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论文(精选5篇)
旅游开发论文范文第1篇
1.重庆是原国民政府二战时的首都,还是二战时期盟军司令部在远东战区的指挥中心。因此,重庆抗战陪都旅游文化的开发,不仅能弘扬中华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彰显中国融入世界主流、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国际地位,还有利于两岸达成共识,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2.抗战陪都文化是重庆人民宝贵的历史和精神财富,应该倍加珍惜,好好加以挖掘、保护和弘扬,警醒后世。旅游开发始终与资源保护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的启动,才能有效地保护重庆的抗战遗迹和陪都遗迹,才能保护和弘扬抗战陪都文化。
3.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同美国的华盛顿、英国的伦敦、苏联的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为人类和平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抗战陪都文物遗址遗迹加以保护,并将这些独特的资源开发成为旅游景点,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抗战文化做成全国、世界都叫得响的旅游品牌,能够构建独特的重庆旅游形象,提升重庆的城市地位。
4.发展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可以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的开发,优化该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重庆的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
据统计,重庆大大小小的抗战陪都遗迹有近400处之多,这是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因种类和分布不同概括如下:
1.国民政府及中央机关旧址:中华民国政府总统府遗址行政院旧址、立法院和司法院旧址、考试院旧址、监察院旧址、国民参政会旧址、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军事委员会礼堂旧址等。从地理分布上看,国民政府的行政、军事等权力机关大多集中于市区,立法、司法、监察等民意机构多分散在郊区。
2.中共南方局及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等革命遗址:重庆不但成为最高当局所在之地,也成为国共两党保持联系之地。最初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分别设在市内机房街和棉花街30号,但在1939年均被日机炸毁,遂迁至红岩村;《新华日报》的营业部也由西王街迁至渝中区民主路208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领袖、董必武、、邓颖超、秦邦宪等人工作和生活的遗址较为集中地分布于上清寺及附近地区,其中大部分是“红岩革命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保存。
3.抗战遗址:重庆在抗战时期谱写了最为悲壮和光辉的篇章,留下了许多为挽救祖国危亡、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遗址,如“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抗建堂旧址、抗战胜利纪念碑、跳伞塔、苏军烈士墓、张自忠将军墓,分布较为零散。
4.名人旧居:抗战时期的重庆,党、政、军、学、商等各界名人云集于此,留下了众多的生活、工作和居住地,被保存至今的多达几十处,占现存重庆陪都文化遗址的50%以上,是陪都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布于重庆市区及北碚区、巴南区,如林森别墅“林园”、孔祥熙官邸“孔园”、“二陈”别墅、马歇尔寓所、宋子文公馆、张治中私邸、宋庆龄旧居、白崇禧的旧居、冯玉祥旧居、杨森公馆、郭沫若故居、老舍故居、陈独秀旧居等等。
5.驻重庆使馆及通讯机关旧址:抗战时期,苏、美、英、法等30多个国家在重庆设有使馆或通讯机关,如苏联大使馆和塔斯社旧址、美国大使馆旧址、英国大使馆旧址、土耳其大使馆和澳大利亚大使馆、法国领事馆、加拿大使馆、韩国临时政府旧址;这些使馆集中分布在市区内。
三、重庆抗战陪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重庆抗战陪都旅游开发,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乏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规划。《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一次明确将重庆陪都遗址纳入规划,列出了重庆抗战陪都遗址重点项目72项;由世界复兴与开发银行制定的中国重庆城市环境项目《重庆文化遗产战略总体规划》,也有关于重庆抗战陪都遗址遗迹的保护规划。此外,重庆市有关部门对抗日战争陪都博物馆、黄山陪都遗址等项目进行过总体规划,制定了红岩革命纪念馆保护建设规划,在对重庆抗战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已有的规划无论是在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性方面,还是在规划的可操作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开发规划方面,《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虽然涉及部分抗战遗址,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开发内容。重庆的抗战文化资源,无论是它的文物价值,还是它的经济价值,在重庆市的所有文化资源中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至今为止,重庆市还没有一个全面对重庆抗战陪都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开发的专题规划,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也是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2.对抗战文化资源的破坏相当严重。一般而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建设性”破坏,在城市开发与发展的过程中,不顾历史文化资源与名城保护的审批程序,擅自拆除或改建历史文化资源,破坏原有文物环境的传统风貌。如“中国民主同盟总部旧址”、“战时儿童保育会旧址”、“国民政府大门”等的拆除就是突出的例子,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二是“保护性”破坏,由于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不够,对文物修复保护的法定程序不了解,往往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好心办坏事,甚至有的建筑不按原貌修复,面目全非。如梁实秋旧居“雅舍”的保护就是保护性破坏的一个代表;三是“开发性”破坏,特别是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在对一些文物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某些部门目光短浅,为了适应旅游者的所谓“需要”,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文物遗址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甚至随心所欲地“改造”文物,名为开发,实为破坏,造成文物被破坏的悲剧。
