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分析报告范文精选8篇(全文)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篇1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工作价值观,既然是资源,就意味着可以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给其提供能充分发挥能力的舞台,从而吸引人才为公司服务,这也是我们金三峡人力资源的战略发展方向。 要想最大化地挖掘和获得人力资源,首先要对现有人力资源成本进行分析,利用统计手段和历史记录,结合市场行性和行业特性,通过数据直观反映公司人力资源利用情况,向相关部门和领导层提供人力资源成本报告,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将人力资源部门的参谋作用发挥的更充分。
目前公司虽然也在进行人力资源成本分析,但我认为现在也只是浮在表面的工资数字的重新组合,反映不出人力资源成本,只能算是个工资分析而已,这也是我一直在反思的问题,现在我谈谈我的想法,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以便于今后高质量地做好本职工作。
公司的薪酬分为三个部分,就拿品管计件工资分析来说,首先对照产品的定额,通过每天FQC产量报表,可以看出实际生产能力和产量定额的差距,如果大部分员工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定额,而且连续超产,人力资源部门就应采取现场工作量和技能测评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适时调整。如果班产连续完不成,那就要和品管人员沟通,通过产品品质分析报告,从质量状况和投入产出率,就可以分析出究竟是过程质量没有控制好导致产品质检难度加大呢还是成品检验人员对产品质量检验标准认识不清,如果是过程质量没有控制好,结合品质分析报告可以发现是原材料问题,还是机台人员操作技能问题,还是工艺问题要改进,如果是产品质量标准认识不清,人力资源部门就要协助品管部门开展员工的质量检验标准的培训。
分析对比员工个人产量定额完成情况,可以找出熟练工和新员工之间的差距,通过现场观察方式,总结熟练工技能高超的经验,发现新员工培训方面的问题,可以建立标准化培训教材,规范新员工岗位培训,好的习惯培养成了,员工技能提升快,也有利于6S管理。当阳公司将现有的FQC分成若干小组,将产高质优的熟练工认命小组长,发放一定的岗位津贴不脱产,从实行的效果来看很好,起到了标杆和榜样作用,导向鲜明,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呢。
我想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报告要是能做到以上这些层面,将找出的问题及时制定措施,人力资源部门根据整改措施进行跟踪验证,就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篇2
数据仓库(DW)技术是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随时间变化的、非易失的数据集合[8]。建立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将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相关数据集中存放在存储容器内。为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观察数据,在人力主题集中设计了数据期(年、季度、月)、科室、学历、性别、专业技术资格等主要维度以及人员数、各类人员构成等主要指标。数据仓库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稳定的人力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其主要特点有:(1)面向主题,排除于决策无用的数据;(2)不同来源的人力数据的集成和共享;(3)数据不易丢失;(4)主题之间的数据可互通互用。目前,医院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相对落后,部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仍是多部门人事档案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化停留在单机版管理软件水平,信息不能共享和及时更新与联动,部门之间的信息协同服务无法实现[1,9]。在数据仓库人力主题下所有的数据都紧紧围绕人力资源这一主题,数据不再分散。此外,各主题之间的数据可互通互用,如人力主题可以和医疗服务、财务收入主题关联,方便开展科室绩效以及医疗服务效率的相关分析和探讨。
2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质量是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基础,为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所分析数据均来自数据仓库建立的唯一数据中心。数据资源与业务系统“剥离”,在数据中心集成共享,数据仓库不受业务系统运行或变动的影响。全院各类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必须进入数据中心方可进行分析,克服了统计数据数出多门、数据分散、形成“信息孤岛”的困境。为实现不同业务系统数据整合,本研究以法定报表为基础,制定全省统一的医院业务系统数据交换接口标准规范,定义医院各业务系统数据采集入口标准,对数据入口进行了统一[10]。如HIS系统的数据在进入数据中心前要先经过ETL过程,即抽取、转换、装载过程,在抽取过程中进行数据清理,保证了进入系统的数据质量。此外,系统数据采集应用了先进的商业智能(BI)数据采集工具,并通过设置严格审核条件、加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指标自动生成等功能,从源头上对数据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提高了医院医疗数据的质量。
3医院人力数据分析展示
本研究以医院法定上报的《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为例,收集了某地某医院数据,根据调查表内容构建人力资源业务主题。如图2所示,系统按医院人力数量、人力分布、人力结构、人力预测、分析报告和同级比较5个方面对人力数据进行分析展示,其功能有以下3个突出特点:(1)结果内嵌统计表和多种统计图;(2)每个分析表格都支持自由组合查询;(3)支持数据下钻。用户根据需求从多维下拉菜单选择不同的维度,如数据期(年、季度、月)、科室、人员类别等进行多维展示,满足了个性化需求。查看汇总表可以下钻到明细表,层层下钻直到源头,如从部门下钻到科室和个人,提升了查询纵深度。
3.1医院人力数量及分布
人力资源管理一项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不断调整组织所承担的工作总量与其完成该工作总量所需要人员总数的比例关系。系统从卫生人员总量、各科室人员分布和历年卫生人员总量变化3个角度分析,不仅展示医院整体的人员编制及其历年变化规律,而且兼顾细节反映医院各个部门、科室、各类卫生人员的配置情况。如表1、图3展示了按卫生人员标准分类,2023年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技能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的分布情况。用户可按需求,选择数据期(年、季度、月)、科室、人员类别等维度,多维组合查询人力数量分布信息;如表1、图3,在数据期维度选择了年,科室选择所有科室,人员类别选择卫生人员进行了展示。丰富的图表展示、多维查询以及数据下钻的特点,支持管理人员获得医院动态人力信息,辅助编制总量控制,定编定员管理,更加高效的组织人员配置。
3.2医院人力结构
