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精选5篇)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面对愈演愈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只有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出击,才能在走上社会后挣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提高不仅要依赖传统的专业培养和就业指导,更应从心理上进行充分的铺垫和准备,激发就业主动性。所谓主动性,就是要落实到大学生对自我的肯定,只有肯定了自我,对自己有了积极的认知,才能内化为对未来的自信及规划从而有进一步就业的动力。网络心理教育作为针对学生心理情况开展的教育工作,能根据学生碰到的具体状况进行引导疏通,以案例分享、同伴督导等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共鸣,唤起他们对就业的主动兴趣,以及对自我的认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相似经历的同龄人,其个案的梳理对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在网络心理教育中大量充实着这类材料,完全可以归类整理成稿后为就业专设板块,引导大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得失利弊,以及如何处理等,强化教育效果。
二、网络心理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视过高,认为自己作为大学生是国家的高级人才,在地点、行业、待遇等具体方面多有挑剔,不愿从事基层工作而倾向于到管理岗位任职;二是妄自菲薄,由于生源地、成绩、口才或其他特殊原因等感觉不如他人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敢挑战所谓的好工作。三是频繁跳槽,始终无法确认自己的职业定位,总觉得现有的工作无法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得不到应有的肯定等。就业观出现偏差主要是因为大学生与社会实际接触的机会较少,对外部存在的机遇、挑战和危机把握不够充分,对客观环境与个人适配度的认知不到位。网络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结合当前形势从入学开始就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认知,使他们对客观环境有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鼓励大学生理性分析自身优缺点,跟踪记录他们的心理变化,分阶段予以帮助指导。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先就业、再择业”是较为可取的就业观念。网络心理教育可以从大学生过高或过低的心理预期出发,以各种实际案例作为借鉴,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在结构性失业趋势严峻的背景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找到一份工作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第一步。在相对柔和的教育方式下,使学生意识到一味的追求高薪、高职位的光鲜工作是不现实的,褪去外在光环,是否能从第一份工作中学习到足够的行业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及人际关系才是决定长期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网络心理教育与传统的说教式教育不同,能较大程度地跳出时间、地点和形式的限制,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以引导梳理为主,鼓励学生自主分析情势和自主抉择,也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收。
三、网络心理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乐观面对就业困难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选择困难,有的学生陆续面试了多家单位被录取,却不知该如何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单位;第二是面试屡屡被拒绝,因此自怨自艾丧失信心;第三是不断攀比,与身边的亲友、同学反复对比,总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如他人,从而不愿落实单位。造成大学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很多,客观上的激烈竞争和人才相对饱和现象确实存在,但作为个人无法改变环境条件,更重要的显然是调整好自身的状态,尽快适应外部环境。尤其是在初次就业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能理性面对问题,认清形势当机立断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无论用人单位的要求如何细致,身边亲友的询问如何琐碎,大学生必须清楚自己的就业原则和目标是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不应轻易为人左右想法,影响就业心态。每个大学生遇到的就业困难都不尽相同,这也是网络心理教育效果相对明显的原因,可以针对个案的不同境况细化指导。网络心理教育通过充分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不仅可以保护个人隐私,也能使教育效果系统性、长期化,形成良性循环。对学生的就业困惑进行重点梳理,也有助于形成文档性材料便于对后续学生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有例可循,能及时迅速的解决问题。另外,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扰却又不愿与人深谈,潜意识里存在逃避的心态,如果以网络心理教育的方式进行一段时间的持续指导,将大大降低学生的排斥感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使他们能乐观的面对未知的困难。大学生经过网络心理教育的温和疏导,将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并逐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就业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由此获得不断成长最终实现目标。
四、结语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很多人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术著作和比较有实体价值的文献,让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学术垃圾,这样的论文缺乏创意,是根本没有任何现实价值可言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刘辉,陈红莲.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
[2]刘伟锋,安晓静.网络暴力现象解读[J].民主与法制,2023,(1).
[3]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4]孙召路.网络暴力与少年暴力:从涵化理论说起[J].青少年研究,2004,(2).
