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精选5篇)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范文第1篇

1.加深和巩固已学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理论、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双语进行社会工作操作的能力

3.了解和熟悉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动态,分享国外社会工作的经验

二.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已不是新鲜事情,自2001年起,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就建议过有条件的高校专业课可以进行双语教学。所谓双语教学就是用除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进行教育。就目前中国高校外语教育普遍使用的是英语,所以社会工作教育的双语教学除母语汉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即为英语。社会工作教育为什么要用双语教学呢?首先,这是由社会工作这门专业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工作的发源起于英美,其发展与完善直至形成一门专业也是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完成。中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向西方国家学习来的。经过多年战乱与社会动荡,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一度在中国停顿下来。直到上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才恢复起来。也可以说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基本上是重新从零开始。在这样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开展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向港台学习。教材的编写也是多借港台的帮助。但是,港台社会工作教育毕竟还是为本地区服务,它们深深打上了其各自地区的特性,很多方面与我们本土社会工作教育有较大差异,而且港台的教育也基本上是借鉴欧美教材和教育经验,我们从他们身上学的东西可以说是二手东西,并不能让我们准确而全面地把握社工教育的脉络。同时,目前中国本土虽然编有相关社会工作的教材,但由于时间仓促和经费的原因,这些教材均存在简单粗糙之瑕疵,我们对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的精髓与本质就未免有囫囵吞枣之嫌。因此要真正了解和进行社会工作教育,我们必须要直接向西方学习,而学习的便捷途径一方面要大量使用西方各大社会工作专家的经典原着,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多的直接到这些国家学习。然而,目前条件所限,使用社会工作专家的原着是目前我们可以方便地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一个必由之路,故目前中国社工教育进行双语教学是顺应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实际。

其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作为服务于人的工作——社会工作与国际接轨也是势在必然,一个只会一门语言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和多文化人群的交流中必然会力不从心,甚至会适得其反(CharlesZastrow,1995)。社会工作者一专多能甚至全能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语言能力当然是必备素质之一。所以,会双语甚至多语言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本专业的要求。所以社会工作教育也应该进行双语教学为塑造这种素质提供了一个机会的舞台。

三.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在社会工作专业开设双语教学是可行的。首先,从学生英语水平来分析,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是学生必修课之一。基本上各高校要求学生必须过大学英语(文秘站:)四级水平考试,有的高校还要求学生过六级考试。国家教育部要求,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由于听说读写能力。在这种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的培养下,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英语水平。所以用英语进行社会工作双语教学,从学生的水平出发是可行的。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国语教材的学习已掌握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工作的理性与原理以及一些基本的实务。这种对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让学生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不会感到十分吃力。母语教授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与实务可以说是他们进行双语教学的基垫,双语教学从而更为可行。

四.具体操作

? 按照教学目的,我们对社会工作双语教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课程设置与安排。根据学生学习进展,从大学二年级下半年开始安排双语教学。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在大一起开始涉及社会工作基础理论课,对社会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水平,我们要求学生在这一年半的学习中要进行英语四级水平考试,至少要学完《大学英语》第三、第四册。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都能使学生准备好进行双语教学。。

2.教学对象:社会工作1999年级,两个班,共99人。

3.课时。每周六个课时,全学期共120个课时,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充分的时间。

4.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我们首先选择了介绍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知识的专着开始,如,由MeredithPublishingCompany于1964年出版的,由RexA、Skidmore主编的《IntroductiontoSocialWork》,再在此基础上在三年级开始难度较高、理论性和实务性更强的着作作为教材。如,Brooks/ColePublishingCompany出版由JoséB.Ashford编写的《HumanBehaviourintheSocialEnvironment》。课程的安排和教材的选择由浅入深,学生也容易掌握。

5.对老师的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首先应该是用母语进行过两三年社会工作教学的、对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有较深掌握的老师。其次,应该是有相当高英语水平的老师,老师本身能自如地进行英语的阅读和讲解。所以我们选择的老师还应该是硕士学历,有讲师的职称。再其次,老师要有十分熟练的教学方法和教训经验,所以我们选择至少有两三年专业教学经验的老师。

6.教学过程。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对教材的知识点如概念、方法和原理有个预先了解。同时要把预习时遇到的难点逐一记下来。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有目的,效果会更好。教师也要认真备课,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理出来。

