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技师论文(精选5篇)

维修电工技师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汽车维修;教学工作;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3)07-0287-01

随着汽车技术及国民经济的发产,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给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与职业院校的教师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机遇是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给从业人员的就业提供了平台,挑战是汽车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汽车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车身网络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车身控制系统BCM、汽车传感技术、电控柴油共轨发动机的应用、电控方向助力EPD、汽车防盗和智能钥匙系统、汽车无级变速器CTV、ABS/ESR系统、SRS安全气囊系统、CCS巡航控制系统等的应用。要突出汽车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教师的能力与实训基地的建设至关重要。

1.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模式分为四大模块

(1)基础文化课。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物理、英语等

(2)专业基础理论课。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修理与检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工识图等课程供选择

(3)专业技能实训课。课程主要有:发动机拆装与维修实习、底盘拆装与维修实习、电控发动机故障模拟实习、自动变速器故障模拟实习、整车电器电控系统故障模拟实习、自动空调故障模拟与维修实习、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很多职业学校为了使在校生能够提前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及提前推荐到用人单位,在校时间普遍不超过两年,通常在校时间只有一年半,第一学期基本上都是以学文化课或公共课为主,第二学期主要学习专业理论课,第三学期以在校实习为主,第四学期开始推荐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1.2 专业课教师严重缺乏。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特别是既具备丰富的理论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不足,而聘请的大学毕业生或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虽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或理论经验,但很少具备双师形的特点,这些人员对职业教育的理念比较单薄,而且专业的知识较单一,懂理论教学的教师无实践动手能力,有动手能力的教师不一定具备理论讲解能力。

1.3 教学方法陈旧。大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在汽车维修企业工作的经历,导致教学主要以灌输知识为主(填鸭式教育),片面强调知识传承以及应试技能的训练,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少有学校能够做到边理论边实践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一些民办职校师资力量及实训设备远远达不到现在汽车实训的要求,很多设备严重短缺或陈旧,关键问题还是资金的问题。

1.4 实习脱离实际。汽车类专业课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习课,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实习环节基本脱离汽车维修行业的生产实际,往往职业学校所配备的实习车型或总成件都是一些报废车及拆旧件,其结构及技术与现在车型有着很大的落差,学生看是能文能武,但到了汽车维修企业真正面对现有车辆维修时感觉束手无策,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到了企业后,还须有一个很长的适应期。

1.5 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素质普遍较差。目前职业学校的生源从"考而优则录"变化到"零门槛"录取有些学生没有读完初中便进入了职校,学校的专业理论课对于他们来讲如同听天书,其结果是课堂教学变成了只给少数人讲,不能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影响了正常教学的开展,显然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师、大部分学生及家长的期望值。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基础文化簿弱,如果一味追求片面高深的原理,学生学习起来则会困难、厌学。作为专业教师要把教材内容概括、简化、突出一些重点、实用内容来讲,这样才能把实用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决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了很多似懂非懂的理论,到实际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什么都不会干。

2.汽车维修行业及从业人员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1 汽车结构的变化引起维修业的变革。目前,汽车维修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于现在汽车在各个领域都运用了电子技术,采用了微机控制、甚至都运用了车载、车身局域网控制。在每个电控系统中都应用了相应的传感器,而ECU则根据传感器所采集的各种信号对相关的执行元件进行精确控制,使整个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某个电控系统出现故障征兆时往往会有报警装置发出警告,比如各种故障警告灯点亮或声响提示,以告之驾驶员此系统出了故障,尽快需要检修。而现有的汽车电控系统维修人员仅凭经验法是无法对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的,因为再有经验的维修技师用手也无法摸出电控系统传感器线路上的电压、电阻、电流、频率等,也就意味着现在汽车的故障诊断离不开现有诊断检测设备,对于牵涉到电控系统的故障必须通过检测诊断设备对故障加以检测,才能得出故障的具体范围,根据检测诊断具体数据、波形或故障代码加以分析判断,最终找到故障点,将其修复或予以更换。

因车辆结构的变化,现在车辆的修理没有太多的零部件可以修理,都是以更换为主,修理为辅,另外,汽车配件供应商在配件供应时只提供各零部件的总成件不提供散件,故导致现在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技能功底比较簿弱,尤其现在的年轻维修技师。