医院大多数人员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的是专业技术工作,其工作性质不同,工作任务复杂,工作弹性大,工作效率和工作量定额难以量化。因此,定编定员,组织人员架构和职位设计工作细致复杂。为保证运作快捷、有效、精简和节约,人力资源管理不仅需要协调各个部门的人员配置,还要考虑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性别比例等各类人员结构的合理性,形成梯队保证医院人力资源方面的持续性。如图2所示,本研究就从学历、年龄、性别、职称等结构的合理性出发分析展示医院人力结构,方便人员结构管理;而图4展示了2023年医院卫生人员职称聘用情况。用户可以通过多维查询从不同角度获得人员结构的信息,辅助决策者参照行业标准不断改善组织架构,实现合理地进行劳动组合,防止人员比例失调、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等现象,从而有效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3.3医院人力预测
随着社会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医护、医技、行政和后勤在内的工作人员数量和流动性都较大,再加上进修、实习人员等交流频繁,传统的人员统计不能满足医院长远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需要。商业智能(BI)工具为用户提供聚类分析、预测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多种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在使用时,用户可根据数据类型选择模型,得到较好的预测效果。在人力资源数据挖掘方面,本研究在预测卫生人力数量方面做了初步探索。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主要来自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内部因素如技术和设备、医院规模、经营方向等;外部因素如经济水平、政治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对手等[11]。如表2,在影响人力资源需求因素不变的假定基础上,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历年医院卫生人员数量变动的规律,预测了未来5年医院各类卫生人员人数的变化区间,为单位组织提供未来一定时间内人员需求参考依据。
3.4医院人力同级比较
由省卫生信息中心分析省直报法定报表数据,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指标、排序位次数据放置于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方便医院与省内及地区内同级医院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如表3,2023年该医院与本地区92家、省500家同级医院卫生人力情况的比较结果,方便管理者了解机构在本地区、本省同级机构中的位置,便于加强管理。
3.5人力分析报告
统计分析报告一般有相对固定格式,包含大量重要指标和统计图表。系统的BI工具提供了类似Word界面的分析报告功能。用户可根据业务需要从决策支持系统内部抽取相应数据和统计图表,综合人力数量、结构和预测等信息,定期(月、季、年)快速生成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提高工作效率。见图5。
4讨论
4.1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新医改提出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对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即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信息数据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特点,通过对物资流、资本流、人才流、信息流等要素的科学分析,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在更深更广层次的提高和拓展,使人力资源对医院各个领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1,12]。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的引入将逐渐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人力信息利用的局限,深入挖掘各类业务系统积累的海量数据,得到可供管理、决策的有参考价值的结果。
4.2满足数据利用需求
目前,在医院信息化的应用上存在数据来源分散、无统一标准和利用效率低等不足[5,6]。医院各业务系统中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源,但是数据集中整合程度不高,利用效率较低,很多机构依然采用手工和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管理。统计人员从各个部门、科室或各业务系统中收集数据,没有业务系统支持的分析表还需手工统计,再经过分析才提交给管理者。这样定期提供决策支持的工作周期过长,有滞后性,决策支持需求往往因数据无法归集利用而搁浅。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利用需求,需要更加智能化、现代化的工具来管理庞大的数据资源,促进医院信息化应用。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优点有:(1)管理规范化;(2)管理现代化;(3)降低劳动强度;(4)提高决策质量。数据仓库提供稳定的人力数据集成分析平台,信息采集入口标准统一,分散在各类业务系统中的人力数据经ETL过程进入数据中心,整个过程有章可依,数据质量得以保证,管理更加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流程替代了手工和半手工的人力信息收集方式,减轻了劳动强度。商业智能(BI)工具支持多种统计分析模块,分析结果图文并茂呈现在信息化界面上,不仅让管理者对信息一目了然,而且可以整合信息预测人力需求,为单位组织未来人员需求做长远规划,整体上提高了决策水平。
4.3辅助医院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
联机分析处理技术(OLAP),其技术核心是“维”这个概念,是决策支持系统的前端分析工具集合,以海量数据为基础的高级分析技术。数据聚集汇总和数据多维组织,可辅助医院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如医院的卫生人员数量在时间维度上不仅存放每月卫生人员数,还存放每季、每年的人员数量;各科室卫生人员数还可聚合成部门、机构的人力数量;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维度可以进行交叉组合得到人力数量、结构的分析结果,如各部门卫生人员学历情况,各科室医护构成情况。得益于多维性、快速响应性、可分析性和共享性的数据探查方式,管理者思维不受固定查询模式限制,可任意组合分析问题的角度和目标,跟随其思维得到不同形式的结果。为调整组织架构提供参考依据,合理地进行劳动组合,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更好地为临床一线服务。
4.4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革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体质改革相辅相成,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传统医院管理模式的变革,而管理模式通过改革以适应全方位信息交流形势。手工和半手工的信息收集方式向信息化管理流程转变,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单纯的人事职能部门向综合信息处理部门转变。日常管理流程趋于规范化和现代化,决策支持服务的及时性和高效性,将不断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革,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在更深更广层次上的提高和拓展。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篇3