[5]杨奎臣.网络暴力亚文化对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助长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2).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1992),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侯晓红(2005),从网络社会的去个性化现象看网络道德建设,哈尔滨学院学报第26卷第2期.
[3]王椿阳(2007),网络情境中去个性化现象浅析,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第19卷第1期.
[4]沈燕清(2007),论网络中去个性化的负面影响及防范,新西部第20期.
[5]郑艳(2009),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网络去个性化现象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第30卷第2期.
[6]兰玉娟(2009),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心理科学进展第17卷第2期.
[7]谭斌(2009),高校网络社团中的去个性化现象的研究与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8]王兆芬(2023),去个性化在社交困难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79期.
[9]姜方炳(2023),网络暴力的概念根源及其应对,浙江学刊2023年第6期.
[10]江根源(2023),青少年网络:一种网络社区与个体生活环境的互动建构行为,新媒体第111期.
[11]刘艳(2023),网络暴力问题的危害、成因及预防,浙江师范大学.
[12]陈代波(2023),关于网络暴力概念的辨析,湖北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cnnic/html/Dir/2023/07/15/5921.htm.
[2]张慧中.网络暴力第一案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12-01.
[3]彭兰.如何认识网络舆论中的暴力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8-25.
[4]周国平.“网络暴力”何时休[N].人民日报,2006-7-12.
[5]李亚诗.从“网络暴力”看我国隐私权的民法保护[J].中国商界,2009,(11).
[6]郑永晓,汤俏.“网络暴力”喧嚣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兼论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疏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思哲.“人肉搜索”并非全是“网络暴力”[N].中国文化报,2008-9-26.
[8]刘亚奇.“网络暴力”事件中传统媒体的角色[J].新闻窗,2023,(4).
[9]罗昕.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探究[J].当代传播.2008,(4).
[10]程少华,傅丁根,孝金波,游海滨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N].人民日报,2009-2-3.
[11]何新华.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J].新闻爱好者,2008,(10).
[12]王刚.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J].传媒观察,2007,(1).
[13]易文.“网络暴力”的心理解析[N].南京日报,2008-6-23(Al0).
[14]戴玉磊.浅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J]开封大学学报,2009,(3).
[15]霍晓丹网络暴力现象中的青年心理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16]徐源.网络舆论暴力的意识形态解析——由“人肉搜索”引发的些许思考[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策略研究探索的现实意义
(一)利用网络传媒的新优势,可以拓宽大学生思想工作新空间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要全面加强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就必须做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树立与网络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任务观、方法观和质量观,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载体,这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这一切都表明,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的新优势,在继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方法手段的基础上,整合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开拓大学生思想工作新局面,已经成为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分析研究,有利于促进高校文化的健康发展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在大学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个性发挥、陶冶情操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其次,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再次,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最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为学生陶冶情操提供了条件。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也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果不能有效地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首先,网络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带来一定冲击;其次,网络使大学生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势;再次,网络可能造成大学生人性异化;最后,网络有弱化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倾向。
(三)分析影响大学生正确网络思想形成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网络是一个宝库,同时也存在着信息垃圾,大学生若沉湎于这些信息垃圾中,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轻者耽误学习,重者网络成瘾,网络成瘾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影响个性发展、价值取向形成等深层次的东西,甚至会改变大学生的人生之路,网络的虚拟化特征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和道德的弱化,极易使一些大学生在心态上出现偏差。
此外,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校园网络文化机制建设尚停留在起步阶段,相关理论研究不足,实施科学、有效地网络文化管理还缺少依据。传播先进文化的网络平台目前还处于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下,亟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一些年龄较大的学生工作者在开展网络思想教育工作期间还是存在技术困难和理念差异的问题,不能够较好地开展工作,一些高校的网络文化队伍不稳定,大部分为兼职,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这些都影响大学生正确网络思想形成。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方式策略的研究
(一)从实际出发,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问题
