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报告(精选5篇)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一、财务报告及报表结构与作用

1、财务报告的结构

财务报告主要是一种对外报告,是用来描述企业在某一时期财务状况和这期间的会计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真实有效的会计数据,可以有效的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反应企业管理运作情况,帮助报表使用者和投资人分析衡量企业价值,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在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中,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需要披露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其中,财务报表作为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在向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中,主要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简称“四表一注”。其中,财务报表的核心部分即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2、财务报告及报表的作用

(1)有助于报告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的主要任务就是真实有效的披露会计信息,提供优质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企业债权人和潜在投资者更为准确的判断公司的运营状况,从而合理的进行投资决策。

(2)反映企业内部管理者的管理成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企业家向西方发达国家借鉴了许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职业经理人的出现也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部分。但是,如果打破传统的家族管理的理念,放心的将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呢?真实有效的会计报告所提供的高质量会计信息,就可以起到监督企业管理者的作用。报表使用者和潜在投资人可以根据会计报告衡量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

(3)有助于评价和预测企业经营状况

财务报告借助财务报表和附注,能够全面系统的综合反映企业资金的各方面状况,包括投入资金的来源渠道、资金性质、资金分布状态、资源的运用效果以及现金流量和偿债能力等,进而帮助相关人士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现状等。

(4)有助于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的经济管理部门也是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国家可以通过分析综合各家企业的财务报告,掌握整个行业,甚至是整个国内市场的运行状况,以便出台相应的经济政策,从而达到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目的。

二、我国财务报告使用现状

在我国传统的会计体系中,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并不完备,所以很多企业在综合考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由此带来的工作成本以后,都会忽略对会计人员做财务报告方面的要求,加上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外部人员,关注财务报告质量的企业就更加少之又少了,更别提要真实详尽了。

同时,由于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主要是以股东为出发点、站在股东的位置考虑问题,就或多或少的会忽略其他报告使用者。表现在财务报告上就是忽略了相关信息的披露。而且,现行的财务报告所披露的内容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所以,对于资产的未来信息,就会较少的照顾到。忽略了前瞻性的需求,财务报告自然显得单一和脆弱。

三、财务报告及报表的缺陷分析

1、信息披露不完整

(1)非交易信息得不到披露

现行的财务报告计量模式大多是以交易为基础的,这样就会导致一些与交易联系不大但是仍然十分重要的信息得不到披露。且我国大多数企业所使用的财务报告都是同一种格式的报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体系面临着新环境,纷繁多样的会计事件便需要有利于特殊信息表达的专用报表。

(2)重历史而轻现实

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主要分为财务信息和成本信息,而财务信息主要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货币化的计量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环境和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要求了。因为除了财务信息和成本信息等可以货币化的信息以外,还有很多无法货币化的信息在财务报告中无法得到体现。另外,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资产和相关金融衍生物等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且企业品牌价值、声誉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些因素的共同特点就是无法用货币化的实物去衡量价值,所以无法再财务报表中反映。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要去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准则或条文限定财务报告应披露的具体范围。

(3)资产类信息披露条件过于严格

在会计准则中,对资产负债表中披露的资产要符合相关的几点要求: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以及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几点要求是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中体现的,所以是必要的条件。然而,这些标准显得过去严苛。因为,在现在我国的企业中,还有很多的资源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且对企业的经营前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些资源却因为这些严苛的条件而无法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譬如人力资源信息。

(4)非财务信息得不到披露

传统的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以财务信息为主。然而财务信息均具有短期性,不能单单靠他来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财务信息良好并不代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就是可观的。

现在有很多公司为了股利、声誉等因素,可能会通过牺牲长期价值的方式来换取短期财务成果,为的就是让报表比较“漂亮”。要客观真实的综合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水平,单纯依靠财务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要利用到非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业绩指标。

