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翻译及赏析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翻译及赏析1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归时还弄峨眉月。
翻译
我以前在巴东三峡之时,曾西望明月遥想家乡峨眉。
遥忆家乡的峨眉山月从峨眉而出,普照沧海,长与人万里相随。
在黄鹤楼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这位从家乡峨眉来的客人。
如今,峨眉山月又将随风伴送您西入长安。
长安的大道直通九天,峨眉山月也随您朗照八百里秦川。
在京师,**与达官贵人们登上席次乘坐高座,手执麈尾,高谈重玄之道。
我像浮云一样在吴越游荡,而您却能遭逢圣主,一游丹阙。
等您一振高名,誉满**之时,再旧来故地,与我一起玩赏峨眉的山月吧。
注释
巴东:即归州,天宝**(742年)改巴东郡。治所在今湖北巴东县。
沧海:此泛指江湖。
黄鹤楼:原在今湖北*江南岸蛇山黄鹤矶上。
月华:即月光。
峨眉客:指蜀僧晏。
秦川:指长安附近的渭河*原,古为秦地,故称秦川。此指长安。
黄金狮子:指当时的**与王孙贵族。
麈尾:麈是似鹿而大的一种动物。其尾可制为拂尘,魏晋以来的'玄学家清谈时执之以示高雅。
重玄:“重玄”,语出《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重玄学”是*思想史上一股重要的哲学**,也是隋唐之际的首都哲学体系,上承先秦魏晋玄学的发展脉络,后启宋明理学的哲学思考,在华夏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成玄英、王玄览、李荣皆因善谈重玄学而被**所青睐。
吴越:此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丹阙:指皇宫。
**:即首都,指长安。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白在江夏送蜀僧晏上人入长安之作。据两唐书载,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原**长安改为中京,上元二年(761年),中京又复为**。此诗当作于至德二载至上**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释归的途中。
鉴赏
可以说,李白对峨眉月始终未能忘怀,就是万里远游之后,也一直既看且忆,更感觉她相伴而行。而今在黄鹤楼前看见来自故乡的僧人,他带来了峨眉月,这明月定将伴送他到长安去。这明月不仅照到江夏,照到长安以及周围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其实,万里共明月,本无所谓这里明月那里明月之分。但是,这一方面可见李白对故乡月亮情有独钟,另一方面对比自己身似浮云,滞留吴越,羡慕蜀僧归时还可见到峨眉月。
此诗从“我”到月,从月到僧,再写到月,侃侃谈来,动感强烈,毫不气窒,充分显示出李白作为歌行高手的水*。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阅读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1)
——峨眉山月歌教案
峨眉山月歌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峨眉山月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峨眉山月歌教案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该单元选用了现代诗歌、古典诗词,意在增强学生对我国诗词的领会能力,诗歌体裁的魅力和诗歌独特的表达效果。
古诗两首均描写秋夜景色。《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初离四川时所作。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秋夜行船离乡时对故乡山水的深深依恋。全诗意境明朗清新,语言自然流畅。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力目标:凭借图文对照,想象全诗场景,诗人的所见所思与所感;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颔联。
3、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离别赴任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背诵古诗,有感情地诵读来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下的千里蜀江行旅图。
难点:体会诗人漫长江行途中江月作伴中的思念之情。
二、说教法学法:多法品读、图画展现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回忆旧知。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大家都很熟悉诗仙李白,谁来介绍一下?谁愿意把你学过的李白的诗歌给同学们背背?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第二板块:激发兴趣,解题引学。
1.出示几幅美丽的峨眉山图片,指名介绍所了解的峨眉山。
(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山市境内,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地势陡峭,风景秀丽: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秀甲天下”之美誉。)
2.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3.配乐朗读,学生边看边听,整体感知美,教学生划准节奏223,指名练读出韵律和节奏。
4.找出最重点的字:“月”。
李白写下《峨眉山月歌》之后,“峨眉山月”遂成典故,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弯弯娥眉秋月 青山吐月
影入*羌江水流——影映清江 随水流去
夜发清溪向三峡——一叶轻舟驶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随行明月 被遮不见
把词写在对应的诗句旁边。
第三板块:图文对照,理解词义:
生借助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用上老师刚刚出示的词语,说说古诗的意思,分组汇报古诗的意思。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残月娥眉月或新月娥眉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走。
第四板块: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影入*羌江水流”一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谈一谈。
2.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从清溪驶向三峡,快到渝洲时,他会想起谁呢?
3. 最后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体会古诗的语言美,争取背诵。
第五版块:拓展资料,开阔视野。
自从李白写下《峨眉山月歌》之后,“峨眉山月”遂成典故,对后世咏诵峨眉的诗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多样作业布置:
1、读一读: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2、 做一做: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2小题。
峨眉山月歌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的诵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诗歌的诵读、背诵、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情读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静夜思》——李白——回顾小学时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本课
学生活动,
师采用多**进行相关提示:李白,李白诗句《静夜思》《赠汪伦》
《古朗月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明确学习目标
师多**展示学习目标:正确流畅的诵读诗歌、背诵诗歌。
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生明确学习目标。
师指导学生赏诗的方法:重在读,读中理解,读中品味,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读——读全诗,读诗句,读关键词,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三、了解创作背景
师多**展示:助读资料,写作背景
助读资料:李白少年时代隐居深山读书,学习剑术,结交侠士、隐者。二十五岁时,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他登历名山大川的壮游,游历了长江中下游一带及长安、东鲁等地,结交名流,期待一朝受到达官赏识,授以重任,施展自己的**抱负。
写作背景:这是李白年轻时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诗歌。
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
学生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
四。诵读诗歌,感受音韵之美
学生自读——师提示注音、停顿——生再读——师范读——生诵读展示——师生评价
(*羌,渝州)
五、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诵读,明白诗体,感知内容内容。
诗体:七言绝句,
内容:依恋家乡山水的一首诗
师适时指点。
学生进一步诵读,搜寻问题词语,理解诗句大意,合作解决;师适时指点,以鼓励为主。
诗句大意:峨眉山的半轮秋月,倒影映在*羌江上的粼粼江流。
在静静的夜晚,我从清溪乘船向三峡进发。
多么思念你呀,我的朋友!相思而不得见,我只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乘流东去,直下渝州。
六、品读诗歌,赏析诗句师指点赏析诗句的方法:走近诗人,联系背景,捉住关键词品内容,品写法,悟情感。例句:“峨眉山月半轮秋”一句
题目是《峨眉山月歌》,诗人从“峨眉山月”写起;“秋”字既点出此次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季,又与“半轮”相叠,形容出月色之美。峨眉山半轮秋月,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学生活动:自主合作交流,赏析其余三句,师适时指点,合适处肯定鼓励,不足处适时指点。
“影入*羌江水流”一句中“影”“入”“江水”“流”四词让读者感悟出“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也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而去。辞亲远游,乍离乡土,对故乡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此时“思君不见下渝州”,对故乡、对故人的依依惜别的浓浓情意全浓缩在一个“思”之中。
赏析小结:
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描景与抒情相结合。描景:描写峨眉山月的美丽景色。(青山吐月,月映清江)抒情:抒发对家乡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乡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山月——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师指点可从哪几方面进行总结:诗歌的美点,写法,此首诗中“山月”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七、情读诗歌,走近名家评说师多**展示:
列举两例:《唐诗笺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学生进一步挖掘诗之美。适当处老师指点(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八、课堂检测
1、诗中直接描写峨眉山月特点的一个词是:
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通过活动,简单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九、诗歌背诵
形式不一,注意学生背诵的准确,情感的把握。
十、课堂小结
古代诗人创造了大量优美的诗篇,流传至今。
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唐代诗歌更是创造了我国文学史上的高峰。
《峨眉山月歌》诗仙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借月抒发自己的情怀,令人陶醉。
师生共同总结,师进行必要的指点:诗的**——古代诗人众多——诗篇流传——李白,鼓励大家多走近古诗,走近经典,提升自我。
十一、布置作业
1、积累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
2、背诵,默写《峨眉山月歌》。
3、体会李白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4、搜集含有“月”的诗句并进行交流。
峨眉山月歌教案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今天,我们欣赏李白的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题。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㈠初读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师范度读,要求:正确、节奏
3、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㈡了解背景
1、初次释题
2、为何写“峨眉山月”
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奔前程。李白二十五岁,他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峨眉山,四川名山;《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今四川:李白的故乡)时的作品。
㈢理解诗句
1、交流自学情况。
⑴、诗句中你读懂了哪些?
