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案例(精选5篇)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教学内容】
《剪纸》
【教学目标】
1.了解剪纸艺术悠久的历史,了解12生肖的基本知识及民俗文化。2.初步掌握对物体的概括、装饰表现能力。3.通过学习增进对生活美的感受力及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生肖剪影的概括方法。
【教学难点】
剪纸基本技法运用,图案的连贯性。
一、教学过程
1.教师活动。(1)剪纸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窗上都会贴上很漂亮的窗花,墙壁和天花板上都会贴有大红的团花,还有很多表达喜庆之意的剪纸带给人们吉祥与祝福。(2)欣赏窗花、吉祥图案剪纸。(电脑演示片段)
2.学生活动——欣赏剪纸作品。(1)欣赏窗花、吉祥图案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它具有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2)学生讨论,谈一谈看过后的感想或自己对《剪纸》知识的了解。
3.教师活动。师:看过这么多精彩的剪纸作品,老师也想表演一下,剪一个给大家看看怎样?(教师剪一只猴子:图1)师:这是什么?你们从哪看出是只猴子呢?(尖嘴猴腮,长长的尾巴,瘦瘦的身体等)这只猴子和真的猴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电脑演示片段)(1)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启发。抓住了猴子的基本特征,突出事物的形态,采用从外形进行夸张和概括剪纸方法,显得简练、生动、形象。(2)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尝试自己剪一个小动物(以外形为主)。要求:抓住基本特征、概括外形。
图一 图二
4.学生活动。(1)观察教师示范,参与讨论剪小动物的方法。(2)按要求练习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3)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5.教师活动:师:(出示一种动物玩具)我过生日这天,朋友送我的礼物。猜猜朋友为什么会送这个礼物给我?(引出生肖)师:你属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属相?你能说出12生肖吗?(1)欣赏12生肖剪纸作品。重点欣赏:鸡(羽毛剪法)猪(形态夸张)兔(添加团花)(2)教师将“猴子”加工一下,增添装饰花纹,并和原作比较(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形象表现)。(图2)(3)剪纸的基本步骤:(板书)想外形剪外形剪花纹
6.学生活动:(1)在教师引导下,了解学习12生肖的基本知识及民俗文化,初步掌握对物体的概括表现能力。(2)了解剪纸的基本方法(折、剪、刻等技法),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
【设计意图】
“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我国民间世代相传。学生对“十二生肖”动物较熟悉,在这一环节中,以“十二生肖”这一主题为情境,直观形象引导学生从外形特征着手,抓住了动物的简练、生动、形象的基本特征,学习突出事物的形态从外形进行夸张和概括剪纸方法,将剪纸艺术基本意图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再以增添装饰花纹,将折、剪、刻等技法融入到有趣的活动中,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实现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两者的有机结合,改变枯燥的艺术技能学习,使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二、学生创作(电脑演示片段:媒体播放剪纸作品及轻音乐)
1.可以为自己剪一个生肖,也可以为家人剪一个送给他们。能不能也试着剪一件?
2.注意:把握外形特征、装饰点缀花纹
3.教师巡回辅导,及时表扬
三、展示与评价
1.学生边展示边自我表达与评价
2.学生互评及教师讲评
四、知识拓展
1.生活中剪纸欣赏:(电脑演示片段五:知识拓展,生活中剪纸欣赏。)
2.一把小小的剪刀,剪出了大千世界。不少民间艺人用剪刀剪出了国际金奖,剪出了中国人的志气!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愿同学们用灵巧的双手,剪出美好生活,剪出美好未来!
