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论文(精选5篇)

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1篇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2007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25%,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8%M1增速超过20%,CPI上涨率超过3%向4%、5%以上攀升,贸易顺差超过上年全年的63%。对这种情况如何认识,理论界意见渐趋一致,即有向经济过热发展的趋势。此种情况早已引起中央政府的重视,及时祭起宏观调控这杆大旗。1-8月,央行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4次提高存贷款利率,通过增发央行票据和其他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大量回收货币;财税部门多次调整进出口关税税率和降低出口退税率,将利息税税率从20%降到5%,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从0.1%提高到0.3%;物价管理部门也极力控制地方政府出台提价措施等等。但效果却不十分明显,增长速度没有明显下降,物价却在节节攀升,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经过短期回调后,一跃上了5000点大关。

最终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也出现加快增长趋势。首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近几年逐步加速,2003年只有9.1%,2004年和2005年年均超过13%,2006年提高到13.7%,2007年以来的增速持续超过1979-2006年14.9%的年均水平,上半年增长15.5%。经济过热的苗头已经显现出来,但引起过热的原因和控制经济过热的措施尚在探索过程中。

探索过热引起的原因可追溯到13年前。1993年的治理整顿持续了四年,治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但也使经济进入了低谷。1998年,为了确保8%的经济增长率,各级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也只达到7.8%。1999年,经济增长回落到7.1%。为了使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连续6年,我们采取财政货币双宽松政策,增加货币投放。中央政府发行国债,增加投资。地方政府不失时机地大上基础设施项目,高速公路、港口、楼堂馆所不停地上。经济犹如比人高的水缸,不停地往里灌水,老是装不满,等你发现装满时,水已经溢了出来。2002年,我们迎来了久别已久的经济复苏,告别了挥之不去的通货紧缩,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因此,可以设想,除了国际“热钱”进入国内投机的因素之外,长时期的货币投放是经济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

从2002年到2007年(预计),GDP总规模接近翻一番,从12万亿元扩大到24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0.5%;2003年货币供应量M1、M2和信贷以及投资、工业、外贸和GDP的增长都在上一年回升基础上出现了加速势头。2004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47%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速超过20%,一、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超过17%,6、7、8、9月份CPI上涨率连续超过5%,政府及时出台财政货币政策措施,较大幅度地调整进出口关税税率,银行实行自1994年以来的首次加息,提高信贷门槛等等。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作出暂停农用地转用审批半年的决策,土地政策全面参与宏观调控;严格土地政策管理,不仅对遏制工业用地低成本过度扩张,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保护农业用地、减少耕地浪费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也有支持作用。应该说,土地调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到该年下半年,这些指标均拉回到合理区间内,防止了局部过热的蔓延,避免了一次大的起伏波动。但金融调控的效果不佳,货币投放并没有有效抑制。

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适度从紧,控制货币投放,逐步提高银行利率,防止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化。本届政府的稳健货币政策的操作比较注意松紧弹性和灵活性,在年度货币信贷目标总的约束下,年内各月各周的随机性操作有较大的弹性,不同时点的松紧度不一样,通过随机弹性操作来控制加速趋势,以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2006年上半年,信贷、投资、工业、净出口增长再度加速,金融市场流动性出现过剩,经济出现由“偏快”向“过热”转化的势头。

投资快速增长带来了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2002-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增长在8.5%-10.5%之间,2007年上半年超过了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从4%-7.5%提高到13%左右。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加快了,消费能力提高了。人们发现越来越有钱了,几年前还不敢想的买车买房,在银行的协助下很多人都将其变成了现实,居民将越来越多的家庭开支用于购买汽车和住房。居民汽车拥有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购房需求快速增长推高了房价,带来了未购房者或无力购房者的强烈不满。

苗头已经很明显,也用不着讨论经济是否已经“过热”,问题是能否保持长时间的繁荣,这种趋势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或者经济过剩,从而引发经济危机?倘若引起通货膨胀或经济过剩,我们采取什么有效措施进行应对,传统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还会有效?

二、我国宏观调控的背景分析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即进行体制转轨,即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转型,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由以政府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主体配置资源为主,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调动经济资源向不同方向流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也不再依据一个途径或一个管道,对宏观调控的耐受性也不再一致。这就是本轮经济增长和本轮宏观调控所面对的宏观背景。

