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译文

《伤仲永》译文(精选15篇)

《伤仲永》译文 篇1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伤仲永》译文 篇2

  伤 仲 永 作者:王安石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伤仲永》译文 篇3

  《伤仲永》

  伤,是“怜惜”的意思。伤仲永,即怜惜方仲永这个幼时天资聪颖的神童由于没有学习,以致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

  关于作者:

  王安石,北宋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语言雄健,长于说理,多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的作品。他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学习本文,认真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弄清文章结构,找出生字、生词,并逐一查字典注音、解释。

  思考:

  1、第一段前两句话中作者交代了方仲永哪四个方面情况,请各用两个字概括。

  籍贯、姓名、身份、家世

  2、文中“王子”指的是?解释“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一句。

  王安石

  终于成为普通人,是他受到的后天的教育不到位的原因。

  3、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谈谈文章第三段文字的大意。

  人的天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经过后天的不断的学习。

  5、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积累: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邑人: (“扳”同“攀”,牵,引。)

  贤于材人远矣: (“材”同“才”,才能。)

  2、特殊句式:

  1、不使学

  省略句。省略了“使”的宾语,应为“不使之学”,“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2、令作诗

  省略句。省略了“令”的宾语,应为“令其作诗”,“其”指代方仲永。

  测试

  1、下列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ān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yè

  C、 泯然众人矣 mǐn

  D、不能称前时之闻 chèn

  2、下列红色词在句中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稍稍宾客其父

  B、复到舅家

  C、泯然众人矣

  D、忽啼求之

  3、对“伤仲永”的“伤”正确的理解是( )

  A、中伤 B、受伤 C、哀伤 D、伤心

  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中的“文理”的正确理解是( )

  A、 文章的条理 B、文采和道理 C、文采和条理 D、文章的道理

  5、“邑人奇之”中的“奇”的意思是( )

  A、奇妙 B、特别 C、以……为奇 D、奇怪

  参考答案

  1、 A

  解析:“扳”通“攀”,所以应该念“pān”。

  2、 D

  解析:“稍稍”在文中的意思是“渐渐”;“复”的意思是“又”;“众人”的意思是“普通人”。

  3、 C

  解析:这里考查的是一词多意的现象,可结合文章注释来理解。

  4、 B

  解析:结合文章注释来理解。

  5、 C

  解析:“奇”在这儿是意动用法。

   考 解 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①。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②之。狸狌生子若③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

  南郭有士病鼠,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鬃,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④。

  注释:狌:音shēng。 啖:dàn,吃。 若:及,至于。 奋掷而出:用力纵身逃出。

  1.选出红色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以啖肉故 (缘故)

  B.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借)

  C.意为异物也 (意思)

  D.鼠度其无他技 (估计)

  2.选出红色词不属词性活用的一项( )

  A.束氏日市肉啖之

  B.遂逐齐师

  C.乃钻火烛之

  D.南郭有士病鼠

  3.狸狌失去捕鼠本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狸狌长期依赖束氏,不去捕鼠“束氏日市肉啖之”或“长被束氏畜养的缘故”等也可。)

  4.(只要观点正确且与原文有联系即可。可从束氏的角度、狸狌的角度、狸狌与老鼠关系的角度引发,如不要溺爱、要自立自强、不要养尊处优、不要抛弃特长、要注意生态平衡等。)

  课外拓

  一、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l-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属江西省,临川镇于1955年设立抚州市)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借官谷给农民,试图减轻高利贷剥削,有成效。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新政推行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他认为“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驳斥保守派所称熙宁七年旱灾是由于新政触怒上天的谬论。又认为历史是变化的,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并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论点。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所著《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失,现存的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又《老子注》若干条保存于《道藏·彭耜集注》中。

  二、补充注释

  1.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

  2.传一乡秀才观之——“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

  3.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

  4.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只有两年(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先人”。

  三、本文在材料安排上的特点

  本文详写叙事部分,略写议论部分。在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略写他才能衰退时期的情形。这样安排是符合作者意图的。

  王安石写这篇文章,主要是用方仲永作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为什么哀伤、哀怜?因为仲永有天才而“受于人者不至”。但这不能怪仲永,他毕竟是个孩子;这全部责任都应当由贪财的父亲来承担,因为他剥夺了仲永的学习机会。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有两点用意:第一,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第二,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才能衰退的根子、因为仲永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逐渐衰退(“今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至丧失殆尽(“泯然众人”),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用多说。叙事部分已经蕴含了作者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部分也用不着多说了。

《伤仲永》译文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3、理解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对照课文的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作为学生,我们常常为一个问题苦恼,那就是为什么我不能像别人那样拿第一,考满分。于是有人责怪自己天资不够。人的成才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王安石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读了课文你又有怎样的想法呢?