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出发,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实证分析法为主,辅之以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网上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取足以评价大学生网络思想现状,发挥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开放、兼容、自由、交互、平等、共享的优势,同时进行大量的资料汇集,在掌握丰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研讨分析,鉴于目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策略,对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策略研究就具有创新的意义,这将涉及到现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虚拟空问的表现方式,通过网络的传媒优势实现正确的导向,把网络营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以网络的互动性来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问题。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和服务活动,注重教育引导策略的研究
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和服务活动,校园网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体网络平台。要以校园网为依托,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寓教育于服务中,而不能简单地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照搬到网上。把课堂延伸到网上。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进网络,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将信息交换方式、多媒体技术等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网络课堂独特优势,注重现实环境和虚拟空间的有效结合,使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党建、团建和社团工作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鼓励、组织大学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自主开发、自我管理、有效辐射,加强在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策略研究,多年来,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习惯于强制性的控制,可这种方式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很难奏效的,惟有以教育引导的方式才能使学生在网上主动接受科学意识形态的教育,自觉抵制消极网络舆论的误导。同时,在教育引导策略研究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也可以直接应用于目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
(三)建设高素质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进一步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把网络的优势化为深化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优势,突出创新性,提高实效性,使网络成为哺育大学生茁壮成长的新空间。切实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工作队伍。要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育技术管理队伍,保证校园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教育技术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互联网以其独特的方式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提高素质创造了条件。通过网络人们可以随时、就地或异地上网学习。现代教育技术队伍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培训、服务与管理等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是资源建设技术保障的关键。学校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跟踪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提供可靠的保证。
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舆论策略方法的探索
(一)以大学生为本,为大学生服务
就是要坚持以大学生为网站服务的对象,以大学生为网站建设和管理队伍的主体。一方面,在网站的栏目设计和内容选择上力求贴近学生的学习、校园生活、社会交往、就业与考研、心理健康、休闲娱乐等需求,增强网络的服务功能。通过网上服务,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将教育与服务融为一体。运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为大学生成才服务另一方面,在网站建设中突出大学生建、大学生管、大学生用的理念。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各个环节全部由学生来完成,并制定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科学管理。注重人性化服务。
在解答学生网上问题时,要坚持问题解答的全面性、有效性、科学性,回复语言尽量贴近学生心理,回复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生活、学习的需求及时送上鼓励和祝福的话语,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通过网络传递给学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于学校来讲,就是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通过为学生提供满意的服务,不仅赢得学生对学校的满意,也培养起学生良好的爱校意识,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二)注意BBS论坛讨论主题的设置
信息海量是网络媒体一个突出特征,在BBS中哪些是同学最关心的问题,哪些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BBS同传统新闻媒体一样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客观需要。通过“议题设置”,可以把同学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引导同学“想什么”,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
网络论坛中的议题设置主要表现在设立讨论主题,围绕国际国内校园内外发生的和同学有关的重大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而设立精心设计讨论主题,是BBS的常见做法。同时,由于同学的专业、兴趣、经历各不相同,所关注的话题也差异极大,由此造成网上舆论的多元化和分散性。BBS的舆沦应及时准备论坛管理预案,选择一些诸如个人发展、学术讨论等贴近现实、贴近同学生活的热点问题作为论坛的主题,以供同学。用积极的话题来左右舆论的走向,减少其他言论的影响,形成积极向上成熟理性的舆论。
(三)真诚面对网络舆论
以真诚面对取代置之不理,在行为层面以舆论的舆论引导来取代盲目的封杀,在监管方式的角度上提高了BBS对学生的吸引力,为了进一步提高BBS对学生的吸引力,要完善BBS解决问题渠道的功能,还需要校方在态度层面上以真诚面对,具体反映在BBS上和获取信息的行为上,对于反映学校的工作失误的言论,如属实要向学生解释并实施具体的行动;对于反映非学校工作失误但对学生造成影响的言论,如属实业要向学生做以说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取得同学们的支持,经过努力高校BBS也能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渠道。
