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学论文(精选5篇)

文化教育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文化;教育管理

学校文化建设是目前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学校近年来大张旗鼓地开展“文化建设运动”,有的还不惜重金聘请大学教授为其“策划”“包装”;也有一些学校“处乱不惊”,默默地追寻着教育的文化真谛,深耕细作,把校园经营得“沉香四溢”“景深意远”。毋庸讳言,中小学校追求“文化建设”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的一些校长对教育的认识开始嬗变,渴望品尝教育的“味道”,我们的基础教育正在向着“真质”的方向发展,实乃大幸!然而,我们也需要在这“热火朝天”的追逐中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当前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近期进行了一些针对性调研,提出以下粗浅认识和建议。

一、认识不足,意识不强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多数中小学对建设学校文化的认识不足,意识不强。这种状况在农村中小学比较普遍。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理念和方式大多停留在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以经验型管理为主,主要是应付日常性工作,或按照上面的要求上传下达,重形式,轻内涵,缺少独立思考和个性创新。此外,近几年中小学布局调整,新建中小学数量较多,特别是城镇新建中小学数量较多。新建学校的“硬件”建设堪称一流,但“软件”建设特别是学校文化建设十分薄弱。中小学校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建设?笔者在调研中常常向部分“重视”文化建设的学校校长提出这一问题。多数回答是“为使学校更有特色,更有影响,办成名校”,回答“一些有名的学校在搞,我们觉得很好,学着搞”的也不在少数。可见,多数中小学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缺少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有的甚至人云亦云,没有从深层次上树立起自觉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建设学校文化不能停留在一般性认识上,更不能停留在追求形式上的“花拳绣腿”上,而是要提高到丰富学校教育内涵、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措施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到是为了追求教育真谛的高度来认识。

二、概念模糊,理解片面

关于学校文化,目前在理论上还没有十分确定的界定。所以,一些中小学校长对其概念的理解更是模糊的、混乱的,也不乏极端片面的理解。很多学校把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墙壁文化,强调的是学校环境文化设施的呈现,在这方面舍得花巨资,有些甚至把学校搞得像公园、文化广场或者图画展览馆。学校文化建设在表面上大做文章。我们很难严谨地描述文化的真正内涵,但可以作出这样的理解:文化既是过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文明,又是正不断创造和不断积累着的文明。文化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出来的。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的主要渠道。同时,教育也是创造新文化,推动人类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校自从人类历史上出现就逐步发展为教育的主要形态,学校文化随之产生并发展。在传承与创造的共同作用下,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具有其特有的属性——传承和创新。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学校文化也必然不断积累、发展,并不断创新、进步。我们需要明确:学校文化不能等同于校园文化,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校文化是上位概念,校园文化仅仅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下位概念。学校文化是深层次内涵和特质的全部概括,校园文化仅仅是浅表层次的部分描述。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我们把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那就差之千里也失之千里了。

我们从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总和的内涵来理解,学校文化可分为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以实物形态存在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建筑设施、师生服饰、标牌展板等;精神文化——以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因素,包括教育理念、核心价值、管理方式、课程内容、师生行为、人际关系等。从发展的角度,学校文化还是尊重和敬畏历史、继承、吐纳、扬弃、发展、创新,是理性、科学、规律、规范、秉持、个性,等等。

三、功利驱动,注重形式

我们不能否认有不少的学校领导是源自于对事业的崇高追求和高度的责任感,来进行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地方的学校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以行政手段来提拔、任用、考核教育干部和学校校长,这些教育干部和学校校长也同样用行政手段来管理教育和学校。一些教育干部和学校为了获得上级的“青睐”而不遗余力地搞一些“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以尽快出“政绩”,获得提拔重用的资本,也就不足为怪了。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不为少数的学校是出自于功利主义,为了“粉饰门面”。所以,求大、求奇、求怪、求轰轰烈烈的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十分普遍。

学校文化建设的真正目的是建设有丰富内涵的教育机体,培养有教养的学生。真正意义的学校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学校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外壳,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我们评价学校文化水平的高低,不应是以校园是否开阔、绿化美化是否豪华、建筑是否漂亮、标语是否响亮等为标准,而是要以学校建设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学校发展是否符合教育发展需要、建筑设施是否安全和经济实用、绿化美化是否整洁与和谐等为标准;不应以制度严厉与文本健全、师生行为整齐划一、学生考试分数名列前茅等为标准,而是要以教育理念是否科学、核心价值是否正确、管理方式是否民主、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师生精神是否愉悦、课程建设是否合理、学校氛围是否宽松和谐、教育质量是否全面等为标准。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时也要端正态度,消除功利心理,本着对事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点滴积累,精雕细刻,扎扎实实地锤炼学校文化。四、缺少规划,不能持续

