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治安管理制度(精选5篇)
企业治安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平安企业”创建活动为平台,在抓好国有企业(企事业单位)综治工作的同时,实施民营企业综合治理,不断提高我县企业综合治理工作水平,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保障和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治安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通过推进民营企业的综合治理工作,落实企业治安防范各项措施,努力实现无刑事案件、无安全事故、无职工集体越级上访、无职工违法犯罪,着力打造“平安企业”。
(二)具体目标:在全县符合条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中建立完善综治工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总体要求创建面达100%,使各项工作机制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达到有组织、有人员、有制度、有措施,有实效的“五有”要求,实现“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办好自家事”的创建效果。具体表现在:
(1)企业内部治安状况良好。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全面落实,企业治安防范水平明显提高,治安隐患得到有效消除,盗窃等多发性、可防性案件得到有效遏制,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不发生职工吸毒、参与活动等各类违法犯罪;员工国家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外向型企业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得到加强。
(2)企业内部关系和谐。企业调解组织健全,排查调处工作开展正常;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规范有序;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因劳资关系、企业改制、工伤、职业病等因素引发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和处理,不发生企业职工群体访、越级访等影响较大的事件。
(3)企业内部公共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做到责任明确,制度健全,措施落实,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严重职业病危害和严重环境污染、破坏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放射源等管制物品管理规范,不发生泄露,爆炸和脱管失控事件;不发生因配合不力、控制不力导致传染病在厂区内扩大传染的事件;不发生较大职业中毒事件;食堂、餐厅不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各类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性事件防范及时,处置到位。
(4)企业依法诚信经营,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企业主、企业职工守法、诚信经营意识大大提高;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商业规则,不发生偷、漏税、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等扰乱、破坏社会主义县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案件;企业防范商业欺诈等经营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23年8月)。工作任务是:做好创建“平安企业”、推进“综治进民企”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并对民营企业进行调查摸排,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23年8月—2023年12月)。工作任务是:全面推进和指导民营企业开展“平安企业”创建工作;注册资金500万以上、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企业,按照本《实施意见》的规定全面开展创建活动。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2023年12月)。工作任务是:把开展创建“平安企业”、推进“综治进民企”活动纳入平安建设和综合治理考核内容,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和命名。对符合县级先进的“平安企业”,由县经委牵头,县综治办等相关部门参加,经检查验收后,报县综治委命名。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建立民营企业综合治理工作组织领导机制。成立县工信委“平安企业”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委投资股,负责落实县综治委的统一部署,牵头组织开展创建“平安企业”的日常工作;全面推行和完善企业综合治理工作的“法人责任制”,建立由法定代表人负总责,企业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科室、车间、班组负责人或其他有关人员参加的组织领导机制,民营企业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党政负责人应与企业法定代表人签订综治工作责任书;企业负责人应与内部机构负责人签订责任书;企业还可以根据需要实行企业、科室、车间、班组四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设立企业治安保卫部门,配备专人,实行双重管理,既向本企业领导负责,又按“属地管理”原则接受所在乡镇(街道)综治部门和开发区社区的管理。企业员工300人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应设立企业治安保卫部门(含治安保卫、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矛盾纠纷调处、禁毒、反、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公共安全等管理职能),企业治安保卫部门应配备综治联络员、纠纷调解员。综治联络员负责落实本部门、本单位积极贯彻落实所属辖区综治、公安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治安综合治理的决策和工作部署;纠纷调解员负责定期排查治安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及时调解企业内部的民间纠纷。企业综治联络员、纠纷调解员名册报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备案。员工在300-200人的企业,应建立企业内部治保室,配备专职治保工作人员。200人以下企业,应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实现与主管部门、所在辖区综治、公安部门的信息沟通。
2、完善企业治保工作运行机制。积极开展企业内部治安自治,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值班备勤、治安巡逻、看楼护院、纠纷排查、法制宣传等治安防范工作;加强对职工的法制、道德教育;指导企业建章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
3、强化行业监管部门联动机制。县工信委和对民营企业负有行业管理职责的当地乡镇政府主管部门,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认真落实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指导、检查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督促排查和整改企业治安隐患;对发现的治安隐患,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积极帮助指导督促企业消除内部治安隐患,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完善企业内部的治安管理。
企业治安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一、思想
