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专业(精选5篇)
检验专业范文第1篇
1.1课程的调整与整合将生理学、病理学、病生学的实验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成《机能学实验》;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医用化学综合实验》;将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整合成《临床医学概要》。这样既减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包括《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基础课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以及内容衔接不当的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常会遗忘了之前基础课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此,老师授课时不得不重复基础课的内容。因此,建议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合并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知识后更好地继续学习临床技能。《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学时较多,针对现代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即已进入仪器检验的时代,因此该门课应侧重仪器分析的讲解,减少化学分析授课的比重。
1.2设置临床见习期现有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结合的还不够密切,由于未能很好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致使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临床检验报告是什么,不知道检验报告上各项指标代表何意,也就更谈不上有专业感情。因此,建议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之前应安排学生在医院的检验科临床见习一段时间,具体了解检验工作的流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检验知识的印象,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针对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强化检验专业的特色,突出检验技师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具体表现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
1.3增设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以加强学生对当前最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如针对检验科的大型仪器设备,检验人员只需了解仪器性能及常见故障排除。因此,可以将《检验仪器维修》这门课程改为选修课或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出。也可将几门临床主干课程中的临床检验仪器集中为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避免重复讲授。为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开设《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可以将生化、免疫、细胞等质量管理的内容集中起来,不必在多门专业课中重复讲授;而针对《临床实验室管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组织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边实践边学习,其教学效果会更好。
2课程开设顺序
课程开设顺序总体要求是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这样依照学科的发展、知识的关联与衔接来设置。有平行课程时要平衡开课实验室和教研室的学年工作量。实训课中的军事训练建议在新生入学时安排,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组织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讲求规范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促进校风校纪建设;社会实践课应安排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进行;临床见习时间宜安排在进入专业课之前;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
3课程学时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检验专业范文第2篇
1、实验教学经费和条件有限,仪器设备大大落后于临床
近几年随着高等医学院校扩招使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由于实验教学经费有限,致使师资力量、实验场地、实验仪器和试剂等教学资源不足。检测仪器的更新换代速度一日千里,医院检验科的生化仪更新周期大约在5~8年,且生化仪器价格昂贵,几十万元至数百万元。学校为非盈利性单位,无法与医院检验科相比。在教学设备的投入上受一定的限制,目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使用的仪器仅仅只有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简单落后的仪器,学生大部分生化实验时间都是在重复使用分光光度计。所以,由于学校的教学设备较落后,使学生对现代化实验室的技术和装备发展缺乏感性认识,对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保养、维护等缺乏应有的基础。
2、实验成绩内容单一,占总成绩比重低
过去的实验成绩只有实验报告成绩平均分这一部分。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不高,且学生在实验课上都是“照葫芦画瓢”,只知道根据老师课堂讲解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操作,得出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学生做完整个实验,通常没有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完全没有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效果。从而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临床教学改进措施
1、适时调整实验内容,跟上临床发展步伐
在旧版实验指导的基础上,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全体老师共同编写了《临床生物化学实验与SPSS13.0统计学软件应用指导》第3版。根据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增减实验内容。例如:在以血糖测定为基础的一系列实验中,淘汰了已经过时的邻甲苯胺法,保留了目前常用GOD-POD法,新增了目前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己糖激酶法,并在干扰实验、回收实验和方法比较实验中予以应用。通过对血糖测定方法的调整,一方面,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关于血糖测定方法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各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另一方面,使得教学内容跟上临床检验发展的步伐,让学生了解到当前该检测项目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2、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医学检验本科生与专科生的区别在于不仅会操作,更要会分析。针对本科学生,教师运用CPBL教学法,先提出学习目标、内容及要求,并给出相关病案来引导学生思考、自定方案、解决问题。,在血糖测定实验内容讲解前,教师提出了本次课的目的、要求,给出一两个典型的糖尿病病例,要求学生先对病例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列出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项目,解释理由及意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临床生化检验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很强,与临床联系紧密。因此,作为一名医学检验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除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外,还要经常深入临床,了解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一方面建议老师经常到附属医院检验科、临床其它科室进行进修交流,加强检验与临床的联系,避免脱离临床、授课乏味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更新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学习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搞活课堂;并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学,带动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4、充分利用资源,增加临床见习机会