市场经济时期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应有根本的不同。计划经济的投资主体是各级政府,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所以政府发文件就非常见效,只要堵住资金的源头,增长速度就会很快掉下来,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是大起大落。那时,工资报酬的调整并不根据发展速度的快慢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商品价格也是几十年不变,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了,经济增长速度就快,就出现商品短缺,物资就紧张。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降下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就降下来了。现在不同了,决策者想把经济速度搞上去,但增长速度却上不去。决策者想把速度降下来,却怎么也降不下来。这种情况并不说明宏观调控的水平低,而是说明市场经济的复杂性成倍地增大,宏观调控的难度也成倍地加大了。经济过热的依据不再只是速度快了还是慢了,还要看物价是在不断走高还是在不断走低,资金流通速度是在加快还是在减慢,社会上的资金是多了还是少了,企业的相互拖欠是增加还是减少,多数企业的利润在提高还是降低。这些都是苗头,市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惯性,因此是有苗头可抓的。判断经济形势要抓苗头,抓住了苗头,才能抓住宏观调控的主动权。

既然是市场经济,就一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资本论》阐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实质上也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周期性,即萧条——复苏——繁荣——危机,共同构成一个经济周期。凯恩斯主义将政府宏观调控引入了市场经济,缓解了大危机带来的大破坏,使资本主义避免了或曰延缓了覆灭的命运。社会主义国家引入市场经济体制,不可能只把经济活力引进来,而把经济周期甩出去。因此,也必须将宏观调控手段和方法引进来,避免出现经济大危机,最好也不出现经济危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完全不同,因为计划经济的危机是短缺性的危机,市场经济的危机是过剩性的危机。宏观调控过度会引起通货膨胀或加快经济过剩时期的到来,因此存在巨大的风险。不是想怎么调控就怎么调控,不仅应掌握尽可能多的调控工具和手段,而且,还要掌握调控的艺术。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调控主体发生了分化。过去作为调控主体一部分的地方政府、专业银行、国有企业等已由调控主体不同程度地变成调控对象。尤其是地方政府过去是中央政府的延伸,对中央的调控决策往往具有放大效应,中央要从紧,地方政府会层层加码,以至于让企业透不过气来,“适度从紧”往往搞成“过度从紧”或“失度从紧”。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增长或曰发展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增长,意味着政绩,意味着社会稳定和社会福利,地方政府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往往以“你热我不热”为借口,或明着“从紧”,暗地放松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2004年对土地的严格控制,虽然起到了抑制经济过热促进集约利用土地的作用,但地方政府并不心甘情愿,所以一旦放松,积蓄的能量便很快迸发出来。两级调控变成一级调控,说严重一点,很多地方政府在反调控,或者说想方设法钻宏观调控的空子。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政策如果不“一刀切”就几乎没有什么效果,而“一刀切”往往会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理论界的指责,因为各地情况是不一样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地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这对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了缩小差距和分享大国崛起的成果,后发地区的发展热情极大地增强,各地在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理念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追赶战略,有的地方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地加速工业化。这种如饥似渴的发展热情和现行地方财政体制相结合,使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愈演愈烈。我不是在指责地方政府,我认为这是体制造成的,是现行的财政体制和干部考核制度驱使地方政府采取的合理对策。所以地方政府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对象,不应再把其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

计划经济条件下,各专业银行也是宏观调控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发文件,银行不折不扣照办,通过各种金融工具贯彻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专业银行商业化之后,各大银行成为彻头彻尾的利益主体,仍把其作为宏观调控主体当然就大错特错了。调控经济首先要调控银行,银行调不动经济就调不动。近两年,把调控的重点放到银行,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还是没有找准“穴位”。在加入WTO的压力下,银行业改革不断加快,既要提高竞争力,又要防范信贷风险,还要提高经济效益,消化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不良资产”。这些压力都传递到行长头上,行长们承担了不堪承受之重。譬如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最需要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最需要扶持,但都蕴含着较大的风险,银行却不能“雪中送炭”,房地产行业“一花独放”,银行却在“锦上添花”。我认为,这怪不得银行,也怪不得银行行长,这是市场行为,不这样,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就难以发展壮大,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作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利益主体,会自动因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商品价格上升时,会自动增加产量,维持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使经济处于“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状态,一般不会出现商品短缺的情况。但如果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导致资金链断裂,就可能出现商品过剩、支付困难、相互拖欠、生产难以为继的局面。

三、加强经济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

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如何既能避免恶性通货膨胀,又能够避免因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过剩的危机或长期的大萧条,是宏观调控要实现的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传统的行政手段已很难奏效,使用多年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事实证明也是治标不治本。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热钱”太多,不仅有境外的“热钱”,也有境内的“热钱”,当务之急是将“横冲直撞”的“热钱”收入笼中或使其无机可乘。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既能治标又能治本的宏观调控之策。笔者提出几条不成熟的建议供参考。

