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这是中班美术活动教案4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味冰淇淋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在炎日的夏天里,小朋友们最喜欢解渴的东西就是美味的冰淇淋,抓住幼儿最感兴趣的学习话题,深刻挖掘幼儿的潜能,充分利用周边的本土资源“变废为宝”,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发挥想象制作各种“冰淇淋加工厂”,孩子们让孩子们“梦想成真”。

  活动目标
  1.学习绘画冰淇淋的方法,为自己和同伴设计制作冰淇淋,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丰富幼儿对冰淇淋的味道,色彩、形状、相关知识,培养幼儿自信心、观察力、想象力和大胆尝试、探索的能力。
  3.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冰淇淋,变废为宝,增添生活的乐趣。
  4.与同伴互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发展交往能力,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绘画冰淇淋的方法,为自己和同伴设计制作冰淇淋,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丰富幼儿对冰淇淋的味道,色彩、形状、相关知识,培养幼儿自信心、观察力、想象力
  和大胆尝试、探索的能力;
  难点:
  1.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冰淇淋,变废为宝,增添生活的乐趣;
  2.与同伴互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发展交往能力,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裁好的纸样及成品。
  (2)剪刀、双面胶、油画棒、彩色笔、透明胶,各类装饰性材料(皱纹纸、蜡光纸、报纸等,以及幼儿收集到的牛奶盒、碎纸等)。
  环境准备:
  (1)在美工区展示各种味道、形状、色彩冰淇淋图片,布置“美味冰淇淋商店”,便于幼儿随时观察。
  (2)分成三组制作小组,便于材料的摆放及幼儿操作。

  活动过程
  一、以送礼物的诱惑激发幼儿兴趣 。
  1.今天,覃老师要送小朋友在夏天里,最想要的礼物(冰淇淋),
  让幼儿带着问题来欣赏老师的礼物:
  (1) 冰淇淋都有哪些味道?
  (2) 冰淇淋都有什么样的形状?(他们都长得什么样?)
  2.幼儿自由观察了解冰淇淋,并小声讨论,互相交流。
  3.小结观察结果:
  (1) 冰淇淋的味道有:草莓、西瓜、香蕉、葡萄、巧克力奶牛等各种味道。
  (2) 冰淇淋的形状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

  二、出示各种冰淇淋制作图样,幼儿任意选择味道、形状和材料进行制作冰淇淋。
  1.介绍各种制作材料,如牛奶盒、报纸、皱纹纸、蜡光纸、各种水果味的即时贴等。
  2.提出制作和装饰的要求:
  (1)将装饰物粘贴牢固。
  (2) 冰淇淋色彩丰富而且均匀。
  (3)制作时有自己的想法,不盲目模仿别人。
  (4)将冰淇淋坚持做完,不能半途而废。
  3.幼儿操作活动: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能讲述自己创作意图并设计制作与老师不同的独特品种。
  (2)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制作,支持幼儿根据需要选择多种材料制作。
  (3)鼓励幼儿在制作时能相互合作,取长补短。

  三、评价总结: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冰淇淋。说说创作意图和选用材料并给冰淇淋命名。
  2.教师积极肯定幼儿作品,增强幼儿自信心,体验成就感。
  3.幼儿进行美味冰淇淋的买卖游戏,鼓励幼儿大胆推销自己的独特的冰淇淋,充分展示自己制作的冰淇淋。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美味冰淇淋推销给别班的小朋友,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反思
  我自认为此次教学活动设计,难易程度非常适合中班孩子的掌握,课堂气氛也不错,究其原因:
  一、是制作图样设计的非常新颖,孩子们都很感兴趣;

  二、是该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有充足的材料可以选择;

  三、利用本土资源“变废为宝”,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开始发挥想象制作冰淇淋加工厂,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潜能,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不足的是:
  一、幼儿在手工区操作用纸卷的冰淇淋时候,动作不太熟练,有点笨拙,就是平时动手机会太少,以后要在动手方面多以加强。

  二、师幼互动的环节上,幼儿在语言表达不够清晰,流畅。
  通过这次的教学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所有的教学活动活动一定要坚持开放性的原则,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操作,同时活动的题材必须来源于本土生活,这样的活动才真实更有价值。

第2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秋天的树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认识秋天树的颜色形状特征,学习运用不同的方式装扮各种树。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画有枫树,银杏树,松树的挂图一张。
  2、蜡笔,水粉颜料,棉签,纸屑,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讨论对秋天的认识
  1、师:上星期,老师请爸爸妈妈带小朋友观察了秋天的树,请你告诉大家,你都认识了那些树?,它们由哪几部分组成?树干和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总结并出示挂图:大树由树干树枝和树叶三部分组成,树干是咖啡色的,枫树的叶子是红色的,银杏树的叶子是黄色的,松树的叶子是绿色的……

  二、引导幼儿感知树的绘画步骤
  1、下面我要把看到的树在纸上画出来,(师在投影仪上操作)粗粗的身体做树杆,细细的手臂做树枝,肥肥的帽子做树冠。
  2、画完后请幼儿一起跟着讲一遍绘画步骤。
  3、师:可是怎样才能让大家知道我画的是枫树喃?(引导幼儿说出给它涂色)
  4、树杆是咖啡色的(老师在投影仪上涂色,嘱咐幼儿要涂均匀了)

  三、师幼讨论树冠的制作方法
  1、教师介绍树冠的三种不同方法,引导幼儿讨论它们的制作方法。
  师:树冠的颜色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蜡笔,水粉颜料,有色纸屑,如果树冠是红的,只要选用红色蜡笔图色,那么纸屑和固体胶怎么用?(幼儿讨论)教师简要小结。
  水粉和棉签怎么用?(幼儿讨论)教师简要小结。
  2、幼儿制作,教师指导——下面就请大家把看到的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出来。(教师各别指导)

  四、装扮教室
  师请小朋友将树帖在前面,一起欣赏。鼓励做完的幼儿尝试采用其它方法,然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活动准备虽然充足,但对于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没有思考得很充分,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还不够完善。下面我围绕自己课堂上的表现,进行了如下反思总结。
  1、活动前的经验准备不足:
  在这次活动之前,我曾进行过《树叶贴画》的美术活动,认为幼儿已具备对秋天的树和树叶的认知经验。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虽然观察了小树林里各种颜色的树叶,不同形状的树木,有了情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但是在动手操作用落叶来装饰树干的时候,有一些幼儿把树叶贴反了,我发现幼儿对树叶的认知经验还有所欠缺,这方面我所忽略,需要加强。
  2、导入环节没有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导入环节上,我出示PPT课件引导幼儿感知秋天的树,虽然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但是导入应该更具趣味性,更好地激发幼儿主动的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在我们平时的美术活动中,很多采用PPT、图片欣赏、情景导入、谈话导入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其实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采取更多的形式。如:视频的形式,让孩子观察秋天的风景,发现秋天的色彩;用特写的形式,欣赏不同形态的树。即帮助幼儿发现秋天色彩的丰富性,感受秋天的美;发现树的独特性,又建构了幼儿的知识经验,为幼儿自主动手操作做准备。
  3、游戏环节上幼儿主体性不强:
  在游戏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让幼儿表现秋天树的形态,不仅仅局限于幼儿自身的肢体形态来表现,还可以多个幼儿共同组合进行表演,这样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肢体协调的能力,以及分享与同伴共同合作的乐趣。游戏要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
  4、评价活动环节上的不足:
  活动的评价是提升幼儿经验,在相互的学习中获得提高。在评价活动中,我有些仓促,幼儿没能全部欣赏、讨论和评价作品。我应该先请孩子们欣赏朋友的作品,然后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及理由。主要引导幼儿针对活动目标进行讲述。提问:“你喜欢哪幅作品?喜欢它的什么?”,“哪棵树最美?美在哪里?”。这个活动可以设计三个不同纬度的问题。如:“树漂亮吗?有哪些形状?”、“哪些树最特别?”、“哪些树最美?”让孩子有针对性的围绕颜色、形状、布局三方面讲述,帮助幼儿经验的提炼和积累。
  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将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活动设计更开放,让孩子有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在范例的准备上照顾到不同能力孩子的需求,特别是能力强的孩子。让美术活动“活”起来。

第3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向日葵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学习用大手笔的方法表现向日葵。
  2、敢于大胆尝试用各色水粉颜料做画。
  3、在作画时能保持画面和衣服整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向日葵图片
  2、调色盘、毡子、颜料若干,水粉笔若干、抹布、小水桶。

  活动过程:
  一、通过对话引起作画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幼儿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向日葵的外形特征。
  2、教师
  总结:向日葵长着圆圆的大脸盘,周围有许多圆圆的发辨(花瓣),还有细细长长的身体(茎),身体两边是它的手(叶)。
  今天我们就用水粉笔为向日葵照张相。

  二、教师示范
  先画向日葵的大脸盘——然后画周围的发辨(花瓣)——向日葵的身体(茎)——向日葵的手(叶片)。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为向日葵找朋友(蓝天、白云、小鸟、花草等等)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幼儿为向日葵拍出大大的照片,脸是圆圆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为向日葵照相。注意暗示幼儿向日葵的脸盘一定要画的大一些。

  四、作品欣赏与交流:
  幼儿欣赏自己与伙伴的作品,讲讲用了什么颜色,请了那些好朋友和向日葵做游戏。

  活动反思:
  首先我考虑的是如何让我们班的孩子用水粉画向日葵,体验成功感。我首先找了毛笔和油画笔,最后认为中班的孩子握笔姿势比较容易掌握的是油画笔,随后我特意选了红色外套的大号油画笔。白色外衣的小号油画笔。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彩虹屋的材料设计很巧妙,用来画画既方便又容易呈现。随后和孩子商量后我们把许多材料都取了自己喜欢而容易记忆的名字,如:“妈妈笔”“宝宝笔”“花妹妹”等。
  凡高的画都以亮丽鲜艳的颜色夺人眼球,于是我选了比较明快的黄色背景纸、橙色花瓣、蓝色花瓶、红色花蕊。如果让孩子们模仿学习,孩子一定很难掌握并且也学的很乏味。我喜欢让孩子在学习中学得轻松,而顺口的儿歌是我在绘画示范动作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例如拿笔蘸颜料我们会说:妈妈笔,手中拿,蓝颜料里洗个澡,伸出脑袋擦身体,左擦擦,右擦擦。
  用蜡笔画我会说:蜡笔宝宝出来玩,X颜色宝宝出来跳舞等。形象画的语言让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绘画活动,而每次活动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在和笔宝宝玩,所以我们班孩子的绘画作品都是很有特色,他们还喜欢边画边说。
  我一直觉得“孩子只有在自身丰富的体验想要表达时,才会有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绘画。”随后我尝试让孩子画花瓶,感觉孩子对花瓶的位置和形状很难掌握。最后我试着我先把位置放好,就先画一条直线,把这条直线当花瓶口,把画面分成了两部分,上面画向日葵;下面画花瓶。在形状的把握上我利用儿歌让孩子学习。
  如:平平一条路,路前停一停,变出左耳朵;路后停一停,变出右耳朵,左耳右耳连起来,听一听!美妙的音乐会开始啦!洗刷刷洗刷刷,从上往下刷,从左往右刷,刷出一只大花瓶!)示范画花瓶。妈妈笔累了休息!(放瓶子)(花妹妹出来跳舞了,黄颜料里洗个澡,扭一扭,往上跳,往下跳;往左跳,往右跳;跳累了休息吧!)示范画花瓣。

第4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花儿朵朵开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把正方形纸进行对折,并尝试目测剪弧线。
  2、借助固体胶把剪下来的东西组合粘帖成花朵。
  3、体验剪纸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彩纸、固体胶、剪刀
  2、花园的背景图、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纸纸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彩纸)
  2、纸纸宝宝可调皮了,它爬呀爬爬到老师的腰里,你们猜,彩纸宝宝会变成什么?(裙子、腰带) 它又爬呀爬,爬到老师的脖子上,这会儿它又会变成了什么?(领带、围巾)它有爬呀爬,爬到了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会变成了什么?(蝴蝶结、帽子)
  教师小结:彩纸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呢?(剪、折、撕)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教师示范剪出花朵。
  1、现在我们就要折和剪的方法来变一变。
  2、先把正方形彩纸对折,变成了什么形状?(长方形)再对折,变成了什么?(正方形)再次对折,有变成了什么形状?(三角形)并出示在展板上。
  3、好,开始变魔术了。在折的一边的中间开始,小剪刀开始爬山了,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另一边,变成了什么?(花朵)
  4、请一幼儿上来练习。
  5、如果有花茎和叶子,我就可以跳舞了,我们再来帮帮它吧。教师示范用绿色的彩纸剪花茎和叶子,再用固体胶粘帖。

  三、幼儿制作花朵
  现在请小朋友的小手也动起来,折一折、剪一剪、变一变,变出不同颜色的花朵吧。
  1、交代要求:A、做剪的时候要保持安静;B、用完剪刀以后,要把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巴会累的;C、做好后,把纸屑放在塑料筐里。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播放背景音乐。

  四、展示、评讲
  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你们看,漂亮吗?(漂亮)
  1、 你喜欢哪一朵?为什么?
  2、 在活动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活动反思:
  第一个环节“彩纸宝宝变魔术”,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更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裙子、蝴蝶结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第二个环节“教师示范剪出花朵”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本来我就让幼儿对折,再采用了爬山的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会剪弧线。但是看来我高估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一幼儿练习时,就出现了问题,即对折的方法不对,导致花朵没有成功,给了我一个措手不及。虽然经过调整,当幼儿操作时也时有这种现象发生。后来经过研讨,说直接对折成三角形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看来还是我考虑的不够周全,下次注意吧。

第5篇、中班美术活动运动小人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根据本园特色“乡土资源在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中的运用与实践”,我想到了通过拼贴的方式,结合本土资源——稻草来挖掘幼儿的潜能,提高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在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动手发展能力。稻草正是现在时节割下,农村随处可见,孩子们比较熟悉,利用孩子们熟悉的取材,孩子们更积极,学习兴趣更为浓厚,并且孩子们喜欢动手,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材料与方式,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下提高动手发展能力。

  活动目标
  1、能用稻草来表现运动小人的四肢和躯干。
  2、了解运动姿势,发挥想象力,拼搭出各种运动造型。
  3、感受图形拼搭的趣味。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稻草来表现运动人的头部、四肢和躯干。
  难点:了解运动姿势,发挥想象力,拼搭出各种运动造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来欢迎他出来!“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做运动小人,我想和你们交朋友,想和你们做游戏!”

