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5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心理健康; 全面发展;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性教育模式为主,从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解决幼儿在心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教育调整促进其全面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同于高中和大学阶段以理论为主要授课的形式,大多是通过一种环境的熏陶和活动的引导来开展。通过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情感,与人交往的灵活能力以及实践的灵活性。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面向全体幼儿开展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二是面向少数心理和行为存在严重问题的幼儿开展的补偿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多注重的是教育的引导性。幼儿早期的心理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是一种具有强烈自我吸引力的心理,会随着自身的本性、尺度在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中形成一种自我的心理品质。幼儿无意识的心理发展状态中需要教师的引导,既维护幼儿的自我主观意识,又引导幼儿不断地修正不良的本性特征,朝着更加多元和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随着本性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语言表述,并不断地通过重现来巩固和习得。但是幼儿在无意识的学习中还不能够识别词汇的好坏,常常会学习一些脏话,这些脏话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教师不能直接对幼儿进行人格上的抨击,以此定义为幼儿素质低,而是通过引导及时地予以纠正。在补偿性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是针对一些存在严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幼儿,这在特殊教育学校更加明显,需要借助专业的心理疏导工具来开展,如沙盘、心理发泄室等,让不能借助正常沟通抒发情感的幼儿,借助此渠道来缓解心理压力。这种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培养幼儿自身的一种心理平衡,避免一些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与人交往和社会适应的原则
当今时代的发展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得幼儿跟社会交往的越来越密切,这就对幼儿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幼儿最初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家庭中,主要与家人进行沟通,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更多地处于被照顾的状态,其不良语言和行为都会被宽容。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开始出现与同伴的交往,这是一种相对平等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去自我中心逐渐发展,学会分享、倾听、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对幼儿由本性出发产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引导,如在遇到不同意见时的打架和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阶段的一个特征,教师需要对此引导,使这种行为逐渐消退,形成正确的交流方式。
(二)从幼儿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出发
幼儿是充满童真的,幼儿的学习都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和活动,幼儿的注意力能够集中两个小时,而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即使有教师管理,幼儿也不会因为威严而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这就是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必须关注幼儿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在各种活动中之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地进行干涉,而是要引导幼儿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想法,并且欣赏幼儿的创新能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并通过语言进行心理引导。例如,一个幼儿的作品:一个年龄大点的孩子在打一个婴儿。教师让幼儿讲述自己作品中的故事,原来是家里的妹妹抢夺了父母对自己的宠爱,针对此教师在语言活动、区域活动等中逐渐渗透正确的教育,并和家长进行沟通。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多样化的网络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不是专门的教育,而是一种渗透性课程,在不同的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网络上丰富的案例,带领幼儿走进熟悉的情境中,在情境的参与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与人交往的心理主题教育中,教师通过“娃娃家”活动,引导幼儿在参与中学会如何接待客人,如何礼貌地长辈进行沟通等等,幼儿在准备食物,在自己创设的游戏情景中,自然地学会交往交流能力。另外,幼儿的教育需要构建家园一体模式,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教师可以在微信中向家长推荐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推荐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和一些有关心理教育的电影,引导家长进行观看,提高家长的素养。
(二)构建网络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兴趣
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教育忽视的问题,大多数的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并不关注,孩子的心理素质处于怎样的水平,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修正。这就需要构建心理测评系统,引导对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测量,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情况以及自己在心理上存在的弱势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中有意识地调整,逐渐修正自己的心理,并通过有针对性的行为指导和修正对幼儿进行教育。同时,要完善心理网页的制作和维护。网络信息无时无刻地都在影响着学生,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基本上家长每天都在关心着信息的更新,心理网页也需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视频、动画和一些参与性较强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经常对网页的关注,增加网页的影响力。幼儿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回答问题来进行学习,这样幼儿园也可以对教育提供监控,促进有效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表现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家庭教育相联系,引导家长和幼儿进行借助网络资源进行亲子互动,提高幼儿的认识,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在幼儿园中要引导幼儿的参与,在参与中发展幼儿水平。
参考文献
[1]钟好静。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3(8):237。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什么是师生间沟通?沟通有何意义?