(一)大量释出国有流通股,并尽快让社保入市资金逐步退出

股市不断上涨,既是一种好现象,也蕴含着很大的风险。因为,股票市场已没有多少投资价值,投入的资金已具有投机的性质,一旦泡沫破裂,受到损失的是刚刚入市的普通民众,政府不能陶醉于资本市场一片大好,应该采取一定的调控手段。调控的目的不是将股市砸下来,而是不要使其上升太快。上市公司股改完成之后,国有股已全部成为流通股,可把其作为调控股市的工具。建议向各控股公司发出指令,分期分批释出一部分,并将变现资金全部纳入社保基金。这样做可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一是平抑股市,防止出现大起大落;二是回笼资金。此外,社保资金入市的部分应令其逐步退出,在股市不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不准再次入市,其目的是借此回笼市场中过量的资金。

(二)逐步放开股票一级市场,为广大投资者开辟更为广泛的投资渠道,改善资本市场结构

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已超过16万亿元,把如此多的资金寄托于为数不多的银行,在给了银行行长巨大权力的同时,也压给他们难以承受之重。目前,股票市值已超20万亿元,但上市公司真的值20万亿吗?这是不用证明和回答的问题。把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资本市场寄托于两家证券交易所,也是令人不可理解。股市长期低迷,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股市暴涨,同样会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我建议借股市上升之机,逐步放开股票一级市场。让一些经营业绩比较好的未上市的股份公司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增发股票,并允许经营状况好并且比较规范的企业在改造成为股份公司后,按照面值在当地发行股票。使老百姓能够买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既能够使一批企业筹集到生产所需资金,又能够分流一部分在二级市场上热炒的资金。企业在当地公开募集股份,既能改善其资产负债结构,减少其财务费用和偿债压力,也可大大降低银行的风险。由于企业受到当地股民的就近监督,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股民不仅可用脚投票,而且可用手投票,有利于改变目前上市公司的股民只用脚投票,而无人用手投票,处于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状态。在公开募股的基础上,可在股份公司所在城市建立柜台交易市场,允许非上市公司的股票挂牌交易。

三实施财政紧缩政策,停止新建大型公共设施

近十年来,各级政府建设了大量公共设施,有效地改善了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尤其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已形成遍布全国的交通网。城市基础设施也有很大改善。面对经济过热的趋势或苗头,减少财政公共设施投资,也许是最容易做到的。虽然财政投资占的比重不大,但可起到引导、警示和釜底抽薪的作用。一些项目可以缓建,尤其是楼堂馆所应统统缓建。缓建并不等于不建,如出现通货紧缩或经济过剩的情况,还可迅速恢复建设,成为拉动需求的工具或手段。各级财政都应采取增收节支措施,扩大财政结余,最大限度地减少货币投放。

(四)继续发挥市场调控手段作用,但应时刻注意调整调控方向和调控效应

市场手段的优势是具有弹性,缺点是传导环节多,见效比较慢。如能做好预测,科学确定调控方向和调控力度,其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适时调整调控方向十分重要,如从近期看,我国经济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从远期看,又存在经济过剩的风险。如不能适时调整方向,调控就会过头,通货膨胀变成通货紧缩,造成长时间的经济低迷。市场手段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和税率。其中,利率又是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2篇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反映了该国在该时期内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这一成果可以用几个主要的综合经济指标表示出来,借以考察国民经济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情况,并可用以对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进行对比,以分别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的快慢等。这些综合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物价指数、利率、工人就业率、进出口贸易额、政府支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一系列总量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

①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经济活动的成果的最概括、最主要的指标。它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其内容为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的内涵是指明在统计期内所生产的总值如何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分配和使用的,它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计算:第一,产品流动法。产品流动法又称为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它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起来,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不计算作为以后生产阶段投入的中间产品,仅考虑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例如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中,按产品流动法计算可将其国民生产总值表示为下式:

GNP=A+B+C+D-E

式中A代表个人消费支出,

B代表私人总投资,

C代表政府支出,

(D-E)代表净出口。

第二,所得法(收入法)。所得法(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它是从生产角度出发把生产中所形成的各种收入相加起来,即把雇佣人员报酬、非公司企业的业主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租金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和间接税相加而求得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部门法。部门法按物质产品与提供劳务的所有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国民收入的来源,所以也称为生产法。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所增加的价值。

以上三种计算方法中,产品流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最后所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应以它为标准。如果用其余两种方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与用产品流动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不一致时,则应按产品流动法所得出的数字进行调整。

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一般同时计算另外两个与之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与国民生产总值是一样的,即产品流动法、所得法和部门法。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收入概念,后者则是一个生产概念。所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加上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的净值。这个指标表明了国家可以用于社会消费和净投资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值,它等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以后的产值。

②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国民经济情况的另一个主要的综合指标,它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等于工资、利润、利息、租金与政府津贴的总和,也等于国民生产净值减去企业间接税再加上政府津贴,用公式表示为: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贴=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津贴

与国民收入密切联系的也有两个重要的总量指标,即个人收入(PI)与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与所得税,加上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与政府向居民户支付的利息。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交纳的所得税、财产税等,表示一国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又可分为个人消费支出与个人储蓄两部分。

