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星期天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这是那个星期天公开课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那个星期天公开课教案一等奖第 1 篇

自统编教材编排了“习作”这一特殊单元,老师们在教学中时常感到迷茫。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上有何区别?习作单元的习作和普通单元的习作有何不同?通过两次的习作单元备课,我有了一点感悟。习作单元,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写作文。只不过,整个习作单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写好单元最后的作文,这是习作单元与普通阅读单元设计意图上的区别。那么,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怎么教?以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这次“习作单元”的主题是“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单元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表达要素是“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都是名家作品,各有特色,《匆匆》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还运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和惆怅。《那个星期天》写的是“我”第一次盼望出门的经历,细致刻画了一天之中“我”心情由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到失望又沮丧的心理变化。作者将“我”心情的变化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中,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内心感受。

通读过整个单元的教材,再仔细解读本课文本,结合课后题设计,我确定了4个教学目标,分两课时完成:

1.结合具体境、随文辨析等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写“媚、蚁”等13个生字,识记字形,并理解“惆怅、缥缈、惊惶、急遽”等难懂词语的意思,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

2.默读课文,速读课文,借助表格,梳理这一天里时间的变化和“我”与母亲的行为举动,体会“我”的心情又焦急又兴奋,到焦急又无奈最后失望又沮丧的变化。

3.聚焦3-7自然段, 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通过融情于人、事、景、物,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4.比较阅读《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结合交流平台的内容,总结两篇文章的写法,梳理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习作指导课做准备。

习作单元的教学区别于普通阅读单元之一,是对精读课文的教学把握好“度”,字词教学和课文的人文内涵不必挖得过深。学生到最后要完成单元大作文的,精读课文作为例子,是要让学生学会名家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手法。因此每一课课后题的设计非常有价值,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好课后题。

本课字词教学不是难点,结合着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年龄特点和本课特殊的对话形式,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词语归类、连线、语境填空、比较对话等,重点指导易错的字音、难懂的词语和难读的对话。第二课时最后有听写词语环节,巩固所学。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落脚在三个课后题。第一题是“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就在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段,理清“我”的心情在一天当中的变化。设计合适的表格,心情变化一目了然。

第二题是“想想作者是这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需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思考,直指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我们可以通过品读、分析题中两个片段,设计恰当的提示问题,如片段一中,“‘我”的心情怎样?‘我’和母亲分别在做什么事?”让学生关注到人物和做的事情这两个角度,然后再点拨学生,作者将人物情感融入到了人们做的事情中,进而提炼出了作者“融情于人和事”的手法。第二个片段也是类似教法,学习作者“融情于景和物”的手法。提炼出写法后,再放手让学,通过自学提示,找出文中其他类似语句,体现了由助学到让学的过程。

第三题是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部分可以跟“交流平台”的内容相整合,借助表格,学生自主梳理,教师最后总结。

一篇课文,两个课时,字词基础简单带过,集中处理课后习题,人文内涵避免深挖,指向表达服务习作。这就是我在教习作单元精读课文中的一点思考。

那个星期天公开课教案一等奖第 2 篇

《那个星期天》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史铁生写的回忆性的散文。课文记叙了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文章从孩子的角度,刻画了母亲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课文大量运用心理活动的写法,很好地刻画了孩子的内心的变化,是学生学习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好教材。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聚焦插图,体会人物内心。

插图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语文书上的插图非常丰富,是课文重要段落或者难理解段落的一个形象解释。教学中借助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想象等诸多能力,使课堂活力四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课书中两幅插图聚焦课文第四段和第六段即无聊的活动、以景衬情。教学中我让学生仔细看图,图文对照,第一幅插图上为什么有四个“我”?用笔在图中标出“我”分别在干什么?课文段落中,为什么一连写了五个“我”?能省略吗?学生明白“我”跳房子、看着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是我焦急、无聊的表现。第二幅插图重点关注“我”的表情,朗读课文,理解“我”的失望,忽然明白了时光已经过去了,不再回来了。通过聚焦插图,学生观察插图,说说插图,注释插图,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1)抓住关键词,品味句子。

抓住关键词句细读文本,紧扣上下文内容和文章思想情感是进行文本解读的一种重要方法。文中有一些句子含义较深,需要学生细细咀嚼。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那是一个礼拜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时,我问学生:“昏暗下去仅仅是说傍晚来临,天色暗下去吗?”学生通过阅读下文,可以知道是母亲答应带她出去,而爽约,孩子的心理由期待到失望委屈。接着我告诉学生作者是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来写孩子的心理变化的。这样抓住“昏暗”这个关键词,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学习习作方法,效果明显。