其次上课时,老师的作用就是列出并分析和讲解知识点。双语教学尽量用英语,同时切忌对英语逐字翻译,课堂教学尽量注意互动式教学,即发动学生的参与。因为,社会工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要点和重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互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的掌握,说到底就是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再次,要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后要给学生提供实务的机会。老师利用自身社会资源的优势,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在使用某种原理和方法之时,要有意识地回忆英语是如何表达。 再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如网络资源,叫学生多浏览相关社会工作网站,了解国际社会工作的动态与发展。一方面加强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对时局的把握能力。

五.教学结果

本专业双语教学共对社会工作专业两个年级三个班开展,教学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接受度。对两个年级三个班共一百六十多位学生的抽样口头问答中,对开设双语教学的接受度为90%。

(二)考试检验教学成果。学期末对双语课程进行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满意的。以本院1999级两个社会工作本科班的《IntroductiontoSocialWork》为例,及格率为100%,平均分在75分,最高能拿到92分。

(三)学生双语教学的收获。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双语教学,一方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另一方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理论与方法的更深更准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教学,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最后,学生还认为双语教学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增加了自己的素质。

双语教学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本院社会工作1999级两个班共99名学生,在2003年毕业时,共有四名学生分别考上了北大、人大和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其就业竞争力也有相对提高,在本院就业的统计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是最高的,达到了47%()。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社会工作;状态;使命;方向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23)07-243-1

社会工作研究既有社会研究的共性,也有自身特性。受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决定,社会工作研究属于应用研究,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践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色。受社会工作主要工作对象的性质决定,社会工作研究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

一、社会工作的学科状态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学科现状究竟是独立学科,还是附属学科,尤其它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何,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虽然社会工作界一直在争取自身的学科独立,但我国社会工作仍旧作为二级学科隶属于社会学下。研究内容占首位的是社会问题,社会单元集中于中观与宏观系统,即社会工作受社会学影响很大。社会工作与社会学是否需要分家,其实不是命题的本质。命题的本质是:其一,作为以相关学科知识和本身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学科(顾东辉,2008a),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应当在社会工作研究中都有所体现。其二,必须区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二者虽都对人、人际互动感兴趣,但社会学做的在于准确识别社会问题,而社会工作更关心解决问题和改善社会功能。

二、研究分析工具: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架构

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架构,根据国内有较高声誉的社会工作概论教材,结合美国著名社工学者N.Carroll(1977)提出的三维度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型,并参考台湾学者古允文、许展耀(2005)等人设计的“台湾社会工作理念型分析架构”,最终制定出本文的“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架构”,该理念类型包含三个维度的社会工作核心概念:维度一是研究内容 (Core of Social Work Research),该部分探讨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维度二是社会单元 (Social Units of Concern),指社会工作助人服务所接触的工作范围,或称之为介入单元(Focus Unit)。维度三是研究人群(Population),指社会工作助人服务所接触的服务对象。以下针对此理念类型的分析架构作一简要的操作化说明。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无论是哪个研究方向都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同时,我国社会工作的研究也还未能给实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笔者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以“社会工作”为主题进行精确地跨库检索,共得记录41条,剔除一些无关条目之后剩下不到26篇文章。其中,有17篇文章是集中在2023和2023这两年中发表的。这也就是说,在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无论是在本土化理论的探索方面,还是在具体操作方法、对社会工作者素质的具体要求等方面,都还需要一个长足的发展。

四、社会工作的研究使命

我国社会工作学术界的研究仍旧聚焦于社会问题的解释,如同社会学家一般会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研究和发现事实。但社会工作力求了解案主或社区,做出适当的诊断,并进行处置,帮助解决问题和改变环境,使人们有更佳的社会适应,但国内的研究很少涉及问题的解决。就社会工作的研究使命而言,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都是它的任务,但后者是社会工作的立身之本。解释问题即是基础性研究,主要重视理论和假设验证,解释人类社会运作过程、事件发生的原因、社会关系的构成,以及社会变革的原因等。而应用性研究旨在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帮助实务工作者完成任务。这其实要求国内社工学术界需要加大对于行动研究、社会影响评估和评估研究的投入与重视,突出自身特色。

五、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

通过对近三年社会工作学术论文的研究分析,发现研究者的内在逻辑中,社会管理与控制的比重超过社会服务的诉求。中国社会工作强调社会管理有其独特的处境化因素,这源于政府试图运用社会工作达致社会管理的目标。但简单用社会管理取代社会服务,将会背离社会工作的自身使命(个体赋能与社会正义)。因此,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社工界思索:一、政府如何给社会工作一个合理的定位;二、社会工作在社会建设中应该为自己寻求一个怎样的角色与地位。