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创造条件,增加学生见识和操作全自动生化仪器的机会。一方面,拿来附属医院检验科淘汰但仍然能够使用的全自动生化仪,向学生介绍仪器的工作原理,重要零部件的作用,并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仪器参数设定。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到附属医院检验科见习的机会,弥补实验室条件和仪器的不足造成的知识欠缺。这样既达到了所需的实验教学效果,又减少购置大型全自动分析仪器设备造成的资源浪费。
5、注重学生基础技能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操作技能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立足工作岗位的最基本能力。对此,我们在第一堂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上详细讲解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中常用器材的基本操作、正确洗涤和保养等方法。除此之外,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操作技能训练。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放手不放眼,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对于实验失败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操作的每一个细节,在排除仪器、试剂原因后,重点在自身操作上找出失败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医学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丝毫的操作误差会使结果失之千里。
6、优化实验课考核内容,完善考核标准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决定性推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和精神是大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为了能更早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在课程开始初期,教师要加以引导,提供一些参考课题或科研方向。根据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设计一个科研性课题实验,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设立、查阅文献。期末的实验考核,每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开题报告,教师通过提出问题,与学生探讨实验的可行性,并对他们的开题报告进行打分并计入实验考核成绩中。对于切实可行的实验,我们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开展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和经验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撰写论文。实验考核采用了实验报告成绩加设计性实验成绩的方式。且实验课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大大增加到60%。设计性实验考核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水平。目前部分学生已在毕业前公开发表了论文。
三、结语
检验专业范文第3篇
基础化学是职业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重要基础,食品检验专业的许多专业课程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狠抓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有机化学的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探索,为学生学习食品检验专业课程打下坚固的基础。
关键词:
食品检验;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0引言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在中职化学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对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化学更是食品分析和检验的基础。学生的化学理论基础和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的学习,对将来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影响也更大[1-3]。而中职生的现状及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效果,影响着化学课程的学习,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如何找出中职生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改革来解决学生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常规的分析方法及检验手段,加强其动手能力,为食品分析与检验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食品检验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编写适合食品检验专业的校本讲义
现在的中职学校化学教材基本上都是高中3年教材的合订缩写本,普通高中3年的学习内容,中职生的学习时间只有1年。中职学校的学习时间短,但中职生的化学基础却远远不及高中生,教材内容与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相符[4-5]。近年来,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发展,但教材却基本没变。一些中职医学院校、食品类、农类院校都用的是相似的教材,但不同专业的专业课学习内容并不一样,对于化学理论基础和技能基础的要求不一样,化学实验的开设内容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把化学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分开设置课程,选择适合本专业的学习内容,突出重点与难点,编写适合食品专业特色的校本实验教材。编写适合本专业实际需求的实验教材,有助于突出学习重点,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应用型人才。结合学院食品营养与监测专业的专业需求,教师编写了中职食品检验专业《化学实验讲义》,把实验内容具体项目化。该讲义中共有12个实验项目:项目一,实验室规则及安全;项目二,玻璃仪器的洗涤和使用;项目三,物质的称量练习;项目四,容量瓶和移液管的操作练习;项目五,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项目六,酸碱中和滴定操作练习;项目七,用酸度计测食醋、雪碧、果汁的pH值;项目八,乙醛和丙酮的性质探究实验;项目九,酯的性质探究实验;项目十,葡萄糖、蔗糖、淀粉的性质实验;项目十一,探究橙子中VC的还原性;项目十二,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2转变实验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校园里的条幅上写着“我听说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亲身体验的重要性。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6]。