,总之,他的“亡羊补牢”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们同意我的意见吗?(学生一定齐声回答:对,同意。)

四、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请你举举例子

正面:亡羊补牢。

反面:亡羊不补。

五、教师再次简短小结

六、课外作业

1、背诵《亡羊补牢》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练笔:请你用自己的简短的一段话写写《亡羊补牢》这个故事。

3、准备开一个故事会,把你们收集的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

亡 第一次 少了一只羊 不及时补

羊 第二次 又少了一只羊 后悔

补 现在修还不晚

牢 从此没丢过

3、《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窟窿(kū lóng ; kū long)废窿(lóng long)

街坊(fāng fang)坊本(fāng fang)

圆圈(quān juàn)羊圈(quān juàn)

钻研(zuān zàun) 钻石(zuān zuàn)

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

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板书:第一次第二次

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

2、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五、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亡羊补牢》课文阅读推荐:

古时候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叹着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接受邻居的忠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4、《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体会寓意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预设板书: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一、问答导入(4分钟)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什么? ( 齐读课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

师:蕴涵着道理的故事。我们要怎样学好寓言? (板书:道理)

师:除了学习道理,还要学习什么?一下子就学习道理吗?(板书:故事)

师:今天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习好课文。

师:今天学习《亡羊补牢》,请给“亡”组词。(板书:死亡) 请给“牢”组词。(板书:监牢)

师:“亡羊补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

师:平时,我们学习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人认为是失去的意思,有人认为“牢” 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请你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

二、找证据,初读课文(6分钟)

师:找证据必须先读课文,慢慢地读,遇到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解决。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1、小组长带领读课文,听到谁读不准,一齐帮帮他。

2、交换小组长检查读书。(小组长汇报读书情况)

师:以后小组检查时,就要齐心协力,争取好成绩。

(二)出示三句话:(课件)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师:请小组分读三句话。(生读这三句话)

师:哪个聪明的孩子发现蒋老师为什么要选这三句话?(自由朗读这三句话,齐读。)

三,研读,弄清“亡”和“牢”(6分钟)

师:课文读熟了,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请默读课文,想想“亡”、“牢”是什么意思?一会小组交流。你得找出证据,看看从哪个句子找到的,把它划下来。提醒大家,证据可能不止一处。

(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师巡视小组学习,作适当的点拨。

学生汇报:

师:刚才读的句子有几个字没有读好。(指名帮助再读这句话。)要读准“圈”、“叼”等字。“亡”不是“死亡”吗?现在大家认为“亡”是什么意思?

师:“牢”是什么意思?“补牢”就是“修羊圈”。街坊说修羊圈就是“补牢”。(解说)“牢”的构字意义:宝盖头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给牛羊住的地方。

师:按照刚才的方法,把丢羊的句子和补羊圈的句子找出来,自由练读。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

师:在读这则寓言的时候,老师始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请你们帮忙解答一下: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师:请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生请默读课文,思考)

师:齐读这句话。(生齐读)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师: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他读的怎么样?

师:街坊对养羊人这样关心,可养羊人呢?可以看出养羊人的什么态度?

师: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师: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师: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师: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讨论交流)

师: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

师: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师:读出

5、《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

了解语言的主要内容,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寓言,谁能说说什么叫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亡羊补牢》。(板书课文题目)

二、解题,引出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查字典,说一说题目中的“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养羊人丢失了羊才去修补羊圈。)

亡羊补牢的教学教案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亡羊补牢 羊圈 窟窿

叼走 街坊 劝告 后悔

2、交流讨论,记忆字形。

窟: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屈”。

街:中间最后一笔是“提”。

窿:上面是“穴宝盖”,下面的“折文旁”下面有一横,不要丢掉。

3、口头组词。

四、深入学习,理解寓意

1、默读课文。思考: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丢了两次羊,因为羊圈破了。)

2、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狼从窟窿里叼走了羊,所以羊少了一只。)

(3)句式训练。

投影出示填空:

我今天特别高兴,原来_______。

因为小丽生病了,所以_______。

(4)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什么呢?(不听街坊的劝告。)

指名读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

(5)养羊人的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养羊人的想法不对。因为他不修羊圈,羊还会再丢。他只想到已经丢的羊回不来了,却没有想到还会再丢羊。)

