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5篇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1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久,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2

  高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手资料常来自高斯本人,因为他在晚年时总喜欢谈他小时后的事,我们也许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许多人都证实了他所谈的故事。

  高斯的父亲作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高斯常常带笑说,他在学讲话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了,还常说他问了大人字母如何发音后,就自己学着读起书来。

  七岁时高斯进了St.Catherine小学。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1到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考试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第一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第一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同时说道:「答案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后,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大部分都做错了,

  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最后,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101的数目,所以答案是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3

  古时侯,一位王爷去山上看望习武的儿子。

  兄弟几个见父王来了,立刻围了上来。王爷说:“孩子们,父王今天带来了你们最喜欢吃的大饼。”说着取出一个大饼*均分成了两份,给了老大一块。

  嘴谗的老二说:“父王,我想吃两块饼。”于是王爷把第二块饼*均分了成四份,给了老二两块。

  贪心的老三说::“父王,给我三块饼。”王爷又把第三快饼*均分成了六份,给了他三块。

  一向老实的大哥开腔了:“父王,老四最小,应该给他六块。”四听了非常高兴,觉得父王给他最多。

  小朋友,你们觉得谁最多呢?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4

  有一天,“0~9”这几个可爱的数字娃娃想比一比谁,谁最小。

  数字娃娃“9”跳出来得意地说:“我!”还指着“0”说::“尤其是你,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最小!”

  数字娃娃“0”的脸涨得通红,伤心的哭了起来。这时,数字娃娃“1”一把拉过“0”说:“别难过,我们俩合在一起比他大。”这时“1”和“0”并排站在一起就成了“10”,“9”看到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5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井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阅读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1)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1

  小熊不喜欢学习,只想做生意,于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个水果店。小兔和小猴是它的同学,它们商量好,要教训这个不爱上学的懒家伙。

  它们来到小熊的水果店。

  “桃子怎么卖呀?”小猴问。

  “第一筐里6元3公斤,第二筐里6元2公斤。”小熊回答。

  小猴又说:“如果我从两筐里拿5公斤,要付你12元,对吗?”

  小熊点点头。

  “那我全买下,既然5公斤12元,那60公斤就是12×12=144元,对不对?”

  “正是,正是。”小熊讲。

  于是小猴买了所有的桃子,付了钱,和小兔高兴地走了。

  晚上回到家,小熊结帐,怎么算都是亏本的。第二天,小猴、小兔找到小熊把情况说了,笑着说:“都是你学习不好,我们才来教训你一下”,并把少给的钱补给了小熊。

  小熊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每天上课都很认真。它们三个成了好朋友。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2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久,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3

  陈景润是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福州英华书院。一天,沈**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4

  从前,一个国王经常给身边的大臣出难题来取乐,如果大臣答对了,他将用小恩小惠给点赏赐;如果答不出来,那将受罚,甚至被砍头。

  一天,国王指着宫里的一个池塘问:“谁能说出池子里有多少桶水,我就赏他珠宝。如果说不出来,我就要‘赏’你们每人50大鞭。”大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难住了。

  正在大臣们心慌意乱之际,走过来一个放牛的小男孩。他问清了事情的缘由之后说:“我愿意见见这位国王。”

  大臣们把小男孩带到了国王身边。国王见眼前的小男孩又黑又瘦又小,便怀疑说:“这个问题答上来有奖,答不上来可要被砍头的,你知道吗?”在场的人都替这个小男孩捏了一把汗,可小男孩却不慌不忙地回答出国王的问题。国王无奈之下,拿出珠宝奖励给了小男孩。小朋友们,你知道他是怎样回答的吗?

  其实,国王出的是一道条件不足的问题。在正常的思维模式下是无法找出正确答案的。小男孩正好抓住这一关键。他是这样回答的:“这要看桶有多大:如果桶和池塘一样大,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池塘一半大,就是有两桶水;如果桶是池塘的三分之一大,就是3桶水……”

  小男孩实际上打破了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他的头脑多么聪明,多么灵活啊!

一年级数学小故事5

  小兔的百货商店今开开业,狐狸买了一瓶酒付了10元,小兔找给他3元。晚上整理一天的收入时,发现狐狸付的10元是假币。小兔一着急,这下可亏大了,大哭起来。其它小动物听到了哭声都跑了过来。

  小熊笨笨说:“赶紧去找狐狸要回亏的钱。大家帮忙算一算,小兔亏了多少钱,再去向狐狸要钱。”

  小猪说:“10元是假的,找了狐狸3元钱是真的,亏了3元,向狐狸要3元钱。”

  小狗欢欢一听,说:“错了!10元钱是假的。找了狐狸3元,还给了狐狸一瓶7元的酒呀!所以一共亏了10元(7+3)呀!要向狐狸要10元钱呀!”

  小猴乐乐说:“狐狸的10元钱是假的,小兔就亏了10元,再向狐狸要10元真钱就行了呀!”

