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译文: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注释:

  ⑴测:一作“极”。

  ⑵隐处:隐居的地方。唯:只有。

  ⑶犹:还,仍然。

  ⑷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⑸药院:种芍药的庭院。滋:生长着。

  ⑹余:我。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⑺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群:与……为伍。

  赏析:

  常建这首《宿王昌龄隐居》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下面是原**大学教授倪其心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作品。

  此诗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此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这里用了一个“亦”字,很妙。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这“亦”字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其实,这也就是本诗的主题思想。题曰“宿王昌龄隐居”,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但手法又只是*实描叙,不拟人化。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阅读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1)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译文

  清溪的水深不可测,隐居的地方只见一片白云。松林间露出微微的月光,清亮的光辉好像是为了你而发出。茅亭外,夜静悄悄的,花影像睡着了一样,种药的院子里滋生出苔纹。我也要离开尘世隐居,到西山与鸾鹤作伴。

  注释

  1、唯:只有。

  2、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3、余:我。

  4、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5、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6、群:与……为伍。

  7、隐处:隐居的地方。

  8、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9、滋:生长着。

  赏析: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自然景色,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全诗描述*实,意味含蓄,发人联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

  全诗善于在*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可见炼字功深,又可作对仗效法。[2]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作品。

  常建和王昌龄是开元十五年(727)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常建“沦于一尉”,只做过盱眙县尉,此后便辞官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西山。王昌龄虽然仕途坎坷,却并未退隐。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

  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本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这里用了一个“亦”字,很妙。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这“亦”字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其实,这也就是本诗的主题思想。题曰“宿王昌龄隐居”,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但手法又只是*实描叙,不拟人化。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2)

——宿王昌龄隐居翻译赏析3篇

宿王昌龄隐居翻译赏析1

  作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宿王昌龄隐居翻译赏析2

  1、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2、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3、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4、群:与……为伍。

宿王昌龄隐居翻译赏析3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3)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译文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注释

  ⑴测:一作“极”。

  ⑵隐处:隐居的地方。唯:只有。

  ⑶犹:还,仍然。

  ⑷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⑸药院:种芍药的庭院。滋:生长着。

  ⑹余:我。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⑺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群:与……为伍。

  赏析:

  常建这首《宿王昌龄隐居》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下面是原**大学教授倪其心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作品。

  此诗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此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这里用了一个“亦”字,很妙。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这“亦”字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其实,这也就是本诗的主题思想。题曰“宿王昌龄隐居”,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但手法又只是*实描叙,不拟人化。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4)

——宿新市徐公店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宿新市徐公店原文翻译及赏析1

  宿新市徐公店 宋朝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 一作:花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译文

  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

  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宿新市徐公店》注释

  篱: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急走:奔跑。走,跑的意思。

  《宿新市徐公店》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暮春风光。

  《宿新市徐公店》创作背景

  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这组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彼时杨万里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一处城镇,在今浙江德清东北,位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建康之间。这里水陆环绕,舟车通利,是作者离开临安去建康任所,或从建康返回临安述职的必经之地。作者途经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赋写这组诗。

宿新市徐公店原文翻译及赏析2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翻译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长出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就再也找不到了。

  注释

  篱: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急走:奔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

宿新市徐公店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翻译

  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树叶稀疏还不茂密,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暮春四月,已是春末夏初、鸟语花香之时,我怎么抵制得了春天美好的**!沐着晚风,踏着春光欣然前往乡村。当最后一抹晚霞落山时,终于来到了山村--新市。哦,累了,就在这家徐公开的店住下吧!第二天**,阵阵清脆的鸟鸣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映入眼帘的是那通向远方的小径和小径两边稀稀落落的篱笆以及远远近近那金灿灿的油菜花。我情不自禁地走出小屋踏上小径悠闲地漫起步来。曾经兴旺一时的桃花、杏花早已凋落。而路旁的几株杨树,每一个树枝上都吐着嫩绿的新叶,叶上晶莹的露珠儿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闪光;那边的柳树垂下的无数条绿丝绦在柔和的春风中飘荡;鸟儿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曲;小草摇晃着脑袋,好像是在跳春之舞……啊!真是令人陶醉。菜园里那盛开的油菜花,正尽情舒展着粉嫩嫩的花瓣,迎着阳光拂着春风,好不热闹!突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像强磁力的吸铁石把我的目光吸了过去。原来是一群可爱的顽童正在捕蝶。这时,有一只蝴蝶落在了菜花上,一个小女孩蹑手蹑脚地走近它,闪电般地抓住了它。那个女孩拿着蝴蝶在同伴面前炫耀着,由于兴奋过度,她的手一松,机灵的蝴蝶哧溜飞走了。等女孩反应过来,蝴蝶早已飞入菜花丛找不到了。她弯下身子在花丛中仔细寻找着蝴蝶,她找啊,找啊,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