  二、介绍运动小人
  1、介绍运动小人。提问:小朋友们看,运动小人是什么做的呀?(稻草)你们知道运动小人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因为运动小人会做很多的运动,运动可棒了)
  2、出示运动小人摆出的各种运动姿势。
  师:我们来一起看看小人都做了什么运动呀?
  3、幼儿交流自己喜欢什么运动,师:运动小人有个很大的本领,小朋友们做什么运动姿势,他就能摆出来,相不相信啊?那我们来试试看。请小朋友们做动作,教师将运动小人摆出相应的姿势。

  三、幼儿尝试操作拼贴“运动小人”。
  1、幼儿讨论自己要做什么姿势的运动小人。
  师:啊,小朋友们,你们说运动小人棒不棒啊?那你如果也有这么个运动小人,你会让他做什么运动啊?
  2、教师示范制作。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做一个运动小人,当老师说运动员们集合的时候,请你们把你们的运动小人送上来。

  四、展示幼儿作品,师幼共同评价。
  师:运动员们集合了,谁来说说看,你喜欢哪个运动小人呀?为什么?

  五、延伸活动:
  将材料放置美工区,有效地将区域与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们能在活动结束后继续活动内容,在平时生活中巩固练习,继续锻炼动手操作。

  活动反思
  要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作的快乐。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使幼儿自由地创造表现。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宽松氛围创作,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以顺应幼儿的创作,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利用自制运动的小人,创造出不同的动态运动小人。

第6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赛龙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对民间活动有兴趣,知道龙舟赛活动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
  2、乐意尝试剪贴添画的方式表现龙舟的细节特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龙头的图像、浅蓝色纸、剪刀、固体胶、PPT、视频、放碎纸的小篮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意图:观察龙舟的特征,知道赛龙舟活动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活动。)
  1、PPT:看看大人们在做什么?他们划的船是一艘什么样的船?哪里是船头?
  2、小结:大人们划的船样子像龙,抬着头很神气的龙头,细细长长的身体,上面有鳞片装扮,龙的尾巴向上翘。

  二、师生演示(意图:重点学习剪贴“龙头”图像的方法。)
  1、我们也来玩玩赛龙舟的游戏。
  2、请你们和老师一起做龙舟。

  三、幼儿创作
  (意图:有序的使用工具材料表现龙舟的特征。)
  1、龙舟我们自己做。
  先用小剪刀(剪下图片上的龙头),用固体胶固定龙头的位置,用记号笔从龙头下方接住龙舟船身,让尾巴向上翘,最后添上鳞片。
  2、幼儿创作。
  (1)提醒幼儿按步骤剪纸、添画,完成龙舟。
  (2)邀请谁坐在你的龙舟上和你一起划龙舟。

  四、分享交流
  (意图:在游戏的过程中有喜爱民间活动的兴趣。)(播放音乐“龙舟夺锦”渲染气氛)
  1、用倒数计时,表示赛龙舟游戏开始。
  2、幼儿布置作品在场景中,最快的幼儿就是龙舟赛第一名的胜利者,以此类推2、3名……
  3、找一找人数最多的龙舟、数一数龙舟上划船的人数。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教师通过视频的导入、师生讲解演示、幼儿自我创作到最后作品的成功展示,时时体现出对幼儿进行的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达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通过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中国文化习俗活动的意义,还获得了多种经验的积累,如学会有序的使用多种工具的经验、用画剪结合的方式表现作品的经验等等。

第7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毛毛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通过撕圆、把圆连续黏贴、添画、制作毛毛虫。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尝试撕圆、把圆连续黏贴的方法来表现毛毛虫。
  活动难点:
  在黏贴的过程中表现毛毛虫的多种动态。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阅读过绘本版《好饿的毛毛虫》、观看了vcd版《好饿的毛毛虫》
  物质准备:教师教具:撕贴好的绘本毛毛虫六条。幼儿操作材料:课前幼儿们人人参与,用墨绿、翠绿、草绿、浅绿、淡绿、中绿、深绿、青绿、橄榄绿等颜色混刷好色纸人手一张。美工区中幼儿通过撕、画、剪好的食物:每组一套:一苹果、两个梨、三个李子、四颗草莓、五个橘子、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蛋卷冰淇淋,一条酸黄瓜,一片瑞士奶酪,一片沙拉米,一个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根香肠,一块小蛋糕和一片西瓜。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封面:我们一起看了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观看了vcd版《好饿的毛毛虫》,毛毛虫是什么样的?
  幼儿讲述,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式小结:毛毛虫头是圆圆的,头顶上有一对触角,脸上有一双眼睛和一张嘴巴。身体是圆滚滚的,有许多个圆或椭圆连续不断黏贴而成,背上有许多刺,身体的下面还有好多小脚……。
  (评析:迎着孩子们对毛毛虫的兴趣,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观看动画片《好饿的毛毛虫》,在这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讲述探究,幼儿对毛毛虫的形态特征有了较深的印象,所以幼儿能够这么细致的对毛毛虫的外形加以描述。)

  二、观察毛毛虫的多种形态、讲解示范、幼儿动手操作撕贴毛毛虫。
  (一)观察毛毛虫的多种形态
  1、毛毛虫的身上有哪些颜色?
  毛毛虫的头是红颜色的,身体上是带有墨绿、翠绿、草绿、浅绿、淡绿、中绿、深绿、青绿、橄榄绿的小圆组成。
  红色和绿色系的小圆组合在一起你们看了有什么感觉?
  幼儿讲述,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式的小结:红色和绿色组合在一起的,是一种鲜明的对比,红色和绿色它们是一对对比色,用在这里,让我们小朋友一看就区分开头和身体。
  评析:在活动中很自然地渗透了红与绿是一组对比色这一知识点。
  2、好饿的毛毛虫吃了哪些东西,有什么变化?
  星期一,它啃穿了一苹果。
  星期二,它啃穿了两个梨。
  星期三,它啃穿了三个李子。
  星期四,它啃穿了四颗草莓。
  星期五,它啃穿了五个橘子。
  星期六它啃穿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蛋卷冰淇淋,一条酸黄瓜,一片瑞士奶酪,一片沙拉米,一个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根香肠,一块小蛋糕和一片西瓜。毛毛虫每天吃完东西都会长大,渐渐地毛毛虫由小变大,越来越长,越来越粗。
  3、PPT出示出示六天中毛毛虫的不同形态。提问:毛毛虫,吃了东西,还不忘每天锻炼身体,做了哪些运动呀?(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姿态的毛毛虫的不同之处。(重点观察毛毛虫头部的表情及身体的动作)
  (评析:在提供毛毛虫的范例时我注意提供不同姿态的毛毛虫,有向上的、有往下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这样的作品就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能力强者可选择多个侧面表现,能力弱的幼儿选其一种进行撕贴。运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美工创造的各种技能。)
  幼儿讲述时,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式的小结:
  毛毛虫有时做伸展运动把身体伸得直直的,像一条线。
  有时毛毛虫在做体侧运动,调皮得把身体扭来扭去,像座拱桥。
  有时在做头部运动,上下左右扭动头部。
  4、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幼儿模仿毛毛虫的伸展、体侧、头部等运动。
  (评析: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模仿毛毛虫的运动,让孩子在玩中感知毛毛虫的特征,有利于加深幼儿对毛毛虫各种身体动作中的印象,这看似简单的玩一玩,却在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玩得开心,看得仔细,加上老师的不断引导,很快就把毛毛虫的形态特征观察得仔仔细细。为后面幼儿自主黏贴时,表现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做好充分的铺垫。)

  (二)讲解示范制作毛毛虫的方法
  1、毛毛虫可爱吗?今天我们也来制作毛毛虫,需要哪些材料呢?
幼儿讲述:色纸、双面胶等。
  2、先做什么呢?
  幼儿讲述:幼儿A撕圆、幼儿B剪圆、幼儿C画好了再剪圆
  3、今天我们不借助工具,直接用手撕圆,怎么撕?
  (1)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式的示范:
  A用红色的纸撕圆,作为毛毛虫的头。
  两只手分别做小孔雀(用食指和大拇指分别捏住色纸),一边撕,一边转动色纸。(2)请个别幼儿也来试一试。
  B用绿色的彩色撕圆作为毛毛虫的身体。
  (3)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撕法?
  幼儿:折一折撕成半圆再展开就是一个圆。
  (4)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撕9或10个圆,教师直接出示事先撕好的几个圆。
  (5)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互动式的黏贴。
  提醒幼儿注意黏贴时,注意要将圆片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要紧紧地抱在一起,不能脱节。才能拼成毛毛虫。
  黏贴好以后,与幼儿一起在圆片片上为毛毛虫添画眼睛、嘴巴、触角、脚、刺。
  (评析:此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同时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老师没有机械的示范毛毛虫的撕贴方法,没有乏味枯燥的技能训练,而是在孩子们的说说、动动中,逐步掌握圆形连接的方法。)

  (三)幼儿自主撕贴制作毛毛虫
  1、请小朋友自己制作毛毛虫,先用红色的纸撕圆做头,在用绿色的纸撕圆做身体,再贴上双面胶连接起来,做好以后再贴到纸上,添画眼睛、嘴巴、触角、脚、刺。
  2、幼儿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毛毛虫一天中喜欢的食物喂给毛毛虫吃也可以自己创编毛毛虫可能会到哪里去,发生了什么事?
  (1)可以黏贴一个苹果或两个梨、三个李子、4颗草莓、5个橘子、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蛋卷冰淇淋,一条酸黄瓜,一片瑞士奶酪,一片沙拉米,一个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根香肠,一块小蛋糕和一片西瓜。
  (2)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添画场景。

  三、展示作品,进行讲评。
  1、将幼儿的作品分组一一进行展示。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毛毛虫。
  (1)它找到了什么好吃的?
  (2)或它吃了东西后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四、延伸活动制作绘本《可爱的毛毛虫》
  在区域活动中,请幼儿分组进行绘本制作。
  与幼儿一起把毛毛虫作品进行串联创编起来,变成自己的绘本故事《可爱的毛毛虫》,用回形针连在一起。

  活动反思:
  一、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点
  从幼儿近阶段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以新《纲要》为指导,注重幼儿“喜欢毛毛虫的情感” 。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身上的颜色、形态,激发幼儿用灵巧的双手撕贴表现毛毛虫。并通过黏贴食物,添画场景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心中毛毛虫可爱、生动的形象特征”。又通过延伸活动制作自己的绘本故事《可爱的毛毛虫》,来激发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感受活动的无比快乐和惊喜。

  二、生动形象,关注细节
  在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毛毛虫的的头是红色的,身体是绿色的,让人一看就明白哪里是头哪里是身体。自然的渗透了对比色的知识。同时在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多种形态时,通过形象生动的提问:毛毛虫,吃了东西,还不忘每天锻炼体,做了哪些运动呀?来激发幼儿观察、比较毛毛虫表现出的不同姿态、表情、动作,这样的提问也易于幼儿表达。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幼儿模仿毛毛虫的伸展、体侧、头部等运动。满足了幼儿们好动的天性,同时对毛毛虫的不同形态有了更深的印象。

  三、快乐的情感体验
  整个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环节与环节之间体现了自然的递进性。幼儿是主动的观察者;激情的参与者;成功的体验者;快乐的收获者。充分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尊重了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让每一位幼儿都感受到了美工活动的乐趣。

第8篇、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金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金鱼的外部特征,感受金鱼的美。
  2、尝试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金鱼,并能大胆地进行装饰。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金鱼若干条,金鱼图片。
  2、范例三条。
  3、废旧的光盘幼儿每人一个,水彩笔、各色粉画纸、各色自粘纸、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金鱼,导入活动。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金鱼)

  二、了解金鱼的特征
  1、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
  (1)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
  (2)金鱼的尾巴是怎么样的?它的尾巴有什么用?(播放《鱼游》的音乐,请幼儿模仿金鱼自由游动的动作。)
  2、欣赏金鱼图片,感受金鱼的美丽外形。
  (1)这条金鱼怎么样?
  (2)它美在哪里?