【教学反思】
课改以来,美术教学明显地发生了新的变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课堂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教与学的关系。课堂上教师重视美术情景的创设和艺术氛围的渲染;注意突出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美术实践;从偏向少数拔尖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从单纯追求美术知识技能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审美素质的提高;从美术教学与社会脱节转变为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过多的统一模式、标准答案转变为追求教学的多样化、个性化;从强化竞争的教育转变为以合作为基础的教育;从教学技术手段单一转变为充分发挥教学多媒体潜在优势,逐渐从过去单一的教书匠努力向理论联系实际,既有教学能力又有科研能力的学者型教师转变。
在本课教学中,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让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走向综合,融知识、艺术、人文等为一体。这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而且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会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美术、了解人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学会自主创造表现美。这样才能体现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方面的得天独厚性。因此我感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是教师要做有心人,精心设计“主题情境”。要让学生敢于联想,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出多样的“主题情境”。在本教学案例中,就是设置了“十二生肖”这一主题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理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弹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主动探究学习,进而把握之中的基本原理、问题解决技巧等,促进学生的实践体验,进行评价反思,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研究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撰写或编辑起来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对一些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高师美术学理论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以一些典型的美术教学现象为媒介,以问题为向导,分析体验再现的、真实的美术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与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
美术理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论和后现代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已知识经验的过程,将主体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活动相互联结,进而成为内化的知识经验。美术理论类课程案例教学通过创设美术教学论、中外美术史、汉画像石艺术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情境结合,从而建构起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内化知识。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预测的教育领域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师生关系、评价手段等环节案例教学都依据后现代课程观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激发提升。
二、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应用需要将案例课程的设计、案例课堂运用的基本过程和案例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作为相互关联的部分,引导学生把美术教学理论与技能运用到教学情境中。案例课程的设计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比如,录像案例《苏州园林》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案例在教学中施行的步骤包括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讨论、诠释与总结。案例教学在本质上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可说是随着系列问题不断深入的思维激发。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要展开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观看案例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录像形式的案例比较感性鲜活,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运用;案例教学进展到更深层面时,可使用凝练的文字形式的案例。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运用人物角色扮演、视频播放、实地调查、艺术作坊考察、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新型的案例呈现形式。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师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开发运用
美术教学论课程包括美术教学的前提、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美术教育评价、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美术教学研究、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丰富学生对美术教育教学原理的认识。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开始接触美术教学论时会对定义、原理等抽象概念感到枯涩、乏味,由此学习兴趣缺失。引入案例教学,在感性切入的基础上原理更简明清晰,使教学原理和教学实例一体化,具象与抽象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可使学生体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教育教学知识,而且具有实际的教育教学技能;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景况。通过教学录像等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怎样进行课堂教学。
中外美术史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美术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系统的介绍中外美术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各个时期优秀的美术作品,涉及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艺术形式,重点放在绘画部分。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全过程,并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美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中外美术史历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中外美术史料的把握以及对美术发展规律的探讨的兴趣,掌握美术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美术史以及从事艺术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中外美术史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
