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精选5篇)

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范文第1篇

我们作为一名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但是,我们缺少丰富的市场分析及理财常识,导致很多在校大学生不敢投资,或是盲目投资,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颜老师通过五次的讲课,为我们深刻剖析了如何在股票市场上规避风险,取得先机,传授了我们股票投资分析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使我们受益匪浅。直到活动结束,同学们都还意犹未尽。下面是我从这五次讲座中所学到的知识及心得体会。

现在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受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人们的思想也逐步发生转变,尤其是在财富的创造方面,现在的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懂得把钱攥在手里,而是逐渐趋向于投资,用财富去创造财富。

投资是调动产业机构和产品机构、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也是投资者实现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投资范围和投资规模将不断扩大,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将逐渐多元化,影响投资的因素也将日益复杂多样。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不同,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和所获得的投资收益也将有所不同。投资者只有掌握科学的投资分析理论和分析方法,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才能降低投资风险,实现最佳投资收益。所以投资分析越来越重要。

股票投资分析顾名思义是指对股票投资方面的分析。要想了解股票投资分析就要先了解什么是股份公司、股票。

股份公司在国外已经有好几百年历史了。而而在中国,也就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还有好多人感到生疏。其实我们经常说的一些世界有名的大公司,例如美国的IBM、可口可乐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松下公司,无一不是股份公司。国内许多股份公司的产品也早就家喻户晓,比如长虹电视机,春兰空调,嘉**摩托车等等。为什么要采用股份公司的形式那?股份公司有其他企业所没有的优越性一方面他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满足社会大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他将风险分散到整个社会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股份公司的股份分别由不同的人持有,每人持有的数量有多有少,而不论多少,凡是持有股份的人就是股东,持有的凭证就是股票。股票的几个特性,无期性、权责性、流通性、风险性。

股票分析包括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两部分。基本分析研究影响股票供给和需求关系变化的因素,它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股市政策、上市公司的各种情况以及能够影响股市变化的其它信息,作为股市投资的参考,以帮助投资者研判未来股市发展的总趋势,指导投资者选定入市时机,在众多的股票中,选择确定能够获得较大收益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股票投资技术分析是一种完全根据股市行情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技术分析注重市场本身的活动,其基本假设是:股价有市场上股票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供求关系又受许多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股价除受市场短期波动影响外,其变化趋势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历史会不断重演,即使面对不同情况,不同时期的投资者或许会做出相同的反应。因此投资者可以冲过去的交易资料和股价变化过程所显示出来的有意义的形态和信号的分析中预测股价的变化趋势,选择股票投资时机。

影响股市行情变化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公司自身因素、行业因素、市场因素、心理因素。

颜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案例让我们更深刻的掌握。根据几种典型的股票K线向我们解释了如何抓住投资时机。印象最深的是颜老师给我们总结的投资之术和投资之法。

投资之法是:一、长期价值投资之法,价格是月亮、价值是地球、时间是金钱;价格大大低于价值,买入并持有;价格适度高于价值,开始减持直至减空

二、否极泰来、泰极否来、福祸相依,否时我入地狱、泰时成人之美

投资之术是:一、正常情况,分批买入、分批卖出(一次性判断那是,多次性判断那是智慧),初次买入一般至少在合理估值之下开始

二、正常情况的下跌不止损,实质性利空的下跌止损

三、优秀的股票平常被大家供着高高在上,在非实质性利空下或系统性下跌才有可能被便宜的买到,关注事件性机会

四、平均线理论等技术派理论仅做参考性印证,不做决定性因素

五、股票的选择,大行业大龙头+简单估值+财报分析+网络追踪,简单估值法PE、PB、PEG,估值的简单性经验:牛时PE,熊时PB

六、弱周期股票估值相对稳定,强周期股票估值相对不稳定(如牛末可能PE小反而差,熊末可能PE大反而进入价值区,可使用结合PB、重置法、财报补充、长期年份的追踪等修正)

七、不太熟悉股票买入的周期相对要长一点,从试探性买入到建仓完毕至少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

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范文第2篇

虽然从投资品的角度来看,期货与股票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两类产品的基本理念是不同的。期货是一种有到期期限的合约,而股票则表示了对一家公司的所有权。