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较差,部分学生好奇大于求知,甚至不按教材的要求进行实验,一些教师看到学生违规操作就严厉责备,这样打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勇气,从而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对化学实验充满厌恶和恐惧,形成了害怕走进实验室的心理。因为中职学生接触实验不多,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动手能力还处在初级阶段,因而他们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该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应该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适当引导他们发现自己错误,然后自己进行改正。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乐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因此,让学生快乐地走进化学实验室、让学生自愿的参与到实验中去、让学生在实验中找到主角的感觉、让学生在实验中找到学习的成就感是教师实验教学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3加强食品检验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
有机化学部分包含了常见的烃类化合物、醇、醛、酮、酸、酯、糖类、蛋白质等,理论性强、实践性弱,概念、方程式多,教师讲授内容多而空泛,学生学起来枯燥,单调难以记忆[7]。如何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利用实验室优势,把有机化学和食品检验联系起来,把食品分析检验融入有机化学的教学中,这就要求化学教师从实际生活出发,创造性地引入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化学实验课程更加贴近生活,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难题。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然而假酒问题作为近年来多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心理蒙上了厚重的阴影[8]。以此作为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之初,教师将该资源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此教学环节主要用来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在教师简要介绍醇类的性质和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分组进行实验,由学生查阅醇的相关性质和特征反应后自己设计不同的方法检验教师提供的真酒和假酒。在教学的最后,教师在总结醇类知识的同时,还要回归课程资源本身,将假酒等与甲醇有关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认清甲醇的危害,更要求食品检验专业的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担当起应尽的责任,使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环境更好、人民更放心,从而实现该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地沟油,每个中国人都耳听能熟,但地沟油生产程序及危害,学生却知之甚少。在学习酯类的知识时,教师下载相关视频:“记者从小区的下水道里现场取出汲水带回实验室,经过捞取、加热、过滤、除色等几个程序后,就提炼出了浅黄色的油状液体。”学生看完后都会深受震撼,那么这些油对人体有什么毒害,生活中遇到的几率有多大呢?通过以上案例激发学生的愤慨之情、爱国之心。作为食品检验专业的学生,有责任、有义务掌握油脂的品质监控,为人民的生活创造一个安全的食品环境。油脂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油脂的生理功能和用途,油脂和酯是什么关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课前分组查阅、收集和整理,并把自己整理的材料通过手机上传到班级QQ群。教师课堂上引导各小组交流分享总结酯类的性质和功能,指导学生设计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使学生通过亲自试验感受并验证了酯的化学性质,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最后,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出香肠中脂肪的含量?引导部分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查阅《食品理化分析》、脂肪的测定原理、样品仪器的准备,充分利用食品检验实验室的优势,制备样品,准备仪器,自主学习探索脂肪的检测方法。理论结合实践,基础结合专业,既让学生充分了解酯类的性质和应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完成了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突出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生产中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
4加强基础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规范的、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中职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虽然中职学生的理论基础都较差,但学生对实验操作还是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作为专业检验的基础,在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而熟练地掌握化学操作技能,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食品检验相关的行业,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 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实验操作,更要求学生的实验操作准确规范,能熟练使用各种化学仪器,能独立完成各种实验操作,能准确记录实验数据,能获得和交流实验结果;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把规范的演示实验上传到班级云班课,让学生多次自由观看;充分利用实验室优势,对于技能不过关的学生,应反复训练、多次强化,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5结论
检验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模式;实验教学
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以及临床经验。作为一门与现实结合紧密的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技术变得越来越机械化、自动化,这就导致以往具有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学生已经不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现在的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甚至科研能力。如何培养这样的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成为当下医学检验专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新的教育模式中在校生得到了更加系统全面的培养,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增强,而且独立思考和理论创新能力相比以前的学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毕业生们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到他们的工作环境中去,通过用人单位给的反馈信息也可以看出他们对教学模式改革的赞同和支持。