唐代绘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黄金时代,革故鼎新,形成了恢弘豪放、雄健宏大的风格。以唐代人物画单元探究学习为例开展案例教学,可分为兴趣导入、分组探究、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展示探究成果、相互评价五个阶段。兴趣导入:了解唐代人物绘画发展概况,搜索相关书籍做好笔记,并分组;各小组接受学习任务,并制订学习计划。分组探究: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园局域网上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以及因特网上查找的信息,了解唐代人物画文化背景知识及技法;各组将获取信息整理归纳并为制作演示文稿作准备。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学生通过教师的唐代人物画师生互动网页,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一幅唐代人物画进行临摹,对唐代人物绘画进行切身感受;学生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展示探究成果:各组发言人通过多媒体制作的演示文稿,展示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发言人的讲解体会唐代人物画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并解答由发言人提出的本组研究的问题:根据演示文稿对唐代人物画不同风格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相互评价:最后各组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谈谈对人物画现代地位的亲身体会,发表自己对人物画与不同艺术题材之间相互作用的看法,畅谈振兴人物画的想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做总结。使全体学生对唐代人物画这一艺术的理解更深刻。本案例通过系统的对唐代人物画的探究学习,结合情感体验,使学生了解唐代人物画的基本特征,使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精髓的艺术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重点对历史政治画与绮罗仕女画进行探究,教师采用有效的情境设置,学生通过调查、比较、分析等探究性学习,掌握绘画艺术风格,进而进行临摹与创作,培养学生审美情操。
汉画像石艺术赏析主要讲述中国汉画像石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介绍汉画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分析汉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分析汉画艺术的美术史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汉画艺术奠定深厚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本民族和i徐州地区的艺术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发扬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对徐州地区的文化特色,汉画像石做赏析式讲解,教学内容应注重科学性、应用性、实践性。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汉代画像石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国内画像石博物馆等。例如学习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包括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汉墓、徐州汉画艺术馆经典藏品、徐州白集画像石墓的图像配置和观念信仰和徐州茅村画像石墓考察与研究;学习作为传统文化元素的汉代画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古为今用,从袁运生的油画作品看汉画像石在中央美院教学的具体应用为案例,探讨汉画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产业化开发。充分利用徐州本地区丰富的楚汉文化艺术资源,在实地考察中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提高作为文化传播者与传承者的文化自觉性。
对案例教学的评价不应只限于课程教学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而应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在教学活动中采取过程性评价,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人内评价相互结合,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与校外评价共同进行,从而对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学生内在素质得到成长,教师持续反思提高教学技能与智慧,促进优质课程的生成。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术 学科本位 有效课堂
【案例回放】
镜头对比一:激趣导入
导入镜头A: 导入镜头B: 图例
师:我们来玩个游戏――“我画你猜”,请你猜猜老师画的是什么?
(孔雀简笔画)
生:孔雀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猜到的?
生:(头上的羽毛、漂亮的尾巴)
师:孔雀头上的那一簇羽毛,我们又称为羽冠。(板书:羽冠)大家知道孔雀的故乡在哪里吗?
生:云南
师:是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看看百鸟之王――美丽的孔雀
(板书课题) 师:我带来了一根羽毛,请你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的羽毛?
生:孔雀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这是孔雀羽毛?
生:(预设:羽毛上有个圆圆的花纹)
师画出羽毛中的圆形花纹。
(图例一)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呢?
生:长长的线
师画:(图例二)
师:圆圆的点和长长的线就组成了一根美丽的孔雀羽毛。
【案例分析】
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的导入环节,我努力体现这一教学理念,使美术课堂更为有效。利用A方案进行教学的导入过程中,课始,当老师在黑板上表现形象的时候,他们能认真观察,并能根据外形的特征猜出是什么动物,并引出后面的教学环节――欣赏孔雀图片,这个过程中课堂气氛平稳,导入显得“按部就班”。利用B方案进行教学的导入过程中,学生同样兴趣盎然。不过从课堂的有效性角度上来看,由“点”入手,从而转化为对“线”的认识,学生很快掌握了孔雀羽毛的形状特征,有的学生在回答地时候说:“羽毛上有一个像眼睛一样的圆点”,“羽毛圆点周围是密密的长长的曲线”……课堂中精彩的生成,既突出了美术的学科本位,也凸显了美术课堂的有效性。
镜头对比二:深入探究
探究镜头A(1): 探究镜头B(1): 图例
1、欣赏礼物,认识孔雀羽毛花纹
师:开屏的孔雀很美丽,美丽的孔雀想送一件礼物给我们,请你拿出抽屉中的信封,取出礼物吧?
师:大家收到了什么礼物?
生:孔雀羽毛的照片
师:大家看!是真正的孔雀羽毛。(出示)羽毛头非常漂亮,上面有个圆圆花纹,颜色很鲜艳。知道吗?这个花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色金翠钱纹”
师:同学们收到的照片中就是孔雀羽毛上最美丽的花纹。
2、回答问题,了解花纹图案
师:我们收到了孔雀带来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羽毛花纹中藏着两种基本形,你找到了吗?
