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人员管理制度(精选5篇)
消防人员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消防监督;机制改革;应对措施;监督管理;消防安全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消防监督管理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为了增强现有消防管理机制的实效性,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公共财产的安全,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探索消防监督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完善的有效方法,以达到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因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消防监督管理机制的应用价值和存在问题,并对消防监督管理新机制的完善和健全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为有关消防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对消防监督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和健全的意义
1.1提高消防工作人员积极性
全面健全完善消防监督管理机制,能够对消防员产生有效的督促作用,充分提升消防员的积极性,帮助消防员端正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目标。在具体工作中,相关监管部门可以定期开展综合培训活动,对当地消防员进行消防技能强化,或者可以组织开展一定规模的消防演习,在教授和巩固消防员理论知识和消防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消防员的实践能力,提升个人职业素养[1]。此外,消防监督管理机制的完善,还可以从根本上促进相关工作人员的文化底蕴,夯实理论基础,使思维方式合理化,正确认识自身工作,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1.2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所有社会事故中,火灾产生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它能够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致力于完善当前消防监督管理机制,增强消防监管工作的实效性,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对城镇消防监管机制来说,更是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经济重心基本都集中在城市地区,相较于农村,城市人口较为密集,无论是火灾发生率,还是造成的损失,城市都是比较高的。所以,要努力完善城市消防监管机制,有效提升消防监管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如此一来,就可以将城市火灾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所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同样也会得到有效减弱,为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
1.3更好地适应当前消防监督任务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活动,这也在无形中增加火灾发生率,为社会消防工作增添负担。在繁重的消防工作中,消防监管人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所肩负的责任也是重大的。防火意识宣传、违规处罚、分析调查火灾的起因等,这些都是消防监管的核心内容。为了确保广大消防监管人员能够更加游刃有余的处理较为繁重的工作,应该注意调整监管人员对工作的心态,并定期组织体检活动,时刻将监管人员的身体情况保持在健康状态,从而以最佳的面貌投入到紧张的消防工作中去。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应努力完善消防监管机制。
2目前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府领导未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消防安全之间的关系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我国各级人民政府逐渐加大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并召开相关会议,和有关人员共同探讨现阶段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探讨消防安全工作质量的方法[2]。有的政府领导会亲自带领监管队伍,前往基层消防部门视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不过,目前依然还有部分政府领导没有正确认识到本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安全的关系,导致本地区火灾频发,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得不到有效保证。比如有些地区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在没有完整施工方案的前提下,就盲目开始动工,急于获得效益;有的领导因害怕降低当地经济发展,对一些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置若罔闻。
2.2各部门缺乏有效的联动
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在联合提升消防工作质量方面缺少应用的主动性。甚至个别部门人员在参与消防安全联合检查工作时,存在“偷懒”的现象,不仅没有对问题进行系统总结,也没有积极向上汇报,针对问题处理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更是无从谈起;还有的部门对消防安全检查工作的态度十分消极,能不参加,绝对不到场,即便到场,也只是草草了事;有的地区尽管已经初步建立了消防安全研讨制度,但个别领导经常缺席会议,导致具体工作无法真正落实下去。
2.3人力因素制约着消防监督工作实施
首先,目前可用于消防监管的人力数量很难应付如此繁重的工作量,这是导致我国多数地区的消防工作迟迟无法取得有效进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相关调查统计显示,以广东省为例,目前机关、事业等公职单位共有70余万家,个体工商户大概有180余万家,消防安全部门需要定期进行重点检查的差不多有4万家,但全省在职的消防监管人员只有区区的1000多人。由此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目前消防安全人力和实际工作量是完全不匹配的;其次,有些基层消防安全监管人员本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限,这会对消防监管工作的成果带来直接影响。
2.4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差
从2002年开始,全国各地都在宣传和贯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政府部门针对消防安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通过不断宣传,社会单位在增强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上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距离政府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部分企业和单位依旧比较看重效益,忽视生产安全,在消防安全设施上不舍得投入;还有一部分企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讲得多,却很少落实;有些单位则在整改火灾隐患问题上过于强调客观困难,态度相对消极。这些企业缺少自身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动力,从而导致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无法更好的实施。
3完善和健全消防监督管理新机制的对策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要提高我国的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步入良性循环状态,提高消防工作效率,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消防监督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逐步实现消防监督管理机制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发展。