秋——诗人远游是哪个时令?秋
师点拨:我们在记叙描写时一般会先介绍时间、地点等;因诗歌压韵需要倒置句末。(秋、流、州)
⑵、不理解的地方?
⑶、指导**流
重点: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注意:只有顺流而行,才会有此感觉——月影随波、月影随六船——妙哉、乐事)
夜发——连夜出发。
向——(看插图理解)驶向。
君——对对方的尊称。“劝君更进一杯酒”、“君看一叶舟”。作者的友人。
下——顺江而下。
一、二句:教师言简意赅地**:“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三、四句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你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可设计填空
㈣品味诗境
1、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想象诗人行船于*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2)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 那么 ,诗人感到?(惆怅迷惘)
⑶再次品题:峨眉山月歌。升华主题
“暗生 思月怀乡之情”、 “思君/不见/下渝洲。”
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㈤诵读师生评读
1、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秋:暗衬月色之美),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读:惆怅)
2、小组、男女生赛读
3、练习背诵。
三、延伸
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
四、作业
默写《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教案4
一.知人论世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诗人,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以清新飘逸见长,《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骇骧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可以说,受长江文明的哺育,李白才情如大江,妙思似明月。由于乡土因缘,诗中峨眉月就是这样一个意象。30年后他流放夜郎赦归后,在黄鹤楼送蜀地僧人去长安,又作《峨眉山月歌送进蜀僧晏入中京》。洋溢着思乡情的峨眉月,在李白手中又泛化为《静夜思》中人与月的瞬间精神遇合,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又借酒力和醉态思维,创造出《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诗歌神品。谪仙之月,是想象最清丽奇特、极具情感渗透力的意象。因此经过李白、苏轼以及唐宋一系列诗人赋予明月具有人间亲和感的想象和意义,六朝至唐的文人玩月雅兴遂渐渗透到民间风俗心理,终于在北宋形成了人伦情感非常浓郁的*人盼团圆、庆团圆的岁时节日——中秋节了。
二.课文分析 诗从“蛾眉山月”写起,点明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三.巧妙构思、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短小的绝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在表达情感方面,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这首诗只是以“蛾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关于文中的“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四.小结: 蜀江行旅图:峨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兼指友人、故士象征乡情、友情
峨眉山月歌教案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峨、羌、渝”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江行思乡思友之情。
二、学习重点
了解诗句含义,感受“月”**的思想含义,进一步感受诗人思乡思友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诗人简介
今天,我们上课之前先来聊聊一位大家熟知的诗人——李白。
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游历。不信,来看看他的诗,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诗文略)
感受到什么?
(李白足迹遍布九州,去过不少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是啊,这既是李白,他时常在路上。今天,我们就来细品他的一首《峨眉山月歌》,随它去领略名山大川之美,感受旅者之思吧!
(二)初读释题,把握节奏韵味。
谁来读诗题,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描写了峨眉山月的景色)齐读诗题。
**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试着读出节奏来。
正音、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自主探究解诗意,品读感悟入诗境。
1、勾画诗中表示地点的词,边画边想,诗人一路上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峨眉山月半轮秋”看到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
“月”半轮;“山”高大雄伟。
同学们,有了高山相伴的月亮,你们还确信它的形状就是“半轮”吗?有没有可能是的呢?你以为是哪种?为什么?
小结:远远望去,这不就是一幅“青山吐月”的优美画面,请男生读。
再读读,这月亮还有什么特点?“亮”
从何可见?“秋”
这青山吐出的还是月亮吗?吐出的是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啊!美吗?
全班女生一起读。
2、我们知道,这是李白初次出游,加之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致,联想一下你们出去游玩时的心情,此时的李白,心情如何?(兴奋、高兴、已被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他特别期待看到更多的美景,他看到了吗?找到了吗?请用诗句回答我。“影入*羌江水流”怎么个美法?江水流动,水波荡漾之美!读月亮照在江中,随着江水流动,显得很美!师质疑:这行没有写月啊,你们怎么知道月光在江中呢?“影”指月亮的影子。读能用一个词或句子来表现这种美景吗?虽不是渔火,但月影入江,李白似乎也可以体会到“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妙处吧!一起读。
3、看看插图,我们的诗人此时在哪呢?人在船上,船在江中,随江而下,结合插图我们知道了诗人的观察点。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行诗,随作者感受夜行江景之美吧!
4、看看你们圈画的地名,再读读诗文的三、四行,看看还有什么发生的变化?诗人除了陶醉于美景之外,心情会不会有变化呢?赶快读读后两行,感受一下。发现什么有变化?(地点发生了变化)感受到什么?(离家越来越远了)家在哪里?那高大雄伟的峨眉山也渐渐看不见了,谁来读?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诗人的一丝惆怅,还有谁读?你读出了什么?(一丝不舍、想念)离家越来越远,思念之情渐盛。女生一起读。
继续往下读,你还从哪里读出了诗人的想念与不舍?
“思君不见下渝州”思君,这里的“君”指谁?(亲人)他会想念亲人的什么呢?
还能见到么?为什么?
是啊,思亲不见亲,还有谁读?
除了亲人,这里的“君”还指谁?(朋友)
李白一生爱交友,与友人情谊之深,在他的诗中也可见一斑,他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那你们知道,李白最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干什么吗?“喝酒”
是啊,“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可现在呢?
他是多么想和朋友把酒言欢啊,请男生读。
5、随着船儿渐行渐远,诗人眼中的美景也渐渐被愈演愈烈的思乡之情所取代。来,请一、二组同学读一二行,三、四组同学读三四行。老师读课题,我们合作来读读这首诗,读出你的理解来。
6、同学们,随着五个地点的依次出现,诗人似乎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图。我们随着他一起欣赏美景,沉醉其中;一起思乡思友,依恋不舍;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作者的思念之情真的是从“夜发清溪向三峡”开始的吗?有没有同学有自己的想法?
是啊,月亮常常作为思乡的代名词。诗人行至路上,看到家乡的山月之景,思乡之意已顿然而起。这也是为什么诗文短短28个字,连用了五个地名,但诗题却取之其一,名为《峨眉山月歌》之故啊!
让我们齐读古诗,再一次感受诗人的思乡思友之情吧!
理解之后的背诵更有效率,**背诵。
7、李白写“月”的诗句不少,也常常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意,课下,也请同学们多读多积累。
峨眉山月歌教案6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峨眉山月歌》
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习。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渎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
峨眉山月歌的教学反思
古诗《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出示古诗后,我请学生读读古诗。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都读得很有自信,他们在朗读时还能注意诗句中的停顿,读得很有节奏感。同时对古诗的押韵也有所理解。
理解古诗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诗句中的字词意思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时,边看图边讨论,先攻破字词的意思,再把整句诗连起来解释,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失为在古诗教学中的方法,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容易掌握字词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学习第一、二行,我告诉他们,古诗中往往会出现词序倒置的现象,那是诗人为了压韵,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其实是“峨眉山半轮秋月”,学生感觉理解起来容易多了。“影入*羌江水流”一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月亮在*羌江中的倒影也随船顺流而下。这首诗是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乍离乡土”时所作,难免会流露出对友人、对亲人的'留恋之情,学生对于这样的情感体验甚少,只是从“思”这个字的字面上悟出李白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为了能让学生的知识底蕴更足一些,所以我让学生回忆了李白颂月的诗歌,补充了其他诗人描写月亮的古诗,让学生反复诵读比较,理解诗人借助月亮烘托情思的写法。学生刚上四年级,课上总是不放心,怕学生不理解,在古诗的教学中分析过多。现在想想,教学古诗应让学生自己在诵读中体会,稍加点拨就可以了,一定要让学生走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内心。
也许一个问题,一张图片,学生就能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学古诗,要让学生拥有诗人的情怀才是最关键的。
峨眉山月歌教案7
【学习目标】
1、 认识3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词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准备:1、CAI 2、本诗的朗读录音,配合简易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1、 教师引入: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哪些和月亮有关的古诗呀!谁能背给同学们听听?(学习复习以前的学过的与月亮有关的古诗:《静夜思》《古朗月行》《竹里馆》《望洞庭》《宿建**》等,主要是让学生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古诗,引起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
2、 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非常喜欢月亮,我们以前学过的《静夜思》《古朗月行》就是他写的,他还写了许多和月亮有关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另外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完题目后,问:你知道了什么?你们知道峨眉山在哪儿?(峨眉山是李白故乡最有名的大山,也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初次离开四川所做。
3、 教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题。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悟
师:请同学们**读古诗,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读顺。
生:自读(教师巡视)
师:请同座同学互读古诗,互相检查字音读得是否正确,读错字音互相纠正。
生:互相检查。
师:这几个字大家都会读吗?谁来读:指名
1、 检查字
2、 检查诗
三、自主探究,读中感悟
1、大家结合起来插图、注释再读古诗,教师**:想想你了解到了什么?
