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精选5篇)
对分课堂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原理;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1引言
环境工程原理是一门环境学科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环境工程技术中各单元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与操作原理,同时也涉及到各单元过程的设计计算。学生通过学习环境工程原理这门课程,可以为后期《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主要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对该门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初步掌握各个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熟悉各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的计算方法,具备用工程观念分析解决单元操作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虽然环境工程原理这门课程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不少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会表现出很强的学习倦怠。由于环境工程原理涉及许多工程技术的原理和计算,在学习前需要掌握高等数学、物理学及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这对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同时,由于环境工程原理中工程技术的复杂性,除了极少数简单的问题可以用理论分析的办法解决外,大都需要依靠实验研究解决,通过实验研究过程规律,再将研究结果指导工程实际,这也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挑战[2-3]。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时,如果没有合适的途径去克服和解决,就会出现明显的厌学情绪,降低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导致学习效果大大降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人们尝试了多种方法,其中“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通过将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不仅避免传统课堂“教”“学”分离的缺点,而且弥补了单纯的讨论式课堂效果差的遗憾。通过将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把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4]。
2对分课堂应用于环境工程原理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尽管“对分课堂”具有理念深刻、简明易用的特点,能实现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在许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受到了一定的争议。尤其是对于类似于环境工程原理这样的课程内容多、知识结构复杂、工程计算繁琐的课程,教师在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对分课堂在实施的过程中难以贯彻执行。根据在环境工程原理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其他教师的相互交流,本文总结了对分课堂应用于环境工程原理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首先,“对分课堂”模式与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学时数不匹配。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的授课时间长,讲授的内容多,课程的学时数基本能满足要求。而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学生讨论的环节,教师的授课时间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很多老师提出对分课堂的模式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造成教学进度进展缓慢,课程学时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其次,“对分课堂”模式与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内容不合拍。由于环境工程原理涉及到许多工程技术的原理和计算,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要求较高,在应用“对分课堂”模式时,无法很好地将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讨论结合起来,出现“对分课堂”模式与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内容不合拍的现象,降低了老师和学生对“对分课堂”模式的尝试热情,造成“对分课堂”模式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第三,“对分课堂”模式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不一致。通过对分课堂的实践教学发现,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千差万别,在进行对分课堂教学时,如果进行随机的分组讨论,会导致不同组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能差异很大,尽管进行了全班范围的讨论和老师的讲解,有一些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仍会明显会低于其他组。“对分课堂”模式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不一致,如何科学合理的分组讨论,是“对分课堂”模式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对分课堂”模式应用时,不少教师出现浅尝辄止的情况,认为对分课堂并不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好的帮助,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因此又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去。显然,这种情况是应该避免的。事实上,上述问题并非没有解决的方案。为了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对分课堂在环境工程原理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
3对分课堂在环境工程原理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为了实现对分课堂在环境工程原理教学中的应用,针对对分践。以“对分课堂”模式为基础,优化环境工程原理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环境工程原理的课程内容特点,探索不同教学内容的最佳“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学内容的重构