1 医学检验专业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医学检验专业在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支出和,主要表现为:第一,喂养式教学现象严重。教师将所教内容细化,在实验课时仪器的调试等工作更多的是由老师们来完成,导致学生依赖性强,学习缺乏自主性、独立性,从而致使其学习效率与能力大大降低。第二,实验内容与现实所需脱轨。内容空洞,甚至还落后于生活中科学技术的需要,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实验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帮扶。这从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独立思考上的惰性。同时,难以看到实验的现实意义,其过程实际是一种对材料、人员及时间的浪费。第三,教学形式单一,虽然有些学校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学生们在活动中能学到的东西都还是在课堂教学内容范围里。我们都知道有很多东西是在学校学不到的,不在现实岗位上体会那种环境就学不到相应的知识。第四,考核形式太书面化、理论化,缺少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察,而且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只占有很小的比重,这也会导致学生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验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浪费时间和资源。第五,实验室硬件设备不完善,普遍跟不上医院相应岗位中的设备条件,而且数量少,有时候研究经费的不足也会减少学生们做实验的次数,导致实验教学范围有限,甚至只能做固定的几个实验,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再加上对实验课程的重视度太低,很难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为了让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接触医院检验中心的工作,更早的接触将来可能进行的工作,提高综合素质,从而能在日后毕业以后更快更好的融入到工作中,充分发挥所学知识甚至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发展,并提高我国当前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水平,我们在近几年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针对当前医学检验专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革命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2.1 制定实验教学改革计划,健全管理制度
学院的领导团队结合本专业的教学情况和面临的各种问题,参照其他高校的情况从新制定了教学计划,并对专业的管理制度、实验室应用安排等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调整,在实验安排方面,改变以往只为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思想,删除了部分落后的实验技术方法,将一个大的实验分散开来,使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着重点并且实验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实验中心也围绕新的教学计划做出了相应的安排。同时院校大量增加了学生的实验课程,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管理制度方面,院校加大了对实验室应用情况的管理力度,针对实验室使用安排做出了新的规定,并要求实验中心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而对那些综合性实验,院校详细制定了实验教学实施细则用来解决其课程多、难度大、问题多这一情况。
2.2 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积极性
2.2.1 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针对以往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这一状况,制定新的教学方案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进行互动,授课方式从教师讲学生听变为讨论方式,并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这些都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2.2.2 增加设计性试验,开设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针对课堂内容让学生们自主设计实验,或是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法改进实验,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创新,培养他们敢于创新的精神。也为学生后期的毕业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都有可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2.2.3 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并将学校和医院实习结合,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实习的机会
医学检验专业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们仅靠课堂上老师讲述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课获得的动手经验完全无法满足工作岗位对他们的要求,而且这样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周末或者业余时间轮流去医院见习,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校实验室安排紧张的情况,还能让学生们更早接触社会,在实习中学到学校接触不到的知识,而且这样的安排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毕业后更容易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2.3 完善实验考核制度
在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情况就是所有的实验课成绩都只占学生总成绩的一小部分,而且实验课的成绩大都是根据学生们上交的实验报告来进行评定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提高学生们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因此,我们完善了实验考核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实验课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比重,而且对于实验考核,我们把实验成绩和学生们的平时表现和各个小实验的成绩都联系了起来,每一个成绩都包括实验预习、实验过程、数据搜集、实验总结等,这样就可以监督学生们的整体水平,避免了考试之前突袭补课的情况,而且我们还会在考试前两周将实验室彻底开放,并细化安排到每个班级的应用情况,给同学们复习的时间,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实验教学效果分析
在实验教学改革结束后我们对多个高校的多届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进行分析比较,观察他们毕业以后的工作情况,同时也对在校生中接受不一样的教学模式的班级进行了抽查,发现经历了实验教学改革后的学生不仅在学校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且在步入社会后他们可以更快地融入工作环境并且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可见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4 总结
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主要从事研究或者医疗检验工作,这对他们在校期间获得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而由于旧的教学模式的各种不足和社会岗位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实验教学模式就变得尤为重要,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甚至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利用该专业已有的各种经验去逐步改进自身的弊端是各大高校当前的重任之一。充分发挥实验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让学生们的实力增强,素质提高,以应对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施秀英,邹明学,汪桂华等.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3,31(10):5-6.
[2]魏静波,刘辉,高俊玲等.医学检验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解剖学杂志,2023,36(6):1139-1140.