(2)找出心理变化的词语,把握课文脉络。

这篇课文点睛之处是心理活动的描写。“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上课开始,我就让学生独立默读课文,找出“我”心理活动的词语:“盼(激动)――焦急兴奋――失望”,这样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又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解读的时间。

不足之处(思失)

教学结束后,回顾头来,看看自己的课堂教学,还是有一些遗憾:

教学快要结束的时候,有的孩子提出:那位母亲由于忙碌,而没有带孩子出去,疏忽了孩子的“正当要求”,这位母亲是不合格的。此时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是模糊地说了,大家课下讨论讨论。其实我可以让学生讨论,写一写。进行探究。让学生明白:这位母亲对孩子有疏忽,也有发自内心的爱,文中母亲看到孩子伤心难过的惊惶并且道歉的表现就是很好的证明。母亲为生活操劳而忽略了孩子的要求,也是很无奈。她对孩子的爱令人感动。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对文中的母亲有了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那个星期天公开课教案一等奖第 3 篇

设计说明

《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去世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基于此,本课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在把课文读流利、读通顺的基础上,采取“读读——画画——想想——议议”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懂情节,抓住人物动作、心理的描写,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引领学生置身故事中,走进主人公的情感世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PPT、字卡、词卡,准备歌曲视频《那个星期天》。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质疑引趣

1.播放歌曲《那个星期天》,引导学生思考:从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导入:一个男孩儿,在一个星期天,他的心情经历了几次起伏?这个男孩儿究竟经历了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那个星期天》。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引导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预设: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

设计意图:听歌曲,讲内容,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进行自由猜想,设置疑问,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着找一找答案。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学合作,分自然段接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快来念一念。

媚 砖 蚁 叨 绊 绞 耽 揉 绽 搓 惶 吻 偎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4)汇报交流,分类指导:重点在字义和字形方面指导。

①形声字理解识记:

“媚”从女,眉声。“眉”也有示意作用,表示以目媚(示现、展示)人。

“蚁”从虫,义声。一种昆虫,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多在地下做窝,群居生活。

②形近字理解识记:

“绊”与“伴”、“绞”与“较”、“耽”与“忱”、“绽”与“淀”、“偎”与“喂”区分记忆。

③做动作理解识记:

“揉、搓”与“手”有关。

④根据偏旁推测理解识记:

“叨”与嘴有关,所以是口字旁。

“惶”与心理活动有关,所以是竖心旁。

3.出示词语,巩固生字:

明媚 方砖 蚁穴 念念叨叨 绊倒 绞缠 耽搁 揉动 绽开 搓衣服 惊惶 亲吻 依偎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3)开火车读词语。

4.过渡:你们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真了不起,相信你们一定也能把课文读通顺,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刚才学习的字词。一边读一边思考:针对课前质疑产生的问题,看一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识字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阅读的基础。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采用学生自主识字、教师强调相结合的方式学习,重点在理解字义上下功夫指导,使学生既会认字,又会用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分自然段接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以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如“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

预设:课文讲述了一个男孩儿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的事。

3.课文是按照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写的,请再次读文,想一想:与时间变化而一起变化的是什么?

预设:男孩儿的心情。由开始盼望时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的失望委屈。

设计意图:在读中理解、感悟。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默读,读懂故事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为下节课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当小老师交流写字方法。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生字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重点指导:媚、蚁、偎。

(1)观察“媚、蚁”。“媚”,女字旁最后一笔右侧不出头;“蚁”,“虫”作偏旁时,第五笔横变提,右部的撇要伸至左下方,注意避让。

(2)观察“偎”,注意右下部只有一个小撇。

3.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每个字练习写两遍。

4.指导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3.推荐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

设计意图: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营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1.快速浏览课文,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导入:兴奋、焦急、落寞,这些情绪在“我”的那个星期天里出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设计意图:回顾全文内容,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点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那个星期天”记忆犹新。

(1)那是“我”的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

(2)盼望中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心理感受,令“我”印象深刻。

(3)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令“我”难以忘怀。

(4)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读课文,找出关于“我”的动作描写,分析一下,这些动作能反映出“我”的什么心理。

2.在这一天中,“我”有哪些行动?表明了什么?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我”的动作的词句,想一想当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2)全班交流。

预设:

①“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表现的是“我”的急切。

②“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表现的是“我”的焦急与兴奋。

③“拨弄蚁穴”“翻看电影画报”表现的是“我”等待时的落寞、孤寂。

④“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表现的是“我”的急切。

⑤“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表现的是“我”的焦急与执着。

3.课文中有语言描写吗?传递了怎样的心情?

