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花教案(精选5篇)

蝴蝶花教案范文第1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翅膀的奇异图案及舞动的姿态,感受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2.乐意与蝴蝶亲近,体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装有蝴蝶的小容器3个、大容器1个;多媒体课件;翅膀人手1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翅膀

1.欣赏局部纹饰,想象与猜测

2.揭晓,并谈感受

3.多媒体介绍翅膀的奇异花纹及其作用,赋予蝴蝶不同的个性

(二)探秘翅膀

1.寻找蝴蝶翅膀的秘密

(1)提出观察要求:蝴蝶的翅膀在飞的时候和停下的时候分别是什么样子?将发现记录下来。

(2)幼儿观察蝴蝶,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与梳理

(1)结合幼儿的记录,交流观察经验。

(2)肢体动作表现。

(3)短片输理与提升。

三、放飞蝴蝶

1.探讨蝴蝶生长在什么地方?萌发放飞的愿望。

2.师生放飞蝴蝶,观察并感受蝴蝶自由自在翩翩起舞的美好状态。

二、活动解析

(一)设计意图

对蝴蝶的印象和认知,翅膀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文学、歌舞、艺术作品争相将其作为艺术表现的素材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对煽动的翅膀喜欢上蝴蝶。对于孩子而言,翅膀的生成、图案、作用、舞动都是有价值的教学素材,然而图案不应仅仅只是漂亮、美丽、好看,舞动也不会仅仅只是上下机械摆动。于是我以拓展孩子对翅膀的已有经验为最初出发点,结合大班临近毕业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试图引领孩子带着新奇欣赏翅膀,走近蝴蝶真实探密翅膀,放飞蝴蝶感受翩翩起舞的过程,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以轻松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在欣赏和探密中积累舞动的素材,以舞动的方式表现积累的经验。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翅膀的奇异图案及舞动的姿态,感受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2.乐意与蝴蝶亲近,体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其中构建对翅膀的感性认知是重点,舞动和表现、体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是难点。

(三)活动过程

1.欣赏翅膀

通过翅膀的奇异花纹及其作用的欣赏,赋予蝴蝶不同的个性。目的在于:

其一突破对翅膀美艳的单一认知。

其二让孩子喜欢上蝴蝶,拉近彼此的距离,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2.探秘翅膀

营造自然、宽松、真实的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在此环节中,教师为孩子提供的是纱帐,蝴蝶在纱帐中飞舞,幼儿在四周三五成群,自由结伴观察,人与动物亲密接触。教师提供的纱帐有大小两种,目的在于:

其一,大纱帐满足三五成群粗线条观察的目的。

其二,小纱帐满足幼儿驻足细致观察的目的。

在交流与梳理的环节中教师安排了三个不同的形式,既能起到多方位、多途径地与同伴充分交流分享的目的,又促使环节得以层层深入地开展:

(1)第一步:借助记录表,引导幼儿以语言表述的形式讲述自己的发现,这在以往的科学观察活动中比较常见,表达欲望及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经常会成为发言的主体。

(2)第二步:以肢体语言表现自己的发现。孩子们经由个别幼儿与教师的观点碰撞与梳理,自己原有的观察发现应该有所提升,肢体表现既是给每个孩子展现与表达自己观察发现的机会,又是对新构建经验的反馈。

(3)第三步:以短片的形式出现既是对交流观察发现的小结,又是对蝴蝶翅膀认知经验的拓展和外延,以此激发幼儿新的探索兴趣的产生。

3.放飞蝴蝶

这一环节的目标不仅仅在于社会领域中自然、环保理念的体现,同时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再一次引发幼儿对蝴蝶自由自在翩翩起舞状态的观察与发现,以及由此带来的美的感受与体验。

(四)活动特色

1.以点及面避免泛泛而谈

从翅膀着眼,以此为突破口促使幼儿对蝴蝶产生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在本次活动中试图透过对放大的翅膀图案的欣赏,一开始就能瞬间吸引孩子的眼球,随着对翅膀动静两种状态下的感知、探索与发现,打开孩子探索蝴蝶的大门,逐步构建起更为灵动和丰富的新的感性经验。