学习、领会、党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党、国务院及省、市、县委、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安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近期与长远、治标与治本、预防与查处相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为主线以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全县安全生产稳定好转为建设“平安Xx”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安全保障
二、工作
(一)建章立制“两个主体”责任
1、及其监管主体责任一及其监管主体责任县制定出台《Xx县关于县、乡两级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规定》各乡镇、各主要和分管安全生产职责行政首长制和“一岗双职”制及其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二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把安全生产工作对乡镇、和及各级干部政绩(业绩)考核内容强化及其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三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及制定考评办法加大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和频次考核奖惩制度“一票否决”
2、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强企业化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按法律法规规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必需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物质保障、承担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应持证人员持证上岗、事故立即报告并应急救援等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经济政策企业主体责任注重制定、经济政策强化对安全生产导向作用适时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安全费用提取、强制推行工伤保险等三项经济政策企业自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企业主体责任要从机制、工作机制、督查机制、约束机制等入手监督检查创新行之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法措施全方位服务、规范企业安全安全管理和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创新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法
二)狠抓整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
1、专项整治一抓好矿山、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道路交通、民用爆破物品、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公众聚集场所及学校、旅游景区等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二抓好农村道路交通和康庄工程安全专项整治努力康庄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三抓住六小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整治文化娱乐场所和餐饮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等环节安全监管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治理
2、深化隐患排查整治措施一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隐患排查、排查工作深度和广度排查治理安全管理制度、组织体系、责任、劳动纪律、事故查处等薄弱环节生产经营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基础设施、作业环境、现场管理、防控手段等隐患二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机制排查抓住行业、领域、时段、、重大活动、和安全生产隐患情况三着力整治安全隐患整顿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在排查基础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边查边改对能立即整改予以整改;对一时难以治理要排出计划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制定应急预案监控严防事故
(三)夯实基础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
企业治安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加强和创新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支撑,逐步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过加强“综合治理”、抓“预防为主”的落实、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切实抓住隐患排查治理这一抓手,牢牢把握防范事故的主动权,坚决打好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及时排查治理和消除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一个机制);建立隐患动态监管系统和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自查自报系统(两个系统);完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标准体系和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三个体系);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台账管理制度、督查督办制度、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四项制度);实现管理时段从事后转变为事前,管理对象从事故转变到隐患,管理方式从应急转变到预警,管理手段从行政转变到法律和经济相结合,管理内容从事故伤亡转变到职业安全健康(五个转变)。
三、工作思路
(一)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依托现有的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管中心,结合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隐患排查治理监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安全隐患自查——上报——政府及监管部门监督指导——企业整改——整改效果评价和反馈的完整闭合管理。
(二)完善和落实隐患排查标准。依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和各行业领域的评定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县及各行业领域实际,细化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标准,使企业知道“查什么、怎么查”,使监管部门知道“管什么、怎么管”,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有效化。
(三)明确和落实责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企业、各级政府、安全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面的职责,切实落实企业主体、综合监管、专业监管、属地管理、行业安全管理等责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真正做到“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四)严格实施分类监管。根据各行业领域实际,按照企业规模、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安全管理水平、危险有害因素和程度等,在隐患排查内容、具体隐患分类、治理标准、监督检查频次等方面实行分类监管,提高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规范性。