在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对分课堂”模式与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学时数不匹配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内容编排与“对分课堂”模式的要求不符。因此,在课程开始前,可以根据“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通过查阅资料,听取资深教师意见,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优化,并配套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资料。通过重构教学过程,提炼主要知识点,构建学习框架,使其更好与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相融合。对于环境工程原理这门课,可以根据单元操作的特点,将每一个单元操作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教学,将实验实践部分和理论知识部分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先讲授理论再进行实验实践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融入工程实践中去。如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级规划教材《环境工程原理》(胡洪营等编著),该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依次包括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分离过程原理和反应工程原理[5],教材内容知识引导循序渐进,知识体系构建完善,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综合性,得到了广泛的采用[6]。然而,在基础知识和单元操作内容衔接上,部分理论内容和单元操作有所分离,如第五章的质量传递和第八章的吸收以及第九章的吸附未紧密衔接起来。这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效率下降的问题,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时长和课程的学时量。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根据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对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将质量传递这一章节和吸收等章节作为一个教学专题放在一起进行授课,在采取“对分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时,将这些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讲授,通过结合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提升学习效率,减少学时数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的问题。
3.2“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学设计的改进
在进行“对分课堂”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显然已不能满足新的教学需求。因此对“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学设计的改进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学设计时,需结合课程内容,改变教学过程,灵活采用多种不同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讲练结合、合作学习、自主课堂、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如在流体流动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对分课堂的模式,首先以工程实践或实际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判断楼房高层自来水水管能否出水的问题,引出流体流动过程中的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思考并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哪些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相互讨论和引导讲解,过渡到课程内容的学习上来。然后通过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流体流动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解决之前问题的先决条件的确定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并进行分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由于每一个章节或专题的内容特点不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对分形式,灵活采用当堂对分或隔堂对分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如“对分易”、“学习通”、“雨课堂”等辅助工具,将不同知识点的学习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授,增加课堂的丰富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3“对分课堂”模式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不同的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更像是一个整体,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效率受到影响。“对分课堂”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情况,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和学习,每个组员在组内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因此,在进行对分课堂教学时,不能简单的随意分组,而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将他们相互搭配分组,充分挖掘学生各自的潜能,同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对分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在分组讨论的环节,根据课程内容的难度的不同,可以将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与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搭配分组;根据学生表达能力的不同,可以将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与表达能力弱的学生搭配分组;根据学生性格的不同,可以将性格内向的学生与性格开朗的学生搭配分组等等。通过这种以强带弱,互补互促的方式进行结合分组,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学习对方的长处,相互帮助相互提升,综合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通过不同的“对分课堂”模式,如当堂对分、隔堂对分、分组讨论和作业点评等不同方法,结合“亮考帮”、“对分易”等多种形式和工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对学生在对分课堂中学习的状况及时跟进,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对分的方式,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摸索出符合学生学习过程特征的对分课堂方案。