(四)注重针对实际,采用引导方式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网络论坛交际成为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各种论坛的每个领域里都渗透着当代大学生留下的观点和痕迹。其内容小到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情感等问题,大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很多内容对社会、对个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帮助,但也存在一些大学生借助网络论坛发表着对所在学校、所在社会的消极态度,给自己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危害到社会安全。
大学阶段是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受到网络交流的影响,各种生活都带上了网络的烙印。网络交流往往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即“人—机”交往,这种网络交际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大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平衡与宣泄,保证心理健康,但这样可能更容易孤立自己,缩小了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范围,对自己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再加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自我主义和崇尚独立的个性,交际能力相对较弱,虚拟的“人际交往”将可以弥补这些欠缺。网络交流可以通过QQ、E-mail、博客和论坛等形式进行,这些形式的进行对大学生活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但网络交际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作为心理学研究者,对网络交际心理进行思考也就显得非常必要。而在各种网络交际当中,论坛是最容易被学生选择的交际空间。
一、网络论坛交际及其内涵
网络论坛交际就是指上网成员通过网络论坛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交际主要通过文字或图片传输的方式进行。近年来,网络论坛交际占有了网络人际交往的很大范围的比例,甚至少数个体借助网络论坛成为名扬全国的“网络红人”。这些现象应该到了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时候了。根据不同的标准,网络论坛可能有不同的类别。从论坛交际的方式来看,网络论坛可以包括两类,一类是单向交际,就是浏览各种论坛网页,仔细倾听别人的内心观点,自己不发表观点,通过浏览论坛,达到对自己一些情感的认同和共鸣,获得课外知识;另一类显得更重要,就是双向交际,通过跟帖或自己发帖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观点,产生与别人观点的认同或对立。而从网络论坛指向的范围和内容看,论坛上的话题小的可能指向每一个个体的学习、生活、情感、交际等方面,指向自己所在的生存环境空间,如很多大学生借助论坛表达对自己学校的看法,评价自己的老师,表达自己的见解,倾诉自己的情感,大的方面可能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发表关于国家各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者经常光顾的论坛就包括区划论坛、经济论坛、城市建设和发展论坛等方面。
二、网络论坛交际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论坛交际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网络论坛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人际交往平台,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1·网络论坛交际有利于增加人际交往范围,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显得极其重要,而生活中的更多的现实性,使得大学生认为人际空间仍然有着局限,因此,网络论坛就增加了他们的交际空间。网络论坛交际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信息的交流活动,也是促成双方心理相容和心理交换的过程。个性较内向的人在现实世界里,不易将自己的情感、内心世界展露出来,借助网上交际的隐匿性可以把情感、内心世界与大家一同分享。论坛交际也是网络人际交往的一种,在论坛上也可以互通有无,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网络论坛交际使得人际沟通的时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提高,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传统交际方式下,个体的人际交往常常囿于实际生活中狭小的生活圈子。过小的交际圈制约着大学生创造和选择的可能性。而网络论坛就突破了这个局限,论坛里的成员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空间的限制,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在数秒之间找到多年挚友般的倾心感受,寻找各种类型的交际对象,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
同时,由于网络论坛交际的匿名特点,大学生网友间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打破了交际歧视,在网络论坛中,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地位、不同年龄的人们,可以没有任何障碍、任何歧视地进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有效扩大了大学生交际对象的范围。
2·网络论坛为大学生情绪宣泄提供了良好途径,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透过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不难发现,宣泄对于维护和治疗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受到压抑的心理症结提供宣泄和释放的渠道。现在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加上进入大学,开始接触异性情感关系,过多的新要求使当代大学生们承载着太多的生活和情感压力,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倾听自己的苦恼与烦闷。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各种烦恼和心理问题时,往往没有勇气或不习惯找心理医生,也不愿意向身边熟悉的人倾诉。这种忌“心病”现象和“家丑不外扬”的普遍心态显然不利于个体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也不利于个体心理健康。而网络论坛的匿名性特点使得大学生网民能够借助网络论坛进行自由的跟帖或发帖,尽情释放着日常生活中所不敢流露的不良情绪和观点,缓解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并且可能在网友的安慰或鼓励下,很快找到了情感共鸣,使得心理在新水平下达到新的平衡。
3·网络人际交往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大学生通过创立论坛主题,将自己的各种主张和情感焦虑公诸于众。由于想得到别人的跟帖与回应,他必须对自己表达的见解和疑虑进行不断加工,实际上最后获得的结果将是利用网络论坛不断进行着新的创作,并且在跟帖者的内容补充下,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网上交际获得信息比之从书本上获得的信息具有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速等特点,他们可以借助网络人际交往从全新的对象和交际方式中获取新鲜的思想、丰富的灵感,激发创造的热情。
4·网络论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形成各种良好人格品质。通过网络论坛,一方面,大学生们接触到了更多的外部世界,了解到了更多和自己意见相近,处境相似的网络朋友,逐渐认识到很多顾虑是现有大学生常见的现象,这样,就可以对自己的一些不好心态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在网友的支持和理解下,逐渐增强自己的生活和其他方面的信心。同时,由于这种网上创作激发了大学生网民的兴趣和创造性,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这些对于大学生自信心、能力和创造意识的训练,不断提高着自己的人格水平。