(5)忽视相关风险的披露

风险和不确定性一直是困扰企业的大难题,但是它们的真实披露,才能让报表使用者可以综合分析企业的价值。因此,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理所应当的该是财务报告主要披露的信息之一。但现实情况是,财务报告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这部分。现行的财务报告在内容上,主要披露的是有关金融市场的风险和相关信用风险的披露;在形式上,有关风险只是在附注等中有零星的一些体现,根本无法完整的将所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展露在报表使用者面前。而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类信息往往会成为最重要的也最容易忽视的信息。

2、信息披露不准确

“实质重于形式”是会计的基本准则,所以会计资料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但是事实上,人们在遇到经济实质违背法律形式时,人们却往往更倾向于遵从法律形式而忽略了经济实质。同时,会计信息通常是以绝对值为表现形式,而众所周知的,这些数据正是用来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然而,绝对值的表现形式并不实用。在投资者做一项投资决策时,为了将可比性原则贯穿信息使用的始末,从而更好的满足决策的需要,都会采用相对值这一表述形式。这样一来,差异就出现了,财务报表所披露的数据便成了不实用的“摆设”。

3、信息披露不及时

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最短的周期是1个月,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一般要求在下一年的4月30日前对外提供。所以,现行的财务分析均是历史资料分析,财务报表上披露的数据也都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这些都是对过去的经营状况所进行的评定。而使用者却是要面向未来、对企业的未来状况进行预测和决策。尽管历史信息对预测未来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然而,对历史资料的过分依赖,并不一定能帮助企业解决一切现实问题。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前瞻性信息在使用者的决策中显得日益重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考虑物价变动的因素。以原始成本为基础的财务分析,在通货膨胀等因素的作用下,原始成本就失去了衡量作用。因为物价的变动,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就不能真实完整的反映相关的成本费用以及收益状况。因此,以原始成本为基础的分析,如果完全撇除其他因素,就会失去应有的现实意义。并且,报告周期的延迟,必定回味许多内幕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因此,财务报告披露的滞后,严重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及时性。

4、信息披露不真实

在现行的财务会计系统还不完备的影响下,许多公司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不但不够完整,甚至存在虚假错报的情况。我国的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比例曾一度达到13%,同时该报不报和隐瞒信息的比例更甚至高达70%!更不要说中小企业了。设置财务报告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进行客观、公允的反映。有失公允的虚报漏报甚至虚假错报,都会使会计信息失真,失去现实意义。

四、关于财务报告的合理化建议

1、适当扩大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范围

现行的市场机制对于财务报告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财务报告应在不损害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尽量的拓宽信息披露的范围,尽量满足各种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在披露的信息方面,不仅要报出财务信息,还要兼顾非财务信息。当然,非财务信息的信息量是很庞大的,在挑选的时候,应该保证那些报告使用人关心的非财务信息、社会责任信息、预测信息、分部信息、管理会计信息等可以被披露出来。用这样的方法维持和法则这些对公司有利的集团或个人,这是构建财务报告框架、改进财务报告内容的首要任务。

同时,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同时,还应该适当增加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测信息。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因此,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结合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以及成本与市价孰低等多种计量属性于一体的新的会计体系。因此,财务报告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意增加一些企业未来价值趋势信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整体有用性。促进财务报告能够更加真实完整的披露的信息,体现企业价值。

2、加强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财务报表的发展趋势表明,财务信息的可靠程度决定了财务报告的实用程度。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和基础,是会计信息的灵魂,“实质重于形式”也是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因此,兼顾其两者固然重要,但是在我们无法兼顾的时候,应将经济实质放在法律形式之前,真正的做到“实质重于形式”。在现行的发展中,要更注重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度。这样才能防止财务报告变为空设的“摆设”。

3、及时披露财务信息

传统的会计记量模式中,财务会计工作是要绝对保密的。因此在会计期末的时候,财务会计人员会不会因为想要报表“漂亮”就私自改动,外人并不容易察觉。因此,会计信息的同步是很重要的。及时公布会计信息,除了可以让财务报告使用者能第一时间得到第一手的财务信息之外,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信息即已公布,就不可以再做修改这对增加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监督会计人员的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