  其余的小动物听了小狗欢欢和小猴乐乐的话,一起去狐狸家帮助小兔要回亏了的10元。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2)

——一年级简单数学小故事5篇

一年级简单数学小故事1

  说起数学家中最出名的天才,那一定是高斯。

  天才的大数学家高斯关于高斯的故事,最广为流传的是“5050”。老师本来想用一道难题,让全班的同学安静一节课的时间,却没有想到小高斯只用了一两分钟就说出了答案。他把1、2、3……分别和100、99、98结对子相加,就得到50个101,最后轻易就算出从1加到100的和是5050。

  你知道吗?小高斯在三岁时,就已经学会计算了。有一天他观看父亲在计算帮工们的工钱,当他父亲念叨了半天总算报出总数时,身边传来微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应该是这样……”父亲惊异地再算一次,果然是算错了。虽然没有人教过他,但小高斯靠*日的观察,自己学会了计算。

  小高斯家里很穷,冬天,爸爸总是要他早早地上床睡觉,好节省燃油。可是高斯很喜欢看书,每次都带着一棵芜菁(像萝卜的一种植物)。他把中心挖空,塞进棉布卷当灯芯,淋上油脂点火看书,一直到累了才钻入被窝睡觉。

  高斯的进步很快,不久之后,老师就没什么东西可以教他了。后来,高斯进了高一级学校,可数学老师看了他的作业后,告诉他以后不必上数学课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斯不光数学好,语文也非常棒,当他18岁时,为自己将来到底是继续研究古典文学还是数学而苦恼,正在这时,他解决了一个困扰数学家两千多年之久的问题“尺规作正十七边形”,于是,他决定继续读数学系。

  有一个比喻说得非常好。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人们一直把高斯的成功归功于他的“天才”,他自己却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作出同样的发现。”

一年级简单数学小故事2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非常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非常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非常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非常有用处。

一年级简单数学小故事3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我和妈妈准备去小区对面的嘉盛广场买东西。

  来到嘉盛广场的信和超市,妈妈要买一瓶洗洁精,于是,我们就走到了洗洁精专区。这时,妈妈对我说:“我现在要买一瓶柑橘位的洗洁精,这里有不同重量。考考你,那种最实惠。我就买最实惠的那种。”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看一眼就知道了。我一眼扫过去,排除了非常多瓶,只剩下两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细的端详着,发现虽然两瓶洗洁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装纸上写着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一个写着1.5千克;另一个写着1.3千克。而它们的价格都是12元,当然是1.4千克的那瓶便宜一点啦。我对妈妈说:“这瓶最便宜,就买这瓶吧。”这时,妈妈拿着另一瓶洗洁精笑嘻嘻地对我说:“这瓶1.5千克,12.9元,这瓶最便宜。”我仔细一看,原来那是超级特价装,哎呀!失算了。

  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错误,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一年级简单数学小故事4

  小朋友,你们听说过维纳这个名字吗?诺伯特·维纳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如今被广泛应用的数学分支信息论、**论都是由他奠定基础的。

  维纳有着非常高的天资。据说,他三岁就能读会写,七岁时就能阅读和理解著名诗人和科学家高深的著作。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才14岁,过了几年,他又获得了世界闻名的****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授予维纳博士学位的仪式上,来了很多客人,***一位嘉宾看到年轻的维纳,好奇地问他:“你今年多大啦?”

  维纳虽然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毕竟还是个孩子,听别人这样问他,不禁就想当众显示一下自己的才智。他说:“我今年的岁数,连续乘三次,是个四位数;连续乘四次,是个六位数;把两者加起来,他们正好是把0、1、2、3、4、5、6、7、8、9全部用上去,而且既没有重复,又没有遗漏。这意味着,全体数字都向**拜,预祝我将来在数学领域里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小学生《全体数字向**拜》数学故事:维纳这么一说,好像给所有在座的嘉宾出了一道智力题一样,大家都在纷纷议论,维纳到底有几岁。其实,这个题目说难也不难。只要多试几次,就可以了。假定维纳的年纪是在20岁左右,那么我们可以把20上下的数字都来试一试,看看是不是符合这些条件。我们看到,22×22×22等于10648,已经是五位数,所以不符合成三次是个四位数的条件,可以排除。而17×17×17×17等于83521,又小了,不符合乘四次是个六位数的条件。这样一来,答案就在18、19、20、21之间了。

  20×20×20=8000,19×19×19×19=130321,21×21×21×21=194481,这几个结果里都有重复的数字,所以也不合题意,最后就剩下18了,我们来看看:

  18×18×18=583218×18×18×18=104976

  果然没有重复的数字。所以,维纳当时应该是18岁。

一年级简单数学小故事5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

  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井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3)

——一年级儿童小故事简短3篇

一年级儿童小故事简短1

  小麻雀一个朋友也没有,好孤单呀!

  它决定出去交朋友。

  小麻雀刚出门不久,就看见了正在草丛里捉虫的小田鼠,小田鼠看见小麻雀说:“小麻雀,我们来做好朋友吧!”

  小麻雀摇了摇头说:“不不不,你又不会飞。”

  小麻雀摇摇摆摆的走掉了,它走了走看见小象,小象问小麻雀说:“小麻雀,你要干什么去呀?”

  小麻雀说:“我要去找朋友。”

  “那我们来交朋友好吗?”小象说。

  小麻雀摇摇头说:“不不不,你打呼噜的声音太大了,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小麻雀在河水里看见了美丽的孔雀,小麻雀被孔雀的美丽吸引,这就是自己一直在找的朋友啊!

  小麻雀凑到面前说:“孔雀姐姐,你愿意和我做朋友么?”

  高傲的孔雀拒绝了小麻雀,说:“你的衣服难看死了,我才不要跟你做朋友。”

  小麻雀非常伤心,这时候它才知道,拒绝别人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事。

  小麻雀立刻飞回去,对小田鼠和小象说:“对不起,我愿意跟你们做朋友,请你们原谅我吧!”

  小田鼠和小象都说:“没关系没关系,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好朋友啦!”