以科学探索为主线,融合艺术与社会领域的综合教学方式营造更为生动有趣的氛围。

2.拉近与动物的距离,在亲近动物的基础上产生认识与探索行为

本次活动为孩子提供真实的观察对象,想要传递的是感性经验应该建立在亲自体验和发现的基础上的理念,让孩子与舞动的精灵零距离接触,当下所感受和获得的点点滴滴都是鲜活而灵动的。有了这样的体验再以教师有心筛选的图片、视频资料给予补充和深化、梳理,让孩子经历愉快、积极且有效的学习体验。

蝴蝶花教案范文第2篇

“师幼互动”应建立在轻松、自由的基础上,教师和幼儿都保持愉快心情的情况下,在相互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如果始终处于一种强迫、紧张的气氛中,只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根本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幼儿连自己的基本想法都无法表达,那也就根本谈不上所谓的互动。因此,要想进行积极的互动,就要积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

首先,应保持幼儿的主体性地位。以幼儿为主体,主要是从幼儿的兴趣点进行互动学习。兴趣,是一切活动顺利进行的引导线,特别是幼儿的活动,更应该以兴趣为主。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仔细观察幼儿的兴趣点是什么,并及时捕捉住,加以引导,再把问题反馈给幼儿。如,在一次观察的活动中,郭××小朋友无意中捉到了一只蝴蝶,孩子对蝴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拿花和草给蝴蝶吃,并且把它养了起来。可是几天后,蝴蝶死了。孩子们在难过之余,感到很奇怪:我们喂蝴蝶东西吃了,为什么它还会死了呢?它到底吃什么呢?我及时抓住了这次机会,和幼儿一起讨论起了“蝴蝶吃什么?”的问题。开始,幼儿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蝴蝶吃叶子和草。”有的说:“喝花上的露水。”有的说:“吃蜂蜜。”还有的说:“它吃玉米叶子。”这些只是幼儿最初级的认识,他们凭自己的想象寻找出了答案,并且都认为自己的最正确。这时,我没有把正确答案告诉幼儿,而是给幼儿留了一个小问号:到底谁的答案对呢?正如皮亚杰所言:教师应站在一边静静地等待一会儿,给学生让出时间和空间,仔细观察儿童的所作所为,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而后你的教学就可能不同于平常。果然,几天后幼儿纷纷找回了答案,他们自然也知道了:原来蝴蝶喜欢吃蜂蜜。

其次,教师要积极关注幼儿,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瑞吉欧的教学理论中就曾把教学过程比作是教师和儿童在进行乒乓球游戏,教师“必须接住儿童抛过来的球,并以某种形式推挡回给他们,使他们想同我们一起继续游戏,并且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继续游戏,或许还能发展出其他游戏”。这种游戏是双方合作进行的,离开任何一方,游戏都无法进行下去。虽然合作双方的经验水平不对等,但教师不应因此去控制、限制幼儿的行为,或代替幼儿的研究探索,相反,教师应强调幼儿的主动探索和自由表达。正如,在进行“蝴蝶喜欢吃什么?”的活动之后,幼儿特别想再捉只蝴蝶进行观察实验,但是冬季来临了,蝴蝶一直没捉到,于是幼儿又生成了新的疑问:“冬天蝴蝶去哪儿了?”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又积极开始了答案的查找。第二天,朱××小朋友找到的答案是:蝴蝶在冬天来临时,产下卵就死了,等到春天到来时,卵就孵化成幼虫,然后变成蛹,最后变成蝴蝶。而我查到的结果是:冬季,蝴蝶躲在蛹里面,挂在树枝上,在风里摇摇荡荡。当我把查的结果告诉幼儿时,他们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不对,冬天蝴蝶生下小宝宝就死了,小宝宝在春天时再变成小虫子,然后变成蛹,最后就变成漂亮的蝴蝶了。意见产生了分歧,于是我们决定再一起查找资料。一段时间后,幼儿又查到了答案:蝴蝶的生命周期不一样,有的蝴蝶在冬天来临时正好是蝴蝶,所以它就以卵过冬;而有的蝴蝶在冬天来临时,正好变成蛹,所以就以蛹过冬。幼儿在一次次的查找中,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更重要的是:幼儿对蝴蝶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并且逐步产生了新的问题:“蝴蝶和蛾子的区别”、“小动物如何过冬”、“人类怎样过冬”。