2、学生读完后,说说从诗中了解到了什么。
同学们很会学习,知道利用插图和课后注释来帮助自己理解诗意,这就是学习古诗的方法。(出示古诗)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月亮倒映在江水之中,船在行,月亮也跟着行。他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第一次远离故土,难免恋恋不舍,可他心怀伟大事业大抱负,毅然决然地顺江驶向渝州。
三、读中悟情境之美
1、为了更好地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我们再来逐字逐句体会诗的意境。大家一边**读第一句,一边脑海里浮现出画面。
你们脑海中出现的是这样的一幅画吗?
2、①和半轮 ②江水流
3、半轮秋月挂在空中,陪伴作者顺流而下,这是多么优美的意境啊!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评:月亮走,我也走,我顺流而下,才看到了影入江水流的妙景啊!多美的月色啊!四周一片寂静,只能听到江水的哗哗声。
4、齐读,过渡语?诗人顺江而下,他从哪儿出发,又到哪儿去呢?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
5、指名读第三名著重交流:思君不见教师可问学生:诗人在这里思念谁呢?
预设:如有学生说李白在思念亲朋好友,教师可追问:这跟月亮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学生仍不能理解,教师可举一些李白把月亮当作好朋友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李白曾经写过这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月亮诗人就把他当作了故乡的亲人、朋支。透过这月亮,诗人看到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切一切。这怎么不让他依依不舍呢?
多么有意境的秋夜远行图啊!不仅写出月映清江的景色之美,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难舍之情啊!
A. 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诗。
B. 指名朗读这句诗,学生评读。
C. 学生**诵读这句诗,注意体会李白愉快的心情。
四、品读古诗,感悟诗歌的意境
1、学生**读整首诗。
2、配乐再来指名读。
3、播放音乐,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诗歌的意境。
是啊,李白即将离开家乡远行了,此时,他看到家乡的山、家乡的水,特别是家乡的月是多么亲切和留恋啊!他多么想和它们常常做伴呀,他要把这些家乡的美景一一带走。他马上就要离川远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了,他的内心豪情万丈!让我们怀着依依惜别心情,一起诵读这首诗。
4、播放音乐,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5、读着读着,诗的语言活了吧,来,赶紧把它背下来吧!
五、小结
*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唐代诗歌创造了我国文学史上的高峰。古代诗人创作了大量的优美诗歌,流传至今,我们为能够生在这样诗的**而自豪。古代诗人很喜欢把月亮写入诗中,他们把月亮当作朋友亲人来歌颂,你们课后可多找一找,看看能找到多少写月亮的诗歌,读一读吧。
峨眉山月歌教案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案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两首古诗的意思。
2、背诵两首古诗。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课的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两首古诗的意思。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投影片、收集有关李白、刘禹锡的生*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理解《峨眉山月歌》诗意,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一、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
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
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人称“诗仙”有‘斗酒诗百篇“之称。
2、说说你学过李白得哪些诗。指名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峨眉山月歌》。书:课题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出示:峨眉君羌渝洲
1、认读生字。
2、理解字词的意思:半轮(看图理解,指上弦月或下弦月)
3、影:月影。
夜发:连夜出发。
四、读文释义
理解一、二两句: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照*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1、指名读。
2、小组学习,理解意思,或提出疑问。
3、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板书:月半轮
理解三、四句: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思念友人却没有见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向渝洲驶去了。
板书:影江水流
1、由读。
2、小组学习。
3、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连起来读,指名串讲诗意。
1、示幻灯片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想象。
板书:思君
五、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见了什么,低头又看见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脸上会么表情。
3、结合想象连起来说一段话。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人因思念而惆怅的预语气。,语调要低缓些。
六、指导背诵指名背
齐背。
总结作者借峨眉山的月夜美景,抒发了自己思念友人的心情,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书:写景抒情
作业:理解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朗读并背诵《峨眉山月歌》。
教学反思
学习《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简单介绍了一下写作背景,告诉学生这是李白离开四川到外地赴任时在途中写的。然后提出问题:你能读读诗,再联系插图,想象李白离开时的场景吗?有个学生说:他知道了李白离开峨眉山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那天晚上一轮弯弯的明月挂在天空,银色的光辉洒在江面上,非常美丽。我相机提示:这就是哪句诗的内容?有学生回答“峨眉山月半轮秋”,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学会自己读诗,我告诉他们,古诗中往往会出现词序颠倒的现象,那是诗人为了压韵,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其实是“秋峨眉山月半轮”,学生感觉理解起来容易多了。
“影入*羌江水流”一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有学生说:我知道李白在乘船时,看到月亮也在跟着他走。现在,月亮在*羌江中的倒影也随船顺流而下,学生也能有所明白。接着,我示意学生: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从清溪驶向三峡,快到渝洲时,他会想起谁呢?有同学说,他想念家乡的朋友,也有同学说,他想念一路陪伴他的月亮。这样的**点拨,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有让他们理解了诗句“思君不见下渝洲”的意思,可谓水到渠成,又入情入理。
峨眉山月歌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感悟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以前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
(指名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
(板书课题)
2、解题。《峨眉山月歌》
(1)简介“蛾眉山”。
(2)简介作者。
李白:唐代诗人,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
3、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自学课文。
要求:
①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半轮影流夜发向思君下
③读通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④不理解的注上记号。
学生根据上述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②指名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意思。
④提出不懂的词和句。
4.精读课文。
(1)疏通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半轮:(看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诗句中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发:夜里出发。向:驶向。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走。
(2)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①出示图画,看懂图意。
②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儿。
要读出诗人思念友人的感情,语调要低缓些。
出示: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范读、指名读。
5.指导背诵。
朗读背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教案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多**课件
教学设计预案:
一、导入
从历史上看,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入晚,我们抬头望月,想起住在那里面的嫦娥、吴刚、白兔和**,再想起古典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善于表现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太白十诗九言月”,明月经过诗人反复歌咏成为美丽皎洁动人的形象,赋予了它特别的生命和感情。
二、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四、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离开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五、朗读诗歌,理解大意。
1、听录音,结合注释感知。调整:调整: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峨眉山月歌》第二课时主备人缪君丽执教老师教学目标1、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2、默写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展开丰富想象,理解诗意,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多**课件教学设计预案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习。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渎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调整:调整: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2)
——峨眉山月歌原文赏析及翻译 (菁选3篇)
峨眉山月歌原文赏析及翻译1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羌江上,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注释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⑶影:月光的影子。*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⑷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羌江上,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注释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⑷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⑸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参考资料:
1、 熊礼汇.李白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9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07-308
峨眉山月歌原文赏析及翻译2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以前。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以前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75-277
2、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1-12
峨眉山月歌原文赏析及翻译3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75-277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3)
——送二兄入蜀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二兄入蜀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译文
游子要踏上关险山高的旅途,这里是繁华热闹的长安城。
在这里我们分手告别,默默相望哀伤得说不出话。
注释
关山:这里指入蜀的关隘山川。
客子:旅居异地的人,这里指二兄。
花柳:古指游赏之地,这里形容繁华。帝王城:指长安,自汉至唐,不少帝王建都于此。
相顾:相看。怜:关切同情。
赏析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这是卢照邻和他的二兄在都城长安同游了一段时间,后来卢照邻二兄入蜀,他为之送行而写的诗。
创作背景
在古代,人们十分珍视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卢照邻的《送二兄入蜀》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其兄弟之间深厚的手足亲情。
首句“关山客子路”,是向“二兄”说明前方路途遥远、山峦叠嶂、十分艰险,提醒亲人要多加珍重。古时由长安入蜀,必须经过秦岭太白山、青泥岭和大剑山、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剑门关。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曾清晰描绘了蜀道的艰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虽然剑阁有“天梯石栈相钩连”,却仍旧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最后不得不发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的叹息。
卢照邻这首诗没有细致刻绘,而用“关山”二字概括了蜀道上的艰险,与兄弟惜别的沉重心情却清晰可见。
次句“花柳帝王城”,是指“二兄”出发的地点——长安,繁华似锦,歌舞升华,一派繁华的景象。
这一句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长安的“花柳”繁华反衬亲人在艰险的蜀道**会碰到的孤苦、凄凉,着墨不多,感情却倍显深沉。
三、四句“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是抓取临分手时的瞬间情景的一个细节描写,将兄弟二人依依不舍相互牵挂的惜别情态刻划地细致入微,淋漓尽致。“相顾”二字将相互间情深意切的目光传神地刻绘了出来,一个“怜”字泻出了二人心中只有亲人间才会存在的滔滔挚爱之情,“无声”二字显示了不可名状的离别之恸,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意。
诗人在短短四句诗中能够由远及近地刻划双方的心灵,善于节制感情,*衡抑扬,在前两句的对仗中巧含对比的成份,使全诗感情异常深厚浓烈,跌宕起伏,令人感动。
作为抒写骨肉亲情和送别诗来说,《送二兄入蜀》或许并非最上乘之作,但却以其简洁质朴的诗风和语言有力地冲击了宫体诗的*藩篱,给初唐诗坛带来了清新之气,也为后来的盛唐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4)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10篇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你会背哪些?(让学生说作者)你们知道的诗人可真不少,可你们知道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吗?