  从那以后,它们变成了的朋友。

一年级儿童小故事简短2

  慢性子是一只小树懒,因为性子慢,大家都不愿意和它一起玩儿。

  小树懒看见小猴子,就慢吞吞的对它说:“小猴子,我们一起……”

  话还没说完,小猴子就不耐烦的说:“我不想和你一起玩儿!再见!”

  小树懒看见小兔子,又慢吞吞的对它说:“小兔子,我们……”

  小兔子打断了它的`话,说:“你实在是太慢了,我不想和你一起玩儿!”

  小树懒很难过,他自言自语道:“大家都不愿意和我玩儿呢,唉!”

  “我愿意和你玩儿啊!”不远处,一个同样慢吞吞的声音说道。

  它一瞧,原来是一只小蜗牛,正微笑着慢吞吞的朝它爬过来呢!

一年级儿童小故事简短3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然不能成功地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

  公山羊渴极了,四处找水喝,终于发现了这口井。他探着头,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一边喝水,一边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是天下第一井水,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它痛饮。一心只想喝水的山羊信以为真,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共同商议爬上去的办法。

  狐狸早有准备,他叫山羊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趴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不就都得救了吗?”公山羊同意了它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到了井沿上。

  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了。”

  公羊懊悔的在井底。后来被救了,认为这是一个教训,再也不盲目做事了。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4)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知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过程与方法】

  掷双色片,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用*数字纪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随机结果的初步认识,感知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

  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

  掷双色片,并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并用*数字纪录。

  教学**:

  多**课件,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生:(两个都是红色;两个都是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师:那么请你们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出示课题:掷双色片)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知道数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

  学生汇报掷的结果,教师板书

  (1)○●

  (2)○○

  (3)●●

  问:还有其他的情况吗?

  师:我们还可以把这几种情况用数字记录下来。

  指着黑板问: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呢?(1和1;0和2;2和0)

  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

  摆3的分拆吗?

  (学生操作,汇报结果。师板书,生模仿记录。)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用双色片摆出3的分拆,还能自己进行记录。现在书上有6种数的分拆,你能根据红蓝片的个数进行记录吗?

  书上14页练习9/①

  (学生完成练习,汇报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也可以说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和几是几。

  2、掷双色片,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

  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现在每个人拿出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几个红片,几个蓝片

  板书

  ○○○○○(1)

  ○○○○●(2)

  ○○○●●(3)

  ○○●●●(4)

  ○●●●●(5)

  ●●●●●(6)

  生完成书上的练习2。

  师: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掷了5个双色片,知道可以掷出6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哪些结果经常出现,那些结果很少出现呢?请你们自己再掷几次,然后把掷的结果记在书上。

  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1和6出现的情况较少等)

  同一种颜色出现的较少,而两种颜色都有的情况比较多。

  问: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等你们以后长大就会知道,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三、总结交流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设计

  练习册P9写数,练习册P45、46

  板书设计:

  双色片

  ○ ●

  ○○○○○ 5 0

  ○○○○● 4 1

  ○○○●● 3 2

  ○○●●● 2 3

  ○●●●● 1 4

  ●●●●● 0 5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第18页购票图

  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汇报交流。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易于接受。]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适时安排两道基础性的练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第几的感知和认识。]

  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第几是相对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体验第几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多样的拼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全课小结(略)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具学具:

  主题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第18页“购票图”

  一、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1、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汇报交流。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易于接受。]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二、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适时安排两道基础性的练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第几”的感知和认识。]

  三、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第几”是相对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体验“第几”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多样的拼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第18页购票图

  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汇报交流。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易于接受。]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适时安排两道基础性的练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第几的感知和认识。]

  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第几是相对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体验第几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多样的拼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全课小结(略)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知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过程与方法】

  掷双色片,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用*数字纪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随机结果的初步认识,感知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

  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

  掷双色片,并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并用*数字纪录。

  教学**:

  多**课件,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生:(两个都是红色;两个都是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师:那么请你们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出示课题:掷双色片)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知道数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

  学生汇报掷的结果,教师板书

  (1)○●

  (2)○○

  (3)●●

  问:还有其他的情况吗?

  师:我们还可以把这几种情况用数字记录下来。

  指着黑板问: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呢?(1和1;0和2;2和0)

  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

  摆3的分拆吗?

  (学生操作,汇报结果。师板书,生模仿记录。)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用双色片摆出3的分拆,还能自己进行记录。现在书上有6种数的分拆,你能根据红蓝片的个数进行记录吗?

  书上14页练习9/①

  (学生完成练习,汇报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也可以说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和几是几。

  2、掷双色片,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

  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现在每个人拿出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几个红片,几个蓝片

  板书

  ○○○○○(1)

  ○○○○●(2)

  ○○○●●(3)

  ○○●●●(4)

  ○●●●●(5)

  ●●●●●(6)

  生完成书上的练习2。

  师: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掷了5个双色片,知道可以掷出6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哪些结果经常出现,那些结果很少出现呢?请你们自己再掷几次,然后把掷的结果记在书上。

  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1和6出现的情况较少等)

  同一种颜色出现的较少,而两种颜色都有的情况比较多。

  问: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等你们以后长大就会知道,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三、总结交流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设计

  练习册P9写数,练习册P45、46

  板书设计:

  双色片

  ○ ●

  ○○○○○ 5 0

  ○○○○● 4 1

  ○○○●● 3 2

  ○○●●● 2 3

  ○●●●● 1 4

  ●●●●● 0 5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5)

——一年级数学退位减法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退位减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 △△△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完成,集体订正。

  2.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退位减法教案2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课本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列式表达。(2)学生能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经历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桃子吗?