(五)加强动态考核。建立完善考核奖惩和激励机制,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月调度、动态考核、年终综合评定考核机制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突出工作过程管理和结果量化。依法依规严厉查处企业违反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
四、主要内容
(一)体系构架
1.建立系统。以企业分级分类、信息化管理为基础,建立以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动态监管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过程记录和全天候监督管理。
2.用好系统。以企业自查自报为核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运用该系统实现自查隐患、上报隐患信息、接受相关部门监督指导、整改隐患的动态管理;安全监管部门运用该系统对日常执法检查数据、企业自查自报隐患数据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更好的实施有效监管。
3.加强监督管理。以检查考核为手段,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在县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县安全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对全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排查隐患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进行综合监督管理;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4.加强教育培训。以培训教育为保障,着力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县(乡)安全监管、行业主管部门要对辖区内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培训应当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管理、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以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二)职责划分
1.企业全面负责。生产经营单位是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任人对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一是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建档监控和定期上报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二是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标、要求,制定隐患自查标准,重点要针对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部分。三是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依托自查自报系统,将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对排查出的一般隐患,要立即组织整改;对重大隐患,企业要及时上报属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并制定实施隐患治理方案。四是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要定期进行统计分析,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认可后,依托综合信息平台及时报送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
2.部门监管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责,研究建立本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企业开展隐患自查自报工作,对排查出的属于本行业系统的隐患进行确认;积极开展隐患排查专项行动,督促本行业(领域)重大隐患的治理和验收工作。检查核实情况应及时填写入分类分级管理数据库中,并定期通报。行业主管部门除对生产经营单位和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重大隐患进行核实外,还应组织专项安全隐患排查,排查出的隐患要指导企业进行整改。
3.属地管理责任。各乡(镇)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定期研究、部署辖区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除企业自主开展排查上报的隐患外,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定期组织专项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严格挂牌督办,确保按期整改消除。隐患检查情况应及时填入分类分级管理数据库中,并定期通报。
五、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按照国家、省、市的安排部署,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全面启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二)排查摸底阶段(2023年6月至2023年8月):安监、发改、工商、工能等部门要加强沟通,紧密配合,建立长期隐患排查治理协作工作机制,根据企业规模、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危险因素等条件,全面掌握企业底数和基本情况,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档案,对企业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建立“按类分级、依级监管”的管理模式。
(三)标准、制度及系统建设阶段(2023年9月至2023年3月):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定标准为基础,组织专家梳理细化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标准,明确各类企业每项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标准和要求,重点建立健全煤矿、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消防、特种设备、冶金等行业领域“严于全市、符合实际”的隐患排查标准,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包括企业隐患自报自查系统、安全隐患动态监管统计分析评价系统等内容,形成既有侧重又有统一衔接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过程记录和管理。利用该系统,企业对自查隐患、上报隐患、整改隐患、接受监督指导等工作进行管理;安全监管部门对企业自查自报隐患数据、日常执法检查数据和监管措施执法到位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有效监管。
