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精选5篇)
社会学范文第1篇
社会学这门学科带给我的感受是在我们社会中我们应该去怎么办,去怎么如何更好的生活于这个社会,去如何处理这个社会所发生的事情。社会学在我看来他更是我们如何为人处事方面的知识,更是我们未来规划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我对社会学的看法是在社会上你是让我们怎么做的。
社会学它所包括的内容就是虽然只涉及社会方面的内容但他教会我们在建设,在经济,在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社会学是我们想要在为未来中得到一个更好的生活规划的话,我们就要去认真的拜读,研究它可以给我们带来灵感。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到困惑的话你可以读一下研究一下社会学。
社会学一个不一样的学科,一个另类的解惑世间之事的书,一个特别的心灵鸡汤,所以社会学给我的看法是平衡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社会的一种个人之书。
社会学范文第2篇
2.中国在国际治理中的责任承担:行为表现与实践成效刘宏松,LiuHongsong
3.地区间主义与欧盟:全球行为体之锻造与实践新途径朱天祥,ZhuTianxiang
4.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伍华佳,WuHuajia
5.对欧盟后哥本哈根国际气候政策的战略认知肖兰兰,XiaoLanlan
6.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以上海市为例沈露莹,ShenLuying
7.中国"非典型现代都市病"的社会病理学研究张鸿雁,ZhangHongyan
8.问题研究向学科化研究的转向——青年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康年,邓蕾,黄洪基,KangNian,DengLei,HuangHongji
9.复兴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应对青少年文化认同危机张红霞,ZhangHongxia
10.从"城市教育优先"到"城乡教育均衡"——新中国城乡教育关系述评邵泽斌,ShaoZebin
11.未成年人股东资格之法理分析——基于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思考沈贵明,ShenGuiming
12.试论我国区域法制的系统性构建朱未易,ZhuWeiyi
13.论《庄子》"物无贵贱"说之双重意蕴高瑞泉,GaoRuiquan
14.认识的语境论形成的思想根源魏屹东,WeiYidong
15.20世纪20年代苏联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地位张建华,ZhangJianhua
16.所谓英国现代化"内源""先发"性质商议梅俊杰,MeiJunjie
17.从倡节义到兴文教——曾国藩幕府刻书考论李志茗,LiZhiming
18.社会化与国家化: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发展路径之比较张永广,ZhangYongguang
19.《资本论》的自然科学类比——关于马克思科学精神陆晓光,LuXiaoguang
20.结构主义遭遇了怎样的德里达王向峰,WangXiangfeng
21.艺术作品的时间性刘旭光,LiuXuguang
22.都市扩张与城市英雄主义——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艺术中的审美重构耿波,GengBo
1.中国崛起与对外战略调整赵可金,ZhaoKejin
2.政策科学研究缘何进展缓慢?——兼评王绍光和张秀兰等有关政策研究的若干文献赵德余,ZhaoDeyu
3.新社会风险:当代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视角李姿姿,LiZizi
4.利益共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陶友之,TaoYouzhi
5.再论"比例失调"——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对策王勇,WangYong
6.马克思国家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国家学说——一个比较分析的视角冯新舟,何自力,FengXinzhou,HeZili
7.浪漫爱的追求:渐行渐远?徐安琪,XuAnqi
8.基于时间向度的劳动风险防范——以东莞工伤社会保险实践为例严新明,童星,YanXinming,TongXing
9.新农保试点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宁夏新农保试点县的调查分析海,周庆,SuDonghai,ZhouQing
10.农村物权纠纷解决中国家法的作用姚海放,YaoHaifang
11.再议清末法律变革的内在理路赵娓妮,ZhaoWeini
12.科学知识的合理重建:在地方知识和普遍知识之间安维复,郭荣茂,AnWeifu,GuoRongmao
13."对象"究竟是什么?——前期维特根斯坦的"对象"概念解析李国山,徐弿,LiGuoshan,XuTao
14.先秦至唐宋姓氏书之产生与发展虞万里,YuWanli
15.唐宋变革视野中文学艺术的转型虞云国,YuYunguo
16.明清贸易领域中的"客店"、"歇家"、"牙家"等名异实同考胡铁球,HuTieqiu
17.明清诗坛论争与元和诗歌选录——以元和十大诗人诗的入选和体裁分布为中心尚永亮,洪迎华,ShangYongliang,HongYinghua
18.明清的编创方式及其成因纪德君,JiDejun
19.论苏轼的"人生如梦"郑群辉,ZhengQunhui
20.关于百年来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思考周小玲,ZhouXiaoling
1.当前中国中产阶层政治态度的实证研究齐杏发,QiXingfa
2.论"碎片化"政府管理模式及其改革路径——"整体型政府"的分析视角谭海波,蔡立辉,TanHaibo,CaiLihui
3.生态行政学:理论源流、分化及其困顿杨华锋,刘祖云,YangHuafeng,LiuZuyun
4.农民的公民意识与中国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赵泉民,ZhaoQuanmin
5.全球金融衍生市场监管改革趋势及中国启示张宗新,ZhangZongxin