2、学生介绍对李白的了解,背诵以前读过的李白的'诗,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静夜思》等三五首。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提醒学生要有目的地读。(读准,找出地名)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学生自主交流对生字的学习体会,互相提醒易读错、写错的字。交流找到的地名,读准。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5、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6、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结合插图)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君:作者的友人,读中指月亮。下:从上游往下*走。
7、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8、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9、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2 小题。
3、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借助图画和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三个层次(第一步读准、读通,第二步读懂字词句,第三步思考读、体会读)的朗读,达到理解诗文大意然后背诵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感悟诗的情境,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理解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学过的诗歌,引出本诗。
师:古诗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许多古诗中都会有景色的描写,诗人寄情于景,借景抒情。老师这里有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幻灯片)在这幅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李白、月亮、床······)
师:看到这些景物,可以让我们想到哪一首学习过的唐诗呢?(《静夜思》)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大家一起来背一背吧!(集体背诵)
师: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思)为什么呢?(“思”字点明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思念故乡)他是借什么来表达的这种感情呢?(月亮)
师: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李白的与月亮有关的诗。(板书:峨眉山月歌)
二、层层深入,学习新课
1、自读诗文,读准,读通。
师:大家齐读诗的题目。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会描写什么景色呢?(重点抓住“月”)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这首诗,要看准字音,字型,读通诗句。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该怎么办呢?(看课下的注释,问老师,问同桌······),读三遍到五遍。
老师巡视,纠正要求认识的字词。
检查朗读,点人读。(注意纠正,评价)【多读】
认识生字,字音,写法
师:大家读得都非常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范读)
师:男同学和**学分开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声音最响亮,字音最准确。(男生女生比较读)
师:我们分小组再读一读,看哪一组的声音最整齐。
2、再读课文,读懂诗句。
①整体感悟古诗。
师:诗人小时候随着他的父亲搬家到了四川,直到他二十五岁的时候才离开那里。这首《峨眉山月歌》就是年轻时的李白刚离开四川时的作品。
师:大家刚才背诵了《静夜思》,也多次朗读了《峨眉山月歌》,这两首诗有一些相似之处,大家看大屏幕,找一找在哪里?(思,月)(板书)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思”字,而且诗人都是借月亮表达了一种感情。
师:这两首诗虽然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静夜思》里,诗人借月亮抒发感情,他是在哪里看的月亮?(床前)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那么这首《峨眉山月歌》里,诗人还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吗?(不是)这首诗中,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并不是只在一个地方。请大家再读这首古诗,找出表示位置变化的字词。
入 流 发 向 下 (结合诗句,解释这些词的意思)
师: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那么诗中提到了哪些地点呢?自读诗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用笔圈出你找到的地方。找完的同学举手示意。
找出地点的词:峨眉 *羌 清溪 三峡 渝州
②逐句理解古诗,解决难理解的字词。
师:诗人经过了这么多的地方,那他看到了什么景色呢?我们来继续欣赏。
师:齐读第一行诗,想一想诗人在这一句中写的是什么?(月,峨眉山月)它是什么样的呢?(半轮)在这里“秋”是在什么意思呢?(秋季)谁能试着解释一下这一句吗?
师:第一行诗,诗人写出了一副青山吐月的美景,第二行写的什么什么呢?齐读第二行诗,看一看诗人在这一句里写的是什么。(影--指月影。流--流动,诗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这里的月亮是有感情的,月影倒映在江水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如果站住不动观察水中的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岿然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不理解“影”的再读一整句诗)这一句诗人写的是水中的月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呢?
师:前两句都在写景,一行写山月,一行写水中的倒影,第三行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齐读第三行诗,读完之后找同学试着翻译一下。
师:诗人晚上出发,看到了这些景色会有什么心情呢?再读第四行诗,想一想诗人是在思念什么呢?(“君”)君有哪些意思呢?(先生,朋友······)在这里,君是指什么呢?(月亮)(不理解“君”的再读第一句)对,但是这里的君如果只是指月亮,那这一句为什么不用“思月不见”呢?(这里的月亮是一种寄托,诗人借月亮寄托了对故乡,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月亮时而被*的高山挡着,使诗人更增添了对亲友的思念)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的高山挡着,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亲友。)
⒊再整体感悟古诗
师:请大家通读全诗,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看能不能把它串起来。(点人说)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老师根据大家的理解,整理出了这首诗的意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幻灯片)请大家齐声读一读。
师:我们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那么,你能不能读出诗人的这种心情呢?(多点人读,自己读,再找人读,齐读)
师:现在,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假设我们自己是诗人,在这样的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晚,巍峨雄伟的峨眉山遮住了一些月亮,只露出了半轮明月。月影倒映在*羌江的江水之中,像一位好朋友那样,陪着我随着江水流动。我乘着小船,从清溪出发,往三峡的方向驶去。但是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的高山挡着,让我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和亲友。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体会这样的心情,诗人是用什么语调吟出这样的一首诗的呢?
师:找几位同学分别来读一下,看一看哪一位更有感情,读的更好。(角色读)
师:大家一起试着读一下!(齐读)
三、巩固加深,理解背诵
师:大家读的都非常好,对作者的心情也都有自己的体会。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看图片背诵一下这首诗呢?(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背诵。)全班一起看图背诵一下。
师:大家背的不错,再读一遍,然后我们一起看着这些地点,再背一背。
师:找几位同学有感情的读一读,我们再试着看着这些表示位置变化的词背一下。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自己的心里默背一下。
师:再齐读诗文,刚才哪里背得不熟的地方,重点记忆一下,看一看哪一位同学能最先熟练的记忆。
(集体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一下书本。会背的同学请举手,点人背。)
四、课外拓展
师:诗人李白是一个非常喜欢月亮的人,他的诗中经常会有月亮出现,用月亮表达不同的感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它所抒发的感情和本诗一样吗?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峨眉山月歌》诗句的意思。
3.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理解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1.出示《静夜思》插图幻灯片。
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哪首古诗?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
2.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诗。(板书:《峨眉山月歌》李白)
3.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初读,要求正确。
4.师范读。
5.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6.检查朗读,指名读;比较读。(注意纠正,评价)
二、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1.解诗题
(1)整体感知古诗。
○1为何写“峨眉山月”?
○2比较《静夜思》、《峨眉山月歌》的异同之处。
大家刚才背诵了《静夜思》,也多次朗读了《峨眉山月歌》,这两首诗有一些相似之处,找一找在哪里?(板书:思,月)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思”字,而且诗人都是借月亮表达了一种感情。
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静夜思》里,诗人借月亮抒发感情,他是在哪里看的月亮?(床前)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那么这首《峨眉山月歌》里,诗人还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吗?