  生:喜欢。 .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小猴贝贝的水果店看一看,有没有新鲜的桃子上市,好吗?

  生:好!

  (教师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猴贝贝今天——共准备了几个新鲜的桃子?从这幅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小猴贝贝今天一共准备了13个桃子,小兔乖乖买了9个。

  师:根据这两个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问题:还剩多少个?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该如何列式呢?

  生:13-9。

  师:怎样计算13-9呢?

  2.探究13-9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操作探究。13-9等于几呢?请小朋友看着图想一想,也可以用小棒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计算13-9可以怎样想,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师:想一想,在刚才同学们说过的计算方法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从刚才的计算可以看出,9加4等于13,13减9等于4,这样想加算减比较快些,所以我们在计算时,可以尽量选择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现在老师就要出题考考你们,能接受挑战吗?

  生:能。

  三、实践应用(“想想做做”的全部内容)’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完成。

  (3)集体交流,交流时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左边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们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左边有9块。

  生:左右两边一共15块。

  师: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算一算右边有几块。

  学生**计算,后集体交流。

  (2)(出示右边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能看懂让我们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吗?

  生:左边有9条黄瓜,左右两边一共有17条,右边篮子里有几条?

  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吗?试一试。

  学生**完成后反馈。

  3.完成“想想做做”3。

  (1)学生**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生:我是把11分成10和l,先算10-9=1,再把1和1相加等于2。

  生:我是把9分成4和5,先算14-4=10,再算10-5=5。

  生,:我是想9+9=18,所以18-9=9。

  4.完成“想想做做”4。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都不错,接下来我们同桌同学进行口算比赛。分别拿出9~19的数字卡片,用10~19的数字分别减9,一个拿卡片,一个说出算式和答案,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快!开始行动,加油哦!

  学生同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完成“想想做做”5。

  (1)学生**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课时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十几减9的知识。在这堂课上有许多的小朋友表现得很出色。大家不仅学会了正确的列式,而且计算时方法多样,老师觉得十分满意!

一年级数学退位减法教案3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眼、动手、动脑的能力和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准备:

  多**、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奥运主题,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

  师:奥运会是世界各国的体育精英聚集在一起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他们除了有强魄的体质,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你们想向他们学习吗?

  师:那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经常阅读课外书,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小图书馆。(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课件演示主图,利用统计表切入问题。

  (1)出示课件,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说:儿童画报原有33本,借走7本,还剩多少本?

  (2)引导学生解决“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这一问题,列出算式。

  2、探究33-7的计算方法。

  ( 1)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理解算理。

  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思考如何计算33-7,并汇报自己的操作过程。

  全班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13-3-4=6,6+20=26。13-7=6,6+20=26;10—7=3,3+3=6,6+20=26。

  (2)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学生尝试用竖式的方法解决33-7,学生初次接触退位减法的竖式写法,教师给予指导,理解个位的6是怎么得来的。

  用课件演示计数器拨珠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理解个位不够减的时候,向十位借1的过程,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揭示竖式的算理。

  师:这个竖式的过程其实就是跟我们口算的过程一样的道理,都是个位上3减7不够减,向十位借1个十,与3相加变成13,13—7=6,6+20=26。

  师:你们看,小圆点像不像给十位上的数戴上一顶小圆帽啊?

  用课件播放小圆帽儿歌,引导学生理解圆帽的作用。

  师:十位上的数戴上小圆帽表示什么啊?小圆帽不是每题减法都有的,是当个位的数减不够的时候要向十位借才戴的,它表示向十位借了,所以要看成少了1。

  3、优化算法。

  师:集体的力量就是大!一道题我们就想出了这么多方法!太了不起了!对于33-7这道题来说,你更喜欢哪种算法呢?为什么?

  4、运用竖式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1)故事书原有25本,借走8本,还剩多少本?

  (2)连环画原有25本,借走8本,还剩多少本?

  (生**做题,后反馈,师小结列竖式应该注意的事项)

  三、巩固练习。(以游戏的形式做练习)

  1、完成教材第60页第二题第一小题“48—9=”。

  2、完成教材第60页第三题“森林医生”。

  四、小结。

  师: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以玩乘车游戏的形式结束课堂。

  1、计算出你手中的算式的得数。

  2、你算出的得数就是车厢的号码,根据号码对号上车。

一年级数学退位减法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可用减法计算,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感受与同伴交流想法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4.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可采取以下形式。

  1.对口令。

  师:我说1。

  生:我说2,1和2组成3。

  [课一开始,就采用三种对口令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形式灵活有效,学生复习效果好。]

  2.拍手对口令。

  3.举牌对口令。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老师投影显示美丽的小湖,并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在波光粼粼,美丽的小湖里有3只美丽的鹤在快乐地歌唱,过了一会儿,1只鹤展开翅膀飞走了,(教师出示3只纸鹤,再慢慢移走1只纸鹤)。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2.学生跟随教师拿出自己折好的3只纸鹤,动手操作演示,3只鹤飞走1只鹤,就是从3只里面去掉1只,要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教师边说明边板书等式:3-1=2。(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也可用摆图片操作,并表述含义。)

  3.学生试读算式。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能用3-1=2表示的事例。学生举例说说其他能用减法表示的事例。

  [在投影与教师语言描述的优美情境中,用纸鹤实物演示,学生感觉更直观亲切,并能亲自参与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减法的认识。]

  例题

  1.课件演示,创设问题情景:草地上雨后长出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让学生叙述情景,并试着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提出“草地上还有几只蘑菇?”的问题。学生**题时教师应多给与鼓励。接着问: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电脑显示:5-2=?