③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以货币来表示的,因此,它的变动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产量所发生的实际变动,另一种是价格所发生的变动。

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是正常的,而由于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则是虚假的。为了准确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使得各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就要按某一不变价格进行调整,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同样,对于国民收入也应作如此的处理。

利用不变价格折算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时,一般首先要把某一年确定为基年,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指数来调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样就得到按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便于进行比较。

物价指数是各单个商品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总价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总价值之比,通常表现为百分数。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这种方法所需的数据资料很难寻找,因此并不适用。实际上,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所公布的有关资料同样也可以求得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例如,我国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8,531亿元人民币,199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为45,006亿元人民币。以1990年为基年,由《中国统计年鉴》可查到,1994年对1990年的发展速度为158.5%,用它乘以199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可以得到1994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29,372亿元人民币,比1990年增长58.5%。而如果用199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其增长率为142.9%,二者的差距约为85%。存在这样大的差距表明利用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显然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

关于国民生产总值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是一个平均指标,它等于某年国民生产总值除以当年人口数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反映经济运行的侧重点与国民生产总值不同,后者主要是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而前者则有助于了解一国人民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

因此,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补充可以更好地了解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形势。

投资者基本上明了并掌握了上述几个国民经济主要综合指标的资料后,通过对它们的水平高低、增长速度、部门构成和地区差别的情况进行分析,就可以大体了解当前国民经济形势的基本状况。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增长情况、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在各个部门与行业间的分配情况,以及国家在各个时期的投资情况等,就可判断现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气候对投资将有何影响,为选择投资对象、投资时机和解决如何投资打下最根本的基础。

(2)经济运行变动特点

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情况只能对国民经济形势有一个大致的判断,要深入掌握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还必须对经济运行的变动特点进行分析。与对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分析相比,对经济运行变动特点进行分析更偏重于对经济运行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说明增长波动的特征,即所处经济周期的阶段特征;二是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说明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三是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说明物价总水平的波动与通货膨胀状况,并联系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等,说明物价变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运行主要方面的影响。

①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实际上就是对经济周期的分析与判断。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里,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反映了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每个周期由大量经济活动几乎同时的扩张与随之而来的普遍的收缩、萧条与复苏等阶段组成,并且这种波动重复出现。

一般来说,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时期,即经济活动扩张的或向上的阶段;衰退时期,即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萧条时期,即经济活动的收缩的或向下的阶段;复苏时期,即由萧条转为繁荣的过渡阶段。判断整体经济处于哪一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规模、工业产量、销售量、资本借贷量、物价水平、利息率、利润率与就业率等经济指标的变动。

对经济周期的研究经历过两个阶段,即传统经济周期阶段和现代经济周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市场经济各国的经济周期表现为绝对水平的上升、下降,因此,经济周期统计和分析基本上建立在绝对水平的统计指标基础上。但是本世纪30年代西方大萧条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较少出现原来那种绝对水平的经济波动,据此有人认为西方国家经济周期消失了。然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表明:虽然绝对水平的经济波动在消失,但相对水平即经济增长的经济波动却存在。为了区别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周期,定义了传统经济周期和现代经济周期的概念。传统经济周期,又称古典经济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过程表现出的繁荣、收缩、萧条、复苏是在绝对水平的上升下降过程中循环的。现代经济周期,又称经济增长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过程表现出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是在相对水平即增长率指标基础上来测度反映和分析的经济波动过程。

在现代经济周期中,其四个阶段的区分已经不很明显,不过繁荣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通过对前面所讲的几个指标的动态比较,可以发现在繁荣与衰退两个阶段都各有其典型的表现:繁荣阶段,国民经济活动发展到比较高的状态,各行业都欣欣向荣,新行业、新企业纷纷建立,老企业进行更新、开拓,投资规模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产品种类、产量都呈上升趋势。同时,总体市场需求也大大增加,商品销售量猛增。工商业企业迅猛扩张,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信贷规模趋于膨胀,资本借贷量增大,利息率上升;另外,在对资金的需求扩大的同时,对另一生产要素--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扩大,因此,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下降。企业盈利增长,利润率提高。

衰退阶段,整体经济收缩,各种经济活动都开始衰退,市场需求锐减,产品滞销,各企业被迫缩减投资规模与生产规模,工业产量与销售量急剧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资金与劳动力的需求的相应减少,资本借贷活动收缩,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率普遍下降,部分企业甚至倒闭关门。