3.保护与开发的数量不多、范围过窄,类型单一,保护与开发的重点局限于革命遗址遗迹。据《陪都遗址寻踪》一书不完全统计,重庆比较重要的抗战遗址遗迹266处,保存完好的仅有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宋庆龄旧居、旧居、马歇尔旧居等5处,保存基本完好的有178处,部分残存的81处,已拆毁的54处。在266处遗址中,需要维修的达210处,大量抗战历史遗址遗迹失管失修的情况严重。除极少数革命历史文物外,其他遗址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历史文化的陈列展示部门馆厅建筑破旧不堪,陈列设施陈旧,展示手段落后。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只有1处(红岩村革命纪念馆),建成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的也仅有红岩村革命纪念馆、黄山官邸、林园、孔公馆、宋庆龄故居、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驻址、张自忠将军墓等几处。四、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构想
1.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要重视资源的挖掘和保护。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过去,在旅游开发中,强调旅游资源开发,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旅游资源只有“保护”观念,不应该有“开发”之说法。资源有物质形态的,有非物质形态的。对于物质形态的资源,如遗址、遗迹、文物,要保护;对非物质形态的资源,文学、艺术、精神等,要挖掘、弘扬。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资源,不止有如前所述的大量物质形态遗产,而且有大量的非物质形态遗产(如文学、戏剧)。在这种观念下,作旅游开发,才能展开视野,才能增加抗战陪都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不至于形成“空壳”开发。
2.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要实施综合开发。旅游开发包括旅游景区开发、旅游线路开发。旅游景区开发不仅包括资源、市场、形象开发,还包括旅游环境的塑造和建设;旅游线路的开发涉及到吃住行游娱购诸多方面。这意味作旅游开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兵种协同作战,进行综合研究、综合规划、综合设计,以系统观的思想和方法来开发设计旅游项目,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旅游价值。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同其他旅游开发一样,必须实施综合开发、整体开发,不能象目前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者“脚痛医脚,手痛医手”的单兵作战的办法的进行开发。
3.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要统一规划管理。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渝中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北碚区等地。必须由市旅游局、文化局组建专门机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建议除红岩精品景区和线路外,实行分区管理规划,区际实行合作方式管理。也可借鉴“红岩革命纪念馆”成功模式,由市统一成立跨区系列专题旅游开发公司,如“机关旧址管理公司”“抗战遗址管理公司”“名人旧居管理公司”“二战使馆遗迹管理公司”等。实行公司管理,负责保护文物和挖掘文化、旅游开发工作,在市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局的直接领导下,责权利统一。
4.旅游开发要重视旅游活动策划创意。旅游开发离不开旅游策划。旅游策划包括公关策划、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活动策划、旅游项目策划、旅游广告策划等。其中旅游活动影响大、最具轰动效应,常引起媒体的关注,通过公关宣传,容易形成热点,可以塑造一地的旅游形象。一个好的旅游项目策划又往往给旅游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在去年,业界有志之士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创意设想:邀请华盛顿、莫斯科、伦敦、重庆四大城市市长来重庆参加纪念会,把纪念会办成一次具有国际影响的“和平高层论坛”;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具有历史意义的解放碑(抗战胜利纪功碑)广场举行反法西斯战争经典歌曲万人合唱、联唱会;邀请全球千名二战老兵来渝聚会,以及万名二战老兵游重庆,同时邀请包括台、港、澳在内的千名二战老兵参加纪念活动,接受重庆人民的致敬。另外,拍摄反映重庆抗战历史的电视专题片和抗战重庆题材的电视剧;举办二战经典历史影片汇展,在电视台、电影院集中放映反映二战历史或著名战役、重大事件和活动的经典影片。60周年纪念活动已经过去,策划最终没有实施。但如果在每年的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四城轮流主办成世界和平年会,这还是可行的。如果在使馆遗址的基础上,开展一些该国的民风民俗表演活动等,还可达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摘要]重庆是抗战时期的陪都,是二战期间作为盟军远东反法西斯司令部所在地,留下了丰富的抗战文化遗迹和陪都文化遗迹。重庆的抗战陪都文化在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是重庆都市文化旅游开发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重庆抗战陪都文化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意义和开发现状,提出了重庆抗战陪都旅游开发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重庆抗战文化陪都文化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乡村旅游;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总书记2004年7月26日在视察上海崇明县前卫生态村时指出:“农家乐前途无量”。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以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开发乡村旅游,鼓励农民依托当地资源拓宽致富渠道,应当同时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独具特色的乡村风光和人文资源,而农村旅游文化资源又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所以开发乡村旅游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保护——开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乡村旅游开发为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学者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主要是如何发掘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保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旅游的适度开发与有效控制,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乡村旅游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统资源就地转化为旅游产品,完成价值实现和大幅度升值,经济手段辅之以合理完善的行政手段,为乡村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1.为文化保护提供经济保障
