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学论文(精选5篇)

西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疾病的治疗往往不是单一的内科治疗,包括外科治疗、放射治疗、中医治疗等多学科治疗。而患者常常同时患有多个疾病,涉及多学科。故需要加强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的能力,而指南就是多学科的综合,对指南的学习能加强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能力。它是完善临床医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播全科医学理念、从事全科医学与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途径,是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对指南的学习能加强全科医学课程建设。如:ATA甲亢指南在儿童甲亢、甲减治疗中的运用,成人甲亢患者可选用抗甲亢药物治疗、碘131治疗、手术治疗。而指南则具体提出:驥5岁的患者,由于易诱发甲状腺癌、肿瘤,避免碘131治疗。5~10岁的患者则可以选用碘131治疗,剂量应小于10Mci。并提出儿童的一线治疗选他巴唑治疗(1~2年),而另一成人可用的抗甲亢药物———丙基硫氧嘧啶,由于易引起儿童肝功能衰竭,不推荐使用。而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也提出了具体的检测方法、指标、药物治疗、停药指针、疾病预后等。这些疾病治疗方案中不单单是内科学内容,还加入了儿科学、妇科学、放射治疗学等多学科内容。故对指南的学习能加强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加强各个科室间的沟通和学习

临床指南除了包含内科学内容,还含有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等学科知识。临床实践指南引入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能促进各学科间沟通和学习,促进学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强学生对临床各学科的联合理解和联合运用。部分指南中提及的先进的实验室检查,很多医院没有此检查项目,更加需要检验科和临床科室进行沟通、交流。检验科能了解到某项实验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发展检验科的业务。临床科室也能了解某实验项目的可行性。通过各科室的相互协作,提高医院实验检测水平,又能提高诊疗技术。如:①甲亢的治疗,可选用抗甲亢药物治疗、碘131治疗、手术治疗。就一个病例而言,就需要外科、放射科、内科相互沟通,才能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②嗜铬细胞瘤,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在诊断和治疗,需要内分泌科、心血管科、外科相互参与,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

3强化基础知识

临床指南除了包含临床学科内容,还含有药理学、诊断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知识。临床实践指南引入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能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融会贯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并能灵活运用诊断等基础知识,有助于指导治疗。临床工作中,也能促进相关科室业务开展。如:ATA甲亢指南中,诊断部分提及多种实验室检查,而临床医师对实验室的检查方法、原理、结果都难以掌握和理解。通过检验科人员的指导,才能更好地使用实验检查。深入理解各项检查,能提高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学生才能理解检查项目的重要性。

4及时更新知识内容

目前,有部分医院、科室、相关学术会议组织相关医护人员、研究生开展指南的学习,有助于业务水品的提高和知识的及时更新。如: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目前的部分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内科学教材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药物替代治疗中,仍将甲状腺干粉列入治疗药物。但由于甲状腺干粉制剂生物效应不稳定,已不推荐使用。通过这样指南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最新知识。②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现在还可以看到地区医院的诊断中写到Ⅰ型糖尿病。诊断命名更改超十年了,还有地区没有更新。治疗方面每年更新,就更需要及时学习、早日运用,给患者带来福音。

5加强学生文献检索能力

西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中西药治疗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是妇女常见病。近年来,用平消胶囊配合六味地黄丸治疗乳腺增生病42例,并与天冬素片治疗26例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中,来自门诊54例,住院14例,均为女性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年龄最小17岁,最大54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7年。对照组年龄最小18岁,最大4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两组年龄均以30~40岁居多。两组年龄、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对本病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外上象限有一个或多个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可有触痛;月中块边界胀痛,每随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多见于20~40岁;X线摄片检查可见小叶增生或囊性增生的阴影。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口服国产平消胶囊,每次4~8粒,每日3次免费论文。配合六味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次。

对照组:予口服天冬素片,每次4~6片,每日3次。两组均为60天l个疗程。

3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规定及钼钯X线摄片复查结果判定为治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好转:乳房肿块缩小,疼痛减轻或消失;无效:乳房肿块及疼痛无变化。

结果:治疗组42例中,治愈23例医学检验论文,好转16例,无效3例;对照组26例中,治愈7例,好转12例,,无效7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 %、73.08%。

4 讨 论

通过对比观察,并经统计学处理,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治愈率较高,占54.16%,而对照组则以好车专率为多,占46.15%,说明治疗组X寸本病的治愈作用更优(X2=5.27,P<0.05)。