检验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检验专业;职业危害因素;预防措施;研究
检验专业的同学一般的工作场所就是医院和疾病控制中心的实验室,主要的工作包括常规检验、临床检验以及微生物检验。检验的工作人员在检验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病原微生物,例如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粪便、痰液以及一些具有传染性的微生物标本,由此而言,可以说检验科是一个微生物相对集中的场所,检验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会被感染。因此,加强实验室生物工作的安全力度刻不容缓。虽然预防实验室感染工作日益被重视,但是实验室感染的现象还是时常会发生,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实验室感染管理的效能。以下几点是实验室感染产生的原因:
1.对实验室的感染的认识存在不足的地方,常常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小心一点就不会被感染,而且有些检验人员特别重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却对预防实验室感染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
2.检验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方面的知识存在不足,有一部分检验人员对实验室感染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
3.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一些检验人员在进行标本检验的过程中,不按规定的操作和章程来,例如不戴口罩、帽子、在接触有感染性的标本时不戴手套,甚至有些检验人员为了方便 穿着污染的工作服进入休息间等。
4.不够重视气溶胶的危害。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病原生物形成了感染性气溶胶,而工作人员在处理检验样本标本的时候没有过多的重视,导致将感染性气溶胶吸入体内导致感染,这一点很多实验室都没有足够的重视 。
5.检验完成以后处理不规范。具体有以下几点情况;第一,直接将未经过处理的固体废弃物放入黄色塑料袋;第二,将未经处理的液体废弃物直接经过下水道进行排放;第三,将感染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不分类等等。
6.化验单消毒未引起重视。虽然现在很多报告单都是经由机器打出来的,但还是有一部分化验单是未经消毒直接发出的,若是发出的化验单上有感染源却没有被消毒,那就很容易被感染。
7.门诊微量采血时存在问题。虽然现在都是“一人一针”,但是如果检验人员在抽血的过程中,不消毒或很长时才进行一次消毒的话,也很容易造成感染。
8.菌种的保存。在微生物实验室存在很多的菌种,很多都是致病菌,如果菌种管理不善的话,也可能会造成实验室的感染,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9.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实验室的设计和布局不规范,在设计时没有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或者没有存在通风设施缺陷的话也是很容易造成感染的。
二、预防措施
1.预防实验室感染事故,首先领导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保证方面的投入到位。在实验室配备完善的措施,制订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人员学习《医疗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把国内外发生的较为典型的实验室感染事件作为反面教材。从思想上进行教育。
2.对每个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工作人员(包括实习生、新进人员、工勤人员)加强安全培训,认真学习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3.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例如人员准入制度、安全防护制度、标本收处理制度、废弃物处理制度、应急处理及报告制度、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及处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在进行容易产生气溶胶的微生物的检验室时,应该尽量在生物安全柜或者是比较安全的隔离装置中进行 。《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GB19781-2005/ISO15190-2003 第 15 条气溶胶:样本的离心应在盖好的安全罩内进行,特别建议在能a生气溶胶的大型分析仪器设备上应使用局部通风防护,在操作小型仪器时应使用定制的排气罩,此外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应具有防范气溶胶的意识,正确的操作方法,良好的操作习惯能够有效地减少气溶胶的产生。
5.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物的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一定要将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分开处理,在进行医疗废弃物处理时,固体废弃物消毒焚烧,液体废弃物先消毒后排放。
6.应该提高对检验报告单进行消毒的认识,并且尽量做到检验单化验单无纸化,有纸的话尽量进行机器打印。
7.改善实验室的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在进行实验室的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最好购买先进质量好的仪器设备,加大对通风装置的投入,在进行样品处理时,最好进行统一处理,减少污染的机会。要配备完善个人的防护用品。例如,隔离衣、手套、帽子、鞋套等。有设备齐全的生物安全设施:生物安全柜、紫外灯、感应式洗手设备、淋眼器、应急水龙头、紧急冲淋器、消毒药、应急药品箱等。
8.加强实验室感染的应急演练。这个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演练,并且一定要进行定期演练,并在演练之前制定一套预案。
9.加强实验室感染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可以对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规范操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列入日常评比考核中。这样可督促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可以有效预防职业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检验人员经常会受到职业的危害,如果不能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对自己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检验人员一定要加强自身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并应该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工作单位应该尽可能为检验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尽量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志斌.微生物检验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23,13(17):76-7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