  2.教师**:5减2得几?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分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不同想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的过程。不论是点数法还是用数的组成计算,教师都给与鼓励。接着**:如果不看图,不数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例题用多**课件演示学生喜欢的小白兔采蘑菇的形象,学生很高兴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主动探究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多种算法都给与鼓励,保护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然后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用数的组成计算减法较简单。]

  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扑通”跳到水里1只。学生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2.出示课件2,学生说图意:架上原来有4只丝瓜,摘下2只,架上还有几只?然后学生列式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5只纸鹤,你能用这5只纸鹤,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吗?摆摆试试,看谁摆的多。

  4.乘车游戏:5个同学做检票员,拿着车号,其他同学每人一张票,车票上数目的得数就是的要乘的车号。游戏开始,请同学们赶快上车,检票员检票后,上错车的同学给大家表演节目。

  [巩固练习中的第1、2题,采用课件演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第3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让学生尝试用5只纸鹤摆不同的算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减法的认识。乘车游戏,学生最感兴趣,参与积极性也,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活动效果好。]

  总结评价

  1.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说说自己本课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2.教师结合学生表现对本课作小结。

  布置作业

  1.学生准备纸鹤,学具,数字卡片;

  2.回家想一想,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教学设计说明

  一年级的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整节课我都充分利用多种**创设的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兴趣,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本次课中,我首先设计了三个让学生动口、动手的对口令活动,学生很有兴趣,积极参与,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为本次课运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减法做好准备。然后我用语言描述,并用纸鹤演示:“湖里的3只鹤飞走了1只,还有几只?”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接着用课件演示第二个问题情境例题:“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草地上还有几只蘑菇?”列出算式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算,多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再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些这样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巩固练习第1、2题用课件演示,分步进行,让学生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小组交流订正;还有一个练习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5只纸鹤能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练习的最的是乘车游戏,这个游戏时在学生学习兴奋低点进行的,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一年级数学退位减法教案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64页

  教学目标:学习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学生喜欢的学具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1、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标本馆好吗?

  2、通过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

  么数学问题?

  (板书问题)

  活动二

  1、你能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2、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3、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让生板书竖式。出: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十再减。

  活动三

  巩固练习62页~64页

  活动四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观察画面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的问题:

  鱼类比虾类标本多几种?

  虾类比贝类标本少几种?

  (其它问题,先放问题口袋里,等练习时再解答)

  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探究算法

  小组合作交流

  全班交流。可能出现的方法:摆小棒,用计数器算,

  用竖式算。

  学生解答练习题后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思考,回顾学习内容

  能找到图中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板书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余方问题口袋里。

  学生进行**探索。

  再讨论交流中,能探索出多种算法,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并能清晰、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强调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十再减。

  进一步巩固练习

  能用自己的话学到的知识。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6)

——一年级的数学日记5篇

一年级的数学日记1

  今天,数学作业有一道题是要称一双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妈妈要“秤”。妈妈说她没有“秤”。怎么办呢?不过,俗语说:“世上无难事”。我想,一定有办法的。于是,我开动了自己聪明的脑袋,想出了:自制天*。

  我把空月饼盒的纸皮一块块相应地剪下来,拿来透明折盒胶纸,把其中一块纸皮折成一个正的三角体,贴好放在台面上。另一块纸皮做天*的左右盘,*衡地放在三角体的顶上。然后在家里找来一些已标有重量的东西作砝码。如:妈妈新买回来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克的都有。激动人心的称鞋子活动开始了。我将鞋子放在自制天*的左边,“物品砝码”便放在右边,重量放至两边*衡为好。然后把砝码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刚好86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完成数学作业了。妈妈知道后对我赞不绝口。

  还开玩笑地对我说:“古代有聪明的曹冲称象,现代就有聪明的晗晗称鞋呢。”说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来了。原来,生活上处处都有“秤”呢。

一年级的数学日记2

  时间飞逝,2017年的寒假如约而至。新的一年,新的希冀。对于广大小学生朋友来说怎样才能度过一个既快乐又充实的寒假呢?下面为大家分享一年级寒假数学日记400字,让大家在享受假期的同时,轻松愉快的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以上是为大家分享的一年级寒假数学日记400字,希望能够让大家的寒假过得充实而又快乐!

一年级的数学日记3

  六一节要到了,我做完作业,爸爸妈妈带我去买衣服,我们来到儿童服装专卖店,看见好多漂亮的童装,我跳选了一条裤子要58元,一件衣服要65元,爸爸说我带了100元钱够吗?(58+65=123元)我很快的告诉爸爸100元不够,妈妈这时又问我还找多少元钱?(123-100=23元),我告诉妈妈还差23元钱,卖货的阿姨夸奖我学习很好,我的心里比喝了蜜还要甜!

一年级的数学日记4

  星期六的早上,我的几个同学到我家来玩,妈妈提议说:“你们今天来一个跳绳比赛好吗?”

  我们高兴的答应了妈**提议,比赛开始了,小红跳了30个,小方跳了25个,我跳了27个,妈妈问我们一共跳了多少个?