3.1健全与完善消防管理制度
为了能使消防监督管理机制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相关部门必须健全相关的消防管理制度,这是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目前的消防管理机制缺乏统一的制度管理,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让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的发展。通过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不仅可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也能够更加深入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的管理理念,通过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消防监督氛围,从而提高消防安全监督效率,有效的促进消防监督工作更好发展。
3.2健全与完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及方法
想要健全和完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通过健全网格化的消防管理模式,对所在省市进行重点排查。政府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各综治委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建立基层消防监督管理机制。政府要将安全监督员、消防队伍、消防工作站和专职消防队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并从抄告、隐患排查、整治、监督以及培训等方面,对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进行层层推进和落实,并且在乡镇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网络,通过多种方式及措施对相关人员进行监督和培训[3]。第二,相关人员要健全和完善管理方法,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火灾远程监控技术以及自动消防设施远程监控系统等技术有效确保消防安全管理顺利实施。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在强制保险的范围内将公众聚集场所及易燃易爆场所纳入火灾公共责任险,然后通过加强立法的方式降低火灾事故强制保险费率,提供更好的消防安全公共服务,从而有效地减少消防监督检查次数等措施,政府要对社会各界进行积极鼓励及引导,进一步推广现代化消防安全技术使用。
3.3完善消防安全考评与问责机制
政府要推行消防安全责任考评和重特大火灾事故行政问责机制,并且进一步落实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通过考核评选等方式,督促政府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并将考核评选结果作为评定一个地方工作和领导政绩的主要内容,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考评机制,政府要积极推动重特大消防安全事故问责制度,将消防安全的每一个职责都落实到个人身上,对待严重的火灾事故行使行政责任追究,从而更好地监督各级政府在消防工作中的领导和协调的作用。
3.4加强消防安全联动机制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消防安全联动机制,首先要严肃会议纪律。例如未经过联席会议同意,成员单位的领导以及相关负责人必须亲自参加会议。对于多次无故缺席的成员,不仅要给予批评,还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其次,落实好每一次的通报制度,成员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政府所要求的消防安全工作,对于每一次会议部署,都应该做好会议记录并严格实施。成员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出现问题及时整改,不以任何理由为借口,坚决贯彻政府要求,并及时将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汇报给联席会议。最后,成员单位要落实好反馈制度,对于本行业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汇报、及时调整、及时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消防安全与监督工作。
3.5建立消防安全评估体系和评估机制
要做好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就一定要建立消防安全评估体系和评估机制。政府要起到带头作用,拨出专用资金科学建立单位消防安全评估体系。由消防机构中的高级专业人才联合地方科研机构通过对相关单位的建筑、布局等进行调查和研究,综合考虑其建筑耐火等级、是否具备疏散通道以及安全出口、是否具备消防设施等、单位是否严格执行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给予员工进行相关的消防安全培训以及应急疏散预案等。通过以消防、建筑、水电、化工等行业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依托市场建立一批有相应技术资质的消防安全评估中介组织,对各部门以及单位进行评估,并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政府可以发挥法律、行政干预手段,通过建立银行信贷、财产投保前的强制性消防安全评估机制,并且以地方性法规或规章的形式来明确单位必须经过消防安全评估。如果不做消防安全评估,则不给予其办理贷款和保险的权利。通过这样的方式,监督各个单位增强消防安全责任的主体意识,并自觉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6建立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机制
要想有效对重大火灾隐患进行整改,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工作内容也较为复杂,仅依靠消防部门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在整改工作开始前,首先要理清工作目标,明确分工,各部门通力合作,多管齐下。第一,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全面建立重大火灾隐患的公示机制。对于那些火灾隐患较大的单位,消防部门应该将具体单位名称、企业法人、具体火灾隐患、危险等级和整改限期等信息,定期在本地权威媒体中进行公示,借助社会舆论的影响,督促相关企业加快整改步伐。第二,要建立政府挂牌督办机制,落实责任对象。对于那些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企业,消防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准许下,在企业显眼的地方悬挂类似“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形式的警告牌,同时还要在警告牌上明确标明整改的限定日期和直接负责人。第三,应该坚决加强执法力度。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要严格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的规范规定,对于那些以各种原因拖延整改日期,不予配合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消防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
3.7创新消防监督体制,加强消防监督队伍建设
我国相关消防部门应该在监管机制的完善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强化消防队伍建设,致力于解决当前监管人员数量不够的问题。应该在地方消防队伍中定期抽调一部分专业能力强、素质过硬的队员,充实到各级消防队伍中。基于我国目前短时间内编制数量无法大幅度增加的情况,各级政府每年应该持续、稳定、合理的增加消防编制。比如,每年会有很大一部分人员升迁干部职位,这些人无论是政治背景、自律性,还是对消防工作的熟悉程度,都是百里挑一的,因此,在对这部分人进行干部任命时,应该给予他们编制,尽可能将他们留在消防部门,这样一来,不仅能解决当前消防监管警力不足的问题,还能有效消除在职消防干警的后顾之忧。
4结语
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消防监管工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逐渐发展成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要想有效提高消防监管工作的质量,发挥最大价值,相关消防部门应该努力健全完善消防监管机制,保证工作的平稳开展,从根本上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叶炜.消防监督管理新机制的改进方法[J].今日消防,2023,5(6):71-72.