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民根据当地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扩大了城市居民在农村的消费,也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带动了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扩大,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总收入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壮大,公共财政的积累,为农村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弘扬保护以及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和支持。
2.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乡村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逐步面临消亡,尽管专家倡议、政府呼吁保护,但是收效甚微。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以及外地游客的欣赏度的增加,这些文化内容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日益显现,使得那些面临失传的手工技艺、民间舞蹈和音乐等得到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人们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不遗余力地挖掘传统文化,恢复一些濒临消亡或中断多年的民俗文化。尽管这些行为活动直接目的是经济利益,但是客观上还是起到了恢复和传承文化的作用。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农民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提升,将更加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延续。
3.提高了农民的文化保护意识
乡村旅游开发吸引了城市居民来到农村,农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城市文明,通过直接的对比,农民提高了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知度,增强了对自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亲身参与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实践活动中,他们认识到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秀美的山川一样都是宝贵的财富,开始用旅游者的眼光审视自我文化,尽管这种认识还处于浅层面的萌芽状态,但已经迈出了由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的第一步。而旅游收入为农民带来了直接收益,出于通过旅游生态化发展获得长远利益的期望,农民对自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更加增强。
4.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沟通的桥梁。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感受了外来文化,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城市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一些精品旅游地区的乡村旅游还要接待外国游客,这里的农民更加要面向国内接轨国际。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融入传统文化和观念当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又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新的文化共识,从而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二、乡村旅游开发对文化生态的负面影响
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人员的频繁交往,而不同文化的交流撞击在所难免,城市文化进军农村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而且其影响程度往往随着旅游规模扩大而增强,如果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忽视甚至摈弃当地珍贵的文化特色,忽视当地旅游资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不可弥补的。
1.乡村文化过度商业化
“在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文化的负面影响方面,最明显的问题是当地文化的不正常商品化。”由于开发水平较低,缺乏经验,还有的是出于迎合游客的需要,有些地方特别是早期开发的乡村,将当地的民俗节庆文化舞台化、商品化,这种人为地商业性生产和加工,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失真和扭曲,失去了原真性的乡村文化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不仅使游客无法真正认识和理解乡村文化,长此以往,甚至当地农民对自我文化的了解和继承都会出现问题。
2.淳朴民风受到冲击
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示范效应客观存在,这主要是旅游活动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旅游的发展,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风气影响较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对于旅游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抵御和净化能力较弱。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纯朴的农民学会了“宰客”,五花八门的手段甚至是敲诈勒索、坑蒙拐骗,引起游客的强烈不满;村民之间的和睦祥和也被打破,经济利益纠纷时有发生;有的农民过分依赖旅游业,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3.农村文化生态偏离轨道
农村文化生态是指农村整体历史文化特征,是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根本文化特质。“有些是农民集资办旅游,有些农民企业家开发旅游,他用他的审美观来开发这些东西,集中体现在景区的城市化、乡村的庸俗化方面,这是比较突出的。”乡村旅游陷入简单现代化和规模化的误区,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文化感染力。因为乡村旅游实际上是一种体验旅游,人们是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对乡村文化比较深入的异质化感受,从而不虚此行。经营农户容易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把本来极具地方特色的东西改造成普通的一般化的东西,乡村旅游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孙家正同志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当前亟需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因为我们不能忘了回家的路。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主张对传统文化要有温情和敬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农村是农耕文明最基本单元,广大农村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所谓“礼失求诸野”,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文化保护既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关乎文化安全的大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城市化建设造成的文化悲剧,乡村旅游开发要引以为鉴,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乡村文化。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托民间文化组织