(二)网络论坛交际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1·沉溺或过多依赖网络论坛可能引起引发一些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形成攻击性人格品质。由于网络论坛交际的匿名性,许多大学生网民以为对自己的言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论坛上非常直接坦率的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有些时候不乏攻击性。这些在网络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攻击性特点,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子,形成攻击性人格。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由于在论坛里大都有自己的虚拟身份,可以相对自由,无须带上人格面具,因此,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绝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有的学生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这样的情况可能使得大学生在两种环境中交互影响,最后自己也很难判断怎样做才最好,导致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再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发情感焦虑。网络论坛交际往往给人以虚假的安全感和陶醉感。大学生呆在门户紧闭的寝食或网吧里,坐在心爱的电脑前,感觉最安全不过。而且感觉自己有了很好的交际空间,这种自以为是的安全感和虚荣心,使得他们放弃了起码的戒备心,给网络犯罪以可乘之机。一些心怀叵测之人还利用善良人们的信任,利用网络论坛里隐藏的内容去物色和接近目标,继而实施生活中的欺诈与暴力犯罪。同时,由于过多的相信网络感情而使得自己对于现实生活难以接受,从而引起情感上的焦虑。
2·网络论坛可能不利于现实人际交往,引发人际冲突。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发人际信任危机,缩小了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空间。借助于论坛,人们更容易满足自己的那份虚荣心,因此,过多的依赖论坛带来的虚荣心,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比网络朋友更“可靠”、更“值得信任“的对象,从而产生人际信任危机,逐渐忽视了周围的人际群体。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造成网络人际冲突。网络论坛借助的是人机交流,单向的交流使他们可以不需要太多的顾及,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偏激的言语,引起争执,这样可能造成人际冲突,并可能进一步对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利影响。再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会引发实际人际冲突。对于论坛上一些观点的影响,加上自己的一些相对偏激的观点,造成有些大学生出现了网络人际冲突,有些矛盾甚至不可调和,最后变成了攻击与谩骂,这样网络上的情感遭遇可能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可能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更加消极的态度,并可能进一步人际冲突。
3·网络论坛交际可能造成大学生道德品质下滑。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起不良道德行为。网络论坛牵涉到好多论题,论坛的复杂性可能使大学生沉溺其中,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和无约束性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过多的相信虚拟的网络世界,可能混淆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出现缺失性道德行为。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起价值观念扭曲。受现实规则制约的大学生们往往会在网络空间中遵循着快乐的原则寻找心灵的寄托,追求着感官的刺激,自由的发表观点可以不考虑社会规范和道德,从而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则的权威性弱化。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甚至形成人格发展的错位。再次,网络论坛交际还可能造成品德心理扭曲。在虚拟的网络论坛里,学生肆意放纵自己。在思想内容上大肆宣扬西方意识形态,传播色情、暴力、迷信等颓废庸俗内容;在行为上发表反动言论、恶意攻击、谩骂他人甚至发展畸形的网恋;在经济利益上实施网络诈骗、偷窃他人网络财富等等。
三、大学生网络论坛交际的引导与教育
(一)从外在因素考虑,加强网络管理
加强网络管理,确立具有普遍意义的网络论坛交际规范,既要保持网络论坛运行的自由和通畅,又要防止论坛成员彼此之间的行为越轨,造成过度侵害,最好是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各种论坛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删除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制定和完善维系网络论坛交际秩序的相关法规,提高网站主持人及软件生产商、网页制作人的社会责任感,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犯罪,逐渐形成一套既适合于网络社会、又不破坏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的运行机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控制,采用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使大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
(二)从内在因素考虑,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
网络论坛涉及面广,只靠外在的强制不能完全控制。这样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进行正面疏导,使外在要求内化为大学生本身的需要,这是净化论坛内容的根本。我们要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交际观、情感观、友谊观,进一步端正人际交往的目的。班主任、辅导员要多和学生接触、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学生交朋友,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校园气氛。另外,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加与同伴的交际和接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还能锻炼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从而使心身得到健康发展。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上网的心理、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心理障碍等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角色适应和扮演能力,学会正确地处理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各种关系;引导大学生学会调适不良交际情感,帮助他们掌握交际技巧,提高个性修养,学会运用合理宣泄法、逆向思维法、情绪转移法、理智调节法、系统脱敏法等缓解和消除交际中的困扰与障碍,维护其心理健康,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情绪状态。
参考文献:
[1]汪怀君.论网络空间人际交往的伦理困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7).