请大家再读这首古诗,找出表示位置变化的字词。
入流发向下(结合诗句,解释这些词的意思)○3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那么诗中提到了哪些地点呢?自读诗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用笔圈出你找到的地方。
找出地点的词:峨眉*羌清溪三峡渝州
2.明诗意
(1)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3.悟诗情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师配乐诉说: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晚,巍峨雄伟的峨眉山遮住了一些月亮,只露出了半轮明月。月影倒映在*羌江的江水之中,像一位好朋友那样,陪着我随着江水流动。我乘着小船,从清溪出发,往三峡的方向驶去。但是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的高山挡着,让我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和亲友。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体会这样的心情,诗人是用什么语调吟出这样的一首诗的呢?
分角色读、齐读。
三、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看插图试背。
2.指名背诵。
3.齐背,注意节奏。
4.课外拓展
诗仙李白是一个非常喜欢月亮的人,他的诗中经常会有月亮出现,用月亮表达不同的感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它所抒发的感情和本诗一样吗?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你会背哪些?(让学生说作者)你们知道的诗人可真不少,可你们知道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吗?
2、学生介绍对李白的了解,背诵以前读过的李白的诗,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静夜思》等三五首。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提醒学生要有目的地读。(读准,找出地名)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学生自主交流对生字的学习体会,互相提醒易读错、写错的字。交流找到的地名,读准。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5、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6、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结合插图)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君:作者的友人,读中指月亮。下:从上游往下*走。
7、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8、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9、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2小题。
3、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读,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习。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读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同学已经会背许多首古诗了,我们刚刚学过的《赠汪伦》,你会背吗?抽生背诵。
2、你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李白),本学期我们还学了他的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哟,————《静夜思》。
3、师生齐背《静夜思》。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2、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解诗题。
3、读通诗句
(1)老师范读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不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解决。
(3)同桌互相教读,正音。
(4)齐读。
(5)个别读。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知诗意。
(1)简介“峨眉山”。
(2)齐读诗的第1、2句,想想诗人在哪里看到峨眉山月的?引导学生想像画面,指导个性化的朗读。
(3)齐读诗的3、4句,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注意4个地点转换,指导学生读出作者的思念之情。
(4)知诗意:尝试着和老师一起说说诗的大意。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5)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6、有感情地朗读。
7、练习背诵。
三、吟唱《峨眉山月歌》
四、拓展
1、学生一起读关于月的古诗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出示诗句,学生感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白居易《琵琶行》
愁,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怀愁,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怀——潘洗尘《饮九月九的酒》
3、齐唱《峨眉山月歌》结束。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多**课件
教学设计预案:
一、导入
从历史上看,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入晚,我们抬头望月,想起住在那里面的嫦娥、吴刚、白兔和**,再想起古典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善于表现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太白十诗九言月”,明月经过诗人反复歌咏成为美丽皎洁动人的形象,赋予了它特别的生命和感情。
二、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四、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离开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五、朗读诗歌,理解大意。
听录音,结合注释感知。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2、默写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展开丰富想象,理解诗意,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习。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渎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调整:调整: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插图
课前:提示地名、江名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同学们,其实李白生性喜爱明月,留下了许多与月有关的诗篇。(生介绍:诗仙,为后人留下近1000首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幼年李白《古朗月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3、过渡语:
诗人爱月,尤爱峨眉山月,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题。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初读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师范度读,要求:正确、节奏
3、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二了解背景
1、初次释题
2、为何写“峨眉山月”
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奔前程。李白二十五岁,他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峨眉山,四川名山;《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今四川:李白的故乡)时的作品。
三理解诗句
1、交流自学情况。
⑴、诗句中你读懂了哪些?
秋——诗人远游是哪个时令?秋
师点拨:我们在记叙描写时一般会先介绍时间、地点等;因诗歌压韵需要倒置句末。(秋、流、州)
影——指月影。
半轮——(看插图理解)半圆。上弦月或下弦月。
思——思念。
⑵、不理解的地方?
⑶、指导**流
重点: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注意:只有顺流而行,才会有此感觉——月影随波、月影随六船——妙哉、乐事)
夜发——连夜出发。
向——(看插图理解)驶向。
君——对对方的尊称。“劝君更进一杯酒”、“君看一叶舟”。作者的友人。
下——顺江而下。
一、二句:教师言简意赅地**:“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三、四句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你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可设计填空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更不复可见,诗人触景生情,暗生 思月怀乡之情,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四品味诗境
1、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想象诗人行船于*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2)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 那么 ,诗人感到?(惆怅迷惘)
⑶再次品题:峨眉山月歌。升华主题
“暗生 思月怀乡之情”、 “思君/不见/下渝洲。”
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五诵读师生评读
1、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秋:暗衬月色之美),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读:惆怅)
2、小组、男女生赛读
3、练习背诵。
三、延伸
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晚年时,—位四川和尚要去长安,李白作了一首送行诗:“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末又说:“一振高名满京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意思是劝蜀僧晏到长安以后,不要贪恋虚荣,还是早返故乡为好。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
四、作业
1、默写《峨眉山月歌》。溪 3、完成补充习题第二题2、3;3、搜集写月的诗句
秋月流 向三峡
(思念情)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峨眉山月歌》诗句的意思。
3.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理解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阅读 整体把握
1.出示《静夜思》插图幻灯片。
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哪首古诗?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
2.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诗。(板书:《峨眉山月歌》 李白)
3.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初读,要求正确。
4.师范读。
5.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6.检查朗读,指名读;比较读。(注意纠正,评价)
二、重点突破 语意兼得
1.解诗题
(1)整体感知古诗。
○1为何写“峨眉山月”?
○2比较《静夜思》、《峨眉山月歌》的异同之处。
大家刚才背诵了《静夜思》,也多次朗读了《峨眉山月歌》,这两首诗有一些相似之处,找一找在哪里?(板书:思,月)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思”字,而且诗人都是借月亮表达了一种感情。
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静夜思》里,诗人借月亮抒发感情,他是在哪里看的月亮?(床前)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那么这首《峨眉山月歌》里,诗人还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吗?
请大家再读这首古诗,找出表示位置变化的字词。
入流发向下 (结合诗句,解释这些词的意思) ○3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那么诗中提到了哪些地点呢?自读诗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用笔圈出你找到的地方。
找出地点的词:峨眉*羌 清溪 三峡 渝州
2.明诗意
(1)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3.悟诗情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师配乐诉说: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晚,巍峨雄伟的峨眉山遮住了一些月亮,只露出了半轮明月。月影倒映在*羌江的江水之中,像一位好朋友那样,陪着我随着江水流动。我乘着小船,从清溪出发,往三峡的方向驶去。但是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的高山挡着,让我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和亲友。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体会这样的心情,诗人是用什么语调吟出这样的一首诗的呢?