经济运行这种潮汐般的涨落对投资者的影响非常大。对投资者来说,能否识别整体国民经济处于哪个阶段,能否预测经济循环将在何时转到下一阶段,这对于其资金的投入方向、规模等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各种行业受经济周期循环作用的程度并不完全相同,有些行业受其影响很大,当循环处于繁荣时期时,它们随之繁荣,而在循环转向衰退时它们也随之衰退;有些行业受循环的影响则较小。前者一般包括生产奢侈品、装饰品或一些耐用消费品的行业以及旅游业等需求弹性较大的行业,因为对这些行业的消费主要视收入状况而定,收入高时就多消费,收入低时就少消费或不消费。因此,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对该行业的需求就高,该行业的利润率也高;而衰退时期需求减少,行业利润也降低。投资者在经济繁荣阶段或由复苏向繁荣的过渡阶段中就应该选择这些行业投资,以分享其在繁荣时期的丰厚收益;在衰退时期或由繁荣转向衰退的时期则应及时抽出资本转向那些与经济周期关联少的行业。与经济周期关联少的行业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增长型行业,即由于新技术应用或新产品开发所形成的行业,其产品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因而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功能强大或用途广泛,价格也不一定很贵,易于为一般消费者接受。而且,作为新生事物,这些行业更有发展前途,具有很强的行业增长能力。投资于这类行业可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并且可以分享由于行业增长带来的利益。第二类主要是一些生产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如饮食业、服装业、医药业及公用事业等,其产品为人们生活所必需,需求弹性很小,即使收入大幅度减少也不能因此而缩减对此类商品的需求,因此,在衰退时期投资于这些行业是比较稳妥的选择,可以少担风险。

当然,投资于这类行业,在繁荣时期很难获得像前面所讲的奢侈品业等与经济波动密切相关的行业那样的高额利润。因此,如何妥当地安排投资资金,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在尽量少担风险的同时获取最大利润,仍需投资者把握实际情况,依据形势的不同做出安排。关于这方面的一些技术与技巧将在以后章节中谈到。

②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物价总水平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国民经济运行的状态、国民经济环境的变化、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等,都要通过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动表现出来,而反映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动的最直接的依据就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一旦经济运行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一定程度的波动。因此,对投资者来说,观察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为判断经济形势的好坏提供了重要依据。

物价总水平作为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经济变量,从变动的可能性而言,无非有三种:上升、下降和稳定。从实际变动情况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价格总水平具有不可遏制的上升趋势。因此,分析物价变动不能不联系到通货膨胀。

一般在没有价格管制、价格基本上由市场调节的条件下,通货膨胀与物价总水平上涨是同义语。但是需要指出,一次性或短期性的物价总水平上涨,或者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都不能算作是通货膨胀,只有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的、普遍的上涨才能算作通货膨胀。

既然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那么,对通货膨胀的衡量就可以通过对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幅度的衡量来进行。一般说来,常用的指标有以下三种:零售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第一,零售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又称为消费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零售物价指数是由一国政府根据本国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住房、交通、医疗、文娱等费用编制计算而得,用以衡量一定时期生活费用上升或下降的程度。

第二,批发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批发价格编制而成的指数,反映一国商品批发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幅度。

第三,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例如,我国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为45,006亿元人民币,而若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为29,372亿元人民币。设1990年平减指数为100,则1994年的平减指数为45,006F29,372×100=153.2,说明1994年物价比1990年上涨53.2%。

以上三种指标在衡量通货膨胀时各有优缺点,而且,由于这三种指数所涉及的商品和劳务的范围不同,计算口径不同,即使在同一国家的同一时期,各种指数所反映的通货膨胀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指数。一般说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零售物价指数使用得最多、最普遍。

根据对以上指数的衡量,可将通货膨胀按程度不同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爬行的通货膨胀,即缓慢而持续的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率不超过10%;第二类是奔腾的通货膨胀,即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达到两位数水平;第三类叫狂奔的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率达到天文数字的通货膨胀,这类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崩溃。

具体地说,通货膨胀一般以两种方式影响到经济: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以及通过改变产品产量与类型影响经济。

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影响经济表现在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一方面固定收入阶层、抚恤金与养老金的领取者以及债权持有者将因此而蒙受损失,因为其货币所得并未随物价上涨而增加,这意味着他们的实际所得或实际债权将会应之而减少;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工商业企业及债务人、投机者等将从通货膨胀中获得好处。企业将因产品价格比成本价格上升更快而增加盈利,债务人将因货币贬值而减少其实际债务,投机者则因其预测到通货膨胀的来临而进行的投机活动而获得收益。

通过改变产品产量影响经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物价持续上涨使得生产成本上升,如果这种成本的升高不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那么企业就不愿生产,总体产量将会下降;另外,在较剧烈的通货膨胀情况下,进行产品或原材料的囤积比进行投资更能获得利润,因而将刺激企业进行投机活动,阻碍工业生产的发展。二是不同商品价格上涨速度并不完全相同,一般地说,需要最迫切、需求量最大的商品价格上涨最快,如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速度往往快于非必需品价格上涨速度。这就造成了投资主要流向那些价格上涨较快的部门,而非必需品生产部门等价格上涨较慢的部门尽管因物价普遍上涨而导致成本上升,但由于产品价格上涨速度慢而使得利润下降,因此,投资就不易流向这些部门。