  我想起了在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计算的连加法,相同的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列式是30+25+27=82(个),妈妈听了我们的答案开心的笑了。

一年级的数学日记5

  今天下午,我和哥哥在妈**带领下进行了一场家庭跳绳比赛。

  第一个出场的是我,我刚轻松地跳了8下就失误了一次,妈妈让我稳住情绪继续跳,我跳到22下的时候已经气喘如牛了。唉!没办法,我有气无力地摇动着绳子;一分钟终于到了,“35下”。哥哥笑嘻嘻地报数。

  轮到哥哥跳了,他是双脚跳的,前面几下速度很快,谁知到了28下时哥哥也开始气喘吁吁了,最后,他以40下的成绩结束了自己的比赛。

  第三位出场的选手当然是我的老妈了,她一会儿单脚跳,一会儿双脚跳,成绩还可以,68下。跳绳比赛结束了,妈妈让我把我们三个人的跳绳成绩加了一下。35+40+68=143(下),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们今天三人跳绳成绩都不比不上我们班施钰雯同学一个人的成绩呢。看来我们三个暑假要好好练习了。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7)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日记5篇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日记1

  今天,我第一次参加数学比赛,心里很紧张。第一张是口算,我看了看,好多啊!马上开始写,写着写着,老师就叫收了,哎呀怎么这么快呀!第二张是思维,我写到第四题时觉得很难,我想起*时老师告诉我们要认真读题,我就又仔细看了看题目,我终于做出来了。接着我开始做后面的题目,刚做好,老师就叫收卷了。

  比赛结果还不知道,通过这次比赛我觉得自己还得要加油。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日记2

  我可以自学数学了

  星期天,我写完作业,妈妈把我叫到电脑旁边,给我下载了一个奥数网的试卷,并让我做上面的题,我拿着纸把那些题做了一遍,做完了发现这些题很有趣,而且还都是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就是题型变化了一下。妈妈说:“这都是一年级的奥数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掌握学过的知识。”我自已把那个网站收藏了一下,我想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也可以自己学习了,我感到很高兴。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日记3

  今天,我们上数学课,老师给我们讲了图形。我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图形。数学书是长方形的'。红领巾是三角形的,菜盆的面是圆形的,电视机柜的面是正方形。我们身边的图形可真多啊!

  今天,数学课老师让我们找生活中的5,我找到了5,我们这一组有5个小朋友,这个星期妈妈给了我5个苹果,我已经有5个笑脸了,一个星期要上学5天,我们家有5口人,我的一只手有5个手指头,我还有5个洋娃娃。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日记4

  数字有多么的神奇,无论从十到百,从百到千,从千到万,从万到亿,永远永远都数不完,数字有多么的神奇,我们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数字的踪影,在生活当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数字,比如买东西时付钱,电脑上的数字键等等。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杂乱无章,好象什么都变得迷迷糊糊,没有意思了;离开了数字,我觉得好象什么都没法做了,所以我认为数字的作用真的很大,数字确实很了不起。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日记5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买东西。我看见小巷边到处都是出售房子的牌子,我脑子里就有了一个问题,我问爸爸妈妈:“那些介绍所给那些买房子的人介绍,他又不能赚钱,还不是白忙?”

  爸爸对我说:“当然有赚,如果你这个房子买过来100万元,那介绍所的人就有5000元赚。”这下我可明白了,原来介绍所的人可以赚0。5%的钱。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8)

——一年级数学小日记3篇

一年级数学小日记1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买了饺子皮,我们一家其乐融融的在包饺子,我包了15个,爸爸包了21个,妈妈包了30个,爸爸说考考我的数学学得怎样,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饺子?15+21+30=66(个)。

  饺子煮好了,我吃了10个,爸爸吃了25个,妈妈吃了5个,妈妈说:还剩多少个?66-10-25-5=26(个),爸爸妈妈高兴地笑了,还夸我的数学学得非常好。

一年级数学小日记2

  六一节要到了,我做完作业,爸爸妈妈带我去买衣服,我们来到儿童服装专卖店,看见好多漂亮的童装,我跳选了一条裤子要58元,一件衣服要65元,爸爸说我带了100元钱够吗?

  58+65=123(元)我很快的告诉爸爸100元不够,妈妈这时又问我还找多少元钱?123-100=23(元),我告诉妈妈还差23元钱,卖货的阿姨夸奖我学习很好,我的心里比喝了蜜还要甜!

一年级数学小日记3

  星期天,妈妈给了我100元钱,要我去买学习用具,我高高兴兴的拿着钱来到超市,就买了一个橡皮2元,书包32元、文具盒5元、彩笔12元、一大捆铅笔10元钱,收银员要我算一算一共要多少元钱?

  我想起在学校的数学课上学过的连减计算方法,列式:100元—2元—32元—5元—12元—10元=61元,收银员夸我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我开心的笑了。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9)

——一年级成语故事 (菁选5篇)

一年级成语故事1

  商朝末年,国君商纣王暴虐无道,任用奸臣,残杀忠良,激起了民愤,就连诸侯王也都觉得他不是一个明君。

  当时,有一个西伯侯名字叫姬昌,他主张实施仁政,反对纣王的*。纣王便把他抓了起来,关在羑(yǒu)里这个地方。后来姬昌被**,他更加实施仁政,**清明,国力日渐强大,其他诸侯王开始纷纷归顺他。

  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当了诸侯王。姬发起兵讨伐商纣王,得到了其他诸侯的响应。大军向东渡过黄河,向商朝的国都进发,最后在牧野这个地方与纣王的**交战,打了一场大仗。纣王**中的战士也对纣王心怀不满,所以在交战的时候纷纷调转武器,进攻纣王。纣王见大势已去,便**了,商朝由此**。

  姬发**东征之前,曾向全军发布了誓师宣言《泰誓》。宣言列举了商纣王的种.种****,并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意思是说,商纣王罪大恶极,坏事做绝,就像穿在绳子上的钱币一样,已经穿满了整根绳子。对这样的人,上天命令我们一定要杀了他。