所谓沟通是指教师与幼儿互相交流,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的过程,师生间的沟通是建立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渠道,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成人有时忽视了与幼儿进行沟通,忽视了对幼儿心理需要的满足,以致因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造成代沟,教师与幼儿缺乏沟通,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因此,成人与幼儿之间需要沟通,在互相沟通中,得到宽容、理解、支持和尊重。而师生间的沟通,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间的了解,在沟通中,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尊重,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并有一种充分的接纳感,感到自己为教师所关心,喜爱,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增强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同时,幼儿在与教师的沟通中,向教师传递他的情绪、情感,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幼儿的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与帮助,教师与幼儿能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良好的个性,是师生间沟通的保证
一般而言,幼儿喜欢和善、耐心、公平,对幼儿有兴趣的教师,不喜欢严厉、批评责骂、惩罚儿童、脾气坏的教师。热情的教师相对冷漠的教师更乐于助人。热情与容许对原来成就水平低、缺乏学业动机的幼儿有良好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影响幼儿。如,我们班上一幼儿,在回答不出计算题时,一本正经地对老师说:“我妈妈说我是吃忘记蛋长大的。”全班幼儿哄堂大笑,这时,教师并没有取笑他,而是诚恳地对他说:“你我只要认真想一想,一定会算出来的,待会儿,我们再一起学一学好吗?”游戏时,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也充当起了小老师,耐心地帮助他,终于,使他学会了,他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不再以为自己是天生比别人差
三、满足幼儿的需要是师生间沟通的前题
人的需要种类很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按需要的指向将其分为七种,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幼儿是社会的人,因而,幼儿具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要求得到成人的关注,要求自主,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要求负一定的责任。对幼儿被赞扬和被认可需要的适度满足,可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
幼儿的自信心。在师生的沟通中,幼儿感到教师对自己是欣赏的态度,就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 ,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的,乐于与教师进行情感与认识上的交流。如:一次幼儿在绘画时,一名幼儿将海水画成了红色,老师看见后,好奇地问:“咦,你的海水为什么是红色呀?”幼儿见教师没有责怪的意思,便大胆地说:“傍晚,太阳快下山了,把大海照得红通通的,海水就变成红了。”反之,如果教师采用训斥的态度,强令幼儿改正,便得不到沟通的机会,无法了解幼儿内心真实的想法。
四、师生沟通中应掌握的原则
师生沟通过程中,常会因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主动与人沟通能力差,教师的权威地位等原因阻碍沟通,造成双方沟通的困难或沟通无法进行下去的情况。因此,教师应掌握一些与幼儿沟通的原则。
1.平等的原则
建立人格的平等关系,是师生间沟通的基础,也是幼儿是否愿意、喜欢和教师沟通的关键。我们成人间的沟通,是基于双方人格的平等。而与幼儿沟通时,我们往往会因为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还不懂事,更因为教师的权威地位而忽视这点,以希望、说教的方式来与他们沟通,“你应该这样做,而不要…… ”忽视了幼儿作为完整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体,使幼儿感受到来自权威的压力,这些都不利于师生间的沟通。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创设主动与幼儿沟通的时机,放下做教师的架子,虚心向他们“请教”,做几回学生。记得有一次,小朋友们都在玩游戏,李缘小朋友能对照着小卡片搭直升飞机,照像机等物,立体感很强。教师主动走过去要求他教给老师,他很惊奇,眼睛睁得很大,仿佛在说:“你是老师,怎么不会呢?”明白了他的心理教师说:“老师也有不会的东西,不会就要向别人学。”听了老师的话,他点了点头,很快他教老师学搭直升飞机,不仅这样,他还乐意教别的小朋友。事后,他充满自信地对别的小朋友说:“老师搭的这个直升飞机,还是我教给她的呢!”第二天一大早,她妈妈就向老师反映李缘在回家路上,跟她说了许多在幼儿园里的事情,了解了李缘在幼儿园的情况。接着晨间活动时,李缘又玩起了昨天的玩具,还等不及地拉着老师的手,告诉老师他的秘密:他最喜欢搭飞机和小汽车,长大了要开汽车……。一件小小的事情,使我们认识到,让幼儿感受老师的平等对待,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为今后幼儿与教师主动地沟通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我班的李娜小朋友,性格活泼开朗,走路一跳三蹦,喜欢唱歌跳舞,可她刚到幼儿园的时候,不象现在这样,总不能和别的小朋友玩在一起,小朋友说她抢玩具,不给大家玩,她马上就钻到桌子底下去,谁也不理睬。一天上午的桌面游戏才开始,史梦莹就喊起来了:“老师,李娜又抢我的玩具了!”我快步走到他们这组,用眼睛寻找李娜,“她在桌子底下。”一名幼儿批评着李娜说。见此情景,我连忙蹲下去,拉着她的手,向她表示教师没有怪她,并且和她一起玩具。过了一会儿,她对我说:“老师,我想玩史梦莹那边的玩具!”我点点头,一边告诉她,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呢?别人的玩具能抢吗?想一个办法来解决,在这样宽松的气氛里,我和她讨论了如何与小伙伴进行交往和游戏 ,如何协调自己和同伴的关系,并且,在以后的活动中,尽量创造机会多让李娜和小伙伴一起游戏 ,同伴告她状的声音渐渐减少了,李娜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再也不会钻桌底了,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当幼儿在遭遇到冲突或挫折时,他们往往希望寻求成人的同情和接纳。如成人对孩子表现出接纳,会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幼儿的心理紧张和情绪不安,即使在幼儿的所做所为并不合科乎情理的情况下,教师也要接纳幼儿,等他们情绪的”风雨”过后,再与幼儿细作理论,这时,幼儿能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再与幼儿细作理论,这时,幼儿能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幼儿的自尊,更好地解决问题。
2.适时的原则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 健康教育 完整性 科学性
当前很多幼儿教师都知道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当前的幼儿健康教育是在传统的科学常识教学和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实施体系尚不够成熟,教育内容不全面,没有受到实质性的重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幼儿园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利用各方面资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各环节和其他教育活动过程中,积极组织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应该关注并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幼儿园的健康教育。
一、注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完整性