在当前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完全的条件下,政府力量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市场经济彻底改变了乡村生活,现代化生活方式也同时肢解了农村的公共组织,只有政府才能有效地协调投资商、当地居民以及游客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各级政府应当高度珍惜并全力保护文化资源,并通过文化发展将高度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融入农村发展理念,融入公众行为和生活方式。当然,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乡村旅游渐成规模之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当逐步转型,逐步实现市场调节,这时政府应当鼓励农民成立民间团体、协会等组织逐步取代早期的一些政府职能。政府以制度和资金扶植民间组织发挥作用,为公众参与文化保护提供渠道,并通过信息交流、媒体宣传以及理论指导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文化保护。
2.做好文化普查,分类分层实施保护
农村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各不相同,价值大小不一,实施农村文化的前提工作就是进行文化普查。随着旅游开发,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冲击力巨大,如果没有摸清家底,重视不够,势必会措手不及,而农村文化资源十分脆弱且不可再生,文化的消亡会留下无尽的遗憾。所以,进行农村文化现状的全面调查,对于把握全局分类保护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本着整体性、发展性、展示性的原则实施保护,维护文化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农村文化形态的不同,实施保护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注重静态收藏和动态繁衍相结合,民间传承和专业介入相结合、原生态保护和创新发展相结合,通过建立民间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复制保护以及研究所式保护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多角度采取措施对农村文化进行保护。
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口传身授,那些多数已经年逾古稀的民间艺人可谓是“活的图书馆”,对它们的保护关键是保证代代有传人,在这一点上,日本的“人间国宝”政策值得借鉴。
3.科学规划,适度开发
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要有高质量的、新颖独到的规划项目和创意策划。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强调软开发。软开发的核心就是规划、设计、策划,一定要努力将这些工作做到位。
乡村旅游开发要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避免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提高产品竞争力。在规划中要在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保护农村文化的本色,强化经营特色和差异性,突出乡村天然、淳朴、绿色、清新的环境,强调闲情和野趣。乡村旅游的消费者更多追求一种休闲情趣,他们大多有较丰富的旅游经验,从工业文明当中偷得浮生半日闲,追求的自然不会是工业文明的复制品。
科学规划需要有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也正是农村所缺乏的,因此,必须组成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组织,由相关管理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利益团体、保护专家和当地村民代表构成,组建乡村文化保护议事协调机构,在议事过程中提高决策透明度和民主性,通过专家指导、舆论监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推进文化保护。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营造一个对旅游者具有亲和力吸引力的氛围环境需要有淳朴的民风。传统的宗族制度下一些生活经验比如有关对村民的教化和村民对自身事务的管理经验,对于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以及实践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强教育培训,使农民认识自身的文化历史,增强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并在公众当中广为传播和展示。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的是,乡村旅游中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农民,因此,乡村旅游的教育培训除了包括旅行社、饭店等,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农民的特点和需要,更要注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引导并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农民收入增加,在旅游发展中直接受益,与此同时提高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识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主动成为农村文化的继承者和保护者。
参考文献:
[1]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旅游开发论文范文第3篇
一、骆驼文化旅游开发内容广泛
纵观当今世界与中国旅游产业,与骆驼相关的旅游项目主要是沙漠骑驼等,而以“骆驼文化”为主题的项目很少,甚至是空白。骆驼文化旅游需要沙漠作为载体,但并不是单纯的沙漠旅游就能涵盖或取代。在非骆驼养殖地区,骆驼被养在动物园供游人观赏,且数量稀少。而浩瀚无边的沙漠戈壁、悠然行进的沙漠之舟、傲雪迎风的群驼雄姿、大漠深处的养驼人家、浓郁神奇的骆驼文化,都不是在公园里能看到的,需要走进沙漠、靠近驼群、深入驼家来领略和体验。世界上一些骆驼养殖国家较早开展了沙漠骆驼旅游,在国内,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也在积极开发沙漠骆驼旅游项目。但目前大多旅游项目还只是骑乘活动,专题性、系统性、深入性明显不足,远没有达到“文化”的层次。也因此,骆驼文化旅游发展空间显得更为广阔。