  三、探索金鱼的制作方法
  1、幼儿观察范例,讨论它的制作方法。
  今天我们也来做一条美丽的金鱼。(出示金鱼范例)
  你们觉得这条小金鱼怎么样?想一想它是怎么做的?它是用什么做的?(废旧的光盘)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制作金鱼。
  先找一片废旧的光盘,把它当作金鱼的身体;然后在纸上设计一条金鱼的大尾巴,画上美丽的花纹,剪下来后用双面胶把它贴在金鱼的头上;再画两只大大的眼睛,贴在金鱼的头上;最后为金鱼的身体设计上美丽的花纹。

  四、幼儿操作
  1、现在我们一起来制作一条美丽的金鱼,想一想你想做一条什么样的鱼,尾巴是什么样的,身上的花纹什么样。
  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制作,重点指导金鱼的尾巴和身上的花纹。

  五、幼儿手持自己的金鱼在活动室自由的游来游去,互相欣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使学习美术成为一种乐趣。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寓教于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第9篇、中班美术活动可爱的小动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画出简单的小动物。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录音,ppt课件,水笔、记号笔、水彩笔、彩色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身边的小动物。幼儿通过回忆、讲述,让幼儿初步了解小动物。
  2、欣赏:小动物
  (1)观看《小动物》课件,教师适时提问:刚才小朋友说的只是众多小动物中的一种,我的好朋友去世界旅游时,拍下了一些奇特有趣的小动物,你们想不想看看呢?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2)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小动物,它们各具特色。
  3、幼儿在欣赏小动物的基础上,学习画出小动物。
  4、幼儿创作绘画
  (1)出示老师设计的小动物。
  (2)提出要求,幼儿临摹小动物。
  5、作品展示评比:比比谁的设计最漂亮。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意愿绘画各种小动物,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特别是动物的身体和四肢。于是,我从简笔画书上挑了一些孩子们常见或者熟悉的比较简单的小动物,准备画好以后投放在区域中,这样,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仿照老师的画,相对意愿画来说,在难度上降低了许多。

第10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对称剪纸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折、剪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剪纸作品。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核心要素:
  对称构图、手指灵活

  教学准备:
  1、长方形和正方形彩色手工彩色纸、剪刀、铅笔、胶棒、彩笔。
  2、装饰有对称图案的实物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具有对称图案的实物和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
  2、请幼儿欣赏各种图案的对称剪纸作品,请幼儿观察这些作品的图案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剪出来的。激发幼儿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对称剪纸”的含义。

  二、剪纸:
  1、教师指导幼儿看剪纸图片,并介绍对称剪纸的方法。
  (1)将一张长方形的彩纸沿中心线对折,然后用铅笔画出小动物图案(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设计出其他的图案)。教师提示幼儿对折的边缘要画有连接处,保持图案的连续性。
  (2)用剪刀沿着图案的轮廓线,先剪中间部分,后剪外轮廓多余的部分。教师要提示幼儿注意线条的连接处不能间断,展开即是美丽的对称图案。
  (3)把剪好的小动物图案贴在另一张纸上,添画出自己喜欢的背景,组成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
  2、请幼儿选择一种图案,学习用对称的方法剪纸。教师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并巡回指导。待熟练后,鼓励幼儿剪出其他图案的对称剪纸。

  三、展示:
  幼儿的剪纸作品张贴在主题墙上,让幼儿互相欣赏与评价,也可以用剪纸作品装饰教室的环境。
  区域活动:
  在手工区提供多种对称剪纸的图示和纹样,供幼儿学习和模仿,鼓励幼儿设计和剪出多种多样的对称剪纸作品。

第11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漂亮的民族服饰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在服饰上也不例外。每个民族都有代表他们民族特征的服饰。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我国一共是由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了“中国”这个大家庭。除了我们汉族以外,还有许多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服装特点。他们的服装大都色彩鲜艳,颜色丰富。小朋友通过欣赏各民族服装的图片,还画出了各民族服装的特点。

  活动目标
  1、认识各民族服装,感受服饰的民族特点。
  2、使幼儿了解几个重要民族的服饰,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服饰。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各族服饰图片。
  2、幼儿活动手册1第39页。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小朋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 那,你们都知道哪几个民族?
  2、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代表性服饰,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一下几个民族的服饰(出示图片)

  二、漂亮的民族服饰
  学习用图案和花边绘画,装饰民族服饰。
  1、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藏族服饰。藏族的衣服袖子很宽大,穿长靴。
  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蒙古族服饰——他的主要特点是身穿长袍,斜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者戴着皮帽子,腰间束腰带,脚穿皮靴。
  最后我们来认识一下维吾尔族服饰——男子穿斜领无扣的长袍,腰系长方巾。女子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几十条小辫子。
  ----我们汉族的衣服最最典型的衣服就是旗袍,很神圣的,女孩子穿上很漂亮。
  2、刚才你们在欣赏民族服饰的时候,都看到了些什么不同的地方?逐一提问,引导幼儿发现图案装饰的主要地方。
  小结:小朋友看得真仔细,这些美丽的民族服饰的图案主要装饰在衣服的袖口、领口、衣角。
  3、 那袖子两边的图案是不是一样的?(是)这就叫对称。小朋友再仔细观察,除了袖子还有什么地方能表现对称美?(衣领、裤脚、纽扣)。
  4、 衣服上的图案有什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再看下一张图片。它怎样排列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原来这些民族服饰不仅有对称美,图案的排列也很有规律,就像我们数学里的排序。
  5,欣赏二方连续图案,了解其规律。

  三、欣赏作品
  1·幼儿装饰图案,教师关注幼儿对二方连续图案的运用,鼓励幼儿装饰出不同的民族服饰。
  2.幼儿作品展示。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览,请家长欣赏幼儿的民族服饰。

  评价分析
  都说绘画和语言是融为一体的,说能为幼儿绘画做好铺垫,绘画能让幼儿说的内容更加丰富。活动需要让幼儿在了解民族服饰的基础上,进行手脑并用表达,也即绘画。前面的活动已经让幼儿充分了解了服饰的特征,教师在绘画前让幼儿又一次观看各种图片,承上启发式的谈话,能让幼儿马上回忆起已有的经验,进行口语表达,为绘画打开一个广阔的思路。然后教师进行地民族服饰的范画展览,让幼儿在欣赏、回顾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地交流,并为幼儿创造一个空间,让幼儿与伙伴商量,并可以模仿,可以自己设计,虽然是“留白”的空间,但是可以丰富幼儿头脑中对服饰的印象。接着,我让幼儿进行第一次绘画表达,并进行展示,一是帮助绘画展示的本人以自信,在第二次绘画的时候进行创作。二是经过大家的展示交流,丰富其他小朋友的视野。

  教学反思
  本主题的活动目标是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几个少数民族服饰的名称和特点,感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在活动过程中,我利用幼儿用书的画面,让幼儿了解我们祖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以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服饰特点,我们壮族是个大少数民族家庭,服饰也很有特色,很漂亮,随后让幼儿动手制作新疆帽,自己欣赏或交换欣赏各自的作品,从而使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使幼儿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名称和特点,以及分辨少数民族服饰特点,及制作少数民族的服饰作品,从而培养了幼儿热爱祖国的文化的思想感情。活动达到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活动效果好。

第12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拓印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秋风起来啦,树叶像彩蝶翩翩起舞。好奇的孩子们在树底下忙得不亦乐乎。这样情景当然不能错过,引导孩子用树叶来拓印的大好时机。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了解树叶的奇妙以及树叶的外形和叶脉的不同之处。
  2.了解拓印的方法,乐意与同伴探索交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拓印树叶的方法,从中得到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各式各样的树叶若干,厚薄画纸人手一份,蜡笔每桌两盒,胶水每桌2个。
  教师:事先做好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介绍各种奇妙的树叶
  教师:你们搜集的树叶都是什么样的,有谁愿意和大家介绍下自己带来的树叶。
  幼儿自由介绍个子搜集来的树叶,大家欣赏交流树叶的特点。
  2.欣赏教学挂图中“奇妙的树叶”,感受树叶,叶脉的奇特之处。
  教师:请大家欣赏了一些奇妙漂亮的树叶(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老师考考小
  朋友,看看谁的小眼睛最漂亮,小脑袋最聪明。
  “小朋友看到图中的这些树叶,大家想到了什么?好像什么?与平时我们见到
  的树叶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些树叶是什么形状的?中间一条一条的小线线(叶脉)谁知道是什么,谁
  能告诉我”?
  小结:秋天到了,小树叶们都换上了新衣服,离开了自己的妈妈,他们都到哪去了?树
  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会着急么。小树叶都离开了妈妈,它们还回回家找
  妈妈么?什么时候还会去找妈妈呢?(当春天来了小树叶就会回来找妈妈了)
  3.出示拓印画,引发幼儿对拓印画的兴趣。
  教师:这里有一副奇怪的画,从这副话里面,小朋友们能看到些什么呢?画里
  面又藏着
  些什么呢?谁能看出来?
  4引导幼儿观察拓印画,讨论怎样进行拓印。
  教师:画里面的树叶是怎么样画进去的?可以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引导幼儿对
  拓印画的兴趣
  阅你读幼儿用书,了解拓印树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先选好树叶,可以用一种或者两种.
  2> 然后把树叶用胶水贴在厚纸上做底板固定住,把薄纸铺在上面固定好。
  3> 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蜡笔均匀地涂在薄纸,进行拓印。
  5 幼儿动手尝试拓印画。
  教师:大家想用什么样的树叶拓印呢?想怎么样拓印呢?
  1>幼儿分小组进行版画游戏
  2>在幼儿练习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手上脏了及时擦干净,
  鼓励幼儿发挥独创性设计出新颖的拓印画。
  3>把印好的画用蜡笔进行装饰成各种各样的树叶拓印画。
  6.互相交流各自拓印的过程,并讨论,分析成功与否的原因。
  教师:请大家说说自己刚才是怎么拓印树叶的,拓印出来了吗?为什么?
  小结: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只有画面产生凹凸不平时才能拓印的,树叶可以拓印
  出来,拓印的时候,要把上下两张纸固定好。
  7.幼儿根据刚才的发现,再次进行拓印画的尝试。
  8.展览、欣赏各自拓印画的作品,分享、尝试探索拓印画带来的快乐。

  延伸活动
  下节课也可以提供不同的拓印工具(颜料、油画棒、铅笔、水笔等)和不同纸质的纸张。引导幼儿探索什么材料拓印的清楚,也可以选择树皮、轮胎、布条、不同粗糙程度的墙面等一些其他有纹路便于拓印的东西。由拓印引发幼儿对不同物质的表面机理的关注兴趣。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们的参与性都是很强的,掌握了一定的捏贴技巧,在拓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种形态与颜色的树叶拓印,而且能积极的与教师配合探索拓印的方法。

第13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石头画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园承接了《幼儿美术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的课题后,我们针对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开展有效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纲要中指出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兴趣是孩子绘画的最好的帮手,有一次,带领幼儿到我们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对于一条用各种鹅卵石铺成的小路特别感兴趣,他们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按摩路。孩子们对石头产生了兴趣,那我们就在石头上画画,我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较大的和较光滑的石头,作为绘画材料。在活动设计时我想让孩子能根据石头的外形特征进行创作,但考虑到中班幼儿虽然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但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些欠缺。我便将活动的重点放在用色彩鲜艳的颜料来装饰石头,这样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创造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能够运用水粉颜料来装饰出漂亮的石头画。
  2.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习在石头上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方法。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在石头上绘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习在石头上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方法。
  难点: 在装饰石头画时注意画面的布局及颜色的变化。

  活动准备
  石头展览馆场景,视频展示仪,各种石头,水粉颜料,水粉笔,轻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作品欣赏:
  通过欣赏石头画展,引导幼儿欣赏,引起幼儿兴趣:
  1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石头画展,请小朋友仔细看,石头上都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块石头。
  2 .讨论:重点引导幼儿欣赏三种类型的石头画
  (1)形状(2)色彩(3)布局
  3.总结:师:刚才欣赏了那么多的石头画,有的石头画是根据石头的形状来装饰的,有的则运用了许多漂亮的颜色,有的画上画了丰富的内容我们也来办一个画展吧。

  二、示范活动:
  1 .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边示范边讲绘画重点(首先我要选择一块喜欢的石头,然后想好要画什么,接着用小的毛笔来画轮廓,选用大一些的笔来图底色,颜料不要加水太多,要根据你的内容,合理搭配颜色,在换颜色时要注意将笔涮干净,另外等石头上的颜色稍微干一些在换另外一种颜色,这样颜色不容易乱。
  2 .讨论:
  师:我的石头画完成了漂亮么,给我鼓励一下吧。(放在展览架上)
  师:你想在石头上画什么呢?(幼儿讨论)

  三、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提示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保持画面干净)

  四、欣赏评价
  老师将幼儿作品一一展示出来,请幼儿欣赏评价,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刘老师和学校领导及同事对我的活动进行讲评:
  优点: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由于提高材料是幼儿很感兴趣,幼儿的绘画兴趣很高。对于初次尝试在石头上,幼儿的绘画作品效果还不错。
  不足: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拿取操作完材料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这时候,太多数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头给吸引了,而非在老师的语言上了。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以前我的观念是上好一节课就是在你组织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够较好的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动,除了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外,老师课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刚开始的引入过于繁琐,导致了在后面介绍制作方法,特别是水粉绘画时颜料不能沾太多水这个重点没能与孩子交代清楚,导致后面孩子们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外,还能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把你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让幼儿听明白,这也是这个课题的真正目的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外,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正确的与幼儿交谈,交流的“路”,让孩子能够“听”得懂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打破孩子与我之间的那堵墙。
  4、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可是过想细想,我本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

第14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蒲公英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蒲公英的图片、视频
  2、深蓝色卡纸、圆形毛刷、白色颜料、蜡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
  1、观看图片,知道蒲公英的形状。
  2、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三、教师示范讲解
  1、出示所用到的工具
  2、教师: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工具来画蒲公英,首先,我们把刷子在盘子里蘸一下颜料,然后轻轻的纸上按一下,这样蒲公英就出来了。
  3、师:蒲公英的下面有一条茎,你们刚刚注意到这条茎是什么样子的吗?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我们要用蜡笔把它画下来。
  4、师:蒲公英画好了,宝宝们,你们看,漂亮吗?(漂亮)风吹过来,是不是还有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呢?我们要画出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就需要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进行合作哦!小刷子和小刷子碰一碰,就可以碰出来了哦!