[2]郑植.健全消防监督管理新机制的探讨[J].大科技,2023(03):241-242.
消防人员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23.14.170
在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办公楼消防安全管理以及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消防安全管理,只有做好了这两方面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提升电力企业整体的消防工作水平,继而推动我国电力企业安全、快速发展。
1 电力企业安全消防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消防安全日常检查工作中,我么得知其中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电力企业中消防主体责任不明确,很多员工认为消防是消防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对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消防部门不查就不会主动检查自身存在的火灾隐患,这就造成了消防安全管理非常被动的局面。消防管理部门人员少,管辖单位多,监督抽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一次,单单依靠消防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想要提升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能力,就必须要提升他们的消防意识。
1.1 工作人员专业程度不高,消防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电力企业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以及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很少涉消防专业知识,工作人员并没有较完善的消防理论知识体系,使得自身的防火安全意识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防火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为没有一定的防火安全意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防火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也有所懈怠,造成对火源威胁的难以把控,不能很及时的发现和行之有效的解决。
1.2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事实上,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新的环境,为了推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元运转,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加强对于相关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电力企业在构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状况继而导致消防事故频繁发生,最终不利于我国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发展。事实上,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之所以不完善,是因为相关人员在制定相关制度的过程中一方面缺乏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继而导致诸多的细节未被考虑进去从而导致制度的不完善;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在进行相关制度的构建过程中缺乏对于实际情况的考查,在规范化的制定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的状况,继而导致消防安全制度的不科学。
1.3 消防安全工作整改力度小
目前企业更加重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消防安全的工作的整改。事实上,在消防安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因为实际状况的限制使得整改的力度较小。
由于我国的消防安全体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因而在整改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上级领导的重视,还需要下级员工的加强落实。但实际上,由于在消防安全整改的过程中部分中级部门的疏忽,导致其对于下级通报的消防隐患存在报告拖延的状况,继而导致整改力度大打折扣,并促使相关的火灾隐患难以得到有效的质量。
2 提升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教育
员工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员工消防安全教育的缺失也使得员工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意识。
对此,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于提高企业整体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视,并不断的推行消防安全教育管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消防认识。关于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教育的具体措施,笔者总结了下述几点; 一是通过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从而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二是加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能力。此外,还需要加强相关消防设施的配套。
2.2 完善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推动我国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关部门结合时展的需要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建立健全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确保相关方案的制定朝着细节化、明确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相关制度的可行性较高。除此之外,还需要电力企业聘请专业的消防安全人士,以企业的实际状况为基础加大对于防火措施以及相关应急措施的制定。
2.3 加大消防安全整改力度
现阶段我国的电力企业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整改力度较小的状况,继而不利于相关管理的发展。对此,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于消防安全整改的力度。基于此,就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完善消防安全隐患报告的传递机制。此外,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相关款项的拨发,从而推动消防安全设施的管理和检修,从而提高企业的安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消防安全系数。
2.4 建立企业消防安全监督机制
在推动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相关部门对于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消防安全监督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其具体措施是建立起专门的监督部门,并依据实际的状况制定出严格的监督规范,并推动员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企业业内部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检查,从而推动消防安全的发展。
2.5 掌握消防控制室以及消防器材情况
消防控制室情况主要包括值班室操作人员数量,有没有上岗资格,是否有值班记录,以及消防联动控制设备运行情况。消防器材情况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设施、自动灭火系统和其他设施器材的现场抽查及测试。
3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电力企业现阶段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国的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必然会向前迈进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消防人员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火灾事故追责 社会单位 消防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3)04(a)-0142-02
