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论文(精选5篇)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第1篇

人们对于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都是通过各种信息接触媒介对过去的接触积累,进而判断和确定它的存在状态和精神价值。尽管因生活背景、学习经验各异,但经过人类自觉和不自觉的归纳、总结,形成了几乎相同的感官经验。设计也是如此,通过对设计过程的把握以及设计感性资料的积累,并运用一定的思维和想象手段有意识的将其规则化,在一定程度上就形成了一定的设计思维。

在设计中常常使用的线条运用,其形态表达一般是没有任何方向性的。但由于艺术家或设计者经验的积累,粗线、细线、快速线条、断挫的线条分别携带了不同的人的感觉,因而有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设计思维恰恰是寻找这些隐藏在表象背后的含义并通过一定的组织方法有意识的表现其内在含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体现人类设计思想创造性的一个重要渠道。

优秀的设计不用声音就可以表现节奏和旋律,不必模拟实物的外形,就地能准确的表达出软硬、疏密、虚实、斜正等结构形态。利用点、线、面的规划,疏密均衡,大小错落及动静收放,产生顿挫、缓急的节奏,进而达到优美旋律的追求。

正因为如此,要在自然与思维之间建立联系,就必须要求设计师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和扎实的形象表达能力,而且要求设计师能对技术和艺术进行合理的理解和优化的处理,掌握与设计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能够不断激发创造力与灵感,从而提高设计的内涵。

1设计思维内涵

思,就是想;

维,就是序;

思维就是有次序地想一想,思索一下,思考一番。是指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全过程。

一般认为,设计思维是将思维的理性概念、意义、思想、精神通过设计的表现形式实现化的过程,具体体现在设计中通过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手段从而实现设计的最终目的的思考过程。其主要研究包括设计过程中的思维状态、思维程序及思维模式等内容。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分析,就是在产品设计行为实现过程中对思考方式、思维组织模式的整合,通过对产品在形态造型语言的推敲、色彩材质的选择和行为理念的把握,创造出符合社会需求和满足人们使用的高品质生活方式的物品行动。

2设计思维外延

设计思维的外延包括:设计思维的思维形成过程与思维方法,设计过程思维形成控制,创新性设计思维组织方法,设计心理的调整和设计思维形态的整合等。

设计思维的学科基础包括:设计心理学、设计创造学、设计美学等人文学科,同时也包括人机工程学、设计优化等技术学科的内容。

设计思维的核心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思维形式,创造之意在于想出新的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设计,整个设计活动过程就是以创造性思维形成设计构思并最终生产出设计产品的过程。“创造”的意义在于突破已有事物的束缚,以独创性、新颖性的崭新观念或形式形成设计构思

“调查”、“分析”、“突破”、“重构”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一般进程。在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过程中,通过调查,截取到大量的可供进行设计的思维火花,各种思维形式而产生的设想和方案就非常丰富,依据已确立的设计目标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恰当分析,从而为突破、创新提供了条件。突破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和实质,广泛的思维形式奠定了突破的基础。使供选择的大量设计方案中必然存在着突破性的创新因素,合理组织这些因素构筑起新理论和形式,进而重构目标形式。这便形成了设计的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在因素。

3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3.1.创新是设计思维的灵魂与核心

设计思维的重点在于创造性设计思维。而对于创造性设计思维而言,创新又是其本质要求。因而设计与创新密不可分,而设计思维就是实现设计创新有效途径。创造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以人类创造活动、创造过程、创造成果、创造环境、创造者人格、创造力及实践经验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创造是人类劳动中最高级、最活跃、最复杂、也是最有意义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在人类追求新的有价值的功能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创造可以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劳动环境,由此可以认为创造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图3-1国外早期汽车

3.2.创造性思维环境

创造性思维环境对参与创新的设计来说起着重要的促进和制约作用。每个人和群体均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但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致使其创新能力得以拓展或或受到阻碍。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环境需要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并且在这种关系体系内部形成良好的协作气氛,每个人均能够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提出创新性想法,同时保护参与创新活动者的创造权益,特别重视对知识人才与知识产权的保护。

3.3.创造性设计技法

所谓创造性性设计技法,就是创造学家根据创新思维发展规律总结出的创造发明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