同学们分析得对,养羊人没有认真分析丢羊的原因,考虑问题不全面。

(6)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是什么?齐读第四自然段。

“ 又 ” 是什么意思?(这一次丢养的过程跟第一次一样。)

由此可见,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同学们,这样的道理适用于学习吗?(比如做作业,如果错了,一定要好好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下次不再错。)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想法。

(2)理解句子,出示投影: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后悔”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感到自己以前的行为是错误的。说明养羊人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3)养羊人现在修羊圈晚不晚?为什么?(现在修羊圈不晚,这样以后就不会再丢养了。)

这次,养羊人思考问题比第一次有了进步,想问题想得全面了。

(4)课文中哪一句说明现在修羊圈不晚?(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5)投影出示插图。

请你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因为养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赶快修补好了羊圈。)

(6)养羊人这样做的结果怎样?(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再也”一词说明什么?(强调从此以后他的羊一直没有丢过。)

五、深入理解,揭示寓意

1、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不听别人的劝告,考虑问题不全面。做对了:吸取自己不听劝告的教训,及时改正错误修补羊圈。)

2、你读完了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什么?(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习了一则寓言,懂得了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而且知道了读书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越读越聪明。

六、齐读课文

6、《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课时。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

(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天我们学习∠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

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 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⑴ 羊圈破了个窟窿:

① 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② “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③ 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④ 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⑤ 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⑥ 指名背。(指导方法)

⑵ 街坊劝告,他不听:

① “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② 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③ 引导评议,齐读。

④ 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⑤ 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⑥ 指名读,评议。

⑦ 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⑴ 指名读第4节,评议。

⑵ 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⑶ 齐读第4节。

⑷ 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 讨论交流:

⑴ 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⑵ 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⑶ 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⑷ 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⑸ 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 如果…就……)

⑹ 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⑺ 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⑻ “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⑼ 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 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⑴ 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⑵ 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悔( ) 叼( ) 屈( ) 隆( )

梅( ) 叨( ) 窟( ) 窿( )

2、背诵这则寓言。

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第二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看着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

“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 窟窿 劝告 软硬 狼群 法则 后悔 盘缠 叼走 街坊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并说一说每一则的寓意

三、拓展活动

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组的伙伴听,选一个参加班级寓言故事大赛,评出故事大王奖三名。

四、完成同步练习

7、《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

了解语言的主要内容,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寓言,谁能说说什么叫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亡羊补牢》。(板书课文题目)

二、解题,引出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查字典,说一说题目中的“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养羊人丢失了羊才去修补羊圈。)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亡羊补牢 羊圈 窟窿

叼走 街坊 劝告 后悔

2、交流讨论,记忆字形。

窟: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屈”。

街:中间最后一笔是“提”。

窿:上面是“穴宝盖”,下面的“折文旁”下面有一横,不要丢掉。

3、口头组词。

四、深入学习,理解寓意

1、默读课文。思考: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丢了两次羊,因为羊圈破了。)

2、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狼从窟窿里叼走了羊,所以羊少了一只。)

(3)句式训练。

投影出示填空:

我今天特别高兴,原来_______。

因为小丽生病了,所以_______。

(4)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什么呢?(不听街坊的劝告。)

指名读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

(5)养羊人的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养羊人的想法不对。因为他不修羊圈,羊还会再丢。他只想到已经丢的羊回不来了,却没有想到还会再丢羊。)

同学们分析得对,养羊人没有认真分析丢羊的原因,考虑问题不全面。

(6)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是什么?齐读第四自然段。

“ 又 ” 是什么意思?(这一次丢养的过程跟第一次一样。)

由此可见,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同学们,这样的道理适用于学习吗?(比如做作业,如果错了,一定要好好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下次不再错。)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想法。

(2)理解句子,出示投影: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后悔”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感到自己以前的行为是错误的。说明养羊人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3)养羊人现在修羊圈晚不晚?为什么?(现在修羊圈不晚,这样以后就不会再丢养了。)

这次,养羊人思考问题比第一次有了进步,想问题想得全面了。

(4)课文中哪一句说明现在修羊圈不晚?(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5)投影出示插图。

请你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因为养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赶快修补好了羊圈。)

(6)养羊人这样做的结果怎样?(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再也”一词说明什么?(强调从此以后他的羊一直没有丢过。)

五、深入理解,揭示寓意

1、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不听别人的劝告,考虑问题不全面。做对了:吸取自己不听劝告的教训,及时改正错误修补羊圈。)