做事没有规划或虽有“规划”但形同虚设,是目前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大问题。很多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缺少整体设计、长远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工作策略。不少学校是今天从哪儿看到些东西感觉挺好,搬过来折腾一番;明天又从哪儿看到些东西感觉挺好,再搬过来折腾一番;今天这位校长是一种规划,明天换了校长就换一种规划。如:来了“国学热”就一窝蜂地搞“国学”,来了“诵读热”就一窝蜂地搞“诵读”,来了“校园舞热”就一窝蜂地搞“校园舞”,等等。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学校要深耕本土,广学博取,汲取精华。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要立足于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立足于优秀的本土地域传统文化,立足于本校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学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花费一些力气,很好地进行研究和论证,确定本校的特色、发展优势和远景目标,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行动规划,然后坚持不懈地分步实施。学校要精选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让老师和学生去学习、去受熏陶。传统文化并不都是优秀的,也有糟粕。本土地域是人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有爱这片热土的情感,才有爱国的情感。学校要使孩子懂得家乡的历史、熟悉家乡的今天。老学校应该好好整理自己的历史,感悟沧桑变化,体会那些永恒不变的精神;新建学校要重视自身教育精神的凝聚和锤炼、文献资料的积累和丰富,学习优秀学校的文化,不断积淀自己的文化。此外,学校还要重视学习国外优秀的文化,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五、研究不足,引领不力

学校在文化建设上存在上述问题,有学校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一方面,我们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学校身上。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十分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到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学校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不同文化背景和发展历史下的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有差别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也相应是有差别的。中华民族的教育肯定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可循。然而遗憾的是,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界却没有研究建立起这样的理论体系。由于没有权威的科学理论作为引领,我国的学校文化建设群龙无首、无章可循自然就不足为怪了。另一方面,许多学校有建设学校文化的良好愿望和积极热情,但由于学校领导、教师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虽然十分努力,但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度、广度、科学性、结构性和系统性都十分薄弱,所作的一些工作只是星星点点,浅尝辄止,难以持续和深入下去。

文化教育学论文范文第2篇

在跨文化交流中出于语言在运用和交流中存有差异很大,需要以对方道德观念和思维模式来了解所学语言。在很多情况下提升对文化差异敏锐性已成为教学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地领导学生关切不同文化,并从英语语言习惯出发让他们懂得正确问候、赞美和感激他人,并可以比较文化差异避免对西方人隐私和忌讳的谈论等。之外,在教学中还需强化对英美文化的概述,需要学生宽泛涉足英美文化背景方面知识,如:《英美文学》、《英美概况》,多看些英文电视节目或影片,通过实际情景掌握他们的地理政治、人文历史、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知识,做到提升学生对英美文化敏锐性的目标。

1.1在学习英语前了解文化背景

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准确地掌握和了解课文内容。如:《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中,就叙述了马克吐温和朋友购买火车票有意泄露身份但几次被拒,最后被邀请上火车受到贵宾待遇,最后得知误认为是纽约市长的幽默故事。在学习课本时可先向学生简述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特征,让他们清楚马克吐温这个人物生活时代的背景,作品的风格,在文学史上历史地位及当时社会风气等,然后逐渐深入探究,让学生可以把握住文章宗旨。

1.2在学习英语前掌握文化内容

在解释语法、生词、分析句型结构时要留意领导学生掌握和探究词句间体现的文化含义,让他们学会正确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中英文化差别及词汇文化含义对正确理解课文非常重要,西方国家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存在很深的文化底蕴和背景。如:西方国家中大部分人都信仰基督教,他们必读的书就是《圣经》,英语中有很多习语与《圣经》、基督教、希腊罗马神话故事有关。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适时地向学生简述文化背景认知。