4、加强内部控制,加大惩罚力度

现行的财务报告有很多虚假错报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公司内部应该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来制约和防范公司内部的违规操作。而为了防止内部管理机制的短期性醒悟,这个约束机制需要是多元的股权结构约束机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违规彩妆的成本。各方面一同努力,杜绝财务报告虚假错报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3

[2]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评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1、财务分析报告的分类。财务分析报告从编写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两种:一是定期分析报告,二是非定期分析报告。定期分析报告又可以分为每日、每周、每旬、每月、每季、每年报告,具体根据公司管理要求而定,有的公司还要进行特定时点分析。从编写的内容可划分为三种,一是综合性分析报告,二是专项分析报告,三是项目分析报告。综合性分析报告是对公司整体运营及财务状况的分析评价;专项分析报告是针对公司运营的一部分,如资金流量、销售收入变量的分析;项目分析报告是对公司的局部或一个独立运作项目的分析。

2、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严格的讲,财务分析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和体裁,但要求能够反映要点、分析透彻、有实有据、观点鲜明、符合报送对象的要求。一般来说,财务分析报告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要段、说明段、分析段、评价段和建议段,即通常说的五段论式。但在实际编写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和要求有所取舍,不一定要囊括这五部分内容。

此外,财务分析报告在表达方式上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手法,如可采用文字处理与图表表达相结合的方法,使其易懂、生动、形象。

3、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如上所述,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现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部分提要段,即概括公司综合情况,让财务报告接受者对财务分析说明有一个总括的认识。

第二部分说明段,是对公司运营及财务现状的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适当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特别要关注公司当前运作上的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公司在不同阶段、不同月份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所需要的财务分析重点也不同。如公司正进行新产品的投产、市场开发,则公司各阶层需要对新产品的成本、回款、利润数据进行分析的财务分析报告。

第三部分分析段,是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说明问题的同时还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因为有些报表的数据是比较含糊和笼统的,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公司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第四部分评价段。作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财务评价不能运用似是而非,可进可退,左右摇摆等不负责任的语言,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第五部分建议段。即财务人员在对经营运作、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后形成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最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积累素材,为撰写报告做好准备

1、建立台账和数据库。通过会计核算形成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但是编写财务分析报告仅靠这些凭证、账簿、报表的数据往往是不够的。比如,在分析经营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增长原因时,往往需要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商品、不同责任人实现的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但这些数据不能从账簿中直接得到。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平时就作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对分析的项目按性质、用途、类别、区域、责任人,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统计,建立台账,以便在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时有据可查。

2、关注重要事项。财务人员对经营运行、财务状况中的重大变动事项要勤于做笔录,记载事项发生的时间、计划、预算、责任人及发生变化的各影响因素。必要时马上作出分析判断,并将各类各部门的文件归类归档。

3、关注经营运行。财务人员应尽可能争取多参加相关会议,了解生产、质量、市场、行政、投资、融资等各类情况。参加会议,听取各方面意见,有利于财务分析和评价。

4、定期收集报表。财务人员除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有些数据之外,还应要求公司各相关部门(生产、采购、市场等)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报表,对这些报表要认真审阅、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养成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

5、岗位分析。大多数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往往由财务经理来完成,但报告注材要靠每个岗位的财务人员提供。因此,应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养成分析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也有利于各岗位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只有每一岗位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编写出内容全面的、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报告质量 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

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如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质量评价就是对财务报告质量是否能对财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提供帮助以及帮助的程度进行评价,质量一般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是指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评价要素构成的科学和完整的总体,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的内涵特征,基本构成要素涉及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现状