  后来,人们总结出“恶贯满盈”作为成语,指所***如绳贯钱,已周遍满溢,比喻罪大恶极,末日已到。

一年级成语故事2

  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也战功赫赫,比蔺相如厉害。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之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之后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指挥作战,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之心。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晋国**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老马识途

  齐恒公应燕国的要求,**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引导作用。

  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从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不敢不听号令了。

  尊王攘夷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恒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使齐国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围魏救赵

  魏国**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趁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后指**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速,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一年级成语故事3

  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元齐为朝廷立下了大功,被封为河间公。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元志。元志精明能干,很有文才,被任命为洛阳令。

  有一年,北魏孝文帝采纳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将都城由山西*城迁到河南洛阳。按照当时的封建礼节,官职低的元志应该给官职高的李彪让路,但元志生性倔强,不肯避让。他们两人争执不下,只好一起前往皇宫去请孝文帝裁决。李彪说:“御史中尉是**的重臣,作为官职比我低的洛阳令,元志不应该抢道。”元志说:“我是洛阳这个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凡是住在洛阳的人,不管是谁,统统编在我的户籍本中,御史中尉也在我的管理范围之内,我为什么要给李彪让路呢?”

  孝文帝见自己手下的两个大臣发生争执,而且各有各的道理,便和稀泥说:“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道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意思是说,洛阳是我国的都城,你们双方各有职责,那么就把路分开作为两部分,你们各自驱车在一边走。从今以后,谁也不要抢占谁的道路。

  元志和李彪从皇宫出来以后,马上用标尺量路画线,每人各走半边,也就相安无事了。

  后来,人们用“分道扬镳”作为成语,比喻志趣、目标各不相同,所以最好各走各的路,互相不干涉。镳,勒口;扬镳,举鞭驱马前进的意思。

一年级成语故事4

  1、专心致志

  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不分散。

  2、哄堂大笑

  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满屋的人们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们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们称绝。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们都说他是神笔。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们。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们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

  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注释]成:现成。

  [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6、熟能生巧

  宋朝时,有个人们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提示]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

  7、水滴石穿

  从前,有个廉洁的县官,他审问一个拿了公家一枚铜钱的仓库管理人们。那人们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他提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就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绳锯木头,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提示]比喻虽然力量小,只要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难办到的事来。也作“滴水穿石”。

  8、百发百中

  在楚国的一个练武场上,许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个射箭能手养由基,连续几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说:“射中靶心,还算不了什么。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那还差不多。”养由基站稳脚步,张弓搭箭,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注释]发:射箭。

  [提示]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非常高明。

  9、无价之宝

  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时,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玉。他把玉献给魏王。魏王叫老玉工鉴定,老玉工说:“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魏王问:“这块玉值多少钱?”老玉工说:“有钱也买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看一下而已。”魏王大喜,重赏了献玉的人们。

  [提示]指极其稀有的珍贵物品。

  10、画龙点睛

  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人们们以为他说大话。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立时雷电破壁,两条龙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

  [提示]比喻作文或讲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会使内容更精辟有力。

  11、画蛇添足

  战国时,楚国一座寺庙的主人们,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们一壶酒。人们多酒少,不够喝。有人们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大家赞同,画了起来。一人们先画好了,看别人们还在画,他又给蛇画了四只脚。这时,另一个人们也画好了,那人们说:“没有脚,你画的不是蛇。”说完就把酒喝了。

  [注释]足:脚。

  [提示]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12、事半功倍

  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生。孟子对学生说:“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如果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能结束战乱**全国。”

  [提示]比喻费力小,收效大。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13、千载难逢

  唐朝时,韩愈因为反对将佛祖释加牟尼的遗骨供奉在皇宫中,被贬了官职。后来,他向唐宪宗**奏章,建议在东岳泰山举行祭天大典,还请求**让他参加这个仪式,说这是千年也遇不到的盛事。宪宗对他的奏章很满意,让他担任了吏部侍郎的重要官职。

  [注释]载:年。

  [提示]形容机会难得与可贵。

  14、拔苗助长

  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

  [提示]比喻不顾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揠(y啵┟缰ぁ薄?

  15、得过且过

  传说,五台山上曾经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夏天是它们羽毛丰满的季节。那时它们总是张开翅膀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们从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到了冬天,羽毛脱落,就不再美丽了。晚上躲进石缝里被冻得发抖,白天出了太阳,它们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注释]且:暂且,不作长远打算。

  [提示]形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16、得意忘形

  魏晋时,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们叫阮籍。他博学多才,性情极其豪放。他读书入迷时,可以好几个月都不出家门。出外游玩和访友时,因迷恋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几个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享乐,能够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

  [提示]本意为因高兴而忘掉一切。现多形容浅薄的人们得志,高兴得无法**自己。

  17、对牛弹琴

  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们,琴弹得非常出色。有一天,他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清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这美丽的景色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尽管琴声动人们,可是那头牛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这时,有个过路人们对他说,不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

  [提示]比喻对愚蠢的人们讲深奥的道理,白费口舌。也用于讥笑人们说话不看对象。

  18、狐假虎威

  老虎抓住一只狐狸,准备吃掉它。狐狸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之王,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见老虎不信,狐狸又说:“你跟着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由于有老虎在身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老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

  [注释]假:借着,利用。

  [提示]比喻依仗他人们的威势**人们。

  19、车水马龙

  东汉时,章帝想给皇太后的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太后知道后,表示坚决反对,她对章帝说:“我娘家那些人们呀,就知道把持**,只会吃喝玩乐。我曾经看见很多人们去他们那里请安问候,门前的路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你给他们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国家。”