当前很多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只是停留在上好体育课的层次上,基本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忽视幼儿生活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
必须加强体育课的健康教育价值,避免体育教学活动设计的随意性。《纲要》把“培养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作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根据生活经验设计趣味性游戏是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另外,还必须加强体育活动的计划性,每一次体育活动的发展目标是否得到实现,达到什么程度,也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和关注。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各种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指导家长转变教学观念,具有重视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识。其次,注重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各个教育领域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最后,还可以组织专题研究,由专任心理辅导老师或带班老师对有心理障碍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二、注重幼儿园健康教育科学性
幼儿健康教育要取得成功,关键要看教育者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了解程度,对幼儿健康教育理论观点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具备将理论观点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活学活用的能力。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才能真正对幼儿起到帮助引导作用,否则只会造成对人力物力的浪费。
首先,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幼儿健康教育知识,有的幼儿教师甚至不明确幼儿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认为健康教育就是上好体育课,加强幼儿的身体锻炼就行了,忽视了健康教育应该是身心、保健安全等全面地教育。其次,幼儿教师还必须掌握幼儿学习方式,习惯养成方式方面的理论知识。如关于幼儿健康认识、健康态度及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必然性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幼儿健康教育必须经历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最后,了解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教育方法,如教育效果比较好的“幼儿感知体验教育,即行为训练”,“讲解演示教育”,“情景表演教育”,“组织讨论教育”等。
三、注重在生活中进行幼儿健康教育
幼儿园健康教育仅靠传统意义上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很难达到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幼儿健康教育不是脱离生活的、抽象的说教教育,而是一种生活化的教育。
首先,要注重在生活中感知。教师要善于从身边找资源,从具体的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幼儿在生活中接触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参与各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学习有关的榜样和示范行为,并开始建立自身对健康所负有的责任。其次,要强调在生活中养成。教师要注意幼儿健康教育中的“养成教育”,即寓健康教育于幼儿的各项生活活动之中。再次,重“防范”也要重“应对”。幼儿健康教育不仅是“防范”教育,而且要培养孩子的“应对”能力。
四、注重在其他领域教育中进行渗透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必须和其他教育相结合,才能共同完成幼儿教育系统目标。幼儿健康教育和其他各领域之间的联系、渗透不应是形式上的大综合,而应是实质性的融合。
首先,各个领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些目标,如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认识五官及它们的功用,了解保护这些器官的一些知识,或了解科学小实验中的安全知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等。其次,幼儿健康知识的学习过程、健康态度的转变过程以及健康行为的形成过程都离不开各领域特有的教育形式的密切配合。最后,健康教育和其他各领域教育活动一样,应该充分的挖掘游戏的价值,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将健康教育与游戏有机的渗透融合,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五、注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一体化
幼儿在幼儿园接受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中的、高密度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效率比较高,如果缺乏家庭和社会良好的、正确的健康教育,或缺乏与他们的配合,就会影响幼儿园健康教育效果,出现“520”的健康教育状况,尤其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家庭成员之间和睦、民主,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和家庭气氛,在观念上和行动上真正尊重孩子,更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
很多幼儿园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家园合作。如召开定期的家长见面会、开展亲子活动、开设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等等。因此,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要与家庭、社会健康教育活动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充分发挥三者各自的积极作用,使三方面的教育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达到健康教育一体化,使健康教育产生更为显著和持久的效果。
六、注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多样性
在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组织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幼儿园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幼儿健康教育活动。首先,可以积极有效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现代教育媒体,如投影、电视、录像、计算机,这些媒体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幼儿兴趣的优势,并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促使幼儿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其次,还可以积极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如有的幼儿园组织幼儿远足,参观蔬菜超市,参加社区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等。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因此,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保护和促进幼儿生命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树立科学的健康教育观,对幼儿实施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朱清.回归生活的健康教育.纪念中国幼儿教育百年学术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0).