分角色读、齐读。
三、积累拓展 读写训练
1.看插图试背。
2.指名背诵。
3.齐背,注意节奏。
4.课外拓展
诗仙李白是一个非常喜欢月亮的人,他的诗中经常会有月亮出现,用月亮表达不同的感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它所抒发的感情和本诗一样吗?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10
峨嵋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嵋山月歌》教学实录(送教课)(简)
时间:9月11日 地点:新教育小学小圆厅 班级:四(4) 教师:张立华
诵读诗歌
张老师在台前一站,给人感觉很沉稳。
老师显然准备了课件,因为没有电脑,而上课钟已响,张老师果断地开始上课了。
板书了“唐·李白”之后,让学生谈谈对李白的了解。四年级学生都能很清楚的说出李白被称为诗仙,是伟大的诗人。老师让学生背诵一下自己知道的李白写的诗。学生依次背诵了《赠汪伦》《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背诵的节奏感也很好,看得出,学生*素的古诗积累功夫很扎实。
了解了李白,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
1、揭题。今天我们学*白年轻时候离开家乡时写的一首诗:峨嵋山月歌。老师请学生跟老师板书课题并齐读了课题。
老师问,歌是歌咏的意思,诗人歌咏什么呢?一名男生说,是在歌咏峨眉山的月亮。老师追问,有人知道峨眉山吗?有一个学生说在四川省,另一个补充峨眉山有一块石头叫峨眉石。
2、读诗。老师请大家**练读。学生读了大约两三遍,只是没有**读,一直是齐读。老师要求大家停下,请了两位**学来读诗。读后,老师问刚才读过的一首诗的节奏是什么?学生很流利的回答是2、2、3。那么——这首诗押什么韵呢?学生也能很准确的说出诗押的是什么韵。
了解了这些之后,老师又请一位同学进行了朗读,提示注意节奏。
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张老师主要采用了一下几点。
1、圈画诗中地名。张老师提示:这首诗一共28个字,可是却有五个地名。这在万首唐诗绝句中是仅见的,谁能找到告诉大家。
学生一般都能找出三处以上的地名,少数同学能找出四处,全班只有极个别同学找对了五处地名。
张老师再提示:除了地名,还剩下16个字,他们的意思是老师告诉大家呢?还是你动脑筋思考思考呢?请默读古诗,思考诗句的意思。
2、逐句理解。老师问:第一句诗,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能说出月亮是半圆的。张老师再问:我们都说一轮明月,为什么说半轮呢?接着在课件上出示了课本上的插图。请学生看图想象秋天的月亮。
因为课件中音乐没有播放出声,老师用语言描述了秋天月色特别明朗的景象。然后引导学生体会第一句中一个难点:从意思上讲,应该是半轮月,怎么是半轮秋?最后老师采用讲解的办法告诉学生这是倒置。
老师接着问第二句话谁懂?学生回答的很美,说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羌江,仿佛随波流动。老师想在细处挖掘一下:月影在江水中流动,这是为什么?学生没有很好的领会老师的意思,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知道却原来是诗人站在流动的船上。
老师相机板书:江月相伴。
在三四句的理解中,老师给大家提示要注意三个字:“发”、“下”、“君”。这几个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都能知道意思。老师在黑板上相机板书:思君不见。
感悟意境
感悟诗的意境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张老师采用了以下几个环节来促成学生感悟。
1、感情诵读。老师大段的抒情独白:年轻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乘舟驶向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尽管他是一个三尺男儿,当他面对这多情的月亮时,他将情不自禁地想念他的家乡、朋友,谁来读一下。
一名女生读的有声有色。
老师感情充沛地说:如果前面李白有江月相伴,还略可安慰的话,后面是怎样的一种寂寞之感啊,请再读。
再站起的这位女生读得更有感情。
2、补充诗句。老师说,李白有一句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李白的眼中,月亮就是朋友。初次离乡的李白因为有了月亮的相伴而不再寂寞,孤单,但是,当月亮落下西山,李白失去了最后的朋友,他思念着,想见着。李白思念的是谁呢?
学生脱口而出:月亮。
老师说,对。刚才的'“君”如果指的是朋友、亲人的话,这里的“君”也可以说是月亮。这只是老师的理解,到底***给你一个答案,我相信随着岁流逝,你们慢慢长大,一定会寻找到一个答案。
拓展阅读
老师提出:关于写月亮的古诗很多,月亮是古诗常见的意象。你还知道那些描写月亮的诗吗?学生回答了《静夜思》《塞下曲》等古诗。
老师课件出示了两首诗。
宿建**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老师请学生比较三首古诗有什么相似之处。
一名学生回答:都是写思念别人的。
老师肯定了学生的见解,说月亮在古诗的意象中往往带着思念的情怀。
老师略作总结后,本节课教学结束。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5)
——峨眉山月歌教案10篇
峨眉山月歌教案1
一.知人论世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诗人,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以清新飘逸见长,《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骇骧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可以说,受长江文明的哺育,李白才情如大江,妙思似明月。由于乡土因缘,诗中峨眉月就是这样一个意象。30年后他流放夜郎赦归后,在黄鹤楼送蜀地僧人去长安,又作《峨眉山月歌送进蜀僧晏入中京》。洋溢着思乡情的峨眉月,在李白手中又泛化为《静夜思》中人与月的瞬间精神遇合,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又借酒力和醉态思维,创造出《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诗歌神品。谪仙之月,是想象最清丽奇特、极具情感渗透力的意象。因此经过李白、苏轼以及唐宋一系列诗人赋予明月具有人间亲和感的想象和意义,六朝至唐的文人玩月雅兴遂渐渗透到民间风俗心理,终于在北宋形成了人伦情感非常浓郁的*人盼团圆、庆团圆的岁时节日——中秋节了。
二.课文分析 诗从“蛾眉山月”写起,点明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三.巧妙构思、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短小的绝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在表达情感方面,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这首诗只是以“蛾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关于文中的“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四.小结: 蜀江行旅图:峨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兼指友人、故士象征乡情、友情
峨眉山月歌教案2
一.知人论世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诗人,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以清新飘逸见长,《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骇骧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可以说,受长江文明的哺育,李白才情如大江,妙思似明月。由于乡土因缘,诗中峨眉月就是这样一个意象。30年后他流放夜郎赦归后,在黄鹤楼送蜀地僧人去长安,又作《峨眉山月歌送进蜀僧晏入中京》。洋溢着思乡情的峨眉月,在李白手中又泛化为《静夜思》中人与月的瞬间精神遇合,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又借酒力和醉态思维,创造出《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诗歌神品。谪仙之月,是想象最清丽奇特、极具情感渗透力的意象。因此经过李白、苏轼以及唐宋一系列诗人赋予明月具有人间亲和感的想象和意义,六朝至唐的文人玩月雅兴遂渐渗透到民间风俗心理,终于在北宋形成了人伦情感非常浓郁的*人盼团圆、庆团圆的岁时节日——中秋节了。
二.课文分析 诗从“蛾眉山月”写起,点明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三.巧妙构思、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短小的绝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在表达情感方面,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这首诗只是以“蛾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关于文中的“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四.小结: 蜀江行旅图:峨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兼指友人、故士象征乡情、友情
峨眉山月歌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多**课件
教学设计预案:
一、导入
从历史上看,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入晚,我们抬头望月,想起住在那里面的嫦娥、吴刚、白兔和**,再想起古典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善于表现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太白十诗九言月”,明月经过诗人反复歌咏成为美丽皎洁动人的形象,赋予了它特别的生命和感情。
二、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四、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离开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五、朗读诗歌,理解大意。
1、听录音,结合注释感知。调整:调整: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峨眉山月歌》第二课时主备人缪君丽执教老师教学目标1、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2、默写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展开丰富想象,理解诗意,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多**课件教学设计预案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习。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渎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调整:调整: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的诵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诗歌的诵读、背诵、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情读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静夜思》——李白——回顾小学时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本课
学生活动,
师采用多**进行相关提示:李白,李白诗句《静夜思》《赠汪伦》
《古朗月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明确学习目标
师多**展示学习目标:正确流畅的诵读诗歌、背诵诗歌。
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生明确学习目标。
师指导学生赏诗的方法:重在读,读中理解,读中品味,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读——读全诗,读诗句,读关键词,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三、了解创作背景
师多**展示:助读资料,写作背景
助读资料:李白少年时代隐居深山读书,学习剑术,结交侠士、隐者。二十五岁时,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他登历名山大川的壮游,游历了长江中下游一带及长安、东鲁等地,结交名流,期待一朝受到达官赏识,授以重任,施展自己的**抱负。
写作背景:这是李白年轻时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诗歌。
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
学生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
四。诵读诗歌,感受音韵之美
学生自读——师提示注音、停顿——生再读——师范读——生诵读展示——师生评价
(*羌,渝州)
五、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诵读,明白诗体,感知内容内容。
诗体:七言绝句,
内容:依恋家乡山水的一首诗
师适时指点。
学生进一步诵读,搜寻问题词语,理解诗句大意,合作解决;师适时指点,以鼓励为主。
诗句大意:峨眉山的半轮秋月,倒影映在*羌江上的粼粼江流。
在静静的夜晚,我从清溪乘船向三峡进发。
多么思念你呀,我的`朋友!相思而不得见,我只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乘流东去,直下渝州。
六、品读诗歌,赏析诗句师指点赏析诗句的方法:走近诗人,联系背景,捉住关键词品内容,品写法,悟情感。例句:“峨眉山月半轮秋”一句
题目是《峨眉山月歌》,诗人从“峨眉山月”写起;“秋”字既点出此次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季,又与“半轮”相叠,形容出月色之美。峨眉山半轮秋月,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学生活动:自主合作交流,赏析其余三句,师适时指点,合适处肯定鼓励,不足处适时指点。
“影入*羌江水流”一句中“影”“入”“江水”“流”四词让读者感悟出“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也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而去。辞亲远游,乍离乡土,对故乡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此时“思君不见下渝州”,对故乡、对故人的依依惜别的浓浓情意全浓缩在一个“思”之中。
赏析小结:
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描景与抒情相结合。描景:描写峨眉山月的美丽景色。(青山吐月,月映清江)抒情:抒发对家乡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乡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山月——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师指点可从哪几方面进行总结:诗歌的美点,写法,此首诗中“山月”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七、情读诗歌,走近名家评说师多**展示:
列举两例:《唐诗笺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学生进一步挖掘诗之美。适当处老师指点(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八、课堂检测
1、诗中直接描写峨眉山月特点的一个词是:
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通过活动,简单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九、诗歌背诵
形式不一,注意学生背诵的准确,情感的把握。
十、课堂小结
古代诗人创造了大量优美的诗篇,流传至今。
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唐代诗歌更是创造了我国文学史上的高峰。
《峨眉山月歌》诗仙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借月抒发自己的情怀,令人陶醉。
师生共同总结,师进行必要的指点:诗的**——古代诗人众多——诗篇流传——李白,鼓励大家多走近古诗,走近经典,提升自我。
十一、布置作业
1、积累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
2、背诵,默写《峨眉山月歌》。
3、体会李白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4、搜集含有“月”的诗句并进行交流。
峨眉山月歌教案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峨、羌、渝”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江行思乡思友之情。
二、学习重点
了解诗句含义,感受“月”**的思想含义,进一步感受诗人思乡思友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诗人简介
今天,我们上课之前先来聊聊一位大家熟知的诗人——李白。
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游历。不信,来看看他的诗,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诗文略)
感受到什么?