对分课堂教学范文第2篇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教师摆脱满堂灌,只用一部分时间讲授课程,另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授课和学生内化之间有了桥梁,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师生交流。实施过程的关键是讲授后一周的时间(根据情况调整)再进行讨论学习,学生在这两个过程之中进行自主性学习,完成内化。在大学英语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有极大的改革。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不再从头到尾自导自演,而是留给学生时间和机会,让他们用英语交流探讨,不再只做听众,而是主动参与课堂。对分课堂会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老师回归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正确定位上。学生有机会同老师交流,老师也可以随时参与讨论,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增多,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可改善学生“哑巴”英语的状态,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会改变传统式英语教学,在解决几大难问题方面(学生不做课前预习,课堂不积极参与,课后不认真做作业)会有重大突破。
一、大学英语“对分课堂”的基本特点
1、改变传统式教学―从“独角戏”到“引导者”
由于传统教学理论忽略学生的认知感受和课堂的参与性,过分强调和维护教师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目前,本校大学英语教学也如出一辙,由于课时量有限,平均每两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大部分教师采取“独角戏”式讲授方法。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双方缺乏沟通与交流,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一方面,学生被老师 “牵着走” 思维不活跃,时间长了会觉得枯燥乏味,容易疲劳;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得不到学生的回应,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的情绪也会受影响,不利于教学水平得发挥,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校大部分教师所带班级学生人数是64人,采用大班上课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机会少之又少,学生缺少实践,教师不容易掌握学生学习薄弱的环节。并且学生因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但目前“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很难满足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实施针对性教学,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引导,因材施教。
在大学英语传统课堂上,教师从头至尾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只是听众而已,被动接受所教的英语,没有参与的机会。对分课堂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学生分组讨论之前教师留下的难点问题,教师不再唱“独角戏”,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帮助各小组,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加深和升华;学生需要为讨论做准备,就会认真做作业和课前预习,这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分出难点,让学生进行课下准备,下次上课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让教学具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针对性体现在:教师在巡回课堂讨论时,关注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可及时有针对性的讲解,使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同时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英语学习需要不断地练习“听”“说”“读”“写”“译”,学生在对分课堂上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布置的作业,很大程度上督促了学生课外实践的完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是:学生不做课前预习,课堂不积极参与,课后不认真做作业;对分课堂的学生讨论环节,促进了学生必须做课前预习,积极参与课堂,课后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并且,对分课堂注重整个学习过程,有相应的考核制度,学生不能仅仅重视期中和期末成绩,而是需要整个学期都积极参与。
3、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大英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学英语传统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分课堂可以满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学生为了在讨论环节展示自己的观点,他们会课后自主查阅资料,独立思考问题,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换各自发现的知识点,逐渐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为了完成内化,会主动思考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加强。
二、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1、大学英语“对分课堂”组织的方法
先把班级学生分组,按照笔者之前两学期的实践经验,按照学生所在宿舍分组比较合理,同宿舍的学生分在一组,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讨论交流。如64人的班级可以分到8-10组,选出组长组织协调课下学习。
每次上完课,教师留出作业(按照笔者前2学期的实践经验,一般留2-3个问题),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第二次上课时,教师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讨论,不局限在组内,可进行全班范围内讨论,每组有代表发言阐述观点(发言的学生在组内轮流进行)。经过一系列的学习:教师讲授重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查阅资料,课堂再次讨论,这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真正完成了内化。
2、研究思路
以大学英语阅读教程第3册第1单元Changes in the Way we live和第2单元Civil-Rights Heroes为例阐述研究思路、方法和时间安排。二年级英语阅读的课时量为:3课时阅读/周+2课时听力/2周。按照大纲要求,每2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
第一周 第1节:教师讲授课程概论
第2节:教师讲授Unit 1 Text A重点词汇,句子结构,语法等
学生课后阅读Text A,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第3节:学生分组讨论上节所学重点(教师给出具体讨论问题)
第4节:教师继续讲授Unit 1 Text A,在讨论基础上补充内容
学生课后完成Text A课后作业
第二周 第1节:学生分组讨论作业中难点
第2节:教师讲授课后作业,总结Unit 1所有内容, 学生课后完成下一单元的预习及背景查阅作业
第三周 第1节: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所查阅背景资料
第2节:教师讲授Unit 2 Text A重点词汇,句子结构,语法等
学生课后阅读Text A,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第3节:学生分组讨论上节所学重点(教师给出具体讨论问题)
第4节:教师继?m讲授Unit 2 Text A,在讨论基础上补充内容
学生课后完成Text A课后作业
第四周 第1节:学生分组讨论作业中难点
第2节:教师讲授课后作业,总结Unit 2所有内容
学生课后完成下一单元的预习及背景查阅作业
………………………………………………………………………………………
依次类推,每周第一节学生讨论,第二节教师讲授,师生对分课堂时间。