亡羊补牢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你读完了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什么?(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习了一则寓言,懂得了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而且知道了读书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越读越聪明。

六、齐读课文

8、《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窟窿(kū lóng ; kū long)废窿(lóng long)

街坊(fāng fang)坊本(fāng fang)

圆圈(quān juàn)羊圈(quān juàn)

钻研(zuān zàun) 钻石(zuān zuàn)

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

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板书:第一次第二次

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

2、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五、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亡羊补牢》课文阅读推荐:

古时候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叹着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接受邻居的忠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9、《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寓言故事的寓意;

2、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情趣。

一、复习导课: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守株待兔》和《拔苗助长》的故事吗?谁能讲一讲?

2、它们都叫什么故事?你认为什么是寓言?(师板书:小故事大道理)

3、出示课题,生齐读。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指名解释题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教师指名复述课文内容。

三、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听了你们的复述,放羊人丢了几次羊?

a、谁愿意读放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句子?你认为放羊人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

b、教师指导“发现、原来、叼走了”的正确读法;

c、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加深感悟。

2、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呢?

a、指名读这部分,强调放羊人的满不在乎、不耐烦的态度,和街坊态度的诚恳;

b、读到这儿,你想对放羊人说什么?

3、生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a、他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他做得对吗?他身上有什么精神?

b、你们对放羊人很了解,以后的生活中他身上发生下列事,他会怎么处理?

1)、有天早晨起床,他发现自己的衣服破了一个洞;

2)、他的儿子很调皮,总是一再的犯错;

3)、一天,他家的墙因为年久失修倒了。

c、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四、课外延伸:

生活中,你有和放羊人类似的经历吗?你是如何做得?说一说。

五、作业布置:

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人听。

亡羊补牢

小故事 大道理

亡羊补牢 知错就改

10、《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注意多音字“圈、钻”的读法和“窟窿”、“街坊”的轻声读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寓意,懂得应该听从别人的劝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4、了解这则寓言,初步感悟寓言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一读词语。

亡羊补牢悔恨海浪接连不断钻研窟窿

钻牛角尖堵车羊圈结结实实婪街坊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14)自然段。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1.教师出示重点语句: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师:在这句话中,你能提什么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呢?

学生①:他后悔什么?学生②:街坊劝告他什么?学生③:他修了什么?……

师:此时,养羊人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有一道判断题,大家来判断养羊人是哪种意思。①他很后悔,觉得不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②他很后悔,觉得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2、教师简要介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句式。板书:接受.师:⑴他接受了街坊的劝告,他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⑵你觉得哪个词语要提醒养羊人注意的,晚了就会重蹈覆辙。找一找,画一画。板书:赶快.“从此”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说一句话。

3.教师手指着“后悔”、“接受”、“赶快”提问:想一想,从这三个词语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把自己的感想跟小组成员说一说,议一议。(对有困难的小组,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让学生悟出寓意。)

4.小结:教师揭示寓意:像养羊人这样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在我们的生活或学习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眼睛近视,沙尘,环境污染……)

5.师: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未为迟也”。自己读一读,理解它的意思。板书: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6、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五、板书设计:亡羊补牢

第一天:满不在乎→亡羊

养羊人{↓

第二天:后悔→接受→赶快→补牢

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蕴含着讽刺意义的简短故事,寓意是对故事中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作的最高概括,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个跨度的,为了帮助学生迈过这个跨度,必须重视情境创设,因为学生只有在耳闻目睹之后,才会真正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正确地对故事角色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才能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寓言向我们揭示的道理。情境创设多以美为突破口,先声夺人,寓言中的情境创设比其它课文中的情境创设有绝对优势。通过课文的教学,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犯了错,及时改正,还不算晚。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学生的年龄情况,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1、导入设计富于情趣,吸引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采用情景教学,一上课,学生便会兴志勃勃地投入学习,思维随之会活跃起来,通过质疑创设问题情境,也就应运而生,各个疑问代表了学生学习寓言的求知欲,这些也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如教学《亡羊补牢》一课时,理解题目字义和题目意思,让学生读课题提出问题,使学生能产生学习兴趣,形成探究的动机。

2、注重对词语的理解:

在这篇课文中,我设计了“练习说话”的环节,体现了我对字词教学的重视,而这恰恰又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这句式说话,让学生在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这也是一种积累。