正因为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有这样大的影响,那么投资者要进行投资就不能不考虑到通货膨胀,就必须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可能及其程度有一个大约的预测。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知道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

对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传统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所谓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是由于经济运行中存在过度需求所造成的结果。这种理论认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是由于存在过度的需求"拉上"的,具体而言即由于货币数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量的增长率而引起了通货膨胀,或者说由于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产品导致了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则是指由于产品成本上升导致的通货膨胀。持该种观点的人认为在经济中存在着某种垄断力量而促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将一般物价水平往上"推进",造成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即由于货币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导致的通货膨胀;二是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即垄断经济组织为追逐高额利润,通过制定垄断价格人为地抬高物价而造成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则是指由于一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整体经济中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但却有相同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因此,当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高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时,就给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低的部门形成了一种增加工资成本的压力,因为尽管这些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较低,但各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却是一致的,在成本加成的定价规则下,这一现象必然使整个经济产生一种由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这一理论实际上仍是对前两种理论的修改与综合。

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的最初成因可以是成本推进或需求拉上,有时也可能是其他因素。一旦通货膨胀起动之后,成本推进与需求拉上就互为因果了,一定条件下二者甚至会同时出现,因果关系也不复存在。因此,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用需求拉上与成本推进的理论就不合适了。

冲击与传导理论是一种关于通货膨胀成因分析的新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冲击是一种力量施加于经济系统上,这种力量可以来自于经济系统内部,也可来自于经济系统外部;可以是经济力量,也可以是非经济力量;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非确定的。例如,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可以视为一种来自外部的冲击,利率提高可视为一种政策冲击等等。一个冲击发生后,将会对经济系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这一影响过程称之为传导。如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必将影响到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上升,这一影响的具体途径,就是一个传导过程。

冲击与传导理论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是否完全合理,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但运用这一理论的确有助于解释一些前述三种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而且,在实际分析时,用这一理论比较容易把握问题的重点。

理论与事实都证明: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时,必定会出现通货膨胀。可见,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长视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冲击因素。那么,这一因果关系体现在哪里呢?大致地说,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阶段有关,如果经济增长达到潜在增长水平之下时,其对应的通货膨胀率较低,而当经济增长处于潜在增长水平时,通货膨胀率较高;二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同的经济增长率可对应不同的通货膨胀率,一般而言,对应于扩张时期的通货膨胀率较低,而对应于收缩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则较高。

依据上述两个结论,我们可以看出,要正确把握通货膨胀可能的发展变化,必须把它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比较结合起来考虑。例如,当前经济增长率处于较高水平,通过种种分析后我们认为下一年度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呈下降趋势,那么根据前面的结论,同一经济增长率在收缩时期会对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又依据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阶段的关系,因为经济增长是向潜在增长水平下降,所以这一通货膨胀率将会降低。

除了经济增长之外,还有很多比较重要的冲击因素,如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转变、战争、国际收支状况以及一些突发的不确定性事件等。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因素可能会超过经济增长而成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例如,若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大量的顺差,那么一方面意味着国内市场上商品可供应量减少,另一方面,因出口换回的外汇或流入的外国资本在国内市场上不能流通,需要兑换成本国货币,就会迫使政府大量投放本国货币。在这两方面原因之下,通货膨胀将会显著上升。可见,要想比较准确地把握通货膨胀的发展状况,必须注意全面观察各种可能的冲击将对通货膨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能否及时判断各种冲击的产生与传导,对投资者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

③经济结构变动的动态比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活动中各种比例关系的总称,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最终需求结构等,这里只介绍产业结构变动分析,因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是经济结构变化的中心。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对于优化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衡量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指标是产业结构变化率。对于产业结构已达到高等级的国家来说,这一指标不成为衡量经济形势的主要指标,但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产业结构需要逐步升级,因而产业结构变化率成为衡量经济形势的主要指标。这一指标的具体化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构变化率,即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相对比重变动状况。计算GDP变化率时可用现价或不变价,如果要用于反映现状可用现价计算指标,若要反映变化规律时则必须用不变价计算。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构成国民经济的各项产业在整体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的比例应该是在保持绝对量增长的前提下,第一产业(农业)的GDP相对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工业与建筑业)与第三产业(流通服务部门),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才能促进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演变,经济增长才能更有效率。

(3)政策措施影响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运行,通过价格杠杆与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缺陷或由于经济运行中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使其作用无法发挥出来,因此还必须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局势,采取一定调控措施使市场作用的机制充分发挥出来。政府的这种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各种经济政策与经济措施,因此,对政府政策措施的影响进行分析就成为宏观分析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关于这方面的具体介绍将在本章第三节中展开。