6.信息化、产业分工协作和经济服务化研究陈建华,ChenJianhua
7.长三角地区广播电视产业的活力文化圈汤蓓华,杨卫武,TangBeihua,YangWeiwu
8.内幕交易的规制:以债权人利益保护为中心的观察傅穹,仇晓光,FuQiong,QiuXiaoguang
9.韩国《资产流动化法》评说许凌艳,XuLingyan
10.试论特定继受人与既判力主体范围扩张常廷彬,ChangTingbing
11.当今人类究竟应当如何对待家庭?——对赖希的"性革命"思想之研究陈学明,陈祥勤,ChenXueming,ChenXiangqin
12.节制的根源——中国传统哲学的视角贡华南,GongHuanan
13.时间观:西方的"天人分离"与中国的"天人合一"何丽野,HeLiye
14."载纵载横"与无远弗近——秦汉时期燕蓟地区交通地理研究陈业新,ChenYexin
15.从石仓土地执照看花户内涵的衍变与本质单丽,曹树基,ShanLi,CaoShuji
16.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长三角农家收支、净余率与商品率的计量考察——来自吴江县开弦弓村的经济分析郭爱民,GuoAimin
17.清康熙六年后守巡道性质探析傅林祥,FuLinxiang
18.近代上海城市法制现代化研究——以城市规划法为主要视角练育强,LianYuqiang
19.建构和迷恋表达性现实——浩然小说的真实性及相关问题张志平,ZhangZhiping
20.东方世界的现代化与东方文化观念的创新陈伯海,ChenBohai
21.忧患、信仰与拯救——当代生态文学的三个向度葛红兵,GeHongbing
1.党员与政党:常任制改革的双重目标——以浙江台州椒江的地方性知识为例陶庆,TaoQing
2.党的领导地位的政治学阐释王金水,WangJinshui
3.走向社会政策时代:从发展主义到发展型社会政策体系建设郁建兴,何子英,YuJianxing,HeZiying
4.财富分化、子承父权与华人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杨光飞,YangGuangfei
5.网络化背景下的创新环境建设: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李双金,,LiShuangjin,WangDan
6.未成年人发展指标体系理论建构与测量杨雄,何芳,YangXiong,HeFang
7.居村农民市民化:何以可能?——基于城乡一体化进路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吴业苗,WuYemiao
8.危机应对的区域应急联动模式研究滕五晓,王清,夏剑霺,TengWuxiao,WangQing,XiaJianwei
9.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安排徐孟洲,叶姗,XuMengzhou,YeShan
10."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适用及其限制——《哥本哈根协议》和中国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王小钢,WangXiaogang
11.中国经验:哲学与人文学的沟通何以可能——兼论人文学的形而上学基础问题胡伟希,HuWeixi
12.列宁与俄国革命的文化制约问题黄力之,HuangLizhi
13.话语策略与意识形态批判——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的新趋势王继停,李元,WangJiting,Liyuan
14.民国沪地同业公会与政府当局间的一次公开较量——抗战后上海劫余纱布案述评樊卫国,FanWeiguo
15.善堂与晚清民初江南地方社会变迁——以川沙至元堂为中心王大学,WangDaxue
16.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与清末的法政教育翟海涛,ZhaiHaitao
17.阶级意识与性别呈述——也谈左翼电影的政治性陈惠芬,ChenHuifen
18.为怀旧与时尚所隐喻的影像上海及其文化悖论金丹元,张书端,JinDanyuan,ZhangShuduan
19.一种不合时宜的悲剧意识诉求——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边缘性论之三杨经建,YangJingjian
20.文学研究:学术生态与职业精神时胜勋,ShiShengxun
21.自然方位属性对左右尊卑的影响孙占林,SunZhanlin
1.争论中的中国模式:内涵、特点和意义胡键,HuJian
2.创造与贡献:世界体系视域中的"中国道路"韦定广,WeiDingguang
3.构建区域间合作"中国模式"——中非合作论坛进程评析郑先武,ZhengXianwu
4.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成全球航运资源配置中心林锋,LinFeng
5.港口群制度合作模式的比选及对长三角的启示王列辉,茅伯科,WangLiehui,MaoBoke
6.城乡建设用地流转:体制内与体制外模式比较程世勇,ChengShiyong
7.农户参与分享土地市场化收益的研究——兼论农地股份合作焦必方,孙彬彬,叶明,JiaoBifang,SunBinbin,YeMing
8.权力离散与权威虚拟:中国乡村"整合政治"的困境赵旭东,辛允星,ZhaoXudong,XinYunxing
9.城市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研究——以济南为例李芹,LiQin
10.试论情感文明的四个基本维度郭景萍,GuoJingping
11.以一种积极的刑事政策预防弱势群体犯罪——基于西方社会支持理论的分析汪明亮,WangMingliang
12.论公司控制权概念的法理基础钟瑞庆,ZhongRuiqing
13.主体性、公民社会、公共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史上的三个重要观念张法,ZhangFa
14."混沌之死"与中国中心主义天下观之解构陈赟,ChenYun
15.都市文化批评与都市人自身的再生产刘士林,王洪岳,LiuShilin,WangHongyue
16.报业组织的业务创新与受众获取策略汪幼海,WangYouhai
社会学范文第3篇
“义工”也称“志愿者”,是指基于社会责任及义务,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为促进社会的改善和发展,无偿参与社会服务的人员。