  四、教师讲解需注意的事项
  1、提醒幼儿的构图,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
  2、画完之后把刷子放到指定的地方进行清洗。

  五、幼儿创作,教师一旁观察指导--播放《蒲公英》。

  六、作品评析。

  活动反思:
  "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第15篇、中班美术活动熊猫宝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
  2、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和想像力。
  3、引导幼儿在认识熊猫特征的基础上,画出可爱的熊猫。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在认识熊猫特征的基础上,画出可爱的熊猫。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和想像力。

  活动准备:
  1、画纸、蜡笔。
  2、教师范例。
  3、熊猫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熊猫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吗?你们看它是谁啊?(教师出示熊猫图片)我们的熊猫客人长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我们的熊猫客人身上都长了什么呢?(教师请幼儿说说熊猫的特点)
  3、教师小结: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内容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1、教师:熊猫的头长的什么样呢?(圆圆的)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熊猫圆圆的头上有什么呢?(两只眼睛、两只圆圆的耳朵还有鼻子)
  教师小结: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2、教师:熊猫的身子是怎么样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什么(手)企鹅的身体下面有什么?(一双脚)。
  教师小结:熊猫的身子长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手,身子下面有一双脚。
  3、教师:熊猫全身都长满了什么呢?(毛)熊猫身上的毛长的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有的白色,有的黑色)哪里是白色的?哪里是黑色的?(引导幼儿说说)
  教师小结:熊猫全身长满了毛,它的耳朵、眼圈、四肢都是黑色的,而头、胸、背都是白色的。
  4、教师:你们知道熊猫喜欢吃什么吗?(竹子)今天呢?老师就请小朋友来画可爱的熊猫。

  三、交代作业要求。
  1、老师示范熊猫的画法。
  小结:先画熊猫的圆圆的头、在画上比头大的身体,注意身体画的长一点,最后在画熊猫的耳朵,眼睛、鼻子、手和脚。
  2、重点引导幼儿画熊猫的眼圈。

  四、引导幼儿添画。
  小朋友可以画出不同动作的熊猫宝宝,画好了可以添画太阳,小草、小花。小熊猫喜欢吃的竹子。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正确的姿势作画。指导幼儿添画,掌握涂色方法和技巧,做到画面整洁。同时知道能力弱的小朋友大胆用笔作画。

  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引导幼儿从色彩运用、添画、涂色方面评价,表扬画得好的、有进步的幼儿。

  活动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也奠基了我不少的信心。在后来的课堂反思交流上,采用了自我讲述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交流方式,我也从其他听教者的口中,得到了不少的建议以及对我此次课提出的相应不足。最大的不足点,在教师范画时,关于熊猫的耳朵形状,并没有强调是半圆形。幼儿的作品呈现中就直接反应了这个情况,幼儿开始操作就发现了很多孩子画的熊猫耳朵是三角形、尖形,类似猫耳朵的形状。熊猫的动态形象,幼儿画中体现的效果都还可以。对于熊猫的习性、生长地,幼儿也足够掌握了知识点。

第16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我的好朋友教案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尝试运用多种手段在纸盘上大胆地制作,表演自己的好朋友。
  2、活动中遇到困难会主动请求老师或同伴帮助。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圆形、徒圆形若干,数量等于幼儿人数。
  2、制作的工具和辅助材料:水彩笔、绒线、纸及一些废旧材料。
  3、活动室内展示老师制作的纸盘,共幼儿欣赏。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说说、看看桌子、柜子上又那些材料?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用纸盘来表演自己的好朋友,可以选用那些材料?
  3、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启发幼儿运用多种表演手法,如:用纸、绒线粘贴头发,用彩笔在纸盘上画武官。鼓励幼儿遇到困难可以请求同伴或老师帮助,并提醒幼儿制作完后要将所有物品归放整齐。
  4、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并猜猜“这是谁”,延伸活动:
  可将幼儿作品布置于墙,供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学习增加同伴间的友谊

第17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爱心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手工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手工材料五花八门,方法多种多样,一张纸、一块布、一个盒子、一片树叶,都可以信手拈来,随意制作,而且其中蕴涵了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作等多种教育契机。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佳动力。有了兴趣就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就能活跃思维,丰富想象。而游戏又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根据这一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爱心卡》。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挖掘手工活动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大胆创造,培养“心灵手巧”的幼苗。

  活动目标:
  1、制做爱心卡的方法,体验乐趣。
  2、激发对纸工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纸工第4页《爱心卡》、幼儿照片、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
  1、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啊?(爱心)
  2、拿出纸工材料,我们看看这上面有什么啊?(小爱心、人……)里面有什么啊?你们想不想做漂亮的爱心卡啊?

  二、讲解示范。
  1、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啊?作剪的动作。
  要沿着什么剪啊?(黑色的实线,剪的时候要小心一点,不要把边缘剪破了。)
  剪下来之后呢,我们就要开始做漂亮的爱心卡了。
  2、沿实线剪下图形及纸条,剪去心形图中的圆形(教师示范操作)。
  3、沿着中间的对角线,把两边都往里折轻轻地往两边压,将两个变成一个?在爱心卡内两侧两面粘贴上纸条,再在?中贴上照片,一张可爱的爱心卡就完成了。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纸工常规,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2、贴上照片后可将爱心卡画上自己的东西再赠送他人(用幼儿的作品装饰教室),让幼 儿欣赏他人的作品。

  活动反思:
  手工活动是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加工,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引领的作用,制作出富有美感的物品的过程,激发孩子制作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集体精神,把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贺卡送给亲人、朋友,使学生懂得感受爱、领悟爱,同时也学会爱别人,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制作的快乐,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少年。

第18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彩虹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色彩在幼儿美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表现出作品的气氛和幼儿个人对颜色的爱好。同一颜色明暗度之间或不同颜色之间的逐渐过渡作为色彩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旦被幼儿理解、掌握、可运用于背景、物体的涂色中,使作品更生动、美观,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美感,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时幼儿对颜色的审美感,是依赖直觉体验,大多采用对比明显的颜色相配。该活动围绕“彩虹”,用欣赏、讨论、选择等方法展开活动,是为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感受彩虹的色彩排列,同时引起幼儿尝试的兴趣、通过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出美丽的彩虹。

  活动目标:
  1、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让幼儿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像,创作。
  3、学习用七种颜色画出彩虹。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雨后带幼儿观察彩虹,“彩虹图片”
  2、幼儿用书,纸。
  3、水彩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1、我们都知道夏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夏天的雨和其他季节的雨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会议讨论见过的彩虹。请幼儿说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彩虹?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请幼儿说出彩虹的颜色,它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
  2、夏天下雨的时候会打雷,闪电,这样的雨叫什么雨?
  3、雷阵雨过后天空会出现什么?是否每次雷阵雨过后都会有彩虹?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彩虹?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我们就看到天空边有一条彩虹,对吗?如果太阳不出来,能看到彩虹吗?
  小结: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我们就看到天空边有一条彩虹。所以,雨过天晴就能看到彩虹。
  4、观看彩色图片。引导幼儿从彩虹的外形、颜色等欣赏。知道彩虹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儿童 网站
  5、彩虹宝宝真调皮,喜欢到处找朋友做游戏,它喜欢和谁做游戏?第一幼儿教育网站
  6、教师出示彩虹作品并讲解彩虹绘画过程。
  7、请幼儿选择油画棒、颜料、棉签、水彩笔等自己喜欢的绘画材料绘出彩虹。
  8、将彩虹纸剪成云朵布置活动室或引导幼儿画出彩虹后添画景物。

  创作联想
  1、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彩虹,你想请彩虹宝宝和谁做朋友,请你把它画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画彩虹,教师巡回指示。
  3、鼓励幼儿大胆落笔,运用多种技能表现自己的的想象中的彩虹。
  4、启发幼儿抓住自己的感觉,大胆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彩虹。

  展示交流
  1、出示幼儿的作品,观察是七种颜色,引导幼儿分辨颜色排列变化规律是否对。
  2、交流彩虹和谁交朋友做游戏。

  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幼儿观察雨后的天空。
  区域活动
  气象公公的玩具店。
  活动目标:
  学习扮演角色表演故事,初步理解风、云、雷、电和雨的自然现象。
  活动准备:
  小猪、小兔、小猫和小狗头饰以及风、云、雷、电和雨和气象公公的头饰。
  区域规模:
  设1个区,10名幼儿。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自主分配角色扮演各种角色,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2、结合角色说说买了风、云、雷、电和雨后,都发生了什么现象?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中,幼儿们感知了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颜色的排列的顺序。同时,幼儿们尝试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创作。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作品《彩虹真美丽》,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不会画彩虹,需要老师指导和帮助。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幼儿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探究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幼儿语言不完整,注意对回答适时补充,并善于及时捕捉幼儿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他们表扬与激励。

第19篇、中班美术活动秋天的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秋天树的造型、色彩。
  2、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以及在欣赏的过程中的收获,表现秋天大树的特征。
  3、积极尝试运用各种色彩的叠加进行自由的表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秋天的树的图片,带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秋天落叶树树叶的变化,积累有关秋天色彩的经验。
  2、白纸和油画棒人手一份。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让欣赏图片。
  1、教师(出示秋天的树的图片)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季节的树?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自己的经验进行讲述,如这是秋天的树,树叶变颜色了,有的变成了红色,有的变成了黄色;有的结了果子等。)
  2、教师出示秋天的树范画,请小朋友看看都有什么样的树,接了些什么果子?
  3、教师小结:对了,这是秋天的大树,你们看,树叶有许多漂亮的颜色呢。有红色的、黄色的、棕色的、咖啡色的,当然也是有绿色的;大树还结了许多果子,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子、橘红色的橘子、橙子等,秋天真美丽。

  二、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绘画的方法。
  1、你想画什么样子的大树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描述,教师用语言讲述描述一下秋天大树的样子)
  2、教师讲述各种树的画法:
  落叶树画法——先用棕色的油画棒画出粗粗的树干,在树干上画出稍一点的树枝,树枝像手臂一样向上向前伸出;在树枝上用黄色、红色、紫色和咖啡色等颜色画出片片叶子。
  果树画法——先画出树干,再画出树冠的轮廓,在树冠中间画上许多漂亮的水果,用绿色将树冠部分涂满。

  三、引导幼儿自由绘画。
  1、教师交代绘画的内容。
  秋天真美丽!今天,我们大家就来画一画秋天美丽的树吧! 小朋友先想好画什么样子的大树,是画大树落叶还是画果树;画许多落叶树就成了树林,画许多果树就成了果园,除了画树以外,还有哪些秋天的景色,请你也画出来。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四、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虽然观察了小树林里各种颜色的树叶,不同形状的树木,有了情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但是在动手操作用落叶来装饰树干的时候,有一些幼儿把树叶贴反了,我发现幼儿对树叶的认知经验还有所欠缺,这方面我所忽略,需要加强。

第20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花朵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在一定的范围内用纸团印画来填充花朵。
  2.初步认识冷暖色调,能使用冷暖色调进行装饰。
  3.喜欢印画活动,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6张花朵图片、冷暖色调的颜料、多媒体课件、报纸若干,印画成品一幅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在一定的范围内用纸团印画来填充花朵。
  活动难点:
  初步认识冷暖色调,能使用冷暖色调进行装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吸引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我们最近有一个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师:是母亲节!你在母亲节的时候送给妈妈什么礼物?
  师:我们今天就送一朵鲜花给妈妈好吗?

  二、出示冷暖色调2朵鲜花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颜色,初步感知冷暖色。
  师:老师这里有两朵鲜花,它们美丽吗?哪里很美丽?(幼儿自由发言)
  1、感知暖色调。
  师:这朵花的花瓣是什么颜色的?你看到了这些颜色你有什么感觉?这种暖暖的颜色我们叫它暖色调。你还知道哪些颜色是暖色调?
  教师小结:像这些红色、黄色、橙色能我们感觉温暖的颜色我们叫它们暖色调。这些花都是什么色调的?
  2、感知冷色调。
  师:旁边这朵花是什么颜色的?你看到了这些颜色你有什么感觉?这种冷冷的颜色我们叫它冷色调。你还知道哪些颜色是冷色调?
  教师小结:像这些蓝色、绿色、紫色让我们感觉冷冷的颜色我们叫它们冷色调。这些花都是什么色调的?