六、今后发展方向

通过上文的研究与分析,我们为近三年的社会工作研究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对于今后的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其一,借鉴国际经验,建构本土特色。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和话语进行讨论,站在国际社会工作的前沿,把握国际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趋势。

其二,重视学科理论,强调研究方法,加强社工学者的理论层次和研究方法的提升。一则可以加大力度推动国际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引进与翻译工作,把握国际最新动态;二则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可以组织高水平的培训教育工作,提升社工学者研究方法的精深;三则不断加大社会工作学术期刊的建设工作,繁荣社会工作学术阵地。

其三,提升实务能力,强化证据为本。一方面,社会工作本质是行动的专业,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教育者的实务操作能力势在必行。另一方面,证据为本是当今国际社工界的共识,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何雪松,2005)。这要求我们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建立一个指导思想:即实务立足于科学研究的结果之上,从众多证据中找出最佳的社会工作实务策略。

参考文献:

[1]O. William Farley,Larry Lorenzo Smith,Scott W.Boyle.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10thed)[M].Shanghai:East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6.

[2]查尔斯 ?H?扎斯 特罗.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第七版)[M].孙唐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5.

[3]王思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民族研究,2023(4):1-7.

[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

[5]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民族社会工作;本土化;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 C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23)06-260-2

2023年6月25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在北京举办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论坛”,成为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虽然民族社会工作“至今还没有成为一个严整的学科,但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却早已开展,并且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据研究,民族社会工作实践(仅限于实践活动并非是专业性的活动)在民国时期就始出现,当时边疆社会工作的议题得到一定的关注和讨论,最突出的代表是李安宅先生所著的《边疆社会工作》一书。著名的藏学家、社会学家李安宅先生是提倡并身体力行的重要学者。他参与了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的顾问指导工作,他的《边疆社会工作》一书论述的边疆服务的思想既是其参与边疆服务的经验提炼,尤其是对历代治便的不当举措尤其是“目的不纯,手段错误”进行了批判,这也是今日我们观察边疆服务的重要视角。

一、民族社会工作的涵义,价值理念的相关研究

最早以民族社会工作为主题的论文是张丽剑、王艳萍发表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的《从民族角度审视社会工作》一文。文中指出民族社会工作是“以案主为中心,以民族为主线,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针对少数民族的助人工作。”其中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将有关民族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工作结合起来。二是将民族工作与社会工作实务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从民族的角度审视社会工作,即民族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既包括与民族有关的社会工作,也包括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郑杭生在其主编的《民族社会学概论》一书中明确谈及了民族社会工作,他认为民族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与民族工作的交叉,并将其界定为:政府和群众团体依据国家的民族政策,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下,对在物质和精神等方面面临困境的少数民族个人和群体所实施的一系列救助服务活动。

李林凤博士论文《民族社会工作初探―基于民族文化的视角》以场域―关系―资本理论和民族福利文化的概念进行论述。以广西桂林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个案,探讨了少数民族福利文化资源在民族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三是她着重探讨了民族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能力和嵌入式发展的具体路径。

王思斌认为民族社会工作主要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把它理解为在民族地区开展的社会工作。这里既包括面对少数民族(族群)的社会工作,也包括在此空间内从事的面对非少数民族(族群)的社会工作。二是把它理解为针对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在非民族地区,也可能有民族社会工作。任国英认为,民族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和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依据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和民族政策,对面临困境的各民族群体和个人实施救助服务的活动,帮助解决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民族内部与民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王旭辉提出民族社会工作是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论为指导,以“案主”的族群归属、族群文化及族群发展现状为基础,通过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与技巧,采用适切性的问题解决机制或助人模式,调动所介入民族的传统知识和民族地区的本土资源,帮助其解决社会性问题,实现自我发展的学科和职业体系。

