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取向集合3篇
战略一词最初是一个军事概念。战略的特点是发现智慧的计划。在西方,这是一个“错误”战略&rdquo这个词来自希腊语&ldquo战略&rdquo意思是军事将领和地方行政长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连市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取向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大连市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取向篇1
关于《建议》起草的背景过程,据介绍,大连市委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成立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谭作钧担任组长的《建议》起草组。谭作钧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会,并专门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分两批召开咨询委员座谈会,研究“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谭作钧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绍旺还分别带队赴外市学习,并深入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开展调研。起草组多次就《建议》征求市委常委和有关市领导意见建议,广泛征求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有关地区、部门、单位意见,两次网上征求公众意见。《建议》征求意见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统一,切实做到了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
去年12月12日,市委召开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对《建议》进行了审议。此后,起草组又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决策、新部署,对《建议》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建议》明确我市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
关于2035年远景目标,总的来说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建设达到新高度,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呈现新气象,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用这三句话,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先区”建设和东北振兴的重要指示以及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并描述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远景目标。
《建议》在此基础上,还用一定的篇幅,描述了“亚太对流枢纽初具规模、创新策源中心地位初步确立、世界海湾名城闻名遐迩”的目标,这主要是对《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的呼应。据介绍,去年我市发布了《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提出了“开放创新之都、浪漫海湾名城”的总目标和“亚太对流枢纽、创新策源中心、蔚蓝时尚滨城”3个分目标。《建议》对3个分目标建设提出要求,实现了2035远景规划、2049愿景规划的有效衔接。
关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议》从6个方面进行了高度概括,就是形成营商环境优、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深、生态环境良、幸福指数佳、文明程度高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同时,《建议》还用“八个新”进行了具体阐释: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区域发展形成新格局、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显现新成效、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城市治理呈现新气象。
这些目标,体现了把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贯穿振兴发展全过程各领域的要求,体现了高质量推进‘两先区’建设的要求。
据介绍,在“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的目标中,《建议》特别提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为未来10-15年内形成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五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及以数字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重点的五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这是因为,大连作为工业大市,具备良好的工业基础,未来必须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石化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大连的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着大连的未来,只有把实体经济做强做大,大连的综合实力才能得到提升,才能为实现高水平现代化奠定基础。
《建议》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当前,大连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必须进一步强化高质量发展意识,切实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发展。基于这些考虑,《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并部署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任务,强调要持续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把有限资源配置到高效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做到“转变”和“转型”。“转变”主要是转思想、转知识结构、转工作作风,要彻底摒弃、坚决纠正不适应甚至违背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和做法,增强对高质量发展的自觉和自信,因此《建议》在原则部分提出了坚持解放思想的要求,在机制体制保障部分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等要求。“转型”主要是转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就是要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动能转换,闯出一条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之路,因此《建议》在重点任务部分就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深化改革、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等作出明确部署。
《建议》确定我市“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
据了解,《建议》共安排了11个方面重点任务。发布会上着重就6个方面作了介绍。
在科技创新方面,《建议》提出,加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打造人才集聚新优势、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成好这些任务,关键是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基础研究,高水平规划建设英歌石科学城,打造洁净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安全等领域的科学技术发源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二是抓创新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创新人才政策,坚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留住高校毕业生并重,形成吸引人才“强磁场”,打造人才集聚新优势。三是抓创新主体,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一批“雏鹰”“瞪羚”和“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催生“独角兽”企业;同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让企业当“盟主”,把各方联结成利益共同体。
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建议》提出了具体举措,就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资源要素高度集聚、高速流动、高效配置,推动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
在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方面,《建议》部署了加快自贸区创新发展、提升对外开放平台优势、建设亚太对流枢纽、融入“一带一路”等具体任务,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建设亚太对流枢纽。据介绍,建设亚太对流枢纽,是大连2049城市愿景3个分目标之一,是大连立足区位优势,发挥面向国内国际“两个扇面”作用,汇聚国内外要素资源的重要战略抉择。实现亚太对流枢纽这个目标,重点是抓好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等“四个中心”建设。这四个中心,是大连重要的功能定位,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未来要继续提升“四个中心”功能。航运中心要联通四方,完善航线网络布局,优化集疏运体系,提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物流中心要畅通增效,完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实现海运、空运和陆运无缝对接。贸易中心要运作全球,促进离岸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高质量发展,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贸易型总部集聚。金融中心要惠及百业,支持大商所建设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建议》提出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增强“大连制造”竞争力、提升“大连服务”能级、提高“大连品牌”影响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数字大连等具体路径。据介绍,大连的产业根基在工业,做好改造提升“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必须围绕制造业持续发力。特别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并不是所谓的传统产业、夕阳产业,而是优势产业,从石油到精细化工,从装备制造到智能装备,中间是黄金链条,是一个“富矿”,通过优化升级、做强做大,完全可以更好发挥支柱作用。面向“十四五”乃至2035年,要加大数字赋能产业力度,围绕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业“龙头”,配强“龙身”,拉长“龙尾”,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大连的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大的跃升。