  三、引导幼儿探索纸团印画。(2朵花)
  1、出示纸片,认识纸团印画。
  师:制作美丽的花朵,我们需要用到一种工具,看,这是什么?它能变成什么?
  师:让我们一起来变一下,看,老师把他变成了纸球!(教师搓球)
  师:请你们猜猜看,老师是如何用纸球制作出美丽的花朵的?
  教师小结:我们用这个纸团蘸了颜料印在花瓣上的。这种方法我们叫它纸团印画。
  2、示范讲解用纸团印画的方法。
  师:(教师先从箩筐里取一个小纸片)我们从篮子里拿出一张小纸片,团一团,然后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颜色,老师选择了蓝色,纸团用力蘸上颜料,然后再花瓣上重重一压,多压几次,形成好看的造型。印好一种颜色后把纸团放回篮子里,再揉一个纸团印另外一种颜色。
  师:现在我要请一个小朋友来帮助老师完成这朵花。请你选择另外一种同色调的颜色印花。
  师:(邀请一名幼儿)你想选择什么颜色?她选的颜色对吗?什么色调?是和蓝色一样的冷色调吗?
  教师小结:她印的好看吗?

  四、幼儿集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我们小朋友在印画的时候选择2种同一色调的颜色给花瓣进行装饰,注意印画的时候不能印在花瓣外面。给花朵印上好看的造型。现在请你们找位子开始创作吧!

  五、欣赏、评价幼儿作品
  师:你们觉得哪朵花最好看?为什么?
  师: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教师适时引导:你用的是什么色调?你怎么给花瓣进行装饰的?等等)
  活动延伸:
  我们回去后请把自己纸团印画送给妈妈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大部分幼儿还是有要求的完成了印画,但是还有部分幼儿没有按要求完成。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对纸团印画感到非常有兴趣,同时充分锻炼了幼儿对冷暖色调的感知。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在幼儿操作时,几个幼儿没有用压印的方式来装饰,而是涂抹的方式,有可能是在讲操作要求时没有完全具体,纸团要揉成球,也有可能是材料的问题,印泥里面的颜色不容易上色,让幼儿没有耐心装饰。在花朵的装饰上,样子也比较单一,多是用一隔一的样式。可以在课前给幼儿丰富装饰的样式,这样操作出来的效果会更加美丽。最后展示欣赏的时候可以做一块花园的展板,让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呈现一种美的感觉,这样活动就更加完美。

第21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香喷喷的月饼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汉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饮食习俗。月饼在古代被作为中秋节时的祭品,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元朝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成为一种食品和礼品。月饼种类繁多,品种已异彩纷呈,当前根据中国本土月饼和中西方饮食文化结合产生的新式月饼,将月饼非为两大类:传统月饼和非传统月饼。月饼通常是指人们在中秋节这个特定节日里吃的饼,通常为圆形。但现在已有各种各样的了。容易制作,是幼儿感兴趣的手工制作。“香喷喷的月饼”这一活动,可以锻炼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开发潜能,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活动。
  2、物质准备:与幼儿共同制定庆祝中秋节亲子活动的计划、确定布置方案后,共同准备布置活动会场所需要的材料,月饼及分享食物等。活动前幼儿通过张贴海报、制作邀请函的形式,邀请父母来园参加庆祝活动。
  3、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请食堂师傅准备好作月饼的面团、馅泥等材料,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

  活动过程
  一、入场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歌曲好不好。
  师:刚才我们唱了《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歌曲,小朋友们吃过月饼吗?(吃过)。那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里面都是有些什么?(糖、红绿丝、花生米等)。

  二、观察感知
  1、引导: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感知。
  师:月饼的种类可真多,请你仔细看看这些月饼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再拿起它放在小鼻子下面闻一闻有什么气味,注意不要离鼻子太近。幼儿教育网
  2、请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身边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同伴进行交流。

  三、表述交流
  请幼儿坐好,教师分别出示几种不同的月饼,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然后将幼儿发言进行小结提升,重点讲述以下三种月饼:
  1、五仁馅的月饼:
  师:“这种馅的月饼你们吃过吗?对,这是我们见过的用花生仁、糖和芝麻做成的,又香又甜,叫五仁馅月饼,这只是月饼的一种。”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五仁馅的月饼颜色(土黄色),形状是(圆形),有花纹,闻一闻,说一说它的气味(香味、好闻的味)。
  师:请小朋友尝尝,真好,又香又甜。
  2、枣泥馅的月饼:
  师:“小朋友们吃过枣泥馅的月饼吗?是不是吃在嘴里有种粘粘的感觉,对,它是由枣和红糖捣碎做成的馅,是红色的,看上去就很粘。月饼有很多种,枣泥馅的月饼,它也是其中的一种。”
  师:“你们喜欢吃枣泥馅的月饼吗?为什么?”
  (它又香又甜,很好吃)
  3、豆沙馅的月饼:
  师:“豆沙馅的月饼吃过吗?你知道豆沙馅的月饼是什么制作而成的吗?
  师:如果小朋友们吃过豆包,就知道它是什么制作而成的了,它是红豆煮熟后和白糖和在一起而制作而成的,请小朋友尝一尝它的味道是怎样的。
  师:“月饼真好,即代表着团圆,并且让人吃了还想再吃。”

  四、制作月饼
  1、请幼儿来品尝不同种类的月饼,让幼儿观察品尝,并问幼儿:小朋友你们愿意做一个香甜的月饼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吗?(愿意)。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做月饼。
  2、老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3)将做好的月饼放入微波炉内烤熟。
  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有的宝宝不会擀皮,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应更多地观察其制作,并帮助他;二是有的宝宝包月饼的皮的边缘捏不紧,因为孩子的手劲很小;三是有的宝宝把月饼放入模型磕不出来。老师要多指导制作,在幼儿学习制作月饼过程中,教师应做到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有所提高。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3、带领幼儿一起做游戏等着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第一幼儿教育儿童
  教师讲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月饼卡片,你们知道这些卡片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吗?(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先让幼儿观察并大胆发言讲一讲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4、做游戏:(利用图片进行分类)
  教师拿两个纸盆做汽车,请幼儿先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装到一辆车上,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装到另一辆车上,再请幼儿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分别分给两种小动物(小猫、小兔),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小熊、小鸭)。
  教师向幼儿交代清楚,月饼的形状要与车身上的标志相同,再把月饼分别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5、将自己做的月饼带回家。
  观察感知
  1、引导: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感知。
  师:月饼的种类可真多,请你仔细看看这些月饼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再拿起它放在小鼻子下面闻一闻有什么气味,注意不要离鼻子太近。
  2、请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身边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延伸
  设计月饼盒。
  区域活动
  好吃的月饼。
  活动经验
  练习用团、压、捏、刻、印的技能制作月饼,锻炼幼儿的手部动作。
  活动材料
  橡皮泥、牙签、塑料刀、模具等。
  活动指导
  1、把上次制作月饼活动的照片布置在区域的墙面上,引起幼儿主动制作月饼的兴趣。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制作月饼,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如可选择小木棒等辅助工具刻花样,也可选择瓶盖印花纹等。

  活动反思
  月饼是幼儿喜欢的一种食品,所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同时发挥了想象力 、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创作过程中,老师大胆放手,让幼儿自由发挥,遇到问题,自己解决,锻炼了幼儿遇事动脑的习惯。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第22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粘贴画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粘贴画料拼贴构成的画面。它融绘画和制作为一体,能够充分发挥儿童动手的能力。
  有一天早上,全班的幼儿都在看书,突然有一个孩子跑上来,告诉我说:小拉姆把口水吐在书上。我走下去,问她是怎么回事,小拉姆告诉我说,她不小心把书撕坏了,她想用口水把书粘好。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如何粘贴画。
  2、锻炼幼儿的动作的协调能力。
  3、让幼儿知道粘贴时实用些什么材料。
  4、养成讲卫生的及爱惜书好习惯。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使用材料。
  2、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材料:如树叶、花瓣等。
  2、胶水、双面胶、固体胶水、A4纸等。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幼儿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让幼儿认一认。
  1、教师把要使用的材料放一边(树叶、花瓣)。
  2、让幼儿观察一下,放在旁边的材料像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动手示范进行贴画。
  3、教师贴好后,让幼儿评价一下。引起幼儿的兴趣。
  4、让幼儿回忆老师是怎么做的?
  5、总结:(1)选材料,像什么?(2)根据图形开始在A4纸上粘贴。涂胶水时,一定要注意涂在材料上面。

  二、动手操作
  1、给每位幼儿一张A4纸,让幼儿把选好的材料放在纸上,先观察像什么,才开始动手做。
  2、教师巡视,看看幼儿的操作能力,操作差的教师指出并帮助一下。

  三、评比
  1、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看看,评评谁做的最好。并给做的好的幼儿鼓励。
  2、把幼儿的作品放到展示区,让有互相欣赏。

  四、延伸
  让幼儿说一说,我们粘东西时,应该用什么东西?能不能用口水去粘贴东西。我们要爱惜我们的书本。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活动中,色彩搭配的能力,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动手动脑及合作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2、活动带给我们的启示却鞭策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积极地开动脑筋,寻找更加适合幼儿的有趣的,促进幼儿发展的方法。

第23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秋天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美丽的季节,感受秋天的丰富性。
  2.继续学习用绘画的方式,选用各种颜色大胆地表现秋天的色彩美。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大胆地用色彩表现秋天的多姿多彩。

  活动准备:
  1.秋天的图片制作的PPT课件。
  2.蜡笔,绘画纸若干,记号笔。
  3.范画两幅。

  方法与手段:示范模仿法、视听讲结合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那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师:秋天真美丽,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礼物,请你猜猜有哪些礼物呢?
  小结:原来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五颜六色的果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秋叶。
  为了感谢秋姑娘,老师想把这些礼物画成秋天的画送给秋姑娘,你们愿意帮助我吗?那我们一起来画美丽的秋天把。
  幼儿活动: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现在的季节,并能用完整的语句说出为什么喜欢秋天。
  知道秋姑娘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有一起绘画美丽秋天的愿望。

  二、示范指导。
  1.教师播放秋天的美景,幼儿初步欣赏。
  师:“现在请跟着老师,我们一起跟着秋姑娘去欣赏下秋天的美景把。”教师边观看图片欣赏,边对图片进行讲解说明。
  2.欣赏完后,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看了这么多美丽的秋景后,给你什么感受呢?
  3.教师边总结边示范画秋天里的景色。
  师:秋天的大树有绿颜色、黄颜色、红颜色的叶子,真的十分神奇。秋天的花朵有菊花等非常的美丽。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苹果熟了,还有许多的种子都成熟了。教师示范画秋天的大树、苹果和菊花等。
  幼儿活动:幼儿认真欣赏秋天的图片,能初步感受对秋天的喜爱。
  能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下知道秋天的美景怎么绘画,初步了解了构图。
  能仔细观看教师示范创作。知道秋天的叶子有绿颜色、黄颜色和红颜色。

  三、操作指导。
  1.教师连续播放PPT的图片,幼儿看着图片进行绘画,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合理布局。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把秋天的美景画下来?老师现在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只记号笔、一张白纸、还有一盒蜡笔。你可以把自己眼中的秋天的美景画出来,但是,在画之前听清楚我的要求,请你在创作的时候先想好自己想要画的什么,然后再拿起记号笔开始创作好吗?
  2.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在边上指导说明,对于能力差的幼儿进行及时的帮助。
  幼儿活动:幼儿知道绘画要求,了解绘画布局。知道在画之前要想清楚画什么,然后再拿起记号笔开始创作。
  幼儿在创作中可以观看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图片,画出大树、苹果和菊花,并为它们图上美丽的颜色。

  四、结束活动。
  1.幼儿将自己的作品送给秋姑娘,要求幼儿想秋姑娘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现在请你把你的作品送给秋姑娘把,送的时候请你向秋姑娘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说说你的作品上有什么?
  2.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秋姑娘很喜欢大家的礼物,她说:“谢谢你们!”
  幼儿活动:幼儿将自己的作品送给秋姑娘,并向秋姑娘介绍出自己的作品上有些什么。

第24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五彩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大胆的进行装饰活动。
  2.感受参与创造性艺术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鸡蛋若干、记号笔、油画棒、橡皮泥、彩纸、胶水、剪刀、底座等。
  2.装饰好的五彩蛋。