例如三国时,一名叫蒲元的制刀工,创造了“淬火”工艺,制造的刀能“削铁如泥”;商朝发明的火药,到唐朝被定名为“伏硫璜法”;南北明綦毋怀文,创造了“灌钢冶炼法”;继战国时代秦始皇的石刻印刷之后,出现了“泥活字”法,接着王祯又把活字置于转盘上,被定名为“造活字印书法”等

在创新实践中总结出的这些创造技法还可以在其他创造过程中加以借鉴使用,成为能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和创造成果实现率的工具。

3.4我国古代创造性设计与现代创造学的关系

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许多为世人所瞩目的新工艺和新生产方法。在商代先民就总结出了“漂絮法”的缫丝方法,从而为我国丝绸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发明为我国的航海事业创造了条件。

古代劳动人民所总结的创造方法与现代创造学所总结的创造技法,从总结的对象上看是相同的,都是从前人的成功的创造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并被用之于实践而得到证实的方法,具有科学性;从二者的作用上看,都对后来的创造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是,古代的创造技法与现代创造学上的创造技法又有一定的区别。这表现在:在总结的方法上,古代人往往是从人们的具体创造过程中直观地总结出创造的过程和手段,只限于总结以往的经验,是创造活动的物质过程和手段;而现代创造学在总结创造技法上,注重的不是创造活动中具体的创造过程和创造手段,它注重的是创造主体的思维方法的开发和培养。前者是直观地总结创造活动的经验,而后者是在心理学上发掘出创造活动的指导;同时,古代的创造方法只是对某项具体工艺的指导,而现代创造学上的创造技法,并不是具体对某一个领域的指导,而是在各个领域的创造活动中都可以采用它的方法。

自20世纪初开始发明创造技法研究以来,国外已有300多种方法问世,我国也有几十种方法研究成功。其中最常用的有10多种,如智力激励法、列举法、设间法、检核表法、联想法、组合法、形态分析法、信息交合论法、等价变换法和物场分析法等。这对于从事科技与设计活动的工作者,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掌握和熟练地运用创造技法是很重要的。它不仅能使人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使工作开拓前进,不断创新。

4结论

设计思维是思维方式的延伸,是设计过程中所必需的内容与方法,它不是设计的思维,也不同于设计中的思维,而是独立成为系统的一种认识观和方法论。“设计”是前提,“思维”是手段,二者交互作用最终形成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通常认为是创造性思维和设计方法学的有机结合,同时又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等方式在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结合。设计师经过有意识的训练与长期的设计实践,逐渐认识了设计对象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各种联系,逐渐熟悉设计规律,从而形成一定的设计思维方式和方法。设计师的灵感来自于观察和体会,设计思维的演进是一个从形象思维启发开始,逻辑思维推理渐进的复杂过程。

设计思维的具体形式与形成过程都遵循思维形成的机理,设计思维在形成过程中不一定能够以科学的语言表述清楚,常常以灵感之类的词汇描述,使得设计思维通常被笼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和创新欲望,为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笔着从两方面进行了浅议。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教学创设情景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加重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等的培养,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充分发挥好课堂的时效性,把思维活动的内容,思维活动的方法以及思维活动的途径传授于学生,让学生灵活掌握,从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和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教师在课堂内特意设下空白,让学生自我构造和完善,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观看了一个不完满即有“缺陷”或空白形状时,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的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或空白”,使之趋向完善,建成一个完形整体,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愉悦的感受。

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把某些语文教材中具有创新教育的知识点有意识的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设计鞫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以引起学生思维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己求知的过程中能动的去探索、去思考,并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在知识的自补、迁移、完形中形成良好的思维活动的方法和途径;在课堂中教师不能以个人的知识体系来统一学生的理解,束缚学生的思维,因为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要求学生马上发言或回答,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教师就心满意足,这种不注重要求学生认真思维就回答或发言的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阻碍并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知识基础和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内授课时应特意设下空白,让学生以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并正确的去构建和完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老师在课堂内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第3篇

一、创新思维及其主要形式

所谓创新思维,就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获得的信息和已贮存的知识为基础,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眼界、视角、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技术、经验等,来获取创造性的思维成果,从而实现人的主体创造能力的思维方式。通常而言,创新思维的“新”主要体现在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的“新”,解决问题方案的“新”或者思维成果的“新”。从哲学思维的视角分析,“创新思维”需要具备突破同质性而达到求异性,突破单一性而达到多样性,突破分离性而达到联结性,突破对立性而达到互补性,突破孤立性而达到整体性等系列特征。

