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美

世间万物皆有美。花草有它们自己艳丽芬芳的美,动物有它们自己生机活力的美,而诗文则是有淡雅高洁的美。《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影响着代代文人雅士,正是美的源泉。

《关雎》这首诗写了一位痴情“君子”对一位采荇菜的“淑女”的执著追求。用比兴手法,引起下文,先言雎鸠的阵阵鸣叫,引起自己对淑女的爱慕之心,开头委婉含蓄,奠定了全篇的基调。全篇以“求”为中心,分为三章,写作者一见钟情、朝思暮想、想象结合三部分,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作者用叠韵增强了全诗的和谐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君子好逑”反映了男子的坦率自然,也使全诗保留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一联,描写了淑女的美丽贤惠,勤劳忙碌的姿态,“流”极写少女顺着水流,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地采摘荇菜的姿态,使之富有动感与生机,也暗含了少女难求的意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反映了求之不得的烦恼,悠哉一词的重复使用将作者长夜难眠的相思之苦刻画得入木三分,巧妙优美的语言反映了复杂的心境: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将一位少年的爱慕之心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子衿》一诗全篇不到五十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情形好像就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Www.0279.NeT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部分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最后一部分“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正如我们现在常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可见对恋人的思念之切;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照,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是字少而意多。

《击鼓》是《诗经》中的一首关于战争的诗,本诗描写士兵常年在外征战不得回家的心情,表达渴望归家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诗从出征南行写起,之后写了战后未归的痛苦,又写了当初与亲人执手别离相约的回忆,一直到最后发出强烈的控拆,脉络分明,情感依次递进,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此诗在叙事中推进着情感的表达,抒情中又紧连着情节的发展,相得益彰,而浑然天成。这是一首著名的爱情诗。该诗叙述了一位征夫对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如今生死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泪眼朦胧,肝肠寸断。

《诗经》之美,数不胜数,它犹如一座文学的源泉,滋养着我们,美化着我们。它的美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原来,《诗经》之美,就在我们心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