  活动过程:
  1.由故事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秋天到了,森林里的树叶有的黄了,有的红了,可漂亮了。小动物们也出来玩了,白母鸡妈妈和黑母鸡妈妈也出来卖东西了,它们卖什么呢?请听故事《五彩蛋》。
  2.欣赏五彩蛋,了解各种装饰方法。
  (1)出示各种方法装饰的五彩蛋。提问:黑母鸡妈妈的蛋是什么样子的?她是怎样打扮蛋宝宝的?
  (2)小结:有的蛋颜色漂亮,有的蛋有好看的花纹,有的蛋上有图案、、、、、所以,大家把黑母鸡妈妈的蛋称作五彩蛋。
  3.幼儿自己动手装饰。
  (1)小朋友喜欢这些五彩蛋吗?(喜欢)白鸡妈妈也想把它的鸡蛋变成五彩蛋,我们来帮助它吧!
  (2)操作要求:黄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工具,有油画棒、橡皮泥……你可以从这里选择你喜欢的来打扮它。蛋壳很容易碎,操作时要小心点。
  (3)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操作,老师巡视并给予个别指导。
  4.幼儿欣赏评价。
  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的五彩蛋。

  活动延伸:
  继续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尝试不同的装饰方法。
  附:故事《五彩蛋》
  森林市场里,白母鸡妈妈在东边开了个卖鸡蛋的小店,黑鸡蛋妈妈在西边摆了个卖鸡蛋的小摊。白母鸡妈妈的蛋又大又光滑,像小姑娘的脸蛋,大家都很喜欢。可是,最近出怪事了,白母鸡妈妈一连几天没卖出一个鸡蛋,而黑母鸡妈妈的小摊上却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白母鸡妈妈想:难道黑母鸡妈妈的蛋比我的还要大?于是,她决定到黑母鸡妈妈那儿去看一看。看到黑母鸡妈妈的蛋,白母鸡妈妈佩服的对黑母鸡妈妈说:“你的蛋真的和我的不一样,真是太漂亮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大胆想象,在鸡蛋上进行装饰。孩子们平时画画都是在平面上,第一次给这样的物体涂色、装饰。但越是这样,孩子们兴趣越高涨,装饰出的鸡蛋也都非常的漂亮。但是在幼儿展示环节引导的不够完整,孩子表述能力没有得到提高。选择彩纸装饰的幼儿其实很多,但都不是很美观,可在幼儿操作之前着重介绍,让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25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热气球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鲜艳的色彩和不同的图案,运用所学技能装饰热气球,体验自己进行创作的快乐,感受装饰画的色彩美。
  2、在感受色彩美的同时,了解热气球的形状和用途。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范画一幅,水彩笔。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一个大气球,倒挂在天空。随风飘万里,世界各国游。
  2、师出示热气球图片: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就带来了这个很新奇的事物。你能说说它长的什么样子吗?它是做什么用的呢?
  小结:这是热气球,它由球囊、吊篮和加热装置三部分构成。热气球有着悠久的历史,十八世纪,法国人制造出第一个热气球。多数热气球作为盛大节日的点缀,当一些节日来临的时候,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热气球。(播放幻灯片)现在热气球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正日趋普及,人们驾驶热气球来参加比赛,我国目前已有 100多个球,成功的举办了多次热气球比赛。
  3、创设情境,激趣。
  (1)师:我刚收到一条短信,有一场热气球比赛想邀请小朋友们去参加,你们想不想去?这个热气球比赛有个要求,需要小朋友们自己设计一个漂亮的热气球,你们有没有信心?
  (2)讨论:怎样来设计一个漂亮的热气球呢?(出示热气球图片)热气球儿最漂亮?(它们有鲜艳的颜色和美丽的花纹。)
  (3)欣赏教师装扮的热气球,简单讲解装饰方法。
  ①涂色装饰②点子装饰③印张装饰④花纹装饰
  (4)提问:你想怎样装饰你的热气球呢?(幼儿自由回答)
  4、出示气球图,幼儿创作。
  (1)幼儿自选方式装饰热气球,教师巡回指导。
  (2)帮助能力稍差的幼儿完成作品。
  (3) 提醒幼儿要选择鲜艳的色彩。
  5、展示幼儿作品。
  幼儿相互评价,说一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并能用一段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你乘上热气球,你最想去哪里?去干什么?
  2、出示热气球手工作品,谈话:看,老师这还有一只热气球,你们看看他是怎样装饰的?用的什么材料?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下次活动我们一起做一做。

第26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花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过程既包括幼儿由外而内的感受和体验,也包括幼儿由内而外的创作和表达。一般会经过感知与体验、探究与发现、创作与表现、欣赏与评议四个环节。本活动“美丽的花”教学设计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展现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感受、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
  感知与体验:春天是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景色非常美丽,在组织高结构的集体教学活动前,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和体验美丽的花儿,美丽的景色,获得内在的体验,吸收和拓展相关经验,并积累生活和艺术中的视觉语言和符号素材。
  探究与发现:提供自然的花儿盆景、动态的花儿视频,让幼儿在进一步体验、交流的基础上,探究和发现花的特征、花的千姿百态和花中的故事。这是一个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互动中的引导和提炼。
  创造与表现:在幼儿对花儿有了一定内在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大胆表达自己的经验、想法或情绪情感。幼儿创作和表现的内容可以是花儿的千姿百态,可以是自己想象和幻想的显现,也可以是情绪情感的表达。
  欣赏与评议:这是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和同伴作品开展欣赏和评议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提供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画中的想法,达到互相交流、欣赏、共同提高的目的。

  活动目标:
  1、感知花儿的千姿百态,并尝试表现。
  2、敢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3、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及难点:
  重点:感知和表现花儿的千姿百态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难点: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活动准备:
  PPT一份、画纸、油画棒、音乐、盆花一组。

  活动过程:
  一、感受体验——花儿的千姿百态
  (一)盆花导入——感知花的美丽
  1、观赏花:请小朋友看一看,花是怎么样的?(从色彩、形状感知花的美)
  2、交流:你看到的花是怎么样的?
  3、梳理:原来花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花还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喇叭、有的像太阳,美丽极了。
  (二)PPT欣赏——用动作体验、表现花的姿态
  1、欣赏——花儿开放的情景
  2、提问: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3、再次欣赏
  4、体验:幼儿用动作表现花儿开放的样子。
  (三)利用花的场景——想象花的故事
  1、提问:花儿会吸引哪些小动物来玩?它们会玩什么?
  2、梳理:花儿开放的样子千姿百态,非常美丽,吸引了可爱的小动物们,它们在一起嬉戏玩耍,非常快乐。

  二、作品创作——尝试表现花儿的不同姿态
  1、要求:请小朋友画一画美丽的花,还可以画上你想画的东西,并告诉大家。
  2、幼儿创作

  三、欣赏评价——表述各自画面内容和感受
  1、幼儿自由地互相欣赏交流
  2、个别交流:请说说你画中的故事。
  3、小结:小朋友们真棒,画出了花儿的千姿百态,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故事。

第27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树叶印画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秋风吹过,树叶纷纷往下落。孩子们喜欢追着树叶跑,对捡到的各种形状和花纹的树叶很感兴趣。为了更深入仔细地观察不同叶子之间的微小差别,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设计生成了这节树叶印画(绘画)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在树叶上较均匀的涂色并印画的技能。
  2、鼓励幼儿多开动脑筋,用树叶拼出多种形象,培养幼儿初步表现美的能力。
  3、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美术操作习惯。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学会在树叶上较均匀地涂色并印画。
  2、能用树叶拼印出多种形象。

  活动准备
  1、认识各种树叶,如梧桐树叶、爬山虎叶、银杏树叶等;收集树叶,并把它们擦干净,抹平整。
  2、棉签、水粉颜料、水彩笔、报纸。
  3、会唱歌曲《小树叶》。

  活动过程
  1、集体唱歌曲《小树叶》,激发幼儿活动热情。
  教师:秋风吹过,小树叶离开了妈妈,我们做它的朋友吧,让我们先来认新朋友。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叶。
  教师:这里有梧桐树叶、爬山虎叶、银杏叶等,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梧桐叶像金鱼的尾巴、猫头,爬山虎叶像花,也像金鱼的尾巴;银杏叶像蝴蝶的翅膀、裙子......)
  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用这些小树叶可以印出美丽的画来。
  3、欣赏范画:引导幼儿观察,看看分别是用什么叶子印出来的。
  4、引导幼儿学习树叶印画的方法。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树叶印画怎么做,教师边示范边讲解:选择银杏叶摆放在报纸上,用毛笔蘸上你所喜欢的颜色均匀的涂在树叶的反面后,注意颜料不能太多,慢慢的仔细的把有颜料的一面朝下摆放在白纸的适当位置,用手轻轻压一压,再把树叶轻轻拿开,一把小扇子就印好了。
  5、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再画面中间印画。先想一想,这片叶子像什么,怎么拼?然后再涂上水粉颜料印制。印完,看看印出的物体还缺什么,再用水彩笔给它添画。
  幼儿印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印画技能,鼓励幼儿动脑筋印出各种不同形象。提醒幼儿及时擦干净手上和桌上的颜料,保持桌面和作业的整洁。
  6、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进行树叶印画展览,鼓励幼儿相互讲述作品,表扬积极动脑、印画有创意和画面整洁的幼儿。

  教学反思
  本节课源于幼儿生活,小朋友兴趣浓厚。所有的幼儿都自己动手创作树叶印画作品。在活动中,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和颜色,认真涂色,细心贴印,画面整洁,叶印清晰完整。给予了儿童足够的空间和环境让他们涂涂画画,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由于考虑到印画颜料是湿的容易擦花,所以没要求幼儿立即用水彩笔添画,只有少部分幼儿拼印出蝴蝶、花等形象。

第28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自己做冰糖葫芦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团小泥球和串连技能。
  2、学习间隔重复串连的方法。
  3、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
  4、体会创造的乐趣。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团小泥球和串连技能。
  活动难点:
  学习间隔重复串连的方法。

  活动准备:
  各色的橡皮泥和竹签每人一份,两串冰糖葫芦,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冰糖葫芦,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非常好吃的东西,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吗?
  2、幼:……
  3、师:对,小朋友们真棒,就是冰糖葫芦。

  二、谈话讨论,师生共同探讨探讨制作冰糖葫芦的方法。
  1、观察制作冰糖葫芦步骤的PPT,了解制作冰糖葫芦的方法。
  2、老师示范讲解制作冰糖葫芦的方法。
  (1)先团球:揪下一小块橡皮泥,把它放在手心,另一只手压在泥块上边转边团。各色的球都要团几个。
  (2)用竹签串起小球:左手拿着小球,右手拿着竹签,把小球慢慢地一个接一个地串起来,注意要一个和一个有一定的距离。

  三、幼儿尝试制作冰糖葫芦。
  教师注意仔细观察幼儿的制作,对有些幼儿操作不正确的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示范,同时可以让做得好的幼儿指导做起来吃力的幼儿。

  四、展示幼儿作品,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对做得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结束时,让做好的"冰糖葫芦"放在一张干净的纸上,待作品烤干成型后放在幼儿作品区展示,让幼儿体会创作的乐趣和相互欣赏彼此的作品。

  活动反思:
  在幼儿探索糖葫芦时,不是直接把做法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充分探索、发现,最后讨论,总结出答案。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糖葫芦”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糖葫芦也是幼儿所熟知的,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从以往的机械学习——强调自主探索发现,从重视教的方法——重视学的过程,在积极、活动的氛围中探索到了月牙形,圆形的,三角形等绘画技能。从中,我体会到只有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以适合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才能使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29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漂亮的扇子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扇子不同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各种线条装饰扇子,喜欢写生,用写生画的形式去表现。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类型的扇子若干,幼儿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出示不同类型的扇子。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二、幼儿观察扇子的外形特征。
  1、第二次出示扇子,每一组一个。
  师:小朋友,你们瞧。老师给每一组都发了一个扇子。请小朋友们先来欣赏一下你们组的扇子吧。
  2、幼儿欣赏扇子,并且做出细致的观察。
  师:请每一组的小朋友都来说一说,你们组的扇子是什么形状的?扇子是什么颜色的?扇子上面有什么样的花纹?

  三、幼儿作画。
  将每一组的扇子用架子架起来,摆放桌子中间,供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们,每一组的扇子都非常漂亮。你们愿意画下漂亮的扇子吗?现在,请小朋友来当一个写生画的小画家,画出你眼中看见的这个扇子。小画家们,可以开始作画了。

  四、展示幼儿作品。
  师:你们喜欢自己画的作品吗?都来说一说你画的扇子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谁画的扇子呢,为什么?
  欣赏扇子不同的造型、花纹、图案。

第30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蔬菜印画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
  在《纲要》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偶发事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抓住教育锲机,如示范印画时,颜料流下来了,老师立即强调不能把画好的画竖起来,因为颜料没干。这次活动注重的是幼儿对用蔬菜印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当然,在活动中也注意到了对幼儿技能的培养、操作习惯的培养等,这些也可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如区域游戏等,小组指导要比集体指导更为有效。
  技能水平提高了,在开展类似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充分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各种乐趣了。本次活动是孩子首次接触印画,虽然孩子们对各种材料能创作出的作品效果不是很得心应手,但却激起了孩子们的创作愿望,我相信在下一次此类活动中,孩子们会更加丰富自己的创作,表现出更完美的创造力。

  活动目标:
  1、能用胡萝卜、辣椒等蔬菜的横截面,礁上水粉颜料进行印画,并能添画成花朵。
  2、使幼儿能够正确的礁色,不混色。
  3、了解美术活动的多样性,产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想象。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萝卜、胡萝卜、藕等蔬菜,水粉颜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丰富幼儿对蔬菜的认识。
  1、今天有很多蔬菜宝宝来和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做游戏,学本领,你们愿意嘛?我们来看看是哪些蔬菜宝宝来了呢?(介绍各种蔬菜)
  2、蔬菜宝宝们今天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把自己变成了一朵朵漂亮的小花,你们想看嘛?你们能猜出都是哪些蔬菜宝宝变的吗?