(李白足迹遍布九州,去过不少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是啊,这既是李白,他时常在路上。今天,我们就来细品他的一首《峨眉山月歌》,随它去领略名山大川之美,感受旅者之思吧!
(二)初读释题,把握节奏韵味。
谁来读诗题,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描写了峨眉山月的景色)齐读诗题。
**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试着读出节奏来。
正音、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自主探究解诗意,品读感悟入诗境。
1、勾画诗中表示地点的词,边画边想,诗人一路上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峨眉山月半轮秋”看到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
“月”半轮;“山”高大雄伟。
同学们,有了高山相伴的月亮,你们还确信它的形状就是“半轮”吗?有没有可能是的呢?你以为是哪种?为什么?
小结:远远望去,这不就是一幅“青山吐月”的优美画面,请男生读。
再读读,这月亮还有什么特点?“亮”
从何可见?“秋”
这青山吐出的还是月亮吗?吐出的是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啊!美吗?
全班女生一起读。
2、我们知道,这是李白初次出游,加之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致,联想一下你们出去游玩时的心情,此时的李白,心情如何?(兴奋、高兴、已被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他特别期待看到更多的美景,他看到了吗?找到了吗?请用诗句回答我。“影入*羌江水流”怎么个美法?江水流动,水波荡漾之美!读月亮照在江中,随着江水流动,显得很美!师质疑:这行没有写月啊,你们怎么知道月光在江中呢?“影”指月亮的影子。读能用一个词或句子来表现这种美景吗?虽不是渔火,但月影入江,李白似乎也可以体会到“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妙处吧!一起读。
3、看看插图,我们的诗人此时在哪呢?人在船上,船在江中,随江而下,结合插图我们知道了诗人的观察点。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行诗,随作者感受夜行江景之美吧!
4、看看你们圈画的地名,再读读诗文的三、四行,看看还有什么发生的变化?诗人除了陶醉于美景之外,心情会不会有变化呢?赶快读读后两行,感受一下。发现什么有变化?(地点发生了变化)感受到什么?(离家越来越远了)家在哪里?那高大雄伟的峨眉山也渐渐看不见了,谁来读?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诗人的一丝惆怅,还有谁读?你读出了什么?(一丝不舍、想念)离家越来越远,思念之情渐盛。女生一起读。
继续往下读,你还从哪里读出了诗人的想念与不舍?
“思君不见下渝州”思君,这里的“君”指谁?(亲人)他会想念亲人的什么呢?
还能见到么?为什么?
是啊,思亲不见亲,还有谁读?
除了亲人,这里的“君”还指谁?(朋友)
李白一生爱交友,与友人情谊之深,在他的诗中也可见一斑,他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那你们知道,李白最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干什么吗?“喝酒”
是啊,“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可现在呢?
他是多么想和朋友把酒言欢啊,请男生读。
5、随着船儿渐行渐远,诗人眼中的美景也渐渐被愈演愈烈的思乡之情所取代。来,请一、二组同学读一二行,三、四组同学读三四行。老师读课题,我们合作来读读这首诗,读出你的理解来。
6、同学们,随着五个地点的依次出现,诗人似乎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图。我们随着他一起欣赏美景,沉醉其中;一起思乡思友,依恋不舍;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作者的思念之情真的是从“夜发清溪向三峡”开始的吗?有没有同学有自己的想法?
是啊,月亮常常作为思乡的代名词。诗人行至路上,看到家乡的山月之景,思乡之意已顿然而起。这也是为什么诗文短短28个字,连用了五个地名,但诗题却取之其一,名为《峨眉山月歌》之故啊!
让我们齐读古诗,再一次感受诗人的思乡思友之情吧!
理解之后的背诵更有效率,**背诵。
7、李白写“月”的诗句不少,也常常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意,课下,也请同学们多读多积累。
峨眉山月歌教案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插图
课前:提示地名、江名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同学们,其实李白生性喜爱明月,留下了许多与月有关的诗篇。(生介绍:诗仙,为后人留下近1000首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幼年李白《古朗月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3、过渡语:
诗人爱月,尤爱峨眉山月,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题。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初读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师范度读,要求:正确、节奏
3、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二)了解背景
1、初次释题
2、为何写“峨眉山月”
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奔前程。李白二十五岁,他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峨眉山,四川名山;《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今四川:李白的故乡)时的作品。
(三)理解诗句
1、交流自学情况。
⑴、诗句中你读懂了哪些?
秋——诗人远游是哪个时令?秋
师点拨:我们在记叙描写时一般会先介绍时间、地点等;因诗歌压韵需要倒置句末。(秋、流、州)
影——指月影。
半轮——(看插图理解)半圆。上弦月或下弦月。
思——思念。
⑵、不理解的地方?