二、情感交流是促进师幼互动的重要因素

情感交流是一种心灵的交汇,人们只有在相互相信、尊重的基础上,才会把自己的想法对对方进行表达,进行相互的交流。幼儿同教师之间更是如此。如果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只是严厉,那幼儿如何敢对教师表达心声,教师也就无法探知幼儿的心中所想,那又何谈师幼互动呢?因此,教师应在幼儿碰到困难时,给幼儿以鼓励,让幼儿始终有一种动力:我一定能行!在幼儿体验到成功时,给幼儿以表扬,让幼儿品尝到成功的乐趣。情感的互动可以让幼儿在爱的滋润下养成自尊、自爱、不怕困难、乐于探索的良好品质。师幼互动应时时都在游戏、吃饭、睡觉、户外活动……教师要时时关注幼儿。如,在户外滑滑梯时,为了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我便在每个滑下来的幼儿身上拍一下,结果幼儿引申出了“猫和老鼠”的游戏,以后又变成了“黑猫警长”的游戏,慢慢地,幼儿从游戏中又喜欢上了听《黑猫警长》的故事,继而看《黑猫警长》的影碟,然后表演“黑猫警长”……本来只是很简单的拍手游戏,幼儿却能生成这样许多的活动内容。这就是教师对幼儿特别关注,找到幼儿的所需,始终对幼儿的一切活动保持一种极大的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有一种感觉:老师对我做的一切非常赞赏。因此教师要经常对幼儿保持一种赏识的态度,让幼儿在被赏识中找到自信,从而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从中发现幼儿的所需。

幼儿对教师的关注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会发现教师的细微变化,他们会经常说:“老师,你的头发变了。”“老师,你的鞋子和我妈妈的一样。”幼儿对教师一举一动、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说明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他们会使用自己的方法来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我的头发散了,你给我梳梳吧”,或者经常拉住老师的手亲一口。在孩子心中,他们一定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哪怕是一个抚摸,一个微笑。老师何不把自己的关注送给每一个幼儿,让他们得到爱的启迪,知道自己倍受关爱,以建立自信心。当孩子得到老师的爱后,一定会更加爱老师,就会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因此,在平时,我经常蹲下来亲亲、抱抱他们;一起说说他们喜欢的动画片;让他们拉拉我的衣服,拍拍我的后背,捂住我的眼睛。这样,幼儿就愿意在我面前自由表达自己高兴或不高兴的事、家中的新玩具、发现的问题、找到的答案……当然,幼儿心中想的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我自然也就知道了,这时就可以针对幼儿所想,制定出自己的计划,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去学习。

三、在家园、师幼的共同互动中促进幼儿发展

蝴蝶花教案范文第3篇

儿童在自发探究过程中要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观念。组织学生积极地去进行探究,我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尝试。

层面之一 探究问题的发现与组织

儿童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孩子们自发地探究周围的世界。但他们自发探究计划性不强,常常随兴所至,探究的问题往往直接来自身边生活及社会生活有关学科的直接观察,问题由儿童自主提问。

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设置情境引导儿童对感兴趣的问题或对儿童关注的话题进行探究,从儿童自发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学的探究。

如儿童在观察校园里花草树木时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秋天的红花草为什么叶子会变黄?行政楼两墙边的樟树对着墙的一面会枯萎,另一边长势很好?为什么要在三四层楼层中栽槐树?校园教学楼后面的二球悬铃木为什么会死亡……

教师应以学生关注的问题为起点,组织学生对这些热点话题进行探究,这是一种迅速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省时学习与发展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要精心引导,讨论出这些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提供哪些方面的指导,何时介入,都要有自己的思考。

