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故事和资料

关于孔子的故事和资料

  关于孔子的故事和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英文译名:Kongzi或Confucius,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鲁哀公称孔子为:尼父。
  
  西汉平帝称孔子为:宣尼公。
  
  西汉和帝称孔子为:褒尊侯。
  
  北魏孝文帝称孔子为:文宣圣父。
  
  后周宣帝称孔子为:邹国公。
  
  隋文帝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唐太宗称孔子为:先圣;后改称:宣父。
  
  唐高宗称孔子为:太师。
  
  唐(周)武则天称孔子为:道隆公。
  
  宋真宗称孔子为:元圣;后改为:至圣。
  
  元武宗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嘉靖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顺治称孔子为:大成只剩文宣先师;后改称至圣先师。
  
  中华民国时期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