  注释

  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篱落:篱笆。

  疏疏:稀稀疏疏。

  一径:一条小的路。

  深:深远。

  树头:树枝头上。

  花落:花落下。

  未:没有。

  阴:树叶茂盛浓密。

  急走:奔跑着、快追。

  黄蝶:黄颜色的蝴蝶。

  无处:没有地方

  寻:寻找、找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的春意盎然的美图。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5)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

  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注释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诗人借宿者。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

  日暮:傍晚的时候。

  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苍:青色。

  白屋: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

  犬吠:狗叫。

  夜归人:夜间回来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反客为主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可谓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其中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甚至为剧作家借用为剧名,遂使此诗在当代更为著名。然而对此诗的理解,窃以为问题颇大,通常的讲析很难令人信服。

  主要问题是两个,一是标题,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诗题,何以还要加上“主人”两字?于是有人以为此乃衍文,“主人”两字应该删去;二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联,诸多赏析者都展开神思,想象为:诗人夜宿于芙蓉山某农户家,夜闻农家主人雪夜归来,犬吠人答,所谓:“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唐诗鉴赏辞典》406页)此诗不但运用了“反客为主”——出奇制胜的艺术构思,而且还采用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刘长卿的这首小诗,上联写贬谪中的投宿,重在客观描写,下联写投宿时的感受,重在主观抒发,自然婉转,一气呵成。在表现形式上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音律上也如弹丸圆美流转,自有其美,并不存在所谓脉络的跳跃。诗虽全用赋体,然仍意在言外,启人深思。至此,标题中“主人”两字所特含的暗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迎刃而解了,这个芙蓉山“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诗人之自谓也。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翻译及赏析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翻译/译文

  (1)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宁乡境内。

  (2)苍山:青黑色的山。

  (3)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吠:狗叫。

  (5)夜归:夜晚归来。

  (6)贫:在这里指少。

  注释

  夜暮降临,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天气寒冷,使这所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贫。半夜里一阵犬吠声把我惊醒,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赏析/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

  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注释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诗人借宿者。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

  日暮:傍晚的时候。

  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苍:青色。

  白屋: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

  犬吠:狗叫。

  夜归人:夜间回来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反客为主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可谓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其中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甚至为剧作家借用为剧名,遂使此诗在当代更为著名。然而对此诗的理解,窃以为问题颇大,通常的讲析很难令人信服。

  主要问题是两个,一是标题,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诗题,何以还要加上“主人”两字?于是有人以为此乃衍文,“主人”两字应该删去;二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联,诸多赏析者都展开神思,想象为:诗人夜宿于芙蓉山某农户家,夜闻农家主人雪夜归来,犬吠人答,所谓:“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唐诗鉴赏辞典》406页)此诗不但运用了“反客为主”——出奇制胜的艺术构思,而且还采用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刘长卿的这首小诗,上联写贬谪中的投宿,重在客观描写,下联写投宿时的感受,重在主观抒发,自然婉转,一气呵成。在表现形式上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音律上也如弹丸圆美流转,自有其美,并不存在所谓脉络的跳跃。诗虽全用赋体,然仍意在言外,启人深思。至此,标题中“主人”两字所特含的暗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迎刃而解了,这个芙蓉山“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诗人之自谓也。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2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翻译: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释:

  ⑴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⑵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⑶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⑷与:给。

  ⑸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西南地区****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释

  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在今湖南省怀化市一带。

  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关于五溪所指,尚有争议。

  与:给。

  随风:一作“随君”。

  夜郎:汉代*西南地区****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

  [1]一作“扬州花落”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五溪】湘黔接壤的辰、酉、巫、武、沅溪

  【夜郎】此在沅陵境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雄溪、樠溪、酉溪、舷、辰溪之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沅陵正在黔阳的南方而略偏西。有人由于将夜郎的位置弄错了,所以定此诗为李白流夜郎时所作,那是不对的。

  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而细加分析,则两句之中,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她,是多么地多情啊!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7)

——清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清人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译文