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别。一是在面对年龄问题上,中国人习惯以老为尊,而外国人却避讳“老”这个词汇。在中国称作中年以上人为“老”表示尊重,如:老张、老李或杜老等,但在西方“老”字却表示残年衰朽,所以,西方人避讳运用“老”字。美国老人不喜欢别人称自己为“老人”,要以“年长公民”(seniorcitizens)这一婉约词汇来代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要多掌握西方文化,才能与他们沟通进程中更轻松自如。二是能够从与动物有关词汇中比较东西方的差别。在汉语中有“鼠目寸光”、“贼眉鼠目”等成语,分别用来形容人目光短浅、鬼鬼祟祟。在英语国家中老鼠在俚语中指怕羞之人。同时,MickeyMouse的出现使老鼠形象大放光彩,深受儿童喜欢并成为机智、智慧的象征。之外,在中、英两种语言中,狗(dog)尽管它根本含义是相同的,但其文化韵意的含义差别却很大。在英语大多数场合下“dog”是褒义词,用来形容值得信赖的人,如:a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这都反应西方人心理文化,他们视狗为人类最好的朋友,如:asfaithfulasadog,就是以来形容人的忠诚。虽然在汉语中也有许多对狗的褒扬,但只是把它们视为忠实奴仆,并不是平等关系。之外,如:“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表达人们对它的厌恶。三是中西文化中称谓语所指向范围也不一样。这也就体现了人物亲疏关系及身份和职业等。它既是语言代表也是社会文化象征,所以,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别。

文化教育学论文范文第3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一、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即语言中的文化教育,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

在教材中"What'syour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name,please?”或“MayIknowyourname?”如果使用“What'syour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2.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兴趣爱好为话题如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等等。

3.称呼语

例如“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我们在教材出现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Wang"的情况,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Smith"、"Aunt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Wang。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Zhang,NurseW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

4.感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5.称赞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you."如,

A:Yourcoatlooksnice.

B:Thankyou.

6.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Book1Lesson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oldareyou,MrsRead?""Ah,it'sasecret!"为什么Mrs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areyou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areyou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文化教育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例如: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上的成就保证了我国原子弹研制中有关化学材料的部分。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迈出了新的一步。

一个人的自我意象一旦形成,就非常难于改变。积极的、成功的自我意象,对于人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动力。

二、在化学课中渗透国情教育

化学课的教育内容很丰富,但它不像思想品德那样直接,它要通过“化学”的形式来进行。例如:国家的一些紧缺能源在化学中可将国家公布的有关统计数据的原因告诉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拟编成习题,让学生进行化学思考、练习,使学生对能源危机有所了解,同时把我国的国土资源、矿产资源从世界部分国家进行比较,在进行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有关内容教学时,从水资源在我国也不丰富,算得上中度缺水国,而且各省市水分布还不均匀,也有不同程度的水污染现象,从多方面分析,让学习知道,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而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和爱护水资源的好风尚。在学习H2、CO、CH4的化学性质时,结合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特别是“绿色能源”,分析H2作为氢能源的3大优点:原料来源广泛;发热量高;生成物是水无污染。CO作为能源的优点和弊端(CO有毒)对空气带来污染。CH4作为能源对我国广大农村的能源、环境卫生、农作物的肥料的解决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能源紧缺的现状,对学生进行潜意识的要节约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等国情教育。结合教育,介绍空气的发现史,分子原子的发现史,元素的发现史和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让学生知道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介绍著名化学家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艰辛故事,侯德榜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科学家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敬业精神。介绍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准确回收,以及我国“神舟”号火箭的载人技术的研制成功,无不凝结着科学家们共同努力奋斗的艰辛,学习科学家们团结协作、自力更生的精神。从小学会协作,学会自立。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方面,化学有得天独厚的学科条件。化学教师应努力创造化学实验的机会,或演示或分组或布置家庭小实验,或演示下放分组或补充趣味实验。无论哪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教师都应严格实验规范操作,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品质。对于失败的或效果不明显的都应重做,以教师自身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三、环保知识渗透

人类面临着两大环境问题:一是生态平衡的破坏;二是因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而导致了洪水泛滥、大气污染、海河污染、地球升温等,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在化学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设计一些环保知识。比如,盲目的使用和不合理施用化肥,是我国农村出现的普遍现象,农村化肥的平均使用量为378kg/km2,已成为化学施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一现象将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未被利用的养份通过流失、淋漓、反硝化、吸附和浸蚀等方式进入空气,使环境受到污染。所有推广合理的耕作制度,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加有机肥的比例等,都是减少农业污染有效措施。又如我国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能源的利用,过度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排放的气体有:SO2、CO2、NO2、CO等与潮湿的空气接触、就形成酸雨,而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相当不利,对金属材料和大理石雕塑等建筑材料有强烈的腐蚀作用。随着车辆的增多,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气体NO2也随之增多,这将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所以改变能源结构,减少废气的排放量,增加废气处理设施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不用一次性筷子,尽量少用塑料杯、塑料袋等减少白色污染。通过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环保的好习惯。