3、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要优化课堂教学,必须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寓言课的课堂教学要达到最优化,必须抓住寓言文体的特点,选择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读懂故事,明了寓意的教法。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法是既能发挥寓言文体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寓意,调动学生主动性的一种教法。因此,在寓言课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我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读,抓重点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过程中,读好两次丢羊的经过。第一次他是满不在乎,街坊劝说的话,他没当回事;第二次他很后悔,觉得应该按照街坊说的去做,并立即动手将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把寓言中所表达的几个层次的意思读出来。在朗读的形式上,先让学生自读,再分角色读,通过反复地读,达到理解寓言含义的目的。我用课件让学生深入理解寓意,知道错的原因再改正,才不会走弯路。

综合上述,就我上《亡羊补牢》一课的教学,通过课堂的设计,启发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又明白了寓意。然而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不免还存在着一些遗憾,从教学设计中,我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的做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的意识,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11、《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窟窿,叼、劝”4个生字,会写“寓、则、窟窿、狼、叼”等9个生字。

2.联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窟窿、街坊、劝说”和课题“亡羊补牢”的意思。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故事大意。

4.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寓言”,学生齐读,说一说什么是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2、读课题《寓言两则》,怎么理解“则”(篇,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3、齐读第一则寓言题目:亡羊补牢

二、自读课文,生字过关

1、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2、生词过关:羊圈 窟窿 叼走 劝说 街坊 后悔

(1)小老师领读,重点关注:窿、坊读轻声,多音字“圈”

(2)去掉拼音,小组开火车过关

(3)全班齐读

三、概括大意,总结寓意

能力迁移,运用学习《燕子专列》的方法,根据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再圈一圈关键词,加上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1、起因:

(1)指生读第1自然段

板书关键词:“窟窿”(指导书写,注意“窿”中间有“一”,什么是窟窿?根据“穴”理解,破洞)

(2)用因为......所以.......说话。板书关键词2:“叼走”

(3)概括:一个人的羊圈破了窟窿,羊被叼走了。

2、经过:

(1)羊叼走了,谁来帮助他了?(街坊,指导朗读,提醒轻声)怎么帮助的?(劝说)

板书关键词::“劝说” 是怎样劝说的?

PPT出示:“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哪个窟窿吧。”指生朗读(有一点点着急,你比她更着急)齐读。

PPT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的意思是什么?你赞同他的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补充板书“不听”

(2)PPT出示第3、4自然段,关键字:“又叼走”

(3)用上因为所以把经过说清楚(因为不听劝说,所以羊又被叼走了)

3、结果:

(1)结果是什么?关键词1:“后悔”

PPT出示“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你能给他换个说法吗?

出示: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男女生读,提问:这两句话意思一样吗?

PPT出示红字提醒“双重否定句”“肯定句”。

师:把不字去掉,双重否定句就变成了肯定句,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

男女合作读这两句话,相同句型练习。

(2)填空:他很后悔,是因为 。

接受劝告,他堵上了窟窿,羊也 。

(3)关键词:“堵上” 关键词:“没丢”

(4)概括全文大意

4、理解“亡”、“牢”的意思

本来“亡”“牢”的意思是什么?那联系课文,你知道他们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吗?连起来说一说。

5、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

揭示寓意

PPT出示:一个人有错并不要紧,只要能及时纠正,就不算晚。

四、课后延伸

用同样的方法读寓言,再讲给大人听。

12、《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体会寓意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课件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过程:

(预设板书: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一、问答导入(4分钟)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什么? ( 齐读课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

师:蕴涵着道理的故事。我们要怎样学好寓言? (板书:道理)

师:除了学习道理,还要学习什么?一下子就学习道理吗?(板书:故事)

师:今天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习好课文。

师:今天学习《亡羊补牢》,请给“亡”组词。(板书:死亡) 请给“牢”组词。(板书:监牢)

师:“亡羊补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

师:平时,我们学习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人认为是失去的意思,有人认为“牢” 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请你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

二、找证据,初读课文(6分钟)

师:找证据必须先读课文,慢慢地读,遇到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解决。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1、小组长带领读课文,听到谁读不准,一齐帮帮他。

2、交换小组长检查读书。(小组长汇报读书情况)

师:以后小组检查时,就要齐心协力,争取好成绩。

(二)出示三句话:(课件)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师:请小组分读三句话。(生读这三句话)