(四)巩固实施阶段:(2023年4月):全面巩固和推广隐患排查治理建设成果,不断完善制度、标准和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化。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安委会主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军任组长,县财政局、发改局、安监局、公安局、工能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工商局、交警大队等单位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安监局,周龙俊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县安全隐患排治理体系建设的有关日常事务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安排,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县安委会要结合本县实际积极出台相关制度,理顺部门、属地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面覆盖和无缝化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突出工作过程和结果量化,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日常执法检查、日常部署工作完成情况等过程管理指标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对部门、属地和企业年终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提高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的约束力和公信力。要严格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对责任不落实、考核不达标的单位或个人,应给予通报,并进行严肃处理。对在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应予以公开表彰奖励。
(三)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要积极培养和树立深化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典型企业和先进事例,引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入开展;要组织召开先进典型经验交流会、座谈会以及加强宣传报道等方式,广泛推广典型经验,全面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示范建设为抓手,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深入推进,提高本质安全水平;要加强对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展情况的检查和指导,工作有序部署、严抓落实、力求实效,提高安全隐患的整改率。
企业治安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安保工作;企业安全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23)20-0172-01
引言
国有企业安全保卫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企业内部结构和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企业安全保卫工作面临更大挑战。当前,企业内部还存在对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不重视,治安影响因素越来越复杂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安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企业要加强工作人员对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视,健全安全保卫工作体系,促进企业安全保卫工作的有效进行,从而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好企业的安全保卫工作,对于打造和谐企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至关重要。
1 做好企业安全保卫工作的意义
1.1 为企业营造和谐氛围
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职工的切身利益。只有搞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才能使企业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有了良好的治安环境才能使职工有安全感,没有后顾之忧,使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生产建设中去。
1.2 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保护国有资产使之不受不法侵害,使企业生产经营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特别是造船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一旦受到破坏,会给国家造成重大资产损失,同时还会引发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严重的会引发社会不稳定。
1.3 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保障
创造企业治安保卫环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预防犯罪,为企业减少或挽回经济损失。通过加强治安防范工作,与公安机关相互配合,打击盗窃等犯罪活动,使犯罪分子不敢对企业资产及物资有非分之想。
2 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不够重视
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许多领导者更加重视企业经济效益,将更多的经历和时间投入到企业经营发展上,忽视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他们认为企业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投入多,见效慢,致使有的企业领导认为在安全保卫工作上投入资金是一种浪费,因此,企业领导人不愿意对安全保卫工作进行更新和改革,仍然采取传统的安全保卫工作模式,完全达不到现代社会对企业安全保卫工作的基本标准,安全保卫工作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2.2 治安影响因素越来越复杂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社会经济也不断进步,市场经济中人才、生产材料、资金和信息等流动范围越来越广,促使我国企业内部结构更加复杂,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不再是单一的安全管理问题,而是融入了大量复杂的社会因素,如政治、经济、法律和治安形势等,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形式和任务日益严峻。
2.3 安全保卫人员的素质低
国有企业安全保卫人员有相当大部分的人来自军队,他们有着过硬的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度,但是对于安全保卫的理解和运用就不够了。安全保卫人员要求过硬的专业技术要求,这就需要这方面的人员涉猎广泛,认真掌握技术鉴定的技巧和方法,同时还需要保持对国家的忠心,可现在,我国保安在百姓面前的口碑非常差,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2.4 安全保卫人员缺少团队合作。
我国国有企业的安全保卫队伍还是相对薄弱,在人员配备上,人员少,先进技术设备配置不齐,工作任务重,在安全保卫岗位设置上,例如安检、技术鉴定等专业,配备人员比较少,这就出现了许多国有企业的安全保卫处理紧急情形时,抽不出足够的人员。另一方面,许多国有企业内部部门就设有保安,由于管理不透明,造成这些保安互不统属,在一些细节上往往各执一词,缺少团队合作,在没有有效的监督制约下,这就会给一些意志不牢靠的同志有机可乘之机,容易滋生腐败,而不利于国有企业系统的廉政建设。
3 做好企业安保工作的方式方法
3.1 领导重视是搞好企业保卫工作的关键因素
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能够促进企业长久发展,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安全保卫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加强对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视,才能够促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首先,企业领导人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增加企业安全保卫工作内容,站在企业角度,整体衡量安全保卫工作,将安全保卫工作与日常产品生产经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企业安全保卫工作的深度。其次,广泛开展安全保卫工作教育,提高企业员工对安全防范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员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够自主进行安全保卫工作,有效执行领导下达的命令。