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密切关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也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一套质量评价体系。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主体、目标及对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上市公司对外提供财务等其他信息的途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进行评价的主体就是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由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决定了不同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目标。例如:上市公司债权人是指将资金提供给上市公司的个人或组织,拥有按期收取利息及到期收回本金的权利,债权人评价的目的是: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看是否能到期收取本金及利息;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获利是企业偿债的重要依据。企业员工是企业重要的资源,是企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他们与企业的关系是长久、持续的。企业员工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以此来保证薪酬的按时发放。

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对象是以上信息使用者评价的客体,主要包括财务报表体系和由此体现出的财务能力。财务报表体系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附注等,财务能力是由财务报表所反映出来的反映公司各种能力的指标,包括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

(二)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对象的方法。财务报告质量评价对象的分析方法是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式对财务报表相关数据进行汇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重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相互联系或相似的指标进行对照,由此发现差异并对财务报表进行评价的方法。比率分析法是利用具有相互关系的两个指标之间的比率关系来评价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方法,用倍数或比例表示。趋势分析法是将企业同一项目在不同时期的数据加以比较,以其某一期的数据为基数,计算其他各期对于基期的变动趋势。因素分析法是分析各项影响财务指标的因素,通过替换某种因素以确定这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比重分析法又叫结构分析法,是看某项指标占总体指标的百分比,显示的是各个联系项目之间的垂直关系。

(三)我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分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方法。主要通过以下步骤:首先对年报进行分析,特别是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董事会报告以及重要事项的阅读,确定公司的行业类型,提出分析和检查的重点;然后运用本文中提到的分析方法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比如同业分析、趋势分析;最后针对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公司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公司财务报告中业绩出现异常变动或其他有重大风险的原因。证监会、证券交易所进行综合分析的主要方法是杜邦分析法和沃尔评分法。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的设想

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具体方法有一定的不足,比如:上述各项客体指标和评价方法都是针对某一单项指标进行的分析,不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在进行分析的时候,没有突出特定的重要指标,而将大部分指标等同看待;各种评价方法采取的都是定量分析,应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等。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系统的、重点突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并考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便于信息使用者清晰明了地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做出评价。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指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指标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所以在构建体系之前应先明确一些评价指标。

1.财务报表财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财务报表财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综合性评价指标和单项评价指标。综合性评价来自于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所发表的审计意见和利用沃尔评分法、杜邦分析法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分析结果。单项指标包括财务报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和企业的各项财务能力。

2.财务报告列报评价指标。财务报告列报总体性的要求是公允列报原则,它是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制定的最高标准。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列报内容的相关性及可靠性、列报形式的合理选择、表外信息披露的允当性。

3.财务报告的生成环境指标。财务报告的生成环境是指对有关信息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列报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此财务报告的生成环境指标又分为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内部环境指标主要是指生成会计信息的公司内部的控制环境即上市公司管理者和治理者是否诚信,内部控制是否得以良好设计、运行和维护。外部环境指标主要指外部审计和外部监管。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内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以及阐述,我们可以此为基础构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我们采取的是从局部到整体的思路,即分别构建财务报表财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财务报告列报的相关指标体系、财务报告的生成环境指标体系,运用赋值的方法将各指标予以量化,得出各指标体系的评价分数,如表1―3所示。

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设置权重。因为不同的指标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财务报表财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中单项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可靠性是最主要的两个指标,可以设置较大的权重,及时性、可比性应该设置稍小的权重,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涉及到很多的职业判断和不确定性,可以设置小权重。最后得分为各项得分乘以各自权重后求和。

其次,可以设置满分为一百分,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层次高的代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较好,反之代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不好。

最后,从整体出发,对各个指标的得分施以权重计算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评价分数。根据分数的高低以及所处的层次判断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至此,完成了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评价。

三、结论

由于上市公司因其组织形式已将股东扩大到社会公众,为了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等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各种法律法规也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对外披露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便成了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信息的重大途径。而如何有效地利用财务报告,如何有效地评价财务报告便成了重大问题。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介绍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的相关概念并对财务报表质量特征进行了深入阐述,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方法的具体运用和不足,最后在建立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上市公司已逐渐在我们的日常经济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一个理性、智慧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者,会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经济投资中获取更大的利益。S

参考文献:

1.夏成才.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3.