师:哪个聪明的孩子发现蒋老师为什么要选这三句话?(自由朗读这三句话,齐读。)

三,研读,弄清“亡”和“牢”(6分钟)

师:课文读熟了,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请默读课文,想想“亡”、“牢”是什么意思?一会小组交流。你得找出证据,看看从哪个句子找到的,把它划下来。提醒大家,证据可能不止一处。

(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师巡视小组学习,作适当的点拨。

学生汇报:

师:刚才读的句子有几个字没有读好。(指名帮助再读这句话。)要读准“圈”、“叼”等字。“亡”不是“死亡”吗?现在大家认为“亡”是什么意思?

师:“牢”是什么意思?“补牢”就是“修羊圈”。街坊说修羊圈就是“补牢”。(解说)“牢”的构字意义:宝盖头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给牛羊住的地方。

师:按照刚才的方法,把丢羊的句子和补羊圈的句子找出来,自由练读。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

师:在读这则寓言的时候,老师始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请你们帮忙解答一下: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师:请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生请默读课文,思考)

师:齐读这句话。(生齐读)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师: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他读的怎么样?

师:街坊对养羊人这样关心,可养羊人呢?可以看出养羊人的什么态度?

师: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师: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师: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师: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讨论交流)

师: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

师: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师:读出

13、《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体会寓意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预设板书: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一、问答导入(4分钟)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什么? ( 齐读课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

师:蕴涵着道理的故事。我们要怎样学好寓言? (板书:道理)

师:除了学习道理,还要学习什么?一下子就学习道理吗?(板书:故事)

师:今天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习好课文。

师:今天学习《亡羊补牢》,请给“亡”组词。(板书:死亡) 请给“牢”组词。(板书:监牢)

师:“亡羊补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

师:平时,我们学习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人认为是失去的意思,有人认为“牢” 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请你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

二、找证据,初读课文(6分钟)

师:找证据必须先读课文,慢慢地读,遇到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解决。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1、小组长带领读课文,听到谁读不准,一齐帮帮他。

2、交换小组长检查读书。(小组长汇报读书情况)

师:以后小组检查时,就要齐心协力,争取好成绩。

(二)出示三句话:(课件)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师:请小组分读三句话。(生读这三句话)

师:哪个聪明的孩子发现蒋老师为什么要选这三句话?(自由朗读这三句话,齐读。)

三,研读,弄清“亡”和“牢”(6分钟)

师:课文读熟了,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请默读课文,想想“亡”、“牢”是什么意思?一会小组交流。你得找出证据,看看从哪个句子找到的,把它划下来。提醒大家,证据可能不止一处。

(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师巡视小组学习,作适当的点拨。

学生汇报:

师:刚才读的句子有几个字没有读好。(指名帮助再读这句话。)要读准“圈”、“叼”等字。“亡”不是“死亡”吗?现在大家认为“亡”是什么意思?

师:“牢”是什么意思?“补牢”就是“修羊圈”。街坊说修羊圈就是“补牢”。(解说)“牢”的构字意义:宝盖头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给牛羊住的地方。

师:按照刚才的方法,把丢羊的句子和补羊圈的句子找出来,自由练读。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

师:在读这则寓言的时候,老师始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请你们帮忙解答一下: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师:请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生请默读课文,思考)

师:齐读这句话。(生齐读)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师: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他读的怎么样?

师:街坊对养羊人这样关心,可养羊人呢?可以看出养羊人的什么态度?

师: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师: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师: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师: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讨论交流)

师: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

师: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师:读出

14、《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后悔”等词语。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那么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听过的故事:童话故事《小红帽》、∏外婆》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开天辟地》还有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胸有成竹》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类故事-----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2、请给“亡” “牢”组词。

死亡(板书:死亡) 监牢

3、“亡羊补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

师:平时,我们学习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人认为是失去的意思,有人认为“牢” 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请你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讨论:(

1)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呢?

(2)小组讨论、交流。

A、羊圈破了个窟窿。

B、街坊是咋样劝告他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C、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乎。

D、想一想:养羊人这这时会咋样想呢?

E、同桌分角色朗读。

(3)街坊真心劝告,可养羊人却不当回事。看一看,会有咋样的后果呢?

A、又丢了一只羊。想一想,这个“又”字应该咋样读?