3.2 创新保卫工作体系,保证保卫工作正常开展
企业治安保卫工作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治安防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适应动态管理的要求,改革基层单位之间各自为战、工作运行机制不协调、衔接配合不力等问题,不断加强点线面结合、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治安防控,依靠公安机关的打击力量,实行打防控一体化。要主动适应、主动应对社会各界及企业内部的治安形势不断、变化的客观的内在要求,不断分析研究治安保卫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准确预测,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通过以基层单位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建设,将治安保卫的范围和工作任务分解给各基层单位,层层签订切实可行的《治安保卫工作责任书》,把搞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责任落实到各基层单位负责人的肩上,建立起工作网络,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保卫工作的保障机制和惩后奖先的激励机制,逐级抓好落实,使企业治安保卫工作渗透到企业各项管理之中,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发挥应有的职能,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另外,随着社会经济与社会治安的发展形势,企业安保工作要
转变思想观念,彻底地打破以前那种脱离经营生产活动仅仅单纯从事治安管理的工作模式,以及坐等问题上门再想办法处理的工作方法。安保工作人员要深入生产经营一线的部门、车间、班组,参与到现场的实际管理服务工作中,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安保工作,以各生产部门为单位建立健全动态追踪管理的重点部位、重点人头及安全治安消防隐患整改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3.3 更新观念,完善企业治安保卫制度
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在于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和工作责任的具体落实。要坚决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和“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企事业单位治安保卫条例》和本单位自身特点,制订更加细致、覆盖企业全角落、有针对性的管理规章。同时要与企业和社会发展同步,不断修改和完善治安保卫管理细则,使之更有实际操作性,更有说服力和约束力。为实现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由被动处置转变为主动防范,要制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特别是事关国防安全、安全和社会安全的单位,要加快建立应急机制相协调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适时组织演练,以应对恐怖袭击、等引发的各种危机,切实维护单位和社会的稳定。
首先,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内部治安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改进和创新管理方式,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不断完善内部治安保卫管理制度并进行细化,保证治安制度覆盖企业全角落,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引导安保工作人员做好企业内部治安工作,从而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其次,建立企业治安保卫责任制度,明确各层级负责人的具体分工和职责,提高其责任感,并深入落实责任制,一旦出现企业治安问题,对工作不力者要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度。然后,企业为了保证内部各项治安保卫工作的顺利实施,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合理的内部治安保卫防范措施,对于企业内部的治安环境要合理安排人员进行检查,对于重要部位要进行重点保护,争取把安全隐患消灭在源头。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制度的修正,使之不留死角,得到全方位落实。比如,治安工作要细化到治安巡逻、人员物资进出、危险品管理、承包商治安管理等各个小的方面,使企业各项业务都在安全的制度规范下有序进行。
3.4 加强技防设施建设,保证企业治安保卫工作装备
传统意义上的群防群治已明显地暴露出它的局限性,企业内部治安防范如果没有技术作保障,仅靠人海战术、拼体力,其效能不可能有效提高。治安防范要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使科技手段成为推动治安防范的巨大动力。企业要加强单位技防设施建设,弥补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努力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三防”结合。因此,我们应该向科技要稳定,向科技要安全,加大技术防范力度和密度,最大限度、尽最大可能地使用高新科技手段,形成内部治安防范的网络化,提高治安防范能力。要结合单位承受能力、安全现状等因素,按照先易后难,分步骤、分阶段、多层次、多格局的方式安装切实可行、覆盖面广的电视监控系统、红外报警装置等技防设施,依靠科技强保、科技创安是实现企业内部治安根本好转的强有力的手段。
3.5 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企业和谐稳定
一是要抓好学习和强化理论引导。根据企业安保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简单易学的方式,把理论学习同研究解决本单位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员工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以科学理论为知道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发挥整体作用。增强安保队伍顾大局、讲团结的自觉性,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水平。高度重视干部培训工作,有技术和企业管理培训,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健全领导人员述职、重大事项报告、谈话诫勉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三是强化和完善制度,用制度管理人。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现有制度的缺陷。做到所有的工作都有制度可考,所有的行为都制度规范,做到用制度管理人避免“三违”的发生。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形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发展,企业安保工作的平稳运行是为企业创建一个稳定、安全的良好环境,为企业的生产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使得企业能全心的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中去,使得企业和全体职工的公、私财产安全得到保障,使得职工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使得企业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不断推向渤船集团向夺取建设世界一流造船企业新胜利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企业治安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治安;治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在各个方面需要的面对的难点都逐渐浮现出来,针对现今企业制度不断的改革,企业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也需要结合执法理念对工作进行合理的改进,使企业可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促进企业实力的提升。