  清邑**驻在彭,驷马披甲真威风。两矛装饰重缨络,黄河边上似闲庭。

  清邑**驻在消,驷马披甲威又骄。两矛装饰野鸡毛,黄河边上自逍遥。

  清邑**驻在轴,驷马披甲任疾跑。左转身子右拔刀,军中好像准备好。

  注释

  1.清人:指郑国大臣高克带领的清邑的士兵。清,郑国之邑,一说卫国邑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

  2.彭:郑国地名,在黄河边上。

  3.驷(sì)介:一车驾四匹披甲的马。介:甲。旁旁:同“彭彭”,马强壮有力貌。一说行走、奔跑貌。

  4.二矛:酋矛、夷矛,插在车子两边。重(chóng)英:以朱羽为矛饰,二矛树车上,遥遥相对,重叠相见。重,重叠。英,矛上的缨饰。

  5.翱(áo)翔:游戏之貌。

  6.消: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7.镳(biāo)镳:英勇威武貌。

  8.乔:借为“鷮(jiāo)”,长尾野鸡,此指矛上装饰的鷮羽毛。

  9.逍遥:闲散无事,驾着战车游逛。

  10.轴: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11.陶陶:和乐貌。一说马疾驰之貌。

  12.左旋右抽:御者在车左,执辔御马;勇士在车右,执兵击刺。旋,转车。抽,拔刀。

  13.中军:即“军中”。一说指古三军之中军主帅。作好:容好,与“翱翔”“逍遥”一样也是连绵词,指武艺高强。一说做好表面工作,指装样子,不是真要抗拒敌人。

  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辛辣的讽刺诗。在此诗作者眼中,高克带领的部队,战马披甲,不可谓不雄壮;战车插矛,不可谓不威武。可是清邑的士兵却不是在为抵御敌人随时可能的入侵而认真备战,却在河上***逛,耍弄刀枪;身为将帅的高克也闲来无事,只是以练武来消磨时光而已。此诗讽刺的对象是高克,而最终深深斥责的是**公的昏庸。

  至于为什么说讽刺的矛头最终是对准**公,古代有一位论者分析得很有道理:“人君擅一国之名宠,生杀予夺,唯我所制耳。使高克不臣之罪已著,按而诛之可也。情状未明,黜而退之可也。爱惜其才,以礼驭之亦可也。乌可假以兵权,委诸竟上(边境),坐视其离散而莫之恤乎!《春秋》书曰:‘郑弃其师。’其责之深矣!”(朱熹《诗集传》引胡氏语)。总之,在抵御外敌之时,**公因讨厌高克反而派他带领清邑士兵去河边驻防的决策是完全错误的。

  全诗共三章,写清邑士兵在黄河边上的彭地、消地、轴地驻防时的种种表现。表面上是在称颂他们,说他们的披甲战马如何强壮,奔驰起来又如何威风;战车上装饰着漂亮的矛,是如何的壮盛;军中的'武士也好,主帅也好,武艺又是如何高强。而实际上他们却是在河上闲散游逛。每章的最后一句如画龙点睛,用“翱翔”、“逍遥”、“作好”等词来揭出本相,其讽刺的手法是较为含蓄的。从诗的章法上说,三个章节的结构和用词变化都不甚大,只有第三章与前两章不同处较多。作者采用反复咏叹的手法,以增强诗歌的气势和表现力,从而达到其讽刺的效果。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8)

——潭州原文赏析及翻译

潭州原文赏析及翻译1

  原文: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译文

  当黄昏的余晖笼罩着潭州,信步登上官舍的空楼。眼前的景色触动润怀,古今多少事齐集眼下,涌上心头。

  高高的九嶷山上有故君的墓丘,滋润竹色的泪痕记录着心中的哀愁。屈原在楚歌中展现着美丑,他为兰花的芳心易改痛心疾首。

  当年陶今的战舰摧枯拉朽,如今荒弃的沙滩只有雨声依旧。贾谊的破庙年久失修,呜呜的风声诉说着其中的缘由。

  我在故园久久地等候,看不见应约前来的老友。准备了潭州特产松醪名酒,谁与我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注释

  潭州:唐代为湖南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

  无端:没来由地。

  湘泪: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哭舜,泪滴竹上,遂生斑点,所以称湘妃竹。

  楚歌:指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等。

  陶公:指东晋陶今,其墓在今湘潭。今曾作江夏太守,抗击叛将陈恢,以运船为战舰,所向必破。后又讨杜搜、*苏峻,封长沙郡公。

  贾傅:指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贾谊庙,庙即贾谊宅。承尘:天花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作于大中二年五月由桂林北返途中。