火灾历来是严重威胁到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的灾难之一,对人民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各项生产活动等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针对火灾,要结合实际开展火灾事故倒查、追责,一方面,这样可以对一起事故责任链上的各个环节人员进行宣讲教育,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启动倒查机制和追责程序,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可以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从而有效预防火灾。当前我国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火灾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各个社会单位要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内部建立运转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保证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不流于形式,不成为应付检查的“运动式”行动,只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得力,才能有效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1 当前社会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意识缺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单位是承担消防安全责任的主体。尽管如此,从大量的火灾事故案例分析,造成火灾的原因有很大程度上是单位主体责任未能有效落实,许多社会单位负责人没能清楚地认识到肩上担着消防安全责任的担子,责任意识十分淡薄,主观上认为消防工作和单位(企业)的生产经营主业相比,可以靠后,能够稍等。甚至少数单位负责人还认为消防工作只是政府和消防部门的事情,自己不是主角,配合做做工作就可以了。
1.2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操作性不强
在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中,不难发现,很多社会单位消防管理措施在具体的操作执行过程中效果会大打折扣,一方面是制度效能先天缺陷,制度保障安全的实际效果打折扣,这主要是因为在制定制度措施时没有进行科学调研,没有充分结合本行业的实际特点,没有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关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制定出的单位内部消防管理程序、制度,不能把握重点、切中关键。另一方面是管理制度动态调节能力偏弱,相关消防管理制度和措施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引进了新设备,未能根据参数指标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未能及时重新确定重点部位;在挝蝗嗽钡髡后,又时常出现管理断层现象。
1.3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管理不到位
一些单位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消防设施设备的投入不足;单位的消防设备、设施未能做到及时的检查、维护和更新,直接导致单位内部消防器材、设备长期处于损坏或者半损坏状态;消防设施、系统的管理也处于低水平状态,缺乏应急响应机制。今年发生的南昌“2.25”重大火灾事故中,装修施工队切断了酒店的消防系统,竟然没有管理员制止、发现。这样的状态,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设备设施往往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无法对初期火灾进行及时有效的扑救和控制,使得火灾往往进一步蔓延扩大,造成较大损失。
1.4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许多社会单位的员工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存在严重的消防知识缺乏、消防专业技能偏弱的问题。一些社会单位考虑人力成本,在招聘员工时,门槛较低,标准要求不高,招收入职后,定岗负责消防安全工作的人员往往不再筛选、把关和培训。这样招入的单位消防管理人员对相关的消防知识和技能都掌握不足,难以胜任岗位。此外,部分社会单位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消防业务培训不够积极,往往处于缺失或瘫痪状态,难以有效提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再加上社会单位内部员工的流动性,各项培训机制和措施显得难以持续,单位工作人员难以参加系统有效的培训。
2 火灾事故追责背景下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2.1 建立完善单位消防责任体系,明确岗位人员职责
从安全管理的层面来看,社会单位内部必须建立完备的消防责任体系,明确各岗位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全员防火安全责任制;社会单位在对每个岗位本职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的同时,将涉及单位消防安全的部分职责并入岗位职责,专职的消防安全工作岗位上的员工明确专门职责,一般岗位员工明确共同职责,让每名员工在承担本职岗位职责外,都承担起部分的共同消防安全责任。在顶层设计上,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社会单位消防责任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推动社会单位将消防安全责任履职在绩效考核、年终考评标准中赋予相当权重,以此推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全方位运转。
2.2 调整、优化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针对当前一些社会单位存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实用性、操作性、科学性的问题,需要各个单位在分析研究本单位消防工作实际的情况下,进行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调整和优化;行业特征明显的单位,应组织本行业、本单位的骨干力量,梳理明确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重点,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根据要点、重点有的放矢地调整、优化单位内部的消防管理体系;同时,在出现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更新时,要及时分析研判,调整消防安全管理的流程或模式,确保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时效性,避免消防管理系统落后于单位的实际变化和发展。
2.3 提供完善的消防技术服务体系
消防安全管理专业性较强,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了保证各个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科学有效,各地政府应牵头组织对本地区的消防安全形势的研判,查找剖析存在问题;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政府应当组织相关的技术力量定期进行“把脉会诊”,为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开出药方”“定出方案”。 同时应该组织或督办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行业主管部门要对本行业内的消防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和总结,查找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根据研判分析的结果对本行业各个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使各社会单位消防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掌握熟悉适用于本行业生产生活中的消防安全管理技能,从而提升单位内部消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2.4 加强对消防管理从业人员的审查力度
当前社会单位的消防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偏低的现象较为普遍,建议确立单位消防管理工作人员的备案审查制度,消防监管部门从源头上对各单位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进行审查把关。当前,社会单位消防管理工作人员,除明确了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要持证上岗外,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并未在专业性上做过多要求,这就导致很多单位对消防安全管理人的确定十分随意,可能是管后勤的、管采购的副职领导兼任,对消防工作从未接触过,他们在开展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往往流于表面,不能深层次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症结。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应当更高,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由具有较高管理才能并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人员担任。消防监督管理部门要通过日常的监督检查对单位的消防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不掌握、不熟悉相关业务的要责令下岗培训,以此督促社会单位加强消防管理从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切实提高消防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保证单位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保证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有效及时。
参考文献
[1] 宋立明.浅议创新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23(1):33-36.