注:教师根据当堂效果,可适当调整讨论时间,讲授和讨论不一定5:5,也可以是6:4或者8:2。刚开始实施时,如若效果欠佳,可回归讲授课程模式,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参与;如若当堂讨论效果好,学生积极性很高,也可适当延长讨论时间。
3、考评方法
目前,大学英语对学生的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本校的考核比例基本是20%,20%和60%。很多学生平时不积极上课,或不按时完成作业,但只参加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前突击复习,总评成绩勉强过关。实施对分课堂,可以让学生注重长期学习过程,避免临时抱佛脚现象。对分课堂可以把考核分为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强调每节课学生的参与)25%,Report25%,和期末50%。强调平时成绩,给学生学习公平性,同时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一学期学习6个单元,做五次Report,用PPT展示,每次5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期末成绩比例减少,可避免单一的成绩定论。
对分课堂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差错教学
引言
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比起来,容易出现更多的错误。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当正视产生的差错,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差错中不断成长。
1、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差错”资源的理解和认识
1.1学生对“差错”资源的认识
学生怕出差错。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其实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尽力避免自身出现错误,他们都认为差错跟失败没有什么区别,差错就是正确的反义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错不但学习成绩提升不了,还得不到教师的喜欢[1]。所以,在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尽力让自己不出差错,但是差错是难以避免的,可能某些时候自己的一个不注意,差错就出现了。可是,小学生的心理都比较脆弱,对于差错还未能形成正确的认识,一旦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出现差错,就会对自己懊恼不已,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一时难以接受,尤其是面对简单知识出现差错的时候,会产生严重的制自卑心理,从而影响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1.2教师对“差错”资源的认识
教师烦出差错。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日常的课堂教学时,受制于单一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几乎都是以学生的对错去判定学生的好坏,从而形成定性思维。每逢考试的时候,都是以分数去判定学生的表现,而学生的分数又关系到教师的评价,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容不得学生存在半点差错。特别是面对所讲知识比较容易或者所做习题比较简单的时候,认为学生不应该出差错的想法更加严重,甚至出现差错会对学生进行言语上的刺激,严重者会辱骂学生,以此推卸自己的责任,发泄否定情感,求得一种暂时的心理平衡,
2、对小学数学课堂差错教学应用的分析
2.1引入“差错”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差错的直接制造这是学生,但是教师作为教学的一部分也能够间接地造成差错的出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深刻地记住自己曾经出现的错误[2]。尤其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全班学生共同出现的问题,这个时候对学生加以合适的引导,可以让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快速,记忆的更加牢固。例如,教师在讲解“24时记时法”的有关知识时,可以问全班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平常在家都会看新闻联播吗?或者你们爸爸妈妈会看吗?学生回答:爸爸妈妈会看。教师:那你们知道新闻联播是几点开始的吗?学生:7点。教师:你们确定是7点开始的吗?学生:确定,我爸爸妈妈都是7点准时开始看的。教师:那如果教师现在让你看你会看吗?学生:不会。教师:为什么不看,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可是还没到晚上7点,看不了。此时,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反应过来:老师,不是7点,是19点。突然间,所有学生明白过来。这个时候教师在引如24时记时法的学习,学生们可能之前会听过19点这样一个说法,但是真正到学习的时候仍然会因为刚刚出现的问题而充满好奇感,对24时记时法的学习产生兴趣。
2.2应用“差错”资源,拓宽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因为自身的特点,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不断纠正学生的差错[3]。比如,在学习到应用题知识的时候,出现这样一道应用题:小文和4个朋友一起去公园抓蝴蝶,一共抓到21只,请问每个人抓到几只?面对这样一道应用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尝试去解答。很多学生可能会用21除以4得到5还多了1,然后向教师回答说,每个人抓到5只蝴蝶还多了一只。学生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忘记了小文的存在,没有将小文选进去,导致答案计算出现错误。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一共几个人呢?是5个还是4个呢?如果是5个得出的答案又是什么呢?这样一步一步引发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错误,逐渐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3利用“差错”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尤其是应用题的学习过程中。所以,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差错是不可避免的,差错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思维在进行活动。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讲解到“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出现这样一道应用题:将三年级2班随机分为4个小组去搜集空矿泉水瓶,一共搜集到64个,其中A组搜集到13个,B组搜集到15个,C组搜集到18个,那么D组搜集到多少个?教师让学生回答该问题,学生:64-13-15-18=18,答案是18个。又叫另一个学生回答:64-13=51,64-51=13,答案是13个。其实学生这两种思维方式本身并没有错误,知识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可能错误的将总数进行了二次计算,从而导致错误的产生。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尝试解题,渐渐让学生忘记刚刚出现的错误。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逐渐得到提升。