  二、教师示范
  1、蔬菜宝宝变的真漂亮,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变的吗?
  2、选一个蔬菜宝宝,礁上颜色,贴在纸上,用手轻轻按压抹平,呆上一小会后,蔬菜宝宝的魔术就变出来了。(告诉幼儿不要混色,印的时候时间要留长一些,并且要用力压)

  三、幼儿操作
  1、小朋友你们想帮蔬菜宝宝变魔术吗?那我们也轻轻的回到位置上帮蔬菜宝宝去变一下吧!
  2、教师巡回指导,告诉幼儿不要混色,挑选一种蔬菜保保可以多印一些,来丰富画面。

  四、教师点评,并结束
  1、小朋友变的真不错,那我们到教室外面去找找,还有哪些漂亮的花朵呢?(整理后,带领幼儿出教室)

  活动反思:
  我们开展了艺术活动《蔬菜印画》,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感知几种常见蔬菜切面的形状和其内部结构的不同,养成良好的印画习惯,感受印画的乐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本次活动开展得并不那么顺利:本来是孩子同时印画的,后来变成了两组两组开展;孩子一开始是眉开眼笑的,后来变成愁眉苦脸了……
  活动结束后,我总结出了几个不足之处:
  1、在材料准备方面欠缺考虑。刚刚升入中班的孩子,对于颜料的特性、运用并不那么熟知,常会出现颜料到处撒的情况,而教师完全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在调好的颜料盆中垫上餐巾纸或者棉花即可。
  2、对孩子的能力估计不足,细节考虑得不周全。在讲解如何印画时,我强调了拿起蔬菜印章后要在盆子的边上靠一靠,让颜料沥干。看似很简单的动作,却有部分孩子不会做。如果在示范的时候能够引导孩子跟着一起练一练这个动作的话,可能效果会好一些。当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过于兴奋,急于印画,而忽略了这一步,导致画面滴到了颜料。
  另外,发现多数孩子在印花时习惯于将图案排成一排,这样对于整幅画的效果是有影响的。孩子对于如何对画面进行布局还不清楚,当然,在发现这一现象后,我也适当提醒他们,找空的地方印,尽量不要让图案排得那么整齐,这也是我在讲解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
  3、过于追求结果。看见颜料撒得到处都是,我第一反应就是停止他们的活动,让孩子轮流印画。我的这种举动,也破坏了孩子原本高兴、激动的心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减半了,就算画面再好看又怎么样呢?这也是我在活动后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看着一幅幅干干净净的作品,真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
  本次活动注重的是孩子对用蔬菜印画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当然,类似的活动也应注意对孩子技能的培养、操作习惯的培养等,这些也可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如区域游戏等,小组指导要比集体指导更为有效。技能水平提高了,在开展类似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孩子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充分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各种乐趣了。

第31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熊猫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爱自然、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和想象力。
  3、引导幼儿在认识熊猫特征的基础上,画出可爱的熊猫。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示范画。
  2、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3、熊猫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熊猫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啊?(出示熊猫图片)我们的熊猫客人长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我们的熊猫客人身上都长了什么呢?(请幼儿说说)
  3、教师小结: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内容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1、熊猫的头长的什么样呢?(圆圆的)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熊猫圆圆的头上有什么呢?(两只眼睛、两只圆圆的耳朵还有鼻子)
  教师小结: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我们一起来说说:熊猫长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还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2、熊猫的身子是怎么样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什么(手)企鹅的身体下面有什么?(一双脚)。
  教师小结:熊猫的身子长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手,身子下面有一双脚。
  3、熊猫全身都长满了什么呢?(毛)熊猫身上的毛长的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有的白色,有的黑色)哪里是白色的?哪里是黑色的?(引导幼儿说说)
  教师小结:熊猫全身长满了毛,它的耳朵、眼圈、四肢都是黑色的,而头、胸、背都是白色的。
  4、你们知道熊猫喜欢吃什么吗?(竹子)今天呢?老师就请小朋友来画可爱的熊猫。

  三、交代作业要求。
  1、老师示范熊猫的画法。
  小结:先画熊猫的圆圆的头、在画上比头大的身体,注意身体画的长一点,最后在画熊猫的耳朵,眼睛、鼻子、手和脚。
  2、重点引导幼儿画熊猫的眼圈。

  四、引导幼儿添画。
  小朋友可以画出不同动作的熊猫宝宝,画好了可以添画太阳,小草、小花。小熊猫喜欢吃的竹子。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正确的姿势作画。指导幼儿添画,掌握涂色方法和技巧,做到画面整洁。同时知道能力弱的小朋友大胆用笔作画。

  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引导幼儿从色彩运用、添画、涂色方面评价,表扬画得好的、有进步的幼儿。

  活动延伸:
  老师把小朋友的作品展现在墙群上,请小朋友回家的时候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画的小熊猫。

第32篇、中班美术活动种子粘贴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利用种子进行粘贴作画,根据种子不同的外形特征表现一定的物体形象。  
  2、发现自然材料的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能在活动中耐心、细心完成作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葵花子、白芝麻、绿豆、黑米、红豆等,每组提供一份。  
  2、画有各种图案的彩色卡纸、胶水、棉签、湿毛巾若干。  
  3、《种子粘贴画》ppt 。  

  活动过程:  
  1、出示“种子瓶”,玩《听音辨物》游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摇动装有种子的瓶子,让幼儿根据声音来猜测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猜完之后,导入透明盒子里请幼儿看一看都有哪些种子。  
  2、讨论:种子可以用来做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刚才说了很多种子的用途,老师也用种子做了许多好看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一起来看吧。  
  3、播放《种子粘贴画》ppt,引导幼儿欣赏观察。  
  (1)、刚刚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漂亮的图片?谁来告诉大家这些漂亮的图片都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 
  教师:小朋友们,种子宝宝们可真厉害啊,变出了这么多的漂亮图片,我们把这些漂亮图片叫做种子粘贴画。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教师:刚才看了这么多好看的种子粘贴画,你们想不想也用种子来做一幅漂亮的图画呢?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种子粘贴画是怎么完成的。
  首先,取出一张画有图案的画纸,根据图案想一想,选择哪些种子来进行粘贴,接着,用棉签沾上胶水涂在图画里,注意不能涂的太多哦!然后,用你选择的种子宝宝粘在胶水上面,并轻轻地按一按,将图案里都粘贴上了种子宝宝,种子粘贴画就完成了,图案不同的地方我们可选择不一样的种子,而且拿种子的时候要小心,不能将种子撒了。(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制作过程)
  4、幼儿动手制作种子粘贴画。
  幼儿制作时,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幼儿注意胶水不能太多,拿种子时要小心,注意谦让等。
  5、展示作品、进行简单点评。  

  活动延伸:
  将幼儿制作的种子粘贴画创设一个作品展示栏,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自然材料的创作之美,体验成功感的快乐。

  活动反思:
  原来的粘贴相框的活动只是单一的技能要求以直线条为主,这一操作任务对孩子已经不再具有挑战性了,这就向我们发出信号,提醒我们要调整材料,作出应答。这正是《纲要》中提倡的教师在组织实施教育活动时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第33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鱼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海底世界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生活着许多新奇的生物,也是一个神秘的国度。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海底世界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还有许多的海洋生物,是一个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孩子们往往会被这些吸引,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了这个活动,通过绘画,剪贴的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促进幼儿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通过这次活动,来抒发幼儿对海底世界美好感情。

  活动目标
  1. 画出形状、大小不同种类的鱼,尝试用线条变化和疏密变化来装饰小鱼。
  2. 幼儿对画的造型、上色、线条来发展小肌肉。
  3. 通过对海底世界动物---鱼的绘画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
  4. 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 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小鱼。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活动准备
  1. 海底世界鱼的图片。(PPT播放)
  2. 画有海底世界水草的背景图一张。
  3. 海底世界音乐磁带。
  4. 蜡笔、画纸、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 律动导入
  1. 师:“今天让我们坐着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出发吧!”(幼儿跟着老师在音乐中做律动进场坐下)
  2. 请小朋友看和海底世界鱼的图片。边看师边介绍。
  提问:刚才看到了些什么?它们都长什么样子?它们一样吗?身上有什么颜色和花纹?(引导幼儿说出与的基本特征)

  二. 老师示范画鱼
  1. 引导幼儿猜测背景图。
  来到了海南海底世界了,可是海底的鱼都去吗了呢?
  2. 出示蜡笔,这是一只魔术笔,它知道鱼躲去哪里了。
  师用蜡笔在纸上画鱼,上色。讲解线条的排列,疏密距离。

  三.幼儿画鱼
  1.师:“真神奇,我们也来试试吧”请个别幼儿来画。
  2.小结。
  3.提出作画要求:
  A 画鱼时可以让鱼游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游摆姿势。
  B 给画好的鱼穿上漂亮的衣服。
  C在用剪刀时要小心点,不能伤到自己和别的小朋友。
  D 画好之后剪下来送到海底去。
  4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部分
  1.评析
  请把鱼剪下来的幼儿说说话的什么鱼?鱼在干什么?漂亮吗?为什么?
  2.把鱼贴到海底世界背景图上。
  3.请幼儿们观察海底世界的鱼,一起分享有特色的鱼。
  4.收拾剪刀工具。
  活动延伸:
  把鱼引申到科学领域,来认识鱼,鱼的种类,鱼的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使学习美术成为一种乐趣。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寓教于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当一条条形态各异的小鱼从孩子的小手中描绘出来的时候,我真的都有激动地感觉。虽然鱼的姿态不是很美,画面布局中还存在着问题,线条不是那么的优美。但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孩子们,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首先,目标定位准确。在设计活动前,我深入地了解了孩子们的能力水平,针对他们的实际需要制定出本次活动目标,为活动能顺利的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形式设计注重多样性。在设计活动形式时,我把 图片引入课堂,并在教师示范时,恰当的融入神秘的色彩的变魔术,使得活动变得生动形象,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非常感兴趣。同时,多层次,多角度对不同形态鱼的欣赏和感受,为幼儿的大胆表现提供了丰富感性材料。第三,注重了孩子的差异。在活动过程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能力差的孩子,我帮助他们画出鱼的身体,让他们添画出鱼的其他部分。能力强的孩子,则鼓励他们画出鱼的游戏情景。这样,整个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当然,这次活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目标在实施活动时指导的不够,如花纹的设计缺乏创新。还有,活动设计中对孩子的自主创造发挥提供的空间还不够,孩子的思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鱼的形态还不够丰富。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只有充分的了解孩子,制定出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才能切实的促进孩子的发展。同时辅以丰富的活动设计,就会使孩子对活动充满兴趣,在自由快乐中获得成功。

第34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有趣的灯笼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花灯和赏灯给生活增添的快乐。
  2.指导幼儿在《创意绘画》(中班秋季)第11页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灯笼。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材料
  1.《创意绘画》(中班秋季)第11页)作业纸幼儿人手一份。
  2.范例画、彩色笔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组织幼儿说一说,你见过灯笼吗?你见过什么形状的灯笼。鼓励幼儿大胆回答。
  2.启发幼儿画单一的或者成串的圆形,椭圆形的灯笼。
  3.教师示范。鼓励幼儿大胆地画单一的或者成串的金鱼、兔子、公鸡等形状的灯笼。
  4.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可模仿纸上的范例画,并指正提示幼儿正确选择颜色绘画。
  5.互相交流。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大胆介绍自己所画的灯笼的名称,比一比谁画的灯笼最漂亮。

第35篇、中班美术活动小手王国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手掌画的兴趣,初步学习用线条表现人物的动态。
  2、通过文学欣赏、音乐及美术的溶合教学,激发幼儿的创作欲。
  3、在听听、说说、学学、画画中激发幼儿的正义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1、电脑及课件
  2、印泥、笔、抹布人手一份
  3、背景画

  教学过程:
  一、演示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提问:1、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为什么?
  2、你想怎样帮助他们?

  二、演示作画过程,激发幼儿创作。
  1、引导幼儿观看电脑作画。
  2、教师示范
  (1)技能要求。
  (2)卫生要求。
  3、个别幼儿示范。

  三、集体创作,体验创作的成就感和正义感。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四、欣赏作品,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成就感。

  教学反思:
  美术课一直是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现在我们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小手也越长越大,学会了许多的新本领。活动开始运用手指游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在作画时,大家都能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第36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小灯笼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进行作画,并正确使用剪刀,剪出细长条,制作简单的平面灯笼。
  2、喜欢参与手工活动,初步体验制作装饰品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班级内架好相应的线,悬挂灯笼用。
  2)各种色彩的正方形和圆形纸若干。
  3)记号笔、双面胶每人一份。
  4)各种形状的小灯笼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带来了小灯笼打扮教室,你们看看,这些灯笼够了吗?不够我们该怎么办?