[2] 马恩强.浅谈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3(11):1213-1216.
消防人员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在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办公楼消防安全管理以及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消防安全管理,只有做好了这两方面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提升电力企业整体的消防工作水平,继而推动我国电力企业安全、快速发展。
1 电力企业安全消防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消防安全日常检查工作中,我么得知其中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电力企业中消防主体责任不明确,很多员工认为消防是消防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对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消防部门不查就不会主动检查自身存在的火灾隐患,这就造成了消防安全管理非常被动的局面。消防管理部门人员少,管辖单位多,监督抽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一次,单单依靠消防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想要提升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能力,就必须要提升他们的消防意识。
1.1 工作人员专业程度不高,消防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电力企业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以及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很少涉消防专业知识,工作人员并没有较完善的消防理论知识体系,使得自身的防火安全意识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防火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为没有一定的防火安全意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防火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也有所懈怠,造成对火源威胁的难以把控,不能很及时的发现和行之有效的解决。
1.2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事实上,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新的环境,为了推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元运转,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加强对于相关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电力企业在构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状况继而导致消防事故频繁发生,最终不利于我国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发展。事实上,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之所以不完善,是因为相关人员在制定相关制度的过程中一方面缺乏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继而导致诸多的细节未被考虑进去从而导致制度的不完善;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在进行相关制度的构建过程中缺乏对于实际情况的考查,在规范化的制定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的状况,继而导致消防安全制度的不科学。
1.3 消防安全工作整改力度小
目前企业更加重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消防安全的工作的整改。事实上,在消防安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因为实际状况的限制使得整改的力度较小。
由于我国的消防安全体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因而在整改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上级领导的重视,还需要下级员工的加强落实。但实际上,由于在消防安全整改的过程中部分中级部门的疏忽,导致其对于下级通报的消防隐患存在报告拖延的状况,继而导致整改力度大打折扣,并促使相关的火灾隐患难以得到有效的质量。
2 提升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教育
员工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员工消防安全教育的缺失也使得员工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意识。
对此,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于提高企业整体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视,并不断的推行消防安全教育管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消防认识。关于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教育的具体措施,笔者总结了下述几点; 一是通过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从而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二是加??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能力。此外,还需要加强相关消防设施的配套。
2.2 完善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推动我国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关部门结合时展的需要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建立健全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确保相关方案的制定朝着细节化、明确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相关制度的可行性较高。除此之外,还需要电力企业聘请专业的消防安全人士,以企业的实际状况为基础加大对于防火措施以及相关应急措施的制定。
2.3 加大消防安全整改力度