(一)观赏功能开发。在浩瀚的沙漠里,近观驼群,遥看驼队,遐想丝路,其视觉与精神感受是在城市、公园里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随着人们旅游动机向回归自然的转变和生态旅游的兴起,不同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这也包括了骆驼生存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中国骆驼之乡、我国最大的骆驼养殖区阿拉善为例,这里有浩瀚的沙漠、高耸的沙峰、众多的沙漠湖泊、不朽的胡杨、梦幻般的峡谷和奇异的怪石,以及在其他旅游地都不能看到的驼群、驼队。这些沙漠戈壁地貌景观和骆驼生存、生态景观,既是祖国大好河山的有机构成,又是我区旅游资源的独特吸引力所在。将沙漠绿洲建设与旅游观光结合,让游客看到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骆驼和沙漠戈壁生态美景,了解内蒙古人民对生态治理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提高全社会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意识,阿拉善无疑是最佳观赏地。
(二)科普功能开发。骆驼是从哪里来的?单峰驼与双峰驼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骆驼生活在沙漠戈壁、与干旱荒漠和谐共生?当今时代我们是否仍然需要骆驼?骆驼养殖地区有哪些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这些疑问都值得我们研究。我区骆驼文化旅游的科普开发,一是可以兴建骆驼文化博物馆,通过实物、标本、图片、现代科技等,系统介绍有关骆驼的知识,作为科普的主要载体和旅游的主要窗口。二是通过稳定扩大现有骆驼养殖保护区和示范基地,培育阿拉善双峰驼良种驼群,增加当地骆驼数量;优化双峰驼良种系列,建成国内种驼培育输出基地;引进世界各地优良驼种和先进繁育养殖技术,逐步将阿拉善建成世界骆驼产学研科教基地,实现向“世界骆驼之乡”的跨越。
(三)体验功能开发。阿拉善地区长期的骆驼养殖生产生活,形成和流传下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浓郁的民风习俗与当地的地理气候、自然风物、骆驼饲养有机融合,构成明显的旅游吸引力。可通过“骆驼养殖示范园区”“驼家乐”等形式,让游客走进养驼人家,从衣食住行、宗教祭祀、礼仪习俗以及骆驼牧养、接羔劝奶、剪毛抓绒、良种选育、驼球赛驼等方面,了解体验独特的驼乡民俗风情。骑在骆驼上领略蒙古族文化的多样风情,无疑是一种特别的享受。
(四)文体功能开发。阿拉善的曼德拉山上数千年前先人们刻画的岩画中就有栩栩如生的骆驼,这反映出阿拉善是最早的骆驼驯化地之一。以骆驼为题材,和骆驼有关的歌曲、舞蹈、诗歌、民间故事、摄影绘画、影视作品等,构成了阿拉善的文化风景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尽管阿拉善一带许多古代绿洲、城郭、文物已经或消失流散,或风光不再,但依然有居延海、黑城,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景色。挖掘、保护、整理、开发这些资源,既可丰富当地旅游项目,也是对骆驼文化的拯救与传承。可以开发一些以骆驼文化为内涵的沙漠实景演出,将古朴独特的骆驼文化用当今思维演绎,用现代艺术条件表现,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骆驼在丝路茶道上为东西方交流做出的巨大贡献。此外,赛骆驼、驯骆驼、驼球比赛等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在国内外都不多见,开发一些高级别的骆驼体育赛事应该有很大空间。近两年,我区一些地方推出骆驼节庆活动,不仅为骆驼文化挖掘传承作了有益探索,同时也说明弘扬骆驼文化拥有深厚的基础和广泛的需求。
(五)商品开发功能。购物是旅游消费的六大要素之一。骆驼文化商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在丰富旅游商品方面大有可为。现在的旅游产品多以原料形式出售,品种不多、工艺不精、内涵简单,即使加工也大都停留在初级阶段,高精尖产品基本空白,远远不能适应游客需求。如果我区能开发出驼绒、驼毛、驼皮的皮毛绒系列;驼奶、驼肉、驼血、驼掌、驼峰的生物保健食品系列;驼书画、驼歌舞、驼影视的文化系列;驼骨雕、沙雕、民间用品等工艺系列,以及驼服饰系列、驼鞍具和驼车辆配饰系列、沙生植物和玛瑙奇石等系列性地方商品,推动骆驼文化产品走出内蒙古,驼乡就可能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骆驼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中心。
(六)旅游功能开发的叠加效应。骆驼文化旅游开发对原有产业的综合利用、带动效应明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观。一是使原有产业项目更加充实,更具吸引力,提高整体竞争力和知名度。二是可提升皮毛绒、种养殖等传统产业的综合利用水平,为原有项目拓展新的市场价值和市场空间,实现产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可带动和促进产业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四是可抢救和保护骆驼生态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生存和保持提供市场支撑。五是可引导农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从而推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六是可拓展沙产业发展空间,使沙漠观光探险、沙生动植物欣赏、沙漠人文风情体验成为沙产业开发的新内容。
二、骆驼文化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要求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骆驼文化旅游就是体现草原文化、北疆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抓手,驼乡必将成为新兴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一)条件良好。我国骆驼饲养主要集中在西部的沙漠戈壁草原区,在同类资源中,我区具有资源集中、规模较大的优势;并同国内旅游客源主要输出地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鲁豫等地距离相对较近。从交通条件分析,临策铁路和自治区东西大通道、银巴高速的通车,乌海、银川机场通道的启用,使阿拉善连接区外的交通有了明显改善;随着3座通勤机场的建成使用,阿拉善的盟内交通将得到根本改善。 近几年,阿拉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现有A级景区8家,其中4A级3家;星级酒店17家,其中四星级2家;旅行社13家;旅游业在自治区的排名逐步前移;具备了大力发展骆驼文化旅游的基础。特别是阿拉善已将旅游发展作为全盟倾力打好的“三张牌”之一,全面加大了旅游发展力度,积极开发富有地方特色和鲜明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这些都为骆驼文化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旅游开发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本文旨在以人力资源理论为基础,在分析旅游饭店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论文关键词】 旅游饭店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投资 人力资源开发在旅游饭店业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是中国旅游饭店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国加入WTO后旅游饭店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旅游饭店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培训投入不足 饭店业培训工作仍不尽如人意,存在培训政策不完善、培训师资力量不强大、培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饭店业培训主要包括一般性技能培训(如厨师技能、外语技能、计算机技能)和特殊技能培训(针对饭店内部员工进行的后备培训)。一般性技能作为员工进入饭店业的资本,由员工个人负担,饭店一般不会承担这部分成本。特殊技能培训目的主要是提高员工与饭店相关的技能和素质,为饭店服务,最终使饭店受益,理应由饭店来承担。实际情况是饭店与员工双方都缺乏投资于特殊技能的激励,最终造成了旅游饭店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2.