乳癖是由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而成,肿块和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而冲任失调是乳癖形成的重要病机。气滞、血瘀、痰湿循经聚于乳房,从而出现乳房疼痛,肿块结节等症状。乳房和子宫通过冲任之脉相连,冲任失调后上则瘀滞痰浊凝结于乳房而发乳癖,下则经水逆乱并致疼痛,这也是乳癖形成后其症状、体征的出现或加重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并多在月经前症状明显的原因所在。

平消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散结、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的作用,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肾阴、调冲任的作用,二者配合,标本兼治,冲任血海充足,经络气血通畅,使乳房疼痛缓解,结节肿块逐渐消散,应用此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可收到良好效果,但对结节型乳腺增生病疗程需更长。

西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衰老脾胃虚衰肾气虚衰气虚血淤蛋白质内分泌免疫功能微循环

从古到今,人们对衰老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解,提出了许多的假说和设想。现代医学的衰老学说通常可归纳为两大类:遗传论和环境论。近代诸多衰老学说如生物钟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免疫学说、脑的衰老中心学说等都可以概括在这两大类之中。

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的发展变化无外乎内外两个因素所决定。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互相转化。中医关于衰老的认识,一开始就站在哲学的高度,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和科学的结论。有的甚至是天才的预言和命题。如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夫人生器质既禀于有生之初,则具一定之数,似不可以人力强者。第禀得其全而养能合道,必将更寿;禀失其全而养复违和,能无更大。”徐灵胎也指出:“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焉。所谓定分焉,元气也,其形成之时,已有定数。”中医文献在肯定“天年”“定分”“定数”之类客观规律的同时,也指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如张景岳对《灵枢》“天年有定数”的解释时说:“所谓天定则能胜人,人定则能胜天也。”

中医关于衰老的理论。截至目前,计有五种学说:脾胃虚衰学说,肾气虚衰学说,其他脏腑虚损学说,阴阳失调学说,气滞血瘀学说。近年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衰老理论的研究日趋活跃。笔者纵观中医衰老学说的研究进展与现代医学衰老学说的理论,发现有交织趋同,互相验证的态势。但中医的衰老学说理论有鲜明的特色并具有整体观的优势,同时受时代的限制囿于宏观上的推理和定性分析而缺乏微观方面的探求和定量分析。本文就中医的衰老学说和现代医学对衰老的认识从宏观立论到微观分析,从天才的预言到实验室研究进行综合比较对照。

1脾胃虚衰理论和现代医学认识的比较

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都靠脾胃供给。脾胃虚弱,功能异常,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就将受到影响。所以《内经》明确指出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而“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是衰老的开始。

现代医学认为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的蛋白质虽有人体自身合成,但其材料来源全靠胃肠道的功能,即指胃的“受纳”与脾的“运化”功能。不少国外学者曾指出,蛋白质的变化是变老的原因之一。就目前来看,研究较多的是胶原蛋白的变化。动物实验表明,减少能量和降低体温是减慢胶原蛋白衰老的两个途径。这似乎是吃的少更可延长寿命。如果胃功能亢进,吃得过多,产生的能量过大,可促使蛋白质的变化,从而加速了衰老。当然,如果胃气太弱,吃得过少,也会导致蛋白质的变化而导致衰老。再者,胃气衰弱与否,一定会影响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摄取的维生素。现代研究表明,维生素E可减慢衰老的过程。从蛋白质的缺乏与变性,以及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对寿命所产生的影响,证实祖国医学认为脾胃虚衰会促使衰老是有科学依据的。

