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人民共和国三次政治危机的原因与评析

关键词:波兰人民共和国;政治危机;波兰统一工人党;东欧社会主义

一、波兰人民共和国三次政治危机的基本情况

简单来讲,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历史可以分为贝鲁特时期、哥穆尔卡时期、盖莱克时期和雅鲁泽尔斯基时期这四个阶段,本文所研究的三次危机正是划分出上述不同阶段的重要历史节点。

(一)1956年的“波兹南事件”(Poznaski Czerwiec)和党的二届八中全会

(二)1970年的“十二月事件”

哥穆尔卡当政时,波兰历经了三个“五年计划”。此间他逐渐向贝鲁特时期的发展模式靠拢,在国民经济上采取“重-轻-农”的安排顺序。从国际关系角度看,波兰与苏联关系密切,甚至在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中参与了武装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1964年,34名作家和学者公开反对限制言论自由。两年后,科拉科夫斯基对哥穆尔卡执政的过去十年进行了批评”[3]。受到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鼓舞,“波兰的杜布切克(3)”成为了全社会的期望。1968年初,波兰的大学生参与了一系列的抗议活动,是为“三月事件”。此次事件虽然规模不大,但可以看出波兰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对时局的普遍不满。

计划经济下的波兰价格形成机制为政府定价。1970年圣诞节前夕,波兰部长会议决定提高食品和日用品的零售价格,这招致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于是格但斯克的工人率先开始了罢工和游行。当时波兰统一工人党正在召开五届六中全会,和平示威迅速演变成为骚乱并波及到格丁尼亚和什切青等城市。当党政领导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事态已经超出了他们认为可以用常规手段控制的范畴,于是哥穆尔卡下令调动军队介入。使用强制力以镇压骚乱的军警与示威者发生冲突,从而再次酿成了不幸流血事件。事态平息后,哥穆尔卡抱病辞职,盖莱克开始担任第一书记,波兰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三)1980年到1981年间的“团结工会”危机

盖莱克执政的前一阶段即“四五”时期,波兰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的成绩,呈现出繁荣景象。但第五个五年计划开始后,各项指标全面回落,波兰经济陷入了困境。1976年6月政府宣布提价后,各地再次发生罢工,这迫使提价决定被收回,同时总理雅罗谢维奇辞职。此次工人运动持续时间较短,但可以被看作是波兰第三次也是规模、影响最大的一次政治危机的预演。1978年,波兰籍的前克拉科夫主教当选为罗马教皇,即保罗二世,这使波兰全社会对天主教的态度更加狂热。

波兰人民共和国时期三次政治危机的导火索都是短期经济问题,而且每次危机的爆发都有个性因素。但从整体和根本上讲,危机的产生是当时国内国际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波兰在战后不顾其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状况,急于按苏联模式踏上社会主义道路,使危机的爆发成为了必然。

(一)波兰经济结构的失衡和冒进的发展方式

(二)波兰僵化的政治体制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三)外部环境对波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

从根本上来讲,波兰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三次政治危机是波兰战后在苏联影响下错误地走上了与本国国情不相符合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在日后未能进行有效改革造成的。这三次危机并不是孤立的。首先,它们可以被看作是波兰剧变的预演。从波兹南事件开始,波兰每一次政治危机都将最终导致剧变的种种国家弊病暴露无遗。随着各种矛盾越来越激化,每次危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最终在1989年内外因素都具备的条件下,波兰发生了剧变。其次,这三次危机之间呈现出周期性规律,即危机发生在每位长期执政的第一书记任内末期。一位领导人一贯的、得不到适时改变的政策是危机产生的原因,危机也正是导致该领导人下台的原因。第三,这三次危机的过程几乎如出一辙,都是从工人罢工到广泛的群众游行,从单纯要求改善经济条件到提出深层次的政治诉求。在这三次危机中,前两次都发生了流血冲突。究其原因,信息传达滞后、对群体性事件意识薄弱使当局没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态扩大,面对群众诉求的官僚主义态度激起了群众强烈不满,波兰党政部门难辞其咎,这也是给我国的一个深刻教训;但另一方面,游行队伍中有不理智者(或确实是别有用心者)煽动群众,采取了纵火、冲击机关大楼等极端行为,大大超出了行使公民权利的合法、合理范畴。在这种情况下抛开意识形态不谈,当局完全从维护社会治安的角度采取一定的武力是正当的。因此,将前两次危机的流血冲突简单概括为政府血腥镇压或是国内外反动派制造动乱都是片面且有悖于事实的。

肇始于波兰的苏东剧变标志着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终结,它的发展过程中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从宏观上看,如何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怎样使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国家经济腾飞的速度相一致,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推进政治民主化;从微观上看,怎样及时、正当地处理群体性事件等都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波兰人民共和国的三次政治危机已经成为了历史,其应该能在上述问题中给发展中国家以经验和教训,使它们不再重蹈覆辙。

注释:

(4)瓦文萨:原为格但斯克造船厂电工,1970年“十二月事件”时崭露头角。时任格但斯克-戈丁尼亚-索波特厂际罢工委员会主席,后为团结工会领导人,曾获1983年诺贝尔和平奖。剧变后任波兰总统。

(5)米科瓦伊奇克:曾任波兰伦敦流亡政府总理,1947年大选失利后赴美国,反对“人民波兰”。

参考文献:

[3]Adam Bromke.Beyond the Gomulka Era[J]. Foreign Affairs, 1971,49(3):481.

[9]Lidia Beskid and Jan Solecki.Real Wages in Poland during 1956-1967[J]. Eastern European Economics, 1969,7(3):33.

[15]J. Hart Walters. Marketing in Poland in the 1970s: Significant Progress[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75,39(4):47.

[16]Richard Portes, Richard E. Quandt, David Winter and Stephen Yeo.Macroeconomic Planning and Disequilibrium: Estimates for Poland, 1955-1980[J].Econometrica, 1987,55(1):36.

[28]Michael Mandelbaum. Poland between East and West[J]. Society, 1988, 15(4):11.

[30]Pawe Machcewicz.Intellectuals and Mass Movements. The Study of Political Dissent in Poland in 1956[J]. Contemporary European History, 1997, 6(3):363.

[32]Alexander Remmer. A Note on Post-Publication Censorship in Poland 1980-1987[J]. Soviet Studies, 1989, 41(3):41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