培训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我国饭店的培训师资队伍有三类:一类是大专院校的教师和专业研究者, 理论知识较丰富,但缺乏实践;第二类是饭店中的管理者和业务能手,有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第三类是既有一定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人员。我国现状是一、二类师资不少,第三类师资相对缺乏。比较理想的状况是,由第一类师资对第二类人员进行理论提高和教学技能培训, 把他们培养成为第三类人, 并通过行业选拔形成一批专业师资队伍,持证上岗,拓展饭店员工发展道路,同时留住行业人才。 3.缺乏对人力资源投资的管理 我国现在的旅游饭店普遍对人力资源投资管理与决策观念比较淡薄,几乎未曾对人力资源投资状况进行核算,也无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对人力资源投资的管理进行跟踪调查。缺乏从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出发研究人力资源投资的现实针对性和未来预见性。不能把有限的人力资源投资用在关键领域,进而促进人力资源利用率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的提高。 二、旅游饭店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1.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力度,有利于改善旅游饭店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状况 国外经验表明,加强员工培训可以促进其素质提高。当前大多数饭店员工文化素质总的来说较低,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可以提高对新进人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 2.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可以提高旅游饭店技术创新和吸收能力 重视人力资源投资,提高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可以使旅游饭店企业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先进技术和高科技旅游设施,吸收国外旅游饭店先进管理经验,从而改善和提高饭店经营决策水平和服务质量。 3.人力资源投资可增强旅游饭店竞争优势 众所周知,现代市场的竞争已不再仅仅是对经济资源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而还包括了对人才的竞争。一旦加强对人力资源投资,便会使员工有更多接受培训的机会。一方面,本企业员工会更加愿意为企业服务;而另一方面,外部人员也愿意加入进来为企业服务。 三、旅游饭店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1.加强人力资源投资管理 首先要加强投资管理,增强核算观念。从增强核算观念入手,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效益核算,加强人力资源投资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提高投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人力资源投资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要保持与物质资本投资的适当比例关系。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本具有互补、互替的关系,只有二者比例适宜才能促进企业整体投资效益的提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要增强投资的现实针对性和未来预见性,形成人力资源投资的良性运行机制,把有限
旅游开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资源;泉州市;对策研究
泉州市位于东经117025''''~119005''''、北纬24030''''~25056''''的福建沿海,东临台湾海峡,西部为连绵山脉,靠沿海地区为丘陵地带,因城北泉山(又名清源山)而得名.由于处于闽浙丘陵地带,而且终年温暖湿润,故雅称“温陵”;因五代时环城遍植刺桐树,故又称刺桐城。
“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强市”是泉州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目标之一。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国内外游客近144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5.8亿元,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1.0%和20.8%。无论是游客人数还是总收入,均创出历史新高。从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看,旅游业正成为泉州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由2005年的6.15%提升至2006年的7.79%,距离2023年实现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10%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一、辉煌的昔日与腾飞的今日
泉州素有“福建文化半壁江山”之称,这与其“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历史是分不开的。
南朝,泉州已有与外国海上往来的文字记载。
唐朝,泉州对外贸易和对外文化交往都有很大发展,外国商人、旅行家和宗教信徒荟集泉州。唐朝诗人曾用“船到城添外国人”和“市井十洲人”的诗句描绘当时的盛况,伊斯兰教和摩尼教就是当时传入泉州的。
唐朝至五代,泉州的佛教发展很快,被称为“泉南佛国”,中外佛教信徒通过海上丝路进行交往。泉州城的范围也扩大了七倍,环城栽种刺桐树,故泉州也称刺桐城。
北宋,朝廷把福建市舶司设置于泉州,负责管理来往于海外的船舶、通商贸易、征税和接待外国商人等事务。它标志着泉州港被朝廷确立为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
北宋至南宋,泉州港的地位有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在北宋中期,它赶上并超过明州(今宁波),仅次于广州;第二次是在南宋初年,它赶上了广州,且与其并驾齐驱;第三次是在南宋末年,它超过了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港口。北宋诗人曾用“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来赞誉泉州港的繁荣。以南宋绍兴三十二年泉州市舶司年收入为例,这一年市舶司收入在80万缗以上,约占南宋朝廷年财政收入的五十分之一,可见泉州港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东方大港。