论文关键词:财务分析报告;编撰;建议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使报表使用者据以判断并做出相关决策,为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提供依据。
1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编撰的重点项目解读
1.1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是财务分析的核心,是所有者最为关注的,也是企业经营者和债权人必须关注的。盈利能力的分析应包括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稳定、持久性两方面内容。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越高,反映主营业务获利能力越强,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越强,净资产利润率可以衡量资产的使用效益,从总体上反映投资效果。
1.2 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高低。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的资产对债务的保障程度,流动比率则是评价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
1.3 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营运能力的分析,不但可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也可判断其是否具有获利的能力。衡量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以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综合性指标。
2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编撰存在的局限性
2.1 财务分析报告信息时效性滞后的问题
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数据均是企业过去经济活动的结果,它与使用者决策所需要的有关未来信息的相关性较低。由于财务报表是报告历史事项,故财务分析报告是对过去事项的解读,因而这些信息无论何时运用于决策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个重要假设,即过去是预测未来的合理基础,用这些数据来预测企业未来的动态,只有参考价值,并非绝对合理可靠。
2.2 财务分析报告未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由于我国的财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有关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使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误解。现在我国已进入全面通胀时期,财务分析报告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导致的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2.3 财务分析报告数据汇集效率不高的问题
财务分析报告的编撰不仅依靠财务人员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有些数据,还要求企业各相关部门(生产、采购、市场等)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统计报表。不论企业的财务流整合得多紧密,财务人员仍然要花费无数的时间整合从多个部门和系统中收集上来的数据——在报告编撰期限不断缩减的限制之下,财务部门很难提交合适的报告。
2.4 财务分析报告未对影响经营成果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
现行财务报告主要反映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而无法反映许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信息,如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状况、经营环境等信息,而这些内容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3 财务分析报告编撰方法之改进
3.1 改进财务分析方法
一是侧重利用趋势分析法对过去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对比,得出它们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用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动的性质、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二是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需在比率分析法中加入时间价值,比率分析中的数据要与时间价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光考虑历史成本,应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使数据的可比性更强,而且在运用比率分析法时要尽量与趋势分析法结合使用。
3.2 提升财务信息汇集效率
利用it部门帮助财务加速完成财务分析报告——首先通过软件系统重新设立设计企业的财务处理机制,规范数据,创建标准的账户表,允许企业在所有需要的地点捕捉所有的财务信息;其次建立从源头捕捉数据的技术需求,规范中心财务报告工具,设计完整的处理过程并生成最终结果。通过这种方式,无论使用了什么技术平台,管理层接触到的数据将会是一致的,准确的和及时的,这极大的提升了财务信息处理效率。
3.3 增强财务报告定性指标的分析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篇4
1.人力资源规划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企业必须顺应这种变化,制定自己的互联网战略。GE的韦尔奇在亚特兰大股东会上讲过:“互联网是为通用电气‘度身定造’的。”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必须结合互联网的应用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同时韦尔奇还认为,“如果我们不能发现、挑战和发展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那么我们注定一事无成。而这正是通用电气最终、最真实的‘核心要素’”。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必须顺应网络时代的变化,评价现有的人力资源,制定满足未来人力资源需要的行动方案。
2.组织结构设计