  二)讲解示范:
  1)提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告诉幼儿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
  3)请个别幼儿在纸上大胆作画。画前先请他说说准备画什么样的灯笼,老师提醒幼儿要把图案画大,以便让人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灯笼。
  4)老师示范剪流苏。
  先将一个小正方形纸折一个细长条,打开后,用剪刀从下往上剪流苏。直至剪到刚才的折线处。
  5)将剪下的流苏和幼儿讨论后,贴在刚才画好的灯笼的下方中间处。

  三)幼儿操作:
  重点:老师提醒幼儿要将图案画在纸的中间,并且画大。
  难点:流苏尽量剪细。
  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幼儿将自己做的灯笼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线上。然后相互介绍,和欣赏。

  活动反思:
  活动中,请孩子在示范时,老师重点强调了灯笼的图案要画大,让人一看就明白是什么灯笼。因此,孩子的作品都显得很大胆,每个幼儿都画出了自己喜爱的灯笼图案。还有,活动中,老师让孩子自己悬挂灯笼,这更激发起了孩子的兴趣和自豪感、成功感,他们的情趣又一次被激发了起来,好多孩子禁不住拍起了小手,拉着同伴来看自己的灯笼。离园时,还有好多孩子拉着自己家长的手,请他们来看自己的灯笼,不停地介绍着。

第37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向日葵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名画向日葵,并仔细观察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动态。
  2.认识梵高,简单了解梵高。
  3.引导幼儿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向日葵。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大范例一张,白纸一张,油画棒一盒。
  2.幼儿:幼儿用书、油画棒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宋老师。今天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这位新朋友是谁吗?好,我们一起拍起小手请他出来吧。(春之声音乐响起,出示梵高图片)这位新朋友是荷兰的大画家梵高叔叔。让我们一起跟梵高叔叔打个招呼吧。 梵高叔叔好。小朋友们他是谁呀?小朋友们真聪明。他是梵高叔叔。

  二.激趣创作
  梵高叔叔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支小蜡烛,(加示范画)被一个神奇的火柴点着了,高兴地跳着火花舞。(加火光音乐)它跳呀跳,(老师动作示范)变成了一朵漂亮的花。小花怎么画呢?(先画一个小圆,再加上半圆形的花瓣)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画了几个小花瓣,一起数数一、二、三、四、五,一共是五个小花瓣。(加示范画)小蜡烛跳的越来越高兴,又变出一朵美丽的花。这朵花是这样画的。先画一个圆,再画上三角形的花瓣,一朵长着三角形花瓣的花画好了。(加示范画)小朋友们,让我们和小蜡烛一起跳,让它跳的更高兴,看看它还能变出什么花?(小朋友一起做动作)哇,它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向日葵,向日葵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怎么画呢?我们先画一个大大的圆,圆里长满了瓜子,还长了好多花瓣,我们一起数数长了几个花瓣呀?一、二、三……一共是十个花瓣,好漂亮的向日葵呀。(加示范画)小蜡烛还在跳,变成一朵聪明的小花,正低头思考问题呢。它在这里。(加示范画)小花还少点什么呢?小叶子还没画呢。(示范叶子画法)小蜡烛跳着跳着突然听到了一声鸡叫。鸡叫声在哪?(播放鸡叫音乐并出示教具)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梵高叔叔打开窗户看见了一个小花瓶。(加圆舞曲音乐)梵高叔叔在花瓶里种了一颗小种子。小种子晒着暖暖的阳光,喝着甜甜的水,又吹了吹风长成了一棵小苗。小苗又晒晒太阳吹吹风,长呀长,长成一朵漂亮的花。小朋友们花漂亮吗?让我们一起给它吹吹风,让她长得更美丽吧。吹呀吹,它又长出一朵美丽的橘色的花。他长呀长长呀长变得越来越美,最后长成了这样。出示梵高《向日葵》作品。这些花被梵高叔叔画的美极了,梵高叔叔也非常喜欢他们,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向日葵》。小朋友们它叫什么呢?对,《向日葵》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自己鼓鼓掌。老师知道你们已经等不及了,也想画一幅美丽的向日葵。请小朋友们坐好,老师给你们发画纸和画笔。请小朋友们把画纸这样(教师示范)放在桌子上,把小画笔放在纸的旁边。
  发纸,画笔,并放音乐,进行绘画。孩子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三.激趣点评: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把自己画中的情景讲出来,让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能真正画出孩子心里的世界,心里的色彩。

第38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房子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家的喜爱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幼儿能用纸折好房子,粘贴在纸上,并添画出花、草、树等其他物体。
  3、通过折房子让幼儿知道房子的结构,有屋顶、墙面、门、窗。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正方形的纸折房子。
  难点: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并能发挥想象添画景物。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胶棒每人一支(26张),水彩笔、油画棒若干支,装笔小筐六个。
  2、折好的房子一个,二幅完整的折、贴、添加景物的画,(一块黑板,一块布、六块磁铁,课前将范画贴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用神秘的表情和语气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今天园长妈妈用纸折了一个礼物要送给我们30班的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2、请小朋友看看这像什么?(老师出示折好的一间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这个房子就是园长妈妈的家,好看吗?那么你们想不想也折一个小房子,当作自己的家呢?
  3、瞧,这是园长妈妈的家,漂亮吗?(出示范画给幼儿欣赏折、贴、画自己的家)。园长妈妈画了些什么呢?(幼儿边看边说)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家画出来呢?
  4、现在我先来教小朋友折一个房子,变成自己的家好吗?等一会小朋友再把自己的家添画上美丽的风景好吗?

  二、讲解示范:
  1、先用正方形纸折出小房子。(教师讲解示范,幼儿跟折)
  把正方形纸边对边对齐折;再横着对折后打开,折出中心线;把两边的纸向中心线折;用手指伸进去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
  2、我们把折好的小房子在反面用胶棒涂抹,贴在纸上,然后再请小朋友添画自己家小区的风景,比比谁的家最美丽。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先折好房子,再将折好的房子粘贴在纸上,然后添画各种风景和物体。
  2、鼓励幼儿大胆涂色,使画面色彩鲜艳。

  四、讲评:幼儿互相参观,说说谁的家最漂亮。

第39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蛋糕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刮画纸的神奇、有趣,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爱。
  2.知道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并尝试运用。
  3.能画出蛋糕的轮廓,会用波浪纹、圆形等简单图案进行装饰。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画出蛋糕的轮廓,并用简单图案进行装饰
  活动难点:
  掌握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范画、轻音乐;刮画纸、竹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3分钟)
  出示课件,欣赏各式各样的蛋糕。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漂亮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小结:蛋糕的种类可真多呀,有单层、双层,还有多层的,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口味不同;每个蛋糕上面的图案和花纹也都不一样。

  二、展开。
  1.出示范画,请幼儿观察。(2分钟)
  指导语:瞧!刘老师也画了一个漂亮的大蛋糕!
  提问:这个蛋糕有几层呀?每一层上面是用什么图案来装饰的?
  2.教师示范画蛋糕轮廓并讲解解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6分钟)
  指导语: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那这个蛋糕是怎么画的,小朋友来看一看。在画蛋糕的时候我们要从下往上画,最底层要画得大一些,第二层比第一层要小一点,最上面这一层再小一些。画完蛋糕的轮廓后再来画蜡烛和火焰。
  提问:咦,小朋友,你发现没发现老师用的纸和笔和我们平时用的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可不是普通的黑纸,它呀可神奇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炫彩刮画纸”,(小朋友说一遍)在刮画纸的上面有一层黑色的覆盖层,只要我们用竹笔在上面轻轻一刮,就会变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
  指导语:竹笔由笔尖和笔尾两部分组成,笔尖可以用来画轮廓、刮细线。(就像这样,画完蛋糕的轮廓后可以用波浪纹、圆形或是简单的图案和花纹来装饰)
  笔尾是用来涂色的,轻轻地刮掉上面黑色的覆盖层。就像小朋友用油画棒涂颜色一样,从上到下,一点一点慢慢的刮,一些细小的地方,或者是边缘处也可以用笔尖来刮。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14分钟)
  指导语:刮画纸和竹笔可真神奇呀,一会小朋友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吧。
  在画蛋糕的时候要在纸的中间画,最下面一层要画的大一些,用笔尖画完轮廓后再用笔尾来涂色;另外,小朋友还要注意安全,不要用笔尖戳到自己或小朋友。
  指导语:一会请小朋友轻轻转过身体面向小桌子,每人拿一支笔和一张纸。一会小朋友可以画和老师一样的,也可以自己来创新。好,开始吧。
  4.请幼儿自评、互评作品。(5分)
  指导语:好,谁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蛋糕?
  提问:那么多漂亮的蛋糕,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指导语:请客人老师也来说说她最喜欢哪个蛋糕吧?

  三、结束。(2分钟)
  指导语:今天小朋友学会了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还画了漂亮的大蛋糕,真能干呀,给自己鼓鼓掌吧!
  提问:那你们知道过生日为什么要送蛋糕吗?
  小结:是呀,送蛋糕就像送祝福、送健康、送快乐一样,收到蛋糕的人也会非常幸福和开心。
  提问:你们画了那么漂亮的蛋糕,你想送给谁?
  活动延伸:
  一会活动后咱们就把蛋糕送给你想送的人,现在请小朋友告诉旁边的小伙伴你想把蛋糕送给谁。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对绘画感兴趣,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故事《小船悠悠》中发现孩子们对蛋糕的兴趣浓厚,于是生成了炫彩刮画《生日蛋糕》的活动。结合我班美术特色,选用新颖独特的绘画材料——刮画纸,它结合多种绘画的特点,让原本复杂的过程变得简单,刮画纸颠覆了以往用笔在纸上绘画的传统,而是用竹笔在纸上刮画,底色绚丽多变,很好的促进教学氛围,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爱。
  活动一开始,教师请幼儿欣赏各式各样的蛋糕,孩子们兴趣浓厚,知道了蛋糕的种类有许多,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口味不同;每个蛋糕上面的图案和花纹也都不一样。展开环节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而是让幼儿在观看示范画蛋糕的过程中自己发现纸和笔的不同,然后再进行示范讲解,从而突破难点。
  整个活动孩子们兴趣浓厚,教学环节流畅;95% 的幼儿画出了蛋糕的轮廓,并用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5%的幼儿在画完蛋糕的基础上尝试大面积刮画,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评价环节中将所有孩子的画都展示出来,引导他们从蛋糕的形状、颜色、构图、大胆创新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自评、互评,让孩子们充分体验了成功感,增强了自信心。
  课后经过反思发现活动中仍寻在许多不足,如:应注重从小培养幼儿绘画时的坐姿,执笔的姿势及大胆创新的意识。另外不应把活动的重点设为画出蛋糕的轮廓,并用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而应放在刮画上,只有大面积露出炫彩的底色,才能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刮画的神奇与乐趣。教学是一门学问和艺术,今后在备教材的过程中应再深入一些,在分析教材的同时也要分析美术活动中所用的材料;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教学,每一次学习。

第40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学画七星瓢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因学生已上过一年小班,有了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涂色能力,并且孩子天性喜欢 一些小动物,另外,七星瓢虫又简单易画,符合孩子年龄特点,所以决定搞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幼儿会根据七星瓢虫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画,并会涂上恰当的颜色。
  2、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和正确运用学具的能力,另外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唤发幼儿对动物、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树立幼儿尊重自然,爱护昆虫的思想感情。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一定的顺序画不同动态的七星瓢虫。
  难点:涂色。

  活动准备
  学具准备:七星瓢虫背景图、绘画纸、画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一)看背景图,让幼儿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的,几个小的,都长在哪里。
  (二)看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都是些什么颜色。

  二、画结构
  1、画身子,画一个大圆。
  2.画头部,形成另一个小半圆 ;
  3.画触角;
  4.画背部,也就是把大圆从脖子到尾部一分为二画一条直线;
  5.分布背部圆点,对称的装饰性强;
  6.如果上色,注意色彩的明暗过渡,深红/大红/橘色/桔黄色过渡。

  三、分辨深浅色
  (一) 瓢虫生活在叶子上,瓢虫是小小的、红色的,叶子是大大的、绿色的,很美丽,在图画上只有大红和翠绿,颜色太少,怎样使合并这两种颜色。
  (二)找出合适的红色涂上。
  (三)涂上恰当的绿色

  四、观察后修改
  (一) 注意瓢虫造型,认真判别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身体两边各三条腿,头部和尾部没有腿,提醒幼儿注意黑点的数量和对称。
  (二) 引导幼儿按画面已有的瓢虫的大小、位置确定画面安排。
  (三)用黑色蜡笔画好轮廓、涂好黑色后再去涂水粉色。
  (四) 先用红色水粉色涂瓢虫的翅膀,鼓励幼儿选用各种红色,并注意画面上的深浅配合。
  (五) 最后用绿色水粉涂画叶子。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已基本会画七星瓢虫,并能涂上颜色。只是我发现有个别幼儿画的不太精确,比如:画圈画的不好看,颜色图的深浅不一等。不过,画的都挺像的。
  另外,在这节美术活动中,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活动中、活动后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在评价中,我对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的认真、耐心、兴趣等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肯定,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当孩子们都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放在一起看的时候,我和全班孩子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美了。我们好像看到这些七星瓢虫都在翩翩起舞,孩子们笑了,我也笑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