二、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视角

张丽君在其文《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在民族社会工作中的运用》,认为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实务时应该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注重提升少数民族能力。李林凤认为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对案主文化背景的知识基础,提供服务时,能展现对案主文化的敏感度,还要具备分辨不同人群和文化族群间的差异。古学斌认为社会工作要在中国乡村扎根,必须处理社会工作者主置,审视在实践中出现文化识盲的原因。社会工作者需要对该地区文化的内涵和运作有高度的敏感性,在开展社会工作实务时要反思专业的盲点和陷阱。王旭辉认为我们在吸纳国外民族社会工作的“文化敏感”视角基础上,要引入另一个发展视角“边界跨越”来应对,“提升我国民族社会工作覆盖面及专业性”的问题。我们要善于从民族融合及族际互动角度来整合资源,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突破固守于民族自治地方和各“民族”社会文化边界内部的工作方法局限,通过“边界跨越”来推动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在“文化敏感”视角下,则强调社会工作者应了解、尊重并善于利用各民族的文化资源,对相关的民族文化议题保持敏感性,提供具有文化适切性的民族社会工作服务。

王思斌认为站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社会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民族地区的发展政策问题,政府制定出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政策,社会工作的职责是将政府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将社会福利政策真正传递到民族群众那里,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惠。他认为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传递体系。从制度视角审视民族社会工作,既要注意到其与一般社会工作的共性特征,又要关照其不同于一般社会工作的个性特征,而后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根据郑杭生(2005)曾经给民族社会工作下过定义,在他看来制度是很重要的因素,强调“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开展民族社会工作的首要前提。如果忽视制度因素对民族社会工作的作用,就等于把民族社会工作与一般社会工作混同起来,不利于民族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建设和实务的开展。

三、中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陈倩、南燕认为当前社会工作服务于民族工作存在不足:一是本土性的知识普及和运用不足,社会工作实务体系没有长效机制以及缺乏有经验的师资力量,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不足。对此,作者提出社会工作队伍的建设需要政府、民办非企业的社会组织的支持。生杰卓玛提出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有:一是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制定规章制度;二是开展民族社会工作时要重视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三是建设一支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个提议在总体上提出一个宏观的看法,并没有具体的建议,对我们现实的参考意义并不是很大。在民族地区开展实务工作,要注重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如果社会工作者是一个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外乡人,是很难做到这一点。

陈宇鹏认为限制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民族地区对社会工作的认知不够,社会工作者在民族地区开展实务时热情不高,民族地区的群众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配合缺乏默契。目前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设置不合理,民间组织力量薄弱,组织松散等。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面临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挑战和困难。

张景怡以“文化差异”“文化敏感”理论作为探讨民族社会工作的基础,认为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实务时要接纳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保持一定的同理心,不断对自身进行反省;注重个别化的原则,坚持案主自决的原则。胡彬彬认为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民族问题复杂为社会工作介入提供了需求空间。 除此之外,钟福国等通过甘肃七墩回族东乡族的调查,认为民族社会工作应该结合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的知识,从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来审视民族社会工作。

近年来,民族社会工作逐渐被人们熟知。它的发展和整个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目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比较好的领域都偏向于东部发达地区,对于西部偏远地区来说,社会工作这个事物要在民族地区被大家熟知,还需一段时间。介于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匮乏,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理论的构建也需一定的时间。

参考文献:

[1]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M].上海:中华书局,1944:1.

[2]邓杰.李安宅与边疆服务运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3.

[3]张丽剑、王艳萍.从民族的角度审视社会工作.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6).

[4]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82.

[5]王思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民族研究,2023(4).

[6]任国英,焦开山:论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意涵、价值理念和实务体系[J].民族研究,2023(4).

[7]王旭辉,,包智明: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路径:“边界跨越”与“文化敏感”[J].民族研究,2023,(4).

[8]张丽君.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在民族社会工作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2023,(1):55.

[9]李林凤.多元文化下的民族社会工作[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2).

[10]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专业限制与文化识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7(6):161-179.

[11]王旭辉,,包智明.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路径:“边界跨越”与“文化敏感”[J].民族研究,2023(4):17-25.

[12]陈倩,南燕.社会工作在民族工作领域内的创新[J].社会与公益,2023(4).

[13]生杰卓玛.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开展的路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23(7).

[14]陈宇鹏.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2).

[15]张景怡.文化差异给社会工作带来的挑战―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J].社会福利,2023,(8).

[16]胡彬彬.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的空间及特殊性探讨[J].四川行政学院学,2023,(4).

[17]钟福国,陈芳芳,李巾.探讨整合取向的民族社会工作―以甘肃七墩回族东乡族社区移民项目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23,(1).

[18]王思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民族研究,2023,(4).