社会工作者遵循的是“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应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目前,社会工作主要存在于社会服务领域,主要是为困难群众提供社会服务的领域,服务对象有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失业者、吸毒者;同时在一些特定机构中也有社会服务,如在大、中小学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医疗社会工作,调节医患关系,解决影响健康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在监狱和社区开展工作,帮助犯罪人员回归主流社会;依托社区或非营利机构开展家庭社会工作,促进家庭和谐;在企业中开展社会工作,保护职工权益,缓解压力、发展能力等。
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是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职能部门中,从事社会政策制定、执行等有关工作的公务员岗位。
二是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相关的社会服务岗位。如老年人社会福利院、残疾人社会福利院、儿童社会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敬老院、收养服务机构等。
社会学范文第4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思想正式被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全体人民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做到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在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只有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才有了前提和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人际关系的和谐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也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任务。所谓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往大了说就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和谐相处,各尽其责,共同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往小了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互帮互助的关系。而现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看客现象却成为了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一个突出表现。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幸灾乐祸的态度,拔一毛以利他人而不为、举手之劳给110报个警而不肯、充当“冷血看客”而不知耻的现象无疑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刺耳的“不和谐音”。看客现象不仅是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体现,更是社会环境不和谐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因此,解决现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看客”现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更是中国实现全面进步的需要。
一、“看客”现象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特征和具体表现:
所谓“看客”,是指那些麻木不仁,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幸灾乐祸为生活态度的人。他们拔一毛以利他人而不为,总是报着一种看笑话的心理去面对遭遇不幸的人。而“看客”现象的概念主要表现为,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需要自己帮助时,却持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心理学上将“看客”现象界定为个体在紧急状态下的心理反应意向,即紧急状态下的冷漠行为。“看客”现象的存在是一种社会病态的表现,严重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阻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
“看客”现象的主要特征可以用事态紧急,认知明确,情感冷漠,众人在场这四个词描述。即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众人在场,明知受害人的生命或财产会受到侵害,急需人帮助,却无人愿意伸出援手,有的只是冷漠的观看。
“看客”现象普遍存在于现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各个角落。犯在光天化日之下作案,受害者家属求助,二百多户人家无动于衷;街头出现精神病人杀害少女,看客多但无人救援;见人跳楼观看者还鼓掌大叫“往下跳”;少100多元医院不给救命血等等。像这样的“看客”现象在现今社会上不胜枚举,它们正严重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整个社会的和谐。
二、“看客”现象的社会危害:
1.它影响和扭曲人们的价值观,助长金钱至上的极端功利主义。不能给自己带来切实利益的事坚决不干,即使眼前的人生命受到威胁。这种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只会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如果任其滋长,将来的社会必将再回到那种“人吃人”的社会。