  (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二、朗读课文,翻译课文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2、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要求模仿范读时的语调、语速来朗读。

  3、圈画出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句子,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然后说一说。

  4、教师准备的重点字词:

  伤仲永:哀伤,为……哀伤。

  仲永生五年:生,长到。年,岁。

  自为其名:题写。

  其纹理皆有可观者:值得欣赏的地方。

  邑人奇之:对此感到惊奇。

  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

  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乞之:请求仲永作诗。

  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可图。然,这样。

  余闻之也久:句中助词,表提示,无实义。

  从先人还家:已经去世的。

  还自扬州:即“自扬州还”。

  复到舅舅家问焉:此(指仲永之事)。

  贤于材人远矣:于,比。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受,同“授”。于,被。

  卒之为众人:最终。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夫,那些。固,原本。

  (以上为第一课时主要教学活动)

  三、理解课文

  1、提问: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本文写了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

  2、追问: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表现在哪儿?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明确:幼年天资过人──“啼”、“忽”、“即”、“立”。

  不成才原因──其父“不使学”。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作者的话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四、迁移拓展

  1、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

  (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有关资料,进行课堂辩论:成才的关键

  正方:天资聪慧是成才的关键。

  反方: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

  讨论之后,教师要将讨论内容进行归纳集中,使学生有一个正确认识。并据讨论情况予以评价。

  2、同学们感受了方仲永的故事。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呢?(三选一)

  ⑴ 仲永啊,我想对你说

  ⑵ 方父啊,我想对你说

  ⑶ (假如你是方仲永,你有什么话对大家说呢?)各位啊,我想对你们说

《伤仲永》译文 篇5

  一导入、作者及题解

  二朗读训练,理解字词

  1.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完后师生共同正音正节奏。

  2.自由读一遍,要求:读得流利,注意初步体会其中的感情。

  3.朗读接龙,每生读一句。要求:大声地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4.速读,理解字词,学生质疑,师生释疑。同时在下一个环节中随时发现字词的问题并解决。

  三理解内容,把握主题

  1.方仲永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得知的?请说出你的结论及依据。.

  讨论,中间及时引导全面理解方仲永的特点、经历及结果。

  2.一个天生聪明的人最后沦落为“泯然众人矣”,你认为谁应该为他的沦落负责?

  讨论,中间及时引导全面理解方仲永的悲剧决不只是他父亲一个人造成的。

  3.你从方仲永的遭遇中懂得了什么?或者你从方仲永的遭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那么,文章作者写作本文想表达一个怎样的看法呢?让我们读第三段,并联系文章标题“伤仲永”,讨论并概括作者在这些议论里所表达的观点。

  四小结拓展,思维训练

  1.小结课文.

  2.先天的天资与后天的努力究竟哪一点对学习的影响更大?(训练思维的发散性,言之成理即可)

  五巩固字词,熟读课文.

《伤仲永》译文 篇6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①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②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

  教学难点: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段作者的思想

  观点?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

  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

  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

  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

  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

  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二、学生自读课文,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谒:谒:扳:称:

  2.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3.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三、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余闻之也|久

  2.理解课文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四、请一位同学复述第1、2段的内容。

  1.思考: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

  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

  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混然众人矣”。

  2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

  好处?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

  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

  父的负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

  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五、齐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2.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

  育。

  3.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

  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

  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六、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

  1.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

  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使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

  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

  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

  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七、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八、语言表达训练。

  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感受。

  要求:①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

  ②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

  ③时间在2分钟左右。

  九、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板书设计:

  伤仲永

  王安石

  叙述经历

  天资聪慧

  忽啼求即书持立就

  (利环谒不使学)

  才能衰退:不能称

  才能丧尽:促然众

  议论原因:受于人者不至

  (马骏)

  教学设计(B)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说明:可参看“教学设计(A)”。

  二、学生阅读课文,疏通字句,理清结构。

  1.根据注释默读课文。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隶扳谒称泯耶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父异焉书侍立就邑人奇之宾客其父或以钱币利其然

  环谒偶然受于天固众人伤仲永

  说明:强调词性活用的情况。

  完成练习题三。

  2齐读课文。

  ①完成练习题一。

  说明:教师先读文中需要注意停顿的句子。

  ②理清课文的写作层次和表达方式。

  第1、2段写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为什么伤”,采用记叙的形式。第3段

  写作者阐明的观点看法,即“伤什么”,采用议论的方式。

  三、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1.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

  的?