2肾气虚衰的理论与现代研究的对照

从《素问·上古天真论》那段经文可以看出,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衰老与否、衰老的速度、寿命的长短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肾气的强弱。肾气旺盛不易衰老,衰老的速度也缓慢,寿命也就长;反之,肾气衰,衰老就提前发生,变老的速度也快,寿命也就短。为使读者明确,现将该段经文以肾气为调节引于此:“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我国古代许多医家如叶天士等结合临床实践也阐明了肾气在衰老中的作用。叶天士在分析医案时说:男子向老,下元先亏;花甲以外年岁,到底下元衰矣;高年下焦根底已虚。他还明确指出。不单是肾衰竭可促使变老,肾阴虚亦然。如他说:“六旬又六真阴衰”“高年水亏”“高年下焦阴弱”。这是叶氏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的具体发挥。朱丹溪也强调肾阴虚相火妄动,最易导致衰老。如他说“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津液,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张景岳也认为:“阴虚则精虚,精虚则气无所附,气化之机息矣。肾藏精之所,叫做命门,精藏于此,是为阴中之水,气化与此,是为阴中之火。命门居两肾之间而兼具水火,为性命之本。”并指出“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心赖之,则君主以明,肺赖之,则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廪之富,肝胆赖之,资谋略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此虽云肾藏精之精巧,而实皆真阴之用。”张氏认为五脏为人身之本,肾为五脏之本,命门为肾之本,为命门之本。景岳虽强调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但更重视元阳。张氏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断定:“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张氏既重视真阴又强调元阳,是从阴阳的辨证关系上讲的。他根据阴阳互根的辨证关系,从而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是引起疾病促成衰老的重要原因。

赵献可更强调命门的作用,把命门位于心君之上,称之为性命之门,而为人身之真主。他认为命门之所以称为性命之本,即因其中有火的存在。这火即为全身生命机能之所系,火强则生机可由此而壮,火衰则生机可由之而弱,火灭则生机竟由之而死。赵氏也强调水火的辨证关系。如他在《水火论》中说:“以无形之火沃无形之水,当而可久者也,是谓真水真火,升降既宜,而成既济矣。医家不悟先天太极之真体,不穷无形水火之妙用,而不能用六味,八味之神剂者,其于医理,尚欠大半”。可见赵氏所谓命门之火实质上就是肾阳即元阳。景岳所谓命门水实质上就是肾阴即元阴。从张赵二氏之论可以看出肾是全身各脏器的调节中心。

上海第一医学院沈自尹等自1960年以来,就对肾的本质进行了探索。他发现肾阳虚患者24h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低于正常值。ACTH二日静脉滴注试验呈延迟反应,以后,不少单位的实验研究也都说明肾阳虚者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异常。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是机体的调节中心。与上述中医所说的命门极为相似。所以肾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关系密切。老年人的肾上腺对ACTH反应性降低,肾上腺重量减少,尿中17酮皮质类固醇排泄量比青壮年低,说明衰老与内分泌系统以及与中医的肾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中医的肾与内分泌有关,肾衰可表现为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内分泌功能失调与衰老有关,所以衰老与中医的“肾衰”有关。

“肾”不仅与内分泌有关,现在还证实肾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临床发现肾虚患者免疫功能明显降低,而用补肾法可以使之改善或恢复。肾藏元气,元气是正气的主要组成部分,正气就相当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肾气虚元气就衰,元气衰正气也就弱。可表现为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所以临床上采用扶正固本的方法多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肾为五脏之本,先天之本,生命之本,故扶正固本多是从补肾着手。因此肾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肾还与遗传有关。中医强调肾为先天之本,先天禀赋强者,肾气必强,先天禀赋弱者,肾气多不足。所以中医治疗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多从肾入手。此外,先天禀赋强者多寿,弱者多夭。王充在《论衡·气寿篇》中指出:“强寿弱夭,谓禀气沃薄也。夫禀气沃则体强,体强则寿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多病,寿短”。

中医理论认为人在有生之初就有一定寿命之数,大概就是现代所谓的与遗传有关的生物钟吧。当然,寿命的长短虽有定分,但也并非绝对不可改变的。张景岳的“天定则能胜人,人定则能胜天”是很精妙的观点。

综上所述,中医学的肾气衰与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降低,遗传因素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而现代研究表明以上3种情况都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证实中医关于肾衰是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的认识是正确的有科学依据的。

3气虚血瘀学说与现代实验室研究

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气血在人体的重要作用,认为生命与气血关系密切。《内经》早有“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未并,五脏安定”“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等论述,说明气血充盈,平衡调和是人体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因气血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资,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古人云“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人体生长,发育,壮盛以至衰老的过程即为气血由强转弱由盛转衰的过程。尽管其表现形式很多,却都离不开气血的变化。人们受七情、六淫、外伤跌扑以及各种疾病与环境的影响,首先出现气血失调,流通受阻,淤血内停。由于淤血的产生和存在,造成气血平衡破坏,使脏腑得不到正常的濡养,多种病理变化随之产生,随之出现脏腑虚衰,精气神亏耗,气的生化作用减弱,脏腑生理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加重气血失衡,气虚血瘀,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衰老和死亡。