(4)经济运行问题的分析

经济运行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因此,对政府来说,应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予以解决,促进经济良性运转;对投资者来说,也应对此认真分析,预测政府可能采取的调整措施,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战略。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依其形成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的问题。很明显,自然条件的变化如自然资源的锐减和自然灾害的发生等,都会引起经济的严重波动,给经济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第二,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引起的问题。主要指国际间政治、经济关系等的变化而引起的大的经济波动,这些变化包括战争、贸易条件急剧恶化、国际封锁和经济制裁等。

第三,由于国内非经济条件变化引起的问题。主要指国内政治、社会环境变化对国内经济的严重干扰。例如,发生政治动乱、发生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事件等,都会给经济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3篇

1.煤炭成本持续增长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在今年的第一季度,累积的原煤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已经同比上升了8.98%,分析之后,主要原因为大型煤炭企业在参与资源整合之后,煤矿上的基础建设、技术设备改良的借款都不同程度的有所增加,个别煤炭企业为了煤炭的经营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和,还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将煤矿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进行了调整。根据统计,从去年的第一季度开始,煤炭行业的实际利润水平方面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这种不利情况下,一部分煤质差、效率低下、缺乏竞争优势的煤矿都开始亏损,而且根据目前的煤炭形势走势,煤炭价格下跌带来的不良后果,会在煤炭企业接下来的经营当中逐渐暴露出来,会使企业的亏损情况更加严重,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

2.煤炭价格逐渐下降

有关数据统计,去年从5月份开始,煤炭价格就一直开始下跌:著名的煤炭产地——山西焦煤集团,一次性下调为每吨100元;很多煤企业都是用降价的方法保销售。中转地秦皇岛港的市场煤炭价格和4月末相比,每吨下降了145元,和2023年同期相比,每吨下降了200元。很多产煤省份的煤炭企业也在不同程度上调整了煤炭的价格,比如煤炭重地山西,从去年5月份开始对煤炭价格进行调整,煤炭价格下滑速度的迅速在往年是很少见到的。根据潞安集团的具体情况来看,商品煤在税后的平均价格已经由年初的每吨671元跌倒了6月份的每吨526元,降幅达到了22%。与此同时,全国的煤炭库存迅速增多,已经从用户、中转地、煤炭企业发展蔓延,使得全社会煤炭库存量达到了3.2亿吨,相当于全社会一个月的煤炭消费总量,足以看出煤炭消费速度之慢和消费数量之少。煤炭在市场上已经达到供大于求的情况,市场竞争的激烈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拼成本、拼价格、抢占市场已经成为了煤炭企业要想生存下去的必备法则。

3.煤炭企业资金紧张

由于煤炭成本的增长以及煤炭的滞销、价格的下跌会使企业的运营有一定的困难,会使企业的资金周转不开,进而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开支和收益。根据统计,今年的第一季度末,我国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净值为1674亿元,和同期相比增长41%,比2023年同期增长18.4%。回收货款时,现金比例有所下降,部分发电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拖欠货款,从而使一些煤炭企业的现金十分紧缺,影响企业的运行。结合以上数字,对煤炭企业的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可以发现煤炭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周期性的低迷时期。主要原因是煤炭行业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导致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新能源的使用,在消费上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发展进入低迷期是必然现象;此外,国家调低了GDP的增速,煤炭需求量也会随之下降。因此说,我国煤炭的低迷期是煤炭企业无序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煤炭市场现状

1.产能过剩现象严重

有关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煤炭采选业的累积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达到了12489.7亿元;进入十二五以后,其仍呈上升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背后是产能的持续增长,煤炭产能的增长,虽然可以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但是还会增加企业的市场风险。

2.需求增幅降低

国家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煤炭发展受到限制,全国的煤炭消耗量和往年相比,都会有所下降。

3.煤炭逐渐被新能源代替

根据我国的发展规划和能源发展的预测,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生物质发电在未来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到2023年,我国运用新能源进行发电的装机容量至少为2.9亿千瓦,大概占到总装机的17%。

三、煤炭企业的应对策略

1.对煤炭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

目前,煤炭市场的呈低迷走势,对煤炭的质量进行管理,提高煤炭质量的稳定性,以煤炭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赢得煤炭市场。对煤炭质量的管理主要针对的是采场,要加强生产意识,按照市场要求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对煤质做出调整,合理进行生产,提高煤质。如潞安集团,现在对煤炭的质量检验更加严格,喷吹煤的质量检验至少要过五个关口,从出井、装车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关。

2.对成本进行科学管理控制

企业的投入需要回报,在如今煤炭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煤炭库存很多,企业的运行比较困难,因此就要压缩非生产性的开支,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成本节省当中,不可以职工的利益为代价,而要以压缩管理成本、优化生产、科技创新等煤炭企业的经济利益。杜绝浪费,节约开支,有过紧日子的紧迫感,把节约成本贯彻落实到实处。