[2]柳倩.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早期教育,2003,(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原则;路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23)02-124-01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成长重要的舞台;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的初期心理系统的形成、人格特点的培养乃至人生发展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园的硬件、软件等设施的不断完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跨越。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首先明确了幼儿园的基本职能:保障幼儿生命与幼儿健康。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我们知道?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发展会直接影响着他的生理发展。幼儿园如果能在幼儿成长阶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各种有力的办法和措施,保护幼儿心理稳定、健康、发展,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有重要引导意义的。
(二)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人格健全稳定
幼儿刚进入幼儿园,离开了原来熟悉的家庭环境和关爱氛围,这时候难免会出现情绪波动、发脾气、爱哭,乃至自闭、性格怪异等问题。这时候,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幼儿园老师如果能够掌握幼儿的心理成长规律和情绪变化,积极引导幼儿心理朝着健康、阳光、开朗的方向发展,就能够促进幼儿人格趋向稳定、健全,幼儿心态变得更加乐观向上。
(三)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乐观的心态,快乐的生活,对于每个人都很宝贵和重要。卢梭曾经于1762年发表的《爱弥儿――论教育》,对儿童的权利与自由做了较为经典的阐释。促进幼儿快乐、开心成长是每一个幼儿园机构、每一个幼儿教师应尽的责任。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稳定的人格,培育良好的心理系统,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二、实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即在人获得应有尊严的前提下使人的体力与智力取得充分的发展。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是一种主体际的活动。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它内含着不同的主客体关系。”主体性原则,即要求老师切实尊重受教育者――幼儿的主体性地位,要努力尊重幼儿的内心需求,从有利于他们发展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协同性原则。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单一的独立的自我的封闭系统,而是开放式的多元的发展模式。协同性原则要求幼儿园教师注重心理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发展性原则。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变迁的重要理论。任何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是唯物主义发展论的基本观点。发展性原则要求幼儿园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活动要有前瞻性、发展性,努力适合幼儿身体、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三、实现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丰富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教师要积极学习幼儿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幼儿健康教育提供智力保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师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让幼儿主动模仿各种形象丰富、有趣的事物,培养兴趣爱好,促进幼儿理解、思维能力的提升,促使心理健康发展。在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时,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具有新颖性,如通过他们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等来完成教育活动及功能。?同时,老师要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要领悟自己的语言、行为、动作都会都对儿童人格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老师要学会引导、教育心理健康知识,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设计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因为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在幼儿园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最能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也容易获得幼儿的认可,促进幼儿快乐学习。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策划、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考虑以游戏为主,即寓教育于游戏之中,通过游戏活动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在开展活动中,注意给幼儿自由选择、合作的空间,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身体、锻炼意志,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三)主动与家长展开沟通,提高家园合作共育的水平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成长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基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师要本着平等、合作的原则,积极主动与幼儿家长展开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多从家庭环境中了解幼儿成长的经历、语言与行为的特点、性格发展的规律,从中找到合理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方法。通过与家长的共同努力,相互合作,让孩子变得勇敢、开朗、自信,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注释: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保健医;幼儿;健康教育;作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23.08.636 文章编号:1004-7484(2023)-08-4635-02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做的诠释就是:健康不只是身体没有病症,还是个体无论是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都很健全。这就说明人的健康不只是表现在生理上,而且心理上也要健康。健康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并且得到充分发展。幼儿的健康水平的提高既能提升幼儿期的生命质量,又能预防多种疾病,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