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正受到网络的强大冲击。由于信息沟通及处理便捷,使得公司管理层次将大大减少,扁平式、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将成为多数公司的组织形式,项目管理小组也更为风行,在线合作将成为工作中最常见、最有效的一种工作方式,组织结构扁平化、企业经营电子化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公司将出现一些全新的部门及职位,数据信息中心、顾客服务中心、网络营销中心、物流服务中心、员工关系中心将成为公司的核心部门。
3.招聘管理
目前,网上招聘已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大多数的公司都能体会到网上招聘的效率。专业的人才网站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企业招聘主管只需把公司职位要求输入电脑,网站很快提供符合要求的人才信息,一些人力资源网站还提供人才测评、专业测试等在线招聘管理服务。网络可以帮企业寻找符合条件的求职者,世界上每个角落的人才都有机会了解公司的招聘信息。公司还可以在线测评选择应征者,很快得到一份详尽的人才分析报告。在招聘管理后台处理系统里,招聘主管可以得到即时的招聘工作分析报表。
4.在线绩效评估
由于网络将原来遥远的距离拉近,各级主管可以很快看到来自各地的下属定期递交的工作述职报告,并进行评估、指导及监督。这样,评估的的成本大大降低,员工的满意度将大大提高。在线评估系统实时录入公司所有员工评估资料,按照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评分,对每个人的业绩实时纪录。通过强大的后台处理功能出具各种分析报告,为公司的管理改进提供及时的依据。
5.在线培训
以网络为基线的在线培训中心在一些大公司或专业机构大量涌现,使得学习成为一个实时、个性化的过程。公司的培训成本将大大降低,人力资源部更重要的工作将是强调员工要协作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并设计好及时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以保证培训的效果。公司将在线教育培训计划在网络上,员工均可更自由地选择自己想修的课程。未来网络大学也将提供各种适合社会需要的课程,包括专门为企业而设计的技术及管理课程。
6.沟通与员工关系
网络使得信息沟通更为直接、广泛、有效在公司内部网上,可以建有员工的个人主页,可以有BBS论坛,聊天室,建议区,公告栏以及公司各管理层的邮箱,员工间的沟通、资源的共享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7.人力资源数据信息中心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篇5
薪酬水平受三大因素影响
美世咨询在15 个国家所做的一项分析报告表明,在美国居住生活的财务、市场及人力资源高级行政人员所挣的薪水及年度总现金收入是最高的。该研究发现,美国的财务和市场总监的收入相当于其印度同行的5 倍多,而美国人力资源总监的收入是印度人力资源总监的4 倍多。“一直以来,薪资水平受到历史薪资水平、经济规模和人才的竞争这些因素的影响。”美世薪酬设计全球负责人Steve Gross说道,“现在各个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并可以将一些工作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完成,这些新的考虑将对各国之间的工资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份15 个国家分析报告来自于美世一项更大的调查研究。这项名为“2007 全球薪酬概要”的调查提供了全球50 个国家中50 个工作职位的基本工资及总现金收入情况。2300 多家企业参加了该项调查。跨国企业根据调查得出的基准数据确定该企业在全球各国的职员的薪资水平。
Gross 先生说:“全球薪资数据有助于跨国公司就职员招募以及海外业务开展地点等问题上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生产力、保持力成本及技能实用性之类的因素会对市场占有率产生影响,并可决定企业必须提供怎样的工资水平才能吸引、雇用并保留住所需的人才。”
美国的财务总监薪酬最高
美国的财务总监薪酬最高,年度基本工资平均达到了248700 美元,排在其后的是英国和加拿大的财务总监,其年度基本工资分别约为202300 美元和190900 美元。德国和巴西的财务总监基本工资也很高,分别为170000 美元和161200 美元。
财务总监的年度总现金收入情况和基本工资情况一样。美国的财务总监最高,平均为315800 美元,接下来是英国和加拿大的财务总监,分别约为261200 美元和249100 美元。
在亚洲,韩国的财务总监收入最高,接下来是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和日本,年基本工资分别为179000 美元、164300 美元和131600 美元。在中国上海,财务总监的年基本工资为75239 美元。
匈牙利和印度的财务总监排名比较靠后,其收入不到15 个国家该职位平均收入的一半,分别为大约60000 美元和55700 美元。
美世薪酬策略经理David Conroy 说:“财务总监在企业中收入一般排名第二,略低于首席执行官的收入。在过去几年里,财务总监承担了规范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新职责,这使得他们对公司的管理责任越来越大,也使得他们的地位得到了扩张。”
韩国的市场总监薪酬居亚洲之首
市场总监的年度基本工资最高的是美国,为205000 美元,最低的是印度,为42800 美元。英国和德国的市场总监的收入排在美国之后,分别为189700 美元和162400 美元。
亚洲地区市场总监薪酬最高的国家是韩国,平均年度基本工资为176200 美元。中国香港地区和日本的水平比较相似,分别为136200 美元和132000 美元。新加坡市场总监的平均基本工资为121400 美元,略低于上述亚洲国家。中国上海的市场总监年基本工资为78879 美元。
美国市场总监的年度总现金收入也是最高的,排名其后的依次为英国、德国和巴西的市场总监。
美、英、德人力资源总监收入最高
在该分析报告涉及的三个职位中,人力资源总监的薪资水平是最低的。美国、英国和德国的人力资源总监收入最高,平均年度基本工资分别达到190000 美元、172400 美元和168000 美元。
亚洲地区收入最高的是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人力资源总监,平均基本工资分别为175800 美元和157400 美元。而排在韩国及中国香港地区之后的为新加坡和中国上海,分别为131755 美元及68179 美元。在人力资源总监总现金收入的排名上,美国依然占据榜首,其人力资源总监收入为241700 美元,紧随其后的是巴西和德国,分别为228000 美元和224500 美元。亚洲地区总现金收入排在前两名的仍然是中国香港和韩国,其中香港地区人力资源总监总现金收入为205700 美元,而韩国为202300 美元。
“我们发现,如果人力资源总监所扮演的角色更具有战略性、更集中于业务时,他们的薪酬水平要高于平均水平。”Conroy 先生补充道,“例如,当人力资源总监致力于员工变革计划并在并购活动中扮演领导角色时,情况便是如此。”
Gross 先生说:“对许多职位来说,奖金大大提高了薪资水平。巴西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其人力资源总监基本工资排名第7,但总现金收入却排名第2。这反映了在巴西公司中人力资源总监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平衡了财务总监和市场总监的影响,因为对所有这三种职位来说,它们的总现金收入水平是相似的。“美世的“2007 全球薪酬概要”共分四册:美洲地区,亚太地区,东欧和中东地区,以及西欧地区。
美世咨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公司,其员工超过15000 人,客户遍布全世界42 个国家和地区的180 多个城市。在亚太地区,美世咨询共有31 个办事处,涉足13 个市场,员工超过2000 人。公司是Marsh& McLennan Companies, Inc 的全资子公司,后者在纽约、芝加哥和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MMC)。