生:(圆形 线形)
问题二:羽毛花纹基本形排列有四种变化,你发现了吗?
生:大小、重复、聚散、叠加
问题三:你可以用其他形状代替圆形成为孔雀的羽毛图案吗?
生:方形,心形,菱形……
师小结:如果你用大小不同,粗细不同、方向不同的形状或者线条来进行这样规律的排列,你就能画出非常漂亮的花纹图案。
1、对比羽毛,启发思维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件礼物?(范画)(图例一)
生:孔雀羽毛
师:这根孔雀羽毛和黑板上的孔雀羽毛有什么不同呢?
生:(预设:1、中间的圆圆形状变成了“爱心形”。2、旁边的曲线变成了波浪线。)
师小结:原先羽毛上是圆圆的一个点,现在变成了“爱心形”的点;原来是长长的曲线,现在变成了波浪线。圆除了变成这样的形状,线变成这样的线,你还能怎么变呢?
2、深入对比,再启思维
师:让我们做一个连连看的游戏,找找这三根羽毛相对应的设计方法是什么?(图例二、图例三、图例四)
师:这三根羽毛分别是用点、线、面的方式设计出来的。如果将这几种方法组合起来设计的孔雀羽毛就会更加多姿多彩。PPT展(图例五组图)
师:我还有一根孔雀羽毛,你又发现了什么?(图例六组图)
生:发现……
师小结:是适当减少些羽毛,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这就是简化法
3、师:那从这根羽毛中,你又发现了什么呢?(图例七)
师小结:孔雀羽毛上的点我们也可以用几个图形来组合,这种方法设计的羽毛也非常别致,这就是添加法。
探究设计A(2): 探究镜头B(2): 图例
师:要画整只开屏的孔雀的话,一个花纹图案够了吗?该怎么办?
生:重复画。
师:孔雀羽毛上的花纹图案虽然形状都一样,但是数量非常多,所以我们要重复装扮孔雀的羽毛。
(投影展示范作)
师:大家觉得够美了吗?怎么样才能使它更美?
生:上色
师:我们可以在孔雀身上涂上相近的颜色,例如这样。
(投影展示颜色相近的孔雀)
师:也可以涂上颜色对比非常强烈的颜色,例如这样。
(投影展示颜色对比强烈的孔雀)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美丽的孔雀吧。
课件:孔雀图片
师:孔雀开屏的时候,是它最美的一面,因为孔雀开屏的时候,我们能见到许多羽毛。从正面看过去,它开的屏就像是一把巨大的羽毛扇子。(图例八)
师:现在我们把同样的羽毛,它们沿着中心有顺序的重复排列起来,一根羽毛挨着一根羽毛,再叠加上一层。然后在扇形的中间,我们加上孔雀的身子和头,孔雀图案就出现了。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这个孔雀图案变得更美呢?
生:上颜色
(掀起底下的作品)(图例九)
师:可以涂上相近的颜色,也可以涂上对比的颜色。
师:虞老师这儿还有一只独特的孔雀。出示(图例十组图)
师:这两只孔雀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想把孔雀的屏设计成什么形状呢?