幼儿健康是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前提;幼儿园需要时刻牢记幼儿的生命和健康始终要排在第一位。享有幼儿园“护花使者”美誉的保健医生的职责就是保护幼儿健康。促进幼儿健康的重要方式是对幼儿进行宣传教育,这是幼儿园卫生保健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保健医生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幼儿健康教育的开展和施行,同时也关系着全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和标准。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健康观念,不仅要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还要加大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这是幼儿园保健医生的责任,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准绳也在于此。
1 保健医生必须确定健康教育的内涵和范围
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首先要从讲解健康知识开始,怎么样才能够健康。其次,对幼儿实施健康心态和健康观念的疏导教育,意识决定行为,有利于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最后,培养幼儿健康行为和养成健康的好习惯,鼓励幼儿享受从学习到学会这一过程,最终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幼儿期,身体各个器官功能正在不断的发育完善中,也是形成生活卫生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讲解健康知识和干预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幼儿健康教育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1 教育幼儿要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日常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关于生活,卫生和营养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幼儿自我保健的意识,让幼儿慢慢学会如何才能健康的生活。安全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掌握日常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安全知识和能力,正确认识自我,知道如何爱惜自己和他人,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比如:进行生活活动的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自救教育等。
1.2 体育锻炼教育 鼓励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可以通过体育器材和其他自然因素比如阳光,空气和水分来锻炼,增强体质,让幼儿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提高幼儿的体格,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与此同时,体育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幼儿掌握更多关于体育的基础卫生知识,磨砺幼儿的性格。
1.3 心理健康教育和适应社会教育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其沟通能力,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彬彬有礼等思想,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同时心理承受力也会随之增强。包含:情感教育,个性的塑造,社会适应力的培养,性知识等多个方面。
2 保健医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实施方法
2.1 保健医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是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关键 幼儿园的保健医生不仅要热爱自己的工作,疼爱幼儿,还要有相应的专业能力。保健医生牵涉到卫生保健工作的人群、岗位和部门相当广,关系到的知识层次也深,保健医生既要懂得卫生消毒,防治疾病,营养保健,幼儿生理和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又要知道保育,教育的方式。因此,保健医生需要有较强的个人能力素质和专业素质。这就需要每一个保健医生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的服务于幼儿保健工作,提升卫生保健工作的效果和确保幼儿的健康。
2.2 园内要定时组织培训工作,以确保教育人员的健康知识水平得到提升,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容易受到幼儿的学习和模仿,教师的性格特点,一言一行,心理健康情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
2.3 教育方法要正确,这是保证幼儿健康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 我们必须要将幼儿的健康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尊重和满足幼儿面对增长所需要的独立空间,不要过度保护幼儿,提倡并引导幼儿自主尝试在安全范围之内的行为。所以,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健康教育的内容,我们要制定一些多样化,充满乐趣的教育方式。幼儿健康教育一般可以通过模仿,讨论,独立学习,动作技能训练,感知活动等方式来进行。例一,大班同学进行名为“食物的旅行”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感知行为。活动进行前,老师会请来保健医生陪同完成,保健医生要依据模型和图例讲解人类是如何消化食物的以及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形态和功效;幼儿开始饮自制豆浆,吃水果,加上图例,鼓励幼儿说出这些食物在身体里所走的地方。另外,幼儿情绪的改变也是感知体验的一部分。
2.4 利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家长增加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育儿能力,这也是幼儿健康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手段。家庭和幼儿园是合作关系,两者在互相尊重,公平,合作的原则之下,家长要充分理解,支持并参与幼儿园针对健康教育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因此,保健医生要正确指导家长的健康意识,帮助家长增强健康教育的知识以及如何科学育儿。
2.5 营造较好的教育氛围,这是幼儿健康教育得以施行的重要外在条件 针对幼儿营造的教育环境,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是同等重要的。保健医生需要监督幼儿园提供设施,设备满足卫生要求,符合幼儿生理发育特征,满足幼儿年龄特点等,这样才可以推动幼儿的身心发展。
综上所述,在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的施行下,保健医生就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升幼儿健康的认识水平,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