2.朱允文.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2,(l).

3.钟伟强.公司治理状况对自愿披露水平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l).

4.王跃堂,张祖国.财务报告质量评价观与信息披露监管[J].会计研究,2001,(8).

5.魏明海.会计信息质量经验研究的完善与运用[J].会计研究,2005,(3).

6.魏亚平.财务报告分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23.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务分析报告 体系 构建

课 题:2023年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高职院校财务分析报告撰写的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bgzyky202394。

一、问题的提出

过去我国高等职业学院的经费来源几乎全部是财政拨款。近年来,学院的经费收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财政拨款力度不断加大,教学和科研经费大量投入的情形下,资金投放主体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执行情况关注度越来越高,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合法性与预算的一致性、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等相关信息的监督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各地方财政、教育机构也愈来愈重视和强调财务分析报告框架体系的一致性、规范性和实效性;而对财务分析报告包含的内容、分析指标和分析方法的运用,也提出了更具体、更直观的技术要求。笔者立足于高职院校,以北京高职院校财务分析报告撰写的体系构架为例,就如何撰写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报告,以及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为高职院校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提供一些建议和可行做法。

二、当前高职院校财务分析报告撰写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分析报告的构成体系不够合理

(1)构成体系不够完整。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报告,应包括学院财务分析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两个部分。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将财务分析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拼凑在一起,混淆财务分析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的内涵和作用。因此,很多学院财务分析报告的构成仅为一份含有若干财务分析指标数据和简要文字说明的文件,从根本上误解了财务分析报告体系的构成,更忽略了财务分析报告和财务分析报表。

(2)分析内容不够全面。目前的财务分析报告更多的是注重对财务分析报表中的数据――日常教学运行资金分析和生均日常支出分析上,忽视了对学院各项资金来源使用的效果评价,纳税人、各资金投放主体以及学院各部门对财务公开的要求。对学院整体的经济事项,尤其是教育资金中涉及的各种专项经费的资金使用情况、使用效果的分析较少,使报告使用人无法全面了解报告单位的经费使用状况和使用效果。

2.财务分析报告的方法相对单一

报告撰写的模式方法相对单一、格式不够规范。在众多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报告中,文字叙述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务分析报告的表现方法。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人员,习惯于用对比的方法,并搭配一些看似很有说服力的财务指标,将一堆往年同报告期的数据与本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学院财务管理上的相关结论,显得十分苍白,不够生动,也没有特色,对学院的财务管理决策没有太大帮助。此外,不少学院根本没有既定的报告撰写格式,完全视学院领导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和需求而定,自主性和灵活性过高,导致同类同规模学院间财务信息不可比,信息严重不对称。

3.财务分析报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1)报告数据取数形式化。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学院的财务分析报告,是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的。报告撰写部门与学院主要经济业务发生部门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报告中有些是通过主观臆断编写而成的。对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实施过程和运作领会不深,对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不够,造成财务分析报告结果的深广度不够,使得财务分析报告流于形式。

(2)报告数据缺少针对性。现有的财务分析数据不可谓不全,分析不可谓不细,但正因为太全太细,所以没有针对性。模板基本上每年是固定不变的,分析时抓取数字进行填空。这样对数字的罗列和堆砌,领导看起来既费劲,又往往忽视问题的根本所在。

(3)报告数据分析不够深入。经过调研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报告一般都是“文字”加“数字”的描述较多,数据分析的力度很小。通篇大多是比绝对值的大小,比相对值的大小,深入一点的,也只是拿某个比率的分子分母比较一下,没有继续深入追究比率大小背后的深层原因,即采购、生产或销售上的问题,没有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结论,与单位日常管理脱节。