四、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1.世界是物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结合教育使学生树立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是物质的。大到日月星辰,小到分子、原子都是物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存在的,是不可消灭的。

2.世界是运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而且是不断地运动着的。通过化学变化的现象及本质的认识,通过化学变化及其条件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客观事物处于相对运动中,又是不断变化的。用客观、微观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质与量相结合,树立学生运动的思想。

3.量变、质变;内因,外因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处于永恒变化中,而且变化是有条件的。只有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的变化。而且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结合化学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结合化学变化的条件研究,催化剂的对比实验教学,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学习;还可以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教育,由分子结构上一下氧原子的差异,致使他们性质大不相同。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对立、统一的观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矛盾的统一体。通过介绍物质的纯与不纯,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溶质溶剂的相对性,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如何防火灭火,污染与防止,开发与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相对与绝对的统一,辩证地思考问题。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注意发掘科学思想教育。结合教材,结合教学,寓科学思想教育于平时教学中,以达到育完美的人之目的。

文化教育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关于社区教育教师的能力模型作为成人教育领域的重要阵地,社区教育发展如火如荼。为了提升社区教育的服务水平,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指出,提高学习质量要择用合适的培训管理人员、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因此,以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就要确保包括教师与管理者在内的人员获得高质量的、持续的专业发展、学习支持系统以及学习绩效与标准。作为长期从事社区教育的研究者,华东师范大学张永博士介绍了社区教育教师的能力模型。通过对《英格兰和威尔士教学和学习支持标准》、德国的《成人教育基本资格框架》、中国的《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服务能力评价》和《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基本要求》等文件中相关规定的分析,张永博士挖掘出能力模型的基本框架,即能力观、能力层级和能力维度。在此基础上,张永博士从管理、教学、开发、支持和研究五个维度构建了我国社区教育教师的能力模型,并从相关维度细化了职业能力。在随后的专题讨论中,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欧阳忠明博士指出,社区教育工作者走向专业化之路的前提是有效界定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模型,当然,社区教育工作者工作任务不同,其能力要求侧重点也不一样。

(二)关于国际先前学习认定政策的基本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领域内掀起了一股先前学习(PriorLearning)认定的实践潮流,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国家资格框架,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主要策略之一。在这种实践的驱动下,关于先前学习认定的研究在最近几年成为热点话题。华东师范大学朱敏博士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探讨国际先前学习认定政策的相关问题。她指出,国际上对先前学习的研究存在一些争议,例如,先前学习认定的界定、认定行为本身的质疑和认定过程与机制上认识的不统一。虽然存在分歧,但是根植于经验学习、终身学习思想、能力本位观和认同哲学的理论基础的先前学习认定,对于激发并实现个体学习的连续性和终身性具有重要意义。以澳大利亚、瑞典、英国等为例,朱敏博士分别介绍先前学习认定的实施步骤、认定主体、申请对象、机制、具体技术方面的实践。当然,先前学习认定政策也存在相关的问题,如认定对象的选择性纳入、申请者语言以及一般能力对认定工作的影响等。在随后的专题讨论中,江西师范大学曾青云研究员指出,先前学习认定要根植到中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例如政策的界定、社会公众的认知等。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肖菲教授指出,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差异,认定标准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

(三)关于成人转化学习的理论架构美国学者雪伦•B•梅里安(SharanB.Merriam)指出,转化学习是“研究成人学习活动的第三条路线”,“在过去的10年里,相比任何其他方法,该理论可能吸引了成人教育学者更多的关注……它的影响力已经取代成人教育学而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学习理论”。作为国内系统研究成人转化学习理论代表人物之一,河北大学刘奉越博士围绕转化学习的必要性、研究进程、内涵与本质、核心概念、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刘奉越博士指出,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职业流动速度加快和频率增加,关键性事件具有不可逾越性,在此背景下,转化学习成为成人发展的诉求,成为一种普遍的成人学习现象。通过自身的感悟和多年的研究,他提出促进成人转化学习的策略:在倡导终身学习理念背景下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人学习者要在学习中善于总结经验、批判反思、加强合作等;成人教育机构和家庭要善于为成人学习者提供转化学习的指导与帮助;成人转化学习理论研究要根植于中国土壤进行,为成人转化学习提供支撑。在随后的专题讨论中,有学者认为转化学习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可能是逐渐发生的过程,也可能是某种突发性的、强烈的经验引起的顿悟,如果合理利用,会极大地促进成人学习效率的提升。南昌大学李茂荣博士认为,经验是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的桥梁,是成人转化学习的契机,但经验的固着效应也会阻碍新观点、新知识的习得,因此成人在转化学习中要区别对待经验,有效发挥经验的积极作用。