层面之二 探究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儿童自发地探究,更多的只是针对儿童自身而言,是鉴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而有些问题的答案教师本身已经知道了。因此教师在指导儿童设计的探究方案时,不仅仅要满足于儿童自发探究的水平,还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素养的提高,所设计的探究方案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所谓探究方案的科学性,就是根据探究的对象设计出合乎探究对象本身的自然规律。而可行性就是儿童通过努力能够实施这个方案。

如儿童在制作蝴蝶标本活动中,蝴蝶的来源成了一个大问题。怎样才能抓到蝴蝶呢?我要求学生制定捉蝴蝶的方案,在制定时先阅读有关蝴蝶的资料。

在进行方案交流过程中,学生总结出有蝴蝶的季节、捕捉蝴蝶的最佳时段以及捕捉蝴蝶的最好地点。最终我们捕捉蝴蝶的方案定下来,除了昆虫网,准备蝴蝶纸袋外,最佳时间是6月上旬,最佳地点,没有打农药的地方(陵园、树林等),最佳时间是早上刚出太阳前后。

这样的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学生在实施后,每人一个早上用15分钟的时间就能捕捉到40只蝴蝶,效果十分明显。

儿童通过直接参与探究过程,通过自己的发现、思考和反思,从亲身体验中获得对探究体验的深刻认识,以及深刻理解探究是怎样导致科学发现的等等一系列与科学的本质有关的科学问题。这个过程是儿童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儿童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儿童的。

层面之三 自发探究的成果和面向

儿童在亲历探究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和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让他们感受到科学概念比他们以前的个人见解具有更强大的说服力,而这种说服力更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让更多人赞叹科学的迷人魅力和科学规律美的震撼力――“科学之美”。

蝴蝶花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蝴蝶“恋”花;依存关系;自然物;人造物;设计艺术;语义学

中图分类号:J506文献标识码:A

Semantic Design Clothing Patterns Butterfly “Love”Flower Dependencies

SHENG Jing- Zhao

(Art & Design Department,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48)

蝴蝶“恋”花,作为自然物,在一种新异的艺术感情催生下,转化为传情或言志,更是对美好形态的吟咏歌颂。作为人造物,在服饰形态设计中,上升到功能、装饰、象征意义,产生物以人所需求目的的共鸣关系。蝴蝶“恋”花为组合的服饰图案,从宋代花卉草虫绘画中的写生小品取意后,随着织锦和缂丝等高级制品的织造水平、织金技术进一步提高获得完美,越发成为上至九重至尊,下至黎民百姓的共识,更广泛地被移用于织绣、首饰、饰品、服装中。南宋领抹“绣蝶恋芍药”花边,元代衣袖“万蕊千花”织锦图案,宋元“金蝴蝶桃花荔枝纹”耳环,明代“白玉蝶”形佩,清代“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早已沿袭为民俗文化传统。时尚轮回,蝴蝶“恋”花更诱发一种整体性联想功能与情绪效应。杜鹃花与双蝶节,七星羊皮与纳西族五朵金花,婚纱与蝴蝶袖,为民族服饰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组合。这意味着不是各组成部分简单的集合,而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一、从自然形态推衍出意识形态开始

《周易》理想取象建立了宇宙万物“实体”观照的哲学范式,“实体”是指有特殊感情优势和最佳兴奋状态的自然形态,是以客观现实为根据,有助于转化有意注意的信息量。当信息量丰富起来,人的意识开始彰显,以想象的形式删选、整理、重组,建立太虚幻境。《庄子》幻想取象构成承续关系,外延出阔大的意识形态,纯出于幻想,并无客观现实为根据。自然形态推衍出意识形态,直接推出了二者关系:前者是自身生存状态的真实关系,后者对前者关系的体验关系,称作“关系的关系”“第二层关系”。即派生了人与自然形态的另一种特殊关系,即“为我”关系:自然形态被我利用,为我服务。关于“为我”,马克思曾经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把蝴蝶与花放置在一起审美,“恋”在物与物关系上构成我与我的转折关系,应是第二层关系。这种转折的原点正是一切属人问题的起点和中心点。