4.财务分析报告对未来经济事项涉及较少

由于财务分析报告引用的都是财务分析报表中的历史数据,所以依据财务报表数据撰写的财务分析报告多是分析已发生的确定性经济事项,对教育资金中的教学、科研、基建工程等经济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涉及较少。高职院校隶属行政事业单位范畴,执行的是“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原则,对未来预计将要发生的经济事项无法做出会计处理,因此,在财务分析报表中对未来经济事项的核算也无法进行,失去了财务分析的导航作用。

三、改进报告撰写问题的具体措施

经过调研发现,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院领导和财务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财务分析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不强;三是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关注程度不高;四是财务分析人员对财务指标的理性分析程度不够。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的对策和措施。

1.明确财务分析报告的内涵

按照学院管理要求,明确财务分析报告的各项内涵,使财务分析报告更具有针对性。如根据财务分析报告涉及内容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全面分析报告、简要分析报告、典型分析报告、专题分析报告、分列对比分析报告;按照编写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定期分析报告和非定期分析报告。

2.关注学院的发展,注意积累素材

财务人员一方面要注意关注单位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事项,另一方面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多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本单位在国家、系统、同类研究机构所处的位置,单位的发展战略思路,尤其是对近期大的政策要有一个准确把握。财务人员还应多参加相关会议,了解科研、其他管理工作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听取各方对经济运行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财务分析和评价。

3.财务分析模式要丰富

财务分析报告的行文要尽可能流畅、通顺、简明、精练,避免口语化、冗长化。运用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比率分析等财务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在运用文字分析的同时还应运用表式信息与图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述。

4.明确报告阅读对象,厘清分析思路

提供给不同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有些分析的内容需要稍细、具体一些,而有些分析则需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5.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高财务人员各方面的素质,是扩展财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的关键。财务人员一方面应充实自身各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院校应制定培训计划,创造条件让财务人员参与多方面的培训,因需施教、注重实效。

四、科学的报告框架体系构建――以北京高职院校为例

在本课题进行调研的众多高职院校中,北京地区撰写的分析报告相对规范、公开、透明、系统,并且具有推广意义。因此,课题组以北京高职院校的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为例,结合多年高职院校财务工作经验和撰写分析报告的心得,就高职院校财务分析报告撰写中的框架体系、分析方法、分析指标等各方面进行研究。

1.架构科学、系统的报告框架体系

北京市教委所属的各个高校、高职院校,在每个自然年度结束时,要求严格按照北京市教委决算分析项目,撰写系统化的财务分析报告。该报告框架体系从学院基本情况介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状况及运行绩效、学校“三公”经费的执行情况、本年度财务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预决算编制或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下一年度财务工作的思路设想等十一个项目进行分析,写出全面的分析报告。

(1)报告框架的架构原则。在财务分析报告框架体系的架构上,要求坚持遵守对资金使用的“全程反映、充分揭示”原则,架构出从资金的取得方式、使用过程、使用后效益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系统性财务分析,形成学院对资金“取之有道,用的规范,用后有效”的规范化财务管理运行机制。通俗地讲,就是学院对收到的财政等各项资金,每投放一分,就要看到这一分资金的使用过程,还要知道这分资金用后带来的绩效效果,以及为今后的学院运行管理所起到的作用。真实坚守这样的报告框架体系架构原则,才能够建立起系统、全面、有效、科学的报告框架体系。

科学的财务分析报告框架体系见下图。

(2)报告框架体系使用说明。(略)

2.运用多元、有效的报告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报告为了能提供详尽、系统、全面的分析结果,离不开多元化的有效分析方法。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应用,也体现在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中。通过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表现形式,给予信息需求者以直观、清晰、易懂和有效的分析结果。在报告分析方法的选择上,要依据分析方法表现方式的直观性、对指标问题分析的明了透彻性、获取信息分析结果的便利性、财务人员使用上的习惯性、熟练程度,以及分析方法的普及性、通用性来选择。在报告分析的方法方面,除运用对比法之外,还要根据当前学院的日常教学教辅运行与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视情形来确定分析技术、对象、内容、步骤和形式。