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方面,《建议》提出了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补齐县域经济短板、开创陆海统筹新局面等具体任务。据介绍,对大连来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最关键的是抓好城乡统筹、促进陆海融合。在城乡统筹方面,要树立精明发展的空间导向,打造“一核四城、四片七组团”总体空间结构,各板块区域要明确发展主题,突出优势主导功能,促进协调发展、错位发展,提升整体发展效能。“一核四城”即城市核心区要着力塑造文化老城、创新新城、枢纽新城、智造新城等四个重点区域。“四片”包括旅顺历史文化片区,普湾战略发展片区,以瓦房店和长兴岛为核心的西部产业协同片区,以庄河、皮杨、长海为核心的东部休闲旅游片区;“七组团”是各片区的核心功能承载区,包括旅顺组团、普湾组团、瓦房店组团、长兴岛组团、皮杨组团、庄河组团、长海组团。在陆海融合方面,要以陆域经济支撑海洋经济发展,以海洋经济提升陆域经济,实现陆海相互融合、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抢占海洋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大连拥有近3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和2200多公里的漫长海岸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十四五”时期,大连要进一步加大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发展力度,加快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迈进。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建议》专门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建共享美好生活”作为我市“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旨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介绍,促进共同富裕,不仅体现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上,也体现在公共服务的优质均衡发展上,概括为: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基于这些考虑,《建议》提出“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等系列举措,努力织密扎牢全市社会保障网,让群众解除后顾之忧。《建议》还针对我市进入中度老龄化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人口战略,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具体举措,努力让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大连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
大连市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取向篇2
一、《纲要》制定的政策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中共大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3、《中共大连市委办公室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4、《中共普兰店区委关于制定普兰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二、《纲要》制定的目的
《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三、《纲要》确定的工作目标
《纲要》提出:把建设大连市副中心城区,作为未来15年的战略目标,并明确了大连市副中心城区新“三区”的功能定位。到2025年,初步形成大连市副中心城区的框架基础,到2035年,基本建成大连市副中心城区。
四、《纲要》确定的主要任务
建设任务是《纲要》的重要部分,根据发展基础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家、辽宁省、大连市的要求,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纲要》提出六大建设任务:
一是新产业体系建设。《纲要》重点明确了新产业建设模式、产业发展路径、产业服务平台、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建设重点。产业建设重点是:完成“126”产业强盛计划,建立新产业体系,坚决打赢资源厘清整合、园区跨域合作、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内引外联、农业园区四化建设、文旅融合发展六大攻坚战,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纲要》提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适度超前的原则,以主城区、副城区、新城区为重心,以基础设施和高端服务业项目建设为重点,安排了普兰店主城区、皮杨副城区、安波新城区、莲山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一主一副两城多点”的全域新型城市化体系。
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纲要》主要从“科技事业、教育事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创业就业、社会保障、智能化社区、人口管理、公共安全、社会治理”10个方面,安排了公共服务建设任务,围绕重点内容设置了10个专栏,明确城乡公共服务建设内容,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第九章主要阐述了重点领域改革任务,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放管服改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实施产业园区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安排,明确了改革主要任务,指明了重点领域改革的方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
五是全域生态环境建设。《纲要》讲述了四个生态区景观化建设任务,安排了生态环境景观化治理模式、治理重点、治理项目等内容。根据不同生态区的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环境建设主体,分别建设不同的四个生态环境区,到2025年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标准。
六是八个重大建设工程。《纲要》明确提出:大连市副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产业园区跨域合作重大工程、都市农业园区四化建设重大工程、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大工程、海洋食品产业综合体建设重大工程、润东包装产业园建设重大工程、新型纺织产业园建设重大工程、全域生态景观治理重大工程。这是《纲要》的重中之重。
大连市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取向篇3
3月19日上午,第七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曾培炎说,立足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未来五年,我们将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突出矛盾,切实把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曾培炎说,中国所谋求的发展,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是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也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谐、和平、合作、共赢的发展。
曾培炎指出,未来五年,我们要继续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着力解决经济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的矛盾,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解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加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着力缓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不平衡的矛盾,切实加强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改革涉及的深层次矛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曾培炎强调,为了实现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们将重点从六个方面付诸努力。
第一,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国将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增强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
第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将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
第三,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国将继续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在全社会推进节能降耗。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第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
第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中国将不断完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第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合理地吸收外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美国联邦快递董事长施伟德也发表了致辞。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开幕式。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立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来自2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论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