2.2 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前景及从业人员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近十年来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相继开设了各大汽车品牌4S店,在众多高端品牌4S店都要求售后维修从业人员必须做到机电一体化作业,也就是说,维修人员既要懂得电控系统的构造与原理又要懂得机械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因为现在汽车技术的应用,普遍采用了机、电、液、气混合的原理,对于初学者来说觉得难度可能比较大,尤其电控系统及其电路更难理解与接受。

2.3 汽修从业人员工种的划分及职业技能的界定与职能的倡导。自电喷车没有完全普及之前,汽车维修行业把汽车维修工种划分为四个工种,分别为:汽车修理工、汽车电工、汽车钣金工、汽车喷涂工;其等级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而目前,汽车售后维修从业人员统称为技师或维修技师。

在目前的汽车维修作业过程中,提倡七分诊断、三分修理的原则;同时,在本世纪初期,国内很多维修知名专家就提倡汽车医生、护士的主导地位,汽车医生负责汽车故障及疑难杂征的检查与诊断,而汽车护士的职责则是对车辆进行日常的维护与保养及简单故障的排除,比如更换机油、刹车片、正时皮带等。

3.汽车维修教学改革方案的探讨

3.1 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改进。专业理论课,尤其汽车专业理论课书本上的每个章节都附有很大篇幅的理论与插图,如果将众多篇幅的文字加以简化、整理并附上彩图全部做成课件的形式,用多媒体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相信会比老师站在讲台一味地照本宣科的效果要好。

3.2 教材的搭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满足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科技、高技能综合性人才,为适应市场的变化,突出技工学校的办学特色,汽修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能够适应汽车服务业的需求,故给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会带来一定的难度,建议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教材要把{汽车电工识图}课程纳入教材之内,只有对技工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实用的技术性人才。现在汽车故障的诊断由过去的人工凭经验法诊断逐步被检测诊断仪器所取代。因此,汽修专业课程教材内容应尽可能围绕新车型及新型汽车检测诊断设备为主导。

维修电工技师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教学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改革措施

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社会对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汽车维修演变成为“性能检测―故障诊断―换件修理”这样一种全新的模式,以诊断、检测为主,更换新件,缩短车辆在厂维修时间,已成为新的维修理念和维修方式。中职学校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尽快掌握维修技能,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汽车维修人才。

一、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落后,学生学习积极性差

目前,中职学校虽然教师应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辅助教学,但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缺乏空间想象力,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存在厌学心理。在相应的实训教学阶段,虽然学生有较高的参与实操的积极性,但对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往往只限于进行模仿性的操作训练,不能触类旁通、难以形成系统技能;对汽车零件的装配关系及传动路线、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对“故障排除”学习时,思路不清、无从下手。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积极性难以进一步调动。

2.实训设备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个对实训环节要求较高的专业,要求实训设备的投入非常大。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设备配备情况基本不能满足技能实训的要求,并且实训设备落后。课程设置仍然主要沿袭着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教学重点的设置,而目前汽车大多是以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汽车控制与故障诊断系统。这就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而且还要具备检测设备的操作能力。另外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内容有交叉、重复,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彼此链接不一致。例如在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源与启动系统检修课程中蓄电池、发电机和电压调节器部分的内容重复;同一个汽车部件总成“构造”“故障分析、诊断”“修理工艺”教学时间分两个学期,学生对某一总成结构的认识学习是断续、分散的。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整体认识不透彻,又缺乏对汽车结构、故障诊断、修理方法的系统技能知识,因此培养的学生往往不能满足用人企业的要求。