2.它助长了人们畸形心理的培育,使得人们变得灵魂麻木、精神失落。“看客”心理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它不仅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也影响着自身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一个“看客”在这个社会的生存空间必然是很狭小的。
3.助长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看客”现象的泛滥助长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歹徒们光天化日下作案却无人制止,这无疑会让他们更加有胆量去继续作案,其结果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财产都会受到威胁。
4.它必定会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困难和阻碍。“看客”现象是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外在体现,它的存在势必会破坏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中国式看客现象”的社会学视角探源:
从对现今社会上存在的“看客”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中,不难看出,产生“看客”心理的根源不外乎就是怕惹麻烦,怕遭报复,怕损害自身的利益,怕自己见义勇为却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和尊重,又或是通过看别人的笑话为自己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寻根溯源,产生这种心理的最源头可归结为以下四点:
对于见义勇为行为的社会保障与奖励制度不够完善:
与“看客”现象相对的就是见义勇为。见义勇为的英雄本应受到大家的尊重,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保障及奖励,而不是无助地承担因为见义勇为带来的痛苦。可现实中,我们往往见到的是英雄因为见义勇为受伤,却得不到社会很好的资助及关怀,最后还要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这样的结果不免要让人好好思量一下见义勇为值还是不值。或许人们不是不想见义勇为,而是不敢,因为他们缺少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作后盾。虽然国家早已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而且对于见义勇为行为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并完善,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现有的立法只是地方性法规,立法层次较低,而且各地存在差异。
如对于救灾抢险中表现出的行为是否属于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是否要求事迹突出,各地的规定就不同。各地方立法“诸侯纷争”,法制的不统一,不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因此国家制定见义勇为的法律尤为重要。但目前国家并未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
目前,全国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0余县市相继出台了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的法规。然而全国性的立法却没踪影。《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从1997年开始,曾两次向国务院申报立项但无答复。此外,各地法规也往往“互相打架”。如外地人见义勇为,有些地方却以并非本地户口推诿不管。还有,见义勇为行为中的被救一方应承担什么责任,也一直无明文规定,被救者害怕承担责任,令救人者寒心。
(二)地方立法并没有很好的定位。
见义勇为的立法根据来源于宪法第43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见义勇为立法应属于社会法范畴,具体来说应属社会保障法范畴。地方立法没有很好的定位可能与我国社会保障法领域的立法混乱有关。相对于普通公民来说,见义勇为者面临危险,挺身而出,可以说他们对社会有着特殊贡献。既然如此,他们应当获得优于一般人的保障与奖励。国家给予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者特别保障,这样既可以解决这部分人的后顾之忧,又有助于褒扬奉献精神。笔者认为见义勇为立法最好定位于社会保障法领域的社会优抚法。我国现今的情况是把社会优抚对象仅仅限于军烈属、伤残军人、退伍军人等,笔者认为,还应当把见义勇为者也包括进来。况且实际上现有的地方立法在处理见义勇为公民伤残、牺牲问题时几乎都是参照社会优抚办法加以解决。如《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公民条例》第15条规定:“因见义勇为牺牲的公民符合《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规定条件的,批准为革命烈士,其家属享受烈属待遇;不符合革命烈士条件的以及负伤致残的公民,属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其抚恤、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因公(工)伤亡人员的规定办理;无固定收入的农民、城镇居民和学生等公民,由民政部门参照国家对因战伤亡的民兵民工抚恤的规定办理。”
(三)地方保障经费来源及奖励形式多样引起“诸侯纷争”。
目前,我国颁布地方性见义勇为保障法规的省市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东、湖北、河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一共24个。但其中奖励办法以及资金来源等,各不相同。