[2]张莉.网络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产生机制[J].重庆图情研究,2006,(2).
[3]孙鹤.网络互动社区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分析——以校内网研究为例[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网络文化安全;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23105-010-03
一、网络的发展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
(一)网络的发展与网络舆情的产生
21世纪是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的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当前计算机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计算机本身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它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且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任何新事物必然要经过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网络也是一样,它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何把网上大量的信息转换为人们生活中的最有用的资源,将网络发展的优势最大化、将其潜在的弊端最小化,已成为计算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所谓网络舆情即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等途径。网络舆情形成迅速、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对社会影响巨大。
(二)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的存在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成为各种政治势力和宗教组织进行宣传、炒作的阵地和手段,成为进行颠覆破坏活动与文化、意识形态渗透活动的重要工具;违法、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连性、开放性和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实施网络欺诈、网络、网络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全球许多地区和城市先后发生网络热点与敏感问题炒作事件、网络和网络突发性事件等,都与网络舆情恶意炒作、煽动、勾连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高校校园中,大学生群体的思维和情感都较为活跃,在网络舆论中则表现出较其他群体更为活跃的思维、更为开放的言论和更为张扬的意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尚未成熟的思维和意识往往容易受到各种言论的影响和鼓动,严重影响学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同时也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埋下隐患。
二、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等,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高校网络舆论行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和一般网络舆情一样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偏差性等特征,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与一般网络舆情主体共同存在身份的不确定性、隐蔽性和聚众性。除共性之外,高校网络舆情主体身份的特殊性体现在大学生自身年龄、心理、思维特征以及社会角色上,使他们在舆论中的情绪、态度和意见表达上呈现出特有的方式,因此,高校校园内的网络舆情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群体性:体现在高校大学生年龄相仿、观念相近、涉世不深、容易冲动,遇到敏感性话题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群体性意见。二是主观性: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价值观念还有待完善,理想化要求较高,对事物的认识主观冲动,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最易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与煽动。
(二)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系
1.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正面影响
(1)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情有助于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尤其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网络体现出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信息的多源化及快捷方便使得学生在网络这样一个自由的平台上及时参与互动、发表意见,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而且开放性的网络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2)网络舆情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网络良好的舆论动向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热点问题的良性互动,通过网络平台无形中构建和谐校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网络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新鲜事物的最便捷方式,学生通过网络参与社会生活、了解前沿信息,通过网络舆情进行事态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而且促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认识国家发展态势。
2.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负面影响
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网络舆情在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网络中的负面言论、损害国家安全稳定的虚假信息以及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煽动与引导成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尤其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最大隐患。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思想开放、大胆前卫,民族文化意识淡薄,最容易被虚假信息和言论所左右,因个人意志的不坚定而成为受他人摆布的替罪羊。(2)大学生思想不成熟,办事没经验,往往容易通过网络,尤其是在各种舆情的诱导下,发表错误言论,作出错误决定,侵犯他人隐私,违反国家法律。(3)网络舆论中的负面信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伦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主要的冲击对象即为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人。当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开放式网络言论交织在一起时,青年人的价值体系与伦理道德观念交织在一起,为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障碍。(4)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人机交流容易导致学生性格趋向偏差,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生活更加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网络舆情影响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网络发展的高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国外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然而,当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网络化时代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出现和急速扩张,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迅速普及,人们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烈,大家更倾向于通过虚拟的网络发表观念、吐露心声、抒感。但是,网络作为一
新兴媒体,其更新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新事物无法比拟的,这就使得人们对它的管理、控制、监察力度并未随之发展而完善,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现象、道德问题,更容易在网络舆论中引发争议。对于高校而言,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在网络舆情的影响下存在潜在的威胁。