美世咨询于1995 年进入中国,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大连、香港和台湾设有8 家分支机构,咨询顾问超过350 人。美世运用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中国的本土实际,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在中国已有3000 多家大型外资、国有及民营企业客户。
美世网站中文网址: www.省略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篇6
一、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要素
(一)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财务分析报告往往把信息披露的重点放在存货、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方面,其局限性已日益显现。笔者认为,企业财务分析报告应重点披露如下信息:
1.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
财务分析报告要对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发生剧变的诸如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并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否则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失误。
2.人力资源信息
要很好地解决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问题,不仅要深入研究人力资源计量的方法和理论,还要涉及人力资本的确认,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利益分配等问题,这虽有一定难度,但是却不容忽视。
3.股东权益稀释
由于金融创新所产生的权益交换性证券的种类增多和日渐普及,致使股东的经济利益来源更多地表现在股份的市价差异。上市公司股票的账面值往往与股票的市场价值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给公司经营者提供了通过权益交换方式来增加利润的机会。只有将股东权益稀释方面的信息作为重点披露,才能较好地保护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
4.企业全面收益
企业须重点披露全面收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我国的一些企业,尤其是老企业,持有资产的现实价值与会计账面资产价值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一种预期损益,将它揭示出来可以更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状况,有利于投资者和信贷人的决策。第二,能够有效遏制企业操纵利润或粉饰业绩。
5.对公司未来价值的预测
要尽可能多的披露与企业未来价值预测相关的一些信息,诸如企业投资、材料成本升降、产品市场占有率、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从而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价值趋势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务。
6.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第一,货币资本的支配力相对减弱,人力、知识资本的贡献比例日趋增长,财务报告要为这些信息的使用者服务;第二,政治经济民主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向货币资本的支配者公布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额及其分配;第三,公布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从而在化解利益分配中的矛盾、增加利益创造中的合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第四,政府管理部门了解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有助于科学地制订宏观调控措施,促进经济发展。
7.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环境本身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二是因环境而引起的社会变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如果企业受环境的影响无法持续经营,基于持续经营基础上的会计信息也就毫无意义。而且,了解因环境因素而产生的诸如治理污染的成本、负债、资产价值的贬值以及其他环境风险损失等影响企业发展方面的信息,可以为债权人、投资者、管理者等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二)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基本要素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一般包含五个方面内容:提要,说明,分析,评价,建议。这就是通常所谓的“五段式”。具体分析如下:
提要部分概括介绍企业综合状况,而说明部分是对公司运营及财务现状的介绍,都要求表述恰当、数据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运用比较数、绝对数及复合指标数。要特别关注公司当前运作上的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分析部分是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所做的研究。财务分析要有理有据,细化分解各项指标,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以突出所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公司经营焦点和易被忽视的问题。做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盈利业绩、财务状况等,要从财务角度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预测。还要形成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尤其要针对运作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而且一定要尽可能具体化,最好能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一般要求
(一)素材的积累
1.注意建立台账和数据库
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是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基本素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之前要做好大量统计的数据工作,对分析的项目按性质、区域、类别、用途、责任人进行统计,按年度、季度、月度建立台账,这样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时就比较得心应手。
2.关注重要事项
财务分析报告要能反映要点、分析透彻、有理有据、观点鲜明,这才符合报送对象的一般需要。为此,写作前要对财务状况、经营运行中的重大变动勤做笔录,必要时应将各部门的文件做出归档处理,明确事项发生的时间、预算、计划、责任人以及引起变化发生的各种影响因素。