比如:上海市设立见义勇为专项经费帐户,由市综治委负责日常管理。专项经费用于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依法接受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北京市政府设立见义勇为基金。基金是由政府拨款的专项经费,各级财政部门予以保障,并列入财政预算。广东省政府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奖励和保障见义勇为人中,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制定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办法。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以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医疗、生活等经费。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见义勇为基金会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的资金;单位和个人的捐款、赞助等。还有的省市通过其它方式给予奖励,比如南京允许见义勇为者生二胎,昆明则给见义勇为者落实户口等。
目前各地见义勇为基金会的组织形式十分多样:北京由民政局负责,成立见义勇为权益保护处,承诺1年1千万元,但是在财政上挂着,需要多少奖金就下拨多少;上海由公安局政法委经管;广东的见义勇为基金达上亿元,群众普遍生活水准较高,对于见义勇为者的善后保障工作也做得不错,所以其见义勇为人员上访的记录也少得多。另外,江苏、福建的见义勇为工作被业内认为是做得比较好的。然而在有些地方,并不理想的社会风气导致有时会“见义勇为奖金发不出去”的尴尬。
(四)各地方政府及各阶层机关在执行保障时缺乏灵活多样的手段:
如医院是要对见义勇为的英雄提供免费救治还是按照规定不掏钱不给看病。又如同样一件见义勇为的事,英雄是否在不同的地区会得到不同的待遇,如果那样的话我们是否应该在见义勇为前先选好地方。所以,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政策,见义勇为行为根本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能否对见义勇为英雄实施全面的保障,还取决于执行者的手段够不够多样、灵活,能否对不同的案例做出合适的处理。
由此可见,“看客”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方面的社会保障及奖励体制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各地方政府及各阶层机关在执行社会保障制度时缺乏统一、明确的政策及灵活、多样的手段。
社会文化道德建设工作的不完善:
(一)媒体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国一直致力于建设道德社会,提倡公民道德建设。但在对于见义勇为这一块的建设却不是很理想。虽然社会上一直在提倡见义勇为,但真正的宣传、鼓励手段却显得有些力道不足。尤其是媒体对于见义勇为事迹的宣扬手段太过单一化、简单化。虽然每年都有不少给见义勇为的英雄颁奖的晚会,但这里表彰的毕竟是少数人,而其他许许多多的见义勇为的人却得不到宣扬,难免让人觉得寒心。
(二)各地方道德建设出现不均衡。
对于见义勇为的道德建设这一方面,还呈现出了各地方建设不均衡的问题。有些地方的道德建设力度较大,但相比之下有些地方的建设力度却显得很不够。这样的发展是不能满足全面建设道德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的。
(三)关于见义勇为在大学校园这方面的宣传不够。
大学中的活动多不胜数,但是有关于见义勇为或是道德建设方面的活动却很少被涉及。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柱力量。如果连大学生都不能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觉悟,何谈建设道德社会?
(四)西方个人主义价值思潮的影响。
由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很多中国民众接受了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但并未正确理解这一价值观的内涵,错误的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
民众的病态心理:
具有匿名性。看客中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已是外人,不会感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压力。认为反正都是外人,怎么看自己也无所谓。
丧失责任性。看客将责任均摊到每个人身上,不采取行为也不会内疚。认为救人不是自己的责任,是别人的责任,是所谓的英雄的责任。
群体淹没性。群体性淹没了自己的个性、情感和活动。认为大家都没行动,我也不应该有行动去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
盲从、从众心理引导。
中国传统明哲保身、安身立命思想的影响。
人们的“不平衡”心理,认为别人没有帮我,我帮别人就是吃大亏。
社会道德制度与法律制度间的统一协调问题:
“不见义勇又不犯法”,很多人都会这么想。单单依靠道德的约束显然已无法改变社会上的这些“看客”现象,道德制度必须在法律的充分保障下才能显示出它的威力。近年来,有关于见义勇为这方面的法律不断完善,各地方政府也都出台了相应《见义勇为条例》,可以说是对“看客”现象产生了一定的约束。但法律始终只是一种约束手段,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看客”心理。所以不管是依靠道德手段去鼓励见义勇为还是运用法律手段去强制见义勇为,都不能最大程度减少“看客”现象。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使人们愿意见义勇为,敢于见义勇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客”现象。
四、消除“看客”现象,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不断完善对见义勇为英雄的保障与奖励制度;制定统一、明确的相关政策,并保证各级地方政府及各阶层机关灵活、多样的执行。做好对见义勇为英雄的保护、资助、奖励以及精神方面的关怀工作。
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建立“见义勇为基金”,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及资金发放制度,确保每位见义勇为的英雄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