一、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中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完全发挥部门职能,在部门职责的义务上也有所疏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作为公安部门的下属机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无法与公安部门工作达到执行协作效果,并没有展现其存在的意义。而因部门工作的性质,一些工作人员并没有职业素养,只是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简单的矛盾纠纷与排查类工作,在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无法起到执法的效果,使工作过于形式化。
二、现代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需要
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一定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其认识到提高对企业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宣传教育对综合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方法手段对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在法治上的错误观念进行纠正与教育,将企业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意义和目的落实到实际当中去,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在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需要规范的制度,由此可见,制定出科学、合理、规范的制度是保证其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在制定相应的制度时要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据公司的规定进行编制,从而使综合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使工作可以切实的落到实处,发现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一定要进行严格批评与惩办,对于知情不报的相关人员一定进行严格的查办。
三、加强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策略
企业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工作只有一个部门的开展是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因社会治安工作是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只有依靠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才能起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一)当前,倡导科学发展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进步的工作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作为企业,实现其长久健康发展也是职工及其家属们的殷切期盼。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制订并颁布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大政方针,提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总思路,并要求在工作机制上不断实现新的突破。针对企业的具体综治工作,本人认为应首先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
(二)树立抓治安必先抓防控的理念,持续增强社会治安驾驭能力抓好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定要首先认真落实好企业内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分担制度,把防控管辖范围内的刑事犯罪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周密构建企业内部的治安防控机制,把整治刑事犯罪、构建防控网络、监视重点管制对象(包括各类不稳定、有劣迹人员)、把握重点控制目标(包括危险物品存放场所。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重点消防场所等)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打造出企业综治工作多管齐下的工作格局。强力打击刑事犯罪即指完善案情分析机制,抓住案件特征,总结发案缘由,实施周密有效的防控手段,不留死角,不出遗漏,分清轻重缓急,分门别类地去抓,最终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三)广开信息渠道,全面掌握舆情信息通常所说的“舆情”是指“舆论情报讯息”,仅在密切把握舆论情报的详细内容时,方有可能主宰稳定的局面。打造健康向上、和谐稳定的平安企业,第一条件就是一定先构建出周密完整的情报信息联络网络系统,将收集情报信息工作作为首要性工作去突出抓好,并且特别注重抓好情报质量的提升工作。其一是要广开信息联络途径,强化并整合各路信息的获取方式,深人进行保密信息通道建设,尽力搜取隐蔽性、萌芽性、防范性的高价值信息。其二就是应强化各路信息的分析判别工作。依托主导部门的综合信息收集功能,实现各协调配合主体间的信息沟通,互为补充,共同研究,实现信息全面及时共享,达到由过去的从属配合向主动积极管控的根本性转变。其三是周密做好各路信息的接受应对过程。依照所获情报的紧张情况,采用黄色、橙色、红色三挡应对机制,且实施稳妥应急预案进行响应,进而达到精准控制和处置。
(四)解决矛盾要从调节处置开始企业各级党组织基层单位要本着对企业、对员工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为企业党政分忧、为员工家属解难,对工作中发现的不稳定苗头,要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实事求是地反映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调解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坚持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作为首要基础工作。
(五)树立“应急”必须先实现“快速”的理念要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企业应急管理机制。重点突出“快”字。
(六)树立抓维稳必须先抓评估的思想主要是针对企业治安和企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好重大问题决策前的经济效益和稳定风险的“双评估”机制。结合企业实际,由综治办牵头,公安、保卫、纪委、审计、等职能部门负责,要重点做好安全生产、企地纠纷、人员分流、资源整合、职工子女就业、突出问题、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容易激化矛盾、可能诱发等突出问题的风险评估机制。
四、结语
在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中需要结合人员素质、法律法规、管理监督等方面进行开展。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企业发展中的一项维护良好环境的必备条件,虽然现在的企业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其重要性,并结合国家规定与企业制度,积极开展相应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端正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态度,加大在工作中的监督力度,从而促进企业可以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