生:……
【案例分析】
学生接受和学到新的知识,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这一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试教的结果来看,A教学方案看似比较扎实,教给了学生画孔雀的最基本的画法,并引导他们注意对孔雀特征的把握。不过从创意角度来看,孔雀的不同类型、独特的造型特征就无法产生,课堂无法“生机盎然”。而B教案则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层层深入,不但解决了对孔雀外形特征的把握,而且使学生的美术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让课堂更加灵动,更具有浓浓的“设计味”。两种设计方案经过试教比较后,可以肯定的是B方案更加凸显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案例反思】
美术课由于其本身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使得很多的美术老师认为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本位教学是很容易的事情,认为只要课堂气氛好,有效果的作业呈现,就认为是体现了学科本位教学,实则不然。学科本位教学,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课堂中从被动接受逐渐转变到自主学习,创造性的思考问题,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活动性,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以生为本,还原本位
从教学目标开始,到教学重点,教学设计及作业难度,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最大因素地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他们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理解能力,这是美术课在预设之前首先要做到的。对于美术这门特殊的学科,更应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美术课特有的方法,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掌握基本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动手和想象的教学平台。
二、转变思想,“引”人入胜
当新课标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开始走下讲台,与学生打成一片,但是在一片繁荣的课堂教学表面之后,我们又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了。殊不知,这样的课堂没有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引导学生。
其实真正的学科本位教学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作业,引导学生,从而老师才能自己得到成长。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课堂的表现形式和效果,而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在课的设计之前问问自己,我的课这样设计学生是否真的喜欢?我真的考虑了学生的感受吗?
三、正确整合,还原本色
新课标实施到现在,许多美术课形式新颖,构思巧妙,让人不得不佩服教师的教学设计。但整节课下来,就是没有让人找到这是一节美术课的感觉,究其原因,是这些老师太过注重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结果整合来整合去,却偏偏把美术课的特点给整合完了。
真正的学科整合不能象泡沫一样看似五光十色,实着没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要学会抓住美术课堂的特色的基础不变。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是为了更好、更生动的讲解美术知识,而不是让它们侵占了美术的课堂。
【结语】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学习档案袋;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14-0077-04
“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是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改变传统教学评价内容单一的现状,实现评价内容、方式的多样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是课程评价的首要问题,也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尝试在三、四年级的学生中建立美术学习档案袋,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美术学习档案袋的建立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美术学习档案袋对学生来说是个新鲜的事物,对于它既好奇又陌生。我们就抓住这个特点,利用美术课的时间上了一节《我的美术学习档案袋》,在课上我们展示了许多同龄孩子制作的美术学习档案袋。形式多样的材料,花花绿绿的图案,富有个性的设计,很容易激发起学生也想制作和拥有的兴趣。紧接着,我们把美术学习档案袋分别发给小组让学生看看里面都有什么“宝贝”,通过查看都了解到了什么。在小组的探究中有的孩子说,我知道了美术学习档案袋可以装很多和美术相关的资料;有的说我知道这个同学很喜欢美术,而且画画得很好……老师夸奖大家观察得仔细。的确,建立美术学习档案袋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成长的足迹,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档案袋的作用也有了基本的了解。为今后的使用在意识和心理上做好了准备。
(二)巧手制作档案袋
美术学习档案袋的制作是一次很好的美术设计制作活动。材料的选择,可用文件夹、塑料袋、牛皮档案袋或耐用的盒子,并将其重复粘贴制作成多层夹(袋)。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封面图案,封面包括学校、学生姓名、所在班级、我的兴趣和爱好、我喜欢的艺术家等信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还鼓励他们为自己的美术学习档案袋起上一个性化名字和设计代表自己个性的小标志。
(三)合理设置栏目
合理的栏目设置有利于内容的分类和梳理。我们根据美术成长档案袋使用的目的分为共有栏目和个性化栏目。
共有栏目:我的作品,存放每节课的美术作业。我的资料,搜集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画、文字等资料。摘星台,是相关学习评价的内容,例如自评、互评、家长评等评价量表或评价卡。还有学期末的终结性考查问卷等内容。心灵互动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一个平台。学生把自己在美术学习中的感受写下来放在里面,当然老师想说的话也存放在里面。