  这首诗用典使文辞妍丽,声调**,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如诗中“湘泪”一词,乃引【述异记】里故事:“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舜妃娥皇女英伤心恸哭,泪下沾竹,而竹色尽斑”。“楚歌”一词指屈原“离骚”、“九歌”赋中,指斥令尹子兰之故事。陶公句,借当年陶侃之战功显赫,以暗讽当今之摒弃贤能。贾傅句,借贾谊祠中之蛛网尘封,风雨侵凌景象,而寓人才埋没之感,又切合潭州之地,典中情景,与诗人当时之情景,融成一体,益觉凝炼警策,读之令人顿生无限感慨。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9)

——羔羊原文、翻译及赏析

羔羊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注释:

  [1]紽:tuó,陈奂《传疏》:五当读为交午之午。严粲《诗缉》:“紽,缝也。”闻一多《通义》:“缝之义亦交午也。”“五紽”即“午紽”,丝线交午缝制的意思。

  [2]蛇:yí委蛇:大摇大摆洋洋自得

  [3]緎:yù,同紽

  [4]总:zǒng,纽结

  翻译:

  身穿一件羔皮裘,素丝合缝真考究。退朝公餐享佳肴,逍遥踱步慢悠悠。

  身穿一件羔皮袄,素丝密缝做工巧。逍遥踱步慢悠悠,公餐饱腹已退朝。

  身穿一件羔皮袍,素丝纳缝质量高。逍遥踱步慢悠悠,退朝公餐享佳肴。

  赏析:

  这首诗清代以前学者皆以为是赞美在位者的,所赞美的内容,或说是纯正之德,如薛汉《韩诗薛君章句》:“诗人贤仕为大夫者,言其德能称,有洁白之性,屈柔之行,进退有度数也。”或说是节俭正直,如朱熹《诗集传》:“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其说大多牵强不可信。确如方玉润所批评的“固大可笑”、“附会无理”(《诗经原始》)。纵观以“美”立说者,唯有姚际恒之说稍可通,其说谓“诗人适见其服羔裘而退食,即其服饰步履之间以叹美之。而大夫之贤不益一字,自可于言外想见。此风人之妙致也”(《诗经通论》)。“于言外想见”是本诗的主要表现特点,故录以参考。首倡剌诗说的,我所见之《诗经》著作,以清人牟庭《诗切》最早,他说:“《羔羊》,刺饩廪(膳食待遇)俭薄也。”今人诗说仍是美、刺并存,比较而言,笔者以为“刺”稍近诗意,但与牟氏所言“刺”的内容恰相反,诗人所刺者乃大夫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与《魏风·伐檀》所刺之“素餐”(白吃饭)相似。

  对这首诗表现特点的理解,姚际恒之说是可取的,不过要反美为剌,即是说,全诗不用一个讥刺的词,更没有斥责之语,诗人只是冷静而客观地抉取大夫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一个小片断,不动声色用粗线条写真。先映入诗人眼帘的是那**的服饰——用白丝线镶边的羔裘。毛传说“大夫羔裘以居”,故依其穿戴无疑是位大夫。头两句从视觉来写,暗示其人的身份,第三句是所见也是所想,按常规大夫退朝用公膳,故诗人见其人吃饱喝足由公门出来,便猜想其是“退食自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双鸡。”杜预注:“谓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这与当时民众的生活水准相对照,无疑天上地下之别,《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阐述的符合王道的理想社会,在丰收年成,也才是“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而大夫公膳常例竟是“日双鸡”,何等奢侈!诗人虽然没有明言“食”是什么,以春秋襄公时代的公膳例之,大约相差无几。诗人生活在同时代,一见其人“退食自公”必然有所触动,想得很多,也许路有**的惨象浮现在他眼前。正因为如此,所以厌恶之情不觉油然而生,“委蛇委蛇”诗句涌出笔端。这第四句“美中寓刺”,可谓点睛之笔,使其人仿佛活动起来:你看他,慢条斯理,摇摇摆摆,多么逍遥惬意。把这幅貌似悠闲的神态,放在“退食自公”这个特定的场合下,便不免显出滑稽可笑又丑陋可憎了,言外诗人的挖苦嘲弄可以想见:这个自命不凡的家伙,实则是个白吃饭的寄生虫!三章诗重复这个意思,回环咏叹,加深了讥刺意味。各章三、四两句,上下前后颠倒往复,清陈继揆《读诗臆补》曾评为:“随意变化,妙绝奇绝。”妙绝奇绝。”(蒋立甫)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10)

——自遣原文翻译及赏析

自遣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注释:

  ⑴得:指得到高歌机会。失:指失去这个机会。

  ⑵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⑶今朝:今日。

  翻译:

  一有机会便唱否则即罢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

  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酊大醉,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

  赏析:

  该诗成功地塑造一个活脱脱的呼之欲出的纵酒高歌的旷士形象。这个形象虽有**上失意后颓唐的一面,而其中愤世嫉俗的品格颇得人们赞叹。他除了反映旧时代知识分子一种变态的心理外,而通过人物的形象也状写出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

  这首诗先表现在诗歌形象性的追求上。乍看来此诗无一景语而全属率直的抒情。但诗中所有情语都不是抽象的抒情,而能够给人一个具体完整的印象。如首句说不必患得患失,倘若直说便抽象化、概念化。而写成“得即高歌失即休”那种半是自白、半是劝世的口吻,尤其是仰面“高歌”的情态,则给人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感受。情而有“态”,便形象化。次句不说“多愁多恨”太无聊,而说“亦悠悠”。也就收到具体生动之效,不特是趁韵而已。同样,不说得过且过而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更将“得即高歌失即休”一语具体化,一个放歌纵酒的旷士形象呼之欲出。

  先看第三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在此告诉世人:失意无法排解时,可以以醉解愁。其实以酒消愁古已有之,曹操便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但这样的话从诗人的口中说出来就别有一番滋味了:如果真的时时刻刻有酒解愁,一辈子沉醉不醒也未尝不可。可诗人是一位穷愁潦倒的文人,他不能天天有酒,两个“今朝”的重复,道出了所谓的解忧,也只是暂时的排解而已。看来面对人世间纷至沓来的忧患与失意,诗人也没有毕其功一役的解决办法。“明日愁来明日愁”,此句明显地流露出了穷愁潦倒的诗人的无奈与伤心,正因为“醉”的时间是有限的,酒醒之后又如何,尚未排遣的旧愁加上明日的新愁,那是更愁了。由此可见,正在劝解世人凡事看开些的诗人其实自己也没有解决“失即休”这个难题,虽然他对明日之愁采取的是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但这恰恰体现了他以酒浇愁,得过且过、无可奈何的凄酸、潦倒。古之文人,生活在那争名夺利的官场社会之中,没有几个能达到如此境界。这,也就是此诗造成的总的形象了。仅指出这一点还不够,还要看到这一形象具有独特个性。只要将此诗与同含“及时行乐”意蕴的杜秋娘所歌《金缕衣》相比较,便不难看到。那里说的是花儿与少年,所以“莫待无花空折枝”,颇有不负青春、及时努力的意味;而这里取象于放歌纵酒,更带迟暮的颓丧,“今朝有酒今朝醉”总使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嫉之情。二诗彼此并不雷同。此诗的情感既有普遍性,其形象又个性化,所以具有典型意义。

  此诗艺术表现上更其成功之处,则在于重叠中求变化,从而形成绝妙的咏叹调。一是情感上的重叠变化。首句先括尽题意,说得时诚可高兴失时亦不必悲伤;次句则是首句的补充,从反面说同一意思:倘不这样,“多愁多恨”,是有害无益的;三、四句则又回到正面立意上来,分别推进了首句的意思:“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复与推进,“明日愁来明日愁”则是“失即休”的'进一步阐发。总之,从头至尾,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二是音响即字词上的重叠变化。首句前四字与后三字意义相对,而二、六字(“即”)重叠;次句是紧缩式,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亦悠悠,形成同意反复。三、四句句式相同,但三句中“今朝”两字重叠,四句中“明日愁”竟然三字重叠,但前“愁”字属名词,后“愁”字乃动词,词性亦有变化。可以说,每一句都是重叠与变化手牵手走,而每一句具体表现又各各不同。把重叠与变化**的手法运用得尽情尽致,在小诗中似乎是最突出的。

  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独到,宜乎千年以来一些穷愁潦倒的人沉饮“自遣”,陶冶情操时,于古人偌多解愁诗句中,惟独最容易记起“今朝有酒今朝醉”来。

  诗名《自遣》,是自行排遣宽慰的意思。解读此诗,关键全在于诗人将“愁’和“恨”排遣掉了没有。而诗人之“愁”和“恨”是社会之愁,家国之愁,这种愁是诗人自己难以解决的。**,**不听;劝说,**不理;讽谏,**会恼怒。那诗人怎样排遣,是采取了不理、不采、不合作、不发言的态度。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虽带有一定的消积成分,然而大多的知识分子都不发言,都不合作,那“此时无声胜有声”拥有很大的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