将法制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即运用适当的法律手段保护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协调好施救者与被救者之间的关系,以减少那种被救者不愿承担施救者医药费或其它责任之类的纠纷事件。消除群众怕见义勇为遭报复,惹麻烦的顾及。加大对于见义勇为英雄的奖励和善后工作,让每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以及他们周围的人都感到见义勇为的行为是值得的,因为他们拥有坚实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强硬的法律手段作后盾。
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不管是通过电视还是报纸,对于见义勇为的事迹要大力宣扬,而对于“看客”现象也要进行曝光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谴责。而且报道应尽量做到全面。各县级、乡级、村级单位要对见义勇为个人及其事迹进行宣扬,力求让每一位见义勇为英雄的事迹都得到宣扬。
加大见义勇为思想在大学校园中的传播,多开展一些以“宣传见义勇为行为”或“反对‘看客’行为”的主题活动。学校要鼓励学生多开展相关主题的团日活动,让学生们亲自组织并参与到宣扬见义勇为行为,反对“看客”行为的活动中去,亲身感受活动带来的教育意义。学校还可以把这一主题作为一门社会实践,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深入社会,深入群众,调查这一主题,并借此机会宣传这一主题。
以政府资助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建立一些“见义勇为英雄纪念馆”,将英雄们的事迹记录下来,展示给群众看。各地中小学则可以组织一些参观活动,学习英雄事迹,从小培养见义勇为的精神。
借助奥运之势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引导,塑造社会成员的健全人格。宣传说服,改变社会成员的消极态度和病态心理。
透过汶川大地震正面教育、宣扬生命的可贵,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的可贵以及在重大灾难面前团结的力量。让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不管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和谐所带来的力量;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感受到救人英雄的那份伟大和光荣。
社会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科对话,冲突
引言
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需要学科对话的时代,然而人为因素导致学科之间彼此分隔甚至于冲突乃至歧视,这种学科间的互动关系往往造成两败俱伤而非双赢。立于经济学此岸,因而对与其关系极为密切的社会学彼岸充满好奇,期望到达彼岸而不是隔岸观花。本文主要探讨经济学与社会学三次重要对话。
第一次对话:从“学科一统、不分你我”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经济学与社会学尚未独立之前并不存在沟通问题,当时呈“学科一统、不分你我”之势,此后分别从统一体中分化出来并开始了长达近200多年的冲突—对话—冲突—新一轮对话。实际上,从两者的源头就开始了学科冲突。现代经济学开山祖师亚当•斯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1776年)成为现代经济学源头,社会学开山祖师奥古斯特•孔德的代表著作《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1839年)要晚63年,尽管这一段时间也曾有过一些沟通,但更多的是冲突。
当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西方世界时,人们看到的现代工业具有六个特点:
(1)工业建筑在科学的劳动组织上并以获得最大效益为目的,而不是按照习俗进行组织;(2)由于科学组织劳动人类得以大量开发资源;(3)工业生产要求在工厂和城镇集结大量工人;(4)职工与雇主、无产者与企业主或资本家之间潜在或公开的对立开始显现;(5)财富由于劳动的科学性而不断增加,生产过剩危机日益增多,物质丰富的同时伴随着贫困;(6)与劳动组织工业化和科学化相联系的经济制度表现为自由贸易和商人追逐利润。1
奥古斯特•孔德紧紧抓住第一、二、三个特点,认为工业是科学的劳动组织,然后才是财富不断增加和工人在工厂集结。他指责自由经济学派过高估计贸易或竞争机制在财富增加中的效力,同时还指责自由经济学家为形而上学者。自由经济学派则紧紧抓住第六个特点,认为自由贸易和经济调节的竞争手段是经济进步的决定性原因;斯密从经济人的假定出发导出放任的自由市场制度,指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自由地调节着,使得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神奇般达到了统一。马克思则以第四、五两个特点为基础创建资本主义理论并对其作出历史性阐释。这些分歧导致社会学家对经济学家持敌视态度,尤其在法国的大学里。
在熊彼特和韦伯时代出现了一次大转机,经济学与社会学有了一次对话,他们分别使用“经济社会学”和“社会经济学”之名,熊彼特使用“经济社会学”旨在说明经济分析的“基础学科”,他认为有四门:经济史、统计学与统计方法、经济理论和经济社会学,他所认为的“经济社会学”与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类似;韦伯使用“社会经济学”,并非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社会问题,而是与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有关。19世纪末,英美等国“政治经济学”被“经济学”取代,而德国更多的使用“社会经济学”一词,韦伯是大力推广者,因此才有这一门分支。同为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韦伯不仅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成就,而且成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典范。概而言之,熊彼特和韦伯完成了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第一次对话。在此阶段,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用熊彼特的话说,“无论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他们走不多远就会互相踩着脚跟”。