上海老中医颜德馨教授提出了人类衰老的主要原因在于气虚血瘀,气血平衡失调的新观点。颜教授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老年人都有明显的瘀血现象,如皮肤色素沉着、粗糙、老年斑、巩膜浑浊等等。常见的老年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老年痴呆、前列腺肥大、颈椎病和肿瘤等都是淤血深化的体现,也是导致死亡的原因。

西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比较中西医学的优势与趋势

【摘 要】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人类文化有两大流派,以空间概念为肇端诞生了西方文化;以时间概念为逻辑起点诞生了东方文化。思维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形态的集中反映。医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故中西医学从认知途径、思维方式、科研路径、技术方法、实践手段与发展理念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下面从1、中西医学不同的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科学背景阐述,2、中西医学科学体系的比较及其优势,3、中西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4、疾病谱变化有其明显的时代性需要理论前置,5、结语等层面对中西医学文化背景、学科概念、内涵与外延及其各自优势进行比较和说明,旨在处理复杂性疑难类医学问题时能够拓展思维疆域迅速选择中西医优势所在,用优势学科进行最有效率的医学干预最终实现低成本医学选择。

【关键词】 文化;思维;哲学;医学;西医学;中医学;科研路径;比较;优势;趋势

由于世界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产生了中西两种医学体系为人类健康服务。中国祖先以超越超凡和超验的医学哲学思维智慧在两千四百多年前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诞生之时就确立了人(生物)--自然(环境)--社会(心理)--整体(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把人放在宇宙自然社会的整体环境中进行多维度多层级时空纵横思考,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证明其科学真理性毋庸置疑。由于中西医学文化思维哲学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两种医学体系思维方式、哲学基础、研究方向、科研路径、方法选择、技术手段、药物选材、治疗优势、防治理念、价值目标、疗效评价、治愈认定、健康维护等方面的明显不同但各有优势。两者应相互借鉴促进与互补而不是相互排除和否定,尽管中西医学能真正相容与沟通还任重而道远,但大势所趋应顺势而为。

1、 中西医学不同的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科学背景阐述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人类文化有两大源流,以空间概念为逻辑开端的文化肇始于西方,讲求认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以时间概念为源流的文化开创于东方,讲求主体与客体的相融,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上下传承五千年而没有文化断层的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发展,形成了中西两种性质不同却优美对称的文化形态。时空选择不仅决定文化形态的原始出发点,更决定文化和科学的走向当然也包括中西医学;思维是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因为他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它所使用的范畴便具有最一般最普遍的意义,适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切领域及其一切科学;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等科学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医学科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同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等科学形态与路径有直接关系,东西方由于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背景不同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方法与技术共同护佑人类健康。医学是处理人健康定义中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是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属自然科学范畴,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文化是医学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医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故中医学的文化语境、思维方式、哲学指导及其理论构建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均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第一文化相同,第二象数思维相同,第三哲学观点相同,第四人文价值相同。中医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实象论哲学构建的,是象思维科学之结晶,用“象”建构的世界比西方用要素建构的世界更能反映世界的综合本质特性与客观规律。中西医尽管医学意义作用和根本目的趋同,但就是与西医学思维方法研究路径不同[1]。

2、 中西医学科学体系的比较及其优势

2.1.中西医学文化背景的不同 人类文化有两大流派,以空间概念为肇端诞生了西方文化;以时间概念为逻辑起点诞生了东方文化。文化是思维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母体,医学流派、哲学体系和思维方法都深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故此,中西医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都因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不同。

2.2.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西医学的本质区别是思维方式的区别,归根结底是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以空间文化为逻辑开端的西方思维方式主要以逻辑(概念)思维为主,产生了还原论方法运用于自然科学研究,是一种线性的既由点到面的思维,面对复杂性生命科学研究表现出了明显的思维局限。以时间文化为肇端的东方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为主,产生了演绎推理与综合方法运用于生命科学研究,是一种立体的既多维度的思维,面对生命复杂巨系统表现出了明显的思维优势,可有效容纳解释和说明有关生命健康与疾病的相关资料与医学问题,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方面方法独特效率倍增优势凸显。