⑶、指导**流
重点: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注意:只有顺流而行,才会有此感觉——月影随波、月影随六船——妙哉、乐事)
夜发——连夜出发。
向——(看插图理解)驶向。
君——对对方的尊称。“劝君更进一杯酒”、“君看一叶舟”。作者的友人。
下——顺江而下。
一、二句:教师言简意赅地**:“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三、四句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你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可设计填空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更不复可见,诗人触景生情,暗生思月怀乡之情,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四)品味诗境
1、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想象诗人行船于*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2)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那么,诗人感到?(惆怅迷惘)
⑶再次品题:峨眉山月歌。升华主题
“暗生思月怀乡之情”、“思君/不见/下渝洲。”
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五)诵读,师生评读
1、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秋:暗衬月色之美),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读:惆怅)
2、小组、男女生赛读
3、练习背诵。
三、延伸
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晚年时,—位四川和尚要去长安,李白作了一首送行诗:“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末又说:“一振高名满京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意思是劝蜀僧晏到长安以后,不要贪恋虚荣,还是早返故乡为好。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
四、作业
1、默写《峨眉山月歌》。
2、完成补充习题第二题2、3。
3、搜集写月的诗句
峨眉山月歌教案7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感悟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以前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
(指名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
(板书课题)
2、解题。《峨眉山月歌》
(1)简介“蛾眉山”。
(2)简介作者。
李白:唐代诗人,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
3、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自学课文。
要求:
①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半轮影流夜发向思君下
③读通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④不理解的注上记号。
学生根据上述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②指名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意思。
④提出不懂的词和句。
4.精读课文。
(1)疏通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半轮:(看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诗句中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发:夜里出发。向:驶向。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走。
(2)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①出示图画,看懂图意。
②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儿。
要读出诗人思念友人的感情,语调要低缓些。
出示: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范读、指名读。
5.指导背诵。
朗读背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教案9
一.知人论世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诗人,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以清新飘逸见长,《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骇骧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可以说,受长江文明的哺育,李白才情如大江,妙思似明月。由于乡土因缘,诗中峨眉月就是这样一个意象。30年后他流放夜郎赦归后,在黄鹤楼送蜀地僧人去长安,又作《峨眉山月歌送进蜀僧晏入中京》。洋溢着思乡情的峨眉月,在李白手中又泛化为《静夜思》中人与月的瞬间精神遇合,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又借酒力和醉态思维,创造出《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诗歌神品。谪仙之月,是想象最清丽奇特、极具情感渗透力的意象。因此经过李白、苏轼以及唐宋一系列诗人赋予明月具有人间亲和感的想象和意义,六朝至唐的文人玩月雅兴遂渐渗透到民间风俗心理,终于在北宋形成了人伦情感非常浓郁的*人盼团圆、庆团圆的岁时节日——中秋节了。
二.课文分析
诗从“蛾眉山月”写起,点明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三.巧妙构思、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短小的绝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在表达情感方面,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这首诗只是以“蛾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关于文中的“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四.小结:
蜀江行旅图:峨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兼指友人、故士象征乡情、友情
峨眉山月歌教案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我们学过不少古诗,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课后反思: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6)
——听蜀僧濬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听蜀僧濬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1
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听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蜀僧濬怀抱着绿绮琴,他来自西面的峨眉山。
为我挥手弹奏名曲《风入松》,仿佛听到万壑松涛声。
我的心灵像被流水洗涤,馀音缭绕和着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暮色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注释
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的。有人认为“蜀僧濬”即李白集中《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中的仲濬公。
绿绮(qǐ):琴名。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濬的琴很名贵。
峨眉:山名,在四川省峨眉县。
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挥手:这里指弹琴。
万壑(hè)松:指万壑松声。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琴曲有《风入松》。壑:山谷。这句是说,听了蜀僧濬的琴声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客:诗人自称。流水:语意双关,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
余响:指琴的余音。霜钟:指钟声。
“碧山”句:意思是说,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了。
秋云:秋天的云彩。暗几重:意即更加昏暗了,把上句“暮”字意伸足。
赏析
此诗写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技艺之高妙。首联写和尚来自诗人的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琴声之高妙诱人。全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明快畅达,风韵健爽,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两句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绮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司马相如是蜀人,这里用“绿绮”更切合蜀地僧人。“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与敬佩。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挥手”是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挥手”二字就是出自这里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涵着一个古老的典故,即《列子·汤问》中“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余响入霜钟”也是用了典的。“霜钟”出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这句诗写琴音与钟声交响,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列子·汤问》里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宋代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用“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洞箫的余音。这都是乐曲终止以后,入迷的听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所产生的想象。“余响入霜钟”也是如此。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律诗讲究*仄、对仗,格律比较严。而李白的这首五律却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其实,无论立意、构思、起结、承转,或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的艺术美,比一切雕饰更能打动人的心灵。
创作背景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认为,此诗乃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期间所作。裴斐《李白年谱简编》也从其说。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7)
——听蜀僧浚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听蜀僧浚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1
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听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蜀僧濬怀抱着绿绮琴,他来自西面的峨眉山。
为我挥手弹奏名曲《风入松》,仿佛听到万壑松涛声。
我的心灵像被流水洗涤,馀音缭绕和着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暮色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注释
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的。有人认为“蜀僧濬”即李白集中《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中的仲濬公。
绿绮(qǐ):琴名。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濬的琴很名贵。
峨眉:山名,在四川省峨眉县。
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挥手:这里指弹琴。
万壑(hè)松:指万壑松声。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琴曲有《风入松》。壑:山谷。这句是说,听了蜀僧濬的琴声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客:诗人自称。流水:语意双关,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
余响:指琴的余音。霜钟:指钟声。
“碧山”句:意思是说,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了。
秋云:秋天的云彩。暗几重:意即更加昏暗了,把上句“暮”字意伸足。
赏析
此诗写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技艺之高妙。首联写和尚来自诗人的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琴声之高妙诱人。全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明快畅达,风韵健爽,在赞美琴声美妙的同时,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两句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绮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司马相如是蜀人,这里用“绿绮”更切合蜀地僧人。“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与敬佩。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挥手”是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挥手”二字就是出自这里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涵着一个古老的典故,即《列子·汤问》中“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余响入霜钟”也是用了典的。“霜钟”出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这句诗写琴音与钟声交响,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列子·汤问》里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宋代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用“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洞箫的余音。这都是乐曲终止以后,入迷的听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所产生的想象。“余响入霜钟”也是如此。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律诗讲究*仄、对仗,格律比较严。而李白的这首五律却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其实,无论立意、构思、起结、承转,或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的艺术美,比一切雕饰更能打动人的心灵。
创作背景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认为,此诗乃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期间所作。裴斐《李白年谱简编》也从其说。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8)
——送**国僧敬龙归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国僧敬龙归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送**国僧敬龙归
[唐代]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遥远的扶长已在渺茫之中,您家在扶长东面还要往东。
此去谁能与你一起到家乡?唯有一船明月和满帆清风。
注释
敬龙:**和尚名。
扶长:古时传说的东方神木和国名,也指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山海经·**东经》:“汤谷上有扶长,十日所浴,在黑齿北。”郭璞注:“扶长,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多生林木,叶如长。又有椹,树**二千丈,大二千馀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长也。”后世常用来指代**。渺茫:远而空荡的样子。
师:古代对僧人、道士的尊称。此指敬龙和尚。
赏析: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说敬龙此番归国,行程辽远,里程不易概指。虽然《梁书·扶桑国传》说过“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后来沿用为**的代称,若写诗也是这样指实,便缺少意趣。诗人采用“扶桑”这个名字,其意则指古代神话传说东方“日所出处”的神木扶桑,其境已渺茫难寻;这还不够,下面紧接着说敬龙的家乡还在扶桑的东头再东头。说“扶桑”似有边际,“东更东”又没有了边际;不能定指,则其“远”的意味更可寻思。首句“已在”是给次句奠基,次句“更在”才是意之所注处。说“扶桑”已暗藏“东”字,又加上“东更东”,再三叠用两明一暗的“东”字,把敬龙的家乡所在地写得那样远不可即,又神秘,又惹人向慕。那边毕竟是朋友的家乡,而且他正要扬帆归去,为此送行赠诗,不便作留难意、惜别情、愁苦语,把这些意思藏在诗句的背后,于是下文转入祝友人行程****的话头。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船行大海中,最怕横风暴雨,大雾迷航。过去遣唐使乘坐的大船,常因风暴在海上漂流,甚至失事;能够到达的也往往要在数十日或者数月的艰苦航程之后。这些往事传闻,韦庄是心知的,所以就此起意,祝朋友此行顺利。用一个“到”字,先祝他**抵达家乡;“明月”示晴,排除雾雨;“帆风”谓顺,勿起狂飚──行程中不生灾障。“谁”字先垫出“与师共到”之人,由下句的朗月、顺风再为挑明,并使“风”、“月”得“谁”字而人格化了。“共”字,一方面捏合“风”、“月”与“师”三者,连同“船”在一起,逗出海行中美妙之景、舒畅之情;另一方面,又结合“到”字,说“共到”,使顺风朗月的好景贯彻全程,陪同直抵家乡。两句十四个字,浑然一体,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与诚挚的友情,饶有诗意。
诗人如此祝愿,也并非仅仅由于主观愿望,故作安慰语。它是有客观事实作基础的,这就是晚唐时**与*之间,海上航行相对地便利与安全的事实。它印入了诗人心底,写出来自然而然就是这样的诗句。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9)
——逢入京使原文、翻译及赏析
逢入京使原文、翻译及赏析1
逢入京使
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
译文及注释
故园东望路漫(màn)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píng)君传语报**。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
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
注释
入京使:**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创作背景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尔**区**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名作。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写得自然、本 色。岑参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 “万里奉王事,一身 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因 此从道理上讲,他是自愿的,情绪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只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 在通讯、交通都极不方便的唐代,对一个久居内地的读书人来说,要离家数 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岂有不想家的道理?
此诗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 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 示。步步**,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 容易勾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乐])一类的感触 来。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第二句中的“龙钟”是沾湿的意 思,全句说: 揩眼泪巳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这种写法 虽有夸张,却极朴素、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没有丝 毫的矫揉造作。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鉴赏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多少有点夸张,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篇)。仍不失为真实,我们仍然可以说上句写的是实景,下句写的是实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如果将这四句诗比高下的话,我以为后两句诗更有味,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