3.关注经营运行
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是通常意义的运算,更非数字的简单拼凑,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隐含着非常生动的利润增减、费用发生或负债的偿还等。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之前应争取多参加有关的会议,了解生产、市场、质量、投资、行政、融资等情况。通过听取各方面意见、了解财务数据背后的真实情况,发现业务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更有利于财务分析、评价和预测。
4.定期收集报表
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之前应要求企业各相关部门(生产、采购、市场等)提交各种必要的报表,并认真审阅,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养成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提升对财务数据的敏感度和职业判断力。
5.注意岗位分析
企业应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养成对本职工作进行分析的习惯,这样既可提升其个人素质,也有利于各岗位人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如果每一岗位人员都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编写出内容全面的、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那么,企业领导者和业务部门便可随时得到真正有用的决策信息。
(二)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注意事项
1.明确对象
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时,必须对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了然于胸,以便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灵活处理报告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提供给财务部门领导的报告可以语言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他部门领导尤其是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则要语言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在写作时准确把握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
2.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
财务分析报告要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读者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时要尽可能地多与读者(如相关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想了解的信息。一般来说,在表达方式上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手法,譬如采用文字处理和图表表达相结合的方法,以使报告通俗易懂。
3.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框架
这里介绍一种常用的财务分析报告的具体框架: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重点问题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4.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篇7
医院目前还没有一套科学、规范、完整、有效的数据信息化的绩效管理考核与评价体系,使得考核内容、考核流程、考核指标、权重不够全面、科学、严谨;没有考核结果的汇总、分析、评估和持续改进。绩效管理处在凭借经验模糊管理。还没有建立一套清晰的绩效管理架构,使得绩效管理随意性、主观性强,绩效考核缺乏长期性、连贯性。绩效管理是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根据医院发展愿景制定医院长远战略发展方向与目标,绩效目标应和医院战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通过持续不断的绩效考核与绩效结果分析、评估,逐步推进医院阶段性战略发展目标的有序前行,最终帮助医院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绩效管理考核目的要明确,医院运行要求什么,就考核什么;医院管理加强什么,就提高相应内容考核所占权重,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分配抓手与导向作用。把对医院战略发展目标实现有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指标,纳入绩效管理考核评价中,通过持续的考核与结果评估,不断改进和完善关键因素、指标,达成医院绩效目标,从而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目标。关键因素、指标在绩效管理中的设定要注意:(1)在各年度中的连续性;(2)科学性、客观性;(3)具有一定挑战性;(4)可操作性。
二、绩效管理要有明确的目标与科学流程
1.绩效管理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绩效目标应和医院战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通过持续不断的绩效考核与绩效结果评估,逐步推进医院阶段性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医院领导对绩效管理的高度重视,是实现医院整体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2.绩效管理要有科学的流程。通过对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层层分解、细化,最终落实到员工的绩效考核目标中,全院目标由上至下保持一致,使员工和医院成为相互依存的战略合作伙伴,共享医院发展成果、共担发展重任,在医院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的文化氛围。绩效管理考核分配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在初次分配中强调运行质量、效率与效益、风险,并兼顾公平;在科室二次分配中,强化个人量化指标考核,体现多劳多得、强化医疗质量与安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三、以绩效管理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