(四)关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的问题当前,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时展的潮流,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面临着转型与创新的问题。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为什么要转型、如何转型的话题,曲阜师范大学何爱霞教授从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历史发展、现实困顿以及应变策略进行系统分析。她指出,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单位,在国家社会发展中具有自己的嬗变和发展规律。从历史发展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创建与探索、破坏与扭曲、恢复与重建、改革与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也不同,特别是伴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政策法规、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成人需求等方面的要素驱动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变革。她指出,成人高等教育机构转型需要从办学重点转移、发展模式转向、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机制创新、办学形式的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在随后的专题讨论中,肖菲教授指出,面对学习需求多样性、学习方式多变性,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曾青云研究员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转型应该根据我国发展实际,敢于创新,并逐步推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刘建华院长指出,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转型与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从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基础上进行探索,需要宏观层面政策出台与教育机构自主探索相结合。

二、论坛之思

古人云:“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学术研究过程是一个成果分享与问题探讨的过程。此次学术论坛的召开,为成人教育学领域热点问题提供了便利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终身学习背景下成人教育学科研究提供了一定思考。

(一)聚焦成人教育学术研究前沿举办学术论坛,加强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跟踪学科前沿,促进科研创新,必将裨益于成人教育学影响力的提升和未来研究的拓展。此次论坛紧紧聚焦成人教育学术研究的前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紧紧把握成人教育领域的国际前沿热点。先前学习成果认定、成人转化学习理论是国际领域内的前沿话题,研究者把握国际成人教育学术领域的发展脉搏,积极引入到我国成人教育学术领域,并植根于本土理论与实践研究,推动了我国成人教育学术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紧紧扎根国内成人教育实践的热门话题。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化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如何转型更是迫在眉睫。为此,本次论坛的另外两个主题彰显了研究者强烈的问题意识,扎根于本土成人教育实践前沿,引发研究者在诸多理论上的反思。在许多学者看来,理论是学科独立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学科的理论一体化水平是衡量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为任何一门学科都试图构建独特的理论,揭示本学科研究现象的“真面目”。从我国成人教育学理论体系现状来看,许多研究依然桎梏于成人教育现象的解读、符号描述、定义的纷争以及对策的提出等,没有形成自身的实体理论和研究范式;许多理论依然深陷于移植和翻版,缺乏“深加工”和“本土创新”。为此,聚焦成人教育学术前沿,不仅要关注国际学术的前沿,更要注重理论“本土化”加工与创新;关注国内成人教育前沿问题,注重理论解读,为实践发展提供可行性指导。

(二)构建成人教育学术共同体约翰•齐曼(JohnZiman)指出,“有效的科学共同体是学术科学的基本特征。知识社会学家常常把这个共同体当作只不过是一种文化的背景,在其中,流行的科学见解得到统一和积累,不言而喻的技巧和智力传统在世世代代的学者中间流传下去”。纵观所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学术共同体的存在犹如学科的定心石,是凝聚学科力量的核心力。此次论坛的召开,使得与会的学者和研究生深感学术共同体的建立意义。虽然,成人教育学科正逐渐形成一个共同体,但离“学术共同体”还有一定的距离。为此,从共同体到学术共同体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是通过举办学术会议(论坛)为成员提供交流机会。在许多学者看来,学术会议(论坛)是共同体成员交流并达成共识的最佳渠道,甚至有学者把学术会议(论坛)比作“交流的天堂”。在这里,无论什么样的身份,无论什么样的学科背景,彼此之间都不是陌生人,可以自由自在的交流各自的学术研究成果。学术会议(论坛)存在的价值就是能够“虚怀若谷”的容纳同一领域或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从而有效地交流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增强彼此的了解。二是通过研究项目融合研究成员。成人教育学的属性表明,其知识体系应该是多学科互涉的结果。因此,成人教育学领域的研究项目一般都是学科互涉研究项目,需要把相关学科的人员聚拢起来,研究更为复杂的现象。通过项目研究进行交流,并形成某种整合性的研究成果。三是重视专业研究刊物,修筑互补流阵地。刊物作为互补流阵地,促进了分散在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推动了成人教育学领域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