3.积极开拓煤炭市场

煤炭行业虽然陷入了低迷期,但并不是说消费者没有需求,只是消费群体变少,或者说是消费量减少,因此企业要抓住机会,积极开拓市场,在保证老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应积极发展新的消费者,两者齐头并进,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的提高。

4.加强市场信息的建设

煤炭企业要想对煤炭市了解深入,必须有自己完善的市场信息平台,这就要求煤炭企业要和众多相关的研究机构、煤炭用户或者企业进行积极交流,以便及时掌握煤炭行情的讯息,对新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应对策略,保证企业有序发展。

5.加快煤炭深加工利用

我国能源结构"缺油、少气、富煤”,煤炭需要求量的过剩,使得煤炭企业只能做煤炭深加工的文章,近年来,一些煤企业都在探讨煤炭深加工,如煤基油、煤化工等深加工,如潞安集团的煤炭深加工工作走在前列,他们的煤基合成油技术,为国家能源开发利用做出的有益探索。

6.积极开发新技术

注重科技创新,用科技的力量降低成本,用高新技术创造煤炭利用的新价值,使煤炭这个旧能源资源高效转化为新的能源,在市场的风云变幻中继续保持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结语

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4篇

会议认为,2005年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关键领域的改革有所突破,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保持这样的好局面来之不易。

会议强调,越是形势好,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加深刻地看到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的政策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始终居安思危,扎实工作。

会议指出,做好2006年的经济工作,对于“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加强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会议强调,2006年的经济工作要全面安排、突出重点,切实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消费需求、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取得新的进展。尤其要认真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切实抓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扶贫开发、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

会议认为,两年多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会议决定近期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5篇

1.企业经济管理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在一些企业的发展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企业发展与其指定的发展目标不匹配的问题,企业领导层不能跟随时展和社会的进步,来更新思想观念,没有给予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有些领导层能够预见新的思想观念的作用,但是却不能从实际行动方面改变陈旧的企业经济管理思想观念,这样就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2.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在制定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时,没有从企业经营发展的实况出发,导致所制定出来的制度不能与实际的企业发展现状匹配,这样就很难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目标,即便企业在制定的经济管理制度上很完善,但是由于人员缺乏强有力的执行能力,这样就会使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逐渐下降,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到企业中各种服务的发挥。

3.缺乏有效的企业经济管理的内部控制。面对新形势下的企业,由于企业领导层还停留在原来的思想认识中,没有强烈的竞争和危机意识,在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中没有从企业发展的状态方面进行详细的思考和分析,也没有及时预测企业可能在未来发展中遇到的经济管理问题,对于企业各项资金的管理,由企业的财务部门对其资金进行控制,因为具体的控制工作职能不能有效发挥出来,使得企业经济管理内部控制问题开始日益显现,最终导致企业中的各种资源遭到严重的浪费,无法将企业经济管理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

二、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1.树立新的企业经济管理的思想观念。对企业经济管理的思想观念进行创新,是做好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企业中的领导层应该增强经济管理创新的思想意识,能够及时了解时展和社会进步命脉,能够具有远大的战略目标,同时也要有危机意识,在确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目标时能够站在企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使企业经济管理的目标与当今社会发展的步伐相协调,才能不断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有利时机,保证企业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

2.建立健全完善的具有创新性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在制定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保证所制定的制度内容科学完善,还要使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处于主体地位,对员工工作和行为进行严格的要求,加强企业各个部门员工之间的联系。在企业向前发展的同时要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来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行正确的调整,保证企业所制定的经济管理制度与企业经营发展的目标相互吻合,企业要尊重每一位员工,可以制定完整的员工工作激励制度,通过对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使员工在工作中有积极性,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方法。

3.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创新。为了使企业更好的进行经济管理方式的创新,就要注重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不仅要使企业财务部门的内部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还要对企业其他部门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更加全面的对企业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有效管理,建立适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各种经济活动中呈现出来的种种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解决,以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实力。

4.对企业人才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人所体现的工作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全面提升企业经济管理的实效,就要对企业人才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用人方面必须建立严格的用人规划制度,在企业经济管理这项工作中,应该聘请一些知识比较丰富,有责任心的人,同时还要对企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引进新的企业经济管理观念,以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5.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方式。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制定出科学的企业经济管理计划和工作进度,而且还要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因为企业的发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我们无法想象到的问题,当问题发生时,就需要专业的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发挥灵活处事的思维能力,在管理工作方面要采用灵活的工作方法,不仅可以对实际的问题进行快速分析和判断,而且还能化解危机发生。所以,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可以兼顾企业发展大局,从企业的真实现状考虑,解决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使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三、总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