1.关注人力资源的成长和发展。医院的资源是有限的,人力资源的创造是无限的。人力资源是医院发展中最重要、宝贵的资源,目前医院的人力资源队伍日益庞大(在职645人),人力资源的成本近年来迅速增长,人力资源成本已成为医院主要的成本之一,而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成本是维持医院良性循环的保证。如果仅靠简单的财务指标,通过“经济杠杆”来影响和约束日常的诊疗行为,无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工作积极性。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经济奖惩,而是通过绩效考核和结果评价,改进员工不足、发挥其优势,营造竞争、激励的医院文化氛围,帮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进步成长,进而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不断帮助医护人员自我价值实现,培养成就感需求。同时通过绩效结果评估建立人力资源档案,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充分、科学的依据和开放的路径。
2.培养并加强科室主任的经营管理能力。科室主任是学科的带头人,同时也是科室的经营管理者,是人力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也是提升医院经济运行管理水平的关键,对他们的关注和培养尤为重要。通过绩效管理不断加强科主任的质量安全管理;科学的经济运营管理;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品牌学科;加强科室的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出一批懂管理、善经营、技术过硬的中层管理团队。根据ERG理论,较高层次需要满足越少,对低层次需求的渴望就越多,如果核心员工内在动机受挫,反而会更加看重薪酬水平等物质需要的满足。因此要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在职学历和专业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优化知识结构,鼓励他们参加短期医院管理专题讲座和研修班,以开拓视野、更新科室管理理念,积极培养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医院运营管理要求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
四、绩效管理阶段性的沟通、反馈、结果评价形成机制
目前医院的绩效考核结果指标仅作为核算绩效工资的“没有思想、灵魂”的数字。需定期对数据系统进行归类、汇总、分析、结果评价与反馈,实行“绩效管理经济运行分析、评价月例会”制度。每月定时对医院整体运行情况;收入结构分析;成本结构分析;各临床、医技科室运营分析(业务收支和工作量完成情况、各临床科床位使用率、医疗质量与安全、医保费用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评与分析);重点科室分析;对一些共性问题讨论,研究制定新的绩效管理办法与措施,对一些典型问题会后进行专项调研,通过这一制度,使医院能及时、准确、全面把控医院经济运行情况。通过例会分析与评价:
1.及时发现绩效管理方案的问题与不足,不断优化、完善绩效方案。
2.通过反馈与结果评价,使科主任及时了解目前科室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及问题,分析预测科室的发展趋势,及时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使他们能高效的投入到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3.对质量管理、经济运营好的科室,通过各项指标追踪分析、评价,帮助大家认识到,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做好科室管理,同时使全院资源共享科室管理的经验、智慧,以点带面影响和帮助管理薄弱的科室走出误区与困境。
4.通过持续改进,全院各科室相互合作扶持,共同发展,克服以往短板科室效应,最终全院步调一致协调发展。
5.通过绩效管理沟通、反馈、考核结果数据汇总、分析、评价,进一步做好数据追踪与监测,在完美数据的支撑下,不断帮助和引导科室主任做好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培养学习型团队、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在医院树立品牌学科,打造品牌科室。通过绩效管理不断识别、培养中层优秀的管理者,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医院绩效管理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使科室的绩效目标逐步和医院的绩效目标保持一致,并能自觉自愿的配合医院顺利完成科室绩效目标继而完成医院总目标。
五、绩效考核结果应用
管理的精髓是给人成就感,无论精神的还是物质的,绩效管理的结果应有公平性和激励作用。
六、利用好财务预算、决算、统计分析报告
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设定应有科学、客观的依据,要依托医院财务预算、决算、统计的年度分析报告,对年度运营效率做整体评价,同时对分析报告做准确评估,进一步预测年度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和医院发展目标相一致。关注TOP10的成本、收入,并回顾追踪、监测,评估其合理性。
七、通过绩效管理影响每个人的日常诊疗行为习惯
扩大绩效管理的认知面,使得绩效考核目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融入到全院每个人的日常诊疗行为习惯中。很多人对绩效管理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清楚绩效管理是什么?医院为什么要做绩效管理考核?绩效目标是什么?存在抵触情绪,可以和各科室预约好到科室做绩效管理座谈、讲座,帮助科室主任在全科统一认识,明确目标,让大家认识到哪些日常诊疗行为习惯,会对绩效的完成有影响,潜移默化逐步在全院规范日常诊疗行为习惯。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篇8
基于当前教育模式,结合人才需求分析,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其一,教学模式传统落后。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仍旧习惯沿袭以往的教学模式,即以老师为教学主体,老师讲学生听,这并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只是让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难以被激发和挖掘。其二,课程教学体系不完整。在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中,仍然是偏重于专业课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课堂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以及教学实习等多个关键环节并没有有效落实,并未真正形成有效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其三,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针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师队伍来言,其理论水平固然很高,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际经验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面还相对较为缺乏,因此,对于指导参加学习者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相关的实践学习也产生了较大难度和一定限制。
二、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的方向重点