创新思维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一种或几种思维方式的优化组合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方案,比较常见的创新思维形式包括这样几类:

第一,同质异化型思维。即从与众不同、与以往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这种思维善于挖掘客观事物的差异、不一致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选题的标新立异、方法的独辟蹊径、对异常的敏感性和思维的独立性。

第二,转换型思维。所谓转换就是通过改变观察、思考问题的视角、着眼点、途径、方法、目标,或者改变事物的元素、功能等形成新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类型。多样性是转换型重要的思维原则,思维多样性就是强调打破“一”统天下,主张向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转换型思维主要有这样几类具体的思维模式,即视觉转换模式、方法转换模式、元素转换模式、目标转换模式、全体与部分转换模式以及不规则与规则转换模式。

第三,反向型思维。与正向思维方法不同,反向思维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跳出常规,从反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观点,马克思“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社会认识方法论,都是著名的例证。反向型思维主要包括反转型逆向模式、转换型反向模式、缺点研究反向模式等。第四,多向型思维。即从不同角度、不同指向、不同方位去探求思考事物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措施、结果的思维方式,或称多维型、发散型思维。在各种思维方式中,多向型思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创造性思维能力越强的人,其思维的面越广,相反,如果思维缺乏宽广性,其思维的结果就容易简单化和片面化,不利于获得创新的结果。

二、创新思维主体的个体能力基础

相对于思维对象即思维客体来说,思维的主体指有思维能力、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思维主体是思维活动中积极的因素,具有能动性、实践性、社会性。由于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人具备思维的物质生理基础,但思维的创新除生理条件外,思维主体的思维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论文也就是说,主体的创新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社会实践(经验)、日常的思维训练(有意识或无意识)逐步形成的,而且人的创新能力一般是以潜能的方式存在着的,需要通过人的自觉开发和积极运用才可能发挥出来。

为此国内外的研究者进行了诸多探讨。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J.P.吉尔福特指出,“创造性”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创造性人格”,因为创造性人格能“代表创造性人物的那些特征的组织方式”。学者俞吾金先生认为,创造性思维决定于主体三方面的素质:天赋———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兴趣———对所思维、所研究的对象具有强烈的兴趣;意志力———能顽强持久地把注意力集中于思维对象上。除天赋、兴趣、意志力这些思维品质之外,创新思维还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主体的丰富的知识储备,勤于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思维习惯。

由此可见,在创新思维过程中,要求思维主体能够处理好确定与非确定的、逻辑的与非逻辑的、相似的与相异的、单元的与多元的、抽象的与形象的等等各种思维因素间的关系,将它们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来,构成整体的思考、系统的思考、立体的思考,这样的思维方式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力。这里不仅要求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对于客观存在具有敏锐而完整的感受能力,而且要求在逻辑抽象上达到完善的理性高度,同时还要求主体具备突出的直觉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简言之,创新思维的能力,即体现为个体在同等条件下所充分显示的与群体思维有所不同的具有创造性意义的思维活动的水平与特征。具体而言,创新思维主体的个体起码应该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思维习惯。

首先,主体的认知能力直接影响创新思维的结果,也是思维创新能否实现的前提条件。而较强的认知能力来源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此,知识和经验是主体进行思维活动的前知基础。

人类长期思维活动所积累起来的极其丰富的知识是思维得以继续发展的平台,在这平台之上,人类的思维得以继续发展。由于知识为主体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存储,任何形式的思维活动本质上都是对储存于脑海中的知识信息进行组合加工而成的,大脑中如果没有知识信息储存,思维将无法进行,更别说创新了;知识为思维主体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动力支持,主体只有在知识积累的前提下,才能有从思维对象中提取有用的材料进行思维创新的能力。另外,知识还直接制约着思维的广度、深度,影响思维创新的成就。思维主体亲身参与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同等重要。

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都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记录。由于经验必须是思维主体亲身参与才能获得的,经验因而相比知识对主体思维的影响更具有深刻性、直接有效性。知识和经验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经验的理论总结就是知识,知识的践行会生成经验。因此,思维主体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为创新思维打下深厚的知识基础。同时,思维主体在努力学习的前提下,还必须不断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磨砺自己,积累经验,而不能闭门造车。