元代,泉州港进入鼎盛时期,既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总吞吐港和东西方海上交通枢纽,也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最大港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说:“刺桐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其《游记》中也说:“刺桐港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元代朝廷曾以泉州作为我国海外交通计算航程的起点。国外一些宗教也在这个时期通过海上丝路传入泉州,如印度教教徒作为商旅来到泉州,并兴建了规模辉煌的印度教寺院——番佛寺;景教(即古基督教)则在元代初期就传入泉州。泉州先民在从事海外贸易和移居异国他乡的过程中,也把本土的儒教、道教、民间信仰(如妈祖信仰等)以及戏曲音乐等带到国外,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明清,由于统治者实行严厉的“禁海”、“迁界”政策,导致泉州港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被限定只与琉球交往,从而失去了昔日国际大港的地位。明成化八年,泉州市舶司被移置到了福州,从而标志着这个东方大港由辉煌走向衰落。朝廷的“禁海”、“迁界”禁锢政策使老百姓陷入极其恶劣的生存困境,泉州一带的沿海人民不避艰危,突破封锁,一批又一批的泉州人飘洋过海到东南亚等地谋生,泉州因而成为全国著名侨乡。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泉州面临金门、台湾,被视为随时可能燃起战火的“战场”,国家没有投资项目,也没有像样的工厂企业,这里的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加上十年浩劫的破坏,极“左”路线的肆虐,只剩下“刺桐花谢刺桐城”、“浪打空城寂寞回”的景象。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把握机遇,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前,泉州经济总量居福建省倒数第二位,1978年泉州的经济总产值仅为7.79亿元,到2006年则实现全市生产总值1900.76亿元,经济总量持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跻身全国地级市前列。
二、泉州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物瑰宝星罗棋布,仅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就多达20处;泉州是“世界宗教博物馆”,至今仍保留着20多种中外宗教的遗迹;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部级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就设立在泉州;国务院2006年5月20日以国发[2006]18号文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泉州市入选的有泉州南音等11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二)区域经济发达
经济是旅游的物质基础。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的收入水平,对人们的旅游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又决定着旅游开发的能力,旅游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做后盾.世界旅游组织(WTO)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态势;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度假旅游逐渐兴起.据市统计局统计,2006年,泉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900.76亿元,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人均GDP已达到24847元,按汇率折算为3116美元,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根据世界银行划分标准,就地区经济实力而言,泉州市已经跨过了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门槛。
(三)日益富裕的市民生活
经济收入是孵育旅游的首要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来划分贫富状况,恩格尔系数30%~40%为富裕。近年泉州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泉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71.53元,比上一年增长12.4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0812.27元,比上一年增长8.10%;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192.52元,比2005年增长6.46%,恩格尔系数从2005年的39.37%下降到38.78%[9]。2007年上半年泉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增长态势强劲。泉州的恩格尔系数已达到市民大量出游的经济条件。
(四)港澳台侨优势突出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720万人,旅居香港同胞70万人,旅居澳门同胞6万人,三者占全省60%以上。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泉州,全市现有台属近16万人。这些港澳台侨胞经常回泉州探亲旅游、寻根谒祖,是泉州文化旅游的重要客源。
三、泉州市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一)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建尤其是旧城改造与文物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有的地方政府片面强调发展经济,忽视保护文物;有的地方政府片面迎合开发商利益,忽视有关法规;有的地方政府片面强调开发文物,忽略保护周边环境。泉州文庙,由于周围建起与其风格极不协调的高楼大厦,千年古迹为“现代文明”所湮没。令人担忧的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章不循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以罚代法”的情况依然存在,列举几个例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化窑保护范围,被某陶瓷有限公司挖掘破坏,当事人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仅以处罚了事;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文物保护区里有的群众开山炸石,乱修坟墓。法制意识淡薄,正是文物破坏严重的深层次原因。要真正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必须杜绝瞒报纵容破坏文物现象,加大文物保护的执法力度;同时,加大惩罚力度,该追究行政责任的应该追究行政责任,该追究刑事处罚的应该以刑法的高度,对相应的责任人做出相应处罚。有的地方政府领导缺乏长远眼光,对文物保护认识不到位,认为不能拆建,反而要投入维护经费,不划算,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视为包袱与束缚。长期以来,在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抉择问题上,始终存在一个不合理的现象——效益个人得,后果大家摊。企业为了效益,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夜以继日偷排污水,减轻成本,为个人谋利益。而作为当地城市管理者,他们看中的更多是实际政绩,企业多了、税收多了、GDP上来了,环保问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提高业主的荣辱意识,转变传统的政绩观念。对此,政府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要对文物保护及开发商责任作明确约定,要加强监督,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或个人私利而纵容放任.其实建设与保护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一些地方两者还相得益彰,比如在西安,国家投巨资开发保护秦皇陵,这一历史古迹反过来为当地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二)发挥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旅游产业发展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而且还有赖于政府的规划调节,从而避免市场机制所造成的旅游资源配置的扭曲。