3、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在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出现差错不可避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同时自己也不要以学生犯错为借口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认真对待“差错”,充分借助“差错”资源,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错误中认识自己,从而在错误中得到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秀珍.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差错资源的引领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3,12(05):27-28.
对分课堂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的社会性;阶层差异;社会选拔制度;情境界定
作为现代“教育”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说,一种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教学理论至少应有三种学科基础,即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学。这三种学科基础实际上分别反映着课堂教学的哲学层面、心理学层面和社会学层面。[1]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学秉持以演奏演唱为主的教育观念。音乐教学研究过多停留在工艺学、心理学的层面,多注重学生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与个体的心理发展,而很少关注音乐教学本身所蕴含的社会学内涵。在某种意义上,泰勒法则指导下“投入产出”式的教学研究并未真正深入音乐教学本身,音乐教学仍然是个黑箱。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为载体的社会行为方式,社会性是其根本属性。音乐教学更是一种社会化的交往活动。因此,对音乐教学进行系统的社会学观审,挖掘和归纳音乐教学中蕴藏的社会学机制,解释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社会现象及问题,能为音乐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维向度。
一、音乐课堂教学具有社会性
用社会学视角诠释音乐教学之所以可能,在于音乐教学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即音乐教学在社会学范畴中所体现出来的特性。音乐教学的社会性既表现在音乐教学受制于特定的社会背景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又表现出其自身也存在着特殊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从而,音乐教学的社会性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作为“客体”的音乐课堂教学的社会性,外部社会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作为社会结构功能单元之一,音乐教学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自然与其外部社会之间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运行受制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因此,音乐教学的社会性首先表现为它作为“客体”的“社会规限性”。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外部的社会文化传统、经济政治状况、价值取向、家庭背景等因素构成了音乐教学生存的外环境,对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使用及教学效果施加影响。社会学认为,一种社会事实只能通过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现象的功能必须在这种现象与某种社会目的的关系中及社会效用的关系中去寻找。”[2]如果我们跳出音乐教学自身的范围,廓清音乐教学当下的生存环境及状态,从社会依存关系的角度来寻找音乐教学变革的动力,或许能为当前的音乐教育开辟新的天地。
2.作为“本体”的音乐课堂教学的社会性,音乐教学自身社会系统的运行
课堂教学不仅是外部社会系统的产物,其本身也构成一个社会子系统。音乐课堂本身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微型社会,受其内部规律的制约,与其他文化课程相比,作为“本体”的音乐课堂教学的社会性更鲜明、更突出。作为教学内容的音乐文化本身就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学习音乐就是学会如何生活。音乐课堂教学更因其自身具有的情境性、情感性等特征更接近学生课堂之外的社会生活。因此,对音乐课堂自身社会系统运行的考察不仅要关注音乐教学组织过程、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诸多教学组成要素的社会学意义,还要考虑在具体的音乐课堂场域中:音乐教学情境的构成;师生的角色行为;音乐教学中的互动过程;音乐教学运作的社会学模式等等问题。
3.作为“主体”的音乐课堂教学的社会性,音乐教学对外部社会的影响
从教学目的来看,音乐教学作为“本体”社会系统运行的最终结果体现在学生的发展身上。音乐教学自身社会系统在其“输出端”正是通过学生的发展而与其“外部社会”相联系。这种“外部联系”最终表现为“音乐教学的社会功能”。因此,所谓“主体”的音乐教学的社会性就表现为音乐教学对外部社会的影响。社会学认为,教育的直接社会功能便是受教育者的“文化形成”。[3]音乐本身也是自成体系的文化系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也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将学生的“音乐文化形成”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首要社会功能既是音乐教学社会能动性的要求和体现,也是对音乐文化发展要求的积极回应。
二、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社会学问题
音乐教学具有的“社会性”是对其进行社会学诠释的理论前提,而音乐教学中实存的社会问题则是对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现实基础。音乐教学中所发生的任何现象都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同课堂之外的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对与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不能只作为简单的课堂问题进行探讨,而应当根据音乐教学这一场域的固有性,借助社会学的视角进行观审。
1.阶层差异与音乐教学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
社会差异可谓人类社会的随伴现象。[4]作为教育的一种社会背景来说,社会差异的影响主要存在于教育机会领域,表现为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制约。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因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占有多寡造成的阶层差异,是作为音乐教学社会背景之组成部分的社会差异之一。科尔曼在《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是预测学业成就的最重要因素。同样的,学生个体音乐学习的状况也受到所属阶层的重要影响。
经济实力差异是导致音乐教育投入差异的最直接原因。在基础教育阶段,城市高收入家庭或者较高文化阶层的子女能够从小参与一些音乐舞蹈的兴趣班培训,有更多的机会现场观看音乐会和演出。在学校音乐学习中往往表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相对丰富的音乐知识以及更容易学习音乐演奏演唱技能,在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方面占有优势。而社会处境不利的学生却难以同高文化或高经济阶层子女享有同等音乐资源。农村及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则更难拥有钢琴、音乐教室这类设施。学校音乐物质条件影响着音乐课堂教学的正常展开,表现出严重的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学生在接受音乐文化教育的起点上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并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领域音乐专业的选择。在音乐学习起点的不均等以及高昂的学费形成的文化屏障下,音乐专业的选择成了少数学生的特权。