二、蝴蝶“恋”花形态语义从属与附着关系

任何物象都包括相互依存的两个侧面:一是对形的认知,二是对态的反应。取象必须是形与态的会通,态从属于形而存在。中国传统取象思想注重“万物静观皆自得”,讲求“天人合一”。蝴蝶恋花进入物我相亲的体验中,初创形态相互之间建立起一定造型尺度、形状、比例组合,从而营造出花“附”蝶、蝶“待”花的亲切氛围:处处见蝶,即处处以花映带之。语义赋予形态结构意义是深层的,抽象的,需要与人的互动过程诠释。蝴蝶“恋”花从表象的具体进一步发展稀薄的抽象从属,是在尊重良好的形态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基础上,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为目的。唐《北户录》中有一则记录媚蝶的变态时用“女子收而佩之,如细鸟皮,令人媚悦,号为媚蝶。”②李商隐《青陵台》:“莫许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③隐藏在形态语义结构后面的意识形态,是人与人之间的或亲情、或爱情、或人情,受制于我们的身体经验、外部世界的特性及我们与外部世界的心里体验。

梁祝化蝶、庄周梦蝶之所以久远传播,主要有两方面成就。其一是形奇、其二是神幻,尤其是幻出葩华,造就了独特的人生追求。由恋花到恋人,由恋家到恋国,这种影响不只停留在形态的表现张力,更在于精神层面的反响、升华。人在蝴蝶与花身上,发现了自己在历史实践中生成的人性、精神和文化,又将此属性赋予了蝴蝶与花,于是遂成为某种伦理意念的附着载体。例如,蝴蝶“恋”花用情姻缘的代表形象成为超现实的媒介物,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在《周公解梦》中有这样的内容:梦见得到蝴蝶,姻缘美满,若是失去蝴蝶,则姻缘损毁。与之相应,在婚礼仪式上欧洲流行放飞蝴蝶,日本要随婚礼礼品赠送一对大的纸蝴蝶,中国在嫁妆上嗜好绣蝴蝶。蝴蝶恋花所凝聚的相思情结附着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

从属是前提,附着是目的。从属关系的基本规律就是源于对人生阅历的深味。附着关系的基本规律就是源于对世间真理的澄思。我们必须辨证处理蝴蝶“恋”花从属与附着的张力关系,其一是与人类自身美好生存的真实关系;其二是与契合自发性创作关系;其三是与积淀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关系。

三、服饰形态语义设计中蝴蝶“恋”花的依存关系

1.服饰形态语义设计的内涵

服饰形态语义表现为服饰外部物质形状和着装后使人产生情感两方面,是由人的形体与动态规律衍生而立意。在设计中视为传达功能和结构特征等视觉符号,涉及与人们的沟通关系。因此,在考虑如何穿着和打扮每个人的同时,“因形见义”的表意符号不能忽视,还必然要对使用者产生精神和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修正作用,是服饰形态语义设计的内涵。

2.蝴蝶“恋”花与服饰形态语义设计依存关系

(1)功能服从关系

服饰形态最基本的功能目的:必须符合人穿着。从设计角度看,外形既是外部构造的承担者,同时又是内在功能的传达者,依照“道法自然”,更好地适应环境。体现在:造型、材料、色彩、人机关系、生产工艺等因素服从使用舒适度。有机形态是功能要素的特有态势,形态是具体的,有生长机能指向意义;形体组合以集合形态为主。现代唐装设计,蝴蝶盘扣巧妙地利用“袢条”回旋盘绕组成环环相扣,能改善穿着过程,同时生动的形式美给予情感渲染,是趣味格调的表征,也具备相当经济效益附加值。团花代表圆满美,构成生理的和谐关系。它们各自分开看时,则在艺术上的成就很小,但组合起来时包含着与社会、民族文化联想等意义。而在后现代主义服饰风格中,蝴蝶盘扣搭配团花图案有了重新理解认识的理由,多了份异类和反叛。首饰形态上的仿生设计,在佩戴者看来十分亲切,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许多设计师让世俗生活中“蝴蝶探花”、“蝴蝶寻花”、“花开蝶舞”的原型,直接飞舞在衣服上“露”的地方,一如真的蝴蝶在花丛中纷飞,流露出的风情比写实更加“具象”。