其次,创新思维需要思维主体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创新的落实最终依赖于思维主体的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思维主体必须具备推动思维创新发展的内在心理动因,心理动因主要有兴趣、动机、情感、和意志四个方面组成。对于思维创新来说,应培养广泛而持久的兴趣、目标明确的动机、积极饱满的情感、坚定不移的意志。在此基础上,思维主体还要养成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维能力。

一方面,思维主体要多思、多想,“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只有多思多想,才能在平淡中见神奇,自然科学研究重大发现的案例,比如牛顿从一只苹果的下落发现万有引力,阿基米德从溢出的洗澡水中发现浮力,达尔文在动物身上发现人类的起源,都是多思多想的缘故;另一方面,思维主体要有创新思维的勇气、敢于思维创新,对于一项思维创新活动,一般都会有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如保守势力和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枪打出头鸟”等观念的束缚,创新的风险的威吓等,因此创新思维的主体要有较强的抗压能力,顶住各种压力,进行创造性思维。另外,思维主体还要善于思考,就是要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思维材料,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

三、创新思维主体的影响因素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众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有利于良好创新思维方式生长和发育的社会环境对思维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环境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政治环境对思维创新的影响而言,封建

专制的政治体制显然不利于思维的创新,因为专制的政治体制对政治伦理的要求极强,它排斥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创造,它讲求的是服从,服从君主、服从权威、服从伦理道德,这样,封建帝制严重束缚了人类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从经济环境对思维创新的影响来看,类似于僵化的经济体制显然是不利于人类创新思维的发展的,只有灵活的社会经济经济体制,才能激励人们参与竞争,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

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能使人在心情愉悦中自觉自愿地迸发创新的热情。相反的是,保守、尚古的传统文化对思维创新形成了制约。例如,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形成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传统文化也较容易形成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思维人格,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出现与发展。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强调的是以绝对服从为特征的“三纲五常”、中庸和谐,主张对经典、对权威的崇拜,反对、排斥标新立异,要求人们按照圣人制订的标准思考、行动,思想不得超出既定的框架,把超出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视作“离经叛道”。这种文化传统形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积淀,使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自觉的受其规范,容易造成思维的僵化刻板,容易让人墨守成规,从而阻碍思维的创新。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思维的创新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它在形成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力。当然,影响思维创新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社会因素对思维创新的制约,也有来自思维主体的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的阻碍。思维定势是思维主体在思维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式。当面临需要思考的问题时,思维主体可以不假思索地把问题纳入到特定的思维框架(下转第161页)(上接第158页)并沿着特定的思路和路径对其进行思考和处理。思维定势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稳固的形式化特征和强大的惯性,这种特征便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障碍。其中对创新思维影响较大的思维定势主要有这样几种:

首先是权威定势,指思维主体把某一权威人物的某种论断作为评价标准的思维模式。权威定势的形成有儿童在走向教育的过程中所受的“教育权威”,以及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专业权威”。在权威面前,绝大多数人会失去自己的独立思考,盲从权威,从而丧失创新的能力。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第4篇

中国哲学家欣赏整体动态、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这是其积极的一面,但其思维方式中所蕴含的从众、定势和迷信权威等特点却对创新思维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

1、从众思维影响创新思维培养

中国君主专制的严密性曾令人赞叹、模仿,但是,就是这种君主制度对人身的控制十分严密。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控制平民的严密网络。这种网络的负面作用就使中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以维持全社会的一体。在社会生活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人们制造了“从众枷锁”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以众人的是非为是非,人云亦云随大流,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也是一种比较保守的处世态度。在教育机构中,标新立异的人也一直是不受赞许的。如果从小就懂得从众,倒是会被评价为好孩子,因此受到鼓励,这样就更加强化了受教育者的从众思维,不敢想前人所没想的事情,不敢说前人所没说的事情,不敢做前人所没做的事情。

2、思维定势约束创新思维培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的创新思维,且对创新教育的阻碍更加明显。创新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思维定势则以它强大的惯性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发展。教育中这样的实例俯拾皆是,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这种思维定势一方面影响创新教育,随时作用着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思维的发散性,独特性和新颖性水平得不到提高,人的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就只会按照一条路走下去,这样一来解决问题办法少多了,这实际上就是捆住了创新思维的手脚。