2.3.中西医学哲学基础的不同 哲学是科学的旗帜。西医学以实在论哲学为指导研究的是物之质既形下之器,运用的是白箱理论。中医学以实象论哲学为指导研究的是物之事既形上之道,运用的是黑箱理论。事实证明:用“象”建构的世界比西方用要素建构的世界更能反映世界的综合本质特性,因此,在描述复杂系统的规律和指导对复杂事物的应用方面常常显示出更好的效果。对中医“象”的深入研究将是中医理论取得突破的一个关键[2],更是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的智慧源泉。

2.4.中西医学研究方向的不同 西医属逻辑思维下的微观医学,研究方向沿着:生态—群体—个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基因无限细分;中医属形象思维下的产物,研究方向沿着:组织--器官--个体—生态—网络—社会—自然—宇宙宏观拓展;网络包括: 1.物质能量与信息网络。2.生命健康与疾病变化规律。3.形态结构与功能损伤。4.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5.阴阳状态。6.脏腑经络系统。7.气血津液分析等内容纵深思考有三焦辩证,横向广延有卫气营血辨证,全息纵横辩证有“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思维模型。为中医学整体辨证与调平、医学观察与哲学反思、继承与创新提供了文化思维哲学与生命科研方法学基础。

2.5.中西医学科研路径的不同 西医学是以物理化学为基础使用实体模型进行实验的医学研究路径;中医学则以象思维科学为指导以人体组织器官为基础使用思维模型进行经验总结和规律探索的医学研究路径。西医形成于600年前人类第二次文艺复兴 的欧洲物理化学崛起时期,是人类的物质文化产品登峰造极的时代属实验医学,使用的是实体模型,研究的是人体器官、组织、结构与功能,以构成论为基础从事致病学研究看到的只有病;中医学产生于2500年前人类历史第一次文化复兴的中国春秋秦汉哲学成功之际,它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空前丰富的时期属经验医学。使用的是思维模型,研究的是关系既宇宙、自然、环境、社会、七情与人。以生成论为基础,从发病学角度切入,看到的总是人。

2.6. 中西医学方法选择的不同 在科学家看来,“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3]。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快速实现从医学、科学、哲学到真理的认知跃升。西医学所选择的思维方法是:形质结构、化整为零、诊治分开、医药分开。它强调结构、局部、静态分析,以解决局部病灶为首务,把病和病人分割开来,中医学所选择的思维方法是:司外踹内、以象测脏、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道器合一、医药合一。它强调功能、整体、动态观察,以协调整体关系为首务,认为局部病变是整体关系(阴阳)失调的局部表现,看的是有病的人,具有全息、实象、整体、系统、辩证、恒动思维特点,对生命运动规律的揭示体现了真理性认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证明方法大道至简。

2.7.中西医学技术手段的不同 西医学必须借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作用于研究对象并不断取得进展,这必然需要大量的持续不断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才能保证学科运转和发展需要,因过度依赖于设备检查和手段的外求,无疑诊疗成本同样随着投入增加而大幅度升高;中医学只要借助整体观念和哲学思辨等象思维科学成果就可以通过思维模型利用四诊合参和司外踹内技术随时随地进行诊疗,只要中医学主体不断进行文化思维哲学医学技术修为与训练充分发挥医者主观能动性,在不增加任何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前提下,仍可保证学科高效率运转与发展,因其并不过度依赖于设备检查而且是充分利用内求手段,所以更加彰显出中医诊疗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简便廉验、药物天然的低成本医学特点。

2.8.中西医学药物选材的不同 西医学因其还原与分析方法所用治疗工具大都是化学合成,所以结果必然导致物质对抗,化学物质的分解需要肝脏承担,排泄需要肾脏增加负担,长期使用不仅导致医源性疾病,最主要的是这种单靶点治疗药物不能解决多病位损伤和一体多病问题使西医学在处理复杂性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方面陷入了窘境;中医学以象测藏明辨阴阳之性质是中医学诊断的最高境界,所以选用自然界动物植物与矿物之偏性调平人体内阴阳之偏性就成了中医治疗学的终极目标,所用药物自然天成可谓就地取材,又因其药食同源绿色天然且节能环保而呈现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趋同性趋势而引起世界瞩目,特别是它系统思考整合调节整体调平的优势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所致的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一体多病方面和养生长寿治未病方面无可替代作用明显。