音乐社会学认为,凡是音乐本身在构建和“复制”着社会关系的地方,都形成了社会结构的各种观点。[5]每个社会都具有各种音乐的分层,某些方面联系着它的社会阶层的形成。如古典、民间和流行音乐。[6]布迪厄指出,对艺术趣味的表达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集团中会依据生活境遇的差异而产生变化。欣赏形式复杂的古典文化形式依赖于辨别感知技能的掌握,而这种技能的掌握又依赖于文化资本的占有,并且最终依赖于经济资本的占有。[7]喜欢古典音乐的学生,往往在相对富裕的家庭成长过程中较早接触到古典音乐,这些家庭能给予学生学校教育之外的支付补充性音乐教育活动的经费,更可能有机会学习乐器演奏等等。而那些低收入的家庭则不能在孩子的生活中增加经济和文化资本,他们可能更能接受不需要特殊辨别技能的音乐形式,如民间音乐、流行音乐等。然而,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形成高级类型的听众。音乐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具有等级性,不同的音乐知识被赋予不平等的地位。中西方古典音乐占据了音乐课程的主要地位,而民间音乐及流行音乐则是“受压制的知识”处于边缘。可见,上中阶层子女的音乐语言与学校的音乐知识之间具有同质性,而下层阶级的子女音乐语言则与学校音乐知识之间存在异质性,这成为学生音乐学习成绩分化的主要原因。
这实际上体现了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通过教育,社会地位、文化和职业得到了再分配,原有社会阶层不断得到补充和再生,社会身份得以传承。教学成了再生产社会阶级结构的不公正手段之一。音乐教学以相当隐晦的方式将学生等级化,音乐的学习似乎成了某种“身份的象征”,成了一种“贵族文化”。从隐性课程的角度讲,这是一种文化霸权在音乐课程中的体现,低经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文化剥夺者”。
2.社会选拨制度引起的音乐课堂教学的“位差”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制度层面上来说,学校音乐教学具有无可争辩的地位。上至国家法律、中到行业法规、下至学校文件,都可以找到有关音乐教学不容“侵犯”的法律依据。然而,充足的制度保障在现实中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学不受重视,音乐课时任意缩减等现象时有发生。音乐教学的应然地位与实然地位之间存有极大的“位差”。社会选拨制度作为一种外在的衡量指标客观地制约着音乐教学活动,是导致学校音乐教学位差产生的重要制度根源。而“应试教育”则是这种制度干扰的产物,是造成音乐教学“制度失效”的重要社会性因素。
从学校方面来说,它自身也是一个需要生存和发展的机构。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升学率”是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硬性标准,也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依据。升学率越高意味着社会声誉越好,社会“回报”自然越多。学校为了自己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回报,必然重视那些具有重要选拔功能的学科,冷落那些不具选拔功能或者选拔功能弱的学科。音乐学科作为选拔功能非常弱的学科,自然无法逃脱被冷落的命运。
从音乐教师方面来说,学校根据学生的“分数尺度”来衡量一个教师的优秀与否。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与学生在考试中所获得的分数息息相关。长期以来,音乐被视为“小三门”之一,音乐课程不仅在各类升学考试中不计入总成绩,甚至连参考成绩都不算。音乐教师不会因为学生音乐成绩的高低而受到奖惩,因而无形中被排除在以“分数”为学校奖惩机制的运作之外,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边缘人”。
从学生方面来说,在当下获得师长的何种评价,在未来社会从事何种职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那些具有重要选拔功能的学科上所获得的学业成就。因此,即便他们对“语数外”等具有重要选拔功能的学科不感兴趣,但为了获得师长的肯定及将来的择业和生活,也会努力学习。而对于选拨功能很弱的音乐学科来说,学业成绩的好坏,无碍社会对其的选拔及师长的评价。此外,在传统的功名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与音乐相关的专业也并非社会所高度认可的职业取向。在很多家长“学习不好才搞音乐”的抵触情绪下,很多学生在心里上只把音乐学习当成了一种放松和消遣。
显而易见,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音乐教学遭遇这三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时出现位差在所难免。而这三种机制的作用动力,均源于当前社会的选拔制度,也正是这种制度在当前社会的强势存在,才导致了音乐教学“保障性制度失效”的问题。
3.情境界定与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在社会互动理念中,情境是指“人们在行动之前所面对的情况或场景,它包括作为行动主体的人、角色关系、人的行为、时间、地点和具体场合等。”[8]在互动理论看来,人对情境的界定决定着人的行为性质和具体表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也是一个师生双方不断定义课堂情境的周而复始的过程。角色决定行为,行为生成过程。在课堂教学这一社会空间中,师生共同的情境界定是角色扮演的必要前提,也是师生有效互动的基础。然而,在现实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共识性的情境界定”却难以达成。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对课堂情境的界定主要受制于学习内容及教师等因素。对于音乐课堂教学来说,一方面,由于音乐课自身的选拨功能弱,大部分学生存有“音乐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严肃性场所还是缓解学习压力、调整情绪的娱乐性场所”的疑问。学生对音乐课的前提性认识不清,导致对音乐课堂的互动情境辨识模糊,主观上难以参与情境界定。另一方面,从教学内容来看,比起音乐课堂中传授的严肃音乐,学生更热衷于流行音乐。音乐教材里是学生“应该学”的音乐,但学生却认为教材里没有“我喜欢”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存有二者的矛盾,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兴味索然,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自然对参与课堂情境的界定无动于衷。此外,再加上学生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几乎没有制度化的权利。于是,在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中,学生成了“受众”群体,只能被动接受来自教师给予的信息,其策略多是对音乐教师强权制定情境下的本能被动反映。而音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习惯从“支配原则”出发,采用“控制与服从”的策略界定音乐课堂情境。教师将其对课堂情境的定义强加为学生的“习惯”。对于音乐学科而言,这种策略通常会导致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出现暂时性的角色中断,既看不见教师的“教”,也看不见学生的“学”。主要原因在于音乐课自身的选拨功能弱,学生多从情感需要来选择自己的课堂行为,一旦由教师界定的课堂情境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时,学生要么表现为“身顺心违”消极怠工,要么努力抗争或故意捣乱,从而导致师生互动的失效。
当前,情境式音乐教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倡导,但具体操作时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原因在于忽略了音乐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音乐教学中师生扮演两种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角色,教师是成人的代表和制度的化身,而学生则被看作不成熟且爱捣乱。双方角色与地位的差异必然产生对课堂情境的不同界定,形成不同的师生互动类型从而影响着音乐教学的效果。然而,共同的情境界定生成于师生平等的协商中。因此,只有从音乐教学中潜在的师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师生交互作用的社会效益等方面,关照并洞察“理所当然”的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强权关系,才能为达成对话、协商的真正民主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新的支撑点。