3.构建精准、实用的报告分析指标

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指标均是站在报告主体――学院、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等信息使用者的角度,以信息使用者关注的资金变动情况和变动结果为核心,设置诸如学院部门收入和支出情况分析、人员经费支出结构分析、预算执行进度、专项经费效益分析等。切实将学院领导关注的关系到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资金项目的使用情况和进展程度,维持学院正常教学和运转的常规项目,以及财政拨付的专项经费的使用和效益分析的特定项目,用精炼、准确的指标名称反馈真实、有用的指标信息。

4.形成全面、专业的分析报告结果

只有坚持遵守对资金使用的“全程反映、充分揭示”原则,架构出从资金的取得方式、使用过程、使用后效益等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系统性财务分析,方能对学院资金“取之有道,用的规范,用后有效”,为规范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奠定基础和提供依据。因此,必须运用多元化、有效的报告分析方法,在科学、系统的报告框架体系中,通过各项精准、实用的分析指标分析出学院的真是财务状况,得出科学的财务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孙炳武.浅谈科研单位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J].财政监督,2023(4).

[2]李兴华.关于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一点体会[J].现代经济信息,2023(06).

[3]梁贵胜.浅探我国企业财务分析的对策[J].经营管理者,2023(01).

[4]陈丽,郭素娟,曹力.浅谈如何写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J].财经界(学术版),2023(02).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 综合财务分析报告

综合财务分析报告是根据公司当前的各项财务指标以及另外的其他资料,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清晰透明,同时审核当前的经营成果是否符合计划内容,以便及时做出相应调整,避免造成大的损失。一份高质量的综合财务分析报告也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提高决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集团公司,尤其是投资类的集团公司,产业链长,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的经营特点,子公司众多,做出一份高质量的综合财务分析报告就尤为重要,但是难度也相当大,因此需要在财务人员做好各项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管理层及时召开财务会议,全面深入地掌握公司的状况,使公司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做出最优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一、编制财务分析报告的目的

在做财务分析报告之前,首先要清楚对其分析的目的。报告本身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绩效提高,而是通过报告这一中介,为高层的决策选择提供帮助,对管理人员的行为有一定程度的调整或约束。一份好的综合财务分析报告也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点。

(一)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前提

财务分析报告要想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迎合阅读者的需求。在集团公司中,存在着性格各异、形形的领导者,他们对信息的采集点不同,关注的内容有差异。有的领导者喜欢简单扼要,有的倾向于面面俱到,因此撰写人员在撰写之前,要适当地对这些个性需求有大致了解,以使报告能创造出应有的价值,同时在编写报告时要注意报告内容的形式,是使用表格还是图形。总之,撰写人员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来满足读者的不时之需。

(二)报告既要保证质量,也要兼顾时效

一份报告即便再完美,如果不及时也是没有价值的。报告撰写要在最佳的时期,针对当时的情况及时做出充分分析,点明问题,为领导者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具体的帮助。

二、集团财务分析报告的特点

财务分析报告总的来说就是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运用一定的科学分析方法形成的,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资源状况有全面、准确、系统的分析,并能够对将来有预测作用的书面报告。集团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又与普通的报告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团公司是由一集团总部和多个分公司组成,集团总部是最高层,行使决策权,主要负责资产投资,各个下属企业负责资产配置,进行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因此集团并没有独立可使用的资产,其财务分析报告也是通过分析各分公司的财务情况来分析集团的财务状况。财务分析报告应该符合集团的战略,注重战略目标的达成,以提高集团的整体经济效益。

(2)由于集团是跨行业、跨地域经营,所涉及产业较多,管理链长,其财务分析报告内容的很大一部分需要由下而上逐层汇总,流程颇为复杂,并且各企业的财务侧重点不同,因此完成一份高质量的集团财务报告周期较长,影响了它的时效性。