2.9.中西医学治疗优势的不同 世上疾病千千万,外感内伤可类分。通过临床观察和比较,西医对病因明确,病原清楚,靶点单一,主要造成理化与形态学改变类疾病既外感病可谓一枝独秀,用抗生素消灭微生物病原体随属对抗与攻杀但效验绝佳,但随着抗菌素滥用其耐药性与抗药性亦成了制约发展的难题。 中医学不仅对急慢性伤寒与温病类外感病作用独特,特别是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类疾病方面和养生长寿治未病方面更是学验颇丰,其注重调解关系的学科内涵注定了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病多因素致病、多病机复合、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多维治疗靶标和一体多病方面的独特优势与特长。

2.10.中西医学防治理念的不同 中西医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所揭示的是人体生命的不同层面的规律,把防病祛病和保持健康作为终极目标。区别在于西医把握的是共性的整体,中医把握的是个性的整体。西医所依靠的理论是抽象的产物,是事物的共性和一般,需要平台和规模必然消耗人财物力。而中医通过辨证加减很好地解决了个案的差异问题,通过三因制宜为个性化诊疗开辟了低成本医学道路;西医理论侧重于治疗学研究,而中医学研究更侧重治未病理论探索,中医学认为人体阴阳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是致病的主因,治疗上主张“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主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先安未受邪之地,调和失衡状态,而非对抗性、杀死病原的治疗方法。“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人与自然相应,和合共生,西医将人视做解剖的器官,将疾病与患者的生命相分离,而中医则始终把病人当作一个与环境、宇宙相关的整体,将人的生命与健康当作其理论的中心与目的。而这种整体观念正是“人的医学”的一种体现,也是未来全世界医学的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西医学两种医学体系的分析比较及其各自优势探讨,不仅存在上述所论之不同,还存在中西医学的价值目标、疗效评价、治愈认定、健康维护等方面认识、标准和评判体系的差异。

3、中西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说工业化革命主要征服的是空间的话,那么信息化革命则主要征服的是时间,互联网的普及与延伸让偌大的世界顷刻之间变成了地球村,随着东学西渐和东西方交往的频繁中西医必将优势互补相互借鉴与包容。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西医学以现代语言借助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文化复兴和空间文化的全球推动,迅速占领了世界医学空间,中医学象思维科学语境因难与西方的空间文化通约而遭遇尴尬。然而伴随着人类对医学的哲学反思和理性认知,不约而同的发现中医药学在处理复杂性医学问题中的真知与卓见,中医药象思维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经两千多年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而历久弥新,正在以无可辩驳的形象与自信对世界医学方向进行引领。未来的科学发展方向是科学哲学化,哲学科学化,最终科学哲学一体化。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及健康长寿治未病的一门综合性学科[4]。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作为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古代哲学观认为,自然界是由某些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以此分析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及辩证的层次关系。因此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是从整体出发,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中医学注重生命的精神层面、功能层面、整体层面和动态层面,体现了对生命复杂现象的直觉观测、灵性感悟和整体把握上;医药学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健康需求为宗旨,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这是其与一般自然科学的显著不同之处,中医药学突出体现了这一特征,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久远的积极影响[5]。中医学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经千百年文化积淀融合而成,不仅对现代医学,特别是未来生命科学和未来医学科学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客观地比较中、西医学,可以正确认识中医和西医在学术上的差异和统一,有利于把握中医学发展的战略方向和人类对中医药学的使用与选择,随着中医的国际化和当代科学技术先进成果的不断融入,必将对东方医学观的开拓和发展带来突破。

4、疾病谱变化有其明显的时代性需要理论前置 近百年来由于西学东渐,西医学的构成论和致病学医学范式成为了世界的主流医学模式,他的单靶点对抗性的诊疗手段,在外感病盛行的时代可谓大显身手一枝独秀,然而在复杂性内伤类疾病成为了人类健康主要威胁的今天,则明显暴露出西医学诊疗思维的局限,理论明显滞后于临床,加之利益博弈、过度市场化和过度追求医学功利,使得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逐渐淡化,天价医药费屡见报端,民众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重要 民生问题,加之以药养医引发过度医疗,不仅造成医源性疾病更使医药资源浪费惊人,环境污染严重,性价比严重失衡,公民的健康维护成本过高,远远超出了收入增长水平和支付预期,世界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科技进步本来应该使就医成本大幅度削减,然而实践证明:西医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属高成本医学,对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显现其局限性。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变化、社会老龄化、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等卫生主题转换,对那些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的集中涌现,特别是面对那些病因不明、靶点不清、多因素致病、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和一体多病的复杂性内伤类患者更显力不从心,而中医用象思维构建的天人合一、医药合一、形神统一、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医学体系处理此类问题却得心应手优势凸显效验全面价格低廉,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努力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与发展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6]。