3.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教师不仅需要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需要有动手操作的指导能力。目前,专业教师有相当部分从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其他学科或专业转行而来,自身没有接受过有关汽车专业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而且绝大部分教师是从各类学校毕业直接进入中职学校担任教师的,缺乏相关汽车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另外汽车维修本身是一个技术更新很快的行业,即使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若长期脱离生产实践,也会存在知识、技能落后的情况。总之,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普遍不高,需要进一步通过培训学习,尽快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1.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汽车维修的工作过程是根据故障现象(仪表盘显示、听声音等)发现故障、判断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实施维修方案、检验维修效果以及对维修过程进行反思的系列活动,要求汽车维修人员能在实施过程中构建出一套自身独有的工作知识体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教会学生独立制订计划、实施计划以及评估学习效果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例如设置“汽车蓄电池自行放电故障排除”的工作任务,通过真实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协助学生排除汽车故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关键的操作技能、维修技巧及关键知识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则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关键的技能。并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了职业能力的评价体系,将过去由教师主导的单一评价方式转变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的三维立体的评价模式,评价重点由过去的只评价结果转向评价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习惯、方法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以Flas演示、视频播放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多种信息刺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所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2.增加实训、实验设备,优化课程设置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为教学目标,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中职教学特色的重要保证,另外汽车的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必须配备先进、齐备、典型的汽车电器、汽车零部件总成和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等实训、实验设施,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亲自动手反复操作。同时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来设置课程,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也可以由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汽车零部件设备和企业岗位来实训、工作,这样学生既接受了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又提高了岗位职业能力。

3.通过多种方式,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要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要能胜任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来说,急需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实践工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所以说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学生的前提。

首先,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要进行自学,尽快了解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及时参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培训,包括市级、省级和部级的培训,增强专业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其次,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模式,安排专业教师“走出去”,或外出参观、进修,或深入到汽车行业与企业的生产第一线中实践、调研,了解国内外本专业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和成功的教学经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和调整知识结构,使专业教师成长与技术发展同步。另外利用企业专有的技术和资源,“请进来”企业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师傅作为专业的客座教授,定向、定期给教师授课,大幅度提高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小结

维修电工技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工技师论文论文撰写要求

一、电工技师论文的作用及分类

电工技师(高级技师)论文是其在总结研究本职业(工种)领域中的有关技术或业务问题时,表达其工作或研究过程及其成果的综合实用性文章,是维修电工技师从事本职业(工种)的学识、技术能力的基本反映,是科学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总结的文字体现,也是个人劳动成果、经验和智慧的升华。技师专业论文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撰写者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追求和探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文字存在形式,撰写技师专业论文是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保证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按电类技师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一般电类技师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按电类技师论文具体涉及内容的主要有:维修电气经验总结类、技术革新类、新产品开发类和四新技术推广类。

二、电工技师论文撰写的要求

撰写电工技师专业论文,既是一个艰苦的思考、探究和再学习的过程,又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对工作实践、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等做出客观的评价。

1.注意论文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指电工技师专业论文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内在的基本规律。电工技师专业论文的科学性来自对客观事物周密而详实的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丰富而切合实际的材料,使之成为研究论述的基础。

2.注意论文的翔实性。电工技师专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确实是属于自己的。那么,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普遍的承认,就一定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样,就应该在已掌握的大量材料中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关键证据来证明。

3.内容正确、语言简明。撰写技师专业论文应当力求言简意赅,无多余的字句。对论文的内容不要进行艺术性渲染和夸张;切忌不适当地夸大个人在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中的贡献;更不能将技术问题的争论引入政治观点。同时,在撰写技师论文时,要注意按照撰写格式进行撰写,并熟练应用。

三、电工技师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论文的选题必须立足于总结工作成果与实践紧密联系上。在对已获得的大量素材进行分析、归纳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确定写作的基本方向。

1.论文的选题原则:准确恰当、提高创新和可行实用。

(1)准确恰当。论文的选题要提得准确恰当,面向实际,着眼于社会的需要,确实是生产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选题一定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自己的工作领域相结合。

(2)提高创新。创新性原则是指选题要有新颖性、先进性,有所发明,有所发现,以推动本职业(工种)的发展。遵循这一原则,选题时必须注意选择位居本职业(工种)较前沿的并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选择填补空白的课题;选择补充前人学说的课题;选择突破禁区的课题;选择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课题,即借用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验证或论证来解决本职业(工种)中的老问题或疑难问题的课题。

(3)可行实用。可行实用性原则是指要选择有利于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有完成的把握,同时也符合自己的志趣、适合个人能力的论题。

2.论文的选题方法

(1)选择能发挥本人特长的论题。申报电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人员,都具有相当长的本职业(工种)专业工作的经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和技术特长;而预备技师在学校学习4~5年,理论知识特别是新技术的知识非常充实,但实践经验欠缺。