  [提示]形容繁华热闹的场景。

  20、半途而废

  东汉时,乐羊子外出求学。过了一年,他因为想家就回来了。他的妻子一见到丈夫就用刀割断织机上的绢帛。乐羊子觉得十分奇怪,他妻子说:“书没有读完就停下来,如同割断织丝一样。”乐羊子深受震动,又重新回去读书。七年后,完成了学业才回到家中。

  [注释]废:停止。

  [提示]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21、八仙过海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篮渡水: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提示]比喻各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一般连用。

  22、鹤立鸡群

  草地上有一群鸡。其中一只大公鸡,夸耀自己强壮,羽毛金黄亮丽,最为出众。另一只芦花大公鸡不以为然,说自己打起鸣来,声音嘹亮,才是最优秀的。就在他们互不服气,要打起来的时候,一只仙鹤突然从天而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斗了。

  [提示]比喻一个人们的仪表出众或学问、品德高于别人们。

  23、四分五裂

  战国时,七国之中秦国最为强大。其他六国想联合起来共同与秦国抗衡。秦王的策略是各个击破,就派张仪去分化六国。张仪对魏王说:“魏国无法与接壤的五国都相处得一样好,搞不好就会四面受敌,国家四分五裂,不如与秦国修好。”魏王被说服了,与秦国结了盟。

  [提示]形容不完整或不团结。

  24、一鸣惊人们

  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们震惊。”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提示]比喻一个*时默默无闻的人们突然做出惊人们的成绩。

  25、一日千里

  北宋年间,洛阳镇守钱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驿舍,特请本城文豪谢希深、尹师鲁和后起之秀欧阳修,各做一篇文章。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欧阳修暗暗称赞,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尹师鲁看后,感慨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像一日前进一千里一样。”

  [提示]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26、对症下药

  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们看病,用了不同的药。两人们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释]症:病症

  [提示]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施。也作“对症用药”。

  27、风吹草动

  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王追杀,他逃到昭关。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提示]比喻一点点动静或轻微的动荡。

  28、风雨同舟

  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有一次,两国的人们同乘一**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在这危急时刻,人们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在船上的两国人们就像一家人们一样。

  [注释]舟:船。

  [提示]形容不同的人们或团体共同渡过危难。

  29、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尽量躲避。他说:“秦国不敢来犯,就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为了国家,不必计较个人们恩怨。”廉颇听说后,很惭愧,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认错。

  [注释]负:背着。荆:荆条。

  [提示]比喻向人们认错赔罪。

  30、甘拜下风

  春秋时,秦、晋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也被秦俘获。秦穆公对晋国的君臣们说:“尽管晋惠公忘恩负义,但我是不会将你们当俘虏押回秦国的。”晋国的大臣们说:“我们是跪在您的下风头,希望您在上风头说的话能算数。”

  [注释]甘:心甘情愿。下风:风向的下方。

  [提示]真心佩服别人们,认为自己不如对方。

一年级成语故事5

  今天,我在语文课上学习了《成语故事》一课,它的内容丰富多彩,我看的十分入迷。书里面的故事有“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有趣的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讲的是一位名叫张僧繇的画家的故事。有一天,他在金陵一所寺庙的墙上画了四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龙,却都没有画眼睛,大家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呢?他一脸认真地回答,龙的眼睛不能随便画,这是最紧要的一笔,一旦画出来,龙就会飞走了。

  游客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哄人。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游客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现在画龙点睛被人们比喻说话或文艺创作在关键之处以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精辟而生动。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读完《画龙点睛》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学到了许多深刻的道理,《成语故事》真是一篇好课文啊!

  小学一年级成语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成语故事》,书中有很多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小故事,其中《自相矛盾》这个故事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一课,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在推销矛和盾的时候,一时说他卖的盾坚固无比戳不破,一时又说卖的矛非常锋利戳无不破。由于说话绝对化,前后矛盾,被人一问:用你的矛攻你的盾会怎么样?结果不能自圆其说,陷入尴尬境地。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想事情或讲话不注意,也常常会自相矛盾,比如有时说妈妈对自己很好,放假时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有时又说妈妈很坏,开学以后什么事都管得很严格,中午不睡觉要管、放学回家晚一些要管,作业没完成要管,越想越愤愤不*。

  又如回老家乡下我很喜欢那里的青山绿水和小朋友,但又很害怕那里的凶恶的山蚊和可怕的狗;从以上的事例中可以看到:如冷静下来想到底对妈妈是爱还是恨?能把妈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看成是一种爱,就不会说妈妈坏;只要对乡下有深厚感情的话,山蚊和狗就并不可怕了,农村人世代相传都能生活下去,回去住几天有什么可怕?

  矛盾存在生活中、学习中,随处可见,到处都有,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和思想去分析,去对待,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自相矛盾,不要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这样才不会被人笑话,才不会尴尬和出洋相。只有这样才能看清问题,****,方向正确,步伐坚定向前进


一年级简短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10)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故事 (菁选2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故事1

  有一天,“0~9”这几个可爱的数字娃娃想比一比谁,谁最小。

  数字娃娃“9”跳出来得意地说:“我!”还指着“0”说::“尤其是你,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最小!”

  数字娃娃“0”的'脸涨得通红,伤心的哭了起来。这时,数字娃娃“1”一把拉过“0”说:“别难过,我们俩合在一起比他大。”这时“1”和“0”并排站在一起就成了“10”,“9”看到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故事2

  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

  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

  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小朋友,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