3、对权威的畏惧心理影响创造教育

有人群的地方总会有权威,权威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实际存在的现象。人们对权威普遍怀有尊重之情,这本来是可以理解的。但一旦在思维上形成了权威的枷锁,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教育中就会严重地制约受教育者的创新。因为权威枷锁,是一种在思维领域中出现的唯权威之命是从,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在教育上,从古至今一直盛行“师云亦云”的陈腐教育风气,这种教育的熏陶是对自然天性的扼杀,受教育者长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接受熏陶,创新潜能便被窒息了。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

1、加强问题意识,创造问题教学情境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之为“问题意识”。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每天都带着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离开课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和公式,定理等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研究斜棱柱的侧面积时,有一个例题:求证斜棱柱的侧面积等于它的直截面的周长与侧棱长的乘积,对于例题的证明,学生不难看懂。学生的问题是:这个结论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侧面积?鉴于学生已经学过了直棱柱侧面积的计算,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能否用求直棱柱侧面积的方法研究斜棱柱的侧面积?学生应积极思考,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然后动手制作,把一些斜三棱柱、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发现它们是由一些小的平行四边形接起来的。再思考,怎样求它的面积?可提醒学生回想将平行四边形害U补成矩形求面积的方法。有的学生马上想到也利用割补的方法,如下图:

有一学生提出不用分割成小平行四边形,整体割补,如下图:

所得矩形的一边长EF恰好是原图形复原成棱柱后的直截面的周长,另一边等于原棱柱的侧棱长,矩形面积等于斜棱柱侧面积,即侧棱长与直截面周长的积。找到方法后,学生恍然大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变得“那么容易”。围绕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猜想、证明等一系列活动,把已学的知识运用于未知的问题,在探索中找到了答案。这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创新的方法,而且激发了创新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顺着学生,让学生自己试着走。教师的作用是通过“问题”给学生创造尝试的条件,引导学生的思维朝创新的方向发展。

2、激发创新兴趣,创造成功教学的氛围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的创新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内驱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中学生好奇心理强,怀疑心理重,求知欲望高,表现心理厚,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从激发兴趣、培养兴趣、提高兴趣、巩固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创新动机、增进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应尽可能将看上去似乎是枯燥无味,比较平淡的数学内容与奇异现象,生动的事例,有趣的知识等联系起来,以产生超出学生预期的效果,激起人们渴望进一步探求知识的意向,这种超出预期的刺激,不拘泥于课本的内容,最终引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产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心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策略。

3、采取民主方式,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营造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平台。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总是伴随着知识、信息的传递、接收、反馈过程互动的,它是影响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的有力因素,教室里实际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都由教师所预设,学生的思维常常迸发出令老师意想不到的智慧的火花。如果给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头脑中没有框框,思维活跃,当他成功地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就会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不仅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而且会在参与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要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活动,巩固和鼓励学生创新的愿望。对学生的解答不能只表扬正确的答案,不要轻易地去否定,应该关注学生是怎样思考的,有多少合理性,有的可能只是暂时偏离目标,但是不等于说在其他问题的处理上学生的方法无效,有的可能是考虑问题不周全,经过适当调整和补充仍是一种好方法。也有一些是答案正确,但方法麻烦。对这些学生,应在肯定的基础上帮他们分析,找出更优的解法。

参考文献:

[1]武锡环,王大鹿.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J].教学教育学报,2002。

[2]咚建华.数学创新思维的魅力[J].数学教育学报,2000,(3)。

[3]周谷平.国外关于创造性培养的若干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2000,6。

[4]孔企平.近年来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若干趋势[J].外国教育资料,2000,6。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堆;培养途径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到,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意味着,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呼之欲出。现在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变化更加迅速,创新层出不穷,这必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已逐步为人们和社会所认同、接受。初中学校要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必须重视创新教育,改变过去那种过度强调共性教育而忽视学生个性及创造性教育的状况。初中学校的语文教学,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乐学、好学,让他们在感受学习乐趣的基础上发挥个性优势,创造性地学习。这对他们今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将台有报大的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创新的冲动。语文教学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任务,要以培养有创新思维的、有独特个性的学生为己任,去塑造一个个富有创造力的学生个体,为学生走入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创新思维具有主动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性的特点,它往往能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并在思考过程具有灵活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

一、在融洽的气氛中激发创新思维

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能使学生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处于这种状态中,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易有光彩,见解最独到。如果老师上课一脸严肃,甚至一脸“凶相”,课堂气氛一定沉闷,甚至紧张。学生生怕惹着你,哪还有心思听课,更不敢起来发言。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连,当人们接触到事物并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怎会不活跃起来?创新思维怎能不被激发?