(二)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就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即只要事件或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同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一次活动的成败。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随意性等特征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重大事件、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通过网络舆论广泛地释放出来,其中负面情绪的影响力也随之而迅速蔓延,势必成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校园网络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校园网络空间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年纪轻、阅历少、自控能力弱、抵御诱惑的能力差,他们崇尚自由、思想单纯,考虑问题理想化。这些特征充分说明了校园网络的参与者是一个特殊的、备受关注的群体,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思想状况与国家的发展和富强息息相关。但是,开放的网络资源往往会让大学生群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活中迷失方向,我们不能像历史中的闭关锁国那样将网络驱逐在外,因此,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发挥校园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将是我们开展学生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基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同志在2007年1月23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因此,高度重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健全管理机制,努力打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使互联网成为高校传播先进文化与思想的有效平台、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广泛,随意性很强,难以实时监控,难以进行识别和辨别,难以找到突破点,借助于舆情监测系统,自动采集网络媒体的网络新闻是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监测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监测系统的网络信息采集、网络信息智能处理,可以快捷有效地进行信息抽取、自动分类、自动聚类、话题探测和追踪,开展分析研判,形成对网络舆情信息自动监测和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自主开发完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覆盖互联网上5个代表性论坛(强国社区、新浪论坛、凤凰网论坛、猫扑网、天涯社区)的29个板块(可根据需求扩展),3000多个新闻媒体,数十万个博客;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与国内知名定向搜索与网络监控技术供应商谷尼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网络舆情研究单位。然而,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应用多数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由于购置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将其应用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维护方面的高校并不多。因此,高校在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应重视通过采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有效地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
(二)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普及
我国信息网络的物理基础较为薄弱,管理与技术手段的实施还不尽完善,加上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和管理者观念相对落后,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和水平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是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最有效措施,只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法律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构建。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同样要做到有法可依,网络舆情的监管法律亟待完善。与此同时,在高校校园中要加强对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高校信息安全监管及舆情引导队伍的建立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辅助工具,国家网络法律法规是保障,除此之外,一支过硬的监督、管理与引导队伍及相关机构建设是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管与引导的重要保证。这支队伍包含两个职能:一是监督与管理,二是引导。监管队伍应由高校网络中心选拔专职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过硬的专业人士来担任,这支队伍要求思想可靠、责任心强、技术扎实,能够及时捕捉网上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提炼,及时报送处理舆情。同时这支队伍要求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发和应用科技产品,从技术上提升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引导队伍应由思想政治过硬的学校宣传、管理干部担任,这支队伍既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相关政策研究和舆情研判,也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规律,只有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引导中做到有理有据、游刃有余,使网络舆论引导尽快取得成效,为危机事件的圆满处理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四)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预案的构建
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学生个体信息如果得不到重视及妥善解决,容易使个体信息发展为群体信息,因此,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需要构建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即通过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增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的能力,预测发展趋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避免的发生。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求制定周密的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做好预案的实战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战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并在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中反复修改,常备不懈,防患未然,为可能发生的网络监控舆情走向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网络舆情表达渠道的开设
网络既为现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困难,也为其提供了重要平台,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互动性是调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基础。网络舆论事件数量猛增,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社会紧张度正在上升,疏通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不失为进行舆情监管的最佳方案,也是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最紧迫要求。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量,树立宣传正面典型,营造出一种学习先进、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使大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通过开设领导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方网上对话,既可以让学校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扩大宣传教育对象的广度,深化教育效果,维护了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2][4]范立国,王红斌.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36 40.
[3]任海.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引导策略[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34-13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