[19]彭秀良,高亮.从边疆社会工作到民族社会工作:一个历史的回顾[J].社会工作,2023,(6).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教育;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23)07-0068-04[作者简介]张辉(1972―),男,贵州遵义人,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公共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相应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特别是2001年全国高校扩招后,很多高校大力建设与发展社会工作专业,逐渐呈现较为兴旺的态势。因受历史发展和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各个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并不完全一致。西部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因其发展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不同的教育形态,表现出不同的教育诉求。但是,无论具体的教育形态如何,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应该体现其专业特色,而且要重视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教育目标――为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提供合格的专业化、本土化人才。

然而,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况并不尽如人意。学校里的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发生断裂,该专业的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要求,专业对口率低,工作绩效不高;同时,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将社工人才概念泛化,以致出现大量非职业化、非专业化的“社工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的要求。因此,发展贵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发展贵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时代需要

首先,发展贵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加强社会治理的需要。社会工作是一门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价值的应用性专业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是推进社会建设与治理,实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综合发展的重要保证。贵州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创新社会治理,需要他们发挥在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教育发展、社会心理干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次,发展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贵州扶贫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作为内陆多民族省份的贵州省,在国家11个连片特困地区中相关联地区就占3个(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2023年贵州有贫困人口1149万人,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全省88个建制县(市、区)中,有83个县有扶贫开发任务,其中有50个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贵州是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也是同步实现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之一。贵州乃至西部地区非常需要脚踏实地为农村服务、为数量巨大的困难人口服务的社会工作人才,需要一批批具有“奉献、乐善、平等、利他”精神的优秀社会工作者参与西部的建设与开发。

再次,发展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解决贵州省社会工作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需要。根据贵州省民政厅颁布的《贵州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23―2023年)》的要求,到2023年,贵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要达到1.5万人,其中具有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拥有同等能力素质的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达到0.15万人,具有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达到同等能力素质的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达到200人;到2023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要达到4.35万人,其中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达到0.6万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达到900人。而目前就整个贵州省而言,现有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尚难以满足规划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贵州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二、发展专业核心能力是贵州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成功的关键

大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场所。一般而言,学生的综合能力可简单地分为基本能力与专业能力。所谓基本能力是指不是专属于某一特定专业或工作,而为各行业广泛运用与所需的能力;而专业能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e)指为从事特定工作,人需要在自己专业领域中成功做好相关工作所需的价值、知识和技术。专业能力包含了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三方面的要素。

首先,要坚守专业态度。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既是构建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哲学基础,也是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依据。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就是通过提供系列专业服务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助其自助、发展其潜能,进而恢复和增强其社会能动性,提升其福祉。这样的使命或目标要求社会工作人员必须坚信,社会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能够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展自身,追求幸福。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可以使人们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更好地获得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公平对待。在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过程中,能否形成稳定、内化的专业价值观,是衡量学习者是否达到教育目标的关键标准。

其次,熟练掌握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知识以及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专业理论与方法。社会工作人员需要对人类行为的社会性有充分的认识,清楚人类行为不仅仅是个体生理和心理的产物,更受到特定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影响,家庭、同侪群体、学校、职业、社区、大众传媒以及文化习俗对个体行为均有一定影响。此外,社会工作人员需要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知识。社会工作的职业性和专业性要求学生一方面不断强化学科理论知识基础,通过学习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习得“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掌握生态系统理论、增权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等“社会工作的理论”;另一方面,学生也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及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和具体的工作技巧。

再次,把握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实施技能。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需要针对不同案主的需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项目规划与设计。因此,学生应该具备完备的项目设计与管理的能力,以熟练的技巧、规范的程序、严格的标准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此外,社会工作者要掌握建立专业关系与资源整合的技巧。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积极运用各种技巧与案主进行情感互动,激发案主的潜能与主动性,促进双方达成合作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还要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系列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案主的需要,实现社会工作的目标。

可以说,培养这三项专业核心能力是贵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关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贵州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量的方面已有很大发展,学校数量、课程开设节数、师资力量及招生人数都有大幅增加;但是,目前贵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质量、学生的专业专注程度、毕业生服务领域和绩效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欠缺。

三、优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建议

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和贵州地方现实状况,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要求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能深刻把握新时期社会建设理念和社会工作职业原则,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社会工作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具备社会工作职业所要求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技术;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实务能力,能独立从事社会工作实务和有关管理工作。为落实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各项工作,提高贵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优化基于社会工作核心能力的课程设置