(2)选择具有突破性的论题。申报电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人员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对于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最有发言权。如果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处,加以研究,就能形成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论文。

(3)选择具有普遍性的论题。所谓具有普遍性的论题是指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用武之地的课题。例如,用现代电气技术改造机床的电气控制问题、变频技术在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问题及电梯的技术改造和维修技术问题等。有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的内容,这些都属于具有普遍意义的论题。

3.论文的推荐选题

(1)典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组合机床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材料分拣装置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2)典型低压电气柜的设计。两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动力控制电气柜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变频调速控制柜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总计量配电箱设计、安装与调试。(3)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某通用机械厂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安装与调试;某学校生活区配电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4)电子技术应用设计。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晶闸管串级调速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5)典型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单片机和LCD的电子钟的设计;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等。(6)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改造。Z3050型摇臂钻床PLC改造;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PLC改造;T68型卧式镗床PLC改造;B2023A型龙门刨床PLC、变频器改造等。(7)楼宇自动化技术及维修。电梯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无塔供水系统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等。

总之,加强对电工技师毕业论文的指导,可使他们通过论文的写作,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技术带头人的作用,为高层次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取证问答[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

[2]机械工业技师考评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M].维修电工技师培训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

维修电工技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维修电工教学 PLC 教学方法

高等职业院校在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学校在提高整体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模式等方面应当作出一定的贡献,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及企业的发展需求。就目前的状况看,社会对技能型的人才需求更大,所以维修电工教学不仅是电工维修,而应当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入更新鲜的教学内容,不断充实维修电工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中引入PLC。要让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在维修电工教学中引入PLC势在必行。

一、PLC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机电类专业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机械化慢慢向智能化靠拢,传统机电设备大都以电控制生产设备,但是控制装置有体积过大、耗电较多、可靠性差等缺点,所以在程序应用过程中也不方便,面对现在市场上多元化的生产需求,原有的机电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然而PLC的引入正是在计算机综合技术、自动化的控制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工自动化装备,大大改变维修现状,使得其控制力逐渐增强,生产程序的过程也更灵活。在维修电工的过程中,自动化的控制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在企业工业中的运用显现出更大的优势,在未来应用中有更广阔的前景。就目前状况看,PLC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并且经过近几年的应用发现,取得很好的经验。但是目前中职院校缺乏这一部分人才的培养,导致人才资源缺乏,难以保证设备的维修和程序调整等方面的任务得到更好的完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二、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学的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的人才,大部分学校都是三年制,但是根据国家的规定,学生在校实习的时间就是两年,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维修电工技术,取得维修电工资格证,掌握最基本的电工技能,就需要学校根据本校和学生的特点对照明、电动机、电力拖动及机床的维修和电子技术相关课题等方面有效地引导学生入门,掌握维修电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受到时间限制,很多学校在教学中引入PLC方面有很多问题,由于学生自身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教学上有很大困难,也就没有将PLC设备真正引入维修电工教学中。

三、在维修电工教学中引入PLC教学策略

1.精心编排控制环节,设计例题。

教师在编制PLC程序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考核的需要,可以结合之前学过的相关电力控制方面的控制环节,精心编制控制环节,设计例题。例如,在梯形图的设计及基本的指令课题研究中,就可以根据之前学到的电力推动基本的路线控制编程练习并相互修改练习。这样便能很好地将设备的控制环节和考核的内容搭起桥梁,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工维修。

2.针对PLC教学实施一体化教学方式。

一体化的教学在维修电工教学中越来越重要,根据PLC课程教学的相关规律,学校可以聘请相关专业教师和实习教师担任该课程的重要教学工作。PLC本身是一门在微机原理方面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教师应当要求学生边学边练,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达到教与学的最好结合,效率也会更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梯形图这种图形语言,因为图形语言是沿袭传统电接触器中的电器触电、线圈及串联和并联等符号,将复杂的控制电路通过图形直观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这样在进行几点控制的时候,维修电工的教学内容能得到进一步延伸,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更易于学生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3.重点学习一种机型,做到举一反三。