首先,政府要在各路专家学者的参与下完成科学可行的地方旅游业中长期规划,使得市场因子进入旅游业变得有章可循。泉州市政府对旅游市场的调控力度正在加强,如《福建省泉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提出泉州旅游业发展三步走战略思路,第一步:2005~2023年,使泉州成为福建省重点旅游城市;第二步:2023~2023年,使泉州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第三步:2023~2023年,使泉州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其次,政府应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外资和民间资金介入旅游开发,组建上档次、上规模的各种经营形式的旅游企业或集团,使之与福建三大中心城市的地位对接。目前泉州旅行社重视组团出游,较不重视接团本地游,这导致了外地游客来本地游的缺少。旅游企业行为对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政府应适当引导、扶持旅游企业,把重点从组团转移到接团方面。旅游企业在自我宣传时要更多注重旅游品牌的推介,而不应将重点放在自身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宣传,这样才能起到向外地游客推介泉州旅游品牌,扩大泉州旅游业的知名度。再次,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旅游产业的协调机制,如成立旅游产业公会,加强诚信建设,组织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提业信息,规避投资风险。
(三)继续加大投资,加快旅游项目建设
2006年泉州市旅游业而之所以能如此“大跨步”地发展,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的功劳不小: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成功开馆,在海峡两岸产生了极大反响,从而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南安石井对台旅游码头的建成,打破对台双向旅游“零”的记录,6月份我市组团参加泉金航线首航,成功搭建起泉台旅游互动的新平台;福建省旅游海峡商品城的动工兴建,将打造出两岸首个旅游商品集散基地,并成为台胞来泉观光一个重要的旅游商品区。
(四)提高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停车难、公交线路不发达、酒店设施无法满足旅客需求、景区公路标志牌缺少或不明显等,泉州文化旅游的发展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密切相关的。泉州应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建成方便、规范的旅游基础设施,为团体、散客和自驾车等各类游客提供服务,方便他们进行旅游。比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与公交公司合作,开行旅游专线车,把市区及近郊众多文化旅游景点(及其他类型的旅游景点)联系起来;规范各种旅游标志的设置,为自驾车游提供导游、通讯、泊车、加油等完善的服务。当前旅游业的发展已从观光、团体游向休闲、自助游发展,因此酒店不应单纯追求星级豪华标准,“让游客住得起,留得住,经济酒店的经营是很好的选择”。散客旅游的兴起,迫切需要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如构建泉州旅游交通WebGIS,为用户提供一个以地图为交互界面,地理空间信息与各类多媒体信息有机结合的网上旅游、交通信息浏览与查询环境。
(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
泉州市在进行文化旅游宣传促销要做到(下转第48页)(上接第45页)大手笔和有针对性。首先,要大手笔,高水准地进行文化旅游宣传促销。要在收视率高的全国性电视台上做广告,如2006年5月5日,央视直播泉州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要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艺术家到泉州的文化旅游景点进行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通过他们的文学、摄影、美术、影视作品来扩大泉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最好是有一两篇能入选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使全国的儿童从小就知道泉州,中小学课本里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及“济南的冬天”就使多少人从小就对这两个地方非常神往。其次,要深入研究旅游客源市场与旅游产品的对应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根据泉州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及妈祖文化等在东南亚、日本及阿拉伯地区的影响和关系,把东南亚地区作为国外最主要的客源市场,把阿拉伯地区、日本作为国外辅助客源市场,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如2002年,泉州市以“海上丝路遗产在泉州”为题参加了国家旅游局组织赴日本的旅游促销活动。根据宁波、扬州和广州等地既是海上丝路的著名港口,又保留着珍贵的海丝历史文化遗产,泉州可以与这些城市联手,共同设计推出以我国古代海上丝路著名港口游为题的项目,做大做活海上丝路游这篇文章。把相邻的浙江、江苏和广东等省作为海丝专项旅游国内的重要客源市场之一。根据伊斯兰教文物古迹在泉州的地位和影响尤其突出,而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绝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约有2000万穆斯林,所以,也应重视对国内少数民族穆斯林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工作。
【参考文献】
[1]侨乡基本概况./gov/www2/158/
2005-02-22/18540.htm,2005-02-22.
[2]泉州市统计局.泉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07-02-28.
[3]吴泽华.建文化旅游强市./133/
2006-11-20/40425.htm,2006-11-20.
[4]市府办.去年1448万人次来泉游玩./133/2007-01-12/41910.htm,2007-01-12.
[5]杨文棋.促进泉州海丝专项旅游持续发展的探讨[J].龙岩师专学报,2003,21(1).
[6]李玉昆.泉州海外交通史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7]李玉昆,李秀梅.泉州古代海外交通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8]屈人文.人均GDP达24847泉州跨过中等收入门槛./gb/content/2007-02/06/content_2381635.htm,2007-02-06.
[9]曾聪虹.泉州城镇居民收支均呈增长./07/0131/02/364NKE130001124J.html,2007-01-31.
[10]张咏.上半年泉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N].泉州晚报,2007-07-14.
[11]田明华.热点问题——历史文化名城:请别伤害我![N].福建日报,2002-01-14.
[12]李洋.泉州休闲旅游的发展思路[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
(3).
[13]福建省泉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篇./zsyz.asp,2007-08-0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