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为基本要求,以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发展为目标,以突出学生能力和突出本土化的特色为原则。从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来看,他们大多是在民政、社区、工青妇残联系统,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司法矫正、卫生服务及其他社会非营利组织工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课程设置可分为七个方面:(1)学科入门;(2)对社会工作实务环境的理解;(3)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4)社会工作实践的技巧;(5)社会工作研究的理论与技巧;(6)培养社工的专业态度;(7)培养整合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在这些课程中,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伦理、社会政策法规、社会工作实务、社会调查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课程应该作为专业核心课程。

此外,课程设置不能忽视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和职业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需要围绕岗位能力要求和学生职业发展能力要求设置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除此之外,还应该设置心理学、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计算机基础、专业外语、应用文写作等基础性课程。具体到贵州欠发达地区的现实状况,还可以设置农村社会学与民族学等课程,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突出知识的交叉性、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注重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在合理设置课程的同时,还要加强课程建设。核心课、专业领域方向课和选修课应确保由专门的教师负责,组成课程教学指导小组,在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指导委员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课程教材,并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出版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教材。

(二)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教学水平与优化培养模式

优化社会工作专业教学,需要选拔一批近年来教学、科研和实践水平突出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承担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和重要必修课程的教学;聘任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民政系统、社区的专职管理干部和社会工作专家作为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和社会工作教学的指导,确保教学质量。教师要特别注重社会工作伦理、反思能力及行动能力在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中的重要意义。这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善于“传道受业解惑”,也要通过课外社会实践来提升和培养学生深入认知、分析并服务社会的能力,使学生秉持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主动积极地去获取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了解他们的心声,反思如何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案主的相关问题,促进社会福祉的增进与社会的和谐。

大力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平等参与为基本理念”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在培养方式上特别要加强实践环节教学,采用“校地合作培养”的方式,在学校完成课程学习,在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和专业团体及社会工作管理部门完成实践环节。实务课程配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社会工作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为学生上课或开展讲座。教学可采用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学生加强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在教学模式中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的目标。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包含多个方面,培养不同方面的能力,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专业态度,可以通过经典精读、小组讨论、社会调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的伦理,公正的价值,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与理解,树立良好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针对专业知识,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项目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以及不同年龄性别社会文化背景的个体的心理及行为模式。针对专业技能,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参与实践等方式,配合学生把握社会需求、制订服务方案、整合社会资源、实施服务以及培养反思和评估的能力。有可能的话,师生一起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行动研究,通过具体实操项目整合师生力量,在“教学、科研、服务”的一体化过程中,促进学生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的发展。

(三)应对贵州地方社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培养工作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社会工作的核心是服务,社会工作者是一种公共资源,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培养上应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中国的社会工作不是美国式的,只有社会服务功能,而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仅具有服务功能,还具有社会管理、社会综合治理的功能。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贵州省具有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这需要研究者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涉及的地区的社会背景、民情、民俗进行类型学、形态学分析,探索社会工作与贵州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的关联性,具体到传统与现代社会工作性质、特质和功能比较,社会心态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等方面,使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符合贵州发展的需求。

此外,还应基于内生视角对社会工作教育进行本土化探究,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上。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非本土化的,培养的工作人员不知中国人情、不知中国事务,偏重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经验。所以,在社会工作教育中,要明确新型社会矛盾,找准本土化人才培养的重点领域,积极探索诸如民族心态、集体主义、单位情结、福利主义等心态的影响。要紧扣西部欠发达以及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主题、民生观念、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基于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本土化和专业化社会工作教育,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社会、专业技能,提高专业对口率,保证总体就业率,直接为贵州社会工作人才需求服务,培养对贵州社会问题有理解能力、维系社会稳定、专业能力强、就业有竞争力、发展有潜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柴定红,熊贵彬.英美社会工作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11).

[2]陈宇鹏,佘曙初,董海宁.地方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8).