PLC有着型号多、系列复杂及厂家多等特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哪一个厂家出的,无论是哪一个型号,他们所采用的都是最基本的逻辑性指令和梯形图的编程方式,所以教师可以灵活通过某一个产品进行PLC的学习。比如,现在有些学校使用的PLC是西门子系列的,但是很多工厂用的是三菱系列,这样就可以在教学中通过现有设备,教会学生熟练地使用西门子设备,然后通过归纳比较的方式找出三菱和西门子的区别,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使得学生同时掌握两种型号的PLC。

4.学好专业基础课,为学习PLC夯实基础。

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上也就面对着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教学水平,只有扎实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才能对引入的PLC技术学习胸有成竹。

四、结语

目前市场上十分需要应用型人才,PLC技术正是一门理论性和趣味性更强的课程,教师只要从教学实践出发,严格抓住学生的基础操作训练,以最基本的市场导向和需求为主要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维修电工教学中有效引入PLC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保证中职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郁蕾.维修电工实习教学中引入PLC课程的价值评价[J].电子制作,2023,16:116.

[2]张生成.在维修电工实习教学中引入PLC知识的尝试[J].电子世界,2023,01:195.

[3]方学文.在维修电工实习教学中引入PLC课程的探讨[J].青春岁月,2023,10:183.

[4]周爽.浅谈PLC在维修电工教学中的推广[J].科技与企业,2023,20:121.

维修电工技师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电视机教学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传统教育方法使学生很难接受知识,而项目式教学法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按照工作过程将项目分解成几个模块,具体模块又划分成系列任务,并与相应的知识点关联,使学生通过任务驱动、解决问题来领会知识的内涵并应用,同时扩展学生对更深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达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从而较好地解决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脱节的问题。

二、《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项目设计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包括:良好的从业素质;熟练的维修技能;基本理论知识。根据上述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理论、技能、素质结合起来形成了七个项目,项目下分若干模块,如表1所示。

表1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项目表

项目编号 项目 模块

1 高频头与频道预置电路 高频头故障维修;频道预置电路维修

2 图像中频通道与伴音通道 图像中频通道(有光栅无图无声)的维修;伴音通道(有图像无伴音故障)的维修

3 彩色解码电路 彩色解码电路(彩调失真故障)的维修;彩色解码电路(彩色不同步故障)的维修

4 彩色显像管及附属电路 呈基色光栅且伴有回扫亮线故障的维修;光栅呈现某一补色的维修

5 行、场扫描电路 行、场小信号处理电路(一条水平亮线故障)的维修;行、场扫描电路(有伴音、无光栅故障)的维修

6 开关式稳压电源 开关式稳压电源无图像、无伴音、无光栅故障的维修

7 遥控电路 面板按键和遥控器均不开机故障的维修;本机键盘正常遥控功能失效故障的维修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分五个阶段:明确任务―制定计划―教师示范―实施计划―评价总结。下面结合“长虹A3/A6机芯开关电源维修”的项目教学实践,谈谈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1.明确任务

这是项目教学法的导向阶段,由教师提出项目任务――长虹A3/A6机芯开关电源维修,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最后确定该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目标包括:了解开关电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开关电源的维修方法。任务如下:区分主电源和副电源、交流输入及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保护电路;正确使用万用表测量关键点电压;开关电源故障检修。

2.制定项目工作计划

项目教学的关键在于项目计划的设计。项目确定后,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从各种渠道搜集的资料,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然后通过组内同学充分讨论和交流,取长补短,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使学生明确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练习哪方面的技能,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分组进行操作,每组成员3~4名,每组设立组长,负责小组项目的安排。

3.教师示范

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按照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并由教师示范完成项目的过程。例如,教师通过示范测量开关电源启动电压、输出电压,使学生很快掌握用万用表测量彩色电视机各有关点的电压方法和注意事项,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实施计划

项目实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阶段,此阶段教师一定要提示学生认真对待,注意安全。学生根据项目工作计划,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去完成项目。同时,教师要参与其中,对于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要求学生尽量从教材和维修手册等资料中获得答案。但对于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必须作必要的讲解或提示,督促检查项目的顺利完成。

5.评价总结

(1)互评。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互相打分并展开讨论。

(2)教师总结。评价以实施项目的过程为主,不仅关注学生成绩,更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

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其效果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也是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完成是项目小组团队工作的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四是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掌握了电视机维修的常识、技能和电视机原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