B、指明学生读,教师指导。

(4)指名读课文第14自然段,说说如果用题目中的两字来概括,这部分讲了什么?(亡羊)

2、养羊人第二次丢羊后,他又是咋样想、咋样做的?

A、学生读课文中相关的部分。

B、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说一说:这个人在干什么?

( 补羊圈)

C、“赶快”咋样理解,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D、养羊人的行动这次为什么这么快呢?

E、想一想,他的做法对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F、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这部分又可以用那两字概括?

(补牢)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如果这个人不修好羊圈,还会出现咋样的后果?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咋样的道理?

(事情出了错,要及时补救,以避免再错)

3、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4、同学们,我们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像这样的故事很多,我们来看图说出寓言故事的题目吧,这是画蛇添足、坐井观天、掩耳盗铃,课后希望你们多去看看寓言故事,下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寓言故事交流会。

五、巧设作业 深化情感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15、《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注意多音字“圈、钻”的读法和“窟窿”、“街坊”的轻声读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寓意,懂得应该听从别人的劝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4、了解这则寓言,初步感悟寓言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一读词语。

亡羊补牢悔恨海浪接连不断钻研窟窿

钻牛角尖堵车羊圈结结实实婪街坊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1—4)自然段。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1.教师出示重点语句: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师:在这句话中,你能提什么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呢?

学生①:他后悔什么?学生②:街坊劝告他什么?学生③:他修了什么?……

师:此时,养羊人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有一道判断题,大家来判断养羊人是哪种意思。①他很后悔,觉得不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②他很后悔,觉得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2、教师简要介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句式。板书:接受.师:⑴他接受了街坊的劝告,他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⑵你觉得哪个词语要提醒养羊人注意的,晚了就会重蹈覆辙。找一找,画一画。板书:赶快.“从此”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说一句话。

3.教师手指着“后悔”、“接受”、“赶快”提问:想一想,从这三个词语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把自己的感想跟小组成员说一说,议一议。(对有困难的小组,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让学生悟出寓意。)

4.小结:教师揭示寓意:像养羊人这样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在我们的生活或学习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眼睛近视,沙尘,环境污染……)

5.师: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未为迟也”。自己读一读,理解它的意思。板书: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6、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五、板书设计:亡羊补牢

第一天:满不在乎————→亡羊

养羊人{↓

第二天:后悔→接受→赶快→补牢

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蕴含着讽刺意义的简短故事,寓意是对故事中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作的最高概括,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个跨度的,为了帮助学生迈过这个跨度,必须重视情境创设,因为学生只有在耳闻目睹之后,才会真正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正确地对故事角色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才能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寓言向我们揭示的道理。情境创设多以美为突破口,先声夺人,寓言中的情境创设比其它课文中的情境创设有绝对优势。通过课文的教学,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犯了错,及时改正,还不算晚。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学生的年龄情况,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1、导入设计富于情趣,吸引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采用情景教学,一上课,学生便会兴志勃勃地投入学习,思维随之会活跃起来,通过质疑创设问题情境,也就应运而生,各个疑问代表了学生学习寓言的求知欲,这些也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如教学《亡羊补牢》一课时,理解题目字义和题目意思,让学生读课题提出问题,使学生能产生学习兴趣,形成探究的动机。

2、注重对词语的理解:

在这篇课文中,我设计了“练习说话”的环节,体现了我对字词教学的重视,而这恰恰又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这句式说话,让学生在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这也是一种积累。

3、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要优化课堂教学,必须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寓言课的课堂教学要达到最优化,必须抓住寓言文体的特点,选择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读懂故事,明了寓意的教法。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法是既能发挥寓言文体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寓意,调动学生主动性的一种教法。因此,在寓言课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我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读,抓重点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过程中,读好两次丢羊的经过。第一次他是满不在乎,街坊劝说的话,他没当回事;第二次他很后悔,觉得应该按照街坊说的去做,并立即动手将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把寓言中所表达的几个层次的意思读出来。在朗读的形式上,先让学生自读,再分角色读,通过反复地读,达到理解寓言含义的目的。我用课件让学生深入理解寓意,知道错的原因再改正,才不会走弯路。

综合上述,就我上《亡羊补牢》一课的教学,通过课堂的设计,启发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又明白了寓意。然而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不免还存在着一些遗憾,从教学设计中,我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的做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的意识,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