股票指数期货是一种把股票与期货两种产品属性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投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20年的发展历史。投资者不妨把它理解成股票指数的一种新的交易方式。举例来说,当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普通投资者可以卖买指数现货产品,即上证50ETF,一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开放性基金,它复制了上证50指数。投资者买入一份ETF,表示你就拥有了一份由50只股票按一定比例构成的组合。它是指数的一种现货交易方式。在当前我国股票市场交易制度下,假设投资者要买入10万元的ETF,就必须交付10万元资金,并且不能卖空。而如果市场上有上证50指数期货交易,投资者可以以指数期货金额的一定比例,如10%的保证金,买入一个月后到期同样标的的指数期货。也就是说投资者用了1万元,在一个月内就拥有了与10万元买入相同数量ETF同样的效果。既做到了投资股票,又享受了期货交易成本低的好处。

对于股票投资者而言,要投资股指期货产品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第一,区分两类品种不同的交易与结算机制。两类品种交易机制的最大不同是,股指期货采用了保证金交易,并且做多与做空同样方便。而股票是全额交易,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在结算机制上,股指期货采用每日无负债结算方式,而股票是采用T+1交收。

第二,摒弃只做多不做空思路。与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谈起投资股指期货时,他们常常会说,等市场跌下来,他们就全部杀入。由于长期从事股票市场投资,股票投资者没有建立卖空投资思路。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卖空与买多同样方便。

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范文第3篇

传统金融理论是从理性人假设前提出发的,它没有考虑投资者心理情绪等因素对投资决策可能会造成的影响。近些年,我国金融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极端异常现象。由此,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行为金融学是以人为出发点,研究人的心理情绪等因素对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给人们研究证券投资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将金融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行为学等相融合,通过对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心理情绪等进行研究分析,来进一步对我国金融市场中的一些极端异常现象加以解释。

二、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投资者认知与行为偏差的分析

传统金融理论的前提假设是投资者是理性人,然而行为金融学却与传统金融理论相反,行为金融学认为受情绪、认知偏差等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是非理性的,从而使得其投资行为也是非理性的,这将会导致资产价值与资产当时的价格二者之间会呈现出相背离的状态。因此,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投资者认知与行为偏差进行分析。

(一)过度自信。就是指由于人们对自身能力过高估计,而导致的人们对自身判断能力过于自信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众多非理性因素中,过度自信是投资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并且在这些非理性因素中表现也最为突出。有很多文献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身的自信心会随着面临问题难度的提升而增强,而当人们面对特别困难的问题时,会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状态。在证券市场中,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行为主要表现为在其做投资决策时会过度估计和其内心想法相一致的信息,而容易忽视与其内心想法相背离的信息。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投资者更愿意冒风险,但同时他们也会因为容易忽视交易成本而导致其收益水平要低于正常收益水平。

(二)过度反应。就是指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时,会更加重视眼前的信息,而容易忽视以前的信息,进而可能会造成股价出现超涨或超跌的现象。当证券市场中股价连续上涨时,投资者预期股价也会继续上涨,并对其越来越乐观,这是因为投资者在实际投资过程中赚到钱,从而增强了其乐观的心理状态,但这种心理情绪会造成投资者产生选择性认知偏差,即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会更加关注于自己所投资的股票的利好消息,而不太关注甚至可能会忽视利空消息,与此同时,这种过度反应状态会进一步促使投资者持续买入,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加强效应,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导致股价远超于其实际价值上涨;相反,当证券市场中股价连续下跌时,投资者预期股价也会继续下跌,并对其越来越悲观,这是因为投资者在实际投资过程中赔钱,从而增强了其悲观的心理状态,同样这种心理情绪也会造成投资者产生选择性认知偏差,即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会更加关注于自己所投资的股票的利空消息,而不太关注甚至可能会忽视利好消息,与此同时,这种过度反应状态会进一步促使投资者持续卖出,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加强效应,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导致股价远低于其实际价值下跌。股价如此这样反复超涨超跌会造成股价出现大幅波动。

(三)后悔理论。就是指人们在决策时由于自身原因导致决策失误,进而产生的后悔的心理状态,即在牛市行情下,投资者会因没有及时买入或是过早卖出而感到后悔;在熊市行情下,投资者会因没能及时卖出而感到后悔;同时,在日常投资中,投资者也会因自己手中股票不涨,别人推荐的股票上涨,自己因没能听取别人意见而及时换股而感到后悔;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当卖出手中股票买入别人推荐股票后,自己现在手中持有的股票不涨而刚刚卖出的股票上涨时更加后悔的情况。因此,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为了尽量避免这种后悔心理状态的出现,在投资时常会表现出犹豫不决的特点。