个性化栏目:给学生开放的、张扬个性的空间,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栏目。例如,我的荣誉,存放美术获奖的证书;童眼看世界,存放自己拍摄的美景照片等。
二、美术学习档案袋的日常管理
美术学习档案袋的充实和整理是基础工作,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系统过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建立起全面、客观的资料档案,从而清晰描绘出学生成长、发展的曲线。
(一)明确目的,做好安排
美术学习档案袋绝不是简单的资料收纳器,学生美术学习档案袋中究竟装些什么,教师要明确。档案袋的使用也应有计划、有安排。
1.教师每节课会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进行分解和转化,使它们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档案袋中,从而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效果。
例如,《三原色和三间色》一课:
2.教师要做好计划,使美术学习档案袋的使用更加有实效,也避免了虎头蛇尾。
例如:4年级第一学期美术学习档案袋使用指导计划:
(二)加强指导,学会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美术学习档案袋的使用和完善上,教师切莫“大包大揽”,要发挥学生主动性。“档案袋”内容的收集、编排和保存等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去做,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关注、监控这个过程,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活动给予帮助和调控。平日管理和阶段管理相结合。平日管理:每节课我们留出5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将本节课的相关内容进行现场整理。阶段管理:根据制定的学期计划在期中和期末的时候进行全方面的归纳和梳理。
在档案袋建立的初期,学生容易有什么就装什么,提示他们选出代表自己学业水平的和显示学习任务的必须材料。在学期中期,还要告诉学生适当进行内容的更新和替代,并要妥善保管。我们采取学生自己保管和教师保管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自己保管档案袋,便于及时存放自己的相关作品和资料,及时了解自己作品的优劣和修改作品。教师保管时,需做好发、收工作,定期让学生拿回家请家长观赏。
三、美术学习档案袋的使用
(一)自我展示,树立自信心
在学期中或者学期末,我们都组织学生进行“我是小小艺术家”的展示交流活动。活动由两部分组成:1.优秀美术学习档案袋的评选。大家评出“优秀设计制作奖”“内容丰实奖”“态度认真奖”等奖项。2.夸夸我自己。首先让学生用自我欣赏的角度去整理档案袋。思考:在自己的档案袋中哪些作品自己最满意;哪个部分的内容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用一句话表达一下自己使用档案袋后的感受。最后选取自己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大家。对这样的展示活动学生报以极高的热情,展示会上有的同学将自己的美术作品粘贴在一张大纸上进行展览;有的将爸爸妈妈感人的评语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大家;还有的讲了自己与档案袋的小故事。从学生的表现中我们看到他们感受着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脸上充满了自信和自豪。
另外,有一个实验班,我们在暑假还请同学们将自己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档案袋再一次整理和筛选,选出代表自己学业水平的作品,编撰成《成长册》永久保留。我们试图让学生每一个学期都能保留一本《成长册》,等到小学毕业时,为学生描绘出他们在小学阶段美术学习的轨迹,给他们的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二)及时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是《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美术学习档案袋的建立和使用较好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形成性评价。“我的作品”、“我的资料”等栏目的设置集中体现了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展示出学生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况。“摘星台”“我的荣誉”等栏目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表现,还更加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成长。
为了保证对学生记录的课堂学习档案进行即时、全面的评价,我们遵循1.每堂课根据教学内容采取评价量表,进行自评,同桌或小组内互评,填写评价量表或友情卡。2.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效果进行等级+评语式的评价。3.学期中和学期末我们还结合全区和学校的质量测评工作引导学生多主体评价。并将这些资料归放到“摘星台”栏目。
美术学习档案袋的使用也较好地体现出评价的激励作用。自评使学生树立起了自信心;互评使学生学会了取长补短,增进了友谊;师评使学生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家长评得到了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在这样良好的评价氛围中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三)个案分析,关注学生成长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教美术知识,还要关注学生人格发展,既教书又育人。“心灵互动”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平台,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交流方式。学生可以把美术学习中的喜怒哀乐的感受装在里面。老师定期查看这些内容,并把自己的想法也写下来装在里面。对一些后进生和思想波动较大的学生,我们会作为典型的案例格外关注,在每一次的档案袋的查阅中针对他们的表现留言进行谈心和鼓励。我们发现这种书面上的交流,消除了师生面对面的距离感,很多学生的问题迎刃而解,为学生的人格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反思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美术学习档案袋为教师提供了很多教学信息,通过翻阅学生的档案袋,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和学习状态,帮助我们反思教学,从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时效。