5、结语 《现代医学概论》指出:“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现代医学科学不能适应人体和疾病的复杂系统,生命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涌现,不仅生命体本身病理过程复杂,而且心理、社会、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病理过程,在保障全民健康中过于偏重单一病种的诊治和局部医疗技术的发展而忽略了生命整体,过分依赖仪器设备、药物和手术,而忽视了病人的主诉和医生的智慧,医疗技术发展失控,医疗费用大幅度提高并浪费惊人,且好多疾病由于理论滞后临床乏术而进行着无效诊疗或安慰性治疗,超过了社会经济和个人收入的承受能力加重了社会不公。治疗学的第一原则是自然痊愈力的利用”。人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精神本体,人体作为整体存在的复杂开放巨系统,面对复杂性内伤病防治,理应遵从整体性、动态性、交叉性、非线性、最优化原则,从中医的象思维科学入手,从《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切入,发挥中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中医学思维模型优势,彰显中医药学思维哲学与理论智慧。中医学以气一元论整体观和阴阳互化辩证观为认知途径,从宇宙生成学和疾病发生学角度切入,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用中药之偏性调整人体之偏颇大道至简,所用方法与药物医药合一就地取材节能环保自然天成,能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生物学机能,可有效提高医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病人客体的自愈病能力,主客一起用中医药智慧努力实现复杂性疾病低成本诊疗调护及其养生长寿治未病医学目的,为患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群体创造出低成本最优化绿色节能环保高效普适的未来医学体系理性护佑人类健康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与技术选择。

参考文献

[1]、左占国《阴阳证治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__年2月、10

[2]、于丽珊如何将西方科学正确应用于中医 —— 张维波教授谈在奥地利的合作研究[j]《中国中医药报》科技教育版20__年9月19日第2997期

[3]、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39.

[4]、张明雪中西医学比较的目的与意义[j]《中国中医药报》20__年10月27日第2429期

西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中医理论;嬗变;现代化

Abstract: The appearance of the school of confluence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modern times, the combination of western and Chinese medicine after liberation,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have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TCM.

Key words: the combination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volution; modernization

19世纪,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传统中医学受到较多的西方新科学的影响。嬗变即演变之意,现就近代以来中医理论的演变谈几点认识。

1 从中西医汇通到中西医结合,基本沿袭了“科学”模式化中医的形式

19世纪中末叶传入的西洋医学,经历文艺复兴时期革命的洗礼。吸收多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已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包括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药理治疗、预防等多方面内容的理沦体系。由于中国社会不具备实验医学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文艺复兴时期那种革命的思想准备,因而当西医大规模传入时,中医的发展依然是《内经》思想指导下的理论阐发和经验积累。它既无法抵御显示出多种优势的西洋医学的传入,亦不能同化这种域外新学的理论和技术成果,只有眼睁睁地任其在中国的土地稳稳扎根、开花、结果,没有多久中国自身的西医队伍渐渐壮大起来,竟然逐渐形成了取代“旧医”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医学将如何继续发展,世以国医为业的广大中医界又该怎样振兴自己的事业,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呢?正是在中医学和中医界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候产生了中西医汇通派。当时的中西医汇通学派以张锡纯、唐容川等为代表,主要是本着以中医为本,以中医阐释西医学,在人们普遍接受西学的美丽果实的前提下,尽力挖掘中医之根,还中医以生存的空间。这其中也包含了对传统的理论的一些修改、扬弃,以及和西学的相互结合。体现了根于中医理论,进而沟通西医知识的思想。在近代西方科学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人们往往抱着经世致用的急迫愿望,采用一种近乎实用的态度,对西学选择性的理解和吸收。如唐容川在他的《血证论》[1]中就说:“近日西洋医法书传中国,与《内经》之旨多有抵牾,实则《内经》多言其神话,西洋多滞于形迹。然西人逐迹细求,未尝无一二通於神话者也。”因此,就其实质来说,中西医汇通思想具有保中医,兴西医的双重内涵,其本质上是矛盾的,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两者又不得不杂揉相存。