无机形态没有确定的“象形”。形体组合以点、线、面、体为主,观赏积极性体现在:概念上的抽象、形式上的求新。在现代社会高负荷、高技术状态下,无机形态塑造回归单纯、简洁、自由面,可以缓解现代快节奏带来的种种压力,更符合使用者因在文化、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同对服饰形态审美差异需求的心理。蝴蝶之所以“恋”上花,二者之间具有认知领域共同之处:外表美丽娇弱,却极易受到伤害,不会长久存在。这样,派生出潜在含义:青春。青春无形无味无色,成为小女生的专利,无机形态的象征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蝴蝶与花的概念反而退居其后。如衬衣下摆加长,随意扎成两个或几个圈;领口抽碎褶或起波浪状;门襟多层次重叠切缝、层秀,多角度勾勒出“美好、热烈、幻想”的立体情境,将松散的服装部件与人物都统一于一个意念框架之中,从而实现了形散而神聚的结构张力。

(2)情境示意关系

有机形立面是相对于几何形立面所提出的概念,采用有机曲面的形态来区别于横平竖直、直尾转弯的立面形态。蝴蝶结属于较规则的有机形曲面,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加以设计,变化性中蕴藏规律性。在礼服上运用自上个世纪欧洲巴洛克艺术与洛可可艺术开始流行,几乎就从来没有减少过。在现代服饰立面设计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产生多样化嬗变。将之放在环境、场合、空间情境中加以体验,同时示意对受众者的尊敬以及要求得到受众者的情感认同。男士蝴蝶结,属于方寸艺术,虽然小,但代表了身份、地位、品味、教养等许多无形语言,礼仪规范目的加强,造型特点遵从规律大于变化。如蝴蝶结的条纹设计,暗示了花的存在,促使视觉运动传感器沿着不同方向运动,很好地起到提示方向,引导实际作用;尖角设计,表明了不可触摸的语义,颠覆了对使用模式的惯性理解,而恰恰相反,如同康定斯基所说的一个三角形具有它特殊的精神上的芬芳一样,带来了使用者心理上的愉悦感;打结设计,考虑的是相对简单的二维空间,形态变得变幻莫测,享受着似蝶似花的动态乐趣。女士蝴蝶结,造型特点遵从变化大于规律。中式手法注重平面装饰,常运用中国画“平行相破”避免完全对称、板滞,求得灵活与变化。西式手法注重空间装饰,常运用“冗余”重复形态,组成焦点的强势立场。常见有间隔重复,产生连续流动;渐变重复,形成张力线;交替重复,形成角度构图。

(3)意象并置关系

意象生成是意与象的并置,意象并置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意象为平行并列和共同展示时的相互映照。比兴纳入到意象并置的构建体系中,可以看到比“显”兴“隐”的并置呼应,起到不同的意象作用。(《毛诗正义》卷一)认为,比兴是借助外物以寄寓主观情志的手法,这与意象的内涵是一致的。

北美“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品牌恰当运用蝴蝶元素比作性感尤物亮相秀场,因而能将视点快速引入全美潮流趋势,蝴蝶同时具有创造组织标志活动的情境意象功能,(图1)潜在的“蝴蝶效应”且影响着全球三十亿女性的内衣文化,正所谓“云想衣裳花想容”,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中国传统民族织锦通过谐音、会意、借代等多种表现手法,构成民族意象。(图2)如“百”象征着完满大吉,“偶”象征着喜相逢,“百蝶飞舞”和“百事如意”,“双蝶连理”和“双福齐至”“比翼双飞”,构成与吉祥比较稳定的寓意模式,而逻辑结构成为空间“位置”上的中心点,有对称式、散点式、分割式等排列。蝴蝶翩飞,色彩亮丽,未见一朵鲜花,却似乎穿梭于花丛中。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意象构成了旅游开发之间心理意象的关系。从民俗文化中发展起来的“百蝶”、“双蝶”用于旅游纪念品,打破传统,具有时效性和独特地域性。材质上充分发挥针织、皮革、刺绣、珠片等民俗工艺;造型上结合了同心锁、同心结等民族情结连成整体,使旅游者可“睹物思情”。“百蝶”、“双蝶”用于舞台服饰,意象塑造具有“程式化”“虚拟化”的表演特征,巧妙利用道具就把剧情最重要的情节表现出来。如配扇舞,舞扇子时,服装也跟着甩动,仿佛看见一群美丽的少女在嬉戏、扑蝶,又带出“花”这一意象:隐喻少女天性纯洁美丽和可人笑靥的生活写真。