结语
由上可见,社会性是音乐教学的本质体现。以社会学思维来观审音乐教学,将其丰富的社会性展现,可以让我们对音乐教学问题的复杂性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学实践只注重从学校音乐教学的自身看问题找答案,却忽视了音乐教学与其自身运行的社会环境以及作为“微型社会”本身与外部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得研究限于肤浅和一般。用社会学的角度去看待和审视音乐教学中客观存在及必然存在的现象,一些问题的解决也许可另辟思路。可见,我国的音乐教学研究要走出狭窄的教材教法、单一学科为基础的局限,与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相联结是历史的必然,而社会学必将为音乐教学理论全面反映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提供必要的学科基础,使音乐教学在改革行动的选择上更具针对性。
注释:
[1][3][4]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年,P3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胡伟译.《社会方法的规
则》,华夏出版社1998年,P90
[5](德)君特?克莱南等,金经言译.《音乐教育学与音乐
社会学》,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P156
[6](苏)A. 索哈尔著,杨译:《音乐社会学》,中国文
联出版公司,1985年,P80页
[7](英)奥斯汀?哈灵顿,周计武等.《艺术与社会理
论――美学中的社会学论争》,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
年,P97
[8]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
年,P76
对分课堂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课资源;小学数学;自主学习;针对性
对于教育改革工作来说,其重心就是进行课程改革,而要想提高课程改革的效果,就要做好教学模式的设计工作,以此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对于微课来讲,不仅体现了新课改的中心要求,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满足新课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落实了教学目标。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教学中采用微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微课资源的意义
1.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微课资源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现如今,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也被广泛运用到小学教学中,这样也就实现了信息化教学。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学校都安装了网络,并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加之一些在线的录像软件得到了应用,这为微课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此外,随着教学设备质量的不断提高,资源的播放与传播更加便捷。
2.微课在小学教学中的前景更加广阔
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从生源的角度来讲,存在家庭背景复杂等现象,这样也就使得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等。且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基本采用了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这样也就使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顾全每一个学生。而将微课运用到教学中,则可以利用微课所具有的选择性与可重复性等特点,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这样也就可以帮助教师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减轻了教师的教学
压力。
3.微课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作为一门科学,数学有着极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尤其是对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思维不完善与年龄较低的阶段,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样也就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高。而对于微课来说,正因为具有短小且精炼等优势,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利用,这样也就不会受到时间与地点等方面的限制,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微课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资源的措施
1.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全面贯彻新课改理念,优化教学模式,以此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运用微课资源,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提前制定好微课,并利用多媒体设备等在课堂中播放微课,这样也就形成了适合学生学习与应用的微课资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2.通过微课可以解决数学中的难题
对于社会的长期发展,人才是第一要素,同时也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微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尤其是针对课堂中一些不能被学生所理解的知识,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微课来为学生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而实现解决问题。通过微课资源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3.利用微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比教学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教材中,存在许多相近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在对比教学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也可以通过微课来掌握好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这样也就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综上所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微课已经受到了教师的追捧。所以教师就要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运用好微课资源,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