(四)前景理论。就是指人们在证券市场的投资过程中赚钱与赔钱时表现出的风险偏好行为不同。在投资过程中,若投资者因持有的股票价格下跌而赔钱,投资者会更倾向于风险追求,即选择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并认为有朝一日该股票还是会继续上涨;而在投资过程中,若投资者因持有的股票价格上涨而赚钱,投资者会更加倾向于风险规避,即选择卖出赚钱的股票。该理论认为参照点的设立及变化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得失感受,进而影响他们在证券市场中的投资决策行为。

(五)羊群效应。就是指个人想法或行为因受到其他人影响,而向和大部分人相同的方向转变的一种现象,即从个人理性行为向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的变化。经济学中的羊群效应是指在市场中一些没有得到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为保证自身投资决策的准确性,会在投资前通过参考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来改变自己决策的行为,主要是指在投资过程中的从众心理。羊群效应是证券市场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长此以往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会出现跟风的投资行为,从而会大大增加证券市场中投资风险出现的概率,同时也会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产生很大影响。

(六)动量效应。就是指股票收益率会继续保持原来的变动趋势,即以前收益率高的股票未来的收益率也会继续保持,并且依然会高过过去收益率低的股票。根据动量效应原理,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以往收益率高的股票、卖出以前收益率低的股票,而从中获得收益。但是,这种情况下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一些投资者可能会产生侥幸心理,或对证券市场中的一些政策产生过度依赖的情况。

(七)处置效应。就是指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在处置股票时,会更加倾向于卖出自己手中已经赚钱的股票,而选择继续持有手中赔钱的股票,他们认为赔钱的股票未来可能还会上涨回到自己买入时的成本价格或是超过其成本价格,而没考虑到在投资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止损,即当投资者赚钱时倾向于风险规避,当投资者赔钱时倾向于风险偏好。(八)启发式偏差。就是指人们在面对自身不确定的事情时,由于没有有效的方法,因此他们会选择依靠过去经验得到的启示进行判断,然而通过这种方法,有时可以帮助人们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有时也会造成判断的偏差,这种因利用过去经验得到启示进行判断而导致的偏差就称为启发式偏差。

三、应对策略

(一)反向投资策略。针对市场中存在的过度自信以及过度反应情况,采取反向投资策略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反向投资策略是指在实际交易过程中通过进行反向操作,买入价格被低估的股票,卖出价格被高估的股票,从而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但在实际运用反向投资策略时,应注意要快速决策,使得自己的决策远远快于证券市场中绝大部分的投资者,这样才能利用此策略获得一定的收益。

(二)动量交易策略。针对反应不足和保守心理,采用动量交易策略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它是指通过提前对股票收益及交易量进行设置,当二者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一种投资策略。行为金融学意义上它的提出是源于对股票市场中股价中期收益延续性的研究,即以前收益率高的股票未来的收益率也会继续保持,并且依然会高过过去收益率低的股票。

(三)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指在投资过程中以不同价格分批买入同一只股票,以此来达到平均成本的目的,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在一个价格时投入全部资金所带来的风险。通常情况下,成本平均策略使投资者在股价较高时买入较少数量的股票,当股价降低时再买入较多数量的股票,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降低投资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

(四)时间分散化策略。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投资者手中持有某只股票的时间越长,该股票的风险会随时间加长而降低,根据该理论,投资者可以在自己年轻时多买入股票,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股票的购买数量。有学者研究表明,在1~20年这段时间内,持有股票的时间越长,损失的风险就会越低,同时该研究还得出结论,若持有某只股票超过15年,则基本可以得到非负收益。

(五)基于启发式偏差的投资策略。基于启发式偏差的投资策略是指,为了应对因利用过去经验得到启示进行判断而导致的偏差,投资者可以在投资之初就开始保持详细记录的习惯,这有助于投资者根据记录的内容进行评估,进而可以比其他大多数投资者更早一步地认识到这些偏差。因此,从启发式偏差的投资策略来看,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不仅应了解自己在投资过程中会产生怎样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并且应及时避免因自身认知与行为偏差所可能导致的投资失误。与此同时,一个成功的投资者还应及时了解其他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找到被市场错误定价的股票,并在大多数投资者认识到这些偏差之前投资于这些股票,随后当大多数投资者意识到这些错误并投资于这些股票时卖出这些股票,这样才能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

四、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证券投资应注意的问题

上文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过程中的认知与行为偏差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些证券投资的应对策略,但在具体运用这些投资策略时还应注意要灵活变通,因为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投资策略就是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应该在其他投资者还未发现自身认知与行为偏差时投资某些证券,而当其他投资者发现自身认知与行为偏差时抛售这些证券,就可获得超额收益。但是,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证券市场中的大多数投资者都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一样的投资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就无法获得超额收益,因此在将理论运用到实际投资操作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要灵活变通。