  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

  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

  前时之闻”。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混然众人矣”。

  2.思考:方仲永由神童论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

  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

  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

  的感触。

  3.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

  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四、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

  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

  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

  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鲜

  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

  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

  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

  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来。(不与作者的观点雷同。)

  七、布置作业。

  扩写课文第一段。要求:不改变情节和基本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4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伤仲永

  王安石

  仲永:泯然众

  伤<

  原因:受于人不至

  (马骏)

《伤仲永》译文 篇7

  第5课 《伤仲永》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二、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 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 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二、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教后记: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了解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给学生展示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

  5.伤仲永 王安石[宋]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2、正确进行翻译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 几个难句的大意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

  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学生讲述)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四、题解

  (教师)讲述:本文是一篇随笔。

  [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

  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2)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 10、“固众人”固:本来。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三)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口答竞赛。(要求学生合上书本)

  [幻灯](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异焉 5、环谒于邑人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泯然众人矣

  3、稍稍宾客其父 7、贤于材人远矣

  4、或以钱币乞之 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四)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五)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学生回答)

  六、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七、教师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八、作业

  1、 抄写文下注释一遍

  2、 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3

  预习要求

  思考文后练习一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二、揣摩语言

  [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例]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明确:

  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以上,教师可摘要启发讲解。

  三、质疑探究

  [投影]

  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

  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体验与反思

  [投影]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

  五、教师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伤仲永》译文 篇8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伤仲永》。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 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及纵向对比的写法;

  2 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故事内容,领悟蕴涵道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纵向对比的写法;

  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及媒体教学法,为了使教学手段更直观、更形象,我制作了简单的课件,增强课堂的表达效果。

  我的整体教学思路是:复习导入,创设情境----疏通文意,感知课文----推究文理,把握目标----小结练习,实践提高

  我的教学环节是:

  一、 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它启示我们业精德成的关键在于勤奋专心。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论天资多聪敏,都需要后天的努力和教育,否则将一事无成。现在 ,我们就从今天的小故事中再次体会一下这个道理。

  这样导入,衔接旧知识,又联系新知识,悬念的设置激起学生兴趣,为学好本课创造良好的情境。

  二、 了解作者:

  提示学生从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掌握,准备作一分钟的抢答练习。

  这一环节便于学生掌握文学常识,锻炼速读速记能力,抢答练习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三、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出示教学目标:

  这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利于了解字音、字型、字义,对读文的重音、节奏、语气等都有提示。

  四、 学生自读课文,每人2遍,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再次感知课文、理解文意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数同学都能活跃思维从朗读中领悟道理。

  五、将学生分组准备疏通文意,并选出两组代表一读一评,给大家示范。然后教师给予评价,并指明重点的词语及用法。(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学生理解文章的过程,分组法锻炼学生合作能力,更调动了中差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性思维,跳跃性使思维得到全面开发。特殊语句的提示引导学生体会古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坚定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

  六、指导学生跳读,教师置疑,学生合作,思考下列问题:

  ⑴幼年时的仲永有何表现?

  ⑵我两次“还乡”,见到了怎样的仲永?

  ⑶仲永为何“泯然众人”?你得到什么启示?

  这三个问题的设置重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落,熟悉课文知识,增强对课文的分析能力。跳读课文完成问题是学生思维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问题的讨论深入文言文内部层次,扣准教学目标,增进学生的理解力。问题一步步由易到难,有梯度、有层次,让每个学生都尝试成功的喜悦。

  学生发表议论之后,我是这样明确的:仲永幼年聪颖过人,天赋超群是“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而当我两次还乡所见的仲永却“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原因在于“父不使学”,这就启示我们:后天的学习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材具有重要意义。,

  七、难点探讨

  作者寓理于事,是通过什么写法揭示文章主题的?

  这一问题是难点的提示,激起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师在此处明确答案,并作小结:全文作者运用先扬后抑的写法,把仲永的前后两个不同时段的情况作了对比,即纵向对比,在叙事中使深刻的哲理得以表现,从而阐述了必须重视后天学习和后天教育的道理。

  八、设置分层练习,即基础题和能力题。基础题侧重音、形、义,能力题侧重写作和说话。分层练习全面照顾,既重基础,又重能力让各层学生都有成就感,有喜悦感。

  以上是我的教学过程,环节的安排力求体现语文教学特点,听说读写全面照顾,同时体现自读课型,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拓展思维。

  附板书: 伤仲永

  幼年:指物作诗立就

  长大:泯然众人 -------纵向对比

  原因:不使学

《伤仲永》译文 篇9

  一、 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 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同学都有哪些了解?