在上欣赏评述课《家乡的古建筑》一课时,我们请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古建筑进行评述并写下来放到档案袋内。我们在查阅时,发现有些同学写道“我不喜欢应县木塔,它看上去很破旧。”、“我不喜欢古建筑,我觉得埃菲尔铁塔好看。”我们认为这些看似简单的回答并不是单纯的喜好问题。虽然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年代不同,我们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但是从学生的话中,我们清醒地意识到,那是价值观出了问题。于是我们就又上了一节《夸夸家乡的古建筑》,让同学们用发现和欣赏的角度去看古建筑。请学生课前进行资料搜集、走访,课上一起交流。很多同学说到“很多木质建筑那么高大,没有一根铁钉,真是了不起”、“赵州桥采用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通过这次交流,学生对祖国的古建筑和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并受到人文精神的侵染,课堂教学的也达到了应有的实效。
四、效果与思考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展示学习成果时,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这种荣誉感和上进心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更认真、积极地参与到美术的学习活动中来。另外,美术学习档案袋是一个过程性的显现,通过前后的比较,学生很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加了美术学习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在建立美术学习档案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学业的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的指导。课前我们经常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查阅图书、访问等形式去生活中探寻美、感受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掌握了搜集信息的途径,增强了社会适应性。资料整理入袋的过程又培养了筛选、归纳、提炼资料的能力。
档案袋的评价过程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促进了学生交往能力,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与人相处。学生自我的反思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档案袋使用前后统计情况:(42名学生)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回美教育是情感教育,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生活和艺术美的形象,触动人们的感观,激发起人内心的思想感情.在美的形象的感染下,诱导人去热爱美、追求美,进而能创造美.这正是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然而小学阶段的美术课教学,由于学生还处于待认识美的阶段.要圆满完成美术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从教学的实践中认识到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明确学习目的”是培养典术学习兴趣的荟础 布奋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从一年级人学开始就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目的和任务的教育,并把这一教育一抓到底.不但要教画画,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画画.比如:在学习《排列拼贴》一课时,通过欣赏“四方连续”图案,做学生知道“四方连续”图案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广泛性。让学生借得图案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到图案应用到生活中所产生的美.从而产生自己也想用排列拼贴的方法来制作图案的兴趣。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就能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产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t视学习心理”是培养美术学习兴趣的关健 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绘画特点就是爱画具有孩子特点的画.因此,我们要多深人到学生中去。与其交谈,了解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与学生统一情感.才能有助于对儿童绘画的辅导.同时要珍视儿童绘画中的特点。例如,儿童画斑马时,画的背景不是草地,就是小土堆.因此视平线很高.有的会在画外面。对于这些.教学中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分析.要从儿童的角度去分析其“道理性”.不能用成人的“透视规律”、线条的“流畅”、“清晰”等要求,限制学生的绘画方法.否则,只能削弱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泯灭个性,影响教学效果. 三、“创造美的环境”是触动情感,培养奖术学习兴趣的条件 学校创造出美的学习环境,是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欣赏美的大众”.学校搞好校园文化,开展好课外美术活动,在教室增设“美术角”,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美术学习的兴趣都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室内开辟一个美术角,将学生画得好的美术作品定期在美术角展出,并进行评比。这样既美化了教室,同时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鼓励”是增强美术学习兴几的手段 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是对学生自牌心理的满足,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习态度端正积极,完成作业认真,画得好的学生,教师要结合课堂讲述作为举例表扬:如在教学画“鹅”.可以针对学生画的“鹅”进行表扬:“xx同学画的鹅比例多好……”。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画的事物的表象有了更明确的了解.经常对学生进行这样的鼓励。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体验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兴趣才爱学。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发挥“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顺利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