西方常把女装比喻成“盛大的花篮”,在这个花篮里除了鲜花、蕾丝,还有蝴蝶和缎带,而中国少数民族蝶图腾,蝶形饰物,蝴蝶髻,蝴蝶帽,花头巾,表明现代原生态服饰形态设计用意象以简炼手法创作,符合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双重并置。

(4)新合体加减关系

自然形态中的蝴蝶经过毛毛虫超级成长,到艰难和痛苦蜕变,再到成蝶,造型不断变化决定了不断产生新形体的能力。在新形体组合中,加法与减法是普遍运用的两种对立统一的手法,加法是采用添加、堆积、填充、重复、穿插等创作手法,扩充造型体量、组合。立体蜜蜂、蝴蝶、鹦鹉、喜鹊与面料上多个印染花卉精心安排于一个整体,极大地加强多维时空的散点透视。素提花、打花、挑花、坎花技艺集于一体,则反映出层次、节奏渲染力。正如E•B•赫洛克所说:“时装变化频繁,其实用的成分越小,奢侈的成分越大。”④同构与加法形式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换句话说就是互相寻找形态客观对应物。对应物可建立在含义、形式、形义、异质相似属性上。表现手法可针对性侧重物体本质、视觉、媒介及人们的心理反应等因素。蝴蝶被喻为“会飞的花朵”,蝴蝶的色泽、外形、表皮和花朵的颜色、外形、纹路进行了形式同构创意。这个新合体,其间并没有运用任何联接媒介,却让人强烈地感觉到似蝶似花(图3),似牡丹谓富贵,似荷莲暗喻君子,属“合体纹”。黎族织锦中“百花图”,实际上是蛙人纹的几何图案化。减法是在原有形体空间上进行剔减,得出明显的优势点和劣势点,合理取舍,去粗取精,局部上采用切削、挖空、分裂、打散和小形体的重组。内衣上的蝴蝶,繁缛细节削减至几道波浪折皱,内衣外穿,缺不了替换蕾丝花边和璀璨珠宝。减法应用到织物组织构造中,常用有镂空、烂花、漂洗、剪切、抽纱等加工,即使蝴蝶与花有相同的色彩,形象的特征和体积也会呈现虚实相生。

二者之间关系可以进一步从建构和解构、复杂和简洁、规则和不规则、开敞和封闭等关系的比较中得到更好的理解。(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曾繁亮《发展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张力关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2期,第259页。

