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发挥党校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依法治国是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的基本方略”,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所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再一次吹响了法治中国建设的集结号,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一个法治中国建设的崭新阶段。党校是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重要场所,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的重要保障,为了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要切实发挥从党校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功能、地位和自身优势,使党校理所应当地成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桥头堡”,党校干部职工理所应当成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主力军”。
一、党校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由党校在我国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及其所肩负的重要使命所决定的。党校是培训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培养理论骨干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主阵地,是增强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执政能力的主阵地,自然要承担起助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工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显著增强,法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明显加强。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切实解决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程,进一步巩固法治中国建设成果,一切的关键点在于党,在于党的正确领导。党校是党建体系中的核心,党校的任务是结合新的形势,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培训,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为学员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党校办学活动要充分体现法治中国建设理念,将法治理念、法规制度等重要内容,纳入党校培训的主体课程,引导广大学员自觉做法治中国建设的践行者、推进者、建设者。
二、党校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应把握的几个点
党校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桥头堡”。充分发挥党校在法治中国建设的作用,全校上下必须统一认识,针对以下几点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工作。
(一)强化党员干部法治思维
具备一定的法治思维,是指导广大党员及党员干部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思维方式。法治思维,即以遵循法治的理念和要求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具体包括目的合法、权限合法、程序合法、内容合法、手段合法及结果合法等内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法治思维,党员及党员干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自觉服从法律的权威,真正以宪法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制定合法决策来化解矛盾、维护公平正义及社会稳定。党校在开展相关法律课程时,应着重强调对学员法治思维的强化与培养,使法治思维成为党员干部主动、自觉的惯性思维方式。
(二)完善党员干部知识体系
储备丰富的法律知识,是确保党员及党员干部遵循“法治”理念做好行政执法的重要基础。显而易见,执政党对法律相关知识的理解、熟知与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法治中国建设进程。因此,党校在开展相应法律课程时,必须要加强学科建设,认真编写教材,系统梳理法律知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应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三)提高党员干部应用能力
提高党员干部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能力,是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最根本的路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外部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加激烈。强化党员及党员干部实施“法治”的能力,使其在遇到权力与权利、公益与私益冲突时,能够恰当地运用“法治”的基本价值和原则处理问题,最大可能地减少违法行政现象,树立政府公信力,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三、发挥党校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重要作用的有效策略
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在党,加强对党员及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关键在党校。针对提高党员及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法制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现实需要,可以尝试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一)坚持“依法治校”
坚持“依法治校”,提高治校能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党校是党建工作的重要支撑,是党员及党员干部接受再培训、再教育的重要场所,遵循教育及党建工作的相关规律来开展办学工作,使广大党员及党员干部于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的气息,更深刻地感受“法治”规范下学校有序运转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建立健全党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办学制度、人事奖惩制度、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制度的规范下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将学员纳入到学校管理体系中来,鼓励班级学员为党校的法治建设谈想法、提意见,共同为营造党校良好的“法治”环境做出努力。
(二)加强法学学科建设
法学是党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必须要加强法学学科建设,明确法学学科的中心地位。上级领导部门及党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法学学科,组织专家学者及一线法律工作者共同编写教材,准确定位党校法学教育培训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党校法学教育质量。首先,进行充分调研。要争取上级领导单位的大力支持,集合全国党校系统之力,对党校法律教育的目标、内容及相应情况开展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明确党校法律学科的中心任务和相关要求;其次,组织专业编写小组。如前所述,编写小组既要聘请在法律研究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专家学者,也应包括工作在法律第一线的优秀人员,双方共同努力,编写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价值的教材;最后,做好反馈与修正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在保持教学目标不变的大前提下,根据形势变化,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使之始终适用于当前社会需要。
(三)提高课堂实效性
党校是开展“法治”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则是党校开展“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党校法律学科教师必须要正视自身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所承担的重要使命,深入探索法律学科教学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强化学员法治思维、健全法律知识体系、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在多年一线教学实践中,笔者曾尝试使用专题研究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其中:第一,专题研究法。专题研究法,即将法律学科中几个重要的命题作为研究专题,如,行政执法、民事诉讼、经济法规等,引导学员以专题为学习单元,通过小组合作展开深入探究,最终形成相应的研究报告;第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示范对法律运用进行说明和讲解,教师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促使学生更加充分、深刻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与执法技巧;第三,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这一教法重视培养学员融会贯通法律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由教师设计一个个任务,鼓励学生在组内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来处理实际问题。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并不是一成不变地,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员情况的不同而灵活运用。
法治中国建设是实现伟大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执政党的行政执法能力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培养党员及党员干部的重要机构,党校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所承担的重要使命,要力争在党员干部的法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深化法制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