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国股市;价值投资;对策

一、中国股票市场与价值投资发展历程

在政府的推动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股票市场用2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两百年走过的路,投资思想还很混乱,从投机到投资的思想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资本市场的萌芽(1978年-1992年):在发展初期,股票发行、市场监管都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混乱,由于两市市场容量极小,影响股市的因素主要就是供求和政府政策。经常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市场中的中小投机者是市场的主流。

全国资本市场的初步发展和投资思想的初步萌芽(1993年-2001年):统一的监管体系初步确立,股票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相对平衡的估值水平。在这一时期主导投资者投资的不是投资思想而是政府政策。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得以进入二级市场,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证券投资基金间接入市,增强了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实力。但这一阶段作为价值投资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实践价值投资的思想,使中国股票市场进入了一个“庄股时代”。股票市场依然是散户投机,机构操控。

证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投资思想的深化阶段(2002年至今):股票市场的成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严重影响了股票市场的价格判断,公司业绩差,吝于分红,致使股市股息红利收入常年低于银行利率;证券市场缺乏诚信、造假成风。这些都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信息,使股票市场进入了一段最长时间的调整。随着调整的深入,股权分置改革得以成功进行,市场机构投资者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市场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虽然在中国目前的市场来看中小投资者的投机思维还没有完全转变,不过随着股票市场的规范,股市价值投资的呼声已越来越高。我们可以发现,每当股市从狂热的泡沫中醒悟时,所有的投资者又都会把目光投向价值投资,因为只有价值投资才会使股市作为经济发展一部分的作用最大的表现出来。

二、中国股票市场影响价值投资的现实问题分析

(一)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机构投资者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目前仍然主要是以短线投资为主,缺乏真正的长期投资。基金行业发展规模仍然较小,只占有市场投资份额的25%。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现有经营模式单一、产品不丰富。同时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其他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的力度不足。养老金制度发展滞后,保险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的资金规模偏小,上述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不足和对资本市场的参与不足造成了我国资本市场缺乏长期的机构投资者。

(二)上市公司质量低且吝于发放红利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的绩优大盘蓝筹股仍然比较少。虽然有大批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成长,其中有大量创新能力强、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但是这一企业群体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比例过低。在成熟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多是按季度进行分红,投资者通过了解上市公司分红水平做出投资计划。而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二十年来,中国上市公司长期缺乏利益的分配机制。

(三)我国股市投资者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大,股市市场化估值不合理

由于我国股市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人们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刻,单靠证券市场自身的力量,是不能够按照经济的规律正常运行的。而“政策救市”行为,与其说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倒不如说是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系统性风险。每一次政策市调整所带来的巨大的市场波动,足以让投资者忘记价值投资的思想,转而加入到赚快钱的投机队伍,随着股市的波动而随波逐流,最终销声匿迹。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获得经营权和控制权的机构投资者,利用政府内幕信息,进行股市的投机,加剧了股市的波动。

另外,股票市场的发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虽然在股票发行市场已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市场化,但是现有的发行体制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行政干预的色彩,在新股发行的定价上,中介机构、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在发行定价过程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新股定价往往偏离股票的内在价值。新股的高价发行对于市场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它过分提高了市场中同类企业的估值水平,给本来就不合理的市场注入了更多炒作了概念。

(四)资本市场不完善,投资渠道单一

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当牛市来临时,大量货币资金流入股市、楼市,推高资产价格,滋生出大量泡沫。当熊市来临时,流动性则瞬间枯竭,转眼之间转化为居民储蓄资金,甚至催生通缩。这并不纯粹是老百姓的不理性造成的。

(五)信息披露存在缺陷,诚信意识缺乏

上市公司造假,信息披露不实的情况一直较为严重。常常会出现报喜不报忧,粉饰公司财务报表,误导投资者的情况。这不仅会使投资者面临更大的风险,还会浮躁市场的氛围,动摇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的道德基础――信托关系。投资者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评估,只能寄希望于投机。

三、应对策略

(一)加强市场化发展,坚持市场化运作

首先,公司上市坚持市场化路线,减少行政干预,完善退市机制。其次,市场化的收购兼并机制有待优化。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外资并购趋于活跃,监管部门应妥善解决跨国并购中遇到的各种法律和政策问题,着重加强股市规范化管理,加强股票市场的基础性建设,减少人为干预,坚持股市的市场化运作。