建国以来的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的现代化,大体上是以借鉴现代科学特别是西医学、生命科学等的理论、技术、成果来研究中医,改造中医。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现代医学作为科学的标准来检验和证实中医。能证实者就保留,不能证实者便扣以不科学的帽子,加以批驳,声讨废除。从表面看,中西医汇通与中西医结合的立场是相反的。然而从深层看,两者却是一致的,均是以一方解释另一方,均以中医与西医可以融合、统一为目标。

2 用科学模式化中医,结出了一些畸形的理论果实

人们已经习惯于一种科学便是宝,即是好东西的思维模式,对于“非科学的”通常是嗤之以鼻的。然而,我们所说的科学的对立面是伪科学,科学和非科学是并存的,并无好坏之分。就中医学的学科性质而言,是非常复杂的。王永炎[2]院士概括中医学的属性为中医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与理化数学交叉渗透,与人文哲学相互融合,具有丰厚中国文化底蕴的古代医学科学。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形神统一是自身学科的特色与优势,也是具备属性特征的科学内涵。但中医学是孕育和生长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的,与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地理等理论知识是密切相关的。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的起源肇始是不同的,是一个“原气论”与“原子论”的本质区别。

我们不否认中医学与西医学两者的研究对象有相似之处,不排除两者能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事实。而且中西医结合在很多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在没找到恰当的相互结合点的情况下,生搬硬套的用一方解释另一方,或一方证实另一方,结果常常是中医学跟在西医学的后面,亦步亦趋[3]。两者的结合常常结出一些畸形的晦涩果实。比如,也许当我们今天回眸几十年前用西医学的血液大小循环来说明中医营卫交会于手太阴肺及心主血脉的理论、用红细胞解释营气、用白细胞解释卫气、用致病细菌和病毒解释六淫、用疾病潜伏期解释伏邪学说等方面的研究报告后,会因其立题荒谬、思维狭隘或研究方法的错误而不屑一顾。这些真正对中医理论有所发展,或对中医临床有指导意义,抑或对西医学的发展有启迪作用者甚少。在今天,我们在中医理论的科研思路上,仍然向着这一错误的方向引导,以致提出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所使用的西医学指标越先进,其研究水平就越高、研究结果就越可靠。

3 中医理论的发展是需要继承和创新

出现上述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继承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文化的自信,由此而激发出更多、更有力的创新,从而促进中医理论的发展。

近代以来中医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发展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一方面,西方的科学、文化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壮大、生根。并逐步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而上升至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积淀并无法被西方文化简单地置换或取代,而是被挤压、埋藏至人们意识的深层,并不断与表层的西方文化意识发生矛盾、冲突和对抗。随着西方文化在我国传播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其弊端也在不断暴露,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却在不断被重新发现。与五四前后的激进派相比,人们多了一份冷静,不再对中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简单地加以否定;而与中西汇通派相比,则少了太多的传统文化修炼与积蓄,少有中西汇通者那份对传统文化的执著与激情。综合的结果是,一方面,人们肯定西方的科学甚至文化,并已经习惯于采取西方科学、文化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另一方面,人们在相当程度上肯定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然而却无法或难以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思考她、理解她,而是习惯于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思考她、理解她。

这些矛盾,常常造成一种思维上的混乱,一种文化上的自卑感和迷茫感。而要解决这种矛盾。需要重新审视中医发展的源头,需要回归和探究中医发展的深厚土壤,需要重新在中医特色和大的背景下去发掘、继承。只有真正的认识了中医的本来面目,才会除去那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茫,才会更加有勇气和有自信地去创新和发展,不断地提炼新的理论。正如有学者[4]在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思考时所指出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保持原有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运用特征,保持中医学对生命理解的整体性、过程性原则,别失去自我,是一个大前提,是中医学立足于未来并谋求发展的大前提。”同时,要改变这种中西医结合“结而不合”,“并而不融”的形式,去摒弃那种“中西医凑合”的情况更加需要充分地、紧密地与临床相结合,用临床去锤炼理论,检验理论。

参考文献

[1]清.唐容川.血证论[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55.

[2]王永炎.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目标的研讨[J].天津中医药,2003,20(2):1.

[3]刘昭纯.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考[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3):17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