二、在好奇心中激活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先得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的共性,是对新鲜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有好奇心,就可能去探索,去追问到底是为什么,这样就可以明白事物的来龙去脉,不盲从,有自己的判断和标准。好奇心是“发现”的前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等于是鼓励学生去“发现”,这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去思才,去获得认识。这种好奇心正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内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精神的最初源泉。事实上,浓厚的好奇心是开展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牛顿对苹果落地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蒸汽顶起水壶盖十分好奇,于是改良了蒸汽机;伽利略看吊灯摇晃而好奇,于是发现了单摆。

我们可以在上新课前用精心设计的课堂导语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采用新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或采用“倒叙”给学生留下悬念,促使他们追根溯源地去钻研,主动进行学习,或是运用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成语典故或―首诗词为开头,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和想象。我在语文上课时,运用精彩的导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他们开展创新思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在质疑提问的过程中体现创新思维

以教师为中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指向性地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心理始终处于消极的等待中,致使学生的思维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要满足他们提出问题、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就必须充分相信学生,把时空还给学生,让其有机会表现。这样,知识的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才是学生主动体验的,影响才是最深刻的。即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错了或说错了,也不要大惊小怪,而应师生共同分析为什么错了,原因在哪里。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鼓励其继续努力。如果师生互动的气氛已形成,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提高。他们自己说出的正确答案比老师说出的答案还令他们记忆深刻,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甚至是争论出来的,所以更有意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动脑思考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学习上依赖别人,求助于人,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一些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情境,启发学生用心、动脑。如在课堂上改学生照抄黑板、做笔记为让学生提前预习写出提纲,并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做好答疑准备,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多问“为什么”并勇于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发现、发问和解答方案要给予肯定和保护,并多鼓励、多引导、多总结。比如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有学生发现这篇课文内容结构上暗含了一个数字“三”。因此,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下,归纳出了“三问三答、三思三悟、三喻三讽、三赏三变”之说,使文章三部分内容: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一目了然。随后,我又让学生进行思维扩散,引发他们进行深入的文化思考。在表示较少而非很少、较多而非最多这个意义时,占人选用了“三”这个数字,通常又赋予其“较多”或“很多”之义。于是,请同学们说说含“三”的成语典故及“三”的作用,如“三顾茅庐、三人成虎、三人行必有我师、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等。这也是创新思维中“善于发现、求同求异、扩散联想”的思维训练的好例子。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怎能不被激活?

四、在动手写作中实践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造之母”。想象能力越强,人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就越强。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该是语文创新教育的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训练。想象训练的方式很多,下面介绍几种。

1.类比想象

由此一类事物想象与之相似、相关的另一类事物,“此一类事物”较实,“另一类事物”较虚,具有由浅入深的特点。比如有学生在写“圆的联想”时,由“圆”联想到圆滑的人,这就是一种类比想象。

2.对比想象

由此一类事物想象与之相对相反的另一类事物,并且形成鲜明对比,形成深刻的印象。作文中的美与丑、污黑与洁白、高尚与渺小之类的人物心灵的对比描写,就是对比想象。这种对比想象,不是从它的相关、相似点去思考,而是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联想,去寻求比较对象,从而拓宽想象的领域和思维的空间,使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3.辐射想象

由―事物作为触发点,向四面八方想象熟悉的生活与知识领域。例如,“圆”可以想象为地球、金牌、太阳、硬币、奥林匹克五环旗、手表等,可以写成各富深刻内涵的好文章。又比如,“人”可以像什么?

人――鼠标(要像鼠标那样点击自己的良心)

人――黑板擦(要像黑板擦那样擦去人生的污点)

人――小草(平凡之中焕发着生命的坚毅)

人――梅花(在严寒上中尽展飒爽英姿)

人――青松(在大雪之下挺立不屈的品格)

人――火炬(要像火炬那样照亮曾经黑暗的世界)

……

这些可以广拓展、深挖掘,写出―篇篇有创意、有深度的好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