(二)坚持中小投资者教育工作,使其理性面对股市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调查显示,我国股市的个人投资者总体受教育程度低,其中不足中等文化水平的个人投资者占五成,而初中以下低学历者有一成多,这意味着有数百万的个人投资者未能接受初中以上的文化教育。教育中小投资者理性面对市场,最重要的是使其理性的认识股市,合理利用股票市场进行理财投资。

(三)加快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促进股市理性和稳定发展

吸引更多的合符规定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可形成各种性质的资金展开充分的竞争,优化市场环境。目前保监会放宽了保险业资金的投资范围,间接提高了险资权益投资的上限,但是对于银行资金投入证券市场的途径和方法还需要研究。

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影响机制 效用 作用强度 基础模型 权重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机制实现对最终经济变量产生影响的,因此,在具体分析利率政策对股票价格的起作用的方式以及影响效用进行分析时,可以依据这一活动的传导机制引进中间变量,然后结合相关统计模型进行分析。

一、理论概述

利率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一般是通过三个方面的机制产生作用,一个是利率变化对股票内在投资价值产生影响(利率是计算股票投资价值的依据之一),从而实现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一个是利率变动通过影响公司融资成本,达到影响股票价格的效用 ;第三个是利率变动影响投资者对储蓄投资和股票投资的选择,从而通过对股票投资变动推动股票价格变动,鉴于此,利率的效用分析,就可以根据上传导机制的三部分及三个方面的直接中间变量(股票内在投资价值、公司融资成本、股票投资的投资额变动)为基础进行分析。其作用机制及各直接中间变量图解可以简化,见图1。

因此,引进股票内在价值(X1)、融资成本(X2)、投资额(X3)三指标进行辅助分析。结合经济学知识和现有的研究模型,可以分别表达出X1,X2,X3关于利率(r)的函数(即利率变化分别引起的股票内在价值、融资成本、投资额的变化的函数):,,,为随机扰动项。

二、模型建立

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用定义为作用强度(这里用表示),结合函数模型,作用强度即可描述为因变量关于自变量变化的幅度,即因变量关于自变量的导数。

因此,利率(r)对股票内在价值(X1)、融资成本(X2)、投资额(X3)的作用强度可分别表示为:

根据经济学理论,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很多,除了某些特殊因素外(如政治及其他不可抗力的影响、心理因素、稳定市场的政策与制度安排以及人为操纵因素等),主要受公司经营状况(公司治理水平与管理层质量、公司竞争力、财务状况、公司改组或合并等)、行业与部门因素(如行业分类、行业分析因素、行业生命周期等)以及宏观经济与政策(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循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利率、通货膨胀、汇率变化、国际收支状况等)三类因素的影响,这三类因素统称为基本因素。日常的证券分析通常就是对这三类因素进行分析,也即基本分析。目前的基本分析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受到学者们的鼓吹,成为股价分析的主流。但是通常的研究不会囊括所有的影响因素,首先因为影响因素太多,并且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相关,这种做法不现实,结果也不可靠;其次因为各因素影响的作用强度不同,没有必要都囊括进来。分析者往往是利用可取的各种丰富的统计资料,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侧重点选取数个或者多个不同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相应的回归模型作为分析的基础模型。

同样利用以上关于作用强度的理论,结合科学合理的各影响因素关于股票价格的回归模型,各因素对股票价格的作用强度即为:。由于各因素的总的作用强度应为1或者

100%,因此,用进行度量时需要将每个除以所有总和来进行调整,这里将经调整后的百分数定义为各影响

素Xi对股票价格影响作用的权数。因此,股票内在价值(X1)、融资成本(X2)、投资额(X3)的对股票价格(Y)的影响的权数分别为:

这里,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分析侧重点,选取或者模拟不同的回归模型作为基础模型,

因此,最后的利率r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效用,即作用强度就可表示为利率对每一项中间变量(股票内在价值、融资成本、投资额)的作用强度同各中间变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权重的乘积和,即:。

三、模型推广

以上利率政策对股票价格影响效用的量化分析思路,也可以推广到多因素作用对股票价格影响分析上,思路见图2。

根据以上思路进行分析,待分析的影响因素(即自变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效用即可用进行数量化度量,并对各影响因素效用大小进行对比分析。

四、问题与解决途径

由于各影响因素通过传导机制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时,可能涉及相同的中间变量,因此,在选择基础模型和中间变量时需要保证各中间变量相互独立,以避免交叉作用的干扰,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是结合研究的目的和侧重点选取基础模型,另一方面是应用直接的并且影响显著的中间变量辅助分析。

参考文献

[1]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