(3)不同的集团公司关注的财务报告内容不同,比如,投资类的集团公司关注的是股东的股值是否保值增值,能否实现他们的利润最大化,这时在财务报告的内容中应该避免涉及太多的细节性分析。

三、集团财务分析常见的问题

(1)部分财务人员的素质不够高,不能满足集团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既要能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还要对公司的各业务有全面的了解。有的财务人员为了报告而报告,缺乏责任意识,不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有的财务人员写作功底较差,不能真实贴切地将公司的财务展现出来,写出的财务报告不严谨,甚至前后矛盾。

(2)财务分析的实用性不强,整体高度不够。编写财务报告的一般是专门从事财务分析的中层或基层的总部财务人员,不能参加公司的高层会议,在进行编写时往往只考虑财务方面的问题,最后分析得出的财务结果不够全面,即使看上去很全面,也往往只是大致的概述,不能突出重点,容易出现数据和经营实质脱节的现象。而阅读者主要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关注的是集团视角的财务,要求财务报告能够反映下属企业的经营状况,现金流通情况。

另外,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对财务指标进行计算,然后做出判断,而不善于将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联系起来,整体分析判断,因此财务报告缺乏整体性。

(3)集团公司对财务分析报告的重视度不够,没有认识到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的方法来进行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即使运用了财务分析,有时也只是为了满足集团的需要,其中多少含有应付的成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影响了财务分析这一重要分析作用的发挥。

(4)重视盈利率忽略现金流量。企业的盈利率是集团公司领导对下属企业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财务分析往往只重视盈利率,这样势必会影响到财务结果以及相关财务决策的正确性。盈利率代表的是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并不能代表长久持续的盈利能力,而企业的创现能力才应该是财务分析的重点。通过对现金流量动态过程的分析,能够将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成本、利润等指标综合起来分析,这样的财务报告才能为企业内部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财务分析的重要依据是公司的财务报表,但是财务报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财务报表不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有很好的预测,同时财务报表也未能反映出一些非财务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样重要,如企业的员工素质、竞争优势、技术创新率,等等。

四、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

(1)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以满足企业财务报告的要求。集团财务报告是对下属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加工、提炼得来的,如果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不高,势必会影响到集团财务报告的质量。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对财务分析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考核绩效制度,或者是奖励惩罚机制,以此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不仅要重视财务人员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也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以不断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2)在编写财务报告之前,收集充分的资料。资料收集的完整程度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的质量,资料的收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经常性的收集。财务人员应该多多关注行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多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可能地把握企业发展的客观因素,尽可能多地去收集行业中其他企业的财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要注重横向和纵向的沟通,财务分析工作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任务,更需要集思广益,加强不同岗位之间的交流,以便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对企业当前的战略及未来的战略方向有透彻的分析;尽可能参加公司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如果参加不了,就和其他部门的员工多多沟通,阅读会议纪要来获取公司的最新信息。二是突击性的收集。这些资料通常是用于周报告,报表出来之后就尽快去掌握经营状况,和财务部门领导做好沟通。

总之,资料收集得越全面,财务报告的内容越能反映企业状况,资料收集好后对其进行整理,对各类指标进行分析,搞清楚前因后果。综合统计资料,使之系统化,整体性强。

(3)财务人员要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善于利用数据来展现公司的经营状况。每一项数据都与企业的某一经营业务相关联,财务指标是各项经营活动的数据化体现。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和敏锐度,对于那些财务数据中作用性不大的信息迅速识别,并予以剔除,在最终的财务报告中,展现的都是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的重要数据。

在进行数据展现时,要灵活运用表现形式,对于重要指标可以用特殊符号标记,引起管理领导者的注意;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可以进行简化,抓大放小,避免出现数据太多让人看不到重点的现象。

(4)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要转变以盈利率作为财务分析中心的思想。企业的信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金的流通状况,综合分析运营资本投资前的现金流量,利息支付前的经营活动状况、企业的投融资状况等反映现金流量的活动,利用这些指标的变动情况来分析企业现金流量的稳定程度,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五、总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