[3]古学斌.三重能力建设与社会工作教育[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3(4).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和谐文化;咨政育人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关系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武装、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回答和深入思考、探索的极其重要的现实和理论问题。

一、把握嬗变的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性

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带来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到市场经济体制下权力高度分散,必然带来意识形态一元化与多元化的交织与冲突。正确处理一元与多元关系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除了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外,更重要的是开发和利用好制度资源。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法律制度,保证和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党的意识形态控制力受到冲击。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尤其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变迁,统治资源逐步从土地、暴力、资本、财富向知识、能力、信息、技术的转化,从有形资源到无形资源、从可控到不可控资源的转换,对党的意识形态控制力带来巨大冲击。在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区域性、国家性特征减弱,开放性、全球化特征明显增强,各种经济社会组织纷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形成无疆界市场,对国家主权带来威胁,国家控制力和意识形态导向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社会主义事业陷入低潮后,社会主义阵营相对一致的话语体系被打破,共产党执政国家之间的党际关系不得不转向与更多的资产阶级政党进行对话交流,彼此之间的冲突会进一步加剧。特别是我国正从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向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经济强国转变,引发了敌对势力的不安和恐惧。许多国家将我国视为现实敌人或潜在威胁,通过经济制裁和意识形态的渗透,阻挠我国的发展将会不断出现。

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当清醒地认识面对的新情况、新特点,意识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传承文明、咨政育人的作用。

二、坚持一元的指导思想。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渗透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关系着一个民族基本价值观的传承和维系。作为拥有l3亿人口的大国.可以没有崇拜的偶像,但不能没有崇高的信仰和正确的理论支撑。这个信仰就是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个正确理论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这个共同的信仰追求和理论支撑,社会主义大厦就会倾覆,整个社会思想就会混乱,政局就会动荡不安,国家就会四分五裂,人民就会不知何去何从。在社会科学理论方面,我们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观点,但有一条是不能改变的,那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研究方法是多元的,但指导思想应该而且必须是一元的;研究的理论观点可以林林总总,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不能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不少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这是很有必要的。但由于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不够系统深入,基础不够扎实,盲目崇拜西方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一些错误认识。主要表现为:一是错误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把一些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当作马克思主义来坚持;二是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无视时问、地点和历史条件,把经典作家的一些具体论断当作一成不变的普遍真理。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不顾变化的时代和历史条件,机械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的论断;三是实用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不作完整理解、深入研究,片面地搞“活学活用”,“不重理论武装,重理论包装”,损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四足怀疑、贬低和否定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或不再管用,认为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一个理论学派而不是指导思想。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必须花大力气调查研究中国国情,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出发,借鉴现代西方理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乃至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力行“双为”的价值取向.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发挥这些作用有两个途径:一是宣传途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人类文明成果的讲授、宣传,使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指导实践;二是研究途径,通过对当前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解答人们思想认识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促进社会发展。这两个途径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价值取向。国家支持、人民期待,如果我们漫不经心,工于名利,浮躁不安,浅尝辄止,将有愧于人民,有愧于国家。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价值取向,必须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要善于把握思想活动的特征,不断增强理论教育的渗透性。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日益活跃,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凸显。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他们,十年、二十年后的社会主义事业将后继无人。党政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整体素质高,自主思考问题、主观取舍能力强,思想观念变化的节奏及思维能力和方式也与一般人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无论对青年学生,还是对党政领导干部,都需要我们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理论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渗透其中,使其成为思想的觉悟、行动的自觉。二要严格遵守“研究无禁区,讲坛有纪律”的要求,不断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主旋律。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教学中要把科学理论讲准、讲对、讲正,而不能讲偏、讲邪,杜绝把一些不正确的甚至情绪化的东西附加在科学理论上的现象发生。三要加强“七个深入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研究的精品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要顺应实践发展要求,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动摇,增强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性。当前,哲学社会科学要着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七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体系;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在研究中,要按照“精品”和“管用”的要求,以人民的福祉为科研的价值目标,在竭诚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身价值。四要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力。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使基础研究成果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对党和政府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咨询价值。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通过制度建设,改革科研评估体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不断涌现。再次,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教学工作中,要以科研为支撑,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特别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科研工作中,要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原创性,注重实际价值,鼓励多出优秀成果,并尽快转化为教学内容。五要深入研究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条件。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思想舆论氛围。

四、按照“三创”的精神内涵。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科工作者队伍

目前,全社会都在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优”的精神,全面实践“三个代表”,全力推进“两个率先”(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三创”精神同样适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建设要求。创新,就是要求社科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理论;创业,就是要求社科工作者把自己的学术追求融入到党的理论建设中,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恪尽职守,努力进取,攻克科研难题。创优,就是要求社科工作者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勇于创新,不断创造优秀教学和科研成果,服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建设。“三创”精神要求社科工作者必须政治合格、功底厚实、学风优良,做到坚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坚持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坚持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成为对祖国和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