现阶段我国的电力企业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整改力度较小的状况,继而不利于相关管理的发展。对此,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于消防安全整改的力度。基于此,就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完善消防安全隐患报告的传递机制。此外,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相关款项的拨发,从而推动消防安全设施的管理和检修,从而提高企业的安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消防安全系数。
2.4 建立企业消防安全监督机制
在推动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相关部门对于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消防安全监督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其具体措施是建立起专门的监督部门,并依据实际的状况制定出严格的监督规范,并推动员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企业业内部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检查,从而推动消防安全的发展。
2.5 掌握消防控制室以及消防器材情况
消防控制室情况主要包括值班室操作人员数量,有没有上岗资格,是否有值班记录,以及消防联动控制设备运行情况。消防器材情况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设施、自动灭火系统和其他设施器材的现场抽查及测试。
消防人员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一、业主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是产生动态火灾隐患的根源。
动态火灾隐患在公众聚集场所普遍存在,其中公共娱乐场所问题更为突击。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绝大部分公共娱乐场所被个人租赁、承包经营,有的为个人开办。这些业主整天忙于经营,追求效益,很少抽时间用于学习,更难抽出时间学习消防法律、法规,即使是集体或国有企业,一些领导也不太重视消防法律、法规学习。因此,这些业主或领导不学法、不懂法、很难树立消防法制观念,很难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尽管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频发,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媒体宣传和检查监督并举,但这些业主或领导仍存在侥幸心理,大有不烧自己不痛肤的心理。为了经营,为了效益,擅自装修,擅自改变使用性质等,动态火灾隐患也随之产生。
二、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消防意识缺乏是产生动态火灾隐患的前提。
不少营业性场所从业人员消防知识缺乏,尽管在上岗前有的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但学习消防知识不多,身边的火灾隐患不能发现,不能预防,对岗位上所配的消防器材和装备不熟悉,不会使用。有些业主为了管理或效益,不断更换员工,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通过培训掌握一定消防知识,持有上岗证的人员走后,新上岗人员未及时培训就上岗,尤其是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不少不懂所管设备性能,一旦出现故障,不能及时排除,造成一些场所一有问题就关闭消防设施,使设置的消防设施起不到应有报警和灭火作用。
三、工作被动,消极应付是产生动态火灾隐患的重要环节。
有些营业性场所,业主对消防工作认识不足,存在偏见。比如,把在自己场所内配置消防器材和设备一事,总认为是公安消防部门要求的,不配不行,不配消防部门就不同意营业,并不认为是自己单位的事,是为本单位防火灭火作准备。因此,工作被动,消极应付,具体配置时,只求有,不求质,不管能否起到作用,往往以假充真,以劣充好,应付公安消防部门的检查、验收。疏散指示标志灯、应急照明灯只要亮就行,不管应急时间长短;灭火器材只要有就行,不管场所适用不适用等等,形同虚设,不能发挥作用,不少营业场所均存在此类隐患。
四、唯利是图,疏于管理是产生动态火灾隐患的直接原因。
动态火灾隐患与人的因素关系密切,管理混乱是产生动态火灾隐患的温床。不少营业性场所对消防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堆放杂物,堵塞消防通道的比较普遍。有些业主为了图方便、图省钱,减少安保人员,常常将安全出口锁闭。这些业主唯利是图,明明知道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时不准锁闭安全出口,也知道消防法律、法规规定,但当经济利益和安全产生矛盾的时候,想到经济利益的较多,想到消防安全的较少,锁闭安全出口的目的,一是图管理方便,二是为防盗考虑,三是怕一些消费者从中溜走,故不少业主平时将安全出口锁闭,一旦遇到消防监督人员上门检查,匆忙叫人开门,检查人员一走,又是将军把门,依然如故。一旦发生火灾,必然造成人员疏散困难。
针对营业性场所动态火灾隐患形成的原因,为了有效地预防此类火灾隐患的形成,减少或杜绝此类火灾隐患引发的火灾事故,避免群死群伤的悲剧重演,笔者认为从一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以人为本,落实责任,增强自我防范责任意识。
动态火灾隐患大部分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人是造成动态火灾隐患的主体,人也是预防动态火灾隐患的主体。因此,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提高人的素质,要大力宣贯国家《消防法》,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明确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责任,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的责任,坚持 “谁主管,谁负责”, 完善岗位责任制,形成责任链条,一环套一环,一级向一级负责,自觉增强防范动态火灾隐患的责任意识。
二、建章立制,狠抓落实,从制度管理上扼制动态火灾隐患的形成。
营业性场所要根据场所情况,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制度;安全疏散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值班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配电房操作规程;消防控制设备操作规程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贯彻执行。要用制度规范人的行动,从制度管理上遏制动态火灾隐患的形成。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增强识别动态火灾隐患的能力。
营业性场所要加强员工的消防宣传培训,要组织员工学习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学习消防安全常识,开展警示教育,以增强员工的消防法制意识,增长消防安全知识。新员工必须通过消防安全培训方可上岗,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证件后方可上岗值班。每名员工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通过培训,要使每名员工都能识别本岗位存在的动态火灾隐患,都能自觉消除动态火灾隐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