  生: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生:我们学过他写的《京口瓜洲》

  师:你能背吗?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生: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学生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好象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生: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象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生摇头,其它同学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书本,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 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

  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吗?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来评评?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生: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感情把握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的惋惜的感情,但是她读得很大声,而且很快,好象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应该是……

  生:幸灾乐祸。

  师:对。你们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还有吗?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读四句的即应读“及”音,她读成了“记”;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篇。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

  四、 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学生讨论,查找。

  生:我们认为还有“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它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生: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生: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种的,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上面的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替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词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摇头示意。

  五、 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那好。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篇。谁?

  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你们说他复述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声音也比较大。

  生: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讲方仲永写诗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动。

  生: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看了很想笑。

  生: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都认真想想。

  生: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

  师:你用了“天才”一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书写工具,就能写诗。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生:“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 结束语:

  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 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 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伤仲永》译文 篇10

  《伤仲永》(七年级上)复习指南

  一、字句解释

  1.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关键字:生:出生。尝:曾经。书:书写。具:用具。求:要求。之:代词,指“书具”,写字的用具。

  句译:仲永出生五年(长到五岁),不曾认识写字的文具,有一天忽然啼哭着要这些东西。

  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关键字:异:对……感到惊异。焉:此,这种情况。与:给。之:代词,指仲永。

  句译: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文具给他。

  3.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关键字:即:马上。书:写。为:写。其:他的。

  句译:仲永马上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在诗后写上了他的名字。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关键字:自:从。是:此,这。作:写。就:完成。其:代词,指所写的诗。文理:文采和道理。观:观赏。者:……地方。

  句译:从此,有人指定物品让他写诗,他立即就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5.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关键字:奇:对……感到惊奇。之:代词,指仲永(的才能)。稍稍:渐渐。宾客:用宾客之礼款待。

  句译:同乡人对仲永(的才华)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用宾客之礼款待他的父亲。

  6.或以钱币乞之。

  关键字:或:有的人。以:用。乞:讨取。之:代词,指仲永的诗作。

  句译:有的人还用钱币讨取仲永的诗作。

  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关键字:利:以……为利,认为……有利可图。其然:这样。日:每天。扳:拉扯,这里有“强要”的意思。环谒:到处拜访。于:到。使:让。

  句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拉着仲永到处到同乡人那里去拜访,不让他学习。

  8.余闻之也久。

  关键字:闻:听说。之:这件事。

  句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9.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关键字:令:使,让。称:符合,相当。闻:传闻。

  句译:(人们)让他写诗,他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传闻相称了。

  10.泯然众人矣!

  关键字:泯然:消失的样子。众:一般的,普通的。

  句译:仲永特异才能已经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二、内容理解

  1.作者为宋朝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题目中的“伤”是“为……感到哀伤”的意思。

  2.段落大意:

  第一段:仲永幼时显露异才。(此段强调仲永天赋很高,也写出其天赋被不断“挥霍”却没有在后天做教育培养补充——其父“不使学”,为下文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

  第二段: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这一段分为两层:

  第一层:仲永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二层:仲永二十岁时才能消失,成为普通人。

  (此段呈现忽视后天教育的必然结果,惋惜之情显而易见。)

  (天赋聪明的人缺失了后天教育都会有如此结局,更何况天资一般的人呢?由此文章主旨“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学习”也就呈现了。)

  3.中心归纳:

  本文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从一个神童到才能衰减,直到“泯然众人”),告诫人们应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学习。

《伤仲永》译文 篇11

  1.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 ①未尝识书具(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从先人还家(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①日扳( )仲永环谒( )于邑人②不能称( )前时之闻③泯( )然众人矣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内容。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稍稍宾客其父( )⑤父利其然也( )4.用原文填空。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参考答案1.①曾经 ②和同一族的人搞好关系 ③文采和道理 ④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2.①pān yè ②chèn ③mǐn3.①自己的 ②他的 ③他的 ④他的 ⑤这种4.①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②父利其然也……不使学 即使天赋再好,也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和学习

《伤仲永》译文 篇12

  《伤仲永》教学设计

  安庆镇中学 赵玉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体会课文简洁精练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读、问、讨、练”的方法学习文言文;注重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探讨方仲永由天才变成普通人的原因,懂得天才出自勤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领会详细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借事说理的技巧,明白天才出自勤奋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言句子的意思。

  教学步骤:

  一、课文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作者作品简介,题解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三、 课文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掌握节奏,把握语气。

  (1)听朗读录音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字音,节奏,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小组合作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掌握大意。

  (3)朗读比赛。

  四、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五、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1、思考: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仲永是奇才?