(1)找出文中“我”和妈妈的话。

(2)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语言

反映了当时“我”和妈妈怎样的心理。

预设:“走吗”“您说了去”“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等,这些俨然就是“我”等待时的心理轨迹图。“我”由兴奋到焦急、无聊、无助,再到失望,这些情绪变化紧紧抓住我们的心。

“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下午,睡醒午觉再去”“洗完衣服”“噢,对不起,噢,对不起”等,从这些话语中,我们看到为了生计,母亲不停地忙碌,最后还为自己疏忽了“我”的“正当要求”而惊惶地、连声地对“我”说“对不起”。

4.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环境描写。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衬托出“我”的兴奋。

“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表现出“我”的希望眼看就要破灭时的伤心。

5.课文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从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惶失措并且道歉的行为中,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抓手,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对人物的描写,体会情感变化,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母亲答应了“我”在一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可却因为母亲的忙碌而没有实现,就在等待中,“我”懂了,什么都懂了,“我”不出声地流下了眼泪,“我”和母亲拥抱在一起,直至天黑。

2.读文后,在“我”和“母亲”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对于年幼的“我”来说,这种等待无疑是漫长而煎熬的,不仅这样,漫长的等待等来的却是无尽的失望与无助。母亲每天都是忙碌与辛苦的,而母亲也成了这个家中幸福的创造者。

3.你有什么想法? 提示:课文仅仅是写“我”吗?

文中的母亲和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而操劳,难免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出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但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感触,理解母亲,懂得母爱。

四、拓展延伸,表达情感

1.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如: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也在为我高兴。

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也像是在讥笑我。

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走在小巷里

  奔跑在田野上

  弹琴

  钓鱼

2.交流书写的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学语文的目的是用语文,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此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内化语言,形成能力。通过设置拓展平台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表达的情境,把课内学习到的方法与话题结合起来,做到读写练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板书设计

那个星期天

“我” :兴奋 焦急 落寞 伤心

  无奈,惶恐

妈妈:忙碌

本课的教学,侧重引领学生关注细节的描写,学习效果很好。一是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揣摩分析人物心理,走进“我”的内心世界,与“我”一同经历兴奋、焦急、落寞、伤心这一系列的心情变化。二是关注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语句映衬着“我”心情变化的轨迹。这些看似平常的抱怨却是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对童年的回忆。时光如梭,光阴似箭,无法挽回,也无法倒退,只有无穷无尽的回忆,母亲永远在“我”的心里。

那个星期天公开课教案一等奖第 4 篇

这节课是《那个星期天》的第二课时。我在环节上采用了“移步换法”的设计。

首先创设情境由刚刚过去的父亲节导入,学生对刚发生过的事情感受和印象深刻,很自然的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接着带领学生进入“名人吧”了解作者,只有知作者,明内容,才能更好的体验角色。

进入“拾贝吧”认识一些美丽的'贝壳――词语闯关,复习词语,检查预习,为下文的学习扫清障碍。同时把词语当做“贝壳”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开火车进行词语闯关,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进入“体验吧”进行角色体验,体验在这一天里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的表达内心感受的,此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一双慧眼把文中的句子找出来,给大家交流、分享,而没有将大量的句子在课件上展示,是因为不想束缚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找,自己说,畅所欲言。特意出示文中有一处的观察点发生转换的句子,让学生站在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这个地方的设计也是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品析把握文章以孩童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方式。最后让学生明白作者是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排比想像等方法真实自然的表达内心感受的,从而突出了重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进入“谈心吧”,站在孩子的立场,把自己当做文中人,把老师当做“母亲”,就一些实际问题谈自己真实的看法。让学生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辩证认识母亲与孩子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一开始谈论这个问题时,是片面的,认为她是为了家庭而忽略了孩子。我于是引导:原来这样做也可以成为一位好母亲,那以后当我的孩子想出去时,我就说行行行,等我忙完了就去,但就是不去(笑)。立即有学生发言: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对母亲进行评价,从母亲忙碌于家务中脱不开身来评价,她是一位好母亲;但从因为孩子小,就不兑现对带他外出的承诺评价,她不是一位好母亲――这样做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理。(全班同学笑着给他鼓掌!)

最后进入“写作吧”,学了本文,体会了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并模仿借鉴。给出四个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采用本课学到的方法进行练习,并口头描述,达到授人以渔、学以致用的目的。

我认为,高年级的学生每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还要知道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的,并且要把学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这节课的设计和引导方式还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我会在以后教学中通过再实践、再反思改进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