② 林万春《美丽的舞者》,《泉州文学》,2006年第1期,第33页。

蝴蝶花教案范文第5篇

自然情结小时候的我,非常喜欢自然,因为它仿佛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满足我幼小心灵的求知欲。听妈妈说,小时候的我总爱问个“为什么”?如“月亮为什么会有时圆有时弯”?“植物没有嘴,怎么喝水呢”?为什么冬天会冷?夏天会热呢……?而这些问题只有«自然»才能给我答案,因此,我酷爱自然甚于任何一门学科,可惜的是,那时候的自然课,只是一门副课,不被重视,一学期下来只能学到两三课而已。如今,素质教育的号角吹遍了大江南北,自然这门学科已被重视起来,变得更加有趣了。我也荣幸地当上了一名小学自然老师,于是,我要把我的“最爱”传给我的学生。 课堂中的我,仿佛是孩子眼中的“齐天大圣”一会儿是春天中翩翩起舞的蝴蝶,一会儿时夏天里的涓涓细流,一会儿又变成了秋天里纷飞的落叶,一会儿又来到了千里冰峰万里飘雪的世界……,天南地北,世间万象,尽在我的魔术棒——“自然”中。一、 我物化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根本所在。明代大教育学家王明阳曾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行不能已”,一节不能使学生“自不能己”的课堂教学,可以毫不留情的说,是一节失败的课,一节毫无意义的课,一节没有生命的课。这就仿佛把一群开的正艳的花移植到大沙漠,会使他们枯萎,失去生命的朝气,。为使我们的花儿朝气蓬勃,我在自然课中以“物化”自己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在教江苏省教育出版社第五册«蝴蝶从哪来»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上课铃一响,我戴着只美丽硕大的凤尾蝶头饰翩翩起舞地跑进教室:“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我是谁?”“蝴蝶!”(学生大笑,齐声答)“你们对蝴蝶感兴趣吗?”“当然感兴趣了!”(七嘴八舌地说)“谁能围绕蝴蝶提几个问题?”“蝴蝶有爸爸妈妈吗?”(举手回答)“蝴蝶有眼嘴和脚吗?”``````而我整节课就以蝴蝶的身份来回答学生的提问,使学生了解蝴蝶变化的四个过程,卵—幼虫-蛹-蝴蝶。并通过提问方式使学生了解到许多课外知识,而且还向学生介绍了“我”许多不同的种类。这样尽管涉及的知识面广而多,但学生乐意接受,而且接受的快,记得牢。因为这时的孩子已忘记他们面对的是老师,他们觉得站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一只会说话的蝴蝶,是他们的好伙伴,就这样在说说笑笑中,在学生提问老师回答中,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二、 生活中处处是自然因为自然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有生物知识,有化学知识,有物理知识。而小学涉及的这些知识一般都是家庭常用的小常识,所以在上课一开始,我总爱问:“你们在生活中又发现什么问题吗?”如果孩子问题提的好,且生活中确实常常见到,尽管这节课没有这个内容的安排,我也要跨年级或跨课程的教,因为学生的兴趣来得快,去得快,如果不能及时的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们便会对这些问题习以为常,不再认为它是个“问题”了,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有一次,我在上三年级自然课时,照例问:“最近,你们在生活中有何新发现?”有一男孩举手答道:“老师,我在家里废水池中灌满了水,谁也没有在那里提水,为何一个月后,水池中的水只剩大半池了呢?”他的问题是五年级第九册才涉及到的课程,而他只是三年级的学生,怎么办呢?首先,我肯定了他的提问,表扬了他是一个爱观察的好学生。其次,我又统计了发现类似问题的有多少人,特别想知道答案的有多少人。一般情况,如果不是很多人发现了问题,并且想知道答案,我便课后单独给这个学生讲解,而这一次,几乎全班都举起了手,于是我放弃了原先的课程计划,改教第九册的第13课《水变成水蒸气»一课,使学生了解到水变成水蒸气蒸发了。原本,这一课是比较枯燥的,但由于学生的求知欲强,听得特别认真,所以尽管只是三年级的学生,可做起试验仍然得心应手,掌握的特别块,知识点也记得特别牢。那么到五年级只要稍作复习,这一课完全可以不要上了。三、自然课走进大自然自然教学是以周围的现实世界为认知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既是如此,闭门造车,照本宣科是肯定行不通的。因为“现实世界”不是教师的一张嘴能够讲出来的,它需要孩子们用眼看、动脑想、动手做。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其中之一就是“解放孩子的空间”,不要把孩子关在鸟笼里,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接触大社会,以扩大眼界,丰富知识面。因此,我在讲《秋天来了》这一课时,首先带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园里走一走,观察一下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发生了那些变化,天气又发生了那些变化,先让学生去发现,然后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再如,我在上«昆虫的共同特征»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到公园或野外收集一些昆虫,再观察一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生回答,老师给予纠正,讲课完毕后,最后再看看你收集的东西里,哪些属于昆虫,哪些不是昆虫。这样学生有了直觉感,学的有趣,又有实物作基础,学生学得比较牢。课后,我引伸到昆虫中,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使学生回归自然,去放生,激发他们去保护益虫,增强维生态平衡的意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