  “四奇”。一奇: 忽啼求之

  二奇: 书诗四句,自为其名

  三奇: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四奇: 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

  2、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3、点学生阅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②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4、思考: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5.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强调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六、深情朗读。

  七、课堂拓展:你从方仲永的经历得到哪些启示?说说你的看法。

  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八、赠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爱因斯坦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那就只有学习!学习!!!

  ——高尔基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歌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九、教师总结:要想知识常新,思想常新,还得多学习呀。真可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同学们热爱你们的学习吧!

  十、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3、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短文

《伤仲永》译文 篇13

  俗话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其盲目复习,高耗低效,不如明确复习目标,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做到低耗高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伤仲永》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阅读题目: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父异焉:_____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______

  (3)父利其然也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

  (5)稍稍宾客其父______________ (6)未尝识书具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写出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忽啼求之B.仲永之通悟

  C.秀才观之D.余闻之

  小题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传/一乡秀才/观之B.借旁近/与之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D.余闻之也/久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

  小题5:请用一句话归纳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

  《伤仲永》参考答案:

  小题1:略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1)同县的人对他会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受到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啊。

  小题1:通过方仲永由天资过人,沦为常人的经历,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略

《伤仲永》译文 篇14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2、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3、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要求:

  1、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译课文。

  2、了解作者:

  本文选自《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 ,号 ,江西临川人, 时期, 家、 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 ”。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 之一。

  3、在文中( )内给加点字注音,在【 】给加点字解释;

  金溪民方仲永,世【 】隶【 】耕。仲永生五年,未尝【 】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 】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 】其名。其诗以【 】养父母、收【 】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 】皆有可【 】观【 】者。邑人奇【 】之,稍稍【 】宾客【 】其父,或【 】以钱币乞【 】之。父利【 】其然【 】也,日扳( )仲永环谒( )【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 】作诗,不能称( )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 】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 】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 】于材人【 】远矣。卒【 】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 】也。彼其【 】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 】为众人;今夫( )不受之天,固【 】众人,又不受之人,得【 】为众人而已耶( )?

  二、学习过程:

  (一)、理解课题:

  课题中“伤”的含义是 ;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二)、跟老师读课文,弄清节奏与停顿:(试着划分节奏)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余闻之也久。 ⑤卒之为众人。

  (三)、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四)、小组交流,口译课文;

  (将自己有疑难的地方画下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五)、积累虚词,精确翻译:

  之:①忽啼求之 ( ) ②借旁近与之 ( )

  ③传一乡秀才观之( ) ④邑人奇之 ( )

  ⑤或以钱币乞之 ( ) ⑥余闻之也久 ( )

  ⑦不能称前时之闻( ) ⑧仲永之通悟 ( )

  ⑨受之天也 ( ) ⑩卒之为众人 ( )

  (六)感知内容,归纳大意: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有两层,试归纳层意。

  第一层: 。

  第二层: 。

  (七)朗读课文,深入理解: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答:

  (3)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答:

  (4)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伤仲永》译文 篇15

  执教者:福鼎市茂华中学唐炯武

  一、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同学都有哪些了解?

  生: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生:我们学过他写的《京口瓜洲》

  师:你能背吗?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生: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学生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好象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生: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象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生摇头,其它同学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书本,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

  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吗?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来评评?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生: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感情把握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的惋惜的感情,但是她读得很大声,而且很快,好象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应该是……

  生:幸灾乐祸。

  师:对。你们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还有吗?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读四句的即应读“及”音,她读成了“记”;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篇。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

  四、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学生讨论,查找。

  生:我们认为还有“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它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生: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生: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种的,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上面的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替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词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摇头示意。

  五、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那好。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篇。谁?

  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你们说他复述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声音也比较大。

  生: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讲方仲永写诗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动。

  生: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看了很想笑。

  生: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都认真想想。

  生: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

  师:你用了“天才”一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书写工具,就能写诗。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生:“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结束语:

  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2003年10月30日

  执教者简介:

  唐炯武,男,大学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福建省文学学会会员,福建省骨干教师,市级教坛新秀。有多篇论文省级获奖。本课为福鼎市新课标示范课

  作者邮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