1.立足教育特征,树立科学的课程开展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主动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让听课者成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和开拓进取意识。同时,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性强,培养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应兼具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在管理课程中,也要注意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多能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2.以能力培养为课程重点。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展过程中,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不要过分划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注意整合课程资源。在课程开展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训基地开展课程,以期提高学习者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学以致用,学会、会用,使其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社会适应能力,最终能够全面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作用。
3.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基地。人力资源管理最终要落脚到实用上,其管理的对象形形色色,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设要更多借助于实训基地,让学习者到企业中进行锻炼,到一线去学习和成长。
三、立足教育特征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具体措施
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管理性质的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对其课程开展和课程实效有着较高要求。在该课程中,合理正确地引入案例讲解,会较好地提升学习效果。案例教学就是指在开展课程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将实际人力资源管理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提炼,让他们置身于一个管理实践的场景中,结合所学知识和个人理解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决策,以期通过这种方法,让学习者能够更深入、更贴合实际理解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并努力应用至实践中去,不断提升其分析思考问题、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完整到位的案例讲解涉及到六个层面:第一,用心考虑和选择案例。开展案例教学,其所选择的案例要充分结合学习者的自身实际和特点进行斟酌,精心组织安排教学过程,确保所选择的案例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学习效果,真正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第二,读懂案例,全面分析。在提供合适案例之后,学习者要做到能够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读懂案例并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对案例进行分析也就是学习者认识案例,明白掌握案例所蕴含内容的一个过程,是学习者对之前所学的一系列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梳理独立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老师们能够做到适当帮助引导学习者正确掌握案例情节,熟知其背景信息,甚至是主动搜集额外的补充资料和相关信息,对人力资源案例有更为完整、更为全面的认识把握。第三,分组交流讨论,统一认识。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中,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老师们要主动对学习者进行适当分组,组织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安排、有序合作和交流讨论。在小组成员开展讨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要进行认真全面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当然,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因为大家各自的人生价值观、喜好或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等相关问题理解和认识的不同,中间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彼此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在增强各自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同时,经过一番热烈的研究探讨最终达成共识并形成一份全面的案例分析报告。第四,全体开展交流,分享形成成果。各小组针对各自分组讨论形成的案例分析报告推举一名代表向全体人进行交流陈述,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针对该小组的陈述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该小组代表进行回答。这一轮也将会促使学习者迸发思考的火花,将案例课程开展推至高点,不断巩固形成成果。第五,总结归纳,深化提高。在前面交流分享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组织对管理课程的开展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到位把握分寸层次,全面阐述原因分析,认真评论点评小组成员的每一种观点或者形成的结论,以鼓励为主,当然也要适当指出其表现出的不足和问题。最后,实施方案,提升技能。在实施了总结归纳之后,再进一步模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提升,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方位综合实际应用,发挥其积极作用。通过上述四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可以得知,立足教育特征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是当前非常有必要开展也要尽快开展的一项工作。在充分意识到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认真研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进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提供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大量应用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