第二次对话:从“你在里头、我在外头”到“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在帕森斯时代,社会学由于帕森斯的贡献而如日中天,他本人及其学生斯梅尔瑟实现了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第二次对话。然而此前经济学在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看来已然尽善尽美。在19世纪50年代,经济学者开始了其“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扩张行动,既有“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又有“经济学的社会学化”,大大拓展了经济学疆土;社会学的研究空间却非常狭小,原因在于世纪之交两门学科对大学位置的竞争,结果社会学惨遭失败,并被迫与经济学家达成协议:社会学者必须满足于经济研究以外的剩余领域,如婚姻、家庭、犯罪等,故社会学有“剩余科学”之称2。帕森斯不满于当时社会学学科地位之现状,开始涉足所谓的,于1932年著有《经济学与社会学:马歇尔同时代思想的关系》,1956年与及其学生斯梅尔瑟合著了《经济与社会》一书,试图用其结构功能理论框架分析经济问题,后斯梅尔瑟又于1964年发表了《经济生活社会学》一书,详细分析了社会学对经济问题研究的各方面贡献。第二次对话并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的认可,其原因主要在于帕森斯等构建的社会大系统仅把经济作为一个子系统,令主流经济学家们大为光火,并认为帕森斯及其社会学是在进行“社会学帝国主义”扩张。相互之间的学科扩张行为导致都企图包容对方,形成“你在里头、我在外头”之格局,但结果却是渐行渐远,冲突日甚,形成“你在这头、我在那头”的态势。
第三次对话:经济学的“社会学化”和社会学的“经济学化”
后帕森斯时代,现代西方经济学有两大发展趋势:其一为经济学的数量化趋势,其二为经济学的“社会学化”趋势。1969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计量学奠基人拉格纳•弗里希,是学术界肯定经济学数量化趋势的标志;1974年瑞典人冈纳•缪尔达尔荣获第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则是学术界肯定经济学“社会学化”趋势的重要标志,后者是“新制度学派”创始人,提出经济学者分析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时不宜将该国的历史源流、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活动水平、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等各项非经济因素视为孤立变数,而应将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列入考虑之后再行研究才有意义;他还提出“社会过程理论”,认为经济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是社会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是科技进步及其诱发的文化、社会与经济等因素所共同孕育而成的。另一位199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则突破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将经济分析从物质产品延伸到非物质产品,并发表了家庭经济与人类行为分析的研究成果。此后社会学者不再沉默,开始将触角伸入经济学领域,如1970年代中期,美国哈里森•怀特首先尝试用社会学观点解释市场,认为市场是社会网且首先是社会关系,“社会网是经济交易的基础”;他关于角色结构的市场分析是一种开拓性的社会学研究。3诸如此类的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融合不胜枚举,可见两门学科的新一轮对话已然开始并将深入持续。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学与社会学可以也必须对话,因为“不同学科的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自由竞争,能够形成有效的矫正机制,完全有助于学科的进步。”4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塔•森曾指出,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要“融合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甚至是文学和文化研究,更不用说哲学方面显现出来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这不是为跨学科研究辩护,那是(注:指非跨学科研究)是一种机械的研究。我非常喜欢在每个学科内部进行的学科训练。”5如有可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理应作这方面的努力。主要参考文献
[1][法]雷蒙•阿隆著,葛智强等译,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
[2]朱国宏,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对话:意义及其可能性,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05
[3]宋林飞,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社会学2000/0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